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微山县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二学段质量检测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微山县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二学段质量检测试题
本试卷共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 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本大题共12小题。
每题 4分,共48分。
1-8小题为单项选择题,选对得4分,对而不全得
2分,不选或错选得0分。
1.在物理学发展史上,伽利略、牛顿等许很多多科学家为物理学的发展做了巨大贡献,以下
选项中切合伽利略和牛顿看法的是
A.两匹马拉车比一匹马拉车跑得快,这说明:物体受力越大则速度就越大
B.人在沿直线加快行进的车厢内,竖直向上跳起后,将落在起跳点的后方
C.两物体从同一高度做自由落体运动,较轻的物体着落较慢
D.一个运动的物体,假如不再受力了,它总会渐渐停下来,这说明:静止状态才是物体
不受力时的“自然状
态”
2.如图1所示,举重运动员举起杠铃并保持状态稳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
选项是
A.杠铃所受的重力与杠铃敌手的压力是一对均衡力
B.杠铃敌手的压力与手对杠铃的支持力是一对均衡力
C.杠铃所受的重力与手对杠铃的支持力是一对作使劲与反作使劲
D.杠铃敌手的压力与手对杠铃的支持力是一对作使劲与反作使劲图1 3.如图2所示,物体m与斜面体M一同静止在水平面上,若将斜面的倾角减小一些,以下
说法正确的有
A.斜面体对物体的支持力减小B.水平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减小
C.斜面体对物体的摩擦力减小D.水平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减小图2 4.物体静止在圆滑水平面上,先对物体施一水平向右的恒
力F1,经t秒后物体的速率为v1时
撤去F,立刻再对它施一水平向左的水平恒
力F,又经2t秒后物体回到出发点,此时速率为12
v2,则v1、v2间的关系
是
A.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B.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C.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D.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5.如图3所示,质量为m的长木板放在水平川面上,站在木板上的人用斜向右下方的力F推
-1-
箱子,三者都保持静止。
人和箱子的质量也均为m,重力加快度为g。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人对长木板的压力大小为mg
B.长木板对地面的压力大于3mg
C.箱子遇到的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
D.地面对长木板的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图3 6.物体A放在物体B上,物体B放在圆滑的水平面上,已知m=8kg,m=2kg,A、B间动摩擦
A B
因数μ,如图4所示。
若现用一水平向右的拉力F作用于物体A上,g=10m/s2,则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当拉力F<16N时,A静止不动
B.当拉力F>16N时,A相对B滑动
C.不论拉力F多大,A相对B一直静止
图4 D.当力拉F=16N时,A受B的摩擦力等于
7.引体向上是同学们常常做的一项健身运动。
该运动的规范动作是:两
手正握单杠,由悬垂开始,上拉时,下颚须超出单杠面。
下放时,两臂
放直,不可以曲臂,如
图5所示,这样上拉下放,重复动作,达到锻炼臂
力和腹肌的目的。
对于做引体向上动作时人的受力,以下判断正确的选项是
A.加快上拉过程中,单杠给人的作使劲大于人给单杠的作使劲
B.在加快下放过程中,单杠对人的作使劲等于人对单杠的作使劲图5
C.悬垂静止时,单杠对人的作使劲与人对单杠的作使劲是一对均衡力
D.在加快下放过程中,在某瞬时人可能不受力的作用
8.一物体被竖直上抛,已知抛起的初速度与回到抛出点时的速度的大小之比为k,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的空气阻力大小不变,则空气阻力与重力之比为
A.k B.1
C.k21
k k21
D.k21
k21
9.一物块以必定的初速度沿斜面向上滑出,利用速度传感器能够在计
算机屏幕上获得其速度大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像如图6所示。
则
A.物块下滑过程的加快度与上滑过程的加快度方向相反
B.物块在时辰回到出发点
C.物块下滑过程的加快度大小为2
D.斜面的倾角为30°图6
-2-
10.如图7所示,轻质不行伸长的晾衣绳两头分别固定在竖直杆M、N上的a、b两点,悬挂
衣服的衣架钩是圆滑的,挂于绳上处于静止状态.假如只人为改变一个条件,当衣架静止时,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绳的右端上移到b′,绳索拉力会变大
B.将杆N向右移一些,绳索拉力变大
C.绳的两头高度差越小,绳索拉力越小
D.若换挂质量更大的衣服,则衣服架悬挂点仍不会变图7 11.在商场中某同学沿水平方向推着质量为m的购物车乘匀速上涨的自动扶梯上楼,如图8
所示。
假定该同学、购物车、自动扶梯间保持相对静止,自动状梯的倾角为30°,该同学的
质量为M。
该同学与扶梯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小车与扶梯间的摩擦忽视
不计。
已知重力加快度为g,则
A.该同学对扶梯的压力小于Mg cos30°,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下
B.该同学对扶梯的摩擦力大小为(M m)gsin300,方向沿斜面向下
图8 C.扶梯对该同学的摩擦力大小为(M m)gsin300,方向沿斜面向上
D.该同学对车的推力和车对该同学的推力大小必相等,这是由于人和车均处于均衡状态12.如图9甲所示,倾角为37°的足够长的传递带以恒定速度运转,将一质量m=1kg的小
物体以某一初速度放上传递带,物体相对地面的速度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取
沿传递带向上为正方向,g取10m/s2,sin37°=,cos37°=。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传递带沿逆时针转动,速度大小为4m/s
B.物体与传递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C.0~8s内物体位移的大小为14m
D.0~8s内物体与传递带之间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为
126J
图9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此题共2小题,共14分。
把答案填
在答题纸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13.(8分)某课外兴趣小组做“研究求协力的方法”实验。
如图10所示,贴有白纸的木板竖
直搁置,三个细线套L1L2L3一端共系于一个结点,另一端分别系于轻质弹簧测力计A、B和
-3-
重物M上,A挂于固定点P,手持B的一端拉动细线,使结点静止于O点。
(1)某次实验中A的指针地点如图10所示,其读数为▲N;
(2)以下实验要求中必需的有▲
A.使两弹簧秤的读数特别靠近
B.多次实验要保持O点地点不变
C.多次实验时弹簧测力计B一直保持水平
D.需要测出重物M的重力
(3)以下做法有助于减小实验偏差的是▲
A.三根细线一定等长
B.弹簧测力计需要在实验行进行校零
C.使弹簧秤、细线都位于竖直平面内
D.重物的质量M应当大于1kg
(4)在图示状况下,使B(与手相连)的右端迟缓上移,结点O的位
图10置会不会改动?▲(选填“会”或“不会”)
14.(6分)某同学将力传感器固定在小车上,而后把绳的一端固定在传感器拉钩上,用来测
量绳对小车的拉力,研究在小车及传感器总质量不变时加快度跟它们所受拉力的关系,依据
所测数据在座标系中作出了如图11乙所示的a-F图象。
甲图11乙
(1)图线可是坐标原点的原由是▲;
(2)本实验中能否仍需要砂和桶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和传感器的总质量▲(填
“是”或“否”);
(3)由图象求出小车和传感器的总质量为▲kg。
三、此题共3小题,38分,解答应写出必需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
最后答案的不可以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一定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8分)如图12所示,在水平场所中冰壶运动员从起点A用水平恒力推进静止的冰壶,一
段时间后松手,让冰壶最后停在规定有效地区BC内,已知AB长L1=10m,BC长L2。
推
-4-
力作用下冰壶(可视为质点)的加快度a1=8m/s2,冰壶与地面的摩擦因数为,g取10m/s2,
求:
1)松手后冰壶运动的加快度大小a2;
2)推力作用的最大距离。
16.(12分)如图13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经过三段轻绳
1
图12悬挂,三段轻绳的结点为O点,轻绳OB水平且B端位于水平
面上质量为m的小明拉着,轻绳O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物体和人均处于静止状态。
2
已知,,取,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
动摩擦力。
求:
(1)轻绳遇到的拉力大小;
(2)水平面对人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
(3)若人的质量m=50kg,人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2
欲令人在水平面上不滑动,则物体的质量最大不可以超出多少?
图13
17.(16分)航模兴趣小组设计出一架遥控飞翔器,其质量m=2kg,动力系统供给的恒定升力
F=28N。
试飞时,飞翔器从地面由静止开始竖直上涨。
设飞翔器飞翔时所受的阻力大小不变,
g取10m/s2。
(1)第一次试飞,飞翔器飞翔t1=8s时抵达高度H=64m,求飞翔器所阻力F f的大小;
(2)第二次试飞,飞翔器飞翔t2=6s时遥控器出现故障,飞翔器立刻失掉升力,求飞
行器能达到的最大高度h;
(3)为了使飞翔器不致坠落到地面,求飞翔器从开始着落到恢复升力的最长时间t3。
-5-
衡中微山分校西校区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
高三物理参照答案
答案123456789101112号B D C C C D B C BD BD AB CD 13.(8分)(1);(2)D;(3)BC;(4)会(每小2分,第3小漏得1分,多、0分)
14.(6分)(1)没有均衡摩擦力,或均衡的不;(2)否;(3)1(每小2分)
(8分)【答案】(1)2m/s2;(2)
【分析】(1)撤去推力后冰减速运加快度a,μmg=ma⋯⋯⋯⋯⋯⋯⋯⋯⋯⋯2分
22
解得:a2=2m/s2⋯⋯⋯⋯⋯⋯⋯⋯⋯⋯⋯⋯⋯⋯⋯⋯⋯⋯⋯⋯⋯⋯⋯⋯⋯⋯⋯⋯1分
(2)冰好滑到C点推力作用的距离最v2v2
L1L2⋯⋯⋯⋯⋯⋯2分2a12a2
由v2=2a1x⋯⋯⋯⋯⋯⋯⋯⋯⋯⋯⋯⋯⋯⋯⋯⋯⋯⋯⋯⋯⋯⋯⋯⋯⋯⋯⋯⋯⋯⋯2分m
解得x m⋯⋯⋯⋯⋯⋯⋯⋯⋯⋯⋯⋯⋯⋯⋯⋯⋯⋯⋯⋯⋯⋯⋯⋯⋯⋯⋯⋯1分
16.(12分)【答案】(1)5
mg、
3
mg;(2)
3
mg;(3)物体甲的量最大不可以超414141
30kg
【分析】(1)以点
O 研究象,直的拉力大小等于1
mg
由
cos m1g
,得
F
OA
m1g5
m1g
⋯⋯⋯⋯⋯⋯⋯⋯⋯⋯⋯⋯⋯⋯⋯⋯⋯3分F
OA cos4
由tan F OB,得F mg
tan 3
mg
⋯⋯⋯⋯⋯⋯⋯⋯⋯⋯⋯⋯⋯⋯⋯⋯3分
m1g OB141
依据牛第三定律可得,OA、OB遇到的拉力分5
mg、
3
mg⋯⋯⋯⋯2分4141
(2)依据均衡条件可得F F 3
mg
,方向水平向右。
⋯⋯⋯⋯⋯⋯⋯⋯⋯2分
f OB41
(3)欲使小明在水平面上不滑,需足F f F fmax m2g,解得kg,即物体甲的量最大不可以超30kg。
⋯⋯⋯⋯⋯⋯⋯⋯⋯⋯⋯⋯⋯⋯⋯⋯⋯⋯⋯⋯⋯⋯⋯⋯⋯⋯⋯⋯
2分
-6-
17.(16分)【答案】(1)4N;(2)42m;(3)32s。
2
【分析】(1)第一次行中,加快度1
a
匀加快运H1at2⋯⋯⋯⋯⋯⋯⋯⋯⋯⋯⋯⋯⋯⋯⋯⋯⋯⋯⋯⋯⋯⋯⋯⋯⋯⋯1分
211
由牛第二定律Fmg F f ma1解得F f4N⋯⋯⋯⋯⋯⋯⋯⋯⋯⋯⋯⋯⋯⋯2分(2)第二次行中,失掉升力的速度v,上涨的高度x
1
1
匀加快运x1at21262m36m⋯⋯⋯⋯⋯⋯⋯⋯⋯⋯⋯⋯⋯⋯⋯⋯⋯1分
111
2
2
v1a1t226m/s12m/s⋯⋯⋯⋯⋯⋯⋯⋯⋯⋯⋯⋯⋯⋯⋯⋯⋯⋯⋯⋯⋯⋯⋯1分
失掉升力后的加快度2,上涨的高度
x 2
a
由牛第二定律mgF f ma2⋯⋯⋯⋯⋯⋯⋯⋯⋯⋯⋯⋯⋯⋯⋯⋯⋯⋯⋯⋯⋯⋯1分
可得a2=12m/s2⋯⋯⋯⋯⋯⋯⋯⋯⋯⋯⋯⋯⋯⋯⋯⋯⋯⋯⋯⋯⋯⋯⋯⋯⋯⋯⋯⋯⋯⋯1分
2a2x2v12⋯⋯⋯⋯⋯⋯⋯⋯⋯⋯⋯⋯⋯⋯⋯⋯⋯⋯⋯⋯⋯⋯⋯⋯⋯⋯⋯⋯⋯⋯⋯⋯1分
解得x2=6m⋯⋯⋯⋯⋯⋯⋯⋯⋯⋯⋯⋯⋯⋯⋯⋯⋯⋯⋯⋯⋯⋯⋯⋯⋯⋯⋯⋯⋯⋯⋯⋯1分
上所述:=1+2=42m⋯⋯⋯⋯⋯⋯⋯⋯⋯⋯⋯⋯⋯⋯⋯⋯⋯⋯⋯⋯⋯⋯⋯⋯⋯⋯1分hx x
(3)失掉升力降落段加快度a3;恢复升力后加快度 a4,恢复升力速度v3
由牛第二定律mgF f ma3⋯⋯⋯⋯⋯⋯⋯⋯⋯⋯⋯⋯⋯⋯⋯⋯⋯⋯⋯⋯⋯⋯1分解a3=8m/s2⋯⋯⋯⋯⋯⋯⋯⋯⋯⋯⋯⋯⋯⋯⋯⋯⋯⋯⋯⋯⋯⋯⋯⋯⋯⋯⋯⋯⋯⋯⋯⋯1分FF f mg ma4⋯⋯⋯⋯⋯⋯⋯⋯⋯⋯⋯⋯⋯⋯⋯⋯⋯⋯⋯⋯⋯⋯⋯⋯⋯⋯⋯⋯1分解得a4=6m/s2⋯⋯⋯⋯⋯⋯⋯⋯⋯⋯⋯⋯⋯⋯⋯⋯⋯⋯⋯⋯⋯⋯⋯⋯⋯⋯⋯⋯⋯⋯⋯1分
且v12v22h⋯⋯⋯⋯⋯⋯⋯⋯⋯⋯⋯⋯⋯⋯⋯⋯⋯⋯⋯⋯⋯⋯⋯⋯⋯⋯⋯⋯⋯1分2a32a4
解得v
3at
3
32
s(或2.1s)⋯⋯⋯⋯⋯⋯⋯⋯⋯⋯⋯⋯⋯⋯⋯⋯⋯⋯⋯⋯⋯⋯1分32
山东省微山县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二学段质量检测试题
-7-
11 / 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