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张学东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性化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张学东
发布时间:2023-07-15T10:08:41.715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3年9期作者:张学东
[导读] 现阶段,素质教育深化发展,教学改革持续推进,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时代的发展要求,若想提升高中生物教学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则必须要对生物课堂做出创新。

本文将对个性化教学模式的内涵及价值做出分析,并结合相关的学习与研究,及实际的教学情况,探索如何将个性化教学模式应用于生物课堂当中,以期提升生物教学品质。

重庆市合川瑞山中学 401520
摘要:现阶段,素质教育深化发展,教学改革持续推进,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时代的发展要求,若想提升高中生物教学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则必须要对生物课堂做出创新。

本文将对个性化教学模式的内涵及价值做出分析,并结合相关的学习与研究,及实际的教学情况,探索如何将个性化教学模式应用于生物课堂当中,以期提升生物教学品质。

关键词:个性化教学;高中;生物
引言
高中生物是一门知识体系庞杂、系统性较强的学科,其知识内容相对抽象,学生在学习时常常遇到很多困难。

通过长期的教学经验能够发现,若只是单一地进行理论知识传输,不但会使得学生感到生物知识复杂难懂,还会导致学生对生物学科出现畏难情绪,影响最终的学习效果,也阻碍着学生的未来发展。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其内容为生物教学工作带来许多新的灵感和思路,而通过实践可以看出,情境教学、生活化教学、小组合作等个性化教学模式对优化生物课堂具有显著的作用,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够使其全面、深入地理解生物知识。

对此,教师还需对个性化教学模式做出进一步的分析,不断对具体的教学方式做出完善,打造全新的生物课堂。

一、个性化教学内涵
首先,个性化教学模式具有明显的科学性特征,是以新时期的各项教学理论作为基础,并在不断的实践当中获取经验,最终所总结出的具有可行性、突破性的教学方法。

从根本上来说,个性化教学模式不但符合新课标的教育目标,更能够极大程度地提升生物课堂的效率和质量,其必将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二、个性化教学优势
(一)符合新课标教学要求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为满足国家对人才的需要,教育部门不断推进课程改革,并将教学工作的重点由单一的文化知识传输,转向于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具体到生物教学来说,则是希望学生在扎实掌握生物知识的同时,形成良好的科学探究能力、具备正确对待科学事物的理性思维,并树立良好的生命观念,以及形成社会责任感。

显然,若想达成这一教学目标,依靠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实现,而个性化教学模式的优势则得以凸显,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不但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教育资源,使其在眼界上得以开阔,还会对学生有思维、情感上的启发,最终实现新课标的教育目标。

(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众所周知,高中阶段的课程知识难度较大,学生在学习时会遇到很多困难,不但无法有效地理解、掌握知识,还会对其造成一定的心理负担,十分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此前,教师往往以板书+说教的方式对教材知识做出讲解,课堂氛围十分枯燥,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生物学科的抵触情绪。

通过应用个性化教学模式,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使其获得理想的学习空间,还可以将实际生活与学习内容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多理解知识的途径[1]。

另外,个性化教学模式增强了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相互之间的互动,使其思维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

长此以往,学生便会对生物教学建立新的认知,并会逐渐对本学科产生热爱。

三、个性化教学策略
(一)创建生活化的情境
高中学生虽具备独立的思考、行为能力,但仍保有少年心性,对身边具有探究性的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同时,高中时期的学生正处于情感发育阶段,是思想观念、道德品质的形成时期。

通过实践能够发现,若能够应用生活化情境开展个性化教学,学生不但会表现出十足的兴趣,并对知识内容积极、主动地展开探索,还会受到情感上的激发,树立正确的情感观念和人生态度。

例如,在学习“基因的本质”时,通过对教材的深入研究,教师可为学生创建与生活相关的情境。

课堂伊始,教师可以聊天的方式提出问题“同学们觉得自己的长相更像爸爸还是妈妈?大家想一想,你们的亲人之间有长得很像的两个人吗?”对于这样的问题,学生对产生十
足的兴趣,并积极踊跃地做出回答。

此时,教师要继续引导学生的思路:“大家知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吗?你们知道什么是基因吗?”在教师所搭建的情境中,学生会在心中生成许多问题,并对本节课的知识产生强烈的探索欲望[2]。

而当教师讲解知识内容时,学生会全神贯注地聆听,并会形成深刻的记忆。

同时,学生会意识到生物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并发现生物的魅力,从而对生物学科充满好奇,随之养成在生活当中发现生物问题、解决生物问题的良好习惯,逐渐形成良好的生物学素养。

(二)科学引导小组学习
小组学习是个性化学习的主要表现形式,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创造了机会,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并提升学生的沟通、组织、协调、实践、应用等各项综合能力。

但是,小组学习并非只是在形式上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而是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地引导学生组建学习小组。

例如,根据学习能力划分学习小组是一种十分科学、适宜的教学方式,具体执行模式如下:教师根据能力将学生分为A/B/C三个部分,以6人/组为标准,其中A、B、C部分各两人,以均衡小组整体能力。

教师需为各小组设定学习目标,以学期或半学期为单位,考查小组的平均成绩。

在合作过程中,各小组需在课堂上、实验课、课余时间共同探究学习内容,组内同学要相互帮助,遇到疑难问题,能力较强的学生要对其他同学给予指引[3]。

经过长期的实践可以看出,A部分学生在讲解知识时,也会强化自身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B部分学生则会产生慕强心理,并督促自己积极学习,C部分学生为做到不“拖后腿”,也会对自己提高要求。

长此以往,整个小组的学习成绩和能力都会有所提升。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时代在创新中谋求发展,教育事业作为国之根本,自然需要不断的改革与创新,以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未来发展的人才。

生物是高中阶段的重点学科,是学生汲取文化知识、形成科学素养的重要的途径。

面对当前的教学形式,教师应积极是调整教育观念,正确认知个性化教学模式的价值,并将其以多元的方式应用于生物课堂当中,发挥高中教育阶段育人价值,促进当代高中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丽娴.个性化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2):1.DOI:10.16681/ki.wcqe.201712175.
[2] 李晓野.个性化教学模式的应用与探索——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充分关注学生个性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23-06-26].DOI:CNKI:CDMD:2.2004.120887.
[3] 张钰昆,关壬铨,于长春.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探究应用——以高中生物课堂为例[J].现代交际,2020(13):2.0056-005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