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坦克炮
德国黄鼠狼3型反坦克炮

德国黄鼠狼3型反坦克炮■ 作者:黄河376.210DIORAMA 1/35. All Rights Reserved.3. All Rights Reserved.拼完后的整体效果,排气管部分用田宫灰色补土做出效果。
底漆我都选用盖亚系列,虽然不够环保,但是极其优异的效果让我这种职业玩家甘愿带上防毒面具。
灰色里面我喜欢添加一点黑色,这样可以辨识,更容易发现打磨的问题。
颜色越深,越容易看出问题,而白色最不容易看出。
喷完底漆后的效果。
盖亚底漆的漆膜牢固而致密,搅拌均匀的话,甚至可以有一层半光的效果。
而且对于树脂的咬合力也够强,金属一般,但是胜过GSI的金属底漆。
可以说是一种万能底漆。
面漆我使用田宫水性漆,以前配过一瓶,很久没用,所以也没法告诉大家配色了,大致就是田宫深灰作为基底色,如果你直接用深灰色,一样!其实德国灰的底色只要不是过于偏色,对于最终效果影响不大,之所以采用田宫水性色,主要是打算做得稍微多一点尘土感。
这样的话就需要表面粗糙一点。
漆膜溜光水滑只会给自己找麻烦。
需要注意的是,田宫水性漆最好用硝基溶剂,田宫的黄盖溶剂是最佳选择,几乎没有之一。
但缺点是气味环保优势没有了。
底色加白色喷出高光,现在流行CM,喜欢那个套路的也可以用,原理是类似的,反差,人为创造明暗来获得更立体的效果,特别是在光照不足的情况下。
. All Rights Reserved.一个有态度的制作者,对于水贴肯定是要切白边的,这是一个好习惯。
没有白边就意味着只要贴伏,就不会有干燥后出现白边的可能。
可以把失真降到最低。
滴几滴水,然后水贴移过去,吸饱水分后,水贴会自然分离,这样可以保持最大的背胶。
贴完水贴,喷上消光剂保护,然后就可以用田宫珐琅色做渍洗了,最传统的技法。
洗完后的上下车体对比。
重点部位使用渍洗液点出,比如每个铆钉。
掉漆用德国灰+海绵做出。
排气管用天然土涂出,颜色按照各人想法做出即可。
. All Rights Reserved.田宫双色调出差不多的锈色,均匀喷上,我比较喜欢这种顺序,可能和大师的处理顺序正好相反。
反坦克炮立靶密集度影响因素分析

代人数值求得 c, 09 . = .5 由于滑榴 弹的千米 立靶 密集度 是直射 , Y=2m, 令 由
表 1 X =1 1 代入式( ) 知 3m, 0 1 求得 0 = .2 。 即千米 o 0 4 54 .
布等. 本文 中从质 点 弹道学 经典 理论 出发 , 某 滑榴 弹 的 对 千米立靶密集度试验数据 进行分 析 、 算 、 计 处理 , 总结 出影 响千米立靶 密集度 方 向、 高低偏 差 的主要 因 素 , 产 品研 从
数, 如火炮 起始射角 和选药等. 根据战技指标要求 = 5 / , 8 0m s千米立靶密集度直射
y to"c% — 0, ( =kO  ̄ o [ 一] 1 X n一.sI 一J ) a _ L 0 = C 4 一 3 l
y火炮射 角 ; , 墨 c 为阻力系数.
2 1 试 验 数 据 处理 .
弹道系数的变化会引起密集 度 的降低. 响弹 道系数变 化 影 的主要 因素是弹丸本身 的因素 , 如弹形偏差 、 弹重偏差 等.
下 , 行 多发 射击 时其 弹着 点 对 于平 均弹 着点 的集 中程 进 度, 即弹着点集结在最小面积上 的性能 …. 于反 坦克炮 , 对
2 火 炮 射 角 、 丸初 速 试 验数 据 分 析 弹
第3 l卷
第 1期
四 川 兵 工 学 报
21 0 0年 1月
【 武器装备】
反 坦 克 炮 立 靶 密 集 度 影 响 因素 分 析
孙 艳 馥 侯 妮 娜 郭 红 千 , ,
( . 阳理工大学 装 备工程学院 , 阳 1沈 沈 10 5 ; . 1 19 2 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 沈阳 10 2 ) 10 7
苏联76mm经典加农炮反坦克炮

ZIS-3型76毫米加农炮ZIS-3型76毫米加农炮,格拉宾火炮设计局设计,利用ZIS-2的炮架,加装新炮管,有+45度的射角,加装炮口制退器,可以减少30%的后坐力,加装垂直半自动锲型锁、液压驻退机、复位机,独立开机的GAZ高射炮高低机等,增强性能。
ZIS-3的制造成本很低,成为第一种大量生产、装备全球许多国家。
在卫国战争、朝鲜战争广泛使用,中国仿制品为五四式76毫米加农炮。
20世纪30年代后期苏联武装力量开始了新一轮的军事改革。
当时苏军步兵师仍然大量装备着帝俄时代设计的1902/30型3英寸(76.2毫米)加农炮,而这种老旧火炮已远远不能适应当时的战场环境。
针对这种情况,著名的格拉宾火炮设计局(即以火炮设计师格拉宾的名字命名的高尔基市的第92厂设计局)在1936~1939年间先后设计了F-22和F-22USV型76毫米加农炮,虽然性能上有了一定提高,但总体设计仍不理想。
同时,苏联还认为德国在发展防护力强大的重型坦克。
为此格拉宾于1941年初设计了ZIS-2型57毫米反坦克炮。
格拉宾后来又将F-22USV的炮身装在ZIS-2的炮架上,从而得到了一种优秀的师属加农炮——ZIS-3。
这种火炮利用ZIS-2的炮架,装了新的炮管。
第一种原型炮有+45度的射角。
由于炮架不是设计给这种大威火炮使用的,加装了炮口制退器(可以减少30%的后坐力)。
火炮拥有一个垂直半自动锲型锁,一个液压驻退机,以及复位机。
高低机和水平机是独立开的,取自GAZ高射炮。
第一门试验样炮在1941年6月制作完毕,7月份就顺利通过了测试。
41年7月22日,新式火炮展示给G·库里克元帅。
元帅检查了火炮,但是不同意进行量产。
尽管有着元帅的禁令,格拉宾设计局仍可以通过92号工厂下一个订单进行少量生产。
至1941年底,只有一点点ZIS-3反坦克炮生产出来。
因为急需大量师属火炮,斯大林允许生产任何能对付德军坦克的火炮,哪怕火炮的重量和性能有所瑕疵。
英系反坦克炮系列小讲座AT7值得保留

英系反坦克炮系列⼩讲座 AT7值得保留 恩,⾸先咱们说说AT系列通⽤的缺点,就是短腿,从AT2到⼟⻳都是万年20的极速,但是每⼀级的发动机都升到顶级之后转向却⼀点都不渣,还有就是脑袋顶上的那个包,这⼀条先说出来下⾯就不⽤重复的说了。
像菊花和侧⾯这种弱点咱就不说了。
这⾥说2个T D的⼩技巧,适⽤所有T D。
1.被绕的时候⼀定要原地转向,就是单按A或者S,这样的转向才是数据中的速度,⽽你按W+A转向的话会很渣。
2.被侧贴了不要慌,先把屁股贴墙然后在转向就能把敌⼈挤出去。
AT2. 弱点,炮下⾯的2个⼩孔算是个弱点吧,但是打中基本都不掉⾎。
所以还是打包吧。
再说炮的选择,⽤6磅炮的话在5级房是可以称霸的,但是在6.7级房就是块⾁谁也打不穿,所以还是带3.2的反坦克炮吧,不论对⽅什么车咱都能抽掉他⾎。
这个车在5级来看不算神车,就是个过渡车所以咱们不多说了。
AT8. 弱点,右脸的机枪,百打百穿。
⽩板期这个车是很坑的,⽩板炮只能在6级房打打,所以这期间我们只打⾸胜就⾏了。
当出到第3个炮的时候就可以打打了,顶级炮以后在6级房是个B U G的存在,7级房可以⿊枪,8级房还是很吃⼒。
这个车的打法就是找个掩体,挡住⾃⼰的右脸,然后以⾼射速猛抽对⽅弱点,打不穿的咱们就抽他履带等队友绕菊。
由于这个车算是半个坑,所以不建议保留,只是个过渡车。
AT7.AT系列的绝对神车,没有之⼀。
弱点只有脑袋上的包,前脸⼀点弱点都没有,射界狭⼩,但是炮管在右⾯,我们找个掩体可以挡住⼤半个脸只露个炮管出来。
顶级的20磅炮成员慢100+输弹+通风可以达到5秒左右1发,226的穿深可以完虐59。
7级房没⽕炮的话可以带头冲锋进⾏碾压,8级房咱们2线⽀援,紧跟重坦,9级房找地⽅⿊枪,漏个炮管出来狂抽对⾯弱点,抽不动的继续断腿。
总体来说这个车可以保留,绝对的神车。
AT15. 弱点就是那个炮盾,属于间隙装甲,百打百穿,但是穿了不⼀定掉⾎。
日耳曼“犀牛”自行反坦克炮

日耳曼“犀牛”自行反坦克炮虎豹群中有“犀牛”日耳曼人喜欢动物,喜欢以动物的名字来命名坦克装甲车辆,尤其是凶猛的动物,如虎、豹等。
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就有“虎”式、“黑豹”、“猎虎”、“猎豹”、“鼠”式、“黄蜂”、“野蜂”、“象”式、“黄鼠狼”、“灰熊”、“犀牛”等坦克装甲车辆。
二战以后,还有“豹”式、“黄鼠狼”、“鼬鼠”、“猎豹”、“野猪”、“海狸”“秃鹰”、“野猫”、“狐”式、“美洲豹”……这一大群动物命名的坦克装甲车辆。
好家伙!简直成了动物园啦!这一回介绍的是兵器迷们可能不太熟悉的“犀牛”(Nashorn)自行反坦克炮。
“犀牛”身世首先,让我们先弄清“犀牛”自行反坦克炮的“身世”吧。
在二战期间纳粹德军的自行火炮中,的确是“高手如林”。
在本刊上两期的“自行火炮史话”中,尽管已经介绍了好几种知名的二战德军自行火炮,但是,由于篇幅的限制,仍然有一些未能加以介绍。
这里介绍的“犀牛”自行反坦克炮,就是其中之一。
“犀牛”自行反坦克炮,也有人按德文音译为“纳斯霍伦”自行反坦克炮,是德国第一种用特制底盘制成的自行火炮。
尽管也可以说它的底盘为TⅣ型坦克,但是,它是在TⅣ底盘的基础上,经过重大改动制成的自行火炮。
最突出的变化是,将发动机的位置从中部移至中前部,取消了传动轴,直接用联轴器将发动机和变速箱连接起来。
这样做的目的是尽量扩大战斗室的空间。
由于发动机的位置前移,使车体内部的布置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
图:1945年1月,在意大利战场上的德军“犀牛”自行反坦克炮研制“犀牛”一类“重型自行炮”的直接原因,是由于所谓的“T-34冲击”。
纳粹德国侵略军的装甲洪流涌入苏联大地后,开始时一帆风顺,但很快就遭到苏联红军T-34坦克等的顽强抵抗,而德军的TⅢ/TⅣ坦克根本不是对手。
德军用来对付T-34坦克的,主要是牵引式的Pak43/1式88毫米反坦克炮。
这种反坦克炮机动性极差,往往需要动用很多人力和车辆将火炮运进和运出发射阵地。
战德军火炮种类

战德军火炮种类、型号综述一、防空炮(antiaircraft gun)20毫米Flak 2820毫米Flak 3020毫米Flak 3620毫米FlaK 3820毫米Flak20毫米Gebirgsflak 3820毫米MG 151/20 Drilling30毫米Flak 103/3830毫米MK 30337毫米Flak 1837毫米Flak 3637毫米Flak40毫米Bofors model 2850毫米Flak 21450毫米Flak 4188毫米Flak 1888毫米Flak 3688毫米Flak 37/4188毫米Flak 3788毫米Flak 4188毫米Flak 4288毫米Flak Jaboschreck Zwilling (128毫米Flak 40,由该型号的88毫米炮发展出来的) 105毫米Flak 38105毫米Flak 39128毫米Flak 40 Zwilling128毫米Flak 40二、反坦克炮(antitank gun )28毫米s. Panzerbüchse 41 auf leichter Feldlafette28毫米s. Panzerbuchse 4128毫米sPB 41 F37毫米Pak 3642毫米Panzerjägerkanone 4150毫米Pak 2.06/83550毫米Pak 3866毫米Pak 5/80075毫米Kwk 40 L/4875毫米PaK 3975毫米PaK 40/175毫米PaK 40/375毫米PAK 4075毫米Pak 4175毫米Pak 4475毫米Pak 5075毫米Pak 6/86075毫米Pak 97/3875毫米Pak 97/4075毫米PAK80毫米Panzerabwehrwerfer 60080毫米PAW 60080毫米PAW80毫米PAW 8H6380毫米PWK 8H6380毫米Pak 97/4088毫米Pak 43/288毫米Pak 43/4188毫米Pak 43100毫米Panzerabwehrwerfer 600100毫米PAW 600100毫米PWK 10H64100毫米10H64 (PWK)128毫米Pak 44三、野战炮、野炮(field gun)75毫米leichter Feldkanone 1675毫米leFK3875毫米Feldkanone 4075毫米FK 4075毫米FK 7M 8575毫米le. FK 16 n.A.75毫米le. FK 1675毫米le. FK 1875毫米leicher Feldkanone 3875毫米leichter Feldkanone 16 neuer Art 75毫米leichter Feldkanone 1877毫米le. FK 96/1688毫米FK 43100毫米leichter Kanone 41100毫米s. K 10cm schwerer Kanone 105毫米le. K 41128毫米K 81/1128毫米K 81/2四、重炮(heavy gun)100毫米K 18100毫米s. K 18/40100毫米schwerer Kanone 18/40100毫米schwerer Kanone 18100毫米schwerer Kanone 42105毫米K 18105毫米s. K 18128毫米K 43128毫米K 44120毫米Kanone 43120毫米Kanone 44150毫米K 16150毫米K 18150毫米K 39150毫米Kanone 16150毫米Kanone 18150毫米Kanone 39170毫米170毫米K18210毫米K 38210毫米K 39/40210毫米K 39/41210毫米Kanone 38210毫米L/50210毫米210毫米K 52210毫米K38/41240毫米K3240毫米K 3240毫米Kanone 3240毫米L/46240毫米240毫米K4五、重型臼炮(heavy mortar)210毫米Langer Mörser210毫米Mörser 18210毫米Mörser 39210毫米Mörser 18lange 210毫米Mörser420毫米Gamma Gerät以下为500毫米以上口径Gerät 040Gerät 041600毫米Karl (卡尔臼炮——绰号“雷神之锤”)Thor六、榴弹炮(Howitzer)105毫米le. FH 44105毫米leichte Feld-Haubitze 16105毫米leichte Feld-Haubitze 18/42 105毫米leichte Feld-Haubitze 18 105毫米leichte Feld-Haubitze 42 105毫米Geb.-Haubitze105毫米Gebirgshaubitze 40105毫米GH 40105毫米le. FH 16105毫米le. FH 18 M105毫米le. FH 18/40105毫米le. FH 18/42105毫米le. FH 18105毫米le. FH 42105毫米leichter Feldhaubitze 18 M 105毫米leichter Feldhaubitze 18/40 105毫米StuH 42/2150毫米s. FH 13150毫米s. FH 18/40150毫米s. FH 18M150毫米s. FH 40150毫米s. FH 43150毫米s. FH 44150毫米s. FH. 18150毫米schwerer Feldhaubitze 13 150毫米schwerer Feldhaubitze 40 150毫米sFH13/1150毫米s. FH. 18150毫米s. FH. 36150毫米schwere Feld-Haubitze 18/40 150毫米schwere Feld-Haubitze 43 150毫米schwere Feld-Haubitze 44 150毫米schwere Feldhautize 18M 355毫米Haubitzen-Mörser 1355毫米M1七、步兵炮(infantry gun)75毫米Infanterie-Geschütz 3775毫米Pak 3775毫米IG 3775毫米IG 42 nA75毫米IG 4275毫米le. IG 1875毫米le. IG 18F75毫米leichte Infanterie Geschütz 18 IG 37 (75毫米)Pak 37 (75毫米)150毫米s. IG. 33/1150毫米s. IG. 33150毫米schwere Infanterie Geschütz 33 150毫米sIG 33/2八、中口径火炮(medium gun)75毫米Kwk 40 L/4388毫米S 201九、臼炮/迫击炮(mortar)80毫米Granatwerfer 6780毫米Granatwerfer 7381毫米Granatwerfer 73380毫米Raketenwerfer 61Sturmmörser十、山炮(mountain gun)75毫米Gebirg Geschütz 3675毫米Gebirgsgeschütz 4375毫米Gebirgskanone 1575毫米Gebirgskanone75毫米le. Gebirg IG 18Gebhard Gerät 99十一、列车炮(railroad gun )150毫米K (E)150毫米Kanone (E)170毫米K (E)170毫米Kanone (E)200毫米Kanone (E)203毫米K (E)210毫米K12 (E)240毫米K (E)280毫米Bruno280毫米K (E)280毫米K5 on rail280毫米280毫米K5 auf Eisenbahnlafette380毫米K (E)400毫米Kanone Adolf (E)406毫米K (E)800毫米on railroad (多拉)已命名的列车炮的级别:AdolfDoraGerman gun on railroadGustavKurze BrunoLange BrunoNeue BrunoSchwere BrunoSiegfriedTheodor BrunoTheodor十二、无后坐力炮(Recoilless gun)75毫米Leichtgeschütz 1/37075毫米LG 1/300 7,5cm LG 175毫米Leichte Geschütz 4075毫米LG 1/37075毫米LG 4088毫米PAW 4388毫米Raketenwerfer 4388毫米RW 43 Püppchen105毫米LG 2/350105毫米LG 2/370105毫米LG 2/540105毫米LG 2/550105毫米LG 40105毫米LG 42105毫米LG 43150毫米LG 240150毫米LG 290150毫米LG 42十三、火箭/火箭筒(rocket)150毫米WGr.150毫米Wurfgranate210毫米W.Gr. 42280毫米Wurf-Körper-Spreng320毫米Wurf-Körper Flamm320毫米M F1 50 Wurfgeschoße十四、火箭发射车(rocket launcher)80毫米Vielfachwerfer der SS28/320毫米Nebelwerfer 41300毫米Raketen-Werfer 56500毫米Raketten-Werfer850毫米Raketten-WerferDo-Gerät 38Gebirgs-Rakettenwerfer 43Himmler-OrgelMaikäferMoaning MinnieNebelwerfer 41Raketten-Gebirgswerfer Rakettenwerferschwerer Wurfrahmen 40 schweres Wurfgerät 40 (Holz) schweres Wurfgerät 41 (Stahl) Wurfgerät十五、舰炮(ship gun )88毫米C/35170毫米SK L/40十六、坦克炮(tank gun)20毫米Kwk 3020毫米Kwk 3820毫米KwK37毫米Kwk 38 (t)37毫米KwK L/4537毫米Kwk50毫米Kwk 3850毫米Kwk 3975毫米Kwk 3775毫米Kwk 4075毫米Kwk 4275毫米Kwk 4475毫米StuK 3775毫米StuK 40 L/4375毫米StuK 40 L/4875毫米StuK 4288毫米Kwk 3688毫米Kwk 4388毫米KwK128毫米KwK 44150毫米KwK 44。
德国反坦克炮传奇(2)---- 第二胎PAK38KWK39

1940年下,德国莱茵金属公司50毫米口径的PAK38型反坦克炮的样炮问世,该炮可以大体看成是PAK36的按比例放大版本,但是倍径增加到了60倍。
高低射界为:负8度到正27度发射2.25公斤,钢制装甲弹的时候初速度为每秒823米,可以击穿500米外78毫米厚垂直钢板。
使用钨合金穿甲弹时速度接近每秒1200米,有效射程2700米,可击穿500米处120毫米垂直钢板。
而且难能可贵的是该火炮非常轻便,裸炮的重量仅仅只有700公斤,加上支架都不到1吨。
其实PAK-38炮服役的稍微晚了点没有赶上入侵法国的战斗,否则它的火力将是法国坦克的一大噩梦。
不过希特勒却很有远见的希望在PAK-38反坦克炮上开发出一种适合坦克搭载的版本,以适应三号坦克。
而事实上进入苏联的国土没多久,希特勒的忧虑就被证实了。
德国的坦克在苏联的KV和T-34坦克面前非常无力,正面完全不可能击穿对方,侧面也得贴近了打,这导致坦克兵谈到T34和KV的恐慌甚至比对手恐慌虎1坦克还要厉害。
T34可以轻易的碾压德军的PAK-35/36反坦克炮阵地,也可以轻松的连续击毁3号和短身管的4号坦克。
德国坦克部队看到这个情况后也立即要求采用PAK38型火炮,莱茵金属在PAK38的基础上迅速的开发了KWK39型,它的坦克搭载型和PAK38稍有区别,因为不用考虑太多的后座距离问题,所以也就没有了类似的炮口制退器。
在1941年末到1943年春这段时间里,共有1900台安装有KWK39 型60倍口径50毫米炮三号投入了战场。
虽然一般情况下它只有在100-200米内才有可能击毁苏制T34坦克,而对KV坦克正面还是一筹莫展,这多少已经让德国坦克手们有了一定的信心。
安装有KWK39型50毫米火炮的三号坦克在东线战场上PAK38和KWK39并没有太多出彩的地方,不过到了北非却大不一样,隆美尔的非洲军团非常乐意拿它去对付英军的装甲。
他得出了PAK38布置在预设阵地,为己放坦克冲锋提供火力支援的战术,效果不错,对于瓦伦丁、十字军等坦克还是很有威胁的。
二战中的“黄鼠狼”自行反坦克炮

二战中的“黄鼠狼”自行反坦克炮许多兵器爱好者都知道德国的“黄鼠狼”步兵战车,它是世界上最早的步兵战车之一。
鲜为人知的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就有了“黄鼠狼”战车,不过,它不是步兵战车,而是一种自行反坦克炮。
?T―34冲击对二战中后期德国坦克的发展有巨大影响的事件,便是德国人所说的“T―34冲击”。
1941年6月,德国军队入侵苏联后,苏联军民同仇敌忾,英勇抗敌,但在开始阶段处于被动地位。
几个月以后,苏联战场上的形势有了转机。
这中间除了有政治、军事、气候等方面的原因外,苏联红军武器装备的改善,特别是性能优良的T―34中型坦克大量投入战斗,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T―34坦克一亮相,便给不可一世的德军装甲兵团以沉重的打击,德国人将此称为“T―34冲击”。
?T―34冲击,对德国二战中后期坦克装甲车辆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
德国“黑豹”战斗坦克和“虎”式重型坦克的问世,都是对抗“T―34冲击”的直接结果。
而德国人利用一些性能已经落后的坦克底盘,装上较大口径的火炮,制成自行反坦克炮或自行榴弹炮,来对付苏军或盟军的坦克,更是“家常便饭”。
这里介绍的“黄鼠狼”自行反坦克炮,便是“T―34冲击”的一个产物。
?从“黄鼠狼”1谈起二战期间,德国人先后研制出“黄鼠狼”1、“黄鼠狼”2、“黄鼠狼”3三种自行反坦克炮。
让我们还是先从“黄鼠狼”1自行反坦克炮谈起吧。
?1940年5月~6月,德国军队横扫法、荷、比、卢后,缴获了上千辆法国和英国的坦克装甲车辆。
德国军队对这些战车,或直接利用,或加以改造后利用,用以补充德国战车的不足。
其中,德国军队缴获的法军的“洛林”履带式补给品输送车约300辆,德国人将其中的大部分改装成自行榴弹炮或自行反坦克炮。
装75mm反坦克炮的,称为Pak40/1型或Sdkfz135型自行反坦克炮,即“黄鼠狼”自行反坦克炮,后来称为“黄鼠狼”1型自行反坦克炮。
?“黄鼠狼”1型自行反坦克炮的战斗全重为8.3t,乘员4人~5人,由于原来的法国“洛林”输送车主要用来运送作战物资和牵引火炮,上部结构较简单,这使它的改装工作相对容易些。
反坦克炮

反坦克炮是主要用于毁伤坦克及其他装甲目标的火炮。
旧名“战防炮”、“防坦克炮”。
它初速高、直射距离远、射速快、射角范围小、火线高度低,是重要的地面直瞄反坦克武器。
配用的弹种有破甲弹、穿甲弹和碎甲弹等。
按炮膛结构分为滑膛式和线膛式。
按机动方式分为牵引式和自行式,轻型反坦克炮还可用飞机、直升机空运。
反坦克炮的构造与一般火炮基本相同。
为了提高射速和射击精度,便于对运动目标射击,一般采用半自动炮闩和测距与瞄准合一的瞄准装置。
有的自行反坦克炮还装有自动装填机构和火控系统。
编辑本段历史反坦克炮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坦克装甲的厚度仅为6~25毫米,用步兵炮或野炮射击可毁伤坦克。
战后,随着坦克的发展,专用反坦克炮应运而生。
20世纪20年代,瑞士制成高平两用的20毫米自动炮,用于反坦克,初速为900米/秒,射速达300发/分,在1000米距离上穿甲厚度为15毫米。
1934年,法国装备了37毫米反坦克炮,发射穿甲弹,初速为762米/秒,硬芯穿甲弹初速达1030米/秒,射击距离500米时穿甲厚度为48毫米,超速穿甲弹的穿甲厚度为51毫米(当时坦克的装甲厚度已达45毫米)。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中型坦克装甲厚度为40~100毫米,重型坦克则为152毫米。
各参战国装备了口径50~100毫米的反坦克炮,初速一般为900~1000米/秒,穿甲厚度达到70~150毫米。
自行反坦克炮的出现,明显地提高了火炮的机动性能和作战效能。
战后一段时间,反坦克炮在一些国家曾停止发展。
几种反坦克炮性能见表。
20世纪70年代以后,战场上各类快速机动的装甲目标增加,先后出现复合装甲、屏蔽装甲及反应装甲等新技术,一批新型反坦克炮随之面世。
有的滑膛反坦克炮既能发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又能发射聚能装药破甲弹。
穿甲弹采用半可燃药筒,弹芯由钨合金材料制成,初速为1800米/秒,射击距离2千米时,穿甲厚度为300~340毫米,破甲厚度可达500毫米。
有的自行反坦克炮采用前后两节车体的特殊结构,前车体装设滑膛炮,炮塔能旋转360°,可进行圆周射击;后车体内安放发动机、油箱、自动装弹机,并可携带25发炮弹;装填炮弹由计算机控制,装填过程自动化,射速为8发/分。
苏联76mm经典加农炮反坦克炮

ZIS-3型76毫米加农炮ZIS-3型76毫米加农炮,格拉宾火炮设计局设计,利用ZIS-2的炮架,加装新炮管,有+45度的射角,加装炮口制退器,可以减少30%的后坐力,加装垂直半自动锲型锁、液压驻退机、复位机,独立开机的GAZ高射炮高低机等,增强性能。
ZIS-3的制造成本很低,成为第一种大量生产、装备全球许多国家。
在卫国战争、朝鲜战争广泛使用,中国仿制品为五四式76毫米加农炮。
20世纪30年代后期苏联武装力量开始了新一轮的军事改革。
当时苏军步兵师仍然大量装备着帝俄时代设计的1902/30型3英寸(76.2毫米)加农炮,而这种老旧火炮已远远不能适应当时的战场环境。
针对这种情况,著名的格拉宾火炮设计局(即以火炮设计师格拉宾的名字命名的高尔基市的第92厂设计局)在1936~1939年间先后设计了F-22和F-22USV型76毫米加农炮,虽然性能上有了一定提高,但总体设计仍不理想。
同时,苏联还认为德国在发展防护力强大的重型坦克。
为此格拉宾于1941年初设计了ZIS-2型57毫米反坦克炮。
格拉宾后来又将F-22USV的炮身装在ZIS-2的炮架上,从而得到了一种优秀的师属加农炮——ZIS-3。
这种火炮利用ZIS-2的炮架,装了新的炮管。
第一种原型炮有+45度的射角。
由于炮架不是设计给这种大威火炮使用的,加装了炮口制退器(可以减少30%的后坐力)。
火炮拥有一个垂直半自动锲型锁,一个液压驻退机,以及复位机。
高低机和水平机是独立开的,取自GAZ高射炮。
第一门试验样炮在1941年6月制作完毕,7月份就顺利通过了测试。
41年7月22日,新式火炮展示给G·库里克元帅。
元帅检查了火炮,但是不同意进行量产。
尽管有着元帅的禁令,格拉宾设计局仍可以通过92号工厂下一个订单进行少量生产。
至1941年底,只有一点点ZIS-3反坦克炮生产出来。
因为急需大量师属火炮,斯大林允许生产任何能对付德军坦克的火炮,哪怕火炮的重量和性能有所瑕疵。
《坦克世界》战车应用——反坦克炮

【隐形杀手】拥有强大的坦克炮,能够轻松穿透对手的装甲,但同时装甲也是非常薄弱,无法抵挡敌人的炮火……这就是704工程、ISU-152等反坦克炮明显的优缺点。
在善于隐藏喜欢偷袭的玩家手中,反坦克炮是一个威力巨大的武器,巧妙的隐蔽加上一瞬间巨大的杀伤力,足以阻止任何敌人前进的步伐。
但如果你没有成为隐身杀手的资质,那还是要仔细考虑是否使用反坦克炮,因为在被发现的情况下,反坦克炮的生存几率很低。
【隐蔽性才是重中之重】你是树丛、角落、废墟间的幽灵,坦克车中的狙击手,瞄准射杀是你唯一该做的事情。
身为歼击战车,隐蔽是关键,而伏击就是最典型的战术。
在部队的后方,利用你长距离的射程和精准度击杀敌方任何车辆。
记住,一定要用手动高倍镜面准敌人战车的薄弱部位,你所应该做的,是蛰伏之后的一鸣惊人玩家优质攻略:TD各性能的重要性依次为:视野、精度、穿甲、威力、射速。
装甲和机动性基本可以无视。
什么?有人反对这么推崇视野的重要性?那请先撤下你车上的炮队镜和伪装网,卖掉练习了伪装技能的乘员再来讨论吧。
…黄鼠狼'II是公认的神器,原因不在于很多人认为的射角大、机动性好、炮猛和甲厚。
460M的视野,目前所有TD中的第一。
有这一条就够了。
俺的看法,就算‟黄鼠狼…II的资料什么都不改,单单把等级改为4级,就是一款非常优秀的探路侦察车。
可惜它不能进大车局。
追猎者是各国TD中最大的悲剧,主要原因就是那它300的视野,再加上它上一级黄鼠狼'II那460的变态视野,追猎者就算装上炮队镜和光学镜,视野也只有390+。
如此巨大的反差,它不悲剧谁悲剧?SU85B、SU85、ISU152、‟黄鼠狼…II、猎豹都是开起来非常爽的车。
原因在于它们的火炮不但精度高,而且伤害大。
基本是2到3炮可以解决比自己高1到2级的坦克。
其他精度高伤害不够的车,无法形成有效的威慑让对方停车或后缩。
而TD,大家都知道的,被人近身后就是悲剧。
斐迪南和猎虎,都是非常优秀的车辆,俺把它们踢出TD的范围可能会惹火很多哈德党。
暮色黄昏中的技术传承——从89式自行反坦克炮试验车谈起

暮色黄昏中的技术传承——从89式自行反坦克炮试验车谈起作者:王笑梦来源:《坦克装甲车辆》 2015年第9期王笑梦在去年举办的第十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中国兵器工业下属北方机械集团公司展出了一款专为外贸生产的ST1型105毫米8×8轮式突击炮,该车在2014年装甲日活动中就有过精彩的演示,并表演了发射炮射导弹等科目。
该车外形高大威猛,一门硕长的带热护套的105毫米火炮高高昂起,前端是一套具有中国轮式突击车火炮特色的吹孔式反作用炮口制退器。
从这一特殊构型的炮口制退器让笔者联想到曾经在包头北方兵器城中偶遇的一辆89式自行反坦克炮,那辆炮车与列装的标准型号相比安装了不同的火炮,其前端也安装有这种独特的炮口制退器。
似乎这一黝黑不起眼的小小制退器,将被誉为“中国斐迪南”的89式自行反坦克炮与面前的新型轮式突击炮紧密地联系起来。
反坦克武器研制大会战PTZ89式120毫米自行反坦克炮是我国1970年代末期开始研制的滑膛反坦克炮,主要用于为坦克和机械化部队提供火力支援,形成快速、机动的反坦克打击能力。
该炮是国家“七五”重点项目,产品项目代号为WA320。
而要进一步追根溯源,则不得不提到那场著名的反坦克武器研制大会战。
早在1960年代中央军委即作出了尽快改进现有反坦克火炮、火箭筒和中型坦克的要求。
1966年,越南战争正打得如火如荼,作为北越大后方的中国也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抗美援越活动,大量武器装备支援给北越部队,部分技术兵种甚至直接参战。
此时,中国驻越南科研小组组成了专门调查组,跟随北越部队深入越南南方,广泛搜集中国生产的反坦克武器和其他陆军武器装备在越南战场上的使用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获取了宝贵的实战数据。
同年冬季,总参谋部、国防科委、五机部、炮兵等又联合组成工作组赴昆明军区进行调查研究,征求有作战经验的部队对反坦克武器改进和研制的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改进了56式75毫米无后座力炮,研制成功了65式82毫米无后座力炮、75式105毫米无后座力炮及相关弹种。
德国反坦克炮传奇(1)----敲门砖PAK-3536

随着纳粹德国1931年1月31日上台执政,德国开始大规模扩充陆军装备,由于凡尔赛条约德军不允许拥有坦克,那么防卫周边国家的坦克部队也成了当务之急。
1934年莱茵金属按照军方要求研制出PAK-35/36型37毫米反坦克炮,它采用轻型双脚式炮架,身管比例为42.2倍,炮闩为半自动水平开启,以及液压式驻退复进机。
最大射速每分钟15发,使用标准穿甲弹时初速每秒782米,可击穿450米外48毫米装甲,战斗全重382公斤。
该炮在1936年西班牙内战时就被投入使用,6个反坦克炮兵团被派遣到西班牙支持叛军,在应对苏联的BT坦克和T26坦克的时候效果不错。
之后参加到波兰战争该炮也表现的令人欣慰,而且它可以发射多重弹药。
它的改进型,专门为坦克使用的KWK36型也进入了德军坦克部队,被装备在三号坦克上,成为德军装甲部队的核心武器。
德国反坦克火炮的工艺让世界开始瞩目,美、日、苏列强设计坦克炮的时候都参照了PAK-35/36。
同时这门炮也销往了苏联和中国,苏联是以此为样板扩大口径和威力成为自己的45系的反坦克炮,而中国则用于德械师的编制内。
至于美国M3型37毫米反坦克炮更是直接照搬它的技术,成为美国小口径反坦克炮的中坚力量。
但是接下去进攻法国的战斗,德国人虽然希望PAK35/36能延续良好的表现,被委以防御法军坦克进攻的重任,但是这次他们遇到了玛蒂尔达坦克和B1坦克等一系列装甲偏厚的对手,该炮的表现就被打回了原型。
英国人回忆当玛蒂尔达坦克进攻德军的反坦克炮阵地的时候,德国士兵只是开了几炮就被英军的坦克机枪所击倒,剩余的也就弃炮逃走或者倒下装死。
至于它的坦克炮版本KWK36只能在近距离击毁B1的百叶窗发动机盖,而其他时候则完全无法击穿。
装备有KWK36型37毫米炮的三号坦克A型而到了东线战场,德军发现PAK-35/36对苏联新型坦克的效果更为糟糕,由于要面对苏联已经现代化的坦克T34和更为厚重的KV-1。
无奈的德国士兵只能戏称其为“敲门武器”,意思即为只能打出声响。
反坦克炮工作原理(一)

反坦克炮工作原理(一)反坦克炮工作原理引言反坦克炮是一种重要的军事装备,它可以对抗敌方装甲车辆,具有重要的作战价值。
本文将从浅入深,逐步解释反坦克炮的工作原理。
基本原理反坦克炮利用高爆炮弹或穿甲弹击穿敌方装甲,摧毁敌方车辆。
其基本工作原理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目标获取:使用传感器或观察员,对敌方坦克进行目标获取。
•瞄准:利用火控系统,计算炮弹的轨迹,确保击中目标。
•发射:通过操作弹道系统,发射炮弹。
•炮弹飞行:炮弹在空中飞行,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的影响。
•穿甲:炮弹撞击目标,穿透敌方装甲。
目标获取目标获取是反坦克炮作战的第一步。
一般情况下,反坦克炮会配备传感器,比如红外传感器、激光测距仪等,用于探测周围的敌方装甲车辆。
观察员也可以通过望远镜等工具发现目标。
目标获取的准确性对后续步骤有重要影响。
瞄准是确保炮弹能够准确击中目标的关键步骤。
现代反坦克炮通常配备先进的火控系统,可以通过计算目标距离、速度等参数,确定炮弹的发射角度和弹道轨迹。
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炮弹的命中率。
发射发射是将炮弹从炮筒中射出的过程。
在发射之前,需要清理炮膛,以确保炮弹能够顺利通过。
发射时,需要进行适当的火力控制,以避免过度使用弹药。
发射时,还需要注意保护炮手不受到炮火反冲的伤害。
炮弹飞行炮弹在飞行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重力会使炮弹偏离理想轨迹,所以需要在瞄准时进行补偿。
其次,空气阻力也会减慢炮弹的前进速度。
风力和其他环境因素也会对炮弹的飞行轨迹产生影响。
因此,需要在设计和发射时考虑这些因素,确保炮弹能够准确击中目标。
穿甲当炮弹撞击目标时,它需要穿透敌方装甲,才能对其造成破坏。
炮弹的穿甲能力取决于多个因素,例如炮弹材料、形状、速度等。
现代反坦克炮炮弹通常采用高爆炮弹或穿甲弹,以确保穿透能力和杀伤威力。
反坦克炮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地概括为目标获取、瞄准、发射、炮弹飞行和穿甲。
这个过程需要各个步骤的协调配合,以实现精确打击敌方装甲车辆的目标。
德国反坦克炮传奇(5)----洋和尚PAK36(r)

在1942年初这个困难的年代里,真正拯救德军于“T-34恐慌”之中的并不是德国人的一些革命性的设计,而正是他们的死敌苏联人的反坦克炮F22(M1936式)加农炮。
苏军中的F22加农炮早在30年代苏联最高革命委员会就要求苏联军工业设计出一款防空和反坦克通用的火炮。
在列宁格勒的普迪洛夫设计局和格拉宾设计局共同承接了这个任务。
经过2年多的设计,1935年4月3日格拉宾工厂递交了一个样炮。
它采用76.2毫米口径,倍径比为48.4,长3.68米,高低设界为负6度到正18度,发射穿甲弹重7.6千克,炮口初速为每秒770米,射程4000米;发射高爆榴弹重5.05千克,初速为440米每秒;还可以发射4.065公斤的超速穿甲弹,炮口速度达到了每秒990米,最大射速达到了每分钟12-15发。
在1936年5月中莫斯科方面对它非常满意,命名为F22型1936制加农炮,开始由第92工厂和基洛夫工厂批量生产。
苏联对它的生产逐年提高,1936年生产了10门,1937年生产了417门,1938年达到了1008门,而1939年增加到了1503门,1939年末M1939型新火炮出现以后F22的生产也就被停止下来了。
PAK36(r)反坦克炮在战争爆发之后德军缴获了大概560门F22型火炮,德国人对这型火炮的测试表明虽然重量相对于德制炮较大超过PAK40型180公斤,但是威力和射速非常令人满意。
在采用了PAK40型炮的双室制退器之后,炮的后坐距离大大被降低,这让安装在装甲车辆上成为了现实。
德军将这门炮命名为PAK(r),并且采用新型的弹药以后性能也被进一步提升:发射穿甲弹时射程被提高到7600米,可以击穿2000米外84毫米垂直装甲,也可以在500米的距离上打穿158毫米,这就足够击毁T-34坦克和KV-1了。
而多任务中采用榴弹的射程更是达到了13000米。
德军很快接受了这个好念经的外国和尚,它逐渐成为了过渡期中德国反坦克炮的重要力量,甚至将之安装在黄鼠狼I、II型上以提高机动作战能力,取得了不小的战果。
日本法西斯的利刃,浅谈二战日军的反坦克利器,一式47MM反坦克炮

日本法西斯的利刃,浅谈二战日军的反坦克利器,一式47MM反坦克炮如果说起二战日军的装甲部队,大家想到的应该是各种豆丁战车,和日军装甲部队被美苏坦克按在地上碾压的场景。
通常我们所了解的历史,也是日本军队面对美军如何不堪一击,尤其是遇到坦克时,更是犹如丧家之犬。
然而在真正的历史上,日本陆军虽然成了丧家之犬,但是犀利的反坦克武器,他们还是拿得出来的,而一式47MM反坦克炮,就是日本法西斯当时的一把利刃。
一、日本反坦克炮发展日本的反坦克炮发展,其实一直较为缓慢。
在没有引进德国PaK36式37毫米反坦克炮之前,日本陆军用来反坦克的火炮如果不是用他们的92式步兵炮,那就是使用大正十一式狙击炮。
这种重89公斤的平射炮并没有装备轮子,所以搬动起来很困难,而且一开始这种火炮并不是用来反坦克,其主要用途是攻击机枪阵地与各种掩体。
通常作战方式是,在对方机枪有效射程外直瞄射击,对坚固掩体攻击时利用狙击镜瞄准射口发射杀伤榴弹,炮弹通过掩体射口直接射入掩体内部,杀伤掩体内人员。
对沙袋掩体与土木掩体等不坚固的掩体则发射穿甲爆破弹直接攻击,穿甲爆破弹穿透掩体后爆炸。
不过,必要时也可以发射穿甲爆破弹攻击装甲车与轻型坦克,后期日本从德国引进的Pak36型37毫米反坦克炮后,逐步仿制出了94式37毫米反坦克炮。
本来这是一件不错的事情,但是因为日本不喜欢不能爆炸的被帽穿甲弹,所以坚持使用了自己的穿甲爆破弹。
这样的结果就是,在同等距离上,这种94式反坦克炮较之德国的Pak36式反坦克炮,穿甲能力弱了10毫米。
而在诺门罕战役里,日军遭遇了苏军的T26S轻型坦克和BT-5快速坦克。
在实战中,94式37毫米反坦克炮面对苏联的T26S轻型坦克非常吃亏,因为这种坦克的装甲正面厚度到25MM,这就让94式37毫米反坦克炮在远距离的效果很差。
虽然日本步兵在诺门罕战役里以燃烧瓶,反坦克手雷击毁了许多苏联坦克,但是这不改变一个现实情况,那么就是他们自己所装备的94式37毫米反坦克炮性能不佳。
不等力火炮——美军T82敞篷反坦克炮

今天,我和大家谈谈美国当时最时尚的装备T82敞篷反坦克炮。
二战初期,德军坦克部队难以置信的成功让美国清楚的认识到:自己大大低估了坦克的作用,事实上,当时美军也没有装备坦克和反坦克武器。
二战前期他们没有专门研制过武器用来反坦克的装备。
可后来,战争形势越来越严峻,他们意识到了必须好好研究出新的武器对付法西斯的精锐坦克,才能扭转局面。
当年的美国,基于麦克纳尔将军的理论,需要建立一支有高机动性、高装甲防护的自行炮兵去执行反坦克任务比让坦克去攻击坦克更合理。
1941年,他们开始建立试验性反坦克部队。
比较奇怪的是,理论虽然是老美提出的,但欧洲国家最先建立起反坦克部队且在二战前期证明这是一支非常有效的AT力量。
“搜索、攻击、毁灭”是他们的作战方式,这还不够,还有更聪明且不昂贵的优点,那就是装备AT不改变原有部队的组织结构、作战策略、以及支援装备。
AT 力量应该“集中”布置到最危险的坦克部队突进路线上,建立强大的AT防线防止坦克突进。
考虑到德军装甲部队的攻击方式,麦将军理论比传统反坦克方式更加有效。
所以,当时麦将军理论很盛行,以致于应用在很多地方,但建立AT部队的问题在于选择合适的车体。
车体需要装有强大的武器:能够击毁敌方所有类型的坦克、有合适的战术和战术机动能力。
研究方向有N种。
历史上的T8似乎是2基于M5A1底盘。
装备了强有力的105mm轻榴弹炮,采用的无顶设计,使他看起来更像是一门自行火炮,而不是一辆反坦克炮。
1944年8月15号两辆样车出来了,结果美军将领对他无兴趣。
战争快结束的时候,1945年项目被取消。
而在当时的社会形态不能保证很多事情的稳定性,包括武器装备的研制,而当时的史料记载了关于多少坦克的研发由来都已丢失,我们队坦克这种在二战利用率最高的武器的了解也只能从一些二战课本和电影中学习,起初,我以为T82敞篷反坦克炮没有地方可寻,之所以叫它敞篷,是因为它外形酷似敞篷跑车,没有装甲顶盖,可这不影响它发动每一次攻势,而在一个叫《坦克世界》的游戏里,我就见过这款M系T82敞篷反坦克炮。
这头“吞钨怪兽”打的都是金币弹!纳粹德国的锥膛反坦克炮简史

这头“吞钨怪兽”打的都是金币弹!纳粹德国的锥膛反坦克炮简史二战刚爆发时,各国对于反坦克武器建设并不是很重视。
而一度称霸西欧的德军,在那时也没有“铁拳”“坦克杀手”这样的恐怖武器。
反坦克枪,仍然是世界各国的主流。
然而,随着各国坦克的不断建设,使用7.92毫米反坦克枪来打击敌军装甲目标的德军,也发现自己有些“落伍”了。
此时,一项早在1903年就提出的基础理论,似乎为德国人打开了另一条反坦克捷径。
▲虽然在二战初期,7.92毫米的钢芯穿甲弹足以应对大多数的轻型坦克,但在1940年的法国战役时,39型反坦克步枪很明显地“Out”了:无论是体型硕大的夏尔B1系列,还是索玛35,这款量产达30000支的反坦克枪都拿它们毫无办法。
锥膛炮的射击理念起源于1903年,由德国设计师卡尔·普夫(Karl Puff)提出。
到了20世纪20-30年代,一名叫做格利希(Gerlich)的德国工程师,成功地设计出了一款7毫米,枪口初速为1800米/秒的锥膛反坦克枪。
无疑,这为德国毛瑟公司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基础。
▲由两名陆军士兵测试的Spzb41型28毫米锥膛炮。
原先,德军试图将它设为一款可供单兵携带的重型反坦克步枪。
然而,重量达229公斤的它最终还是被定义为“炮”。
▲与传统的Pak35/36型37炮相比,Spzb41主要发射的是复合非硬芯穿甲弹(APCNR)。
其材质主要为钨,而该炮光是炮口初速就有1400米/秒!Spzb41装备的是与Pak36一样的ZF1*11倍的光学瞄准具,因而两者可以互相通用。
▲关于Spzb41型的锥膛炮弹杀伤效果见上表。
毛瑟枪炮公司(Mauser)于1939-1940年间开始了Spzb41的测试工作。
1940年6-7月间,一共有94门(也有资料说30门)交由国防军部队进行测试。
在听取了前线部队的实战报告,修改了部分设计后,1941年,Spzb41进入了量产阶段,每门该炮造价4520帝国马克(同时期的一门50毫米的Pak38型反坦克炮,则需要10600帝国马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反坦克炮的发展史及发展趋势
一、 发展简史 二、 发展特点 三、 发展趋势
返回
一、 发展简史
反坦克炮的发展比坦克晚。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坦克的普遍使用,各
国专用反坦克炮相继问世。 二战后,各国积极发展了几代坦克,特别是现代
主战坦克的火力有了前所未有的改进和发展,使 得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那种急于用大口径火炮 改装成自行反坦克炮的需求减弱了。
返回
二、 发展特点
(1) 反坦克炮大都由坦克炮改制而成,反坦克炮 和坦克炮身管结构基本相同,从内膛结构上也可 划分为线膛炮和滑膛炮两大类。
(2) 反坦克炮在运动方式上有自行式和牵引式两种。 (3) 反坦克炮使用的弹药大多数由同时代的坦克炮
使用的弹药改装而成。 (4) 自行反坦克炮的综合性能远远逊色于坦克。
第十二章 反坦克炮
第一节 反坦克炮的定义及其主要特点 第二节 反坦克炮的发展史及发展趋势 第三节 几个国家反坦克炮的结构性能
第一节 反坦克炮的定义及其主要特点
反坦克炮是在坦克的发展中应运而生的,是反坦 克武器家族中的重要成员,主要用于打击坦克和 其他装甲目标,执行各种火力突击和支援等任务
它的炮身长、弹道低伸、初速大、直射距离远、 发射速度快、穿甲效力强、近距离精度好、反应 灵活,大多属加农炮或无后坐力炮类型,一般对 目标进行直接瞄准射击。
自主化与智能化方向发展 (4) 弹炮结合,可完成多功能作战任务 (5) 提高火炮射程的要求,可能促使非传统型反坦克炮的问世
返回
第三节 几个国家反坦克炮的结构性能
一、 苏联生产的两种反坦克炮
1 牵引式100mm滑膛反坦克炮 2 2A-45M式“章鱼”Б125mm滑膛反坦克炮
二、 比利时生产的两种反坦克炮 三、 法国生产的两种反坦克炮 四、 瑞典生产的两种反坦克炮 五、 奥地利生产的两种反坦克炮 六、 我国生产的PTZ89 展趋势
为了适应未来战场对反坦克炮武器系统越来越高 的要求,反坦克炮武器系统与其他类型的火炮系 统一样,可能也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得到 发展:
(1) 提高精确打击能力和武器系统的整体作战效能 (2) 提高机动快速作战能力和发射速度 (3) 高度灵活与准确的射击指挥形成机电综合系统并向火炮的自动化、
返回
六、我国生产的PTZ89 式120mm自行反坦克 炮
PTZ89式120mm自行反坦克炮具有下列特点:
(1) 威力大 (2) 机动性好 (3) 射击精度高 (4) 发射速度快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