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4.9《报任安书》第2课时-课件(1)(鲁人版必修4)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析 ②是对陈伯之投北魏原因的分析。 ③是对陈伯之的 规劝。⑥是对北魏的唾骂。
15.下列各句对选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风八面,现在是狼狈不堪。
(
B
)
A.丘迟首先对陈伯之过去与目前的境况进行了对比: 过去是威 B.丘迟认为陈伯之投奔北魏是受了他人挑拨,迫不得已;如果 归降,宅心仁厚的梁朝皇帝定会像光武和曹操那样对他网开 一面的。 C.丘迟用慕容超和姚泓的例子说明少数民族政权不会长久, 他 寄身北魏,将来不会有什么好的前途。 D.丘迟特别指出,梁朝国泰民安,四方的部落都来进贡请降, 北魏仅是苟延残喘,劝告陈伯之要仔细考虑。
“曷”通“何”。 ⑧所谓强颜耳,曷足贵乎:
4.补写出下列名句的空缺处。 (1)人固有一死, 或重于泰山 , 或轻于鸿毛 ,用之所趋异也 。 (2)亦欲以究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 ,成一家之言 。
二、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 11 题。 仆之先非有剖符丹书之功,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 上所戏弄,倡优畜之,流俗之所轻也。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 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特以为智穷罪 极,不能自免,卒就死耳。何也?素所自树立使然也。人固有一 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太上不辱先,其 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辞令,其次诎体受辱,其次 易服受辱,其次关木索、被箠楚受辱,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 其次毁肌肤、 断肢体受辱, 最下腐刑极矣!深山,百兽震恐,及在槛阱之中, 摇尾而求食,积威约之渐也。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 为吏,议不可对,定计于鲜也。今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肤,受 榜箠,幽于圜墙之中。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枪地,视徒隶则心
解析
“ 迫不得已 ”的说法,与文章“ 直以不能内审诸
己”不符。
16.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如何一旦为奔亡之虏,闻鸣镝而股战,对穹庐以屈膝,又何 劣邪! 译文:
像(今天)这样一旦成了奔逃的俘虏,听见响箭声
就腿发抖,面对北方民族的帐篷弯下膝盖,又是多么劣 弱(狼狈)呀!
(2)将军面见颜惜命,驱驰毡裘之长,宁不哀哉!
有序。佩紫怀黄,赞 帷幄之谋;乘轺建节,奉疆场之任。并刑马 . 作誓,传之子孙。将军面见颜惜命,驱驰毡裘之长,宁不哀哉! 夫 以慕容超之强,身送东市;姚泓之盛,面缚西都。故知霜 . 露所 均,不育异类;姬汉旧邦,无取杂种。北虏僭盗中原,多历 . 年所,恶积祸盈,理至焦烂。况伪孽昏狡,自相夷戮;部落携离, 酋豪猜贰。方当系颈蛮邸,悬首藁街。而将军鱼游于沸鼎之中, 燕巢于飞幕之上,不亦惑乎!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见故国之旗鼓, 感平生于畴日,抚弦登陴,岂不怆悢。所以廉公之思赵将,吴子 之泣西河,人之 情也;将军独无情哉!想早励良规,自求多福。 .
14.下面选自文中的句子分为四组,不属丘迟对陈伯之“动之以 情”的一项是 ①朱轮华毂,拥旄万里,何其壮也 以至于此 爱妾尚在 A.①④⑤ ③想早励良规,自求多福 (
B
)
②外受流言,沉迷猖獗, ④将军„„高台未倾, ⑥北虏„„恶积
⑤见故国之旗鼓„„岂不怆悢 B.②③⑥ C.①③⑥
祸盈,理至焦烂 D.②④⑤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特 以为智穷罪极 . B.其次诎 体受辱 . C.受械 于陈 . D.审 矣,何足怪乎 . 特:只 诎:通“屈” 械:刑具 审:审查
(
D
)
解析 审:明白。
6.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与蝼蚁何以异? . 能死节者比 ②而世又不与 . 五刑 ③李斯,相也,具于 . 请室 ④权倾五伯,囚于 .
当今皇帝盛明,天下安乐。白环西献,楛矢东来。夜郎 滇池,解辫请职;朝鲜昌海,蹶角受化。唯北狄野心,掘强 沙塞之间,欲延岁月之命耳。中军临川殿下,明德茂亲,总 兹戎重。吊民洛汭,伐罪秦中。若遂不改,方思仆言,聊 布 . 往怀,君其详之。丘迟顿首。 【注】 ①陈伯之本是南齐将领,后归降梁武帝,任江州 刺史,天监元年(502)投降北魏。天监四年,临川王萧宏率军 代北魏,命记室(当时有名的文学家)丘迟给陈伯之写了这封 劝降信,信中陈说利害,晓以大义。陈伯之见信后,率兵 归降。
解析 ①先人地位卑微。④威势的作用。⑥受刑后的举动。
9.对这段文字的解说和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所轻视。
(
A
)
A.司马迁的祖辈,没有功劳,职务并不高,而且还被流俗的人 B.作者认为,人总是会死的,但死的意义大不一样。他的话已 成为中华民族的人生价值取向。 C.作者列举历史上那些王侯、 将相、 功臣, 也有受侮辱的经历, 目的在于勉励自己。 D.勇敢和怯懦,是形势造成的。如果明白了这一点,历史上那 些受辱的王侯、将相、功臣受辱不死的情况也就明白了。
B
)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D.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解析
①介词,同;②动词,赞同;③介词,被;④介
词,在。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和短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素所自树立 使然也 .. 树立:立身处世 B.此言士节不可不勉励 也 勉励:劝人努力、鼓励 .. C.言不辱者,所谓强颜 耳 强颜:厚颜无耻 .. D.不能引决 自裁 引决:自杀 ..
C
)
解析 强颜:厚着脸皮。
8.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反映封建刑狱制度的黑暗、残酷 的一组是 (
B
)
①仆之先人„„固主上所戏弄 ②其次毁肌肤、断肢体受辱 ③今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肤,受榜箠,幽于圜墙之中 ④猛虎在深山,百兽震恐 ⑤见狱吏则头枪地,视徒隶则心惕 息 ⑥至于鞭箠之间,乃欲引节,斯不亦远乎 B.②③⑤ C.②④⑤ D.①④⑥ A.①②④
三、课堂延伸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 12~ 16 题。 与陈伯之①书 丘 迟 迟顿首陈将军足下:无恙,幸甚幸甚!将军勇冠三军,才为 世出,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昔因机变化,遭遇明主; 立功立事,开国称孤。朱轮华毂,拥旄万里,何 其壮也!如何一 . 旦为奔亡之虏,闻鸣镝而股战,对穹庐以屈膝,又何劣邪! 寻君去就之际,非有他故,直以不能内审诸己,外受流言, 沉迷猖獗, 以至于此。 圣朝赦罪责功, 弃瑕录用, 推赤心于天下, 安反侧于万物;此将军之 所知,不假仆一二谈也 。朱鲔喋血于友 . . 于,张绣剚刃于爱子,汉主不以为疑 ,魏君待之若旧。况将军无 . 昔人之罪,而勋重于当世,夫 迷途知反,往哲是与;不远而复, . 先典攸高。 主上屈 法申恩, 吞舟是漏; 将军松柏不剪, 亲戚安居, . 高台未倾,爱妾尚在,悠悠尔心,亦何 可言!今功臣名将,雁行 .
单单将军厚着脸皮,贪生怕死,为少数民族的首领奔 译文: 走效力,难道不悲哀吗?
(3)而将军鱼游于沸鼎之中,燕巢于飞幕之上,不亦惑乎!
而将军你现在就像鱼在沸腾的鼎中游动,燕在飘动的 译文: 帷幕上筑巢,不是太糊涂了吗!
【参考译文】 丘迟拜见(奉上书信):陈将军近来可好,(你我能相识)真是 太好了。将军的勇敢是三军第一,才干是当今最突出的,你不 取燕雀的小志,仰慕鸿鹄高飞的壮志。从前(你)顺应时机,投奔 了英明的君主, 建立了丰功伟绩, 在建国之后就被封为诸侯。 (出 门)坐着装饰华丽的车子,拿着梁朝颁发的旄节号令一方,多么 气派豪迈!像(今天)这样一旦成了奔逃的俘虏,听见响箭声就腿 发抖,面对北方民族的帐篷弯下膝盖,又是多么劣弱(狼狈)呀! 推究您背梁投魏的时候,并不是其他的原因,只是因自己本 身不能反复思考,又被外人挑拨离间,糊里糊涂,狂妄作乱, 才到了这步田地。我朝圣明,要求被赦者立功赎罪,(大胆)任用 抛弃错误作法的人,对天下所有人都推心置腹,使一切由于顾 虑而有异心的人都能稳定下来。您是了解这些情况,就不用我 一一细说了。过去朱鲔作乱杀死了汉武帝的哥哥,归降之后, 光武帝没
12.对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汉主不以为疑 . B.主上屈 法申恩 . C.赞 帷幄之谋 . D.聊布 往怀 . 疑:心病、仇恨 屈:改变、废除 赞:赞扬、称道 布:陈说、述说
(
C
)
解析 赞:参与。句子译为“参与制定军国大计”。
13.下列各组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D ) 不假仆一二谈也 . A. 吴子之泣西河,人之情也 .
就凭慕容超的强大,最后被送到东市处死;姚泓盛极一时, 最后也只能在长安被缚。所以霜露分布的时候,不会润泽少数民 族;周汉的天下,不允许外族生长。北魏政权窃取中原已有多年 了,罪恶满盈,照理早就该灭亡了。何况北魏生出的君王昏聩奸 诈,内部自相残杀,不少部落都要脱离其统治,统帅首领间互相 猜疑,人心不齐。正应当把脖子系在其官邸上,把头挂在藁街上 示众,而将军你现在就像鱼在沸腾的鼎中游动,燕在飘动的帷幕 上筑巢,不是太糊涂了吗! 暮春三月,江南草木生长,各种鲜花开满枝头,群鸟四处纷 飞。(在此,你 )看见梁的军旗,听见梁军的战鼓声,感慨自己过 去的岁月, 抚琴登城, 难道不悲怆吗! 廉颇一直思念为赵国效力, 吴子 (为不能再为国出力而 )在西河哭泣,这是人之常情,单单将 军没有这种感情呵!希望早日作出妥善的打算,自己祈求多一点 福祉吧。
惕息。何者?积威约之势也。及以至是,言不辱者,所谓强颜耳, 曷足贵乎!且西伯,伯也,拘于羑里;李斯,相也,具于五刑; 淮阴,王也,受械于陈;彭越、张敖,南面称孤,系狱抵罪;绛 侯诛诸吕,权倾五伯,囚于请室;魏其,大将也,衣赭衣,关三 木;季布为朱家钳奴;灌夫受辱于居室。此人皆身至王侯将相, 声闻邻国,及罪至罔加,不能引决自裁。在尘埃之中,古今一体, 安在其不辱也?由此言之,勇怯,势也;强弱,形也。审矣,何 足怪乎?夫人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以稍陵迟,至于鞭 箠之间, 乃欲引节,斯不亦远乎!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
解析
发愤:抒发愤懑。居室:官署名。
3.写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及其本字。 “圜”通“园”。 ①幽于圜墙之中: ②见狱吏则头枪地:“枪”通“抢”。 “以”通“已”。 ③及以至是,言不辱者,所谓强颜耳:
“罔”通“网”。 ④及罪至罔加,不能引决自裁: “摩”通“磨”。 ⑤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 “底”通“抵”。 ⑥《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失”通“佚”。 ⑦网罗天下放失旧闻:
解析 职务被世俗之人轻视,并不是祖先受人轻视。
10.作者认为士人在受法律制裁之前就应该自尽,这是为什么?
答案 作者认为在受法律制裁之前就应该自尽,这是因 为受法律制裁本身就是损害自己的尊严,“早自裁于绳 墨之外”才能保持自己的气节。
11.古人对大夫施刑非常慎重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不少士大夫在受刑之前就已经引决自裁,他们希望 用这种方式保持气节。
故知霜露所均 . B. 知 将军之所 . 迷途知反 夫 . C. 以慕容超之强 夫 . 何其壮也 . D. 可言 亦何 .
解析 D 项副词,多么;代词,什么。A 项助词,表陈述 语气;助词,表判断语气。B 项助词,“„„的地方”; 助词,“„„的情况”。C 项都是发语词,不译。
第 2 课时
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待人接物 B.智穷罪极 C.画地为牢 D.隐忍苟活 推贤进士 轻于鸿毛 引决自裁 王候将相 ( 勤勤恳恳 幽于圜墙 藏于名山 风流倜傥
D )
解析
候—侯。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两项是 ( BD ) A.断肢体 受辱 .. B.大底圣贤发愤 之所为作也 .. C.仆窃不逊 .. D.灌夫受辱于居室 ..
有因这件事而怀恨;张绣作乱杀死了曹操心爱的儿子,归降 后曹操仍能像从前那样对待他。何况将军没有犯下这些人的 重罪,且对当今梁朝有过显赫的功勋,如果能迷途知返,先 贤是赞许的;古代典籍也是推崇的。我主废法加恩,连吞舟 之鱼 (这样的罪恶深重的人 )都放过了。将军的祖坟没有受到 破坏,父母亲人生活安好,住宅大院依如往昔,心爱的侍妾 还在家等你,你仔细想想,还有什么理由不归降呵!现在文 武百官,都按品级大小,像雁群飞行一样排成整齐的行列; 享受高官厚禄,参与制定军国大计,乘坐轻便的车马,竖起 竹节,承担着守边的重任。大家都杀战马宣誓,要将这一切 留给子孙后代,单单将军你厚着脸皮,贪生怕死,为少数民 族的首领奔走效力,难道不悲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