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张家界市2021版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I)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省张家界市2021版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2题;共24分)
1. (2分)化学与生活有密切关系.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 金刚石、石墨都是碳的单质,硬度都很大
B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所得固体质量大于铁丝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C . 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分离出柴油属于物理变化
D . 鉴别氢气和甲烷可分别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
2. (2分) (2017九上·启东月考) 为了研究植物的呼吸作用,小刚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实验时,广口瓶用不透光的黑纸包住
B . 经过一段时间后,可以看到细玻璃管中的红墨水会左移
C . 经过一段时间后,可以看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 . 经过一段时间后,可以看到细玻璃管中的红墨水会右移
3. (2分) (2015九上·来宾期末) 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A . 氧气
B . 氮气
C . 稀有气体
D . 二氧化碳
4. (2分) (2019九上·武汉期中) 下列关于“不一定”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质子数相等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
B . 不显电性的粒子不一定只有分子和原子
C . 氧化物一定是含氧化合物
D . 只有一种反应物的化学反应一定是分解反应
5. (2分)下列物质的分类中不正确的是()
A . 单质:硅、水银、金刚石
B . 碱:氢氧化钡、氢氧化钠、生石灰
C . 酸:硝酸、盐酸、硫酸
D . 氧化物:氧化镁、三氧化硫、五氧化二磷
6. (2分)(2019·宜州模拟) 关于“舌尖上的化学”,下列说法不科学的是()
A . 为了身体健康,必须均衡膳食
B . 为预防缺碘性疾病,可食用适量海带
C . 为使发面食品松软可口,制作时可添加适量碳酸氢钠
D . 为延长食品保质期,在食品中添加大量防腐剂
7. (2分)(2017·同安模拟) 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可燃物只有在纯氧中才能燃烧
B . 通过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可以灭火
C . 任何燃料完全燃烧时,一定会生成二氧化碳
D . 空气中混有可燃性气体,遇明火时可能发生爆炸
8. (2分)(2017·苏州) 下列关于金属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 铜有良好的导电性,常用于制作导线
B . 所有的金属都能与稀盐酸反应
C . 铁制品在干燥的空气中不易生锈
D . 不锈钢具有较强的耐腐蚀性,可用于制作医疗器械
9. (2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乳酸(C3H6O3)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6:1:8
B . 把铁矿石、焦炭和石灰石一起加入到高炉中进行冶炼,得到的是纯铁
C . H2O是最常用的溶剂,能溶解所有的物质
D . 硝酸铵溶于水吸收大量的热,食盐溶于水也吸收大量的热
10. (2分) (2016九下·福州期中) 我国科学家创造性地构建了“单中心铁催化剂”,在甲烷高效转化研究中获得重大突破,其成果在最近的美国《科学》杂志发表,该转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A . 催化剂改变了反应速率
B . 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变化
C . 反应物共有二种元素
D . 该反应过程为化合反应
11. (2分)某同学对二氧化碳和氧气有关知识进行了以下对比,其中叙述正确的一组是()
二氧化碳(CO2)氧气(O2)
A 性质无色、造成煤气中毒的气体无色、无味、具有可燃性的气体,
B 检验方法倒入澄清石灰水观察现象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C物质类别属于混合物属于纯净物
D用途可用于灭火,光合作用原料可用作燃料、医疗急救
A . A
B . B
C . C
D . D
12. (2分) (2017九上·房山期末) 下列安全图标中,表示“禁止燃放鞭炮”的是()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 (共2题;共11分)
13. (5分) (2017九上·渭滨期末) 用化学用语填空:
(1)镁________;
(2) 2个氮气分子________;
(3) 5个硫酸根离子________;
(4)甲烷________;
(5) +6价的硫元素________.
14. (6分)化学兴趣小组测定某补钙剂中碳酸钙的含量,称取12.5g样品放在烧杯里,向其中加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其他成分不与稀盐酸反应,共消耗稀盐酸53.5g,烧杯中剩余物的总质量为61.6g,请计算.(1)
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_ g.
(2)
补钙剂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写计算过程)
三、简答题 (共3题;共19分)
15. (5分)(2017·清苑模拟)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请你用学过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用洗洁精清洗油污是利用了洗洁精的________作用
(2)加碘盐所含的KIO3中I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
(3)以食叶为主的蔬菜,种植时应多施氮肥,请写出一种氮肥的化学式________
(4)汽车表面喷漆主要是为了防锈,其原理是________
(5)甲醇CH3OH可用作赛车燃料。

若其燃烧的产物与乙醇相同,则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16. (9分) (2017·东海模拟) A—-I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只略去反应①的部分产物)。

其中B是紫红色金属;D、F为黑色固体;H为实验室中最常见的无色无味液体。

请回答:
(1)若A在常温下为固体,则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下图所示的仪器中,可用作该反应发生装置的是________(填字母);若A 在常温下为液体,则A的化学式为________,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B位于铁的________(填“前面”或“后面”)。

若要证明,所需试剂有:B的单质、铁的单质和________(只填一种)。

(3) G的化学式为________,它不具有的性质有________(填字母)。

A.酸性B.还原性C.毒性 D. 助燃性
(4)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17. (5分)某同学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氧气。

若制得9.6克氧气,则需要氯酸钾多少克?
四、实验探究题 (共3题;共25分)
18. (5分)(2018·沂水模拟) 下图中,①是钠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是三种粒子的结构示
意图。

试回答下列问题:
(1)钠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

(2) A,B,C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_______(写字母编号)。

(3) A和B两种粒子的________相同,所以它们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中它们容易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4) C所表示的粒子的符号为________。

19. (10分) (2015九上·李沧期中)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装置序号,下同),收集装置可选________,组装好仪器后,应先________,再添加药品;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3)实验改进:查阅资料发现,氧化铜可以用作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的催化剂,小昕同学将一根洁净钢丝的一端绕成螺旋状,再经过________处理,设计了如图F所示的发生装置(已略去夹持装置),该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4)选择气体的发生装置时,应该考虑的因素有:________,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实验室常用加热醋酸钠与氧化钠固体来制得,实验室制取甲烷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
20. (10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过氧化氢分解来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他们设计如表的实验,并记录了相关数据:
实验序号过氧化氢溶液浓
度/%过氧化氢溶液体积
/mL
二氧化锰的用量
/g
温度/℃收集氧气的体积
/mL
反应所需的时间
/s
①520.1202048
②1020.1202030
③1020.1402018
④20.160206(1)在上述实验中二氧化锰起________作用.
(2)写出该实验涉及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
(3)通过实验________对比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过氧化氢浓度有关;从实验________对比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温度有关.
(4)同学们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其中量筒的作用是________;在第四组实验中,出现了胶塞弹飞和试剂喷出的现象,导致该现象出现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5)实验过程中同学们发现很难控制反应的温度,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溶液的温度总是比起始温度高,说明该反应________热量.
(6)同学们通过记录并分析实验数据发现,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先增大后减小,如图2所示.请你帮他们解释其原因:________.过氧化氢分解的快慢还可能受哪些因素影响呢?请你再举出两种因素: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12题;共24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二、填空题 (共2题;共11分)
13-1、
13-2、
13-3、
13-4、
13-5、
14-1、
14-2、
三、简答题 (共3题;共19分) 15-1、
15-2、
15-3、
15-4、
15-5、
16-1、
16-2、
16-3、
16-4、
17-1、
四、实验探究题 (共3题;共25分) 18-1、
18-2、
18-3、
18-4、
19-1、
19-2、
19-3、
19-4、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