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小学二年级数学笔算不退位减[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十三笔算不退位减
教学容:教材53~54页例1、例2和“想想算算”,练习十一第1~3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理解和初步学会万以不退位减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初步认识差同减数相加,结果等于被减数和,并学会利用这一规律进行验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算:50-20700-600
口算时说出每道题是怎样想的。

2、560-200560-2056-2
提问:这三道题减去的200、20、2,各要从哪一位上减,为什么?
3、笔算:76-5248-4
说一说两位数减法的笔算要怎样算?
引出:用竖式计算万以的减法,也要先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再从个位减起。

二、新课
1、例1,板书978-326=
提问:(1)978里有几个百,几个十,几个一?326呢?边提问,师边板书百十个。

(2)怎样列竖式?为什么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
(3)从哪一位开始减起?得数是多少?
2、教学差加减数等于被减数
(1)例1里的差加减数和,是怎样的算式?(652+326)
(2)让学生算一算,观察和例1的联系,引导学生得出:
差同减数相加,结果等于被减数。

3、利用差和减数相加,结果等于被减数的规律,可以验算算得对不对。

就像例1,
算出978减326的得数652,要检查做得对不对,就可以用差652加减数竹26,结
果等于被减数攵8,说明例1算对了。

现在我们来计算例2,并用这样的方法验算。

4、教学例2
(1)出示例2。

提问:这道题竖式怎样列?怎样算?
(2)根据前面的规律,怎样验算?指名学生板演。

(3)提问:这里差加减数物结果等于前面的哪个数?说明前面减法算得对不对?
(4)说明:验算时差加减数等于被减数,证明前面的减法算对了,就把减法竖式里减出的差写在横式上。

(5)指导在原式上验算。

减法的验算也可以利用原来竖式,把差和减数相加,看是不是得到被减数和。

像例
2,就可以在原来的竖式上用差加减数和(在竖式这边画箭头、写加号)来验算:1
加4得5,0加3得3,5加2得7,2加0得2。

验算结果,加减数等于被减数和,说
明原来算的是对的。

说明:如果题目里要求验算的,要在原来竖式右边列出竖式来验算。

如果不要求验算,就利用原来的竖式验算,看算得对不对。

小结:笔算减法的竖式要怎样列,从哪一位减起?笔算减法要怎样验算?
三、巩固练习
1、做“想想算算”第1题,让学生做在书,然后集体订正。

注意提问第二小题千位
上得几。

2、做“想想算算”第2题
指名两名学生板演,其余的做在书上。

提问:你是从哪里看出原来减法算得对不对?
3、做练习十一第1题前面两题
四、课堂作业:练习十一第1题后两题,第2、3题。

课堂随记:
课题十四笔算不退位减练习
教学容:教材第55~56页练习十一第4~10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巩固笔算减法及其验算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加、减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巩固加、减法应用题的解答方法。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笔算减法的不退位减,今天我们就练习减法不退位减的笔算。

二、计算练习
1、口算练习十一第4题,选取几题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算的。

2、列竖式计算:986-7651725-625
做完后,让学生说说不退位减要怎样算,如果要知道减法算得对不对,要怎样验算?
3、做练习十一第5题
(1)小黑板出示。

说明要求,让学生利用课本上的竖式验算,改正。

(2)提问:第一道题错在哪里?你怎样验算出来的?为什么会算错?
4、做练习十一第6题前三题。

先让学生估计每题得数是几百多,并结合让学生说说
怎样想的?加法和减法分别怎样验算?
5、做练习十一第7题
小黑板出示第7题,让学生思考后回答后,并让学生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得出:用差加减数,结果是被减数。

三、练习应用题
1、学生做练习十一第9题。

(1)提问:这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2)第1题为什么用减法算?第2题为什么用加法?第2题求出的结果是第1题里的什么数?
(3)小结:第1题从麻线总长的厘米数用去的厘米数,就得到剩下多少,反过来,第2题把用去的厘米数加剩下的厘米数,就得到麻线
的总长,也就是把第1题里的差加减数,就得到被减数。

2、做练习十一第10题。

提问:已知两个数量,可以求出哪些问题?
四、课堂作业:练习十一第6题,第8题。

教学随记:
课题十五求比一个数少几的应用题
教学容:教材第57~58页准备题,例3,“想想算算”,练习十二第1~2题
教学要求:使学生理解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答方法,学会
解答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应用题,初步培养比较、分析、判断、推理的能力,体
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准备,引新
1、拍手游戏:
师拍8下,让学生拍的比教师少2下,学生拍几下?(这样的游戏做几
次。


2、出示准备题第1题,让学生数一数,在课本上填一填,再说一说:你是怎样知道黄花是6朵的,是从几里面去掉几?
3、出示准备题第2题,读题,让小朋友跟教师一起摆学具,边摆边提问:哪个摆的少,少摆2个也就是说要摆几个,让学生摆一摆,然后把书上的填空填好,并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比6少2,就是要从6里去掉2,所以用6-2计算。


4、做“想想算算”第一题
5、引入新课:从上面的摆学具和看图填充可以看出:当较小的数比较大的数少几时,要求较小的数是多少,只要从较大的数去掉少的几个这一部分。

今天就用这样想的方法学习新的应用题。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3
(1)出示例3,学生读题
(2)分小组讨论怎样画线段图,可以怎样想。

让各组汇报讨论怎样画线段图,老师板书出来,并让学生看图说一说
题目的意思。

(3)提问:桃的个数是较大的数还是较小的数?求桃有多
少个可以怎样想?结合线段图说明:求桃有多少个,就是求
比23少9的数是多少,要从23里去掉9。

指名板演列式,
其他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三、巩固练习:
1、做“想想算算”第2题,让学生看线段图说一说题意。

并说一说为
什么用减法计算。

2、做“想想算算”第3题,让学生默读题目,提问:蓝花瓶的个数是
较大数还是较小数?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
四、课堂小结:提问:今天学习的应用题有什么特点,
这样的应用题要怎样想,怎样做?
五、课堂作业:练习十二第1、2题
教学随笔:
课题十六两种应用题对比
教学容:教材第59页例4、“比比算算”,练习十二第3~7题
教学要求: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求一个数另一个数少几的应用题与求比一个数几的数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初步理解它们的联系与区别。

通过比较、分析,初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具准备:复习用的线段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口算,让学生口算练习十二第3题
2、看图列式计算:
(1)出示线段图:第一行表示8朵红花,第二行表示黄花朵数5朵,要求黄花比红花少?朵
(2)图上告诉我们什么条件?要我们求什么?谁能说一说要怎样算黄花比红花少几朵。

(3)出示图:第一行8朵红花,第二行表示黄花数,分别用大括号表示比红花少“3朵”和“黄花?朵”
(4)图上告诉我们什么条件?要我们求什么?求黄花多少朵要怎样算?
二、教学新课
1、出示例4第(1)题
(1)学生默读。

提问:第一个和第二个条件是什么?要求什么问题?谁来说一说怎样用线段图表示题意?
(2)分析图里表示的题目的数量关系。

大家看一看,哪种瓜的个数多,哪种瓜的个数少?谁能告诉大家,求冬瓜比南瓜少几个,可以怎样想?要从南瓜
的个数里去掉几?
(3)按照刚才想的,用什么方法做?把书上填完整。

做完后提问:12-9表示的什么意思?为什么要用减法求冬瓜比南瓜少的个数?
2、出示例4第(2)题
(1)学生默读题目。

提问里告诉我们什么条件?要求什么问题?
(2)这道题里也是哪种瓜的个数多,哪种瓜的个数少?你是怎么知道的?哪位小朋友看着图说一说,求冬瓜的个数要怎样想?要从南瓜个数里去掉几就
能求出冬瓜的个数?
(3)把书上的填完整。

做完后提问:12-3表示什么意思?为什么要用减法算?
3、对比
(1)这两道里的条件和问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指出:两道题里第一个条件相同,第二个条件和问题正好调换了一个位置,第(1)题的条件是第(2)题的问题,第(1)题的问题是第(2)题的一个条件。

(2)这两道题里都是哪种瓜多,哪种瓜少?求第(1)题要怎样想?第(2)题呢?这两个算式各表示什么意思?
三、巩固练习
1、“算算比比”,先让学生读一读,说说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做这两题要
怎样想?指名两人板演,其余的做在书上。

2、做练习十二的第5题,做完后提问:这两题都是哪个班浇的棵数多?32-25表示什
么意思?32-7呢?
3、做第6题
4、小结:做这种比多比少关系的应用题,总是先想哪个数量多,哪个数量少。

如果要
求多的数,就把较小的数和多的数合起来,用加法算;如果要求少的数,就从较大的数中去掉少去的一部分,用减法算。

四、作业:练习十二第4、7题
教学随笔:
课题十七相差关系应用题练习(1)
教学容:教材第61页练习十二第8~12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巩固笔算加、减法的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相差关系三类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掌握各类应用题的分析、解题的
思路,能正确地解答三类不同的应用题,进一步培养分析、综合、推理、判断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计算练习
做练习十二第8题后两题(加和减)
1、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做在作业本上。

2、集体订正,让学生重点说一说计算过程。

3、提问:笔算加法和笔算减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加法计算个位满十要怎么办?减
法计算个位不够减怎么办?
二、应用题练习
1、看图列式
(1)示线段图。

(用线段图分别表示蓝墨水28瓶,红墨水20瓶,求蓝墨水比红墨水多几瓶)
请小朋友说说图上是什么意思?
哪种墨水的瓶数多?怎样列式?为什么用减法算?28-20表示什么意思?这道题的问题还可以怎样提?为什么?
(2)在图上改变已知数和问题,成为求蓝墨水瓶数的题。

让学生说说现在图里的意思?怎样列式?为什么要用加法算?
(3)谁能改变和问题,成为求红墨水瓶数的题?(根据改变两个条件和问题)怎样列式?
2、针对性练习
现在,说说第一句中是哪种数量多,它可以分成哪两部分。

(1)小猴子比大猴子多几只?
(2)公鸡比母鸡少几只?
(3)松树比树少10棵。

(4)红金鱼比黄金鱼多5条。

师:我们分清了谁多、谁少,就可以根据题目的意思来分析数量关系,解答应用题。

3、完成练习十二第9题
先做第一题,做完后提问:这个问题还可以怎样提?
想一想,这道题里有哪三个数量?(芳养17只,徐军养26只,徐军比芳多养9只)
根据三个数量,还可以编成另外两道应用题。

做第(2)(3)题
做完后指出:虽然每道题里的三个数量都一样,但由于条件和问题不同,所以解答的方法和算式也不一样。

因此,解答应用题先要分清条件和问题,然后根据条件和问题的联系,确定用什么方法算。

4、做练习十二第10题
让学生说明题意,明确和绿旗面数都是与哪种旗比的。

为什么解题的方法一样?
三、课堂作业:练习十二第8题前4道计算题,第11题、12题。

教学随笔:
课题十八相差关系应用题练习
教学容:教材第62页练习十二第13~16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相差关系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能正确地进行分析和解答。

2、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加、减法简单应用题条件与问题的联系,培养初步的综合、分
析的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基本题练习
1、做练习十二第13题
(1)读题,让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2)口答算式,每一题分别提问为什么这样做。

3、口答列式
(1)明明看40页书,东东看46页,东东比明明多看多少页?
(2)明明看40页书,东东比明明多看6页,东东看了多少页?
(3)东东看46页书,明明比东东少看6页,明明看了多少页?
二、应用题训练
刚才,我们已经练习了相差关系的三类应用题。

现在请小朋友来看一看,这些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是怎样联系的。

1、完成练习十二第14题
(1)用小黑板出示第14题,说明要求。

(2)请小朋友读第一组条件。

哪种鱼的条数多?这两个条件可以求后面什么问题?为什么能求这个问题?现在把这两个条件与问题“大
鱼有多少条”连起来。

(3)让学生完成余下的题目。

2、做练习十二第15 题
(1)小黑板出示,明确要求。

(2)第(1)题已知哪两个条件?这两个条件能求什么问题?为什么能求这个问题?怎样算?
(3)这两个条件还能求出什么问题?
(4)指出:这道题已经知道这两个数,既可以提这两个数相差多少
的问题,用减法来算,还可以提这两个数一共是多少的问题,用加法
算。

(5)第(2)题已知什么条件和什么问题?知道了蓖麻25棵,要求向日葵多少棵,发补怎样的条件?这个条件里谁的棵数多?请小朋友
把这道题连起来读一读。

提问:这里补成了几道应用题?
4、做练习十二第16题。

让学生说说题意,弄清小军、小虎都是和谁比的。

三、堂作业:练习十二第15题第(2)题。

教学小记:
课题十九笔算退位减
教学容:教材第63~64页例5、“想想算算”,练习十三第1~4题。

教学要求:使学生理解和初步学会笔算退位减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同时总
结、概括笔算减法的法则,初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做书上的复习题。

2、板演:用竖式计算:75-8=64-36
说说百以笔算减法怎样计算?
二、教学新课
1、引入新课
2、教学例5第(1)题
(1)出示第(1)题,提问:怎样列竖式?
(2)这道题要怎样减?用计数器算一算。

师边和学生讨论边拔计数器。

十位不够减就到百位退1,(在百位上拔起一粒珠子),并划去竖式百位上5,
在上面写4,百位退1,(把拔起的一粒珠拔去),是10个十,在十位上拔上
10(在十位上拔上10粒珠子)现在十位上就是多少?(竖式上划去3,在上
面写13)减去几还得几?(竖式十位上的得数写9)百位上退1后还得几?百
位上的得数是几?(说明百位上不要减,得数就是4)
提问:刚才在计数器的十位上减4是怎样减的?竖式里从哪一位减起?
(3)老师完整地把笔算减法过程做一遍,让学生跟着说过程。

在计算过程中,师可问:十位上不够减怎样算?
3、教学例5第(2)题
(1)出示第(2)题。

提问:怎样列竖式?从哪一位算起?个位上怎样算?十位上得几?百位上、千位上怎样算呢?
(2)学生在书上把竖式填完整。

提问:千位上得数有没有数,为什么?
(3)让学生在书上验算。

(4)小结笔算万以的减法的注意点。

解释本位的含义。

出示后让学生齐读。

三、巩固练习
1、做“想想算算”的第1题、第2题,提醒学生要注意验算。

2、做“想想算算”的第3题,让学生说说错在哪,并改正。

3、做练习十三的第3、4题,第3题先让学生说说题意,再解答。

四、课堂作业:练习十三第1、2 。

课题二十连续退位减
教学容:教材第65页例6、“想想算算”,练习十三第5~8题
教学要求:使学生初步学会连续退位减的笔算,能正确地进行计算,进一步巩固用差加减数验算减法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笔算:312-2612312-905
做完后让学生说说笔算万以的减法,要注意的地方。

二、教学新课
1、出示例6:612-261=
2、提问:怎样列竖式?
3、让学生试着在书上完成。

做完后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一步一步地计算的。

讲解完后学生集体说说计算过程。

4、提问:这道题和前面学习的题目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5、指出:像这样从个位起,每一位上的数都不够减,都要从前一位退1后再减
的计算,叫做连续退位减。

计算连续退位减,要按照笔算减法的法则,细心计
算。

还要特别注意,某一位上退了1,到这一位计算时不能忘记已经退了的1。

三、巩固练习
1、做“想想算算”第1题第2题,板演,让学生说说计算过程和验算过程。

2、做练习十三第7题,让学生说说错误的原因,然后改正。

指出:笔算减法,有时要连续退位,有时不要连续退位。

计算时要注意退位一般要
在前一位上记退位点,防止忘记已经退去的1,哪一位上计算不够减,就该从前一
位退1。

还要注意,够减时就不需要从前一位退1。

四、课堂作业:练习十三第5、8题。

课题二十一笔算减法练习
教学容:教材第67~68页练习十三第9~16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巩固笔算减法的法则,能够正确地、比较熟练地计算,培养学生的
计算能力。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简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认识数量之间的联系,体
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笔算减法。

谁能说一说,笔算减法要记住哪几条?今天我们按照减法的法则来练习减法计算。

二、计算练习
1、口算第9题
2、完成第11题。

做之前让学生观察每组中两个算式中相应的特点,做完后让学
生说一说你是怎样比较大小的。

3、笔算:练习十三第10题第一行。

指名板演。

做完后提问:这三道题在计算时
有不同的地方吗?
4、小结:笔算减法要按减法的法则计算。

在计算退位减法时,有时要连续退位,
有时不要连续退位,所以在每一位计算时,该退位的要按退位的方法算,不该退位的只要直接减。

5、做练习十三第12题。

三、应用题练习
1、做练习十三第13、14题。

做完后让学生说说这样做的理由。

2、做练习十三第15题,让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根据不同的问题再解答。

四、全课小结
五、课堂作业:练习十三第10题剩下的三题,第12题前面两题。

课题二十二被减数中间有0的退位减法
教学容:教材第69页例7、“想想算算”,练习十四第1~4题
教学要求:使学生理解被减数中间有0的退位减法的算理,初步掌握这种退位减的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笔算:514-317=2631-784=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7
(1)出示例7。

老师写出竖式,并在计数器上拔403。

提问:个位够减吗?个位不够减要从哪一位退1?十位上是0,你们认为
应该怎么办?
老师边在计数器上演示,边和讲解:个位上3减7不够减,要从十位上退1,十位是0,就要再从百位上退1。

这时老师在计数器的百位上拔去一个珠子,并在竖式上把百位上的4划去,在它的上面写3。

提问:从百位退1给哪一位?是几个几?
学生回答后,老师把百位上拔起的一个珠子拔去,在十位上拔上10个珠,在竖式的十位上将0划去,在它的上面写上10。

提问:再从十位上退1给哪一位?是几个几?
学生回答后,老师在十位上拔去1个珠子,在个位上拔上10个珠子,并在竖式的十位上将10划去,在它的上面写9,在个痊上将3划去,在它的上面写13。

请学生把刚才退位的过程在小组里完整地说一说。

指名学生说一说退位过程。

提问:现在被减数个位上应该是几?够不够减去7,得几?学生回答后,老师在计数器的个位上拔去7,在竖式横线下的个位上写6。

提问:现在被减数十位上是几?为什么是9?十位上要减去几,得几?学生回答后,老师在计数器上拔去2,在竖式横线下的十位上写7。

提问:现在被减数百位上是几?要减去几?得几?
学生回答后,老师在计数器上的百痊上拔去1,并在竖式横线下的百位上写2。

让学生看着黑板完整地说一说计算过程。

(2)指导学生看课本例7,然后再请学生回答:退位以后,每一位分别是几减几,为什么?
老师示竖式的书写格式,并指出平时计算时,除了退位点以外,退位过程一般不写。

2、做课本第69页上的“想想做做”。

做完后让选取几道让学生说说计算过程。

3、做练习十四第2题前两题。

4、说出下面哪一道题十位上用9减8,哪一道题用10减8。

506-283 502-283
三、布置作业
四、练习十四第2、第4题。

教学随笔:
课题二十三被减数末尾有0的退位减法
教学容:教材第70页例8、“想想算算”,练习十四第5~8题
教学要求:使学生理解并初步学会笔算被减数末尾有0的退位减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和验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指名板演,集体练习。

202-53=,做后提问是怎样减的,十位上为什么9减5?
2、准备练习。

如果把202-53改成200-53,你会算吗?请学生试一试。

学生练习后,老师板书竖式。

让学生说一说计算过程,老师板书竖式。

二、教学例8
1、出示例8,列出竖式提问:这道题被减数有什么特点?个位上是0不够减,要怎
么办?十位上、百位上又都是0,要怎么办?
2、被减数千位退1到百位是几,千位上剩下几?再从百位退1到十位是几?百位上
剩下几?十位再退1到个位是几,十位上剩几?想一想,现在个位是几?十位、百位上还有几?千位上呢?
3、让学生计算这一题。

并验算。

4、教学“想一想”。

(1)如果把2000-538改成2010-538,你会算吗?
(2)指名板演,其余在下面练习。

三、巩固练习
1、做“想想算算”第1题
2、做完后提问:前两题十位、百位上都用几去减的?为什么第三题十位上不是用9
去减,百位上要用9去减?
3、做“想想算算”第2题
让学生看着第2题,验算每一个竖式,把做错的地方改正。

并说出错在哪?
4、做练习十四第6题。

做完后提问:哪些数位上是用9减几的?为什么?
5、说出下面各题,哪些数位上要用9减5?为什么?
6、
4000400140104100
- 555 - 555 - 555 -555
四、课堂作业:练习十四第6题第二题,第7、8题。

课堂随笔:
课题二十四加、减法计算练习
教学容: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加、减法的笔算法则,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加、减法的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我们已经学习了万以的加、减法,这节课练习加、减法的计算。

二、计算练习
1、口算
(1)用小黑板出示练习十四第9题。

先指名学生说出口算过各和得数,再指名学生直接口算得数。

(2)小结:口算加、减法,一般从高位算起,要用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如果哪一位相加满十,在前一位上增加1,如果哪一位不够减,在前一位
退1和本位上合起来再减。

2、笔算
(1)做练习十四第10题第一小题,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地做在课本上。

(2)提问:加法用竖式是怎样算的?减法用竖式是怎样算的?加、减法的笔算有什么相同的地主?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3)做练习十四第10题其余两小题
(4)做练习十四第11题。

做完后提问:用整千数去减,退位后个位上用几减的?
十位上百位上呢?所以,减数笔差的个位、十位、百位上的数有规律?为
什么差和减数个位上相加是10,十位、百位上相加是9?
(5)谁能说一说这个规律说说1000减后面几个数各得多少?谁能说说十位、百位上各用几去减的?
(6)学生在练习本上做第13 。

三、应用题练习
做练习十四第14 、15题。

四、课堂作业:练习十四第12题
教学随笔:
课题二十五连续两问的应用题
教学容:教材第74页例9、例10,第75页“说说做做”和练习十五第1~5题
教学要求:使学生认识连续两问应用题的特点,初步学会解答连续两问的应用题,初步理解两个问题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1、口头列式解答下列应用题:
(1)书架上有75本书,借走40本,还剩多少本?
(2)教室里原来有25人,又进来10人,现在有多少人?
2、口头补出下列应用题的条件,再解答。

_______,卖出20个气球,还剩多少个气球?
_______,又买来12棵白菜,一共有多少棵?
提问:应用题里要求一个问题,需要几个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