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2.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同步测试-最新教育文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2.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1.下表是亚欧大陆40°N~50°N气温距平值和降水距平值(距平值是该地气温、降水与同纬度气温、降水平均值之差)。

据表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四地气候特征及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①地主要受暖流影响,降水丰富,且季节分配均匀
B. ②地受季风影响,冬冷夏热,气候大陆性强
C. ③地位于大陆内部,远离海洋,气温年较差大
D. ④地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稀少(2)导致①地所属气候类型在亚欧大陆的分布面积大于北美大陆的主要原因是()
A. 海陆分布、地形
B. 海陆位置
C. 地形、洋流
D.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2.茶树具有喜温怕寒、喜湿怕涝、喜光怕晒、喜酸怕碱的典型特点。

下图为我国东南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

(1)图中盛产优质茶叶的地点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为抵御春季低温、霜冻,当地茶农常采用的方法之一是向茶树喷水,其地理原理是()
A. 增加地面辐射
B. 增加大气逆辐射
C. 增加温度变化
D. 增加光照
(3)茶王“大红袍”根植在东南丘陵武夷山峡谷中,四周山峦屏障,岩壑间幽涧流泉,云雾弥漫。

武夷山属典型的丹霞地貌,其发育过程中经历的地质作用排序正确的是()
A. ①②④③
B. ④①③②
C. ①③④②
D. ④①②③
3.2019年“十一”长假期间,李丽同学随父母来海滨旅游。

当她面朝大海,长发在海风吹拂下向后飘起时,切实感受到惬意舒畅的心情。

结合“北半球海滨地区海陆环流图(甲图)”和“气温变化特征图(乙图)”,图甲中①②③④四处气温最低的是()
A. ①处
B. ②处
C. ③处
D. ④处
4.如图为“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其中表示北半球风向的是()
A. A
B. B
C. C
D. D
5.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是( )
A. 太阳辐射
B. 大气辐射
C. 地面辐射
D. 大气逆辐射
6.下列不属于热力环流实例的是()
A. 山谷风
B. 海陆风
C. 城市热岛效应
D. 温室效应
7.广东从化北回归线标志塔位于北纬23°26′28″,东经113°28′56″。

塔顶是一个直径1.2m的空心铜球,在每年某一特定时刻,游客昂首于塔底四门中央,便可从塔心及铜球中的垂直圆柱空洞窥见太阳。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游客要想从塔心窥见太阳,应选择的时间为()
A. 从化的地方时9月23日12时00分
B. 从化的地方时6月22日12时26分
C. 北京的地方时6月22日12时00分
D. 北京时间6月22日12时26分
(2)游客从塔心窥见到的太阳光线()
A. 属于长波辐射
B. 到达地面的强弱受天气影响大
C. 光线来自太阳的色球层
D. 是地球上所有能源的根本能量来源
8.读“某季节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高空等压面示意图”,据此完成问题。

(1)有关四地气压大小的比较,正确的是()
A. ①>③
B. ①<②
C. ④<②
D. ④>③
(2)此季节()
①我国北方地区多沙尘天气②我国南方地区多雷雨天气
③我国西南地区地震灾害多发④我国台湾滑坡、泥石流灾害多发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9.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因大量的人工发热、建筑物和道路等高蓄热体及绿地减少等因素,造成城市“高温化”,使城市中的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的现象.据材料和如图,完成下题.
(1)关于如图中热力环流的画法正确的是()
A. B.
C. D.
(2)对大气有污染的企业最适宜布局在()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10.如图所示,一架飞机在北半球自东向西飞,飞机左侧是高压,可判断()
A. 顺风飞行
B. 逆风飞行
C. 风从北侧吹来
D. 风从南侧吹来
11.f1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f2表示地转偏向力,f3表示摩擦力。

下列图示能正确表示南半球中纬西风的是()
A. B. C. D.
12.图中的四幅热力环流示意图,画法正确的有()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13.阅读“北半球某滨海地区热力环流图”,图甲中①②③④四处气温最低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4.下图为“北半球某地热力环流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上图中a、b、c、d四处,气压最高的是()
A. a处
B. b处
C. c处
D. d处
15.下图为“热力环流中某区域高空气压中心及风向变化示意图”,图中X、Y、Z为气压值。

此时该区域近地面天气状况可能是()
A. 气压高、晴朗
B. 气压高、阴雨
C. 气压低、阴雨
D. 气压低、晴朗
二、综合题
16.读季风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两图中为1月份的是________图,判定理由是________.
(2)东亚季风:其成因是________,该地冬季受________高压控制,盛行________季风,受其影响形成________气候特点;夏季盛行________季风,受其影响形成________的气候特点.
(3)南亚季风:冬季盛行________季风;夏季盛行________季风,其成因既与________有关,也与________有关.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太阳能的开发利用无处不在,如太阳能路灯.低碳经济悄然融入百姓生活.
材料二:下图为我国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图.
(1)根据材料二,描述我国太阳总辐射量分布的总体特征.
(2)纬度大致相当的重庆、拉萨两地的年太阳总辐射量有什么差异?分析其原因.
(3)太阳能在生活中的应用,除了材料中提到的太阳能路灯之外,还有哪些?(举3个例子)
18.读图,完成关于大气受热状况的结构图:
(1)①~④分别代表的辐射名称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2)A、B、C分别代表的作用名称是: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3)综合全图看,对流层大气热量的根本来源是________,直接来源是________.因此,近地面气温的高低与________和下垫面(即地面状况)两方面因素密切相关.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1)B
(2)C
2.【答案】(1)A
(2)B
(3)D
3.【答案】B
4.【答案】B
5.【答案】C
6.【答案】D
7.【答案】(1)C
(2)B
8.【答案】(1)D
(2)B
9.【答案】(1)A
(2)A
10.【答案】B
11.【答案】D
12.【答案】C
13.【答案】B
14.【答案】B
15.【答案】A
二、综合题
16.【答案】(1)甲;甲图中亚欧大陆为高压
(2)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亚洲;西北;寒冷干燥;东南;高温多雨
(3)东北;西南;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17.【答案】(1)我国年太阳辐射量总体上分布不均;大体从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逐渐增大.高值中心在青藏高原,低值中心在四川盆地.
(2)拉萨年太阳总辐射量大于重庆.拉萨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中尘埃含量小,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晴天多,日照时间长.重庆位于四川盆地,盆地地形中水汽不易散发,空气中含水汽多,阴天、雾天较多,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
(3)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子显示屏、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灶等.
18.【答案】(1)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大气辐射
(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对太阳的削弱作用;反射
(3)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太阳辐射(或太阳高度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