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鼓楼建筑艺术的美学认知[权威资料]

合集下载

岩寨鼓楼简介

岩寨鼓楼简介

岩寨鼓楼是侗族鼓楼中的一种,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三江侗族自治县。

鼓楼是侗族村寨中的重要建筑,被誉为侗族村寨的标志和灵魂。

岩寨鼓楼作为其中的代表,不仅具有独特的建筑美学价值,还在侗族人民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鼓楼一般为多层木结构建筑,以杉木凿榫衔接,不使用钉铆,结构精巧且稳固。

其外观形态独特,楼檐一般为六角、八角或四角,重檐层层叠叠,从上而下逐渐增大。

鼓楼内部中央通常有四根大柱作为主柱,支撑楼梁,外围则由多根小柱以榫衔接,形成稳固的结构。

在鼓楼的大梁上,通常会悬挂一面皮鼓,这也是鼓楼得名的由来。

岩寨鼓楼不仅在建筑结构上具有独特性,而且在侗族人民的生活中扮演着多重角色。

它是侗族村寨的集会议事中心,也是人们进行拜祭、休息和娱乐活动的场所。

此外,鼓楼还是处理村寨内部纠纷、明断是非的公堂,以及在紧急情况下击鼓聚众的指挥所。

青年男女也常在鼓楼内相互交往、谈情说爱。

在岩寨鼓楼前,通常有一块用青石板或卵石铺垫的场地,称为“鼓楼坪”,旁边往往还建有戏台。

在鼓楼坪上,侗族人民会进行各种文化娱乐活动,如赛芦笙、舞龙灯、踩歌堂、演侗戏等。

总的来说,岩寨鼓楼作为侗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不仅展示了侗族人民的建筑智慧,也承载着丰富的侗族文化内涵。

它是侗族村寨的象征,也是侗族人民生活和文化的重要体现。

侗族鼓楼建筑的设计美学研究

侗族鼓楼建筑的设计美学研究

侗族鼓楼建筑的设计美学研究作者:闫帮仁石含洲郑梦菲来源:《艺术科技》2018年第08期摘要:鼓楼作为侗族村落的地标性建筑,成为侗族文化生活的精神支点和审美焦点,其鼓楼建筑不仅因对称与均衡、比例与协调这种造型形式表现出独特的视觉美感,而且还因主从结构之关系,从空间的维度呈现出与众不同的审美韵味。

关键词:侗族鼓楼;对称与均衡;比例与协调;主从结构“有侗寨就有鼓楼,有鼓楼就有侗寨”,鼓楼被视为侗文化的象征,它究竟在侗族人的社会生活中发挥何种文化功能,普遍认为主要有三种:一是家族兴旺及其凝聚力的标志;二是族群议事的场所;三是休闲娱乐所在。

随着现代信息社会及城镇化的发展,鼓楼的这些文化功能在这一背景下逐渐淡化,传达给人们的是视觉愉悦和美感,正如黑格尔说:“所有建筑首先要适应一种需要,而且是一种与艺术无关的需要,美的艺术不是为满足这种需要的,所以单为满足这种需要,还不必产生艺术作品。

……但是等到日常生活,宗教仪式或政治生活方面的某种需要的建筑目的已获得满足了,还出现另一种动机,要求艺术形象和美时,这种建筑就要显现出一种分化,一方面人这主体或神像,形成了根本的目的,另一方面为着人和神像,建筑提供环绕遮盖之手段。

”[1]鼓楼建筑在其社会历史的发展和“分化”中,其“遮盖之手段”已演变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这种“有意味的形式”主要体现在侗族鼓楼建筑对称与均衡之美、比例与协调之美、主从结构之美。

1 对称与均衡之美对称是物体中轴线的两边一样,这个“一样”包括内在质量与外在形式两方面。

物体中心点的两面或多面各面质量一样,外在形状不一样,叫均衡,它是稳定的,又是活泼的,是有规律的,但又是有生气的。

对称是一种静态平衡,均衡是一种动态平衡。

[2]对称給人一种直接的视觉效果,一种美感,这种视觉效果或美感呈现的就是均衡之美。

侗族鼓楼建筑就是对称与均衡的完美体现。

侗族鼓楼建筑分为台梁穿斗混合式和穿斗式,前者有点类似汉族普通的厅堂建筑,应该是侗族早期的鼓楼,现已很难看到。

少数民族古建筑浅析

少数民族古建筑浅析

少数民族古建筑浅析——侗族鼓楼——'学号:年级专业:风景园林专业硕士班级:硕摘要少数民族古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洪流中不容忽视的一支,本文以侗族鼓楼为例,从民族居住观念入手,着重分析了建筑的结构形式、功能区分、建造过程和文化内涵。

特别是从该民族地域文化和历史文化角度出发,寻求古建筑形式与文化、宗教领域的有机连接,为少数民族古建筑研究的一般过程提供参考。

同时唤醒对少数民族建筑及艺术形式流失的社会关注和政策保护。

关键词少数民族古代建筑侗族鼓楼文化保护, , , , , . , , , . ., , , ,说到中国的古代建筑,无论是蔚为大观的明清皇家建筑群,还是久历沧桑捍卫领土的长城堞楼,无论是铭刻历史车辙的钟楼鼓楼,还是追忆贤人志士的石阙石坊,无论是为画桥烟雨平添一抹青黛的石拱飞虹,还是香火缭绕佛光普照下的祠堂道庵,无一不教人感叹其源远流长,异彩纷呈。

如果将众多古建筑比作一座巨大瑰丽的艺术宝库,那其中少数民族的优秀建筑作品,就可拟作桂冠之上星罗棋布的璀璨明珠——横跨侗族大寨的风雨桥及其标志性建筑鼓楼,充满林间趣味的苗族、土家族吊脚楼,还有拉祜族的葫芦形建筑和维吾尔族的拱形建筑……少数民族特有的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和宗族文化,为一砖一瓦赋予了生命和灵气,其艺术作品,也注定成为中国古代建筑洪流中不可或缺的一支。

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介绍一下侗族大寨的古代代表性建筑——鼓楼。

侗族的居住观念侗族人喜群居,俗话说:“独木不成屋,单家不成寨”。

由于侗族居住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历史条件,使他们认识到只有依靠集体,互相团结才能生存。

因此侗族人群体意识很强,住宅选址及一切生活习俗,仿佛都可以追寻到人类原始风习中那些具有生命力的遗迹。

另据当地侗族老人的说法,原来这种密集的群居,还有防匪防盗的遗风。

所以至今大多数人仍喜欢群居,大的村寨可达五六百户,小的也有七八十户,一般村寨一百多户。

侗族村寨的标志性建筑——鼓楼鼓楼是侗族村寨的标志性建筑,从形式上分为歇山式(俗称屋顶形,因侗族房屋多为歇山顶形而得名)和攒尖顶式(俗称伞顶或尖顶)。

浅析侗族鼓楼文化

浅析侗族鼓楼文化
3 . 民族 文化 的 交 流 中心
鼓楼 。
侗族是个 十分热情好 客的 民族 , 每 到正月期 间邀
综上 所述 , 侗 族 的文化与鼓 楼密 不可分 , 鼓 楼是 侗 族文 化 的载 体 和精 华 , 因此 , 侗 族 文 化 又 叫 鼓楼
文化 。 ( 作者单位 : 从 江县 文化 馆 )
2 . 民族 文化 的传 播 中心
约。 侗 族各村 各寨都有 自己的村 规 民约 , 以保证村 民 的安 宁 , 但凡有违反 和触 犯村规者 , 均按村规处 理 , 如
有家庭 纠纷难解之事 , 便 请求寨老集 中鼓楼商议予 以
评判 和解 。 吃相思 等大型活动也均 由寨老在鼓楼里商
议定好 E l 子 及 安 排 好 活 动 的各 项 事 宜 。 5 . 身份 与 灵 魂 的寄 所
请周边 兄弟村寨到 自己家乡来做客 , 当地称 这种大 型 做 客活动 为吃相 思 。 每到 吃相思 这天 , 村里 的男女 老
少 聚集于寨 门迎 接客人 , 并 用织 布机 、 犁爬等 工具 把
老少 至此乘 凉 , 寒冬 腊月来 这里 围火 , 歌师们 利用 这 些 闲暇的时间把 自己学 到的和 自己编成 的所有侗 歌 、 侗戏一句 句教给 同伴和 晚辈 , 会讲 故事 的寨 老们也 都
后方 有 与 同族 在 鼓楼里 平等 的权 利 。 家族 里 的每一
位 成员 到 4 0岁 后 正 常 死 亡 的 , 到出殡 吉 时时 , 先抬
瑰宝 。
月, 几 乎将 侗族所有的文化全都展现出来 。
4 . 政 治 中 心
每到商议 大事 , 头人 登楼击鼓 召集 众人聚集 于下
商讨 事宜 。 推选 出款首 、 制 定款约 ; 制定 村规 、 解决 民 事 纠纷 、 吃相思 等大事 均在鼓楼 里商议决 定 。 由于躲

文化境域中的诗性象征_侗族鼓楼的美学人类学解读

文化境域中的诗性象征_侗族鼓楼的美学人类学解读

2002年第4期第16卷(总第34期)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Journal of Guizhou University Art Edition Vol.16No.4Dec.2002文化境域中的诗性象征———侗族鼓楼的美学人类学解读Ξ王良范(贵州大学哲学系 贵州贵阳 550025)摘要:侗族鼓楼是侗族文化的标志性建筑,其丰富的文化功能及其精神意义构成了极有民族特性与风格的文化境域。

从美学人类学的诠释角度对鼓楼这一文化事相进行解读,可以发现隐含于其中的大量的丰富象征。

侗族人通过鼓楼这个高度形成化的建筑,将自己的宇宙论与人文论的文化诉求作出了诗性的叙述与表达。

美学人类学的阐释意义在从这个巨大的象征符号中揭示出侗族文化的全幅图景。

关键词:侗族;鼓楼;象征;诗性表达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44X(2002)04-0047-0006 这篇文章讨论的对象是侗族村寨的标志性建筑———鼓楼。

鼓楼是侗族文化中最重要也是最有代表性的文化事相之一。

从美学人类学的角度来看,鼓楼的意义已经超出了建筑的意义。

毋宁说更是侗族人对自己生活世界的一种诗性表达。

这个表达包含着侗族人关于自己的宗教信仰,历史记忆,宗族权力,法律习俗以及关于天地人的关系等种种象征。

一句话,鼓楼是侗族人通过建筑这一感性的物象传达出侗族的宇宙论与人文论的全部精神性的文化诉求。

鼓楼之于侗族文化来说,是一个最具象征性的文化符号,其中积淀和蕴藏着侗族最重要的文化元素。

以鼓楼为中心而展开阅读的视线,几乎可以洞观侗族文化的全幅图景。

以下的分析将借助于符号学的方法对侗族鼓楼作一次美学人类学的解读。

在进入分析之前有必要简约的介绍一下相关知识和背景。

侗族是中国南方少数民族之一种。

民族学一般认为侗族同中国南方的古越人中的“骆越”这一支系有族源上的关系。

今天侗族居住的地域位于中国的西南部,大约分布在东经108度———110度,北纬25度———31度之间。

侗族鼓楼的装饰及其艺术韵味探微

侗族鼓楼的装饰及其艺术韵味探微

鼓 楼 是侗族 村寨 的标 志 , 也 是 族 姓 的象 征 。它 不 两 者形 状不 同 , 但 都 展现 了 圆滑 粗 重之 美 。 高大 的鼓 仅是 中国干栏 式木 建筑 的杰 作 , 而且 是 我 国塔楼 建 筑 楼 对檐 柱 的柱础 材料 要求 较 为特 殊 , 因为 其 柱础 一 般 采用 镶板 不可行 , 而且 也 容 易受 潮 , 故 通 常 中最具 独 特 风 格 的 类 型 。从 其 历 史 、 工艺水平 、 外 部 都 比较 高 , 造型 以及 内部 结构 来看 , 它 在 中 国建 筑 史 甚 至世 界 建 镶 嵌石 条 ( 3 0 c m X 8 0 e m) , 石条 上 刻 有 浮雕 , 浮雕 主要 筑史 都 占有 一 席 之 地 。 由 于侗 族 鼓 楼 多 分 布 于 深 山 是 一些 反 映 当地 民俗 风情 的图 案 , 构 图有 趣 且 较 为夸 僻壤 , 所 以直 至 2 0世纪 5 0年代 才 逐 步被 世 人 所 关注 张 , 在一 定 程 度 上 丰 富 了鼓 楼 的历 史 文 化 韵 味 , 可 称 和认 识 。2 0世 纪 8 0年代 以后 , 贵州从 江 的增 冲鼓 楼 、 为 围绕鼓楼 底 部 的石 雕 画廊 。 广西 三 江侗族 自治县 的马 胖鼓 楼 、 湖 南通 道 侗族 自治 县 的马 田鼓 楼 先 后 被 列 为 国 家 重 点 文 物 保 护 对 象 。

侗 族鼓 楼 的 内部 装饰 及其 艺术 韵昧
( 一) 吊柱 、 梁枋 的装 饰
寸高蹲伏 的雕刻动物 , 既可供躺卧的人作枕头 , 又可
从 鼓楼 的具 体构 建看 , 其 中大部 分 构 建不 仅 体 现 以作为 一种 艺术 品来 欣赏 。另 外 , 聚 会 大厅 四周 的檐 上 部分 用栏 杆 镶 出 了实用 性 , 还 体 现 出了强 烈 的装 饰性 。 吊柱 和梁 枋 柱 之 间往往 在下 节用 木板 镶 接起 来 , 头部 就体 现 了这一 特点 。吊柱 的柱 脚 垂 在 空 中 , 形 状 接 , 栏 杆 上 雕 刻 着 各 种 瓜 果 图案 。正 对 大 门 的 那 面 多样 , 有 南瓜 形 、 灯笼形 、 葫芦形 、 托 盘 莲 花形 等 。雕 墙 , 一般 都 绘 有 大 型 的 山水 壁 画 , 以增 加 整 个 鼓 楼 装 一般都将一 、 二 楼 作 为 刻虽 不精 细 , 但形极其相似 , 表 现 出 了朴 素 之 美 。葫 饰 的 和谐性 。设 阁楼 的 鼓 楼 , 芦形 的柱 脚 与鼓 楼 顶 端 上 的葫 芦 串有 相 同 的象 征 意 聚会 大厅 。在 二楼 的主 承柱 之 间设 有 一 空洞 , 以保 持 义, 即瓜 瓞 绵 长 、 人 丁兴旺 ; 灯 笼 形 是 吉 庆 有余 的象 空气 流通 , 在檐 柱之 间 放置 有 长凳 , 长凳 上 方 大 约 1 m 连接檐 柱 与 吊柱 的穿 枋 上 ) 设卧台 ( 侗语称“ 平 征; 托 盘 莲 花形 是 福 寿 双 全 的 象征 ; 南 瓜 形是 多 子 多 多处 ( ) , 卧 台外设 有栏 杆 。夏 天有许 多 男青 年会 在 长凳 福 的象征 。露 在柱 子外 的梁 枋 头部 多 雕 刻 成龙 头 、 龟 盘” 多悬 挂 有 牌 匾 或 头、 鱼头 、 虎爪 、 凤 尾等 形状 , 造 型 简练 生 动 , 让 人 浮 想 和 卧 台上 过夜 。二 楼 四周 的穿 枋 上 , 联翩 。龙 头 、 龟头、 鱼头 、 凤尾 象征着幸福安康 、 图 腾 琵琶 、 牛腿琴 、 芦笙等乐器 , 充满了侗族文化韵味。 护佑 , 虎 爪则 象征 着祛 邪驱 鬼 。

侗族鼓楼的介绍

侗族鼓楼的介绍

侗族鼓楼的介绍
侗族鼓楼是侗族地区特有的建筑物,也是侗族地区人民智慧的结晶,它既是侗家人举行公共活动的场所,又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

鼓楼在侗寨中一般建于山坡或平地上,与寨中房屋紧密相连,形成一组建筑群。

鼓楼为重檐歇山顶建筑,分为上、中、下三层,层层出檐。

鼓楼通常为两层,少数四层或五层,有的甚至七层。

鼓楼的设计构造一般根据村寨大小、人口多少而定。

侗族鼓楼在侗寨中主要作用有:一是作为公共活动场所(如集会、开会);二是作为村寨的象征(如象征寨王);三是作为村寨的指挥系统(如指挥村寨狩猎)。

侗族鼓楼在建筑风格上既有自己独特的地方,也有共同的地方。

侗族鼓楼建筑的风格千姿百态:有的鼓楼呈方形或长方形;有的则呈圆形、六角形或多边形;有的还呈多层相叠式;有的以圆木为柱,以铁钉为梁,其上覆盖一层木质或竹片等物。

在侗族的鼓楼中还建有专门用来存放杂物和生产工具等物品的“杂物楼”。

侗族鼓楼结构奇特,它是由一根或数根大木柱支撑整个鼓楼框架。

—— 1 —1 —。

侗族鼓楼的组成

侗族鼓楼的组成

侗族鼓楼的组成侗族的鼓楼是侗族地区特有的标志性建筑,它不仅是一种传统的公共场所,更是侗族人民智慧的结晶。

本文将带您了解侗族鼓楼的组成及特色,让您一睹这一壮丽的民族文化遗产。

1. 结构特点鼓楼的建筑结构独具匠心,通常由数层至十一二层不等,层层相叠,犹如宝塔般巍峨耸立。

每层的梁柱之间都有杠杆连接,可以自由开合,便于人们进出。

鼓楼的楼层数目和高度往往代表着寨子的实力和地位。

2. 外观装饰鼓楼的外观精美绝伦,每一层都设有檐枋、斗拱、花板等木制装饰构件,雕刻着龙凤、鱼虾、花草等各种图案,色彩鲜艳,栩栩如生。

这些精美的装饰为鼓楼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和高雅的艺术美感。

3. 中部空间鼓楼的中部是一个宽敞的空间,通常供人们聚会、休息、娱乐之用。

在这里,村民们可以吹笙奏乐、唱歌对歌、欢聚一堂,共同享受这个充满欢乐的公共场所。

此外,鼓楼还设有火塘,用于取暖和烧水煮茶,加强了人们的交流与互动。

4. 屋顶结构鼓楼的屋顶十分独特,采用悬山顶或歇山顶的形式,覆盖着青瓦,显得古朴典雅。

在屋顶中央通常竖有一根高高的竹杆,用于悬挂旗帜或敲击大鼓时支撑鼓槌。

这根竹杆也是鼓楼的重要标识之一,使人们在远处就能辨认出鼓楼的轮廓。

5. 功能作用鼓楼是侗族社会中重要的公共设施和文化中心,具有多种功能作用。

首先,它是村寨的象征,代表着一个家庭的荣誉和地位;其次,鼓楼成为了村民们休闲娱乐、增进友谊的平台;最后但同样重要的是,鼓楼成为了传承侗族文化和历史的重要载体。

6. 历史文化价值侗族鼓楼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它们见证了一个个村落的发展历程,也反映了侗族人民的宗教信仰、民俗习惯和生活方式。

通过研究鼓楼的结构、装饰、用途等方面的特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侗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总之,侗族鼓楼作为一种独特的建筑艺术形式,凝聚了侗族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它的组成结构和外观装饰体现了精湛的工艺水平,同时也发挥着重要的功能作用。

作为侗族文化的代表性符号,鼓楼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值得我们去珍视和保护。

侗族鼓楼的社会功能和美学内涵

侗族鼓楼的社会功能和美学内涵
维普资讯
第2卷第6 8 期
20 0 7年 1 1月
云梦学刊
Jo n l ula Yun e of m ng
V0. 8 No6 1 . . 2 No . O 7 v2 o
侗 族鼓楼 的社会功能和美学 内涵
王 俊
( 湖南理工学 院 音乐 系 , 湖南 岳 阳 4 4 0 ) 1 06 摘 要 : 鼓楼是 “ 南侗” 区侗 寨的标志性建筑 , 地 它造型精 美、 结构古朴 , 有很 高的建筑学价值 ; 具 它还 集财富和人 文展 示、 聚会议事、 民俗风情 以及休 闲娱 乐等诸 多社会功能 5- #, 于侗族社会的雏 系和进步、 - 对 侗族文化的传承 与发展 均不可 或缺 , 有其独特的美学 内涵。
大火塘 , 塘火终年不断 : 夏燃 小火既可躯蚊虫 , 可点旱烟 ; 又
雄伟的鼓楼修建在寨子的 中心地带 ,它既是侗族胞民借以
展示村寨建 筑技 术 、 财富实力 、 审美 情趣 、 人文环境 和蓬勃 向上之朝气 的媒 介 , 又是 寨 民聚 会议事 、 日庆典 、 丧嫁 节 婚 娶 、 闲娱乐的场所 。它集诸多社会功能于一身 , 其独特 休 有
Hale Waihona Puke 的积年古杉 , 以求其坚韧结实。 下部是结构坚 固、 宽敞实用的楼底 , 内外 四根大柱支撑 起一座正方形 的大厅堂 , 堂四周 围以栏杆 , 四根 宽大 而 厅 有 结实 的长凳或长椅 , 供老年人乘凉休息或就坐取暖。 的还 有 设有三 四尺高 、 尺多宽 的平盘 , 一 让青年人休息就坐或盘腿 下棋 , 人少时还可以躺着 闭 目养神 。 中间有 一个石砌 的圆形
楼 。可见 , 鼓楼建筑是一 门从远古 传来 、 世代凝 练 、 代代 积 累、 代代相 传的独 门手艺 , 其建 筑学原理 、 构原理均有 其 结 独特之处 。鼓楼 内部装饰非常讲究 , 楼顶 、 檐角以及 封檐板 下, 都装饰着 精美的彩塑和绘画 : 有龙凤麒麟 、 飞禽走兽 , 有 飞鸟虫鱼 、 花卉果 实 , 山水 国画 、 有 人物故事 , 而大量 的是侗 乡的风情画 , 栩栩如生 , 生动感人。 鼓楼 的外貌 , 既有宝塔 之

建筑风情:走进侗寨鼓楼

建筑风情:走进侗寨鼓楼

092走进侗寨鼓楼Entering Dazhai Drum Tower在贵州省、湖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交界地带,常会看到侗寨里矗立着美观优雅、造型各异的鼓楼。

鼓楼是侗族村寨最显著的标志,是侗族文化体系的代表。

木结构的鼓楼大多毁灭于历史上的火灾,只有不多的鼓楼矗立了超过100年。

鼓楼,一般高20多米,从1层至顶,全靠16根杉木柱支撑。

楼心宽阔平整,约10平方米见方,中间用石条砌有大火塘,四周有木栏杆,设有长条木凳,供歇息使用。

楼的尖顶处,筑有宝葫芦或千年鹤,象征寨子吉祥平安。

楼檐角突出翘起,给人以玲珑雅致,如飞似跃之感。

外观装饰侗族建造鼓楼的大梁柱、照面坊,是经过族中长辈年高具有威望的老人选定,木材优良、粗大,高度均匀,树龄古老,方可作为鼓楼建造用材。

每座侗寨鼓楼的前方和近旁,都会有一方广场,这方广场并不大,但是在侗寨所居的山地间,也是一块难得的平地了。

侗族人称呼这里为“鼓楼坪”,是全寨人休闲娱乐或举行重要仪式的地方。

从外观上看,每座鼓楼都包括了阁底、塔身、亭顶,楼底平面均为偶数边。

塔身各层平面也为偶数边,多为四边形、六边形或八边形,立面均为奇数重檐,矮小的鼓楼有3到5层重檐,高大的鼓楼可达27层,高40多米。

关于鼓楼的檐层数,最统一的说法是“要单数”。

至于为什么要单数,侗族老人们只说是祖上定下的规矩。

单数除了“吉祥”,更深入的还有“阴阳”说法。

“单为阳,双为阴”起源于古代阴阳学,是建筑堪舆的传统内容。

从选址开始就非常注重风水的鼓楼,层檐为单数,以求得更有利的能量。

鼓楼的顶部,大致可分为平顶和尖顶,平顶的鼓楼多为四角,相对较朴实庄严,尖顶的鼓楼则有四到. All Rights Reserved.093ARCHIECTURE建筑风情八角,形制高耸,与塔更相似,立于寨中愈显突出,是新建鼓楼的热门款式。

鸟,是侗族文化中一个神秘的符号,侗族男女的盛装中都有羽饰,它也是侗乡各地鼓楼上一个标志性的装饰。

这些鸟,有的位于鼓楼各层檐角,有的位于鼓楼顶尖,还有的以羽毛和丝线结成彩饰,在鼓楼落成的时候,由寨里的女人们寄托祝福和心愿,挂在鼓楼最高的横梁上。

侗寨鼓楼欣赏

侗寨鼓楼欣赏

侗寨鼓楼金鑫二00八年七月雄伟的侗寨鼓楼鼓楼雄伟壮观,结构严谨,工艺精湛,是侗族建筑艺术的集中体现。

鼓楼有厅堂式、干栏式、密檐式等多种。

无论何种鼓楼,一般都分上、中、下三个部分。

上部为顶尖部,用一根长约3米的木柱或铁柱立于顶盖中央,并套上由大到小的5至7颗陶瓷宝珠,使顶尖部成葫芦型,犹如塔尖,凌空而立。

顶盖是绚丽多彩的楼顶,多为伞形。

顶盖形状有四角、六角或八角。

顶盖下斜面的人字格斗拱,像蜂窝百孔窗,其周围木雕像燕窝垒泥点,工艺精巧,造型别致。

中部是层层叠楼,形似宝塔楼身。

楼檐一般都是六角,亦有简便的四角或复杂的八角。

楼身以四根粗大、笔直的长杉木为主柱,从地面直通楼顶,极为壮观。

楼内或雕塑,或绘画,鱼虫鸟兽,栩栩如生。

下面是坚固、宽敞、实用的楼底,多为正方形,四周有宽大而结实的长凳,可供人歇坐。

中间是一个圆形大火塘,由各户轮流供柴生火,夏驱蚊虫,冬可取暖。

鼓楼由各村寨群众投工献料,集资筹建,由侗族能工巧匠自行设计,自行建造。

整个建筑没有图纸,数百上千根梁、枋、柱的尺寸全凭心中计算。

这种能工巧匠遍布侗乡,尤以贵州黎平、从江等地为最多。

据广西龙胜平等乡平等村就有11座;而黎平肇兴,一个寨子就有5座雄伟壮观的鼓楼,被中外游人称为“鼓楼群”。

精巧的侗乡风雨桥风雨桥又称“花桥”,以其能避风雨并饰彩绘而得名。

风雨桥是一种集桥、廊、亭三者为一体的桥梁建筑,是侗族桥梁建筑艺术的结晶。

风雨桥由下、中、上三部分组成。

下部是桥墩,用大青石围砌,以料石填心,呈六面形柱体,上下游均为锐角,以减少洪水的冲击。

中部为桥面,采用密布式悬臂托架简支梁体系,全为木质结构。

桥梁跨度一般不超过10米,以适应有限的木材长度。

上部为桥面廊亭,采用榫卯结合的梁柱体系联成整体。

廊亭木柱间设有座凳栏杆,栏外挑出一层风雨檐,既增强桥的整体美感,又保护桥面和托架。

桥架就放在桥墩上面,而桥墩与桥台之间没有任何铆固措施,只凭桥台和桥墩起着架空的承台作用。

侗寨鼓楼简介

侗寨鼓楼简介

侗寨鼓楼是侗族村寨中的一种传统木构建筑,通常作为集会和议事的场所。

鼓楼在侗族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侗寨的标志,也是侗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场所。

以下是关于鼓楼的一些详细信息:
1. 建筑特点:侗寨鼓楼通常由杉木制成,采用穿斗式结构,即柱与梁之间通过榫卯连接。

鼓楼的建筑形式多样,有的是多柱式,即由四根主柱和十二根衬柱构成;有的则是独柱式,由一根中心柱支撑,直通顶端,底部有四根衬柱。

2. 功能作用:鼓楼不仅仅是一个建筑物,它还承载着侗族人民的集会、议事、娱乐等多种社会功能。

在鼓楼中,村民们会聚集起来讨论村寨大事,举行各种节日活动,甚至进行歌舞表演等文化娱乐活动。

3. 文化意义:鼓楼是侗族文化的象征,它不仅展现了侗族人民精湛的建筑技艺,还体现了侗族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艺术审美。

每一座鼓楼都是侗族人智慧和才能的结晶,是侗寨的政治和文化活动中心。

此外,肇兴侗寨是一个著名的侗族村寨,拥有五座集中的鼓楼群,这些鼓楼不仅是当地的标志性建筑,也是游客了解侗族文化的窗口。

总的来说,侗寨鼓楼是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是精美的木构建筑,更是侗族社会生活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鼓楼在材料科学知识

鼓楼在材料科学知识

鼓楼在材料科学知识侗族传统技艺——鼓楼“未立寨子先立鼓楼”,在侗族流传着这样的说法。

这也说明了鼓楼在侗族中的重要性,鼓楼具体起源于何时,由于侗族没有文字,至今已无从可考,今天保存下来的已经有300多年多的历史。

关于鼓楼的起源,广西三江等地流传的《姑娄娘》的故事最为可信。

故事大致是说:曾经又一个寨子,人们崇尚正义,常常去救援被强盗劫掠的寨子,而他们寨子上有一位姿色佳丽的姑娄娘。

强盗于是给这个寨子下了一个通牒,要求他们交出姑娄娘和钱财,否则就放火烧掉寨子。

姑娄娘灵机一动,与大家商议,先答应强盗的要求,等到他们进入寨子后,我们以寨子中的青壮年开始围攻他们。

这天强盗果真来了,刚一进入寨子,伏兵四起,强盗被包围并且覆灭。

原来这是姑娄娘的妙计,等强盗进入寨子后,姑娘们一起用手掌击蓝靛桶里的水,发出的声音就像战时的击鼓声,迷惑强盗的同时,也激励者寨子里的青壮年奋勇杀敌。

这件事过后,寨子里就商议,建高楼并且放置大鼓,这样就可以击鼓报警。

我国对鼓楼的最早记载见于明代,《赤雅》(邝露)记载:“罗汉楼……以大木一株埋地,作独脚楼,高百尺,烧五色瓦覆之,望之若锦鳞矣。

扳男子歌唱、饮瞰,夜缘宿其上,以此自豪。

”清代也有关于鼓楼的记载,《广西通志》记载:“狪人,居溪峪中,又谓峒人,……春以巨木埋地作楼,高数丈,歌者夜则缘宿其上,谓之罗汉楼。

”所谓的罗汉楼,即为鼓楼,从雍正时期的《广西通志》可以看出,这时的鼓楼,已经兼具了聚会娱乐的功能。

鼓楼的结构形式由于鼓楼是木质结构,防火功能极差,极易被毁损,现存最早的鼓楼距今也只有300多年,是建于顺治期间的湖南通道马田鼓楼。

所以说,想要从想实物中窥探鼓楼的起源,已经不现实。

鼓楼,在明代的《赤雅》中,被称作罗汉楼,清朝的《黔记》则称为聚堂。

发展至现今,则统称为鼓楼,这是因为侗族人常聚集在楼内议事,而楼内放有牛皮大木鼓,是为名字由来。

远远眺望,鼓楼屹立于侗寨,俨然就是一颗挺拔的巨大杉树。

侗族鼓楼建筑的设计美学研究

侗族鼓楼建筑的设计美学研究

侗族鼓楼建筑的设计美学研究摘要:鼓楼作为侗族村落的地标性建筑,成为侗族文化生活的精神支点和审美焦点,其鼓楼建筑不仅因对称与均衡、比例与协调这种造型形式表现出独特的视觉美感,而且还因主从结构之关系,从空间的维度呈现出与众不同的审美韵味。

关键词:侗族鼓楼;对称与均衡;比例与协调;主从结构“有侗寨就有鼓楼,有鼓楼就有侗寨”,鼓楼被视为侗文化的象征,它究竟在侗族人的社会生活中发挥何种文化功能,普遍认为主要有三种:一是家族兴旺及其凝聚力的标志;二是族群议事的场所;三是休闲娱乐所在。

随着现代信息社会及城镇化的发展,鼓楼的这些文化功能在这一背景下逐渐淡化,传达给人们的是视觉愉悦和美感,正如黑格尔说:“所有建筑首先要适应一种需要,而且是一种与艺术无关的需要,美的艺术不是为满足这种需要的,所以单为满足这种需要,还不必产生艺术作品。

……但是等到日常生活,宗教仪式或政治生活方面的某种需要的建筑目的已获得满足了,还出现另一种动机,要求艺术形象和美时,这种建筑就要显现出一种分化,一方面人这主体或神像,形成了根本的目的,另一方面为着人和神像,建筑提供环绕遮盖之手段。

”[1]鼓楼建筑在其社会历史的发展和“分化”中,其“遮盖之手段”已演变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这种“有意味的形式”主要体现在侗族鼓楼建筑对称与均衡之美、比例与协调之美、主从结构之美。

1对称与均衡之美对称是物体中轴线的两边一样,这个“一样”包括内在质量与外在形式两方面。

物体中心点的两面或多面各面质量一样,外在形状不一样,叫均衡,它是稳定的,又是活泼的,是有规律的,但又是有生气的。

对称是一种静态平衡,均衡是一种动态平衡。

[2]对称給人一种直接的视觉效果,一种美感,这种视觉效果或美感呈现的就是均衡之美。

侗族鼓楼建筑就是对称与均衡的完美体现。

侗族鼓楼建筑分为台梁穿斗混合式和穿斗式,前者有点类似汉族普通的厅堂建筑,应该是侗族早期的鼓楼,现已很难看到。

穿斗式又分为非中心柱型和中心柱型,非中心柱型与前面的台梁穿斗混合式类似,其造型简单、楼层矮小,一般与寨门、戏台、长廊等结合在一起。

文化境域中的诗性象征——侗族鼓楼的美学人类学解读

文化境域中的诗性象征——侗族鼓楼的美学人类学解读

The Poetic Symbol in Cultural Circumstances——A Dissection of the Aesthetics And Anthropology of
the Dong's Drum-tower
作者: 王良范
作者机构: 贵州大学哲学系,贵州贵阳550025
出版物刊名: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页码: 47-52页
主题词: 化境;境域;美学;风格;侗族;诗性;文化诉求;民族特性;精神;角度
摘要:侗族鼓楼是侗族文化的标志性建筑,其丰富的文化功能及其精神意义构成了极有民族特性与风格的文化境域.从美学人类学的诠释角度对鼓楼这一文化事相进行解读,可以发现隐含于其中的大量的丰富象征.侗族人通过鼓楼这个高度形成化的建筑,将自己的宇宙论与入文论的文化诉求作出了诗性的叙述与表达.美学人类学的阐释意义在从这个巨大的象征符号中揭示出侗族文化的全幅图景.。

侗族鼓楼

侗族鼓楼

侗族文化的代表、建筑艺术的结晶--侗族鼓楼一、序说建筑,“是一门最早的艺术”。

恩格斯曾说过,人类在原始社会末期,就已经有了“作为艺术的建筑术的萌芽”。

据考证,侗族建筑艺术典范之一的鼓楼,其历史可追溯至侗族社会的原始氏族早期。

鼓楼最初的模样,是由一棵荫护侗族初民的大杉树演化而来,现今一些偏僻的侗寨仍然保存摹仿一棵大杉树建造的“独脚”(独柱)鼓楼,这些鼓楼为后人研究侗族早期建筑艺术提供了实物标本。

“建筑作为一种艺术,比其它各种实际活动更专一无二地服从美感要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历史的推移和审美意识的嬗变,代表侗族建筑艺术典范之一的鼓楼,自然“服从美感要求”,由原先的“独脚”向四柱、六柱演变,其造型也越发雄伟、壮观。

现今,在侗寨山乡里,鼓楼和风雨桥齐名,饮誉海内外。

鼓楼与风雨桥、吊脚楼、寨门楼等所构成的建筑景观,风格独具,艺术韵味浓烈,其质朴、自然,与环境有机融合的“天人合一”的风景特质,回应了当今世界性的生态思潮。

在这个意义上说,侗族建筑艺术不仅有其完整、独特的体系,而且有其与现代生态急切呼唤的终极意义。

无庸置疑,极有研究价值、观赏价值及审美价值的侗族建筑艺术,它是人类建筑长廊里的瑰宝、明珠,在建筑文化史上应占有一席之地。

三江侗族自治县独峒乡高定村独脚鼓楼二、侗族建筑艺术的美感特征(一)单座建筑的壮观、清雅美鼓楼鼓楼属木质多层塔式高亭形结构。

鼓楼的外形平面均为偶数,有八面、六面、四面倒水等样式,外形立面均为奇数重檐,有三层、五层、七层,多的十几层。

平面与立面的一组数字,一为偶数,一为奇数,其奥秘与宗教有关。

榕江三宝鼓楼八协鼓楼平面与立面样式,建筑图引自《桂北民间建筑》鼓楼的建筑工艺,堪称精妙绝伦。

鼓楼的整体以杉木做柱枋凿榫衔接,横穿斜套,纵横交错,结构严谨牢固,却不费一钉一铆。

能工巧匠们修建鼓楼时,没有统一的图示或图纸,仅凭一根“香杆”(竹片)和“线”(竹条)画着“V(上)、≯(中)、Z(下)”等数码做标尺,魔术般的遵循“美的尺度”,建造出令人赞叹不已的鼓楼来。

侗族鼓楼文化内涵是什么?如何理解侗族鼓楼文化?

侗族鼓楼文化内涵是什么?如何理解侗族鼓楼文化?

⼀、侗族⿎楼的意义 在侗族⼈民的⼼中,⿎楼是侗族的骄傲,是凝聚⼒,是亲和⼒,同时也是侗族⽂化的⼀个兴旺的含义。

此外,侗族起源于古百越族,其居住形式是由巢居发展衍变⽽来的,追溯⿎楼的雏形也正是⼤树,因此,侗族⼈民结合了对杉树的崇敬与对⿎楼起源形制的纪念,赋予了⿎楼以杉树的象征意义,寄寓⿎楼的兴盛能保村寨的安定兴旺。

此外,从⿎楼的历史可知,⿎楼是侗族村寨族姓和家族荣辱标志,它反映着整个村寨的状况。

因此,建造⿎楼被作为侗族村寨内凝聚⼈⼼,外显吉祥和财富的⼤事。

侗族⿎楼这种宝塔式建筑在中国古代汉⽂化中 被看作是风⽔补救的⼀种形式。

侗族⿎楼建造地点、⾼度的确定,除了与村寨中的⼈⼒物⼒、象征意义有关外,同时也与风⽔观念有关。

侗族对聚落有着风⽔宝地的选址观念,然⽽,崎岖的⼭地间往往不能完全符合选址要求。

因此,侗族⼈民往往在⿎楼的建造上运⽤补救与改造的⽅法,有意识地选定⿎楼的建造位置与⾼度,以实现他们⼼⽬中补⾜风⽔、改良环境的理想。

侗族⼈常将聚居地参照周边地形⽐附为某种动物、植物等,如贵州黎平构洞⼤寨被看作是⼀头⽜,肇兴侗寨被⽐作⼀条船等。

[4]侗族⼈认为⿎楼建造的位置与⾼度应与村寨的⽐拟物相关联。

很显然,⿎楼的构造观念体现着侗族的风⽔观念以及侗族⼈民对聚居环境的美好寄托。

按理说,作为古建筑物的侗族⿎楼,随着社会的发展,⿎楼的⽣命⼒和功能将会减弱。

但事实恰恰相反,⿎楼不仅在侗寨越建越好,⽽且在⼀些地⽅,如黔东南苗族侗族⾃治州⾸府凯⾥城内和郊外也建得更加⾼⼤、更加壮丽。

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楼具有深厚的美学内涵,能带给⼈们以美的享受。

早在⼏千年前,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其著作⽂艺对话集⾥写道:我们应该寻找⼀些有本领的艺术家,把⾃然的优美⽅⾯描绘出来,使我们的青年们像住在风和⽇暖的地带⼀样,四周⼀切都对健康有益,天天⽿濡⽬染于优美的作品,像从⼀种清幽境界呼吸⼀阵清风,给予他们好影响,使他们不知不觉从⼩培养起对于美的爱好,并培养起融美于⼼灵的习惯。

新人教版九年级美术上册第五单元第3课我国少数民族的美术文化侗族鼓楼素材

新人教版九年级美术上册第五单元第3课我国少数民族的美术文化侗族鼓楼素材

• 鼓楼是侗乡具有独 特风格的建筑物, 流行于湖南,贵州、 广西壮族自治区交 界地区。座座鼓楼 高耸于侗寨之中, 巍然挺立,气概雄 伟。飞阁垂檐,层 层而上呈宝塔形。 瓦檐上彩绘或雕塑 这山水、花卉、龙 凤、飞鸟和古装人 物,云腾雾绕,五 彩缤纷。从江县高 增侗寨鼓楼高达二 十余米,十三层次; 肇兴侗寨一寨就有 五个鼓楼。
侗族鼓楼

在侗族村寨里,人
们可以看到各种各样、
千姿百态的木楼,有的
像雄伟的宝塔,有的像
精巧的亭阁,有的像壮
丽的宫殿,有的像优美
的长廊。这些房子有的
已有பைடு நூலகம்百年的历史,至
今仍坚固完好,有诗赞
道:“百年木楼身不斜,
一身杉木坚似铁。”如
今,侗族建筑已引起国
内外有关人士的浓厚兴
趣。
侗族人民
擅长建筑,而 且侗族寨寨有 鼓楼叠立花桥 横跨,干栏式 吊脚楼,构成 侗寨风光,但又 鼓楼和风雨桥 最为引人注目, 它的整个建筑 不用一钉一铆 而闻名于世。
谢谢大家

15、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他内心缺 少什么 。。2021年4月 2021/4/22021/4/22021/4/24/2/2021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21/4/22021/4/2April 2, 2021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2021/4/22021/4/22021/4/22021/4/2
• 建造鼓楼的主要大梁柱、照面坊,是经过族中长辈 年高具有威望的老人选定,木材优良、粗大,高度 均匀,树龄古老,方可作为鼓楼建造用材。未优先 标记,其他用材不得取用。可见打上标记的杉木, 自然是“杉海”之王了。据传说;鼓楼一词含义, 应该是侗寨古时放鼓之楼。因此,有鼓则有楼,有 楼则置鼓,后来人民习惯,俗称鼓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侗族鼓楼建筑艺术的美学认知侗族建筑的艺术呈现可谓是“世界建筑艺术的瑰宝”,鼓楼作为侗族建筑中的符号样本,是侗族村寨中不可或缺的文化场域,它所承载的仪式性功能,以及它作为侗族村寨精神灵魂的象征,使其在村寨中彰显着独具一格的文化价值和意义。

一、侗族鼓楼的文化认知侗族鼓楼的记载可以追溯到明代万历年间,其中古本《赏民册示》中描述道:“遣村团或百余家,或七八十家,三五十家,竖一高楼,上立一鼓,有事击鼓为号,群踊跃为要。

”后清代各县志和通志以及李宗�P的《黔记》中均对侗族鼓楼的功能和形式有所记载。

侗族文化特质赋予了鼓楼作为仪式性建筑的作用和意义,它涵括了鼓楼的起源、鼓楼的功能、鼓楼的形制、鼓楼的文化价值等方面。

鼓楼是侗族内部认同与精神价值维系的重要载体,它承载着侗族集众议事、宣讲款词款约、宣传村规民约、摆古聊天、弹琵琶吹芦笙、踩堂“多耶”、迎宾送客等军事、政治、文化、宗教多重身份,是侗族聚落的灵魂,是民族精神的物化表征。

鼓楼作为宗族、村寨的象征,承载着侗族内部的群体意识,反映了一个侗寨的族群关系。

鼓楼的修建代表了侗寨宗族关系,通常情况下是一寨一座鼓楼,并居于整个村寨的中心腹地;族姓较多的村寨出现一个“兜”一座鼓楼,分别坚守着自己的职责;还有一些大的村寨除了每个“兜”各建一座鼓楼外,整个村寨再合建一座鼓楼彰显侗族集体主义精神。

鼓楼修建的主体材料也反映了侗族内部的集群关系,楼体材料由各“兜”成员共同捐献,更加凸显了鼓楼文化的公共性,它的修建凝聚着侗寨中的每家每户。

整个侗族地区近千座鼓楼,却无一座一模一样的鼓楼存在,这一建造奇观的背后叙述的恰好是鼓楼文化的族群认同和集体意识,鼓楼的精美和高大是一个村寨或族群关系的反映,从而在鼓楼建造的技术和艺术层面得以彰显,使其每一座鼓楼都有自己的故事,也有描绘自己形态的“笔墨”,壮观、雄伟、秀美、雅致、玲珑等修饰词汇貌似也无法完全形容鼓楼的千姿百态。

二、侗族鼓楼技术与艺术的美学认知(一)鼓楼建筑的技术美“未建村寨,先建鼓楼”的古俗说明了鼓楼在侗族村寨中的重要性,不用一钉一铆高超的建造技艺更进一步体现其文化价值,更是侗族建筑的“符号样本”。

鼓楼样式繁多,从类型上可分为“卡房”厅堂式、楼阁式、门阙式、密檐式等多种形式,其中密檐式鼓楼最为常见,也最能彰显其精湛的营建技艺。

侗族鼓楼建筑的技术美主要体现在其建造结构当中,主要有抬梁穿斗混合式和穿斗式两种。

抬梁穿斗混合式鼓楼现存较少,普遍存在于厅堂式鼓楼中,虽然这种结构金柱与檐柱之间可以有很开阔的内部空间,但是不能形成较大的体量,通常为一至三层高度的四边形平面类型,屋顶一般为歇山顶或悬山顶式。

穿斗式是鼓楼建造结构中最为普遍的类型,由于受力情况和顶部造型的区别,又有中心柱型鼓楼、非中心柱型鼓楼之分。

非中心柱型鼓楼与抬梁穿斗混合式鼓楼有一定的近似之处,平面均为四边形,“外观呈现为殿堂或楼阁”形式;其中抬梁穿斗混合式鼓楼加入了一些汉族抬梁式构造方式,将檩搭建在梁上,而非中心柱型鼓楼却是将檩条直接落在柱头上,采用了侗族传统的构造方式。

相比非中心柱型鼓楼而言,中心柱型鼓楼最为常见,不仅是研究侗族鼓楼的核心内容,它更是侗族穿斗式建筑构造的集中写照,反映了穿斗式结构在侗族建筑中的发展过程。

中心柱型鼓楼有独柱型鼓楼与多柱型鼓楼之分。

早期独柱型鼓楼结构简单,仅中心柱作为唯一的支撑点,没有任何辅助支撑,“由中心柱支承的悬臂穿枋出挑形成屋架”,整体造型仿照杉树的伞形形态,与“遮荫树”的说法不谋而合,同时也将原始崇拜极好地体现在了鼓楼建筑造型上。

这种仅有一个支撑点的造型结构很容易被外界因素所摧毁,而后发展为现存独柱鼓楼结构样式,即在中心柱的四周加檐柱以稳固整个建筑结构。

位于贵州黎平县岩洞镇述洞村下寨的述洞独柱鼓楼是现如今仅存的两座独柱鼓楼之一,又名现星楼,坐北朝南,最早修建于明崇祯九年(1636年),现在的鼓楼是1921年重建的,鼓楼为七层平檐四角攒尖顶、密檐式建筑结构,鼓楼中心柱位于鼓楼的中央,大小不一的穿枋与中柱交错,每一层挑檐依次递减,犹如杉树的树枝与树干一样(图5-73)。

独柱鼓楼因为中心柱型材的长度而决定其楼高,且中心柱的位置又使更具精神象征的火塘位置靠边,导致独柱鼓楼内部空间的局限性,从而促使新的鼓楼结构样式出现。

多柱型鼓楼结构的出现解决了鼓楼高度的扩张和内部空间内聚的效果,中心柱由独柱逐渐演变成四柱、六柱和八柱,并在四周增加檐柱,增加其稳固性。

多柱型鼓楼结构“在中柱与对应边柱的连线方向用穿枋联结支承瓜柱并且出挑,瓜柱再以挑檐穿枋与中柱相连,如此反复而上,中柱内的瓜柱凭对角线方向的穿枋与童心柱相连,形成一榀屋架,这榀屋架是重复使用的。

同一标高的瓜柱之间,中柱之间均有穿枋与雷公柱联结。

这样,在水平面上就形成了层层的箍,将各榀屋架联系起来,使整个空间结构更加稳固。

”据调研初步统计,多柱型鼓楼柱网布置方式形式多变,大致有内4外8、内4外12、内4外24、内6外6、内6外12、内6外16、内8外8、内8外16等多种柱网布局方式(图5-74)。

无论内柱是4根、6根或8根,只要檐柱(边柱)为12根及以上时,鼓楼立面外观有两种形式:其一为通体为四角四檐(图5-75);其二是鼓楼下半部分为四角四檐,通过在穿枋上增加横梁,再在横粱上加短柱的方式,使鼓楼上半部分变换为六角六檐或八角八檐的变体形式(图5-76)。

而檐柱为6或8根时,檐角从第一层至顶层均分别为六角六檐(榕江大利鼓楼)或八角八檐(从江增冲鼓楼)(图5-77)。

柱网的布局变化使鼓楼呈现着不同的视觉美感,在中心柱型鼓楼中有一座极其特殊,可谓现存的孤例,即为中柱不落地的纪堂左额鼓楼(宰告鼓楼),风水解释此鼓楼位于龙的舌尖,因此中柱不能落地。

整个鼓楼由檐柱间的梁来支承,在有限的场地(4350mmx4390mm)“利用边柱间‘井’形相叠的梁枋将四根主承中柱抬高距地面约3米,以保证较实用完整的底层空间”(图5-78)。

侗族鼓楼造型结构变幻多端,但也有着一些固定的规则,即平面多以偶数呈现,或四边、六边、八边,而立面上除了极少数卡房式鼓楼为2层的建造形式,通常是按1、3、5、7、9、11、13、15等奇数层来建造。

目前最高的鼓楼要数榕江车江21层高的三宝鼓楼,1至4层为四角四檐,5至21层变换为八角八檐的形式,从建筑外轮廓来看,呈现内凹的曲线,使整栋建筑显得更加秀丽轻盈(图5-79)(二)鼓楼建筑的艺术美侗族鼓楼不仅在营建技术方面精湛绝伦,透过技术反映出来的视觉艺术也是令人折服,一层一层叠加的密檐在尺度和比例上的应用更是恰到好处。

此外,鼓楼各个构件上的装饰艺术表达更为直接地凸显了建筑的艺术美,通常在门楣、板壁、檐角、檐边、宝顶、柱枋等处加以装饰,其装饰手法繁简不一、造型各异,主要采用雕刻、灰塑、彩绘这三种艺术表达方式,其中灰塑和彩绘在鼓楼建筑中的运用更是巧妙至极,以艺术的手法精妙地将宗教信仰、图腾崇拜、自然崇拜、民族发展、日常生活等众多侗族文化描绘得淋漓精致。

1.侗族鼓楼中的灰塑艺术灰塑通常以铁丝、竹木等作为骨架,骨架外捆扎草绳或麻丝,外面抹上黄泥、石灰,至晒干成胚型,再根据胚型的造型特征施以相应的彩绘,以增加灰塑形象的生动性和逼真性。

在造型选择中,也受到宗教信仰、图腾崇拜、生活场景、历史故事等文化的影响,将这些形象进行提炼加工成形,用以建筑各部位。

在鼓楼檐角、顶层重檐等构件随处可见轻盈隽秀的鱼鸟、憨态可掬的神兽、机智调皮的顽猴、奋勇拼搏的斗牛以及身着侗族服饰、形象淳朴的侗族男女等(图5-87、5-88、5-89)。

龙是装饰鼓楼不可缺少的神灵,“二龙戏珠”“蛟龙抱柱”等龙形题材装饰在鼓楼的门楣、重檐和檐顶等处,形态各异的神灵增加了鼓楼的神圣感和仪式性。

根据所装饰的位置,对龙形的艺术形态处理也是各具特色,有的龙形神态温婉和蔼、体态蜿蜒,有的则略显威猛、体态矫健,还有的处理得身形流畅、炯炯有神(图5-91、5-92)。

2.侗族鼓楼中的彩绘艺术彩绘作为建筑装饰中常用的手法之一,上至皇家建筑,下至平民居所,不同等级的彩绘方式为建筑带来了不一样的视觉盛宴。

作为侗族村寨的建筑符号样本,鼓楼建筑上的彩绘也是必不可少的艺术内容。

鼓楼建筑上的彩绘通常由当地村民或匠人来完成,画风多以憨厚淳朴的形式呈现,浓郁的乡土情怀与侗族文化的质朴纯真相应景。

鼓楼上的彩绘主要以单体形象和组画方式呈现在重檐封板、梁枋、板壁等构件处。

单体形象多出现在狭窄的封檐板(大多数鼓楼每一层封檐板均有彩绘),以山水花草、龙凤神灵、鱼虫鸟兽、器形器物、交通工具,以及各类人物形象等绘画题材精心地布局在每一层封檐板上,不仅描绘了侗族丰富的生态人文环境,还有侗族人们的生活变迁,各种内容均成为封檐板上的绘画选题;侗族大歌、喜迎新娘等侗族风情的小型组画也会出现在封檐板上(图5-93)。

一些描述侗族风情、历史故事、社会生活等具有叙事性题材的组画,多出现在鼓楼门楣上方的板壁和梁枋等宽敞之处,如行歌坐夜、踩歌堂、祭萨仪式、斗牛比赛等题材的表现最为丰富,画面构图十分考究,空间层次分明,形象描绘生动有趣,将侗族淳朴、惬意的人文环境等描绘得淋漓尽致,一幅幅生动逼真的彩绘艺术让你满身的细胞都融入了侗族的生活环境当中(图5-94、5-95、5-96)。

三、侗族鼓楼技术与艺术的融合对于建筑的理解,不能单方面地从技术层面或艺术层面来探讨,两者缺一不可,鼓楼作为侗族村寨的文化场域,以独特的建筑营造技术和文化属性的艺术表达,构成了侗族村寨特有的视觉文化景象兼具军事、政治、文化和宗教为一体的侗族鼓楼在其技术和艺术上的完美结合,可谓是“珠联璧合”。

鼓楼营建不是单纯的技术表达,也不是纯粹的功能至上,它在营建结构、力学表达、榫卯连接等方面反映出的技术令人叫绝,同时透过技术也反映出了艺术美学层面的精彩绝伦。

鼓楼构件上的装饰艺术,不仅给本身就具有艺术视觉的构件锦上添花,而且还能透过装饰艺术反射出侗族特有的文化场域和文化特质,它强化了鼓楼在侗族村寨中的存在意义和文化价值。

因此,在对侗族文化深入解读的基础上,对侗族鼓楼建筑的探讨既离不开技术,也离不开艺术,二者只有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才是真正诉之于视觉意义上的鼓楼精品。

通过对侗族鼓楼的文化解读,从鼓楼的营建技术和装饰艺术两个层面,进一步阐释了侗族鼓楼的美学价值和文化场域。

侗族鼓楼建筑中技术和艺术表达展示了侗家人的创造精神和对艺术的认知,鼓楼的营建技术和艺术展现承载着深厚的侗族文化传统,它是进一步解读侗族文化的重要部分,并具有极高的艺术审美价值和文化研究价值。

文档资料:侗族鼓楼建筑艺术的美学认知完整下载完整阅读全文下载全文阅读免费阅读及下载阅读相关文档:浅谈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学高职院校外语类跨境电商人才就业能力匹配度研究网络环境下消费者购买决策行为影响因素分析体验式教学体系探索与实践元认知理论下商务英语网络阅读教学研究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自觉”与“五四重释当代大学生对传统礼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商业地产融资现状探讨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研究医药院校学生婚恋价值观现状及高校教育对策基于需求导向的医药物流企业绩效评价体系探讨境外合作办学课堂教学方法选择与优化分析加强消防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基于混合高斯模型的上市企业聚类研究论文化导入与大学英语教学以章程为抓手全面推进高校依法治校工作中感谢你的阅读和下载*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