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原理复习资料.docx
《政治学原理》复习资料

《政治学原理》一、名词解释1、政治权力:政治权力是一种政治能力,也是一种政治工具,它反映的是一种政治关系,即支配与服从、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
2、政党制度3、社会监督4、政治改革二、选择题1、在2000多年的历史演变中,()学说成为与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体制最相匹配的政治意识形态。
A 兵家B 儒家C 法家D 道家2、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决定政治权力的分配。
A 经济秩序B 阶级状况C 政治力量分布D 政治秩序3、公民权利首先表现为()。
A政治权利 B 财产权 C 平等权 D 自由权4、()原则是现代宪法为国家组织规定的第一个基本原则,它主要阐明了国家权力的来源和归属的问题。
A 权力制约原则B 法治原则C 监督原则D 人民主权原则5、善治的实质在于建立在对()认同之上的合作。
A 法律B 平等C 公共利益D 市场原则6、在现代社会中,()制度已成为调整国家权力活动的基本途径。
A 弹劾B 选举C 监督D 罢免7、舆论监督以其()而对政治权力主体具有强大的威慑力,曾经被马克思形象地称为“另一个法庭――社会舆论的法庭”。
A 评价性B 广泛性C 及时性D 公开性8、宪政的核心是()。
A 形成公民社会B 依法治国C 保障自由 D民主政治9、现代政治文明遵循的基本原则有()。
A 平等原则 B宽容和理性精神 C 自由原则 D 秩序原则10、从政府政治体系的角度来说,政治民主化主要表现为()的民主化改造。
A 政府职能B 政府体制C 政府结构D 政府管理三、简答题1、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2、政治参与的特征是什么?3、民主的限度是什么?四、论述题1、试述国家构建的法治原则。
2、试述政治选举的意义和作用是什么?。
政治学原理复习资料(简答)

政治学原理复习资料(简答)简答题:1.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答:(1)政治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2)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3)政治的根本问题是政治权力,也就是国家政权问题;(4)政治是有规律的社会现象,是科学,也是艺术2.什么是政治?如何理解政治的含义?答:政治是人们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上,通过夺取或者运用公共权力而实现和维护特定阶级和社会利益要求,处理和协调各种社会利益要求的社会关系。
对于政治的这一定义,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1)它强调政治是一种社会关系,并且指明这种社会关系是本质上是一定经济基础形成的利益关系。
因此,政治关系涵盖阶级、民族、社会集团、阶层等之间的关系,涵盖了对立阶级之间、非对立的阶级之间和特定阶级内部的关系。
(2)它强调一切借助于社会公共权力来维护、实现和协调的社会利益要求和社会关系,才具有政治性,这就区分了政治现象与非政治现象。
(3)它从经济关系基础上形成的利益关系这一社会联系的本质出发,揭示政治的含义,这就在人们的基本需求的意义上保证了政治定义的深刻性。
3.儒法道墨政治学说的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答:(1)儒家政治学说以"礼治"为主要内容,起核心是"仁政",主张为政以德,修以治人,即以道德教化.修身养性来实行统治,反对以苛政,刑律治天下;(2)法家强调"法".术,"势" 为核心的政治观,主张以明令显法和统治术来驾驶人民(3)道家的政治学说以"法自然"为思想核心.在统治手法上强调"无为而治".(4)墨子的政治学说以"兼爱","非政"为中心,主张以缓和社会矛盾来维持统治.4.如何理解民主权原则?答:人民主权原则是现代宪法为国家组织灌顶的第一个基本原则,它主要说明了国家权力的来源和归属的问题(1)人民主权原则明确指出主权属于人民,国家机关的权利来自人民,因此国家机关的建立应该经人民的同意, 国家机关的权利应该受人民的监督,一切政治权利应该属于人民,人民主权是最后的,固有的和不可剥夺的,它表现为一种人民对主权的所有权,在国家机关与人民的关系中,人民住主人,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民只有受托者,这是人民主权原则的核心,正是根据这一原则国家政权机关必须经由公民普选产生和更换这一法定程序,任何非经公民普选而产生的国家机关的更换均被视作非法.(2)既然国家机关的权力来自人民,人民就有权要求国家机关为人民服务,只有通过人民全体的默契或表示,国家才能获得权力,也只有在为了全体人民的利益时,权力才能给予国家,因此,权力总是归属于人民,总是服务于人民.(3)人民通过选举等方式将主权委托给国家机关,从而使国家机关拥有了治权,但人民始终掌握着最后的权力(4)宪法还通过规定公民的权利和自由来自体现人民的主权,一方面通过规定人民的委托表现为国家机关的权力,因此,取得了派生的权力主体地位,另一方面,则规定公民享有政治,经济和文化生过中广泛的权利和自由,这是宪法事先人民主权原则的重要途径5.市民社会的发展对于国家权力体系的民主话有什么样的意义?(发展社会的意义是什么?)答:(1)多元的市民社会是"多元民主" 的社会载体,(2)健康的市民社会是国家权威和个人自由的缓冲地带,(3)资质社会是民主力量生成发展的良好基地.(4)多重组织的社会是民主发展的平衡砝码6.政治参与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答:(1)从政治参与的主体来看,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的政治行为(2)从政治参与的本质来看,政治参与是公民对于国家的权利.义务和这人的关系(3)从政治参与的外延来看,政治参与只局限于以合法手段影响政府的活动,而不包括非法的行为(4)从政治参与的目标与对象来看,它不只是有与政府的决策,而是包括所有直接或间接同政治政府活动的相关的公共政治生活.7.政治参与的作用是什么?答:(1)政治参与促有助于进攻政治民主发展(2)政治参与有助于经济发展,政治参与能够加强政府或执政党推进经济增长政策的力量(3)政治参与有助于事先社会公平,政治参与是人民群众表达愿望的过程,它有助于使社会利益斐贝的正常向符合人民利益的方向发展.并还有助于推动社会福利事业8.政治选举的意义是什么?答:(1)政治选举为公民选择自己新来的代表组成国家机构,从而为实现国家权力的转移提供了制度保障(2)政治选举为公民监督权力行使者,并在一定条件下更换权力行使者提供了重要途径(3)政治选举是促进民意的形成,表达并使公民民主意识得以提高的重要手段.国家的统治,社会的管理都必须以民意为依归(4)政治选举还是缓和社会矛盾.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措施,经济萧条.通货膨胀.政局不稳.集团利益冲突激烈等社会矛盾和社会危机是影响国家政治跌序和社会安定的重要因素9.保守注意如何看待财产私人所有问题?答:(1)财产私人所有给人们尊重法律和抵制政府的手段(2)它也鼓励人们尊重法律.尊重他人财产(3)财产私人也是人的个性的外化.人们总是用其所有来定义和评价一个人(4)财产私人所有会增进人们的权利和责任意识10.全球化对国家政治残生了哪些深刻的影响?答:(1)全球化使国家主权受到一定的制约(2)全球化对政府的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全球化推动世界范围内的民主化(4)全球化对后发展国家的政治文化造成了双重影响11.政治改革的特征是什么?答:(1)政治改革从政治领导阶层为边个的主体通过政治领导层自上而下的发动来事先政治改革进程(2)政治改革是有计划.有步骤的渐进过程.整变革的过程从属于政治领导的严格控制.通过量变的过程达到质变的实质(3)执政改革以和平的方式进行,从更笨上排诉了革命和暴力在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地位(4)政治改革从维护和巩固现在政治通知为目的.以不破坏既有政治统治的更笨基础和原则为限度12.宽容和理性精神体现在政治包含哪些内容?答:(1)尊重不同的思想和信仰,在思想上.宽容和理性精神要求公民尊重他人所持的思想和信仰.对于自己思想和看法不同的人包宽容态度.不过宽容是有限度的他的限度在于要求对方必须尊重既有政治跌序在政治上取得政治共识(2)妥协精神.在实践中.,当发生利益冲突时,利益冲突中相关的参与人,都必须抱着一种尊重体质.尊重他人利益的妥协精神(3)每一个在行动与言论时应当考虑其后果.并承担自己应有的责任13.民主的价值是什么?答:(1)民主的首要价值在于"自治" (2)民主第二个价值在于"平等"(3)民主的第三个价值在于权威14.理想主义政治设计方案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答:理想注意方案,对人性持乐观主义态度.一半认为人性善,追求,公益.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如果有人味了良好。
【政治学原理】期中复习.docx

政治学原理绪论:政治与政治学Chapter 1第一节: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政治人的本质属性与政治生活:个体性和群体性第二节:学理中的政治一.政治的词源1・西方:politics起源于polis,主要指城堡、卫城,即人们商议公共事务的场所。
因此politics -词主要指城邦中的统治、管理、参与斗争等公共生活的总和。
2.古代中国:“政”和“治”是分开使用的。
政:国家的权力、制度、秩序和法令。
治:管理和教化人民;社会安定秩序良好的状况。
二.对于政治的不同解析伦理政治观——神权政治观——权力政治观——群体政治观——活动政治观三.政治的内涵•政治是人类社会生活及社会关系的一个基木领域。
・政治具有特定的主体,即参与公共生活的个人、团体和组织。
•政治是由一系列活动所构成的过程,这一过程的核心是公共权力。
•政治活动和政治行为具有特定的目标。
【政治的定义】:政治是指参与公共生活的个人、团体或组织为实现既定的目标,通过支配、影响、获取和运用公共权力,而做出公共决策以及分配社会价值或利益的过程。
第三节:政治学的内涵和外延一.政治学的内涵1.政治学是一门研究政治主体,尤其是国家或政府如何凭借公共权力阳做出的公共决策和分配社会价值的社会科学学科。
2.政治学是研究人们围绕社会公共权力体系而展开的社会活动以及以此为基础形成的社会关系的规律的科学。
3.政治学是人们对政治问题的思考,是人类为解决群体生活中的各种因境的思维尝试。
人类群体牛活的怵1境包括:自由与秩序,民主与集屮,平等与差异,获得与失去。
二.政治学的重大问题1.公民身份的范围:排他的还是包容的?2.国家的职能:他的活动范围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3.权威的來源:它來源于人民还是政府?4.权威的结构:权力应当集屮还是分散?5.国家的规模及外部关系:什么样的政治单位更好?什么样的国际秩序是可取的?三.政治学的外延1.政治理论:思想史、范畴说明、框架建构2.—国政治:政治史、政治制度、政治文化、政治现实、外交、政治发展等。
《政治学原理》考试复习资料及答案

《政治学原理》一、选择题1、( C 道德 )政治观体现了人们对“政治”应然状态的追求。
2、儒家政治学说的主要内容是( B 德治 C 礼治 )。
3、道家的政治学说以( B 法自然 )为思想核心。
4、孙中山先生是( A 管理 )政治观的代表人物。
5、美国政治学家( B 戴维·伊斯顿 )认为政治是对于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决策活动。
这一定义在当今西方..。
6、政治学名著《政治学》的作者是(A 亚里士多德 ) 7、 1880 年美国( D 哥伦比亚大学 )政治研究院的建立被视为现代政治科学建立的一个重要事件标志。
A 华盛顿大学B 康奈尔大学C 哈佛大学 8、根据(D 亚里士多德 )的观点,人是一种政治的动物,人的本性就是要过一种社会集体生活。
9、政治学名著《理想国》的作者是( A 柏拉图)10、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概括起来认为政治主要是( ABCD )。
11、传统的中国被认为是一个高度“政治化”的社会,具体表现在于( ABCD )。
12、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 A 经济秩序 )决定政治权力的分配。
13、中国古代的法家主张,政治之道在于( A 法 B 势 C 术),即政治权力的获取、保持和运用。
14、政治学研究最常见、最传统的方法是( B 权力研究途径 )。
15、马克思主义创立的( C 历史唯物主义 D 辩证唯物主义 )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革命,也为人们.... 。
16、中国古代关于政治的研究主要围绕君主的( D 治国之道 )而展开。
17、 1949 年— 1978 年,中国基本上实施( D 民众主义 )的自下而上的集权式的政治发展策略。
A 民粹主义B 无政府主义C 精英主义 18、 1978 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中国基本上采用了( C 精英主义 )的自上而下的相对 分权主义的政治发展策略。
19、亚里斯多德认为政治的最高形式就是(D 国家)。
20、从学科发展角度来看,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研究与( D 社会伦理 )研究高度结合,因此, 一直没有形成独立的政治学科。
政治学原理复习资料

1.政治的核心问题:权力合法性基础与权利的制约结构。
2.政治学发展的主要阶段:制度研究,对分正式制度的经验描述,行为主义革命,后行为主义。
3.政治学的研究范式:新制度主义,精英理论,多元主义,政治系统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
4.民主国家形成的历史演变过程。
(1)城邦国家,(城邦是最早的国家形式。
)(2)封建国家及城市的兴起,(3)绝对君主制国家,(4)现代民族国家。
5.国家政体形式:(1)君主制【在专制君主国家,最高权力完全属于君主】(2)共和制6.国家结构形式:单一制,联邦制,帮联制,不同国家结构的趋中和融合。
7.公民社会理论的经历的发展阶段。
古典公民社会理论,进代公民社会理论,现代公民社会理论,当代公民社会理论。
8.中国属于哪种社会关系模式?——发展型国家9.最小国家是古典自由主义者主张的国家模式。
10.代议民主制度的基本类型:议会制【英国是最早从等级会议制度中确立了近代的议会制度,被称为“议会之母”】,总统制,半总统制。
11.当代各国议会的结构,从其内部行使立法权的实体数量上可分为:一院制,两院制【两院制议会源于英国的一个“历史的偶然”】。
12.议会党团:议会中同一政党的议员或政治倾向相近的政党的议员通常组成一个团体,统称为议会党团,作为党在议会内的基本组织。
13.行政监督权:质询,不信任投票【如何行使倒阁权:明示和暗示】,调查,14.现代国家行政体制的类型。
(1)总统制的行政体制,总统一人同时兼任国家元首与政府首脑,是一种单头制或一元行政体制。
特征:1)行政权完全独立于立法权之外;2)实行行政首长个人负责制。
(2)议会制的行政体制,国家元首与行政首脑分立,是一种双头制或二元行政体制。
特征:1)元首“虚位”;2)议会主权;3)责任内阁。
(3)半总统制的行政体制,特点:1)总统由议会制政体中的“虚位”元首变成了一个大权在握、凌驾于其他国家权力机构之上的“仲裁者”。
2)与议会制政体相比较,议会的权力被大大削弱。
《政治学原理》复习资料

《政治学原理》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政治学原理:是指研究政治现象和政治规律的基础性学科,是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2、政治权力:是指政治主体对一定政治客体的制约能力,它体现在政治主体对政治客体的强制、引导、控制和支配等方面。
3、政治文化:是指社会群体在政治生活中的价值观、信念、态度和习惯等,它反映了社会群体对于政治生活的认知和态度。
4、政治制度:是指社会群体在政治生活中的规范、规则和组织形式,它规定了社会群体在政治生活中的行为方式。
5、民主制度:是指以民主原则为基础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大众通过选举、投票等方式参与政治决策和政治管理的一种政治制度。
二、简答题1、请简述政治学原理的主要内容。
答:政治学原理的主要内容包括政治权力、政治文化、政治制度、民主制度和国际政治等方面。
这些内容涵盖了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是理解和分析政治现象的基础。
2、请简述政治权力的特点。
答:政治权力具有强制性、引导性、控制性和支配性等特点。
它可以通过强制手段迫使他人服从,也可以通过引导、控制和支配等方式影响他人的行为和决策。
3、请简述政治文化对于政治制度的影响。
答:政治文化对于政治制度有着重要的影响。
不同的政治文化对于政治制度有着不同的要求和期望,因此政治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必须考虑到社会群体的政治文化背景。
同时,政治文化也影响着社会群体对于政治制度的认同和支持程度。
4、请简述民主制度的优点和缺点。
答:民主制度的优点包括能够充分反映民意、促进社会公正、提高人民参与政治决策的积极性等;同时也存在一些缺点,如可能会导致决策效率低下、增加社会成本、容易被利益集团操控等。
5、请简述国际政治对于国内政治的影响。
答:国际政治对于国内政治有着重要的影响。
国际政治的格局、国际组织和国际法等方面都可能对国内政治产生影响。
同时,国家间的竞争和合作也会对国内政治产生影响。
三、论述题1、请论述政治学原理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答:政治学原理在现实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政治学复习提纲(DOC)

《政治学原理》复习提纲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政治学的研究对象一、什么是政治?古希腊——古代城邦即城市国家、国家的活动。
古代中国——统治,“治国之道”。
(一)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1、用道德的观点解释政治,把政治等同或归结为伦理道德。
代表人物:我国古代的孔子;古希腊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德国的康德、黑格尔。
2、认为政治是一种法律现象,将政治说成是立法和执法的过程。
代表人物:凯尔逊。
3、将政治视为争夺权利以及施展谋略和玩弄权术的活动。
代表人物:我国古代的韩非、意大利思想家马基雅维里。
4、将政治看作是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
代表人物: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
5、把政治解释为围绕政府制定和执行政策而进行的活动,是一种实现“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活动”。
代表人物:美国政治学家戴维·伊斯顿。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观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产生的标志: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马克思主义对政治的实质和含义的理解:1、政治的根源是经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2、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3、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权力4、政治活动是科学,是艺术(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政治定义政治是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二、政治学的研究对象以公共权力为中心的政治关系、政治制度、政治思想、政治文化和政治行为及其发展规律,都是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三、政治学的研究范围1、政治学基础理论2、中国政治3、比较政治4、公共政策5、行政管理6、国际政治第二节政治学的历史发展一、西方政治学的发展轨迹(一)古代1、古希腊罗马时期的伦理政治学柏拉图的《理想国》一直被视为西方政治思想的最初萌芽。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被公认为是西方政治学的真正开山之作,他本人也因此而成为西方政治学的奠基人。
2、中世纪的神权政治学主要代表人物有:奥古斯丁:《论上帝之城》,神学理论的奠基人;托马斯·阿奎那:《神学大全》,神学理论的集大成者。
《政治学原理》考试复习资料1

1 《政治学原理》考试复习资料 (答案及答案所在教材页码答案及答案所在教材页码) ) 一、填空题一、填空题1.传统的中国被认为是一个高度.传统的中国被认为是一个高度 的社会。
政治化 P3 2.道德政治观或伦理政治观认为政治是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追求,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
社会价值P103.“政治”概念的提出,始于人类文明史上的上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社会时期。
社会时期。
奴隶 P10 4.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社会关系P12 5.1949年至1978年,中国基本上实施________________的自下而上的集权式的政治发展的自下而上的集权式的政治发展策略。
民众主义P36 6.儒家和法家的主张分别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王道和上的王道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霸道 P34 7.____________________方案政治设计的核心是寻求方案政治设计的核心是寻求一个清官明君式的好人统治,这是“人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
理想主义 P58 8.____________________被认为是近代西方政治科学被认为是近代西方政治科学的奠基人。
马基雅维利 P45 9.使神学和政治理论分家的是意大利思想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马基雅维利 P44 1010.密尔将人类行为分为.密尔将人类行为分为.密尔将人类行为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行行为和为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行为。
行为。
涉己、涉他 P63 1111..____________________的内在矛盾特性决定了公的内在矛盾特性决定了公共权力和公民权利的特性,形成了公共权力和公民权利存在的基础。
政治学原理复习资料

政治学原理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政治的实质和含义归纳为以下几点:答:第一,政治的根源是经济;第二,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第三,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权力;第四,政治的活动是科学,是艺术。
政治是阶级社会中以经济基础为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被公认为是西方政治学的真正开山之作,他本人也由此而成为西方政治学的奠基者。
第二章国家与阶级关于国家起源的研究,概括地说,主要阐明了两个基本观点:答:第一,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这是说明国家产生的时间问题;第二,国家的出现,是社会内部发展的结果。
氏族是具有血缘亲属关系、同族内部禁止结婚的人们的集团。
它是原始公社制度的社会经济单位,也是原始社会的社会组织。
恩格斯关于阶级国家的三点论:答;第一,国家是个历史现象,它不是从来就有的,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第二,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第三,国家的作用是缓和冲突,是把冲突控制在秩序的范围以内。
契约论(代表人物、时期、观点、评价)论述题P书36-37要资本主义上升期,契约论是资产阶级关于国家起源的最有影响的学说。
16世纪到18世纪,许多著名的资产阶级哲学家,法学家和政治学家,如荷兰的格老秀斯(1583—1645),斯宾诺莎(1632—1677),英国的霍布斯(1588—1679),洛克(1632—1704),法国的卢梭(1712—1788)等人,在国家起源的问题上,都主张契约说。
这种学说基本论点,把国家的产生说成是人们订契约的结果。
资产阶级的契约论,包括两种含义:一种是用来说明国家的起源,一种是用来说明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关系。
用契约论说明国家起源的人,都主张在国家出现以前,人类有一种原始的自然状态,但他们对这种自然状态的解释又各有不同。
霍布斯认为,在自然状态下每个人都有自然权利,都干他们愿意干的事情,但人性都是自私的,而体力又差不多,这就必然产生为了满足自身要求而相互竞争。
政治学原理期末复习资料(全)

一、名词解释1、政治:政治指的是人们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上,通过夺取或者运用公共权力而实现和维护特定阶级和社会利益要求,处理和协调各种社会利益要求的社会关系。
2、政治学:政治学是指研究人们在一定经济基础上,围绕着特定利益,借助于社会公共权力来规定和实现特定权利的社会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3、行为主义:行为主义是指坚信社会科学应该建立在可观察的人类行为基础之上、并只能就可量化的数据展开研究的观点。
4、政治权力:、政治权力是一种政治能力,也是一种政治工具,它反映的是一种政治关系,即支配与服从、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
5、政治权利:政治权利一般指公民在政治生活中所享有的权利,主要包括政治自由、政治参与和社会平等三个方面的权利。
6、公共利益:公共利益是政治共同体(国家)内全体成员共同利益的统称,它是全体社会成员在一定社会基础之上所形成的总体意志和要求的表达,是个人利益和团体利益上升到全社会范围内的利益意志的表现。
7、国家:国家是经济上占有统治地位的阶级为了维护和实现自己的阶级利益,按照区域划分原则而组织起来的,以暴力为后盾的政治统治和管理组织。
8、法治原则:法治原则法治也称“法的统治”,是指按照民主要求把国家事务法律化、制度化,并严格依法进行管理的一种国家组织原则。
9、君主制:君主制是指以世袭和终身任职的君主(国王、皇帝、沙皇、大公、苏丹)等为国家元首,并由君主全部或部分、实际或形式地执掌国家最高权力的国家管理形式。
10、二元君主制:二元君主制是指国家最高权力形式上由君主与议会共同掌握,但实际上较大权力为君主所有,政府也对君主负责,议会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
11、共和制:共和制是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都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国家政体形式,它是当今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的政体。
12、国家元首:国家元首是指一个国家实际上或形式上的对内对外的最高代表,是国家主权的实际掌握者或象征,在国家机构体系中,实际上或形式上处于首脑地位。
政治学原理复习资料

《政治学原理》复习资料第一章一、第一个系统论证国家主权学说的思想家是博丹,詹姆斯·马奇和约翰·奥尔森在1984年共同发表的《新制度主义:政治生活中的组织因素》是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开创性著作。
二、1996 年,霍尔和泰勒在英国的《政治学研究》杂志上共同发表了《政治科学和三个新制度主义》一文,提出把新制度主义分为“历史制度主义”、“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和“社会学制度主义”,之后该认识在很大程度上被接纳为一种公认的划分方式。
三、政治科学和政治哲学的区别政治科学指狭义的政治学,它强调确定性、强调价值中立,主张研究“是什么”,而摒弃“应是什么”。
它力求客观地描述政治现象的本来面目及细节,对个体政治行为和政治活动的具体过程进行定量分析;绝不使用无法用科学方法、技术手段加以验证的概念,目的是使政治学研究精确化。
政治哲学注重“应当是什么”,具有强烈的价值指向,属于政治学的规范性研究。
它从纯理论角度探讨政治的本质、目的和发展规律,具有浓厚道德色彩与价值色彩的政治研究称为政治哲学。
其内容:一是对政治的一般理论的研究,探讨政治的起源、本质、规律、规范、目的和手段;二是对政治理论、学说、思想、观念本身的研究,具有“元理论”或“超理论”的特征,主要分析词汇和概念的含义、论证的逻辑、命题的根据等四、后行为主义政治学的主要观点批评行为主义偏重形式方法,追求“科学主义的狂热”,脱离政治实际内容,认为应关注迫切的社会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要内容置于技术之前。
批评行为主义把事实和价值分开,肯定了价值因素在政治研究中的地位。
倡导政治学应用研究,促成了政策科学的兴起。
要求政治学者负有政治责任,应成为集教书、研究和参与实际政治于一身的“政治人”,为现实政治服务。
五、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特点1.在维持君主专制的前提下研究具体的“治国之道”,在统治的策略和方法上比西方更为突出。
2.政治思想与哲学思想、伦理思想等融为一体,并渗透了强烈的宗法观念。
政治学原理(大学考试复习资料)

第一章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的政治观1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2 政治是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在阶级社会里主义表现为阶级关系和阶级矛盾,是从社会关系的角度,揭示政治实质。
3 在阶级社会里,政治的核心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4 政治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2.什么是政治?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1 政治:是在特定经济基础上人们为维护和实现自身利益,围绕社会公共权力所从事的一切活动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特定社会关系的总和。
2 研究对象:其实就是政治的定义以公共权力为中心的政治关系、政治制度、政治思想、政治文化和政治行为及其发展规律。
第二章1.较有影响的西方行为主义政治学主要有哪些?1(美国)阿尔蒙德:结构功能主义2西蒙:决策理论:3 多伊奇:政治沟通理论4依斯顿:政治系统分析理论2.春秋战国时期影响最为深远的中国政治思想有哪些?及其代表人物和主要思想答:●儒家思想:孔孟,主要有两方面⑪“为国以礼”的政治原则”礼治”⑫“为政以德”的治国之道“德治”。
孟子进一步发展为“以德行仁”的“王道”。
●法家思想:韩非,商鞅。
主张“霸道”和“以法治国”强调法治●道家思想:老子庄子,主张“无为而治”以道为核心。
3.《共产党宣言》的主要思想:答:①论述了阶级斗争问题。
说明政权斗争的基础是阶级斗争,阶级斗争的发展必然导致争夺国家政权的斗争。
②分析资阶国家的本质和功能。
③论证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必然性及其性质意义。
④全面论述了无产阶级国际问题,构建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基本框架。
⑤明确阐明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目的,策略,奠定无阶政党学说基本点。
4.阐述《法西斯内战》的主要政治学观点:答:①工人阶级不能简单掌握现成国家机器并利用它达到自己目的,必须打碎旧的国家机器②应该用社会共和国代替资产阶级国家机器③巴黎公社的性质即是工人阶级的政府,也是真正的国民政府。
5.毛泽东主要政治思想有哪些?答: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民主政治建设思想②提出建立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完整思想③民主集中制思想④统一战线思想⑤社主社会两个不同性质矛盾的学说⑥社主法制于民主建设的思想⑦防止和平演变的思想⑧反对官僚主义的思想⑨关于调查研究的思想⑩关于“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思想6.邓小平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答:①明确新时期政治主要内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②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实现社主民主制度化法制化,依法治国③坚持完善我国的政治制度④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国两制“实现祖国统一⑤积极稳妥的政治体制改革⑥加强执政党建设⑦加强监督制度建设⑧国际政治思想第三章1.国家的含义和特征:含义: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是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为维护和实现自己的阶级利益所建立的一整套具有强制力的机构体系特征:1 国家是按地域原则来划分国民的社会管理组织,而原始社会组织以血缘关系作为连接社会成员的纽带;2 国家是系统使用暴力的特殊机构,而原始社会组织则没有常设的暴力机关;3 国家从实质上是实现统治阶级意志的一种社会公共权力组织,而原始社会的这样的公共权力则平等地体现着全体社会成员的意志;4 国家是拥有主权的独立政治实体,国家权力对内具有最高性,对外具有独立性,而其他社会组织不具有这种性质。
政治学原理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的法家主张,政治之,即政、政治学的经济学研究方法根据,用来分析和解释、西方现代政治学的研究方法主。
、马克思主义研究政治现象的方。
、政治学研究最常见、最传统的。
、政治学研究内容可以分为(政。
、中国古代关于政治的研究主要、梁启超认为君主专制政体、君通过改良途径建、1978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的自上而下的相对分权主义的、亚里斯多德认为政治的最高形。
、古典政治学时代政治学研究的。
、古罗马时代人们对政治问题的、基督教神学后期最有影响的人。
、16-17世纪以后,“第三等级”、“科学主义”政治学时代主要。
、(现实主义)方案是“法治”、马克思主义认为(利益)是凝、(组织、能力素质、身份资格、是政治权力的主观构、(压力方式)是政治权力的潜、政治权力实现方式中的(奖酬、影响中央与地方权力的配置的。
、在常见的讨论中,权利一般被、下列权利属于第二代“权利”、政治权利的内容在早期关于人《权利法、《人权宣言》、《美国独立宣、《人身保护法》)。
、八大民主党派在中国共产党的互相监督、长期共存)的方针,活。
30、立法权力、行政权力和司法权力是社会公共权力的一种(功能性)划分。
31、为了有效消除执政者的欲望,防止执政偏向,亚里士多德提出了(限任、监督、选举)等一系列的权力制约方法。
32、纵观各国的宪法,以下的(司法独立、国家制定的法律必须是良法、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各国家机关的权力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予)体现了法治原则。
33、除了国家的阶级本质之外,下列的(具体的历史条件、民族构成、政治力量的对比、经济生活方式)因素影响着具体国家和历史发展阶段中具体政体的选择。
34、17世纪英国思想家洛克以掌握立法权人数的多少为标准,把政体分为(君主政体、民主政体、寡头政体)。
35、马克思主义认为(专制君主)制是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的典型政体形式。
36、从社会主义的发展历史来看,具有典型意义的政体形式主要有(苏维埃政权形式、巴黎公社政权形式、人民代表大会政权形式)。
政治学原理复习资料

政治学原理复习资料政治学原理第⼀章政治与政治学⼀、政治的含义(⼀)⼀般的解释1、价值论的解释:认为政治是⼀种社会价值追求,是⼀种规范性的道德。
这种政治观被称为道德政治观或伦理政治观。
(1)中国的例⼦:中国儒家学说对政治的阐释,直接寄托了他们对于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追求,如孔⼦⽈:“政者,正也。
⼦帅以正,孰敢不正?”这⾥的“正”,就是儒家的道德规范,治者的思想⾏为符合这些规范,则天下当治。
(2)西⽅的例⼦:古希腊柏拉图在其《理想国》⼀书中明确指出,政治的本质在于“公正”,⼀个“理想国”就是⼀个“公正”国,它具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四种美德。
⽽亚⾥⼠多德则把国家等同于“最⾼的善”,认为它是⼈相互间的⼀种道德性结合,这些都是道德政治观或者伦理政治观的体现。
这种政治观体现了⼈们对于政治的期望和价值要求,体现了特定历史时期社会成员对于政治⽣活和活动的衡量标准,体现了⼈们对“政治”应然状态的追求。
(3)不⾜之处:这种观念仅仅从社会价值的层次上把握政治,重哲学思辨和抽象的伦理价值⽽轻社会现实,⽆法现实地反映社会政治⽣活,也不能深刻揭⽰社会政治的本质。
2、神学论的解释:政治是⼀种超⾃然、超社会⼒量的体现和外化。
这样的政治观往往与宗教崇拜紧密结合在⼀起,⼈们凭借对超⾃然⼒量的崇拜来赋予“政治”以合法性,从⽽定义政治。
(1)中国的例⼦:在中国的殷周时期就盛⾏着“君权神授”的思想。
汉朝的董仲舒创造了“天⼈合⼀”、“天⼈感应”学说,⿎吹“天⼦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使神权政治观正式成为中国封建统治的合法性依据。
(2)西⽅的例⼦:在西⽅的中世纪也有⿎吹神权政治的⼈,其代表⼈物是托马斯·阿奎那,他认为,尘世的⼀切都是神的安排,⽽“国王是上帝的⼀个仆⼈”,“没有权并不是出于神的”。
(3)不⾜之处:曾经迷惑⼈,但最终经不起理性思维的检验。
3、权⼒论解释:认为政治是围绕着权⼒展开的活动,包括对于权⼒的追求、运⽤和维护,对于政治含义的这种理解被称之为权⼒政治观。
政治学原理全部内容

《政治学原理》复习资料绪论第一章1、政治:阶级社会中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一政治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绪论部分,答案不确定)2、如何理解“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简答、辨析)(1)政治的性质由经济基础的性质所决定,但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2)经济基础决定着社会的阶级结构、阶级的经济地位以及阶级的经济利益。
(3)有什么样的经济关系,就有什么样的政治关系。
(4)强调经济对政治的决定性作用,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根本特征。
3、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如何理解政治?(论述)结合实际①政治的根源是经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关系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②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阶级性是政治的基本特征③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权力④政治活动是科学是艺术⑤政治是阶级社会中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以政治权利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第二章政治关系(名词)1.政治关系:政治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基于社会利益要求和利益关系而形成的,以政治强制力量和政治权利分配为特征的社会关系。
2.政治权力:政治权力实际上是人们选择以力量对比和力量制约方式作为实现和维护自己利益要求的过程中,聚集形成的一种力量。
它是在特定的力量对比中,政治权力主体拥有的对其他社会和政治力量及其他政治权力客体的制约力量。
第三章政治行为(动态)(名词)1.政治行为:是政治关系的直接动态表现,它是人们在特定利益基础上围绕着政治权力的获得和利用,政治权利的获得和实现而展开的社会活动。
2.合法性:正当性或正统性,是指某个政权、政权代表,为什么应该获得其成员忠诚的问题,合法性是一种特性,这种特性不是来自正式的法律或命令而是来自被统治者的心理认同。
(大题)1.制约政治统治的因素?(1)社会经济基础。
政治统治是经济上居优势地位的阶级的统治,政治权力是实现经济权力的重要手段,统治阶级在实现自己经济利益时,必须以公共利益的面目出现,这就意味着要考虑到全社会成员的经济利益,只有这样通知姐姐的经济利益才能得到更好的实现,政治秩序才能更加稳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治学原理》复习资料第一章一、第一个系统论证国家主权学说的思想家是博丹,詹姆斯•马奇和约翰•奥尔森在1984 年共同发表的《新制度主义:政治生活中的纽•织因素》是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开创性著作。
二、1996年,霍尔和泰勒在英国的《政治学研究》杂志上共同发表了《政治科学和三个新制度主义》一文,提出把新制度主义分为“历史制度主义”、“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和“社会学制度主义”,Z后该认识在很大程度上被接纳为一种公认的划分方式。
三、政治科学和政治哲学的区别政治科学指狭义的政治学,它强调确定性、强调价值中立,主张研究“是什么”,而摒弃“应是什么雹它力求客观地描述政治现象的木来面口及细节,对个体政治行为和政治活动的具体过程进行定量分析;绝不使川无法丿IJ科学方法、技术手段加以验证的概念,口的是使政治学研究精确化。
政治哲学注重“应当是什么”,具有强烈的价值指向,属于政治学的规范性研究。
它从纯理论角度探讨政治的木质、1丨的和发展规律,具有浓厚道德色彩与价值色彩的政治研究称为政治哲学。
其内容:一是对政治的-•般理论的研究,探讨政治的起源、本质、规律、规范、H的和手段;二是对政治理论、学说、思想、观念本身的研究,具有“元理论"或“超理论” 的特征,主要分析词汇和概念的含义、论证的逻辑、命题的根据等四、后行为主义政治学的主要观点批评行为主义偏重形式方法,追求“科学主义的狂热”,脱离政治实际内容,认为应关注迫切的社会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耍内容置于技术Z前。
批评行为主义把事实和价值分开,肯定了价值因素在政治研究中的地位。
倡导政治学应用研究,促成了政策科学的兴起。
要求政治学者负有政治责任,应成为集教书、研究和参与实际政治于一身的“政治人", 为现实政治服务。
五、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特点1•在维持君主专制的询提下研究具体的“治国之道”,在统治的策略和方法上比西方更为突出。
2.政治思想与哲学思想、伦理思想等融为一•体,并渗透了强烈的宗法观念。
3.由于数T年的专制制度和高度集权等原因,中国古代政治思想未能演化出民主科学思想和现代政治价值观念。
第二章一、格老秀斯、崔布斯、斯宾诺莎、洛克、卢梭都是社会契约论的重要代表人物。
格老秀斯首先从国际法的研究中引伸出社会契约学说,是首创者;衆布斯全血系统阐述,是奠基者;洛克充分论述政治权力的起源,政府的作用,提出分权原则,是发展者;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充满了彻底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粘神,是集大成者。
二、国际法上对于国家要素的描述是:领土、人民、政府、主权,这四者是缺一不可的。
三、国家结构形式(国家内政府间关系)的构成要素分别是行政区域和权力范围。
四、西方学者从共时性角度(或综合性角度)把国家分为民主主义国家、极权主义国家和威权主义国家。
五、国家的定义:国家是由领土、人口、主权和政府所构成的,以社会公共权威为基础进行维持和运作的,并为维护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阶级利益的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纟II织。
六、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主要特征1.垄断资木与国家政权结合起来2.国家政策以保护垄断资本的利益为主要内容3.议会的权力不断弱化而行政权力不断加强4.政府积极干预社会的经济生活5.军事官僚机构的力量和作用极大的加强。
国家日益强化其外部职能七、民主主义国家主要特征1.意识形态上的多元主义,但其主流意识形态是洛克式的自由主义2.竞争性的政党政治3.定期的选举制度,但金钱于其中发挥重要作用4.代议制政府和三权分立的政治制衡原则5.新闻的非政府管制6.自由市场八、根据C.J.弗里徳里克为乙布热津斯基的论述,极权政体主要有以下五个特征:1、推迹一个无所不包、渗透于个人生活的方方而而的官方意识形态。
2、只存在一个在某一领袖统一领导之下、具有严密组织系统的政党。
3、实行有组织的恐怖。
4、政府垄断人众传媒、严格控制舆论。
5、实行统制型经济政策。
九、总统共和制主要特征①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由一个人担任,②政府和国会二者互不归属,③国会对总统违宪可捉起弹劾,④三权分立和制衡的特点比较突出。
十、中国国家结构的特色中央与一般行政区统一集中管理中央与特别行政区一国两制中央与民族口治区民族区域口治第三章一、对当代政府机构的设立影响最大的学说是分权学说和议行合一原则。
二、司法机构是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的政府机构,在西方国家通常指法院,在中国则包括•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等。
三、美国学者戴维•奥斯木和特徳•盖布勒明确提出政府改革的口标是建立“企业家政府” 以美国著名公共行政学家罗们特・B.登哈特为代表的公共行政学者在对新公共管理理论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公共服务"理论。
四、现代政府组织和运作的基木原则1.人民主权原则2.有限政府原则3.责任原则4.法治原则五、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
它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的过程。
这既包括有权迫使人们服从的正式制度和规则,也包括各种人们同意或以符合其利益的非正式的制度安排。
六、有限政府原则表现在三个方而:政府受到宪法的制约和公众的监督,政府职能是有限性的,政府与社会的关系耍合理定位。
七、政府职能转变的内容政府职能重心的转变,政府职能行使方式的转变,政府职能关系的转变八、政府与国家的区别第一,国家是享有主权的政治组织,而政府是管理和行使主权的政治组织。
第二,政府的功能是国家功能的体现,但国家的功能并非完全经山政府实现。
第三,合法性层次与來源不同。
公民对国家合法性的认同层次最高,对政府合法性的认同层次最低。
第四,国家存续时间长于政府存续时间,政府更迭并不必然导致国家更迭。
第五,国家的意志具有延续性,而政府间的意志有时会发牛差异、甚至与国家意志背离或对立。
第六•国家内可以有多个政党或政党联盟共存,而一个政府内只能存在一个执政党或执政党联盟。
九、立法机构的权力:①立法权②决定权③任免权④财政权⑤监督权十、治理有四个特征:治理不是一整套规则,也不是一种活动,而是一个过程;治理过程的基础不是控制,而是协调;治理既涉及公共部门,也包括私人部门;治理不是一种正式的制度,而是持续的互动十一、治理与统治的区别第一,本质性的区别就是,治理虽然需要权威,但这个权威并非一定是政府机关;而统治的权威则必定是政府。
第二,统治的主体一定是社会的公共机构,而治理的主体既可以是公共机构,也可以是私人机构,还可以是公共机构和私人机构的合作。
第三,统治的手段和方法主要以具有强制性的行政、法律手段为主,而治理的手段更多的是强调各种机构之间白愿平等合作。
第四,从范围来看,治理是一个比统治更宽泛的概念,从现代的公司到大学以及棊层的社区,如果要高效而有序地运行,可以没有政府的统治,但却不能没有治理。
第五,政府统治的权力运行方向总是自上而下的,它运川政府的政治权威,通过发号施令,制定政策和实施政策,对社会公共事务实行单一向度的管理。
治理则是一个上下互动的管理过程,它主要通过合作、协商、伙伴关系、确立认同和共同的目标等方式实施对公共事务的管理。
治理的实质在于建立在市场原则、公共利益和认同之上的合作。
第六,统治的权威主要源于政府的法规命令,治理的权威则主要源于公民的认同和共识。
前者以强制为主,后者以自愿为主。
即使没有多数人的认可,政府统治照样可以发挥其作用;治理则必须建立在多数人的共识和认可之上,没有多数人的同意,治理就很难发挥真正的效用。
第七,与统治相联系的理想政治管理模式为“善政",而治理所追求的目标是“善治”。
第四章一、现代政党最初诞生于英国。
早在1640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吋,议会内部围绕着赞成君主制还是共和制就形成了“宫廷党”和“民权党”两大派系。
到1679年前者被称为托利党,后者被称为辉格党。
美国政党是美国政府在讨论和批准1787年宪法时,政府内部形成了联邦党和反联邦党两个派别。
后者后来自称为是民主共和党二、政党是代表一定阶级、阶层或集团的根本利益,由其中一部分最积极的分子所组成, 具有共同的政治纲领和理论主张,采取共同的行动,为参与、取得和维护政权而组成的政治组织。
三、政党制度,一般是指根据一国的法律规定或长期政治实践而固定下来的政党结构模式。
政党制度主要包括两个方而的内涵:一是一国的执政参政和党际关系模式,即政党制度的体制模式;二是政党的内部构成和活动规则,即政党的组织结构。
四、多党制是指资木主义多党并存的国家,各政党以组成政党联盟的方式参与竟选并轮流执政的政党制度。
五、一党领导制:主要是指共产党或工人党是唯一存在的合法政党,国家政权由单独存在的政党来领导,同时,社会内部的各种矛盾也通过共产党或工人党领导下的妇女、工人和青年组织等政治性社会团休来加以协调和综合。
六、压力集团:有共同利益要求的社会群体为实现其特定的利益口标,而右组织地参与或影响政治过程和公共政策决策过程的社会团体。
七、革命党与执政党有何区别(1)口号政策上,革命党的政治性政策较多,执政党以经济、社会事务为主;(2)中心任务上,革命党以革命的专政为中心,执政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3)组织构成上,革命党以阶级为严格的划分标准,执政党的一般以社会大多数阶层为组织基础;(4)行为手段上,革命党以命令、计划手段领导,执政党则转向间接调控、协商为主;(5)权力来源上,革命党权力来白党自身,执政党的权力来自于民选;(6)权限人小上,革命党的权力儿乎不受限制,执政党则必须依照宪法、法律的规定活动。
八、论述政党的政治功能与政党的政治运作机制。
现代政党的政治功能大休有五种:1.主导或影响政治过程2.表达和•整合民众利益3.政治社会化4.政治录用与精英输送5.监督与完善政治运作政党政治的运作机制1.组织的建立与发展2.成员的吸纳与更新3.经费的来源与管理4.选举的组织与展开九、政治社团的特征第一,具有共同的具体的和特定的目标。
第二,政治参与的有限性和针对性。
第三,政治社团组织的非政治权力性和社会性。
第四,政治社团有着各自的组织规则和结构,但组织形态是相对松散的和宽松的。
第五,政治社团的群众性基础是授直接的和最广泛的。
第五章一、政治权力就是在政治关系中,权力主体依靠一定的政治强制力,为实现某种利益而作川于权力客体的一种政治力量。
二、人权定义:在既定的社会中,所有的人都有资格基于最低限度的道徳准则,以提供义务为准备而捉出对自C所需要的权利的主张。
三、政治权力的构成耍索客观构成要素牛产资料,物质财富,暴力。
主观构成要素、能力素质、身份资格、理论与策略、组织等。
四、政治权力的合法性是指政治主体行使政治权力,既符合法律的规定,乂得到公民普遍的认可。
政治权力的合法性取决于三个方而的关系:价值关系、利益关系、法律关系。
五、马克斯•韦伯从经验分析出发,曾提出三种纯粹的合法性统治类型:法理型统治、传统型统治和魅力型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