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 化学基本理论综合测试
高中化学必修二综合测试题及解答

高中化学必修二综合测试题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1.海水是巨大的化学资源库,下列有关海水综合利用说法正确的是()。
A.海水的淡化,只需经过化学变化就可以得到B.海水蒸发制海盐的过程中只发生了化学变化C.从海水中可以得到NaCl,电解熔融NaCl可制备金属NaD.利用海水、铝、空气的航标灯的原理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2.32He可以作为核聚变材料。
下列关于32He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质子数为2B.电子数为3C.中子数为2D.质量数为23.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气态化石燃料是( )。
A.水煤气B.一氧化碳C.天然气D.氢气4.下列物质中,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
A.葡萄糖B.蔗糖C.淀粉D.油脂5.鉴别某种白色织物是否是蚕丝制品,可选用的方法是( )。
A.滴加盐酸B.滴加浓硫酸C.滴加氢氧化钠溶液D.滴加浓硝酸6.卤族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下列递变规律正确的是( )。
A.单质熔、沸点逐渐降低B.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增强C.原子半径逐渐增大D.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增强7.下列金属中,通常采用热还原法冶炼的是( )。
A.NaB.AlC.FeD.Ag8.下列关于甲烷分子结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甲烷分子中C、H原子间是离子键B.甲烷分子的空间结构是正方体C.甲烷的结构式为CH4D.甲烷分子中4个碳氢键完全相同9.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下列推断,其中错误的是()。
A.铍是一种轻金属,它的氧化物的水化物可能具有两性B .砹单质是一种有色固体,砹化氢很不稳定C .硫酸锶难溶于水D .硒化氢(H 2Se )是无色、有毒、比H 2S 稳定的气体 10.废电池必须进行集中处理的首要原因是( )。
A .充电后可再使用B .回收利用石墨电极和金属材料C .防止电池中汞、镉和铅等重金属离子污染土壤和水源D .防止电池中的电解质溶液腐蚀其他物品11.山梨酸(CH 3—CH =CH —CH =CH —COOH )是一种常用的食品防腐剂。
化工类专业理论综合试题及参考答案(0402)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6页,第Ⅱ卷7至11页。
满分2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100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S: 3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0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选出)1.下列物质中,分子数最多的是A.22gCO2B.2molNH3C.标准状况下11.2LH2D.64gSO22.相同条件下,22g CO2气体与N2气体具有相同的体积,则N2气的质量为A.11gB.14gC.22gD.28g3.与0.1molAgNO3完全反应的MgCl2的物质的量是A. 0.2molB. 0.1molC. 0.05molD. 4.75mol4.配制1 mol·L-1的HCl溶液200mL,需量取12 mol·L-1的盐酸为A.4mLB.8mLC.16.67mLD.18 mL5.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HCl + OH- = H2O +Cl-B.HCO3-+ H+=CO2↑+H2OC. CaCO3 + 2H+ = Ca2+ +CO2↑+H2OD.Cu2++ S2- = CuS↓6.下列物质中具有强氧化性的是A. 钠B.氧化钠C.氢氧化钠D.过氧化钠7.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备氧气后,要除去残留在试管内壁上物质应该用A.二硫化碳B.氢氧化钠溶液C.稀硫酸D.浓盐酸8.对于H2O2性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弱酸性B.只有强氧化性C.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D.仅存在于水溶液中,没有纯的H2O29. 某溶液滴入酚酞试剂时呈无色,滴入甲基橙变黄色,则该溶液PH值范围为A.4.4<PH<5B. 3.1<PH<5C. 3.1<PH<8D. 4.4<PH<810.用一种试剂即能将Na2CO3、Na2SO4、Na2SO3、Na2S四种无色溶液鉴别开,该试剂是A.BaCl2溶液B.H2SO4溶液C.AgNO3溶液D.NaOH溶液11.对于CO + 2H2 = CH3OH(l)+Q ,要提高CH3OH的产率,可采用的措施是A.升温B.加压C.减压D.使用适当的催化剂12.氨分解反应在一密闭容器内进行,已知氨气的起始浓度为2 mol·L-1,5秒钟后为1.2 mol·L-1,当用氨气浓度的变化来表示该反应速率时,反应速率为A.0.8 mol·L-1·s-1B.1.6 mol·L-1·s-1C.0.016 mol·L-1·s-1D.0.16 mol·L-1·s-113.在0.1 mol·L-1的HAc溶液中,要使HAc的电离度和PH值都减少,同时又使Ac-离子浓度增大,可加入的试剂是A. 1 mol·L-1 HAcB.浓氨水C. 固体NaAcD. 1 mol·L-1 H2SO414.在1L溶液中分别溶有下列物质,其PH值最大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LNH3B.1molNH4Cl和1molNH3C.36.5g的HCl气体D.40g NaOH固体15.已知Fe3+/Fe2+, Br2/Br-, I2/I-的标准电极电位分别为0.77V、1.06V、0.54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Br2能氧化Fe2+B.Fe3+能氧化Br-C. I2能氧化Br-D. I2能氧化Fe2+16.下列反应均能正向自发进行:2A-+B2= 2B-+A2 ,2B-+C2=2C-+B2,2C-+D2=2D-+C2。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化学II模块综合测评三(附答案)

模块检测(二)(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45分)1.下列有关城市各项污染源与其造成的恶果对应正确的是( )A.汽车尾气——光化学烟雾 工业废气——酸雨 工业废水——“公害病”B.汽车尾气——酸雨 工业废气——“公害病” 工业废水——光化学烟雾C.汽车尾气——“公害病” 工业废气——酸雨 工业废水——光化学烟雾D.汽车尾气——光化学烟雾 工业废气——“公害病” 工业废水——酸雨解析:汽车尾气的主要成分有烃、NO x 、CO 是形成光化学烟雾的因素;工业废气大部为酸性气体,是酸雨的成因;工业废水含有多种可溶成分,如重金属离子等,是“公害病”的发病根源。
答案:A2.NO 和CO 都是汽车尾气里的有害物质,它们能缓慢起反应生成N 2和CO 2。
对此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使用催化剂不改变反应速率B.降低压强能加快反应速率C.升高温度能加快反应速率D.改变压强对反应速率无影响解析:升高温度和使用催化剂都能加快反应速率,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增大压强可加快反应速率,降低压强可减缓反应速率。
答案:C3.关于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目前已发现的所有元素占据了周期表里全部位置,不可能再有新的元素被发现B.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呈周期性变化C.英国化学家道尔顿为元素周期表的建立作出巨大贡献D.同一主族的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呈周期性变化解析:对元素周期表有重大贡献的是俄国的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随科技的发展必将一步一步趋于完整,还会有新元素不断被发现,同主族金属元素自上而下不是周期变化,而是金属性增强。
答案:B4.已知硼化物-z y x H B 与B 10C 2H 12的电子总数相同,则-z y x H B 的正确表达式为( )A.-2159H BB.-21410H BC.-21311H BD.-21212H B 解析:B 10C 2H 12的电子总数为5×10+2×6+1×12=74,分析各答案可知,只有D 项符合题意。
化学必修二综合试卷及答案

化学必修二综合试卷说明:1。
本试卷答题时间为90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2。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60分)1.一种“即食即热型快餐”适合外出旅行时使用.其内层是用铝箔包裹的、并已加工好的真空包装食品,外层则是分别包装的两包化学物质,使用时拉动预留在外的拉线,使这两种化学物质反应,此时便可对食物进行加热,这两包化学物质最合适的选择是( )。
A.浓硫酸与水 B.生石灰与水C.熟石灰与水 D.氯化钠与水2.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键断裂,新键的形成.据此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白磷在260℃时转化为红磷 B.石墨转化为金刚石C.Na溶于H2O D.NaCl熔化3、下列物质互为同位素的是( )。
A、H2和D2B、C、CO和CO2D、金刚石和石墨4、有关叙述:(1)非金属单质M能从N的化合物中置换出非金属单质N。
(2)M原子比N 原子容易得到电子。
(3)单质M跟H2反应比N跟H2反应容易得多.(4)气态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H m M>H n N。
(5)氧化物水化物的酸性H m MO x>H n NO y。
(6)熔点M>N.能说明M比N的非金属性强的叙述是()。
A、①②③B、②⑤C、①②③④⑤ D、全部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参加反应物质的性质是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B。
光是影响某些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条件之一C. 对于一个化学反应,既可以用反应物表示其化学反应速率,也可以用生成物表示其化学反应速率。
D。
不管什么反应,增大浓度,或加热或加压,或使用催化剂,都可以加快反应速率6. 短周期中三元素a、b、c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下列有关这三种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a是一种活泼的非金属元素B.c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一种弱酸C.b的氢化物很稳定D.b元素的最高化合物为+7价.7、在一定温度下,下列叙述不是可逆反应A(g)+3B(g) 2C(g)达到平衡标志的是( )。
2020年秋人教版化学必修二综合测试题含答案及详细解析

绝密★启用前2020年秋人教版化学必修二综合测试题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单选题(共20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1.原子序数为x的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的ⅡA族,则原子序数为x+1的元素不可能处在() A.ⅢA族B.ⅠA族C.镧系D.ⅢB族2.下列有关化学键的说法正确的是()。
A.离子化合物中一定不含共价键B.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C.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D.含有阴离子的化合物一定含有阳离子3.下列有关碱金属元素说法不正确的是()A.碱金属元素包含锂、钠、钾、铷、铯、钫B.第ⅠA族的元素都是碱金属元素C.碱金属元素都是第ⅠA族的元素D.钫属于放射性元素4.下列用电子式表示物质的形成过程,正确的是()A.B.C.D.5.下列关于卤族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B.随着原子序数的减小,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增强C.通常呈黄绿色的也是氧化性最强的D.易升华的也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大的6.通过控制或改变反应条件可以加快、减缓甚至阻止反应的进行,使化学反应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下列各图所示的措施中,是为了增大化学反应速率的是()7.铝能用于冶炼熔点高的金属(如V、Cr、Mn等),用到的铝的性质是()A.银白色金属B.熔、沸点相对较低C.导电、导热性能好D.还原性强,在反应中释放出大量的热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甲烷的分子式能表示其元素组成和分子构成B.甲烷的电子式能反映原子最外层电子的成键情况C.甲烷的结构式能表示其分子的空间构型D.甲烷分子是由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9.若分别向盛有下列物质的玻璃杯中倒入适量食醋,不会观察到明显现象的玻璃杯中盛有() A.含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B.锌粉C.食盐粉末D.纯碱粉末10.短周期元素X、Y、Z、W、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表所示,其中W的气态氢化物摩尔质量为34 g·mol-1,Y的最低价氢化物为非电解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X的最低价氢化物水溶液显酸性B. Q元素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比Y元素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C. Na与Y能形成化合物Na2Y2,且与水反应后溶液呈碱性D.阴离子还原性:W>Q1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用于火力发电的煤等化石能源都是不可再生能源B.火力发电会产生有害物质,污染环境C.火力发电是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过程D.火力发电是化学能间接转化为电能的过程12.下列物质中,既可与金属钠反应,又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的是() A.苯B.乙烷C.乙醇D.乙酸13.若a A n+与b B2-两种离子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则a的数值为() A. b+n+2B.b+n-2C.b-n-2D.b-n+214.能使蛋白质从溶液中析出,又不使蛋白质变性的方法是()A.加饱和硫酸钠溶液B.加福尔马林C.加75%的酒精D.加氯化钡溶液15.下列事实能说明碳酸的酸性比乙酸弱的是()A.乙酸为一元酸,而碳酸为二元酸B.乙酸和碳酸都能与烧碱溶液发生中和反应C.乙酸易挥发,而碳酸不稳定易分解D.乙酸和碳酸钠反应可放出二氧化碳16.以玉米(主要成分是淀粉)为原料提炼酒精的流程如下:玉米C12H22O11化合物X酒精。
化学理论试题及答案

化学理论试题及答案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
在高中阶段,化学理论的学习对于学生理解化学现象和进行实验操作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份高中化学理论试题及其答案,旨在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化学基础知识。
一、选择题1. 化学反应中,伴随能量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A. 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B. 原子核内部变化C. 电子的转移D. 物质状态的改变答案:A2.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哪一个?A. 液氧B. 河水C. 海水D. 空气答案:A3. 根据题目所给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物或生成物的量,需要遵循的原则是:A. 原子守恒B. 电荷守恒C. 质量守恒D. 能量守恒答案:C二、填空题1. 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微观粒子个数比;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
2. 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的________。
答案:分子数3. 根据题目所给的化学方程式,若反应物A的摩尔数为2摩尔,求生成物B的摩尔数。
答案:根据化学方程式中A和B的系数比,可以计算出生成物B的摩尔数。
三、简答题1. 什么是质量守恒定律?请简述其内容。
答案: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在一个封闭系统中,无论发生何种化学反应或物理变化,系统总质量始终保持不变的定律。
其内容表明,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
2. 请解释化学键的形成原因,并举例说明。
答案:化学键的形成原因是原子间的相互吸引和排斥作用达到平衡状态的结果。
当两个或多个原子相互接近时,它们的外层电子云会重叠,从而形成稳定的电子云分布,这就是化学键。
例如,氢气(H2)分子中的两个氢原子通过共享一对电子形成了共价键。
四、计算题1. 某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 + B → 3C。
若反应中消耗了48克的A和12克的B,请计算生成物C的质量。
答案: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总质量不变。
新版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综合测试卷附答案

新版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综合测试卷附答案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和该性质的应用均正确的是A.常温下浓硫酸能使铝发生钝化,可用铝制容器贮运浓硫酸B.二氧化硅不与任何酸反应,可用石英制造耐酸容器C.二氧化氯具有还原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D.铜的金属活泼性比铁的弱,可在海轮外壳上装若干铜块以减缓其腐蚀2.Mg-AgCl电池是一种能被海水激活的一次性贮备电池,电池反应方程式为2AgCl+Mg=Mg2++2Ag+2Cl-。
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A.Mg为电池的正极B.负极反应式为AgCl+e-=Ag+Cl-C.可用于海上应急照明供电D.电池工作时,电解质溶液质量不断减轻3.向BaCl2溶液中通入物质的量之比为1∶2的某混合气体,无沉淀产生,则该混合气体是()A.Cl2和SO2B.CO2和NH3C.NO和CO2D.NO2和SO24.运输汽油的车上,贴有的危险化学品标志是()A.B.C.D.5.如图量一套检验气体性质的实验装置。
向装置中缓缓通入气体X,若关闭活塞K,则品红溶液褪色。
据此判断气体X和洗气瓶内的溶液Y可能的组合是( )A.A B.B C.C D.D6.在3个容积均为10L的密闭容器中分别放入0.2mol PCl3和0.2molCl2,在不同条件下发生反应PCl 3(g)+Cl2(g)PCl5(g)。
各容器内气体总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a从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时的平均速率v(Cl2)=mol·L-1·min-1B.与实验a相比,实验b使用了催化剂,实验c是在较高温度下进行的C.实验c中反应的平衡常数为L·mol-1D.三组实验中反应的平衡转化率:a=b>c7.四支试管中分别充满Cl2、NO、NO2、NH3四种气体,把它们分别倒立于盛有下列各种液体的水槽中,发生反应的现象如图所示,其中充满NO2的试管是( )A.B.C.D.8.下列有关实验仪器的使用或实验方法正确的是( )A.加入少量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除去试管内壁上沾有的MnO2B.烧杯、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干净,烘箱烘干后备用C.淀粉溶液在酸性条件下加热后,再加入新制Cu(OH)2检验淀粉是否水解D.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酯时,用饱和NaOH溶液吸收乙酸乙酯9.下列各物质的溶液不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是()A.氯化铝B.偏铝酸钠C.硅酸钠D.碳酸钠10.“下列食品添加剂与类别对应正确的是A.着色剂苯甲酸钠B.调味剂亚硝酸盐C.营养强化剂粮食制品加赖氨酸D.防腐剂--胭脂红二、填空题11.在实验室中,氮氧化物废气(主要成分NO2和NO)可以用NaOH溶液来吸收,除去这些废气,其主要反应为:2NO2+2 NaOH →NaNO2+ NaNO3+ H2O NO + NO2+ 2NaOH → 2NaNO2+ H2O(1)2molNO和2.4molNO2混合气体通入NaOH溶液被完全吸收时,生成的NaNO2是_______mol;生成的NaNO3是_______mol 。
高中化学 新人教 选择性必修二综合试题

高中化学新人教选择性必修二综合试题
文档概述
本文档为《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二综合试题》的题目和题解答文档。
该综合试题涵盖了高中化学课程的相关知识点,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和提升化学学科的研究水平。
题目一:化学反应速率及其控制
1. 描述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和表达式。
2. 解释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并给出相应的实例。
3. 分析不同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程度,并解释原因。
4. 通过实验数据计算化学反应速率,并绘制速率对时间的曲线图。
题目二:溶液的性质及变化
1. 解释溶液的定义及溶解度的概念。
2. 分析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并解释其影响因素。
3. 讨论不同溶液的导电性质,并给出实验验证。
4. 研究溶液的浓度与反应速率的关系,并给出相关实例。
题目三:酸碱理论及盐的性质
1. 理解酸碱的定义及性质,并给出实例。
2. 解释酸碱中指示剂的原理及应用。
3. 分析不同酸碱溶液的中和反应,并计算相应的物质的摩尔浓度。
4. 探究盐的性质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总结
本文档提供了《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二综合试题》的题目和解答,涵盖了化学反应速率、溶液的性质及变化,以及酸碱理论和盐的性质等知识点。
希望这些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学科的内容。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化学II模块综合测评二(附答案)

模块检测(一)(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48分)1.据报道,2001年1月美国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新元素,它的原子核内有169个中子,质量数为288,该元素的核电荷数为()A.169B.288C.119D.457解析:质子数=核电荷数=质量数-中子数=288-169=119。
答案:C2.下列观点你不赞成的是()A.煤为人类提供能源和化工原料的同时,也埋下了祸根B.氢气让人欢喜让人忧C.煤气能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同时也是潜伏着的无形杀手D.水虽然是取之不尽的,但个别地区存在用水危机答案:D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共价化合物中,可能含离子键B.在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共价键C.含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D.含离子健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解析: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因此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如NaOH;只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为共价化合物,因此共价化合物中不可能含有离子键。
答案:B4.X、Y、Z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右图所示。
若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X>Y>Z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X>Y>Z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Y>ZD.Z的单质能与水反应,生成一种具有漂白性的物质解析:由于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而最外层不能超过8个电子,所以次外层为第一层,Y为O元素。
则X为P元素,Z为Cl元素。
原子半径应为X>Z>Y;氧元素无正价,Z与X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应为Z>X;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为Z>Y>X。
答案:D5.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中,a的金属性比氢要强,b为碳棒,关于此装置的各种叙述不正确的是()A.碳棒上有气体放出,pH变大B.a是正极,b是负极C.导线中有电子流动,电子从a极到b极D.a极上发生了氧化反应解析:显然,电极a、b与电解质溶液稀H2SO4组成原电池。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全书综合测评试题(含解析)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全书综合测评试题(含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年度热播扶贫剧《山海情》中有部分农民用硫磺熏制枸杞,遭到有正义感村民的反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硫磺熏制枸杞是利用了SO2的漂白性B.二氧化硫是强致癌物,不可用于食品添加剂C.某些中药材利用硫磺熏制也起到了一定的杀菌消毒作用D.硫磺熏制过的枸杞可能呈现鲜红色,而未熏制过的枸杞可能呈现暗红色2.2022年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
本届冬奥会体现了科技创新与艺术设计的完美融合。
下列有关本届冬奥会的说法错误的是A.比赛用冰壶的材质为花岗岩,属于硅酸盐材料B.用干冰实现人工制冰的过程环保高效,不涉及化学变化C.速滑竞赛服使用了蜂窝样式的聚氨酯材料,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D.首钢单板滑雪大跳台主体结构采用的高强钢和耐火耐候钢,属于合金材料3.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常涉及化学知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棉花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B.过多食用糖类物质如淀粉等不会致人发胖C.淀粉在人体内直接水解生成氨基酸,供人体组织的营养需要D.纤维素在人体消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纤维素可以作为人类的营养物质4.下列关于甲烷性质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B.甲烷极难溶解于水C.相同条件下甲烷的密度大于空气D.实验室常用排水集气法收集甲烷气体5.已知下列几种含碳化合物的转化及能量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24C(s)2H (g)CH (g)+═ 1ΔH 74.8kJ mol -=+⋅B .1mol C(s)完全燃烧可释放779.7kJ 能量C .CO 的燃烧热1ΔH 110.6kJ mol -=-⋅D .1mol CO(g)具有的能量大于1mol 2CO (g)具有的能量6.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神舟十三号顺利往返、“天宫课堂”如期开讲及“华龙一号”核电海外投产等,均展示了我国科技发展的巨大成就。
高一化学必修二综合卷及答案

高一化学必修二综合卷及答案高一化学难度在于平衡记忆与练习间的比率,一张综合卷能很好地训练这个问题。
下面是由店铺带来的高一化学必修二综合卷及答案,希望能为你带来些许启发。
高一化学必修二综合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能源和作为能源的物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化石能源物质内部蕴储着大量的能量B.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起来C.物质的化学能可以在不同条件下转为热能、电能为人类所利用D.吸热反应没有利用价值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电池负极被氧化B.任何化学反应,只要化学反应的速率很快,理论上都能设计成原电池C.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均可通过改变化学反应条件而改变D.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只要条件不改变,各物质的浓度就不再改变3、等质量的固体硫和硫蒸汽分别在相同条件下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A.前者多B.后者多C.二者相等D.无法比较4、下列过程中一定释放出能量的是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分子拆成原子D.原子结合成分子5、关于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说法错误的是A.外界条件不能改变平衡状态B.正、逆反应速率相等C.各组分的含量不随时间而变化D.是动态平衡6、在2A+B=3C+4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数据是A.υA = 0.5mol/(L·s)B.υB = 0.3mol/(L·s)C.υC = 0.8mol/(L·s)D.υD = 1.0mol/(L·s)7、据报道,氢燃料电池公交汽车已经驶上北京街头。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解水制取氢气是理想而经济的制氢方法B.发展氢燃料电池汽车不需要安全高效的储氢技术C.氢燃料电池汽车的使用可以有效减少城市空气污染D.氢燃料电池把氢气和氧气燃烧放出的热能转化为电能8、两种金属A与B组成原电池时,A是正极。
下列有关推断正确的是A.A的金属性强于BB.A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还原反应C.电子不断由A电极经外电路流向B电极D.A在金属性活动顺序表中一定排在氢前面二、选择题 (1-2个答案)能源可划分为一级能源和二级能源,自然界以现成形式提供的能源称为一级能源;需依靠其他能源的能量间接制取的能源称为二级能源。
化学《有机化学基础》综合测试题及答案

XX《有机化学基础》综合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8分)1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维勒用无机物合成了尿素,突破了无机物与有机物的界限B. 开发核能、太阳能等新能源,推广乙醇汽油,使用无磷洗涤剂都可直接降低碳排放量C. 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仪、质谱仪都可用于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分析D. xx、棉花、天然橡胶、ABS树脂都是由高分子化合物组成的物质2. 下列有机物的命名正确的是()A、3-甲基-2-乙基戊烷B (CH3)3CCH2CH(C2H5)CH322-二甲基-4-乙基戊烷I . CH3C、邻甲基苯酚CH3D2-甲基-3-戊炔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和分子组成相差一个一CH2-,因此是同系物关系B. 和均是芳香烃,既是芳香烃又是芳香族化合物C. 分子式为C4H8的有机物可能存在4个C- C单键D. 分子式为C2H6O勺xx光谱图上发现有C-H键和C-O键的振动吸收,由此可以初步推测有机物结构简式一定为C2H5-OH4、有机物分子中基团间的相互影响会导致化学性质的不同。
下列叙述不能说明上述观点的是()A甲苯与硝酸作用可得到2, 4, 6-三硝基甲苯,而苯与硝酸作用得到硝基苯B甲苯可以是高锰酸钾溶液退色,而甲烷不能C、乙烯可发生加成反应,而乙烷不能D苯酚能与NaO溶液反应,而乙醇不能5、利用下图所示的有机物X可生产S-诱抗素Y。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x YA. X可以发生氧化、取代、酯化、加聚、缩聚反应,并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有机盐B. Y既可以与FeCI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又可使酸性KMnO溶液褪色C. 1mol X与足量Na O 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4mol NaOHD. X结构中有2个手性碳原子6. 星际空间存在着以分子形式存在的星际物质。
下表为某些星际分子发现年代列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五种氰基炔互为同素异形体B.它们都属于烃的衍生物C.五种氰基炔互为同系物D. HC11N S于高分子化合物7. 下列各组中的反应,属于同一反应类型的是()A. 由溴乙烷水解制乙醇;由葡萄糖发酵制乙醇B. 由甲苯硝化制对硝基甲苯;由甲苯氧化制苯甲酸C. 由氯代环己烷消去制环己烯;由丙烯加溴制1,2二溴丙烷D. 油脂皂化;蛋白质水解制氨基酸&下列各组有机物中,只需加入溴水就能一一鉴别的是()A甲苯、苯已烯高*考*资*源*网B、已炔己烯、四氯化碳C已烷、苯乙醇D已烯苯、四氯化碳9、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乙烯与苯都能使溴水褪色,但褪色原理不同B. 1 mol乙烯与CI2完全加成,然后与CI2发生取代反应,共消耗氯气5molC. 溴水遇到乙醛溶液出现褪色现象,是因为它们发生了氧化反应CH3CID. C1-C-CI与互因同分异构体CH. CH.10、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是()A.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加热后,再用NaOHxx并做银镜反应实验检验淀粉是否水解B. 向甲酸和甲醛的混合物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和甲酸后,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加热:检验混合物中是否含有甲醛C. 向XX中加入含碘的食盐,观察是否有颜色的变化——检验含碘食盐中是否含碘酸钾D. 向乙酸乙酯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再蒸馏一一提纯乙酸乙酯1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聚乙烯、植物油都是混合物,都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B. 向氯乙烷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可以鉴定其中的氯原子C. 将等体积的苯、汽油和水在试管中充分振荡后静置,现象为:D. 可用灼烧的方法鉴别蛋白质和纤维素12、某些含羟基的药物具有苦味,如以下结构的氯霉素:此药物分子中碳链末端羟基(—0H中的氢原子换成来自棕榈酸中的原子团后,苦味消失,成为便于口服的无味氯霉素。
化学综合测试题及详细答案

化学综合测试题1,下列事实中,能证明氯化氢是共价化合物的是()A.氯化氢易溶于水B.氯化氢的水溶液能导电C.液态氯化氢不导电D.氯化氢不易分解2,25℃时将等体积盐酸和氨水混合,若混合溶液中[NH4+]=[Cl-],则溶液的pH ( ) A. >7 B. <7 C. =7 D.不能确定3,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溶液:①Na2CO3,②NaHCO3,③H2CO3,④(NH4)2CO3,⑤NH4HCO3,[CO32-]由小到大排列的顺序是()A.⑤<④<③<②<①B.③<⑤<②<④<①C.③<②<⑤<④<①D.③<⑤<④<②<①4在某无色透明的酸性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K+、Na+、MnO4-、NO3-B.NH4+、Mg2+、K+、SO42-C.Al3+、Ba2+、HCO3-、NO3-D.Ba2+、K+、CH3COO-、Cl-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溶液中有CH3COOH、CH3COO-和H+即可证明CH3COOH达到电离平衡状态B.根据溶液中CH3COO-和H+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可证明CH3COOH达到电离平衡状态C.当NH3·H2O达到电离平衡时,溶液中NH3·H2O、NH+4和OH-的浓度相等D.H2CO3是分步电离的,电离程度依次减弱6,2.下列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 )A.NH3·H2O NH+4+OH-B.Cu(OH)2===Cu2++2OH-C.NaHCO3 Na++H++CO2-3D.CaCO3 Ca2++CO2-37,下列关于电离常数(K)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离常数(K)越小,表示弱电解质的电离能力越弱B.电离常数(K)与温度无关C.不同浓度的同一弱电解质,其电离常数(K)不同D.多元弱酸各步电离常数相互关系为:K1<K2<K38,能说明醋酸是弱电解质的事实是( )A.醋酸溶液的导电性比盐酸弱B.醋酸溶液与碳酸钙反应,缓慢放出二氧化碳C .醋酸溶液用水释释后,H +浓度下降D .0.1mol·L -1的醋酸溶液中,c (H +)约为0.001mol·L -19,相同体积、相同氢离子浓度的强酸溶液和弱酸溶液分别跟足量的镁完全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弱酸溶液产生较多的氢气B .强酸溶液产生较多的氢气C .两者产生等量的氢气D .无法比较两者产生氢气的量10,将0.1 mol 下列物质置于1 L 水中充分搅拌后,溶液中阴离子数最多的是( ) A.KCl B.Mg(OH)2 C.Na 2CO 3 D.MgSO 411,中和c (H +)相同、体积相同的H 2SO 4、HCl 和CH 3COOH 溶液,耗用同一浓度的NaOH 溶液,体积分别为V 1、V 2和V 3,则V 1、V 2和V 3的关系正确的是( )A .V 1>V 2=V 3B .V 3>V 2=V 1C .V 1>V 2>V 3D .V 1=V 2=V 312,2.下列各组关于强电解质、弱电解质、非电解质的归类,完全正确的是13,水。
高考化学二轮综合测试 专题二 化学基本理论

专题二化学基本理论综合测试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1.(·浙江理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并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B.原子吸收光谱仪可用于测定物质中的金属元素,红外光谱仪可用于测定化合物的官能团C.分子间作用力比化学键弱得多,但它对物质的熔点、沸点有较大的影响,而对溶解度无影响D.酶催化反应具有高效、专一、条件温和等特点,化学模拟生物酶对绿色化学、环境保护及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答案:C点拨:分子间作用力会影响物质的溶解度,一般来说,分子间作用力越大,溶剂分子越难将溶质分子“拉”入溶剂中,物质的溶解度就越小,故C选项错误。
2.(·试题调研)在4月召开的首届世界核安全峰会上,倡导未来各成员国应安全、合理地开发利用核能。
92235U是核反应堆的重要原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92235U中的中子数为235B. 92235U和92238U是同一种核素C.核反应属于化学变化D.合理利用核能符合“低碳经济”要求答案:D点拨:A项中92235U的种子数N=A-Z=143,而非235,故A项错误,B项中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一种原子叫做核素,选项中的两个互为同位素而不是同一种核素。
C项核反应中原子核发生了变化,所以就不是化学反应了,故C错。
3.(·西城一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发生A2+2D-===2A-+D2反应,则氧化性D2>A2B.若X原子的质子数是a,中子数是b,则该核素可表示为a b XC.若相同温度和浓度的两种钠盐溶液的碱性NaA<NaB,则酸性HA>HBD.若主族元素的简单离子R2-和M+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原子序数R>M答案:C点拨:A中氧化性应为A2>D2,B中该核素应为a a+b X,D中原子序数应为M>R。
化学综合考试试题及答案

化学综合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元素中,属于碱金属的是:A. 钠B. 钾C. 锂D. 钙答案:ABC2. 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A. 反应物浓度B. 温度C. 反应物的物理状态D. 反应物的化学性质答案:D3.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酸?A. 硫酸B. 醋酸C. 碳酸D. 氢氧化钠答案:D4. 根据元素周期表,下列元素中原子序数最大的是:A. 氦B. 氖C. 氩D. 氪5. 以下哪个选项表示的是氧化还原反应?A. 铁与盐酸反应B. 氢气与氧气反应C. 碳酸钙分解D. 水的电解答案:D6. 以下哪种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A. 氯化钠B. 氢氧化钠C. 碳酸钙D. 二氧化碳答案:D7. 根据化学平衡原理,下列哪种情况会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A. 增加反应物浓度B. 减少生成物浓度C. 增加催化剂D. 降低温度答案:A8. 以下哪种物质是强电解质?A. 醋酸B. 乙醇C. 蔗糖D. 氯化钠答案:D9. 以下哪种物质是弱酸?B. 盐酸C. 碳酸D. 硝酸答案:C10. 以下哪种物质是强碱?A. 氢氧化钠B. 氢氧化钾C. 氨水D. 碳酸钠答案:A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原子序数为11的元素是______。
答案:钠2. 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的元素是______。
答案:铝、硅、磷、硫、氯、氩3. 氧化还原反应中,失去电子的物质被称为______。
答案:还原剂4. 根据化学键的类型,水分子中的氢氧键属于______。
答案:极性共价键5. 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______、______或______。
答案:热能、光能、电能6. 根据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酸与碱反应生成______和______。
答案:盐、水7. 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于其原子的______。
答案:最外层电子数8. 根据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当一个反应的生成物浓度增加时,平衡会向______方向移动。
化学基础综合试题及答案

化学基础综合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种物质不属于碱?A. 氢氧化钠B. 硫酸C. 氨水D. 氢氧化钙答案:B2. 元素周期表中,哪一列元素具有最高价电子排布为ns^2np^6的稳定结构?A. 第ⅡA族B. 第ⅢA族C. 第ⅥA族D. 第ⅦA族答案:C3. 哪种化合物不是由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组成的?A. 氯化钠B. 氧化铝C. 硫酸铜D. 碳酸钙答案:C4. 以下哪种气体在室温下是液态?A. 氧气B. 氮气C. 氯气D. 氦气答案:C5. 哪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A. 钠B. 镁C. 铝D. 钾答案:C6. 下列哪种物质是强酸?A. 醋酸B. 碳酸C. 盐酸D. 氢硫酸答案:C7. 哪种元素的化学符号是Ag?A. 银B. 金C. 铜D. 锌答案:A8. 哪种化合物是由两个不同非金属元素组成的?A. 硫酸B. 硝酸C. 碳酸D. 过氧化氢答案:A9. 哪种元素在地壳中含量最高?A. 氧B. 硅C. 铝D. 铁答案:A10. 下列哪种物质是强碱?A. 氢氧化钠B. 氢氧化钾C. 氢氧化钡D. 氢氧化钙答案: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ⅠA族的元素具有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___。
答案:12. 氢的原子序数为1,其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________。
答案:1s^13. 化合物H2O的化学式表示每个分子中含有________个氢原子和________个氧原子。
答案:2,14. 元素周期表中,第ⅤA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___。
答案:55. 金属元素通常具有________价电子,而非金属元素通常具有________价电子。
答案:较少,较多6.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其同位素原子质量的________。
答案:加权平均值7. 化合物CO2的化学式表示每个分子中含有________个碳原子和________个氧原子。
答案:1,28. 元素周期表中,第ⅦA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___。
2019人教版高中化学化学第二册综合测评卷

化学必修二综合测评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SO2的说法正确的是()A.SO2气体通入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红色褪去,说明SO2具有漂白性B.SO2和Cl2混合通入品红溶液中,一定能使溶液褪色C.SO2气体通入溴水中,溴水的颜色褪去,说明SO2具有漂白性D.二氧化硫的大量排放会导致酸雨2.医用外科口罩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过滤层所用的材料是聚丙烯,具有阻隔部分病毒和细菌的作用。
下列关于医用外科口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防水层具有阻隔飞沫进入口鼻内的作用B.聚丙烯属于合成高分子材料C.聚丙烯材料难溶于水D.用完后应投入有可回收物标志的垃圾箱3.从古至今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已能利用3D打印技术,以钛合金粉末为原料,通过激光熔化逐层堆积,来制造飞机钛合金结构件,高温时可用金属钠还原相应的氯化物来制取金属钛B.有人称“一带一路”是“现代丝绸之路”,丝绸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C.我国从四千余年前开始用谷物酿造酒和醋,酿造过程中只发生水解反应D.汉代烧制出“明如镜、声如磬”的瓷器,其主要原料为石灰石4.室温时,向试管中通入气体X(如图),下列实验中预测的现象与实际不相符...选项气体X 试管中的物质Y 预测现象A 乙烯Br2的CCl4溶液溶液橙色逐渐褪去,最终液体分为上下两层B SO2品红溶液溶液红色逐渐褪去C 甲烷酸性KMnO4溶液无明显现象D 氯气FeCl2溶液(浅绿色)溶液由浅绿色逐渐变为黄色5.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提出一种基于CH3OH的碳循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能量转化方式只有2种B.CO2、CH3OH均属于有机化合物C.制取CH3OH的反应:CO2+3H2 CH3OH+H2O,原子利用率为100%D.利用CO2合成CH3OH燃料有利于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并减少碳排放6.下列关于古籍中的记载说法不正确的是()A.《天工开物》中“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涉及的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B.《吕氏春秋·别类编》中“金(即铜)柔锡柔,合两柔则刚”体现了合金硬度方面的特性C.《本草纲目》中“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以烧酒复烧二次……价值数倍也”用到的实验方法是蒸馏D.《肘后备急方》中“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该过程属于化学变化7.如图原电池,已知金属G比铜活泼,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该装置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B.金属G为正极C.铜片上有气泡产生D.铜片上电极反应式为2H++2e- H2↑8.某装有红色溶液的试管,加热时溶液颜色逐渐变浅,则原溶液可能是()①滴有酚酞的氨水②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③溶有SO2的品红溶液④滴有酚酞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A.①②B.①③C.③④D.①④9.由氯乙烯(CH2CHCl)制得的聚氯乙烯()可用来制造多种包装材料,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聚氯乙烯属于高分子化合物B.氯乙烯可由乙烯与氯化氢加成制得C.由氯乙烯制得聚氯乙烯符合“原子经济”D.大量使用聚氯乙烯塑料可造成白色污染10.下列实验过程中,始终无明显现象的是()A.将CO2通入Ba(NO3)2溶液中B.将NO2通入FeSO4溶液中C.将NH3通入AlCl3溶液中D.将SO2通入H2S的溶液中二、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化学考试综合试题及答案

化学考试综合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矿泉水B. 蒸馏水C. 空气D. 盐水答案:B2. 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定律指的是()。
A. 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B. 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C.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D. 反应前后原子的数量不变答案:A3. 以下哪个元素的化学符号是正确的?()A. 铜:CuB. 铁:FeC. 氧:O2D. 钠:Na答案:A4.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酸的通性?()A.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B. 能与活泼金属反应C. 能与碱反应生成水D. 能与盐反应生成新酸和新盐答案:D5. 根据元素周期表,下列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A. 碳B. 氧C. 钠D. 硫答案:C6. 以下化合物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
A. NaClB. CaOC. H2OD. MgO答案:C7. 在化学反应中,催化剂的作用是()。
A. 改变反应速率B. 改变生成物的量C. 改变反应的平衡D. 改变反应的条件答案:A8. 以下哪种物质是强碱?()A. NaOHB. NH3·H2OC. CH3COOHD. H2SO4答案:A9. 根据化学方程式,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2H2O → 2H2 + O2B. 2H2 + O2 → 2H2OC. NaOH + HCl → NaCl + H2OD. 2Na + 2H2O → 2NaOH + H2答案:D10. 以下哪种物质是强电解质?()A. HClB. H2OC. NH3D. CH3COOH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元素周期表中,第IA族的元素是______元素。
答案:碱金属2.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2H2 + O2 → 2H2O,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比是______。
答案:1:13. 氢氧化钠的化学式是______。
答案:NaOH4. 根据化学键的类型,氯化钠中的化学键是______。
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 综合测试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综合测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吻合题意)1.绿色化学最理想的“原子经济”,就是反应物的原子全部转变成希望的最后产物。
以下反应最吻合这一要求的是( )A.硫化亚铜高温氧化的火法炼铜B.用铜作催化剂将乙醇氧化为乙醛C.铜和浓硝酸反应制硝酸铜D.镍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己烷【解析】A项,Cu2S高温氧化的火法炼铜中还会产生SO2气体,不吻合“原子经济”,错误;B项,CH3CH2OH催化氧化生成CH3CHO的同时有H2O生成,不吻合“原子经济”,错误;C 项,Cu和浓硝酸反应制备Cu(NO3)2时还会生成H2O和NO2,不吻合“原子经济”,错误;D项,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只生成环己烷,原子利用率为100%,吻合“原子经济”,正确。
【答案】 D2.以下化学用语正确的选项是( )A.氧原子的结构表示图:B.乙醛的结构简式:CH3COHC.CO2分子的比率模型:D.过氧化氢分子的结构式:H—O—O—H【答案】 D3.M、N为短周期的两种元素,M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4,N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4,以下对其有关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M、N可能为金属B.若M、N为同周期元素,则原子半径M<NC.M、N元素的单质可能与水发生置换反应D.M、N形成的离子化合物不能够表现强氧化性【解析】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的短周期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A项错;若M、N为同周期元素,则原子序数M<N,原子半径M>N,B项错;M可能为Na、N可能为F2,Na、F2均能与水发生置换反应,C项正确;M、N形成的离子化合物可能是有强氧化性的Na2O2,D项错。
【答案】 C4.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有H、D、T与16O、17O、18O组成的过氧化氢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有36个B.H2、D2、T2互为同素异形体C.H2、D2、T2在相同条件下的密度比为1∶2∶3D.氕、氘发生核聚变反应成其他元素,属于化学变化【解析】H、D、T组合H2、D2、T2、HD、HT、DT共6种;16O、17O、18O组合16O2、17O2、18O2、16O17O、16O18O、17O18O共6种,组成的过氧化氢分子共有6×6=36个,但其中有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分子,故组成的过氧化氢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个数小于36个,A错误;H2、D2、T2均为氢气单质,属于一种物质,B错误;H2、D2、T2在相同条件下的密度比等于气体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4∶6=1∶2∶3,C正确;氕、氘发生核聚变成其他元素,属于核反应,不是化学变化,D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二化学基本理论综合测试(9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2013·高考命题研究专家原创卷)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表示正确的是()A.NH4Br的电子式:B.S2-的结构示意图:C.原子核内有18个中子的氯分子:3517Cl2D.CS2分子的结构式:S—C—S解析:A项中Br-的电子式书写错误;B中S2-的最外层电子为8个;D中CS2分子的结构式应为CSS。
答案:C点拨:本题考查化学用语,意在考查考生对物质结构的掌握情况和知识迁移能力。
2.(2013·高考命题研究专家原创卷)据媒体报道,日本食品巨头明治公司生产的“明治STEP”奶粉中检测出含量超标的放射性元素铯(Cs)。
铯较为稳定的核素有13355Cs、13455Cs、13555Cs、13755Cs。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13355Cs、13455Cs、13555Cs、13755Cs互为同位素B.13355Cs、13455Cs、13555Cs、13755Cs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C.13355Cs、13455Cs、13555Cs、13755Cs的性质和用途相同D.13355Cs、13455Cs、13555Cs、13755Cs的质量数和中子数均不同解析:选项A,相同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A正确。
选项B,这四种核素是相同的元素,核外电子数相同,B正确。
选项C,不同核素的性质有差异,用途也不同,C错。
选项D,相同元素的不同核素,其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均相同,但中子数、质量数均不同,D正确。
答案:C点拨:本题考查同位素、核素及原子结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3.(2013·高考命题研究专家原创卷)已知A、B、C、D、E是短周期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5种主族元素,其中A在反应中既不容易得到电子也不容易失去电子,元素B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元素D与A为同族元素,元素C与E形成的化合物CE是海水矿物质中的主要成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离子半径:E>B>CB.熔点:CE<DE4C.C与B形成的两种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D.A、D、E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增强解析:A是碳,B是氧,C是钠,D是硅,E是氯。
熔点:NaCl>SiCl4,B错。
Na2O与Na2O2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不完全相同,C 错。
选项D中的顺序应为D、A、E,D错。
答案:A点拨:本题考查元素“位、构、性”三者之间的关系,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4.(2013·高考命题研究专家原创卷)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9。
X的简单阴离子比W的简单阴离子少2层电子,Y与Z位于相邻周期,Z 的氧化物排放到空气中会形成酸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四种元素中,元素Z的非金属性最强B.X、Y、Z三种元素不可能形成离子化合物C.Y、Z、W三种元素的原子半径大小顺序:r(W)>r(Z)>r(Y) D.YW3、ZW2、Z2W2中各原子最外层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解析:X的简单阴离子比W的简单阴离子少2层电子,说明X 一定为H元素,W为第三周期元素;Z的氧化物排放到空气中会形成酸雨,Z可能是N元素或S元素。
由于Y与Z位于相邻周期且Y 的原子序数小于Z,则Y为第二周期元素,所以Z为S元素,W就是Cl元素;由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9,可确定Y是N元素。
答案:D点拨: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意在考查考生将实际问题分解,通过运用相关知识,采用分析、综合的方法,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能力。
5.(2013·高考命题研究专家原创卷)控制适合的条件,将反应Fe3++Ag Fe2++Ag+设计成如图所示的原电池(盐桥装有琼脂—硝酸钾溶液;灵敏电流计的0刻度居中,左右均有刻度)。
已知接通后观察到电流计指针向右偏转。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在外电路中,电子从石墨电极流向银电极B.盐桥中的K+移向乙烧杯C.一段时间后,电流计指针反向偏转,越过0刻度,向左边偏转D.电流计指针居中后,往甲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电流计指针将向左偏转解析:由题给原电池反应原理可知,石墨电极为正极,Fe3+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银电极为负极,Ag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因此在外电路中,电子应从银电极流向石墨电极,A错误;盐桥中的阳离子应移向正极处的FeCl3溶液,以保证两电解质溶液均保持电中性,B错误;一段时间后,原电池反应结束,电流计指针将指向0刻度,C错误。
答案:D点拨:本题考查电化学理论,意在考查考生将实际问题分解,通过运用相关知识,采用分析、综合的方法,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能力。
6.(2013·高考命题研究专家原创卷)常温下,几种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和弱酸的电离常数如下表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相同温度、相同浓度的钠盐溶液的pH:Na2S>Na2CO3>NaHS>NaCl>NaHSO4B.在NaHS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生成黑色沉淀:HS-+Cu2+===CuS↓+H+C.除去锅炉中的水垢时,通常先加入足量硫酸钠溶液,将碳酸钙转化成硫酸钙,然后再用酸液处理D.在Mg(HCO3)2溶液中滴加澄清石灰水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g2++2HCO-3+2Ca2++4OH-===Mg(OH)2↓+2CaCO3↓+2H2O解析:A项,相同条件下,酸的电离常数越小,越难电离出H+,酸(或酸根)越弱,对应的盐越易水解,由此可比较钠盐溶液的酸碱性,正确;B项,硫化铜溶度积很小,能形成沉淀且不溶于酸,正确;C项,除水垢时,通常是先加入碳酸钠溶液,使微溶的硫酸钙转化成难溶的碳酸钙(由题给数据可得知),再用酸液处理除去,错误;D 项,从数据表看,氢氧化镁(难溶)的溶解度小于碳酸镁(微溶),碳酸钙(难溶)的溶解度小于氢氧化钙(微溶),碳酸氢镁溶液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溶解度较小的物质,故生成氢氧化镁,而不是碳酸镁,正确。
答案:C点拨:本题考查电解质溶液理论,意在考查考生将实际问题分解,通过运用相关知识,采用分析、综合的方法,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能力。
7.(2013·高考命题研究专家原创卷)LiAlH 4是重要的储氢材料,其组成类似于Na 3AlF 6。
常见的供氢原理如下面两个方程式所示:①2LiAlH 4=====△2LiH +2Al +3H 2↑②LiAlH 4+2H 2O===LiAlO 2+4H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LiAlH 4是共价化合物,LiH 是离子化合物B .生成等质量的氢气,反应①、②转移电子数之比为C .氢化锂也是一种储氢材料,供氢原理为LiH +H 2O===LiOH +H 2↑D .若反应①中生成3.36 L 氢气,则一定有2.7 g 铝生成解析:A 项,LiAlH 4由Li +、AlH -4构成,它是离子化合物,错误;B 项,反应①中生成3 mol 氢气时,转移6 mol 电子,反应②中生成4 mol氢气时,转移4 mol电子,生成等量氢气时转移电子数之比为,错误;C项,氢化锂具有强还原性,与水发生归中反应生成氢气,正确;D项,氢气所处温度和压强不确定,不一定是标准状况,所以无法计算铝的质量,错误。
答案:C点拨:本题考查化合物的分类、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及简单计算等,意在考查考生将实际问题分解,通过运用相关知识,采用分析、综合的方法,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能力。
8.(2013·高考命题专家原创卷)下列电化学实验装置正确的是()解析:粗铜精炼时,应让粗铜作阳极,故A错误。
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时,碳棒作阳极产生氯气,可用淀粉KI溶液检验,铁棒作阴极,产生氢气,收集后可利用爆鸣实验检验,B 正确。
在铁制品上镀铜时,应使铁制品作阴极,故C 错误。
若Fe 与FeCl 3的反应构成原电池反应,则两者不能直接接触,将装置中的FeCl 2溶液与FeCl 3溶液互换即可达到目的,故D 错误。
答案:B点拨:本题考查电解精炼、电镀等电化学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运用电化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9.(2013·高考命题研究专家原创卷)用惰性电极电解硫酸铜溶液,整个过程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与产生气体总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气体体积均在相同状况下测定)。
欲使溶液恢复到起始状态,可向溶液中加入( )A .0.1 mol CuOB .0.1 mol CuCO 3C .0.1 mol Cu(OH)2D .0.05 mol Cu 2(OH)2CO 3 解析:观察图像中曲线的斜率可知,OP 段和PQ 段气体的成分不同。
由于阳极始终是OH -放电,所以可以推断出,OP 段只有阳极产生O 2(阴极无气体生成),PQ 段阴、阳两极都产生气体。
因此,整个过程发生的反应为①2CuSO 4+2H 2O=====通电2Cu +2H 2SO 4+O 2↑和②2H 2O=====通电H 2↑+O 2↑。
结合图像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可计算出反应①析出0.1 mol Cu 和0.05 mol O 2,反应②消耗0.05 mol H 2O 。
根据“出什么加什么,出多少加多少”的原则,欲使溶液恢复到起始状态,应向溶液中加入0.1 mol CuO 和0.05 mol H 2O 。
而0.05 mol Cu 2(OH)2CO 3恰好相当于0.1 mol CuO 和0.05 mol H 2O(生成0.05 mol CO 2无影响),故D 正确。
答案:D点拨:本题考查图像分析与相关计算,意在考查考生通过对实际事物、实验现象、实物、模型、图形、图表的观察,以及对自然界、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观察,获取有关的感性知识和印象,并进行初步加工、吸收、有序存储的能力。
10.(2013·郑州市第二次质检·10)25℃时,将a mol·L -1一元酸HA 与b mol·L -1 NaOH 等体积混合后测得溶液pH =7,则下列关系一定不正确的是( )A .a =bB .a >bC .c (A -)=c (Na +)D .c (A -)<c (Na +)解析:若HA 为强酸,则a =b ;若HA 为弱酸,则该中性溶液中溶质为NaA 与HA ,故a >b ;C 项,利用电荷守恒可知溶液中存在:c (Na +)+c (H +)=c (A -)+c (OH -),由pH =7可知溶液中c (H +)=c (OH -),故一定存在c (Na +)=c (A -)。
答案:D点拨:本题考查弱电解质的电离与溶液酸碱性,考查考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难度中等。
11.(2013·河南省适应测试(二)·13)能说明0.1 mol·L-1的NaHA 溶液一定呈酸性的是()①稀释时,溶液中c(OH-)增大②溶液的pH<7③溶液中c(Na+)=c(A2-)④溶液可与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恰好反应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①分析知NaHA溶液不可能呈中性,溶液呈碱性(或酸性),稀释时溶液的碱性(或酸性)都应该减弱,现溶液中c(OH-)增大,则溶液中c(H+)减小,酸性减弱,故溶液呈酸性;②因温度不确定,故pH<7的溶液不一定呈酸性;③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Na+)+c(H+)=c(OH-)+c(HA-)+2c(A2-),现c(Na+)=c(A2-),故c(H+)=c(OH -)+c(HA-)+c(A2-),所以溶液中c(H+)>c(OH-),溶液呈酸性;④NaHA+NaOH===Na2A+H2O,两者能恰好反应,但并不能确定NaHA溶液呈酸性还是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