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研究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
流行病学调查表
面访调查表 面访是流行病学研究获得信息的常用形 式,可获得较高的应答率, 但较信访与电 话访问费时、费力。对一些涉及个人隐 私的敏感问题如有关个人吸毒或性行为 的问题,面对面的访问难以获得真实的 答案。
33
流行病学调查表
电话访问调查表 电话访问是采用电话询问调查表内容获 得研究所需信息的一种方法。当调查员 与调查对象间存在着交通上和预约时间 上的不便时,采用电话访问较为理想。 电话访问的一个特点是可减少调查者与 调查对象面面相对,这一点在城市调查尤 为重要
15
流行病学研究设计类型
病例交叉研究(case-crossover study):可 认为是配对病例对照研究的一个特例。用 于估计某种暴露因子(如喝咖啡)对在随 后的效应期内(如疾病发作前一个小时) 发生某种罕见的、急性发作性疾病(如心 肌梗塞)的短时效应。所有的研究对象均 为新发现的该病病例,以自身作为对照, 比较病例在疾病发作前短时期(如一小时) 内的暴露与其既往(如上周同一时间或上一 年度)对同一因素的暴露史。
过程,这种随机误差被称为抽样误差或 抽样变异。 增加样本含量 提高统计效率 指在不增加样本含量的情 况下,通过细致的研究设计而从研究对 象获取尽可能多的统计信息。
3
原则与策略
提高研究的有效性 尽可能减少在研究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各
类偏倚。
4
原则与策略
保证研究的可行性 在研究的设计阶段就应充分考虑研究的
流行病学研究设计
1
原则与策略
流行病学研究设计的原则和策略,就是在保证 整个研究切实可行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这两 类误差,以达到准确的目的。
减少随机误差以提高研究的精确性(precision) 减少偏倚以提高研究的有效性(validity)
2
原则与策略
提高研究的精确性 随机误差主要来源于对研究对象的选择
24
流行病学研究设计类型
空间-时间集研究(space-time cluster study) 空间集为病例在不同地区上的不均匀分布,
往往认为提示了疾病的传染关系或环境病 因。 时间集为病例在不同时间的不均匀分布。 时间集的研究可以证实疾病在人群中的长 期变化,证实和观察疾病的局部流行,证 实周期性、不完全的时间趋势。
28
流行病学研究设计类型
(3)家系研究(pedigree study):在一 个或多个(至少包括三代)大家庭中研 究疾病。其目的是证实某些疾病的遗传 机制,并将他们每个人的表型分类。家 系研究提供较多的遗传信息,对定量特 征(如血压)的研究或表型易受环境影 响者,如某些肿瘤和精神障碍尤为有用。
29
11
流行病学研究设计类型
观察性研究 描述性研究与分析性研究
12
流行病学研究设计类型
基本设计 均以个体作为分析单位 1.横断面研究(cross-sectional study)亦
称患病率调查 2.病例对照研究(case-control study) 病例对照研究中常用配对方法。 3.队列研究(cohort study):亦称前瞻
18
流行病学研究设计类型
调查随访研究(survey follow-up study): 此研究结合了横断面设计和队列设计。 首先,横断面研究靶人群的一个随机样 本,接着对该人群中未患该病的、但仍 有发病风险的人作队列研究。因而观察 者可估计同一靶人群的患病率及发病率。
19
流行病学研究设计类型
性研究或定群研究。研究开始时所有的 人都无病,但有可能成为病例或死亡。
13
流行病学研究设计类型
杂交设计 杂交设计包括结合两种基本设计、重复
使用一种基本设计或将基本设计与非观 察性设计相结合等多种形式。
14
流行病学研究设计类型
巢式病例对照研究(nested case-control study): 是杂交设计中最重要的类型,结合了队列研究 和病例对照研究。在研究开始规定一个基本人 群或队列,当时不考虑研究因素的情况。随访 一段时期,检出了所有的新病例。比较新病例 与同人群的非病例以往及目前研究因素的水平。 非病例组或由人群中随机抽样或按新病例情况 配对。基本人群可以是固定的,犹如队列研究, 亦可以是动态的。
31
流行病学调查表
信访调查表是通过邮局邮寄或直接送达研究 对象,由研究对象自行填写的一种问卷,因 此信访调查表内容应简单明了,便于调查对 象理解和应答。信访调查的优点是简便易行, 节约经费和时间。缺点是易存在被误解或被 忽略不答的问题。采用信访调查,许多人往 往不返回调查表,应答率很低,易导致偏倚。 在城市中信访调查一次仅约70%回答,二次、 三次才能达到80-90%回答率。一般说来, 应答者多为受过良好教育者或对调查内容比 较感兴趣者。
流行病学调查表
调查表是流行病学工作者收集资料的主 要手段。调查表设计的目的与原则是保 证所获得的信息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准 确性是指用调查表从研究对象所获取的 信息资料的真实程度,可靠性是指在相 同条件下,同一调查表重复用于同一研 究对象,获取相同结果的程度。
30
流行病学调查表
调查表的种类 不同的调查方式需要不同设计方式的调 查表。常见的流行病学调查手段有信访 调查、面访调查和电话访问调查。面访 调查使用得最多,随着我国的社会进步 和经济发展,通过电话访问进行 调查会 逐渐受到重视。
可行性,包括研究人员的组成,是否拥 有必要的仪器设备,经费是否充足,对 研究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种种困难是 否有解决的办法等。一个好的研究设计 应是在保证研究切实可行的前提下,获 得尽可能高的精确性和真实性。
5
流行病学研究设计类型
实验研究(experimental study) 准实验研究(quasi-experimental study) 观察性研究(observational study)
16
流行病学研究设计类型
随访患病率研究(follow-up prevalence study):此种研究结合了队列设计和横 断面设计,但两者的基本设计均未全部 保留。常用于设计时未被观察者考虑到 的、可能由研究因素所致的疾病。
17
流行病学研究设计类型
重复调查(repeated survey):指在同一 动态人群中,间隔数年重复进行两个或 更多的横断面调查。每次获得个体的研 究因素水平及现患疾病情况,但只随访 人群,而不是随防个人。重复调查往往 用于了解人群健康状况的变化,明确这 些变动趋势与各研究因素的关系。
34
流行病学调查表
调查表的内容与结构 调查项目 调查表中的项目要精选,需要的项目一个
也不可少,不需要的项目不应出现。项 目的定义要明确,使人不易误解,尽量 做到不用说明或少加说明也能标准统一。 如疾病的诊断, 化验指标的正常与异常等 的界限都应该明确规定,不可模棱两可。
35
流行病学调查表
问题的类型通常有两种设计: 一是封闭式,即针对某一问题同时列出两 个或多个固定的答案供调查时选择填写。 优点是简单明了,记录整理方便。缺点 是有时所提供的固定答案不能概括所有 实际答案, 而如果提供的固定答案太多, 又会增加调查时确切判定的困难。
实验组,例如接受饮食指导而改变饮食 习惯,以控制轻度高血压,并与未接受 饮食指导(未改变饮食习惯)组相比较。
10
流行病学研究设计类型
规划或策略研究:相当于没有随机分组 的社区试验。它可评价干预的结果,以 决定是否需作相应的规划或策略的变更。 还可发现开展措施后没有预见到的问题、 措施失败或成功的原因,并分析干预的 成本效益
6
流行病学研究设计类型
实验研究 实验室实验 实验室实验用于检验病因假
设并估计即时的生物学和行为的作用。 实验对象往往有高度选择性,很少能代 表一般人群
7
流行病学研究设计类型
临床试验 往往局限于高度选择的人群, 如确诊病例或其他志愿者。这种实验在 流行病学中的应用已有悠久的历史。临 床试验主要用于检验治疗或预防措施的 效果。
20
流行病学研究设计类型
干预随访研究(intervention follow-up study):将一个队列设计与一个非观察性 设计的全部或部分相结合,每种都有一个不 同结局。开始为一固定队列,可以随机亦可 不随机地给予研究因素或措施,并随访两个 相继的时期。一般第一个随访时期较短(几 分钟至几天),以估计急性生物学副作用或 行为副作用;第二个随访期较长,以估计长 期或慢性影响。该类研究可以检验急性反应 与慢性健康影响的关系,还能检验引起短期 生物学副作用或行为副作用的机制。
26
流行病学研究设计类型
( 1 ) 家 庭 聚 集 性 研 究 ( familial aggregation study):是一种特殊类型的 队列或横断面设计,不需收集研究因素 的信息。在选择对象及分析资料时,将 对象按家庭分为若干个单位(一般大于 或等于10)。这种研究可获取发病率或 患病率的资料,其目的是了解疾病在家 庭中以及不同家庭间的变化。不同家庭 间的变异愈大,表示家庭聚集性愈大。 家庭聚集可以因遗传,亦可因共同环境 而形成。
8
流行病学研究设计类型
社区干预 历时较长,一般需进行6个月 以上。它是在某一自然人群(社区)中 开展针对某危险因素的一级预防。常用 以测定改变某种个人行为、生物学特征 或某环境条件后可能获得的收益。社区 干预的结果可供卫生规划及决策参考。
9
流行病学研究设计类型
准实验研究 临床或实验室研究 实பைடு நூலகம்对象自愿参加某
27
流行病学研究设计类型
(2)双生子研究(twin study):更能证 实遗传病因的作用。将所有双生子分成 同卵双生子或异卵双生子,并了解他们 疾病的一致性或不一致性。同卵双生子 较异卵双生子疾病的一致率高,提示病 因中有遗传的成分。但两类双生子的一 致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并不能完全排除 环境因素的影响。
21
流行病学研究设计类型
不完全设计 不完全设计指缺少一个或几个有关因素信
息的研究。 生态研究(ecologic study):亦称集聚研
究或描述研究。分析单位是组而不是个 体。生态研究包括发病、患病或死亡资 料,但死亡资料用得最多。
22
流行病学研究设计类型
(1)生态比较研究(ecologic comparison study):单纯比较各组(一般大于或等于 10组)在某一时点暴露与疾病的频率。
25
流行病学研究设计类型
家庭集研究(family cluster study):是 不直接观察研究因素,而在家庭中检查 疾病发生情况的设计,目的是定量阐明 遗传因素在病理过程中的作用。没有一 个疾病是完全由遗传因素或完全由环境 因素造成的,家庭集研究不是将疾病分 成遗传及非遗传的两类,而是证实导致 疾病在人群中呈特殊分布的某基因和环 境的交互作用。
重复随访研究(repeated follow-up study): 亦称重复测量研究。为有两个或更多连续随 访期的前向设计,这种设计以队列研究为主。 其总随访期可分成二三个亚期。一般有3次 或3次以上的检查或访问,间隔数月至数年, 收集全体参加者有关研究因素和疾病的资料, 因而可估计不同暴露组在各亚期的发病率。 这对研究因素改变与疾病关系的研究特别有 用,可探索病因和呈现长短不一的疾病自然 史,并可观察两种疾病的关系。
“生态学谬误(ecologic fallacy)”指群体 中两个生态学上变量的相关与该人群中这 两个变量的关系显著不同。
(2)生态趋势研究(ecologic time-trend study)
23
流行病学研究设计类型
比例研究(proportional study):此研究 只有对病例的观察,而非病例的有关研 究因素情况不明。可看作是横断面调查 的一种特殊类型,收集某人群中死亡病 例或某研究因素的资料,比较总死亡中 死于此疾病者的此研究因素的水平。或 作为病例对照研究中的一种特殊类型, 比较不同疾病患者暴露于此研究因素的 水平。
36
流行病学调查表
另一是开放式,适用于较复杂的情况。 它不限制答案的范围,让调查对象尽情 应答。优点是可以补充固定选择答案的 不足,有时可发现一些超出预料的有启 发性的问题。缺点是容易离题,标准化 程度低,整理分析困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