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情感教育优化教学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重情感教育优化教学效果
作者:于婕
来源:《山西教育·教学》 2017年第10期
随着我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中学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把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作为教学目标之一。
但在素质教育的呼唤下,应试教育依旧顽固地扎根和生长着,使得情感教学不能很好地在课堂和教学实践中实施,因此情感教育在英语课堂和教学实践中的缺失现象较为严重。
在大量有关情感教学内容研究的基础上,笔者从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中分析总结出五种情感教学策略。
这些情感教学策略的实施有利于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并优化教学效果。
一、创新教学方式
初中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较强,刚刚接触英语这门学科往往兴趣浓厚,愿意尝试学习。
但是,随着英语教材内容的增加和知识难度的增大,学生在缺乏丰富语言环境的情况下,自信心受挫,学习动力锐减,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会陡然下降,最终难以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
情感心理学实验证实,当一个人处于快乐的情绪状态时,最能发挥其智能操作水平,因而快乐是个体进行智能活动的最佳情绪背景。
因此,教师要想让学生快乐学习,就要激发他们的兴趣,教师要想激发学生的兴趣,就要摒弃单纯传授知识的方法,努力创新教学方式,实现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分角色表演、学唱英文歌曲等。
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情绪,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吸收和消化,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
由于英语教学课时的限制,有些活动只能在课外组织和实施,如讲故事、组织趣味英语竞赛、英语演讲或写作比赛、排演英语话剧或小品等。
不同形式的语言实践有利于挖掘和培养学生英语学习方面的潜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做、玩、演、唱的过程中内化语言知识技能。
同时,这些活动的安排和开展开阔了学生的学习视野,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得到了有效的锻炼和提高。
在这些教学方式和方法的刺激下,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热情高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也逐步提高。
二、创设活动情境
英语作为我们的第二语言,在没有一定语言环境的情况下,对学生学习的要求显得更高,学生学习英语的难度无形中增大不少。
只有把一定的语言技巧和会话用语放在特定的活动情境中学习和练习,学生才能在轻松熟悉的环境下深刻透彻地理解所学内容,进而达到灵活运用知识的目的,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在英语学习中,教师有必要在教学过程中植入一些真实的生活场景,利用学生身边各种能听、能看、能触摸的事物或者运用简笔画、模型、多媒体等将枯燥抽象的内容寓于一个有趣的情境之中,然后教师通过设计问题,以逐层提升问题难度的方式,开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作出相应的交流和回应。
当教师和学生围绕教材内容展开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与学生积极的情感因素便在教学情境中被激活了,并以情感信息的形式,在师生间发生流动,从而形成教学中情感交流的动态网络。
比如,在课堂上根据教材内容设置“打电话”“问路”“商店购物”等话题情境,使学生能在模拟的情境中展开真实有趣的练习。
当然,创设活动情境的最有效方式之一是创新导课方式。
教师需要以学生的好奇心为切入点,进行故事化和生活化的导入,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三、展现个人魅力
教师在教育工作中,除了不断提高专业技能,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与修养,培养一技之长,追求自身全面发展,展现个人魅力。
首先,教师要广泛阅读书籍,努力做到学识渊博。
除了夯实自己的专业知识基础,还能够
在其他某个或某些领域有所建树。
当教师自身才能素质过硬,或在英语学科某方面取得不凡的
成绩,就为学生树立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典范。
其次,在英语课堂上,教师自然大方的教态、文
雅得体的谈吐、亲切的眼神交流、活力四射的激情,都容易使学生精神振奋,迅速集中注意力,乐意并轻松进入学习角色。
再次,教师运用准确生动、朴实自然或含蓄幽默、深刻犀利等多种
风格的教学语言以及灵活多样的教法,可以创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情绪,启发学
生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心灵,增进师生情感的交流。
同时,这样也有利于与
学生拉近距离,先让学生喜欢你,乐于接受你,从而让学生对这门课产生兴趣,进而愿意为这
门课付出努力,使学习水平和测试成绩逐步提高。
四、公正合理评价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实际情况进行公正合理的评价,以表扬、
奖励等方式使学生获得成功感和喜悦感,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创新思维。
当学生
能在课堂上得到教师的表扬、赞许或是鼓励,他会感到被肯定和被认可,获得前所未有的成就感,从而找到自信,重拾对英语的兴趣,并为英语学习付出努力。
同时,教师不应过分关注和
赞许优生的表现而吝啬和忽略鼓励学困生的表现。
因为如果教师不能对学困生的回答做出公正
合理的评价,很容易打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自信,对于一个人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有了自信,学生才有勇气在课堂上回答问题和表现自己。
当他的回答得到教师合理公正的评价,他会变得更加自信,更有兴趣学习英语,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所以,教师的评价对学生学
习兴趣的培养有直接影响。
当然,教师也不能为了取悦学生而使得积极性评价过于泛滥,相反,教师应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作出不同的评价。
五、区分层次教学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都会面临这样一个难题,那就是每个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不尽
相同,这也给教师开展教学工作增加了不小的难度。
因此,不论是教学方法、问题设置还是作
业布置,教师都应该分层教学,也就是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在
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教师要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
习方法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
学生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教法上,教师应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特征和思维方式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在学法上,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培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在问题设置上,教师应按照学生层次设置梯度问题。
在作业布置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接受和掌握新知的程度来分配作业。
在教学工作中,要
注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分析学生的差异,设立分层目标,既能让优等生“吃得饱”,中等生“吃得好”,学困生“吃得了”,又能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坚定他们克服困难的自
信心。
每个人都是满载着丰富情感的个体,教师如何运用自己的情感去作用于学生的情感看似简单,实非易事。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我们不能苛求每个学生都完美无瑕,但是我们
却能通过发现他的“闪光点”,挖掘他的潜能而使他日臻完美。
教师需要细致地观察每一位学生,找出他们的个性和特点“对症下药”、因材施教。
以自己积极的情感设计教学、感染学生,激发出学生的积极情绪,营造和谐、快乐、有趣、轻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有机会在与教师情
感的交流中消除焦虑,找到方向,重拾自信。
当学生的积极情感与教师的积极情感碰撞交流,迸溅出爱和智慧的火花,便产生了美的教学,高效的教学。
(作者单位: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校)
(责任编辑张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