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奇怪的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奇怪的洞》
1. 教学目标
1.让幼儿能够感受和理解故事中的情节;
2.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
3.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 教学准备
1.故事《奇怪的洞》;
2.PPT / 白板;
3.道具:玩具狗、卡片。
3. 教学流程
(1)导入(5 min)
1.打招呼,询问幼儿的身体状况和心情;
2.引出今天的主题:听故事《奇怪的洞》。
(2)背景介绍(5 min)
1.分享一张PPT或白板,介绍故事背景;
2.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3)讲故事(20 min)
1.用幼儿喜欢的语言,生动地讲故事《奇怪的洞》;
2.在讲述的同时,通过图片和道具辅助故事情节的讲解;
3.适时停顿,引导幼儿思考故事情节,了解故事主题。
(4)讨论与思考(15 min)
1.引导幼儿回顾故事情节,一起思考故事中的经历和感受;
2.提问,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同自己的小伙伴们一起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故事。
(5)语言练习(15 min)
1.指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故事情节;
2.通过游戏的形式,巩固故事内容和语言表达能力。
(6)梦想实践(10 min)
1.引导幼儿结合故事情节,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表达自己的梦想和希望;
2.提供卡片,让幼儿画出自己的梦想,展示在班级中。
(7)总结(5 min)
1.回顾今天的教学内容和主题;
2.思考今天学到的,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4. 教学方法
(1)多媒体教学法
通过PPT辅助讲解,让幼儿更直观、更形象地理解故事内容和情节。
(2)不同程度差异化教学法
针对每个幼儿的个体差异,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来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和情节。
(3)游戏教学法
通过有趣的游戏,让幼儿更快乐地学习语言表达能力。
5. 教学评价
(1)教学评估方式
教师观察、记录幼儿在教学过程中表现的情况和反应,或通过教学活动的形式来评价幼儿的学习成果和效果。
(2)教学评估内容
幼儿的听说能力、表达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方面的表现。
6. 教学反思
本课时主要通过讲故事和游戏等方式,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想象力,引导幼儿探究不同文化、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等。
同时针对每个幼儿的不同程度,采用不同程度差异化教学法,真正实现了因材施教。
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互动不够充分,教学资源不够充足等方面,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