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D-二聚体浓度与川崎病并发症的关系探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浆D-二聚体浓度与川崎病并发症的关系探讨
阳明玉;秦静庭;杨方源;王昕;张明
【期刊名称】《重庆医学》
【年(卷),期】2010(39)4
【摘要】目的探讨川崎病(KD)血管损伤机制.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
和双抗体夹心法检测66例KD患儿[KD组,其中冠状动脉病变(CAL)组18例,非冠
状动脉病变(NCAL)组48例]、30例健康儿童(健康对照组)、35例肺炎、扁桃腺炎、肠炎等其他疾病患儿(其他疾病对照组)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含量,并同时检测C-
反应蛋白(CRP)和血小板计数(plt).分别于急性期(发病10d内)和恢复期(病程5~7周)进行二维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查,选择大动脉短轴切面探测左、右冠状动脉及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内径,剑下四腔心探测左冠状动脉回旋支及右冠状动脉末端内径.冠状
动脉损害诊断标准为小于3岁者大于2.5mm,4~9岁者大于3mm,10~14岁者大于3.5mm.结果 KD组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含量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P<0.01);合并冠状动脉病变(CAL)组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含量高于无冠状
动脉病变(NCA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KD组CRP、plt含量高于健康对
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疾病对照组无明显差异;KD组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含量明显高于其他疾病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plt计
数无明显相关性(P>0.05). 结论 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含量与KD合并CAL有密
切关系,两者升高反映了KD患儿存在明显的高凝状态和血栓形成倾向,对预测CAL
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总页数】3页(P417-419)
【作者】阳明玉;秦静庭;杨方源;王昕;张明
【作者单位】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广西,541001;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广西,541001;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广西,541001;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广西,541001;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广西,541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25.4;R543.3
【相关文献】
1.D-二聚体和凝血功能状态与川崎病并发症的关系探讨 [J], 阳明玉;秦静庭;杨方源;王昕;何永玲
2.川崎病患儿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及CRP水平变化及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 [J], 李晓伟;黄先玫
3.川崎病患儿血沉、C-反应蛋白、D-二聚体测定与冠状动脉损伤的关系探讨 [J], 陈艳丽;陈芸
4.血浆D-二聚体浓度与川崎病并发症的关系研究 [J], 陈俊玲
5.不完全川崎病患儿血浆D-二聚体的表达及与冠状动脉病变关系探讨 [J], 孙春蕾;刘晓东;秦富香;张爱平;姜娜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