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态文明奖先进集体主要事迹公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
中国生态文明奖先进集体主要事迹公示
序号先进集体
名称
主要事迹
1 江苏省张家
港市生态文
明建设工作
领导小组
始终坚持生态优先战略,弘扬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的“张家港精神”,力求生态文明建设
走在全国同类城市前列。

形成“环保牵头、部门协同、上下
联动、社会参与”的良性运作机制,做到职责明确、保障有
力、运转高效。

该市出台了全国县域城市第一份生态环境
责任审计实施办法,先后获得“国家级生态市”、“联合国人
居奖”等殊荣180多项,2012年荣膺江苏省唯一的“生态文
明建设特别贡献奖”。

2 浙江省安吉
县生态县建
设工作领导
小组
立足生态优势、严守生态红线,不断探索转型发展之路,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生态文明建设
成效显著,打造了主题鲜明、示范有为、支撑有效、体系
健全的“安吉模式”。

该县制定《美丽乡村建设指南》建设
标准,成为美丽乡村发源地。

全县179个行政村开展创建
工程,覆盖率95.7%。

先后成为首批国家级生态市、首批
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地区;2012年获全国首个县域联合国
人居奖。

号名称
主要事迹
3 北京市延庆
区环境保护

通过探索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创新生态保护红线管控机制、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改
革、实施妫河流域面源污染控制7项工程、实施锅炉改造
工程、实施企业污水治理工程、组织实施清洁空气行动计
划、推进污染物总量减排并纳入政府年度重点工程等措
施,结合各项业务工作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并把握绿
色发展机遇、推进绿色发展,为北京市生态文明建设做出
了贡献。

2008年获“国家级生态县”称号,2009年被确定
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地区。

4 安徽省宁国
市生态文明
与环境保
护委员会
办公室
紧紧围绕建设“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市”,全面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通过启动全市生态红线划
定、编制生态文明建设规划、有效实施生态保护修复项目、
严格监管污染源等手段,全面改善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力推进美好乡村原生态发展,做好“三线四边”综合整治、
优美乡镇和生态村创建等工作。

全市建成3个国家级生态
村、18个“全国环境优美乡镇”。

先后被命名或确定为国家
生态市、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地区、全国生态保护与建
设示范区。

5 山东省微山
县环境保护

坚持践行生态文明理念。

在被称为世界治污第一难的微山湖地区,采用倒逼机制,对工业企业执行了全国最为
严格的污水“排放标准”,成功解决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流域污
染问题。

建成日处理污水4万吨、生产回用水2万吨的城
市污水处理厂,并建设其他各类污水处理设施38个,实
现了县域污水全部处理并达标排放。

全县9个乡镇创成国
家级生态乡镇。

先后评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级生态
号名称
主要事迹
旅游示范区,实现了生态环保和经济发展的双赢。

6 福建省永春县
生态县建设
领导小组
大力推进县城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山水名城、特色乡镇、美丽乡村”新发展。

全县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建立健全目
标落实机制、责任追究机制、生态投入机制;产业方面高
起点、高标准实施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工程;环境方面完
善桃溪流域治理、美丽乡村建设和最美县城创建工作;宣
传方面营造生态创建氛围,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森林覆盖率69.5%。

先后被列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地
区、首批国家级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

7 河南省栾川
县生态文
明示范县
建设工作
指挥部办公

始终坚持“生态立县”战略,把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作为头等大事来抓,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
效,生态环境质量指数一直位于河南省前5位。

通过探索
实施一套适合栾川山区的“环保监管模式”、大力实施生态恢
复与重金属污染整治防治、全面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
文明细胞创建等工作,先后获得国家级生态县等荣誉,为
全景栾川、美丽洛阳、美丽河南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8 湖北省武
汉市梁子
湖湖泊生
态系统国
坚持服务于国家水污染防治的需求和湖北省“让千湖之省碧水长流”的目标及建设“生态文明省”的战略定位,通
过23年努力重建梁子湖退化水生植被20余万亩,水质整
体保持二类水,近1/3面积出现一类水,为全国日益严重
号名称
主要事迹
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的湖泊富营养化治理与生态修复提供了新思路和成本低易推广的实用技术,成为湖北省水域环境保护的一个示范模式与生态文明省创建的一个亮点工程。

9 湖南省长沙
县生态文明
建设办公室
把生态建设作为提升县域品质的重要抓手,着力构建一系列长效工作机制,确保全县生态环境的永续保护与发
展,生态创建成效显著。

在全省做到七个率先:中心集镇
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农村生活垃圾处置全覆盖;畜禽养
殖总量控制;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推广节能型路灯建设;
实施生态多样性保护;开展国家生态县创建。

该县生态环
境质量状况指数连续多年均达到90以上,名列湖南省前
茅,荣获“国家生态县”称号。

10 广东省珠海
市创建全国
生态文明示范
市领导小组
办公室
统筹推进珠海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指导全市分层次、有重点地开展生态示范创建工作,建成国家级生态乡
镇(村)13个,取得显著成效。

该办通过率先探索“五规
融合”、严格划定生态控制线、以生态补偿推动资源保护等
手段,制定实施了全国首部生态文明建设地方性法规《珠
海经济特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

此外,还强化行政
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互动,设立广东省首个环境资源合
议庭。

该市获得联合国颁发的"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
奖"等荣誉称号。

11 四川省洪雅
县生态文明
建设委员会
确立“生态立县、旅游强县”战略,大力推进“两化互动、旅游驱动、统筹城乡、科学发展”,打造“绿海明珠、天府花
园”,致力发展生态经济、生态旅游。

通过开展污水处理、
生活垃圾处理、造林绿化、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等建设工程,
全县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在全省181个县中排名前列。

先后
号名称
主要事迹
获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农村环境保护试点县、全国生
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县、全国绿化模范县等荣誉称号。

12 贵州省遵义县
枫香镇人民
政府
以创新求发展,牢固树立“生态立镇”意识,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治理生态环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环
境效益。

近年无重大环境污染事故、无环境问题上访,基
本杜绝了滥砍滥伐、滥垦滥挖现象。

通过实施生态公益林
建设、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开发生态休闲旅游等,在
创建国家级文明村镇和生态乡镇工作中取得实效,为打造
经济繁荣、生态优美、社会文明、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枫
香、清凉枫香”打下坚实基础。

13 云南省西双
版纳州勐罕
镇人民政府
把建设生态文明乡村作为建设“美丽、富裕、傣乡、魅力、和谐”勐罕的重大举措,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生态乡镇
建设为抓手,围绕“四美三宜”的总体要求,稳步开展生态
文明乡村建设。

乡村旅游成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重要内
容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

通过提高居民建设生态文明乡
村意识,加强生态环境、经济、人居、文化建设,实现澜
沧江勐罕断面符合国家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要求,城镇环
境空气质量达到优良级。

14 陕西省西
安浐灞生
态区生态管
理局
始终将生态文明建设做为中心任务,从编制生态建设规划起步,从治理环境入手,推动区域从生态重灾区向城
市生态功能区快速转变,策划、协调建设了雁鸣湖、西安
世博园、浐灞国家湿地公园等重点生态工程。

全区水域湿
地面积达到9.6平方公里,河流湿地覆盖率达14%;绿地、
林地面积接近14平方公里,林地覆盖率达15.4%,是西
安绿量最多、尺度最大、分布最均的区域。

先后被列为西
号名称
主要事迹
北地区首个国家级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示范区、首个国
家绿色生态示范城区。

15 福建省长汀县
生态县建设
领导小组
统筹领导全县生态县建设工作,充分发挥生态区位优势,强化“政府引领,规划先行,专家指导,社会参与”,采
取整体规划、分步实施、逐步推广、扎实推进等手段,通
过实施“生态工业”等六大生态工程、“生态保护、综合整治”
等四项基础工程,全县18个乡镇中15个乡镇获得“国家
级生态乡镇”命名,先后被评为全国首批“水生态文明城市”
建设试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全国水土保持生态
文明县”。

16 北京林业大
学林学院
是北林大最具鲜明特色的研究型学院,有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林学,在教育部历次学科评比中均名列第一,年均
发表SCI收录期刊论文50余篇,EI收录期刊论文20余
篇,共有8位“两院院士”毕业于林学院。

率先在全国农林
院校中成立了生态文明研究中心、生态文明研究院、生态
与健康研究院,多次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奖、国家级教学
成果奖、国家级优秀教材、“地球奖”等荣誉,为林业生态建
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17 内蒙古自治区
阿拉善沙漠
世界地质公
园管理局
管辖的阿拉善地质公园是一所系统而完整展示风力地质作用过程和以沙漠地质遗迹为主体的世界地质公园。

近年来该局围绕保护地质遗迹、普及地球科学知识及促进
地方旅游业发展的宗旨,在保持地质景观风貌的基础上,
促进生态环境的自我恢复和改善,开创了变生态劣势为资
源优势,将沙漠资源变害为宝的良好局面。

先后被评为“中
国最美地质公园”,地质公园科普工作先进集体一等奖等。

号名称
主要事迹
18 中新天津
生态城建
设局
该生态城是中、新两国政府重大合作项目,是绿色发展示范区。

该局肩负着应对气候变化、节约资源能源、保
护生态环境,探索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使命,通过着力改善
生态环境“硬件”,努力打造生态科技“软件”、积极培育生态
文化“心件”,在绿色、循环和低碳发展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初步展现出一座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生态新城。

被国务
院评为唯一的“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获“全球绿色城市”、
“绿色生态城区”等荣誉。

19 江苏省常熟
市生态文明
建设领导小

坚持“亲近自然、生态育市、生态优先”的发展战略,重点推进六大体系建设,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相辅
相成、环境改善与生态惠民相得益彰。

通过生态保护红线
融入该市“多规合一”发展战略规划,坚守耕地保护、开发
强度、生态保护“三条红线”等手段,使该市自然湿地保护
率达45.7%、空气质量优良率达78.8%,走出了一条经济
较发达地区县域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路。

被列为首批“国家生
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地区”。

20 水利部水
资源司水
资源保护处
负责全国水资源保护工作的组织落实,主要开展了水功能区和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饮用水源地保护、水生态
文明建设、突发水污染事件应对等方面工作。

推进开展175
个重要饮用水水源地达标建设、13个重要河湖健康评估,
推动11个省相继开展省级水生态文明创建工作。

先后分
两批启动105个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打造水生
态文明城市,为国家水资源保护和生态安全做出了积极贡
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