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 地球公转的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地理地球公转的教案
教学目标:
1. 理解地球公转的概念和意义。

2. 掌握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和产生的地理现象。

3. 能够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公转运动。

教学重点:
1. 地球公转的概念和意义。

2. 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和产生的地理现象。

教学难点:
1. 地球公转的周期的理解。

2. 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的掌握。

教学准备:
1. 地球仪。

2. 地球公转示意图。

3.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利用PPT课件展示地球公转的动画,引导学生思考:地球在空中是如何运动的?
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地球在空中是围绕太阳做椭圆形的运动,这个运动叫做地球公转。

二、地球公转的概念和意义(5分钟)
1. 教师讲解地球公转的概念:地球围绕太阳做椭圆形的运动。

2. 学生跟随PPT课件一起朗读地球公转的概念。

3. 教师解释地球公转的意义:地球公转产生了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等地理现象。

三、地球公转的方向和周期(10分钟)
1. 教师讲解地球公运的方向:地球公运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2. 学生跟随PPT课件一起朗读地球公运的方向。

3. 教师讲解地球公运的周期:地球公运一周需要365天左右,这个周期叫做一年。

4. 学生跟随PPT课件一起朗读地球公运的周期。

四、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10分钟)
1. 教师讲解地球公运产生的地理现象: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产生等。

2. 学生跟随PPT课件一起朗读地球公运产生的地理现象。

五、地球公运的演示(5分钟)
1. 教师操作地球仪,演示地球公运的运动。

2. 学生观察地球仪,理解地球公运的运动。

六、课堂小结(5分钟)
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地球公转的概念、意义、方向、周期和产生的地理现象。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PPT课件、地球仪等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学习了地球公转的概念、意义、方向、周期和产生的地理现象。

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氛围良好。

但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地球公转周期的讲解,部分学生仍然存在理解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讲解和练习。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