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料库和批评话语分析视阈下的《政府工作报告》意识形态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另外,研究成果还包括了性别话语研究及同性恋话语研
收稿日期:20190827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英语专业学生语用能力多模态语料库的研发和应用”(16XYY010)的阶段性成果;西安外
国语大学博士研究生科研基金重点项目“语料库和批评话语分析视阈下的《政府工作报告》意识形态研究”(syjsb201701)的阶 段性研究成果
关键词:批评话语分析;语料库;政府工作报告;意识形态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20)03012305
批评话语分析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理论基础,根据语篇 的具体特征选择性地分析话语的及物性、情态 (如 情 态 动 词)、转换(如被动语态),分类(如形容词)等蕴含的意识形 态[1—4]。政治文本是一个涵盖性术语,包括能够在不同的政 治活动中满足不同政治目的的各类型文本或文体,翻译更多 关注的是与机构相 关 的 政 治 文 本 或 文 体 [5]。 《政 府 工 作 报 告》(以下简称《报告》)是典型的政治文本,主要内容包括总 结过去一年的工作及突出下一年的任务,集中体现了政府在 一定历史时期的工作重心;作为机构话语,在很大程度上反 映了当时的意识形态及社会发展轨迹。《报告》的英译本是 世界了解中国形 势 的 重 要 途 径,因 此 《报 告 》的 翻 译 至 关 重 要。翻译是一种再创造的行为,由于汉语和英语在语法、句 式结构及表达意义上的差别,同一内容的原文本及英译本在 语言形式上有显 著 差 异。 本 研 究 通 过 对 《报 告 》原 文 本、英 译本及参照本《国情咨文》(以下简称《咨文》)的系统分析, 研究其不同的语言特征,并探讨差异背后意识形态的原因。
康佳萍,姜占好
(西安外国语大学,西安 710128)
摘 要:批评话语分析探讨语言、权利和意识形态的关系,透过语言表面形式,揭示意识形态对话语的影响及话 语对意识形态的反作用。基于此,将语料库技术运用于政治话语分析,综合运用语料库方法、描述性统计方法,探究 《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意识形态。以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的原文本、英译本及参照本《国情咨文》为语料,从主题 词、情态动词、人称代词和语态选择四个不同的语言特征层面进行系统分析,重点分析在揭示意识形态过程中,原文 本、英译本及对应参照本在语言形式上的差异,并根据研究结果对《政府工作报告》的翻译提出建议。
(二)国内研究现状 相比较而言,国内学者在语料库批评话语分析领域才刚 刚起步,研究主要从以下四方面展开:一是理论研究。钱毓 芳(2010)首 次 介 绍 了 语 料 库 语 言 学 融 入 CDA[22];唐 丽 萍 (2011)从理论角度探讨了语料库语言学在 CDA中的作为空 间[23];辛斌、高小丽(2013)在研究 CDA动态时重点分析了 语料库语言学与 CDA相结合的研究趋势[24];李桔元、李鸿 雁(2014)在探讨 CDA研究的最新进展中详细介绍了语料库 视角下的 CDA研究[25]。二是政治话语研究。钱毓芳和田 海龙(2011)以 《报 告 》为 例,解 读 了 政 治 机 构 话 语 与 中 国 社 会变迁的关系 。 [26] 朱晓敏(2011)选取《报告》及其英译本 以及美国《咨文 》作 为 参 照 本,研 究 了 意 识 形 态 对 译 者 选 取 第一人称复数的影响[27]。韩子满、赵志敏(2016)以《中国军 事战略》为例,考察了英译中的名物化现象及其意识形态动 因[28]。Cheng和 Yao(2016)选取 2013年中国《报告》及香港 特别行政区《施政报告》中关于香港“一国两制”政策的文本 为研究对象,观察报告中香港“一国两制”政治话语的不同, 从而揭示不同 的 话 语 建 构[29]。三 是 经 济 话 语 研 究。刘 明 (2014)通过分析《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关于中美汇率相 关报道话语的 不 同,发 现 中 美 两 国 在 汇 率 变 化 态 度 上 的 差 异 [30]。四是外交 话 语 研 究。You等 (2010)通 过 对 中 国 《报 告》的历时分析,探讨了中国外交政策的话语建构 。 [31] 由以上综述可见,国外学者语料库与 CDA相结合的研 究集中在新闻媒体、政治战争等不同类型的话语建构。国内 学者对该领域 的 研 究 起 步 晚,研 究 主 要 集 中 在 理 论 介 绍 层 面,关于中国话 题 及 中 国 不 同 类 型 话 语 构 建 的 研 究 相 对 较 少。并且目前缺乏实证方面的研究,对隐含在词汇频率、情 态动词、人称代词、句式结构中的意识形态尚未展开全面系 统的分析,语料来源也相对单一,同时考察多个语料库的研 究更是少见。
2020年 3月 第 39卷第 3期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JournalofHeilongjiangInstituteofTeacherDevelopment
doi:10.3969/j.issn.10017836.2020.03.038
Mar.2020 Vol.39No.3
语料库和批评话语分析视阈下的 《政府工作报告》意识形态研究
近 20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外学者将语料库技术应用于 CDA,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新闻媒体话 语研究。Baker和 McEnery通过语料库的方法分析英国媒体 对难民的话语建构[7—8],进而又考察了英国不同新闻报纸对 穆斯林及伊斯兰的报道特征[9]。Vessey通过对加拿大英语 及法语报纸进行对比分析,阐释了不同语言下的意识形态及 国家认同[10]。二是政治话语及战争话语研究。Partington对 克林顿执政早 期 白 宫 的 幕 僚 和 狼 群 记 者 团 进 行 了 研 究 [11]。 Jeffries&Walker通过对布莱尔时期新闻报刊关键词的分析, 揭示了新 工 党 时 期 的 意 识 形 态 特 征[12]。Kim通 过 对 美 国 CNN、《新闻周刊》及《纽约时报》三个主流媒体的分析,研究 了美国媒体对朝鲜形象的话语实践[13]。Bevitori对总统演讲 进行了历时性研究,分析了总统演讲的话语构建[14]。Salama 研究了“9·11”事件前后美国新闻报刊对瓦哈比教语境重构 现象,反映其态度的变化[15]。三是法律话语研究。Potts和 Kjur(2016)通过自建语料库,分析了前南斯拉夫国际刑事法 庭对法律语言的话语建构 。 [16] 四是气候话语研究。Nerlich etal.(2012)通 过 对 《泰 晤 士 报 》和 《时 代 周 刊 》气 候 话 语 的 对比分析,探讨了英美气候报道的相似性与差异性[17]。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批评 话 语 分 析 (CriticalDiscourseAnalysis,以 下 简 称 CDA)源于批评语言学,吸收了语言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 门学科的研究成果,在 20世纪 70年代末发展起来,旨在通
过分析语言形式来揭示隐藏的意识形态,探讨语言、意识形 态和权利的关系 。 [1,6]
作者简介:康佳萍 (1987—),女,河 北 石 家 庄 人,研 究 生 院 博 士 研 究 生,从 事 语 料 库 语 言 学、语 篇 分 析 研 究;姜 占 好 (1971—),男,安徽亳州人,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语料库语言学、多模态语用能力研究。
— 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3—
究[18—19]。并且从最新文献可以看出,语料库与 CDA相结合 的研究方法已经拓展到新的领域,如疾病话语 及 [20] 虚构话 语(电影、电视、广告等)[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