2019年云南省曲靖市七年级(下)期末历史模拟试卷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云南省曲靖市七年级(下)期末历史模拟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分)
1.下面是对北京人小毛一天生活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A. 早上,小毛独自一人在原始森林中射死了一头野兽
B. 中午回家后,小毛马上钻木取火烧烤捕到的野兽
C. 下午,小毛用陶罐蒸出香喷喷的小米饭
D. 晚上,小毛与大家共同住在洞穴中,洞口燃着一堆大火以驱赶野兽
2.每年到西安黄帝陵进行拜谒的有的是白发苍苍的海外华人,千里迢迢回来寻根,他们上香的手是颤抖
的,眼里含着泪花;有的是祖孙三代一起来祭祖,他们虔诚的长跪、叩首!你认为他们拜谒黄帝陵的主要原因是()
A. 因为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之一
B. 因为那里的风光特别的美丽
C. 因为黄帝是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
D. 因为黄帝治理水患,造福百姓
3.西周统治者实行下列哪一重要制度:()
A. 王位世袭制
B. 分封制
C. 井田制
D. 奴隶制
4.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成就辉煌。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西汉
5.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言行中最能体现“有教无类”思想的是()
A. 提出“仁”的学说
B. 提出实行德政
C. 创办私学,广收门徒
D. 提出学习要“温故而知新”
6.改革是兴利除弊、振兴国家的重要手段。
秦国是通过商鞅变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
商鞅变法
的内容中,对后世政治制度影响最深远的措施是()
A. 奖励耕战
B. 承认土地私有
C. 废除旧贵族特权
D. 建立县制
7.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
A. 楚汉战争
B. 陈胜、吴广起义
C. 城濮之战
D. 牧野之战
8.“秦时明月汉时关,滚滚黄河蓝蓝的天……万里江山千钧担,守业更比创业难。
”这是《大汉天子》片头
曲,请问你知道这位将西汉统治推向鼎盛的皇帝是()
A. 汉高祖
B. 汉武帝
C. 汉文帝
D. 汉景帝
9.史书载:“骞始开通西域道也。
”我国历史上“通西域”始于()
A. 秦朝
B. 汉朝
C. 唐朝
D. 明朝
10.下列历史事件,不可能被司马迁写入《史记》的是()
A. 巨鹿之战
B. “焚书坑儒”
C. “文景之治”
D. 三国鼎立
11.三国故事在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与下列哪一著名战役有关()
A. 赤壁之战
B. 官渡之战
C. 马陵之战
D. 巨鹿之战
12.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得以开发的原因有()
①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②江南地区农业生产经验丰富③北方战乱,人口南迁④江南地区社会比
较安定。
A. ①③④
B. 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③
13.秦朝和隋朝都是短命的王朝,却分别为汉唐盛世奠定了基础,它们的共同的历史贡献是()
A. 都出现了盛世
B. 都曾制订了有利统一的制度和措施
C. 都开凿了沟通南北的大运河
D. 都修筑过大规模的军事防御工事
14.唐朝是我国历史上的强盛时代,历史上把唐朝的全盛时期称作()
A. 文景之治
B. 汉武帝大一统
C. 贞观之治
D. 开元盛世
15.唐朝农业有了很大的发展,还出现了新的灌溉工具:
A. 翻车
B. 曲辕犁
C. 水排
D. 筒车
16.在唐朝对外交往中,与“遣唐使”“鉴真东渡”等历史信息相关联的交往对象(国家)是()
A. 天竺
B. 新罗
C. 波斯
D. 日本
17.杭州西湖边上有一座祠堂,纪念的是我国古代一位很有气节的将领,他为偏安杭州的南宋朝廷抗击金
军的进攻,却被奸臣害死。
他是____
A. 文天祥
B. 寇准
C. 岳飞
D. 秦桧
18.民族政权并立是两宋时期的重要特征.与北宋对峙的党项族政权是()
A. 辽
B. 金
C. 西夏
D. 元
19.瓦子出现于宋代,并盛行于宋代城市之中,瓦子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士大夫的提倡
B. 市民阶层的壮大
C. 农民的需要
D. 达官贵人的需要
20.成吉思汗的主要功绩是()
A. 灭亡辽
B. 统一蒙古
C. 建立明朝
D. 定都大都
21.我国古代人民的“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这些发明中在北宋时期发明的是
()
①造纸术②火药③活字印刷术④指南针.
A. ①③
B. ③④
C. ①②
D. ①④
22.元朝形成的新民族是()
A. 回族
B. 蒙古族
C. 羌族
D. 鲜卑族
23.明清大兴文字狱的目的是()
A. 选拔廉洁官吏
B. 阻碍文化发展
C. 谋划对准噶尔部的军事活动
D. 强化君主专制,加强思想控制
24.清朝时思想性和艺术性极高,成为我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是()
A. 《三国演义》
B. 《水浒传》
C. 《西游记》
D. 《红楼梦》
25.忽必烈建立元朝时,将都城建在今天的()
A. 西安
B. 北京
C. 南京
D. 洛阳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朝为田舍郞,暮登天子堂。
”
材料二:唐朝初年,唐太宗看到许多新录取的进士鱼贯而出,兴奋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请回答:
(1)以上材料都涉及我国古代哪项制度?
(2)材料一反映了古代社会知识分子的理想是什么?实现此理想的途径是什么?
(3)材料二体现了封建统治者实施该制度的目的是什么?唐太宗为这项政策作出了什么贡献?
(4)材料所涉及到的制度在当时有什么积极影响?
(5)如果你是当时的一名读书人,你会怎么做?为什么?
27.材料一“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材料二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材料三“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
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
--皮日休《汴河怀古》
请回答:
(1)观察图,材料一中所指的“一渠”指的是什么?它是那位皇帝在位期间修建的?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你认为这个“渠”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3)阅读材料三,你认同皮日休的观点吗?你觉得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8.在历史长河中,思想与政治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皆诣守、尉杂烧之。
”……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战国时代蓬蓬勃勃的自由学术空气被窒息。
--张岱年等的《中国文化概论》(1)材料一中“战国时代蓬蓬勃勃的自由学术空气”在思想领域最突出的表现是什么?请列举秦始皇“窒息”“自由学术空气”的典型事件一例。
材料二根据董仲舒建议,汉武帝在长安“设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
”并命令天下郡国都设立学校官,初步建立起地方教育系统。
--摘自人教版七上历史《教师教学用书》(2)据材料二,指出汉朝为实行思想控制采取了什么措施?
这一措施对古代中国思想文化领域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三(明末以来)“造野史甚多,其间毁誉任意,传闻异辞,必有诋触本朝之语。
正当及此一番查办,尽行销毁,杜遏邪言,以正人心而厚风俗。
”
--乾隆帝有关纂修《四库全书》的上谕
(3)据材料三指出乾隆帝要销毁的是哪类书籍?为了加强思想控制,清政府还采取过什么类似的措施?
(4)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秦、汉、清三朝采取这些文化措施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019年云南省曲靖市七年级(下)期末历史模拟试卷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D
2. A
3. B
4. B
5. C
6. D
7. B
8. B9. B10. D11. A12. A13. B14. D
15. D16. D17. C18. C19. B20. B21. B
22. A23. D24. D25.B
二、材料解析题
26.(1)科举制度.
(2)反映了古代社会知识分子的理想是做官.途径是走科举取士的道路.
(3)目的是扩大统治基础,巩固其封建统治;扩充国学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
(4)①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②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③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5)作为唐朝时期的读书人,此时设置的科举考试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诗词等,所以作为当时的读书人,你要从这几方面去准备科举考试.
27.(1)隋朝大运河,隋炀帝.
(2)大运河是南北的交通,有利于粮食的运输和经济的发展.
(3)不认同,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隋炀帝的暴政.
28.(1)百家争鸣;焚书坑儒.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或大力发展儒学教育);从此确立了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的统治地位.
(3)“有诋触本朝之语”的野史;大兴文字狱.
(4)根本目的:巩固封建君主专制(或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封建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