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20青山不老课件(共39张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草本心”中的“本心”是自然的、有趣的、宽广的、 富有生机的。
以“草本心”为题,作者把草木当作人来交流,草木 也用“本心”与自然万物交流,表现了草木的生机与灵性, 也表达作者对草木“不伪不装,自然天成”的顽强生命力 的赞美之情。
? 价值。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
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一棵棵参天大树 一条条防风林带
一片片林网 ……
了解学习提示
小组讨论:“青山不老”是指什么?课文为 什么以“青山不老”为题。
“青山不老”的含义
“青山”表面上指老人创造的奇迹,实际上更象征 着老人的执着精神像青山一样充满生机,赞颂了老人的 高贵品质;
“不老”则是说老人虽然会离开人世,但他种下的 这片青山及他崇高的精神会世世代代流传下去,永远 “不老”。
“青山不老”是这篇散文的文眼,既深化了文章主 题,又使主题形象鲜活起来,让本来相对抽象的人物精 神变得具体可感。
“青山不老”还包含了作者对“造林英雄”的感谢、 敬佩和祝福。
回归单元主题
人文素养: 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 大地也是我们的一部分。
04 总结方法,阅读运用
1.紧扣导语提示,提取关键信息。 2.抓住关键句,了解表达的观点。 3.深入思考,用联系和对照的方式,引 发深层思考。
请快速阅读《草本心》,想一想“本心”是什么, 为什么以“草本心”为题。
(见主题阅读丛书6《大地之声》75页)
交流汇报
“本心”
本质 忠诚 顽强 胸怀
为什么以“草本心”为题?
八条沟 七条防风林带 奇迹 三千七百亩林网
15年
条件
险恶的自然条件
艰苦
我还知道这个院子里的小环境。一排三间房,就剩下 老者一人。老人每天早晨抓把柴煮饭,带上干粮扛上铁锹进 沟上山;晚上回来,吃过饭,抽袋烟睡觉。六十五岁那年, 他组织了七位老汉开始治理这条沟,现在已有五人离世。他 可敬的老伴,与他风雨同舟一生;一天他栽树回来时,发现 她已静静地躺在炕上过世了。他已经八十一岁,知道终有一 天自己也会爬不起来。他唯一的女儿三番五次从城里回来, 要接他去享清福,他不走。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屋后 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
《青山不老》
01 走近作者
介绍作者
梁衡,1946年诞生于山西霍州,1968 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现代著名散文家、 学者、记者、新闻理论家。曾任国家新闻 出版社总署副署长、《人民日报》副总编 辑。
其代表作有《大无大有周恩来》《晋 祠》《跨过百年的美丽》《没有新闻的角 落》等。
选自梁衡的“新闻四部曲”之一 :《没有新闻的角落》
们才有这绿树;有了这绿树,我们才守住了这片土。
合作探究:老人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创造的奇迹?
我知道这条山沟所处的大环境。这是中国的晋西北, 是西伯利亚大风常来肆虐的地方,是干旱、霜冻、沙尘暴 等与生命作对的怪物占据之地。过去,这里风吹沙起,能 埋一直到城头。当地县志载:“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 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就在如此险恶的地方,我 对面这个手端一杆旱烟袋的瘦小老头,竟创造了这块绿洲。
02 初识老人,了解故事
1.默读课文,思考:这是一位怎样的老人? 2.填写下面的“人物身份信息表”。
默读课文,根据提示填写信息
采访地点
采访对象
性别
年龄
外貌特征
感人事迹
默读课文,根据提示填写信息 采访地点 晋西北的一条山沟 采访对象 老人 性 别 男 年 龄 81岁 外貌特征 瘦小
感人事迹
老人用15年时间植树造林,创造了 一片青山。
八条沟 七条防风林带 奇迹 三千七百亩林网
15年
条件
险恶的自然条件 艰苦的生活条件
04 对照阅读,理解升华
说一说: 1.这条山沟以前是怎样的景象? 2.现在这又是一片怎样的青山?
寸草不生
生机勃勃
对照两幅图片,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种满绿树的山才是青山,才能“守住这片土”。
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
时间长
十五年啊,绿化了八条沟,造了七条防风林带、 三千七百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面积大
八条沟 七条防风林带 奇迹 三千七百亩林网
15年
条件
感受“奇迹”
窗外是参天的杨柳。院子在山沟里,山上全是树。
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
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Nhomakorabea比喻
感受“奇迹”

在屋里说完话,老人陪我们到沟里去看树。杨树、
特 柳树,如臂如股,劲挺在山洼、山腰。看不见它们的
根,山洪涌下的泥埋住了树的下半截,树却勇敢地顶
住了山洪的凶悍。这山已失去了本来的坡形,依着一
壮 层层的树形成一层层的梯。老人说:“这树下的污泥 观 有两米厚,都是好土啊!”是的,保住了这黄土,我
根据表格信息,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文讲述了晋西北一位山野老农为了守住 那方水土,在险恶的环境中,坚持植树造林十五 年,创造了一片青山的事迹。
03 明确任务,深入阅读
明确学习任务
默读课文,想一想: 1.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2.是在怎样的条件下创造的? 请在文中用不同的符号圈画相关内容,并作简单批注。
奇迹
条件
感受“奇迹”
你从哪里看出这是了不起的奇迹?
他敲着旱烟锅不紧不慢地说着,村干部在旁边恭敬地 补充着……十五年啊,绿化了八条沟,造了七条防风林带、 三千七百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去年冬天,他 用林业收入资助每户村民买了一台电视机——他还有宏伟 假想,还要栽树,直到自己爬不起来为止。
感受“奇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