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与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与得
厚德载物!
小德小得,大德大得。

有大德的人,才能大得;大得的人,必有大德
——老子
在很早以前,人们非常重视“德”与“得”。

然而,“德”是以“得”的面目体现出来的。

所以,“徳”与“得”是相辅相成,息息相关。

在人的一生中,"徳"的锻炼,就是“得”的修炼。

在生活中,小德小得,大德大得。

有“大德”的人才能“大得”,“大得”的人,必有“大德”。

因此,有德才有得,徳是得的条件,得是徳的结果。

尽其能,成其徳,就会有所得。

事实也证明,有才才有财,有才才有位,有诚才有成,有德才有得。

那些成功人士之所以成功,就取决于细微而不起眼的徳与得之间,正如著名的“思想之王”伏尔泰所说的:“造就政治家的,绝不是超凡出众的洞察力,而是他们的品格。

”人格德性是最重要的,能力是相对而言的,好的品德是最可靠的事业资本。

因此,良好的德性,不仅能使事业有所得,而且还能得到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和完美的未来。

在人生中,徳与得,孰轻孰重,须得仔细分析。

“徳”作为一种精神境界,理性追求,作为参与者众,涉及面宽,没有止期的培修过
程,内涵丰富,但并不玄秘,有时还十分简单明了,简单得像把尺子,明白得像面镜子,随时可以用来对照自己,检测所有人。

这尺子和镜子就
是个“得”字。

用“得”能检测出人品,照透心灵,判明其人“徳”与否,鉴定“君子”真与伪。

自己得而重徳,则名垂青史。

“徳”予人们越多,“得”对己便越无奢求。

所以,“得”并非金钱名利,而是人心所向!相反,如果一个人弃徳而贪得,那么必将堕落为一个失败的人比如乐得其所,非分莫取,为理想为他人,应得既得都能“舍”就是“徳”,反之,见利忘义,贪“得”无厌,得陇望蜀,欲壑难填,不惜以身试法,铤而走险,却偏又装作谦虚君子,何“德”之有?
当然,徳与得也并不是两个完全独立的个体。

古往今来,“徳”与"得"都是如影随形的。

在贪“得”之后,紧随的便是缺“德”。

在历史的长河中,因“徳”而垂名青史者不乏其人,因“得”而身败名裂者同样是史不绝书。

比如得到非分的公款吃喝玩乐,便缺少做公仆的徳操;得到他人的贿赂,便缺少当权者的德政-----但是贪图这样不义之财的人,最终毁灭的只能是自己。

多行不义必自毙,只为“得”而不顾“徳”的教训值得人们永远反省。

有德才有得。

做人以德为本,善始善终,总会有善的回报。

如果在用这份得去铸造徳,将短暂的有形之得,融于身内长久之德,徳将伴随着人的本性随着时间的发展而产生变化,在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将展现出不同层次的“得”来。

用于家庭生活,用于工作和事业,
用于造福人类。

这时,一个既有为社会和他人做贡献的优秀品德,又得到了回报,何乐而不为呢?拥有
这种德行,不用寻"得”得自然会来,正如孔子说的:“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古语有云,得人心者得天下。

何以得人心,恐怕就非“徳”莫属了。

在古代,立徳就是做圣
人,创制垂法,博施济众。

随着时代的发展,徳就是常怀爱心,积善积德,争做一个从内在涵养到外在风范的高尚典范。

随着更多“徳”的成长与成熟,人类逐渐的走向文明神会。

在这样的神会里,人们更是追求与徳同行。

总之,只有立徳于未来,只有善始善终的人,才会得到“善”的奖赏。

正如古人云:“积德之家,必有余得;如不积德,必有余殃”。

德者,得也。

古往今来均是如此。

品德决定着一个人能站在多高的颁奖台;决定着一个人的一生有多亮的心灵电流;决定着一个人的人生成败的心灵力量。

良好的品德是我们每个人人生大厦最坚实的基石。

作为21世纪的开拓者,必须具有良好的品德,因为,良好的品德是成才立业、奋发有为的前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