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点五步”课堂的探索与实践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目的地 ” 。一节课 的学习终点 是学生学 习过程 的归宿,它对
2 .能 力 检 测
教师组 织教学 内容 、明确教学方 向、确定学 生 的学 习焦点 、选 择 教学 方法 、设计学习活动的路径有十分重要的导 向作用 。 学 生的学 习,每一 节课有一个学 习终点,每一个 学习阶段 也有一个学 习终点 。我们认为每 一节课 的学 习过程 ,都 是学生
2 0 1 5. N O 9
2 .学习 终点 。一 节课 的学习 终点是教 师根据 教学 目的 、
1 . 基 础 过 关
意 义:让每 一个 学生在学习活动 中都获得必要 的知识 。 内容及学生 的学 习起 点而制定 的一 种具体要 求和标准 ,它是教 目的:巩 固学 习的新知识 ,检 测学生 的学 习情况,让每 一 学 目的 的具 体化 ,是 课堂学 习活 动的方 向,是一堂课 的灵魂, 是判 断教 学 是否 有效 的直 接依 据 ,是 学生 学 习之 后要 达 到的 个学 生掌握新知识 。
知识 、基本技 能 、基本经 验 、基本思想 ,让不 同的学 生在学 习 活 动 中得 到 不 同 的发 展 。
( 5)学 习效 果的评 价在 于是否实 现了课堂 学 习的基本 目 1 . “ 三 点五步 ”课 堂教学 是遵循教 育 发展 、教师专 业发 标 。通过 回顾反思 ,进一点 明确学 习目标,检验学 习效果 。 展 、儿童 身心发展 三大规律 的课堂, 是对常态 课堂共性 的经验 5 . “ 三 点五 步”课 堂以提高 课堂有 效性 、减少无 效活动 总结, 是对 传统课 堂教学 的改革和发展 。从人 的本性 出发,充 为准则 。五步 流程 中以学生 的学来确定教 师的教, 能真正做 到 分 尊重学 生的人格 ,把学生 作为教师 服务 的对象 ,在为学 生服 以学 定 教 。教 师是 学生 学 习过程 中的参 与者 、组 织者 和 引导 务的过程 中,心 中装着学生 ,充满爱 心和人性 关怀 。 “ 三 点” 者 ,教 师讲得少 了,学生 讲得多练得多 了,体现课 堂学 习的参 的确立 ,是在 充分 了解学生 的基础上 ,找准学 生学习 的起 点, 与性 。教师 的参 与作用在于学 会倾听 ,学 会鼓励,让学 生的学 用学生 的学习起 点来确定学 习 内容 的呈现方式 和选 择学生 乐于 习 充满 兴趣 。教师 的组 织作 用在 于 让学 生抓 住课 堂学 习 的焦 参与 的学 习方式 ,始终把学 生放在最 突出 的位置 ,始终把 教师 点 ,抓 住课堂学 习的最本质最 核心的 内容 进行交流 点拨,不要 的一切 工作放在 为学生服务 上,始终树 立课堂 是学生 的课 堂的 让师生 间的交流 点拨偏离 了教学终点 ,偏 离了 目标 。教 师的引 思想 。 “ 五步 ”的流程 ,每 一个环节都 是 以学 生为主体 ,让学 导作用在 于对学 生学 习思路 、学习方法 、思维能力 的拓展,让 生在课 堂教学活 动 中成为主 人 。摆脱 了教师讲学 生听 ,满 堂灌 学生学 习的知识 面更广 ,深度更深,领悟 更透,让学 生的学 习 的教学方法,体现 了课堂教学 的教育性 。 思路更多,学 习方法更多 ,思维能力更强 。 2 .教师 工作 重心 的转移 。 “ 三点 五步 ”课堂 中,教 师的 工作重 心不再是 如何 向学生 灌输知识 ,而是在 于燃起学生 再学 习 的激 情,在于 组织学生进 行学 习活动 中的 自学与交流 ,在 于
二、 “ 三点五步”课堂 的教育思想
三、 “ 三点五步”课堂的操作方法
( 一 ) “ 三 点 ” 的确 立
学 习活动是一个过程 ,学 生的发展也是一个 过程,要促进 对学生 学习活动 中的 “ 精 彩处” 、 “ 疑难处 ”、 “ 瓶 颈处 ” 、 学生的发展就 要找准学生发展的起点,抓住发展过程的焦点,定 “ 遗 漏 处 ”的 点拨 与提 示 ,在 于对 学 生学 习 活动 的肯 定与 建 位好一节课、一阶段的发展终点,引导学生从 发展 的起点、经过 议 。教 师工作 重心的转移 ,把课堂变 成 了学生 学习的课 堂,而 发展的焦点、顺利 到达发展的终点。一节课一个 阶段的学习是让 不再是 教师传授 知识 的课 堂;把课堂 变成 了学 生体验学 习快乐 学生学有所获,是要让每一个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 。 的课堂 ,而不再 在只接受 教师唠 叨的课堂 ;把 课堂变成 了学生 1 .学 习起点 。一节 课的学 习起点 是学生 课前所具 有 的基 向往 的课堂 ,而不再是教 师完成教学 任务 的课 堂;把学 生变成 本知 识 、基本 技能 、基本 经验 、基本 思想 的总和 。美国教育 心 了主动 学习 的主人,而学 生不再是教 师完成教 学任务 的工具, 理学 家奥 苏 贝尔说过 : “ 影响学 习的最重 要因素是学生 已经知 体现 了学生学 习的情趣性 。 道 了什么,我们应 当根据学生原有 的知识状况去教学 。” 数学 3 .学 生学 习重心 的转移 。 “ 三 点五步 ”课堂 中,学 生不 课程标准 也指出: “ 教师教学 应该 以学生的认知 发展水平和已 再是 “ 听与接受 ”的机器 ,而是 自主学 习、主动获取知 识的主 有 的经验为基础。”这意味着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把握好学生的学 人 。每 一个 学 生都 要 掌握 学 习方法 , 养成 学 习 习惯 、学 会读 习起点,在学生原有认知水平的基础上组织和展开学 习活动。 书 、学 会思考 、学会表 达 、学会 交流 、学 会与人合作 并且动手 学 生的学习,每一节课 都应该有一个起 点 。在这个起 点上 操作 。课堂 成为学生展 示 自我 、发展 自我 、健 康成长 的阵地 。 学 习,学生 才会学有所 获。教师要 充分 了解学 生,依据对学 生 课堂 不再是 以获取知识 为唯一 目的,而是 以学 生 的思 维发展 、 的了解和教 材的要求 ,找准每一节课学 生的学 习起 点 。学生 会 全面发展 、健康 发展 为 目的,使学 生课堂学 习具有思辨意义 。 了的坚决不教,教 了学生也不会 的坚决不教 。
第一 步:揭示课题
生 的学 习态度 、学 习质量 进行激励 性的评 价,进一 步培养学生 的学 习兴趣 。 目的 :让 师生 进一 步 明确 教学 目标 , 为实 现教 学 目标 而 自豪 。
意义:课题是一节课 的中心,是教学 内容 的高度概 括。 目的:在于让师生共同明确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出的劳动量最 少,老师付 出的工作量最 少,从 而提 高课堂教学 在包括 数学本 身在 内的各 个方面都得 到锻炼和 提高 。数 学练 习
的效率 ,让课堂教学 更加有效 ,教学质量更高 。
( 二) “ 五 步 ” 的 实施 。 五 步 流程 的核心 是让 学 生学 会学 习 ,让教 师转 变 教学 方
要针对不 同层次的学 生,让每一位 学生学有 所获 。
第 五 步 : 回顾 反 思
意义 :进一步 明确 目标,用 目标 来衡 量 自己的学习效果 。
式 。通过教 师教学方式 的转 变来实 现学生学 习方 式的转变 ,进 总结学 习经验 和方法 ,画龙点睛 ,进一步 突出学 习焦 点,把学 而实现学生 思维方式 的转 变 。简 单地 说,不是 教师传授 ,而是 生所学 纳入学 生的认识结 构 中,建 立知识 网络体系 。同时对学 通 过学生 自己读书 、辩 论 、教师点拨 、课堂练 习来获取知 识 。 具体可以分为五步教学程 序。
要 偏离了方 向。 ( 2 )读 书是人 获取知 识的最 主要途径 。通过 读书 获取知
识 、生成 问题,通过 读书培养学 习兴趣 、引发积极思考 、掌握 学 习方 法、养成 自学习惯 。 ( 3 )会思考 才会 交流 。通 过交 流点拨学 会思 考 、学会 交
专业 发展 、儿童身心 发展的规律 ,以学 、思 、辩 、练 为形式 , 以学 会学 习为核心, 引导学生从学 习起点 、经过学 习焦点 、达 到学 习终点 的课 堂 。是教师 致力于组 织 、引导 、点拨 的课 堂; 是燃起 学生再学 习的热情 ,培养学 习兴趣 、引发积极思考 、掌 握学 习方法 、养 成 自学 习惯 的课堂 ;是学生 自主学习 、健 康成 长 、快乐体验的课堂 。 “ 三点” 即学 习起点 、学 习焦点 、学 习终点。 “ 五步 ”即揭 示课题 、 自学 探究 、交 流点拨 、分层达 标 、
“ 三, 一 点 I ’ 、 五 — J _ L 步 二 " 课 堂 的探 索 与 实践
◇ 贺 建
经历 了常规常 态共性 的课堂 实践探 索后 ,我们于 2 0 0 9 年9 4 . “ 三 点五 步”课 堂 以学 生学会学 习为 核心 ,它 的外显 月 ,提 出了 “ 三点 五步”课堂 的构想 。学 校 1 2 位 课改积极分 子 形式 是 目标 引领 、先学 后思 、交流 点拨 、分 层达 标 、实 现 目 进行了 “ 三点五步 ”课堂教学研 究,先 后邀请重 庆西南大学 、 标,体 现教学 的差 异性,注 重学 生个体 的全面发展 和全体学生 重 庆市 教育评估院 、重庆市教科 院的专 家教授进行指 导, 2 0 1 2 的发展 。
回顾反思 。
流 、学 会表达 、学会倾 听、学会与人 合作 、学会反 思,养成 思 考 的习惯 ,发展学生 的思 维能力 。 ( 4)承认差 异,尊 重差 别。没有 差生, 只有差 别 。分 层 达标承 认学生 的个体差异 ,尊重学生 的人性,让每 一个学生在 原有 的学习起点 上有发展有 进步,让学 生人人获得 必需的基 本
意义:让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得到提 升。 目的:让绝 大多数学生能够运用新知识解决 问题 。
3 . 拓 展 应 用
意义:让学 有余力的学生能学到更深更广 的知识 。
目的:为学有 余力的学生提供 学 习素材 ,培养他们 的探 究 由起点 走向终点 的过程,每一个 阶段 的学 习都 是 由学 习起点走 问题的兴趣 。 向终点的过程 。 3 .学 习焦点 。一节课 的学 习焦点是 学生学 习活动 中最 中 课堂练 习是 课堂教学 的一个 重要环节 ,是学生掌握 知识 、 心 的问题 ,是最 重要 、最根本 、最核心 的学习 内容 。每 一个学 形成技 能、发展智 力 、挖掘创 新潜能 的重要手段 , 同时也是教 习路径都 有一个 焦点 。一节 课的学 习焦 点越准 ,学 生的学 习路 师对于学 生掌握 新知的反馈 过程 。数学 练 习不 能让 学生 机械 、 径就越 短, 学 习效率就越高 。抓住 了一节 课的学 习焦点,可 以 重复 的练习,也 不能只顾 追求新颖 ,而偏离 了数 学学科 的核心 使我 们从教学起 点到教学 终点的时 间更少,学生 获取知识所付 思想 ;数学练 习是对所学 内容的巩 固 、提升 ,学生通过 练习应
第二 步: 自学探究 自读探究分为 自学 、思考 、探究 三个小环节 。
1 . 自学
四、 “ 三点五步 ”课 堂的理论基础
年2 月7 日学 校正式 成立 “ 三 点五步课改研 究小组 ”,并组 织教 ( 1 )课 题是一 节课 的最大 目标 。根 据学生 的学 习起点, 师进行 课堂教学实践 。 通过揭示 课题来揭示 一节课 的学 习 目标 ,让 师生 的学 习活动不
一
、
什么是 “ 三点五步”课堂
“ 三 点五步”课堂 ,概括地说 ,就是遵循教 育发展 、教师
2 .能 力 检 测
教师组 织教学 内容 、明确教学方 向、确定学 生 的学 习焦点 、选 择 教学 方法 、设计学习活动的路径有十分重要的导 向作用 。 学 生的学 习,每一 节课有一个学 习终点,每一个 学习阶段 也有一个学 习终点 。我们认为每 一节课 的学 习过程 ,都 是学生
2 0 1 5. N O 9
2 .学习 终点 。一 节课 的学习 终点是教 师根据 教学 目的 、
1 . 基 础 过 关
意 义:让每 一个 学生在学习活动 中都获得必要 的知识 。 内容及学生 的学 习起 点而制定 的一 种具体要 求和标准 ,它是教 目的:巩 固学 习的新知识 ,检 测学生 的学 习情况,让每 一 学 目的 的具 体化 ,是 课堂学 习活 动的方 向,是一堂课 的灵魂, 是判 断教 学 是否 有效 的直 接依 据 ,是 学生 学 习之 后要 达 到的 个学 生掌握新知识 。
知识 、基本技 能 、基本经 验 、基本思想 ,让不 同的学 生在学 习 活 动 中得 到 不 同 的发 展 。
( 5)学 习效 果的评 价在 于是否实 现了课堂 学 习的基本 目 1 . “ 三 点五步 ”课 堂教学 是遵循教 育 发展 、教师专 业发 标 。通过 回顾反思 ,进一点 明确学 习目标,检验学 习效果 。 展 、儿童 身心发展 三大规律 的课堂, 是对常态 课堂共性 的经验 5 . “ 三 点五 步”课 堂以提高 课堂有 效性 、减少无 效活动 总结, 是对 传统课 堂教学 的改革和发展 。从人 的本性 出发,充 为准则 。五步 流程 中以学生 的学来确定教 师的教, 能真正做 到 分 尊重学 生的人格 ,把学生 作为教师 服务 的对象 ,在为学 生服 以学 定 教 。教 师是 学生 学 习过程 中的参 与者 、组 织者 和 引导 务的过程 中,心 中装着学生 ,充满爱 心和人性 关怀 。 “ 三 点” 者 ,教 师讲得少 了,学生 讲得多练得多 了,体现课 堂学 习的参 的确立 ,是在 充分 了解学生 的基础上 ,找准学 生学习 的起 点, 与性 。教师 的参 与作用在于学 会倾听 ,学 会鼓励,让学 生的学 用学生 的学习起 点来确定学 习 内容 的呈现方式 和选 择学生 乐于 习 充满 兴趣 。教师 的组 织作 用在 于 让学 生抓 住课 堂学 习 的焦 参与 的学 习方式 ,始终把学 生放在最 突出 的位置 ,始终把 教师 点 ,抓 住课堂学 习的最本质最 核心的 内容 进行交流 点拨,不要 的一切 工作放在 为学生服务 上,始终树 立课堂 是学生 的课 堂的 让师生 间的交流 点拨偏离 了教学终点 ,偏 离了 目标 。教 师的引 思想 。 “ 五步 ”的流程 ,每 一个环节都 是 以学 生为主体 ,让学 导作用在 于对学 生学 习思路 、学习方法 、思维能力 的拓展,让 生在课 堂教学活 动 中成为主 人 。摆脱 了教师讲学 生听 ,满 堂灌 学生学 习的知识 面更广 ,深度更深,领悟 更透,让学 生的学 习 的教学方法,体现 了课堂教学 的教育性 。 思路更多,学 习方法更多 ,思维能力更强 。 2 .教师 工作 重心 的转移 。 “ 三点 五步 ”课堂 中,教 师的 工作重 心不再是 如何 向学生 灌输知识 ,而是在 于燃起学生 再学 习 的激 情,在于 组织学生进 行学 习活动 中的 自学与交流 ,在 于
二、 “ 三点五步”课堂 的教育思想
三、 “ 三点五步”课堂的操作方法
( 一 ) “ 三 点 ” 的确 立
学 习活动是一个过程 ,学 生的发展也是一个 过程,要促进 对学生 学习活动 中的 “ 精 彩处” 、 “ 疑难处 ”、 “ 瓶 颈处 ” 、 学生的发展就 要找准学生发展的起点,抓住发展过程的焦点,定 “ 遗 漏 处 ”的 点拨 与提 示 ,在 于对 学 生学 习 活动 的肯 定与 建 位好一节课、一阶段的发展终点,引导学生从 发展 的起点、经过 议 。教 师工作 重心的转移 ,把课堂变 成 了学生 学习的课 堂,而 发展的焦点、顺利 到达发展的终点。一节课一个 阶段的学习是让 不再是 教师传授 知识 的课 堂;把课堂 变成 了学 生体验学 习快乐 学生学有所获,是要让每一个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 。 的课堂 ,而不再 在只接受 教师唠 叨的课堂 ;把 课堂变成 了学生 1 .学 习起点 。一节 课的学 习起点 是学生 课前所具 有 的基 向往 的课堂 ,而不再是教 师完成教学 任务 的课 堂;把学 生变成 本知 识 、基本 技能 、基本 经验 、基本 思想 的总和 。美国教育 心 了主动 学习 的主人,而学 生不再是教 师完成教 学任务 的工具, 理学 家奥 苏 贝尔说过 : “ 影响学 习的最重 要因素是学生 已经知 体现 了学生学 习的情趣性 。 道 了什么,我们应 当根据学生原有 的知识状况去教学 。” 数学 3 .学 生学 习重心 的转移 。 “ 三 点五步 ”课堂 中,学 生不 课程标准 也指出: “ 教师教学 应该 以学生的认知 发展水平和已 再是 “ 听与接受 ”的机器 ,而是 自主学 习、主动获取知 识的主 有 的经验为基础。”这意味着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把握好学生的学 人 。每 一个 学 生都 要 掌握 学 习方法 , 养成 学 习 习惯 、学 会读 习起点,在学生原有认知水平的基础上组织和展开学 习活动。 书 、学 会思考 、学会表 达 、学会 交流 、学 会与人合作 并且动手 学 生的学习,每一节课 都应该有一个起 点 。在这个起 点上 操作 。课堂 成为学生展 示 自我 、发展 自我 、健 康成长 的阵地 。 学 习,学生 才会学有所 获。教师要 充分 了解学 生,依据对学 生 课堂 不再是 以获取知识 为唯一 目的,而是 以学 生 的思 维发展 、 的了解和教 材的要求 ,找准每一节课学 生的学 习起 点 。学生 会 全面发展 、健康 发展 为 目的,使学 生课堂学 习具有思辨意义 。 了的坚决不教,教 了学生也不会 的坚决不教 。
第一 步:揭示课题
生 的学 习态度 、学 习质量 进行激励 性的评 价,进一 步培养学生 的学 习兴趣 。 目的 :让 师生 进一 步 明确 教学 目标 , 为实 现教 学 目标 而 自豪 。
意义:课题是一节课 的中心,是教学 内容 的高度概 括。 目的:在于让师生共同明确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出的劳动量最 少,老师付 出的工作量最 少,从 而提 高课堂教学 在包括 数学本 身在 内的各 个方面都得 到锻炼和 提高 。数 学练 习
的效率 ,让课堂教学 更加有效 ,教学质量更高 。
( 二) “ 五 步 ” 的 实施 。 五 步 流程 的核心 是让 学 生学 会学 习 ,让教 师转 变 教学 方
要针对不 同层次的学 生,让每一位 学生学有 所获 。
第 五 步 : 回顾 反 思
意义 :进一步 明确 目标,用 目标 来衡 量 自己的学习效果 。
式 。通过教 师教学方式 的转 变来实 现学生学 习方 式的转变 ,进 总结学 习经验 和方法 ,画龙点睛 ,进一步 突出学 习焦 点,把学 而实现学生 思维方式 的转 变 。简 单地 说,不是 教师传授 ,而是 生所学 纳入学 生的认识结 构 中,建 立知识 网络体系 。同时对学 通 过学生 自己读书 、辩 论 、教师点拨 、课堂练 习来获取知 识 。 具体可以分为五步教学程 序。
要 偏离了方 向。 ( 2 )读 书是人 获取知 识的最 主要途径 。通过 读书 获取知
识 、生成 问题,通过 读书培养学 习兴趣 、引发积极思考 、掌握 学 习方 法、养成 自学习惯 。 ( 3 )会思考 才会 交流 。通 过交 流点拨学 会思 考 、学会 交
专业 发展 、儿童身心 发展的规律 ,以学 、思 、辩 、练 为形式 , 以学 会学 习为核心, 引导学生从学 习起点 、经过学 习焦点 、达 到学 习终点 的课 堂 。是教师 致力于组 织 、引导 、点拨 的课 堂; 是燃起 学生再学 习的热情 ,培养学 习兴趣 、引发积极思考 、掌 握学 习方法 、养 成 自学 习惯 的课堂 ;是学生 自主学习 、健 康成 长 、快乐体验的课堂 。 “ 三点” 即学 习起点 、学 习焦点 、学 习终点。 “ 五步 ”即揭 示课题 、 自学 探究 、交 流点拨 、分层达 标 、
“ 三, 一 点 I ’ 、 五 — J _ L 步 二 " 课 堂 的探 索 与 实践
◇ 贺 建
经历 了常规常 态共性 的课堂 实践探 索后 ,我们于 2 0 0 9 年9 4 . “ 三 点五 步”课 堂 以学 生学会学 习为 核心 ,它 的外显 月 ,提 出了 “ 三点 五步”课堂 的构想 。学 校 1 2 位 课改积极分 子 形式 是 目标 引领 、先学 后思 、交流 点拨 、分 层达 标 、实 现 目 进行了 “ 三点五步 ”课堂教学研 究,先 后邀请重 庆西南大学 、 标,体 现教学 的差 异性,注 重学 生个体 的全面发展 和全体学生 重 庆市 教育评估院 、重庆市教科 院的专 家教授进行指 导, 2 0 1 2 的发展 。
回顾反思 。
流 、学 会表达 、学会倾 听、学会与人 合作 、学会反 思,养成 思 考 的习惯 ,发展学生 的思 维能力 。 ( 4)承认差 异,尊 重差 别。没有 差生, 只有差 别 。分 层 达标承 认学生 的个体差异 ,尊重学生 的人性,让每 一个学生在 原有 的学习起点 上有发展有 进步,让学 生人人获得 必需的基 本
意义:让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得到提 升。 目的:让绝 大多数学生能够运用新知识解决 问题 。
3 . 拓 展 应 用
意义:让学 有余力的学生能学到更深更广 的知识 。
目的:为学有 余力的学生提供 学 习素材 ,培养他们 的探 究 由起点 走向终点 的过程,每一个 阶段 的学 习都 是 由学 习起点走 问题的兴趣 。 向终点的过程 。 3 .学 习焦点 。一节课 的学 习焦点是 学生学 习活动 中最 中 课堂练 习是 课堂教学 的一个 重要环节 ,是学生掌握 知识 、 心 的问题 ,是最 重要 、最根本 、最核心 的学习 内容 。每 一个学 形成技 能、发展智 力 、挖掘创 新潜能 的重要手段 , 同时也是教 习路径都 有一个 焦点 。一节 课的学 习焦 点越准 ,学 生的学 习路 师对于学 生掌握 新知的反馈 过程 。数学 练 习不 能让 学生 机械 、 径就越 短, 学 习效率就越高 。抓住 了一节 课的学 习焦点,可 以 重复 的练习,也 不能只顾 追求新颖 ,而偏离 了数 学学科 的核心 使我 们从教学起 点到教学 终点的时 间更少,学生 获取知识所付 思想 ;数学练 习是对所学 内容的巩 固 、提升 ,学生通过 练习应
第二 步: 自学探究 自读探究分为 自学 、思考 、探究 三个小环节 。
1 . 自学
四、 “ 三点五步 ”课 堂的理论基础
年2 月7 日学 校正式 成立 “ 三 点五步课改研 究小组 ”,并组 织教 ( 1 )课 题是一 节课 的最大 目标 。根 据学生 的学 习起点, 师进行 课堂教学实践 。 通过揭示 课题来揭示 一节课 的学 习 目标 ,让 师生 的学 习活动不
一
、
什么是 “ 三点五步”课堂
“ 三 点五步”课堂 ,概括地说 ,就是遵循教 育发展 、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