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中医体质调查研究现状系统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目的] 了解中国大学生中医体质调查研究现状,评价其方法学质量。
[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及维普3大中文数据库,检索时限为2010年1月至2019年10月。
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筛选并纳入文献,并对文献名称、发表年份、文献类型、发表期刊、第一作者所在地区、作者数量、样本量、抽样方法、方法学质量(AHRQ )等信息进行提取分析。
[结果]最终纳入37篇合格文献,文献数量整体呈波浪式上升趋势,《中华中医药杂志》载文量最多,为4篇(占10.81%);载文量为2篇以上(含2篇)的7种期刊中,核心期刊共4种10篇(占27.78%);文献作者分布于全国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单篇作者数为1~9人不等,每篇文献研究平均作者数量为4~5个。
纳入的
37篇文献中,样本量分布不均衡,每篇文献研究平均样本量为1363例;抽样方法分布情况显示,6篇文献(占16.22%)使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7篇文献(占18.92%)使用整群抽样方法,24篇文献(占64.86%)未提及抽样方法;方法学质量结果显示37篇文献均为中等质量和低质量文献,且与文献发表年份无关(P =0.987)。
[结论]大学生中医体质调查研究文献总量较高,但文献质量偏低,今后需努力钻研循证医学研究方法,严格质控科学调查研究过程。
同时开展多机构合作研究,提高科研水平和影响力。
关键词:中医体质;大学生;调查研究;横断面研究中图分类号:R2-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43(2020)06-0673-06
大学生中医体质调查研究现状系统评价
*
田春颖,黄
洋,孙璇,王东军,王泓午
(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301617)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11CB505406)。
作者简介:田春颖(1995-),女,硕士研究生在读,主要研究方
向流行病学与医学统计学。
通讯作者:王泓午,
E-mail :******************。
DOI :
10.11656/j.issn.1673-9043.2020.06.16
中医体质是指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形成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心理状态等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1]。
中华中
医药学会在2009年颁布《中医体质辨识标准》以后,体质辨识作为一种评估人体健康状态的方法,
正在被人们所重视和接受。
体质辨识丰富了中医健康辨识标准体系,为中医基础理论拓展了新的学术领域[2-3]。
体质状况是决定健康状态是否良好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决定疾病的易感性与倾向性,决定疾病的转归和预后[4]。
体质辨识研究对象范围广,包括不同职业人群,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希望,是推动国家进步发展的重要力量,他们的健康状态关系祖国的未来,社会的进步、生活及学习就业压力的增加使大学生群体健康状态不容乐观[5]。
目前,国内大学生中医体质调查研究广泛开展,但因缺乏对科学方法的重视,文
献研究质量参差不齐,研究结果可信度低,为临床
制定保健干预策略参考价值差。
因此,研究旨在对中国大学生中医体质调查研究现状进行阶段性总结,以助于提高今后文献研究质量,为临床提供一定参考,高效改善大学生健康状况。
1资料与方法
1.1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1.1.1纳入标准研究对象为健康大学生;研究内容为中医体质;研究方法为横断面研究;文献研究类型为期刊论文、会议论文、学位论文;如内容雷同,则选择资料最完整的文献。
1.1.2排除标准非健康大学生人群;
研究内容非中医体质;非横断面研究类文献;综述类文献;科普
类文献;文摘类文献;无法获取全文者。
1.2资料来源
1.2.1文献检索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 )、维
普(VIP )、万方(WanFang data )数据库公开发表的文献,以“大学生”“中医”“体质”“调查研究”“横断面研究”为检索词进行主题检索,检索时限为2010年1月至2019年10月。
1.2.2文献筛选根据检索式进行检索,
将检索到·循证医学·
673
表1
大学生中医体质调查研究文献发表期刊分布
序号
期刊名称
载文量(篇)百分比(%)累计百分比(%)影响因子(2019)是否是核心期刊1中华中医药杂志411.1111.11 1.577中文核心2亚太传统医药38.3319.440.520否3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 5.5625.000.499否4光明中医2 5.5630.560.462否5时珍国医国药2 5.5636.110.870中文核心6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 5.5641.670.862科技核心7中医药导报
2
5.56
47.22
0.679
科技核心
图1文献筛选流程与结果
的文献题录导入到Note Express3.2软件中,由两位研究者严格独立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阅读题目和摘要进行初筛,而后获取并阅读全文以最终确定是否纳入,并交叉核对,如遇分歧,则与通讯作者讨论后决定。
1.3资料提取使用Excel 2016进行建立资料提取表,分别由两位研究者独立提取并核对提取资料,如遇分歧,则与通讯作者讨论后决定。
提取内容主要包括:1)文献基本特征:文献名称、发表年份、文献类型、发表期刊、第一作者所在地区、作者数
量、样本量、抽样方法等。
2)方法学质量:AHRQ 医疗质量评价体系的11个条目。
1.4质量评价采用AHRQ 医疗质量评价体系对纳入的横断面研究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
AHRQ 医疗质量评价体系共有11个条目,对每一条目,回答为“是”者,记1分。
“否”记0分,得分1~3分
为低质量文献,4~7分为中等质量文献,8~11分为高质量文献。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
2.0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进行组间比较时,首先进行正态性检验,若服从正态分布,采用成组设计资料的t 检验;若不服从正态分布,则采用秩和检验。
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 确切概率法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文献检索与筛选流程本研究共检索到337篇文献(中国知网91篇,万方数据库201篇,维普数据库45篇),将文献导入到Note Express
3.20软件查重,并配合人工查重后,纳入199篇,经过逐层筛选,最终纳入37篇,文献筛选流程与结果见图1。
2.2发表年份发布2010—2018年大学生中医体质调查研究文献数量整体呈波浪式上升趋势。
2010—2014年发文量呈不稳定上升,2014年达到最高峰,2014—2018年发文量有所下降,见图2。
2.3期刊分布纳入的37篇大学生中医体质调查研究文献中,1篇为会议论文(占2.70%),36篇为期刊论文(占97.30%),分别发表在26种期刊上。
《中华中医药杂志》载文量最多,为4篇(占10.81%)。
载文量为2篇以上(含2篇)的期刊共7种,共载文
17篇
(占19.44%),其中核心期刊10篇(占27.78%),包含中文核心6篇(占16.67%),科技核心4篇(占11.11%)。
26种期刊中,
影响因子分布范围为0.462~1.577。
载文量为2篇以上(含2篇)的期刊的载文情况见表1。
2.4作者分布
2.4.1
第一作者所在地区分布统计分析第一作
者所在地区,结果显示:
37篇文献研究来源于全国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发文量在3篇以上(含3篇)的地区有福建省(5篇,占13.51%)、江苏省(4篇,占10.81%)、广东省(4篇,占10.81%)、甘
肃省(4篇,
占10.81%)、湖南省(3篇,占8.11%)、吉图2
大学生中医体质调查研究文献发表年份分布
文献数量(篇)
年份
674
表2大学生中医体质调查研究文献第一作者所在
地区分布
序号第一作者所在地区载文量(篇)序号第一作者所在地区载文量(篇)1福建省54甘肃省42江苏省45湖南省33
广东省
4
6
吉林省
3
表3
大学生中医体质调查研究文献作者数量分布
作者数量(个)
文献数(篇)百分比(%)作者数量(个)
文献数(篇)百分比(%)1513.516718.922718.9271 2.7032 5.4181 2.704616.229
3
8.11
5
5
13.51
表4
大学生中医体质调查研究文献样本量分布
样本量(例)文献数(篇)
百分比(%)
<5001437.84500~10001129.731000~2000616.212000~500038.11>5000
38.11合计
37
100.00
林省(3篇,占8.11%)。
湖北、山东、陕西、北京、天津、海南、江西、云南、浙江、内蒙古、河北,这11个地区共发表研究14篇,占发文总量的37.84%。
发文量在3篇以上(含3篇)的地区分布情况见表2。
2.4.2作者数量及发表篇数纳入的37篇文献中,作者数量最多9个(3篇,占8.11%),最少1个(5篇,占1
3.51%),每篇文献研究平均作者数量为4~5个,见表3。
2.5样本量分布纳入的37篇文献中,
样本量分布不均,样本量最大的为6205例,最小的为146例,每篇文献研究平均样本量为1363例,见表4。
2.6抽样方法分布纳入的37篇文献中,均使用
抽样调查方法。
6篇文献(占16.22%)使用单纯随机
抽样方法,7篇文献(占18.92%)使用整群抽样方
法,24篇文献(占64.86%)未提及抽样方法,见图3。
2.7
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2010—2018年大学生中医体质调查研究文献AHRQ 平均得分整
体呈上升趋势,
2010—2013年AHRQ 平均得分呈上升趋势,2013—2016年AHRQ 平均得分呈下降
趋势,
2016—2018年呈上升趋势,见图4。
纳入文献的AHRQ 医疗质量评价体系平均得分为4~5分,37篇文献中尚无高质量者
(8~11分);中等质量文献(4~7分)28篇,占总发文量的75.68%;低质量文献(1~3分)9篇,占总发文量的
24.32%,具体条目见表5。
3讨论
3.1研究总结本研究系统检索并纳入了2010至2019年国内大学生中医体质调查研究的文献,共计37篇。
从整体趋势上讲,文献数量呈波浪式上升,2010—2014年增幅较大,这与中华中医药学会在2009年颁布的《中医体质辨识标准》、国家政府管理部门及科研人员的重视有关[6]。
载文量最多的期刊为《中华中医药杂志》,了解载文量领先的杂志,有助于研究者及时掌握该领域最新研究动态,也有利于研究者发文投稿选刊[7]。
载文量为两篇以上(含两篇)的7种期刊中,核心期刊4种,共10篇(占27.78%)
,应提高文献质量,
为临床提供参考价值。
纳入的37篇文献中,文献第一作者主要分布在福建省(5篇,占13.51%)、江苏省(4篇,占10.81%)、广东省(4篇,占10.81%)、甘肃省(4篇,占10.81%)、湖南省(3篇,占8.11%)、吉林省(3篇,占8.11%),
图3大学生中医体质调查研究文献抽样方法分布
图4大学生中医体质调查研究文献AHRQ 平均得分年度
分布
675
地域上呈现明显的不平衡性,主要与地区经济状况、政府资助状况及中医药管理部门在当地的政策推广程度有关[8]。
从文献的作者数来看,单篇作者数为1~9人不等,每篇文献研究平均作者数量为4~5个,研究者数量较多,主要与调查研究工作历时较长,过程繁琐有关,调查研究工作对研究者的专业知识要求较高,临床人员、基础理论研究者及流行病学与统计学专业人员的共同参与可以提高文献的研究质量[9]。
纳入的37篇文献中,样本量分布不均衡,25篇研究(占67.57%)的样本量在1000例以下,12篇研究(占32.43%)的样本量在1000例以上,样本量相对偏小,这与国家政府的基金支持度、研究团队人员数量、团队人员架构及参与调查人员配合程度等有关[10-11]。
就抽样方法分布状况而言,6篇文献(占16.22%)使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7篇文献(占18.92%)使用整群抽样方法,24篇文献(占64.86%)未提及抽样方法,在调查研究设计上存在严重不足,直接关系到研究结论的准确性[12]。
在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方面,37篇文献均为中等质量和低质量文献,近5年(2015—2019年)相较2010—2014年发表的文献方法学质量并无明显提高。
在质量评估、控制混杂因素偏倚、缺失数据处理及随访等方面,37篇文献重视度不够,总体质量偏低,即研究深度不足、调查研究设计及统计方法简单化等[13],研究结论可信度低,对临床制定保健干预策略意义小,甚至误导决策[14-15]。
3.2本研究的局限性纳入的37篇文献中,样本量偏小,文献整体质量偏低,不能为临床制定保健干预策略提供充足证据,仅供参考;本研究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3大中文数据库为基础进行检索,可能存在文献漏检偏倚。
但3大中文数据库涵盖的期刊数量较为全面,查准率和查全率均较高,因此本研究能够代表大学生中医体质调查研究的现状。
3.3展望本研究表明,目前大学生中医体质调查研究领域方法学质量不佳,这与上述提到的诸多问题紧密相关。
针对上述问题,今后需加大专业人员的培养与投入,努力钻研循证医学研究方法,严格质控科学调查研究过程,强调规范的调查流程,完善调查研究体系,提高研究质量。
在研究水平上,注意开展与基础研究院所、临床研究机构的合作研究,促进研究成果的辐射,提高科研水平和影响力[16]。
本系统综述纳入的研究为不同时期大学生中医体质调查情况,由于大学生中医体质调查研究发文量有限,仅对近10年调查研究结果进行分析,未对同一时期的调查情况进行分析汇总,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思路和方向;同时在纳入标准中未对样本量进行限制,个别研究样本量太小,结果可靠性低,为今后开展高质量调查研究提供方向。
参考文献:
[1]虞晓含,朱燕波,王琦,等.中医体质量表的项目反应
理论分析[J].中医杂志,2017(1):27-30.
YU X H,ZHU Y B,WANG Q,et al.Theoretical analysis of
project response of TCM body quality table[J].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2017(1):27-30.
[2]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M].北京:中国中
医药出版社,2009.
Classification and determination of constitu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y Chinese Association of traditional
表5大学生中医体质调查研究的AHRQ工具方法学质量评价结果
条目
文献数量(n=37)
是否
篇百分比(%)篇百分比(%)
①是否明确了资料的来源(调查、文献回顾)37100.0000.00
②是否列出了暴露组和非暴露组的纳入及排除标准或参考以往的出版物1848.651951.35
③是否给出了鉴别患者的时间阶段2259.461540.54
④如果不是人群来源的话,研究对象是否连续37100.0000.00
⑤评价者的主观因素是否掩盖了研究对象其他方面情况00.0037100.00
⑥描述了任何为保证质量而进行的评估38.113491.89
⑦解释了排除分析的任何患者的理由1540.542259.46
⑧描述了如何评价和(或)控制混杂因素的措施00.0037100.00
⑨如果可能,解释了分析中是如何处理丢失数据的410.813389.19⑩总结了患者的应答率及数据收集的完整性3594.592 5.41輥輯訛如果有随访,查明预期的患者不完整数据所占的百分比或随访结果00.0037100.00
676
Chinese medicine[M].Beijing:Chin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ess,2009.
[3]薛守宇,黄振鹏,刘瑞.大学生中医体质辨识探析[J].医
学信息,2019,32(10):154-155,162.
XUE S Y,HUANG Z P,LIU R.Identifi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constitu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
Medical Information,2019,32(10):154-155,162.
[4]白云,李明今.大学生中医体质现状研究进展[J].延边
大学医学学报,2013,36(2):147-149.
BAI Y,LI M J.Research progress of college students’constitu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Journal of Medicine,Yanbian University,2013,36(2):147-149.
[5]燕宪涛,杨奕芝.大学生中医体质及亚健康调查研究—
以韩山师范学院为[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19,40(3):61-65.
YAN X T,YANG Y Z.Investigation on the Constitution and sub鄄health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a case study of Hanshan Normal University[J].
Journal of Hanshan Normal University,2019,40(3):61-65.
[6]Celiac Disease.Evidence Report/Technology Assessment
No.104.(Prepared by the University of the Ottawa Evidence鄄based Practice Center,under Contract No.290鄄02鄄0021.) AHRQ Publication No.04鄄E029鄄2.Rockville,MD:Agency for Healthcare Research and Quality.September2004. [7]甘惠,王晴,杨璐,等.国内护理领域系统评价/Meta
分析文献计量学分析[J].护理研究,2016,30(5):551-555.
GAN H,WANG Q,YANG L,et al.Systematic evaluation of domestic nursing field/meta analysis bibliometric analysis[J].
Nursing research,2016,30(5):551-555.
[8]赵静,颜君.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疾病感知研
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9,35(8):919-924.
ZHAO J,YAN J.Bibliometric analysis of disease perception research based on web of science database[J].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information,2019,35(8):919-924. [9]刘星星,贺清明.基于文献计量学的我国协同护理研究
现状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1):163-165,167.
LIU X,HE Q M.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llaborative nursing research in China based on Bibliometrics[J].World’s latest medical information digest,2019,19(71):163-165,167.
[10]陶李蕙苹,沈政洁,李柳,等.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系
统综述/Meta分析的现状评价[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7,35(12):3126-3130.
TAOLI H P,SHEN Z J,LI L,et al.Systematic review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malignant
tumors/current evaluation of meta analysis[J].Chinese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2017,35(12):3126-3130. [11]石云舟,周思远,黄辰,等.针灸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文
献计量学分析与评价[J].上海针灸杂志,2019,38(9):1065-1070.
SHI Y Z,ZHOU S Y,HUANG C,et al.Bibliometric analysis andevaluationof acupuncture treatment of chronic urticaria[J].
Shanghai Journal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2019,38
(9):1065-1070.
[12]陈功森,倪健,罗菊元,等.基于CNKI的冬凌草甲素研
究文献计量学分析[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9,26(9):104-109.
CHEN G S,NI J,LUO J Y,et al.Bibliometric analysis of oridonin based on CNKI[J].Chinese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formation,2019,26(9):104-109. [13]雷昌达,吉金山,张静.乳腺癌研究系统评价及Meta分
析成果的文献计量学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7,20(S3):197-200.
LEI C D,JI J S,ZHANG J.Systematic evaluation of breast cancer research and bibliometric analysis of meta analysis results[J].Chinese general practice,2017,20(S3):197-200.
[14]龚筱平.1997年以来我国关于运动动机调查研究的文
献计量学述评[A].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心理学分会、中国心理学会体育运动心理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会后版)[C].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心理学分会、中国心理学会体育运动心理专业委员会: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心理学分会,2018:1.
GONG X P.A bibliometric review on the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of sports motivation in China since1997[A].Sports psychology branch of Chinese Academy of Sports Sciences and Sports Psychology Professional Committee of Chinese Psychological Society.Summary of the11th national sports psychology Academic Conference(after the conference)[C].
Sports Psychology Branch of Chinese Academy of Sports Sciences and Sports Psychology Professional Committee of Chinese Psychological Society:Sports Psychology Branch of Chinese Academy of Sports Sciences,2018:1.
[15]LIBERATI A,ALTMAN D G,TETZLAFF J,et al.The
PRISMA statement for reportingsystematic reviews and meta鄄analyses of studies that evaluate health careinterven鄄
tions:explanation and elaboration[J].Journal of Clinical Epidemiology,2009,62(10):e1-34.
[16]SHEA BJ,HAMEL C,WELLS GA,et al.AMSTAR is a reli鄄
able and valid measurement tool to assess themethodological quality of systematic reviews.Journal of Clinical Epidemi鄄
olog,2009,62(10):1013-1020.
[17]李雨丝,李雅楠,李英帅.中医阳虚体质研究文献计量学
677
分析[J].中医学报,
2019,34(6):1334-1338.LI Y S ,LI Y N ,LI Y S.Bibliometric analysis of research literature on yang deficiency constitu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9,34(6):1334-1338.
(收稿日期:
2020-08-10)ISO
国际标准《中医药———玻璃拔罐具》发布
···································
·消息·
8月28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正式发布中医药国际标准《中医药———玻璃拔罐具》(ISO 22213:2020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Glass cupping device )。
该标准由天津中医药大学郭义教授领衔,孟向文教授、杨毅副教授、赵雪副教授等组成的针灸标准化研究团队主导制定。
从正式立项到正式出版,共历时30个月。
本标准的发布对于保障全世界接受拔罐疗法的民众的安全、疗效,以及在全球开展医疗与科研国际合作中医疗器具的质量与标准统一,具有重要意义。
拔罐法古今沿用,疗效可靠,中医认为其具有温经散寒、行气活血、舒筋活络、温固阳气、祛风除湿、清热泻火等不同功效,现代研究表明拔罐可以调节神经系统平衡、提高吞噬细胞功能以及促进血流通畅的作用,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骨伤及五官科病证。
ISO 国际标准《中医药———玻璃拔罐具》由来自中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意大利和韩国5个国家的提名专家与项目团队共同制定,其研制过程严格遵循ISO 国际标准编制规则,从罐具的外观、规格、封合面密封性、气密性、理化指标、检验方法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储存等方面开展标准制定工作。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of college students ’constitu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IAN Chunying ,HUANG Yang ,SUN Xuan ,WANG Dongjun ,WANG Hongwu (TianjinUniversit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Tianjin301617,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of College Students ’Constitu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evaluate the quality of methodology.[Methods]Three Chinese databases of CNKI ,Wanfang and VIP were searched by computer ,and the searching time was from January 2010to October 2019.According to the inclusion criteria and exclusion criteria ,the literature was selected and included ,and the information of literature name ,publication year ,literature type ,publication journal ,first author ’s region ,number of authors ,sample size ,sampling method ,methodology qualit y(AHRQ)was extracted and analyzed.[Results]Thirty seven qualified literatures were included ,and the total number of literatures showed a wave like upward trend.Chinese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ad the largest number of articles ,accounting for 4literatures (10.81%);the authors of literatures were distributed in 17provinces ,autonomous regions and municipalities directly under the central government ;the number of single authors ranged from 1to 9,and the average number of authors in each literature study was 4-5.Among the 37literatures included ,the sample size distribution is uneven ,and the average sample size of each literature study is 1363;the distribution of sampling methods shows that 6literatures (16.22%)use simple random sampling method ,7literatures (18.92%)use cluster sampling method ,and 24literatures (64.86%)donot mention sampling method ;the results of methodological quality show that 37literatures are of medium quality It was not related to the year of publicatio n(P=0.987).[Conclusion]the total amount of research literature on TCM Constitu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s high ,but the quality of literature is low.In the future ,it is necessary to study the research methods in this field and strictly control the scientific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process.At the same time ,we will carry out multi agency cooperative research to improve the level and influence of scientific research.
Keywords :constitu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llege students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cross section research
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