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考点解读】
理解——B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含义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就是指能够根据上下文的语境读懂、领会某一个文言句子在文中的意思,能从思想内容、表达效果等方面对这个句子作深入的分析,将文言句子译为合乎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的白话文。
句子翻译,主要侧重对句子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和把握。
本考点是对文言知识的综合性考查,包括对以下要点的考查:
①一词多义:实词、虚词②古今异义
③词类活用:(名作动、名意动、名作状、动词使动、形使动、形意动)
④语气揣摩:(陈述、疑问、感叹、揣测、祈使等)
⑤特殊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
⑥固定结构⑦断句
【翻译原则】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直译为主,字字落实,;意译为辅,文从句顺。
直译:指译文与原文保持对应关系,重要的词语要相应的落实,要尽力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和相近的表达方式,力求语言风格也和原文一致。
直译又叫对译,就是要求对文言材料的每个字词一一转换成现代汉语的对等说法或相应词语,做到不增不漏。
例如:把“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汉书·苏武传》)的“既”、“置”、“币”、“遗”,分别对译成“已经”、“摆出、陈列”、“礼物”、“赠送”。
意译:指着眼于表达原句的意思,在忠于原意的前提下,灵活翻译原文的词语,灵活处理原文的句子结构。
例如:“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鸿门宴》)中的“秋毫”一词,就不能直译。
“秋毫”
指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后用来比喻最细微的事物。
两者的关系是,只有在直译表达不了原文意旨的情况下,才在相关部分辅之以意译。
【翻译标准】
1、信:就是准确,即译文要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要忠实于原文,不歪曲、不遗漏、
不增译。
2、达:就是畅达,即译文明白晓畅,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要求和习惯,无语病。
3、雅:就是优美,即要求译文语句规范、得体、生动、优美。
4、
【翻译步骤和方法】
文言文翻译要尽量做到对原文的每一个字、词的意义和用法都要有所反应,力求符合原意,译文语句要准确通顺,简洁流畅。
第一步:审读和切分——避免漏译
1、在翻译句子之前,首先要审清文言文句子的特征,弄清关键词语和重要的语法现象。
2、文言文多以单音节词为主,翻译之前要对其进行切分,将文言文句子以词为单位逐一
切分开来。
如:(1)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2)齐宣王好射,说人之谓己能用强弓也。
(3)故祸莫惨于欲利,悲莫痛于伤心,行莫丑于辱先。
第二部:翻译技巧
文言文的翻译技巧,可用“留、补、调、删、换”五个字来概括。
1、“留”。
就是保留不译。
保留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专有名词,如国号、年号、帝号、官名、地名、人名、朝代名、器物名、书名、度量衡单位等。
如:庆历四年春,藤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
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
元封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2、“删”。
即删除的意思。
文言中有些虚词的用法,在现代汉语里没有相应的词替代,如果硬译反而别扭或累赘,译文时可删减。
这些词包括:发语词、凑足音节的助词、结构倒装的标志、句中表停顿的词、个别连词及偏义复词中虚设成分等。
如:夫战,勇气也。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明月斜挂,云霞掩映。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3、“换”。
把文言文中的单音节词组成一个双音节词来解释。
严格按照原文逐字逐句的把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文。
同时还要保留它的语气。
A、单音节词换成双音节词;
B、词类活用译出活用特征;
C、古今异义译出古今区别;
D、通假字译为本字;
E、运用修辞手法的要还原其本义;
F、固定句式要翻译要准确;
G、注意委婉说法的翻译。
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先帝不以臣卑鄙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
相如徒以口舌为劳。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但刘以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误入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得无教余猎虫所耶?
亲亲长长,尊贤使能。
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
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4、“补”。
原句中省略的成分、代词所指的内容和使上下文衔接连贯的内容等,可根据现代汉语语法增加或补充一些成分,使译文显得通顺。
如: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
”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竖子,不足与谋。
今以钟磬置水中。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5“调”。
由于古今语法的演变,有的句型表达方式有所不同,翻译时,应按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及时调整。
包括: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
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求人可使报秦者。
凡人性惟安之求。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余还自扬州。
第三部:连
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将逐一解释出来的句子连成一个语意通顺的句子。
第四部:誊
将上述的句子誊写到答题卡上,要注意书写工整,笔画清晰,不写错别字。
文言翻译歌诀
熟读全文,领会文意;扣住词语,进行翻译。
字字落实,准确第一;单音词语,双音替换。
国年官地,保留不译;遇有省略,补充词语。
调整词序,删去无义;修辞用典,辅以意译。
推断词义,前后联系;字词句篇,连成一气。
带回原文,检查仔细;通达完美,翻译完毕。
五、巩固练习——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1、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
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
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
①、其李将军之谓也
②、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
2、孙膑尝与庞涓俱学兵法。
庞涓既事魏,得为惠王将军。
而自以为能不及孙膑,乃阴使召膑。
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
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欲隐勿见。
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
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
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①、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欲隐勿见。
②、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
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3、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1)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2)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
①、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②、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4、子列子穷,容貌有饥色。
客有言之郑子阳者曰列御寇盖有道之士也居君之国而穷君无乃为不好士乎郑子阳即令官遗之粟子列子出见使者再拜而辞。
使者去。
子列子入,其妻望之而拊心曰:“妾闻为有道者之妻子皆得佚乐。
今有饥色,君过而遗先生食。
先生不受,岂不命也哉?”子列子笑谓之曰:“君非自知我也。
以人之言而遗我粟,至其罪我也,又且以人之言,此吾所以不受也。
”其卒,民果作难而杀子阳。
①、用“/”给文段中加横线的句子断句。
②、君过而遗先生食。
先生不受,岂不命也哉?
③、以人之言而遗我粟,至其罪我也,又且以人之言,此吾所以不受也。
5、客有教燕王为不死之道者,王使人学之,所使学者未及学而客死。
王大怒诛之王不知客之欺己而诛学者之晚也夫信不然之物而诛无罪之臣不察之患也。
且人所急无如其身,不能自使其无死,安能使王长生哉?
①、用“/”给文段中加横线的句子断句。
②、且人所急无如其身,不能自使其无死,安能使王长生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