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历史上的人物

合集下载

高考作文素材人物事例王大珩

高考作文素材人物事例王大珩

高考作文素材人物事例王大珩“刻苦从事科学事业,做到又红又专,为了革命的需要,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坚持原则,不怕困难,不怕牺牲,为实现新时期的总任务,为实现党的纲领,为共产主义事业,努力不懈,积极工作,奋斗终身。

”作为我国光学事业奠基人之一,王大珩与中国共产党的情缘,起于那段“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的岁月。

1935年,日寇将侵略的魔爪伸向华北,策动华北五省“自治”。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平学生发起了抗日救亡的一二·九运动。

作为学生游行的提议人之一,正在清华园读书的王大珩与众多进步青年一起,走上街头,第一次喊出“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口号。

此后,虽未直接参加革命工作,但国难当头,王大珩一直都在思考如何让这个贫弱的国家强大起来。

1938年,从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的王大珩考取了留英公费生,赴英国帝国理工学院攻读应用光学。

彼时,光学的前沿技术在军事上扮演着重要角色,被各国视为要害技术,“竭尽保密之能事”。

王大珩身在英伦,心系祖国,始终坚持将自己的学习研究与祖国的实际需要紧密结合。

尽管学业进展顺利,但为了学习光学仪器的核心材料——光学玻璃的制造技术,王大珩毅然放弃了在读博士学位,成为英国昌司玻璃公司的一名物理实验师。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作出如此选择,只因“我的祖国是多么需要这种技术啊”。

1948年,王大珩回到日夜思念的祖国,参加创建中国共产党创办的新型正规大学——大连大学,并组建应用物理系,任系主任。

“在这截然不同的两条道路上,我选择了到解放区的道路,我的路子走对了。

”回首往事,王大珩称自己“是时代的幸运儿”。

在参与新中国建设的过程中,王大珩加深了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

知之愈深,对党的感情就愈加深厚,王大珩渴望着加入这个代表着人民利益的组织。

1956年,他申请入党,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认真接受党的考察。

“在党的培养下,我对马克思主义有了初步的认识。

更加理解了上层建筑要与经济基础和生产实践相适应的道理;人民作为推动社会进步的主人,要在认识客观世界的基础上,能动地改造世界;要树立革命的人生观;并深感由于专业决定,个人的知识能力是有限的,事业要靠群策群力来完成,一切要服从祖国的需要。

开普勒介绍开普勒生平简介开普勒故事外国科学家中外科技国外人物外国学者

开普勒介绍开普勒生平简介开普勒故事外国科学家中外科技国外人物外国学者

开普勒介绍开普勒⽣平简介开普勒故事外国科学家中外科技国外⼈物外国学者开普勒 中⽂名称: 开普勒 性 别: 男 ⽣卒年: 1571~1630 国 别: 德国 ⽣平简介 开普勒于1571年12⽉27⽇⽣于德国的符腾堡。

开普勒幼年体弱多病,12岁时⼊修道院学习。

1578年进⼊蒂宾根⼤学,在校中遇到秘密宣传哥⽩尼学说的天⽂学教授麦斯特林,在他的影响下,很快成为哥⽩尼学说的忠实维护者。

1591年获⽂学硕⼠学位,被聘请到格拉茨新教神学院担任教师。

1594年他得到⼤学的有⼒推荐,中⽌了神学课程,去奥地利格拉茨的路德派⾼级中学任数学教师。

在那⾥,他开始研究天⽂学。

1596年出版《宇宙的神秘》⼀书⽽受到第⾕的常识,应邀到布拉格附近的天⽂台做研究⼯作。

1600年,来到布拉格成为第⾕的助⼿。

次年,第⾕去世,开普勒成为第⾕事业的继承⼈。

开普勒视⼒不佳,但做了不少天⽂观测。

1604年9⽉30⽇在蛇夫座附近出现⼀颗新星,最亮时⽐⽊星还亮。

开普勒对这颗新星进⾏了⼗七个⽉的观测并发表了观测结果。

历史上称它为开普勒新星(现在知道,这是⼀颗银河系内的超新星)。

1607年,他观测了⼀颗⼤彗星,这就是后来的哈雷彗星。

开普勒对光学很有研究。

1604年发表《对威蒂略的补充,天⽂光学说明》。

1611年出版《光学》⼀书。

这是⼀本阐述近代望远镜理论的著作。

他把伽利略式望远镜的凹透镜的⽬镜改成⽤⼩凸透镜。

这种望远镜被称为开普勒望远镜。

开普勒还发现⼤⽓折射的近似定律,⽤很简单的⽅法计算⼤⽓折射,并且说明在天顶(不像第⾕所相信的在⾼度45°)⼤⽓折射才为零。

他最先认为⼤⽓有重量,并且正确地说明⽉全⾷时⽉亮呈红⾊是由于有⼀部分太阳光经过地球⼤⽓折射后投射到⽉亮上⽽造成的。

开普勒⽤很长的时间对第⾕遗留下来的观测资料进⾏分析。

起先他仍按传统观念,认为⾏星作匀速圆周运动。

但是经过反覆推算发现,对⽕星来说,⽆论按哥⽩尼的⽅法,还是按托勒密或第⾕的⽅法,都不能算出同第⾕的观测相合的结果。

物理学史光学部分名人简介

物理学史光学部分名人简介

物理学史光学部分名人简介
(1)麦克斯韦:英国科学家,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完整的电磁场理论.
(2)赫兹:德国科学家,在麦克斯韦预言电磁波存在后二十多年,第一次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并测得电磁波传播速度等于光速,证实了光是一种电磁波.
(3)惠更斯:荷兰科学家,在对光的研究中,提出了光的波动说,发明了摆钟.
(4)托马斯·杨:英国物理学家,首先巧妙而简单地解决了相干光源问题,成功地观察到光的干涉现象.
(5)伦琴:德国物理学家,继英国物理学家赫谢耳发现红外线,德国物理学家里特发现紫外线后,发现了当高速电子打在管壁上,管壁能发射出X射线——伦琴射线.。

人物小传-牛顿

人物小传-牛顿

人物小传-牛顿
艾萨克·牛顿(Isaac Newton,1643年-1727年)是英国著名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自然哲学家,被公认为是17世纪科学革命的创始人之一,并在数学、物理、天文、光学等领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牛顿1643年出生在英格兰的一位农民家庭。

在他年轻的时候,他表现出了卓越的天赋,特别是在数学和物理方面。

由于家庭贫困,牛顿在剑桥大学期间困境重重,但他依然努力学习并关注着自然世界的奥秘。

1665年牛顿收到了一次伟大的启示,他发现了万有引力的定律和微积分学的基础原理。

牛顿的发现改变了人类对自然世界的认知,并在今天仍然被广泛应用。

他还通过研究光学,发现了光的成分和色彩,为光学研究开创了新的时代。

牛顿还在数学、光学、机械学和天文学等领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1669年,他当选英国皇家学会的会员,并成为一位备受尊敬的学者和导师。

晚年时,牛顿在英国国会担任了一段时间的议员,他也成为了英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

虽然牛顿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但他生活也有着许多阴影。

他有时表现得孤僻和情绪波动,以及对其他的竞争对手表现出了不信任和敌对。

晚年时,他也因过度工作而患上了许多身体和精神健康问题。

牛顿以其对现代科学做出的杰出贡献、天才思维和发现力以及对自然世界的清晰观察和理解被普遍赞誉和敬仰。

牛顿的学术和思想遗产继续影响着今天的科学、技术和文化,并成为人们才能探索自然世界的灵感和鼓舞。

光学发展简史

光学发展简史

光学发展简史光学是研究光的传播和光的相互作用的科学领域。

它涉及到光的产生、传输、控制和检测等方面的研究,是现代科学和技术中不可或者缺的一部份。

本文将为您介绍光学发展的历史,从古代到现代,逐步展示了光学科学的进步和发展。

1. 古代光学古代光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摆布的古埃及和古巴比伦。

当时人们对光的性质进行了一些观察和实验,但对光的本质并没有深入的认识。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是古代光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他提出了“视觉是由眼睛发出的一种物质”这一观点。

2. 光的传播理论在17世纪初,荷兰科学家胡克和英国科学家牛顿等人对光的传播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胡克提出了光的波动理论,认为光是一种波动现象。

而牛顿则提出了光的粒子理论,认为光是由小颗粒组成的。

这两种理论在当时引起了激烈的争论,被称为“光的本质之争”。

3. 光的干涉和衍射18世纪末,英国科学家托马斯·杨和法国科学家奥古斯丁·菲涅耳等人对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进行了研究。

他们发现,当光通过狭缝或者物体边缘时,会浮现干涉和衍射现象,这进一步证明了光的波动性质。

这些发现为后来的光学理论奠定了基础。

4. 光的偏振19世纪初,法国科学家艾尔斯特·马吕斯·布雷格和英国科学家威廉·尼古拉斯·普尔等人对光的偏振现象进行了研究。

他们发现,光可以被特定的材料或者器件过滤,只保留特定方向的振动。

这一发现对光的操控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5. 光的量子性质20世纪初,德国物理学家马克斯·普朗克提出了量子理论,为解释光的行为提供了新的解释。

他认为,光的能量是以离散的量子形式存在的,这一理论为后来的量子光学奠定了基础。

随后,爱因斯坦提出了光电效应和光的波粒二象性理论,进一步揭示了光的量子性质。

6. 现代光学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光学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光学在通信、医学、材料科学、能源等领域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艾萨克 牛顿

艾萨克 牛顿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现常简称作《原理》)在埃德蒙·哈雷的鼓励和支持下出版于1687年7月5日。该 书中牛顿阐述了其后两百年间都被视作真理的三大运动定律。牛顿使用拉丁单词“gravitas”(沉重)来为现今 的引力(gravity)命名,并定义了万有引力定律。在这本书中,他还基于波义耳定律提出了首个分析测定空气 中音速的方法。
1654年,牛顿进了离家有十几公里远的金格斯皇家中学读书。牛顿的母亲原希望他成为一个农民,但牛顿本 人却无意于此,而酷爱读书。随着年岁的增大,牛顿越发爱好读书,喜欢沉思,做科学小实验。他在金格斯皇家 中学读书时,曾经寄宿在一位药剂师家里,使他受到了化学试验的熏陶。
艾萨克·牛顿牛顿在中学时代学习成绩很出众,爱好读书,对自然现象有好奇心,例如颜色、日影四季的移 动,尤其是几何学、哥白尼的日心说等等。他还分门别类地记读书笔记,又喜欢别出心裁地做些小工具、小技巧、 小发明、小试验。
在1699年初,皇家学会(牛顿也是其中的一员)的其他成员们指控莱布尼茨剽窃了牛顿的成果,争论在1711 年全面爆发了。牛顿所在的英国皇家学会宣布,一项调查表明了牛顿才是真正的发现者,而莱布尼茨被斥为骗子。 但在后来,发现该调查评论莱布尼茨的结语是由牛顿本人书写,因此该调查遭到了质疑。这导致了激烈的牛顿与 莱布尼茨的微积分学论战,并破坏了牛顿与莱布尼茨的生活,直到后者在1716年逝世。这场争论在英国和欧洲大 陆的数学家间划出了一道鸿沟,并可能阻碍了英国数学至少一个世纪的发展。
九百多年来,西敏寺除了供信徒做礼拜、祈祷、膜拜之外,也是英国庆典的重要场所。英国的社会名流无不 以死后能安葬于此为荣耀。而根据统计,占地面积达2972平方米的西敏寺(威斯敏斯特圣彼得学院教堂)内,安 葬了共三千三百多人,包括很多当代的知名人士,如:达尔文、狄更斯、牛顿、丘吉尔……无数位在英国有着深 远影响的历史人物都安息在西敏寺中,也有许多名人,本身并没葬在这里,却有写上其名字的石板子嵌在地上作 为纪念。而里头最著名的便是牛顿,他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获得国葬的自然科学家。

光学:阿瑟·阿什金人物简介

光学:阿瑟·阿什金人物简介
• 阿瑟·阿什金的原理为光学干涉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

03
1956年提出光学衍射技术的原理
• 光学衍射技术是光学领域的重要技术之一
• 阿瑟·阿什金的原理为光学衍射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

03
阿瑟·阿什金的学术地位与影响
阿瑟·阿什金在光学领域的学术地位
阿瑟·阿什金被认为是现代光学领域的奠基人之一
• 激光技术、光纤通信技术、生物医学、环境监测等领域
• 为人类科技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阿瑟·阿什金获得了许多荣誉和奖项
• 1977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 1984年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奖章
• 1985年获得沃尔夫奖
• 1989年获得洛林克拉克奖
02
阿瑟·阿什金的光学研究成果
阿瑟·阿什金在激光技术方面的贡献
术等领域的成果
光学产业领域
• 为光学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
• 为光学产业的发展做出了巨
的思路和技术支持
大贡献
04
阿瑟·阿什金的个人品质与精神
阿瑟·阿什金的勤奋与毅力
阿瑟·阿什金是一位非常勤奋的科学家
阿瑟·阿什金是一位具有毅力的科学家
• 他在光学领域的研究工作非常刻苦
• 他在面临困难和挑战时,从不放弃
阿瑟·阿什金的团队合作精神
阿瑟·阿什金的团队合作精神对他的学术成就产生了重要影响
• 他的团队合作精神为光学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
阿瑟·阿什金是一位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的科学家
• 他在进行研究工作时,非常注重与他人的合作
• 与他的团队成员共同取得了许多重要的学术成果
CREATE TOGETHER
• 光纤传感技术是光纤通信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

王大珩:奋力的追光者

王大珩:奋力的追光者

◎本刊综合王大珩:奋力的追光者图1 王大珩院士(图/资料图)人物简介:王大珩,应用光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863”计划的主要倡导者。

他的工作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光学研究及光学仪器制造,特别是国防光学工程事业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光学玻璃在战争中具有重要地位,各国对光学玻璃的制造技术严格保密。

1941年,26岁的王大珩转入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在著名玻璃学家特纳教授的指导下进行光学玻璃的研究。

然而,就在着手准备博士论文时,他竟然选择去工厂当实习员。

别人为此感到不值,王大珩却认为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不仅可以增加实践经验,还可以掌握光学玻璃制造的许多关键技术。

当时的他已经意识到,光学技术在国防上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祖国需要这种技术。

1948年,满怀报国热情的王大珩回到祖国。

当时,偌大的中国仅有一些制造简单望远镜和低倍放大镜的旧工厂,光学研究与应用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

1951年,王大珩受命筹建中国科学院仪器馆(后改名为“长春光学精从第一炉光学玻璃开始432024年1月上旬大咖二三事科学知识营密机械研究所”)。

此时国家想要制造大量精密的光学仪器,却拿不出光学玻璃,于是,王大珩带领大家开始制造光学玻璃。

玻璃的生产需要经过熔炼、槽沉、退火等多道程序,熔制一炉玻璃需要大半年时间。

尽管条件有限,王大珩还是带领团队用最短的时间熔炼出第一炉光学玻璃。

在那个技术封锁、信息封闭的年代,王大珩带领大家研制出一批开创性的科技成果:我国第一台电子显微镜、第一台高温金相显微镜、第一台多臂投影仪、第一台激光器……图2 王大珩院士(图/资料图)“稍一懈怠,就会一蹶不振”20世纪80年代,美国提出“星球大战计划”,以保持对其他国家军事、科技上的压倒性优势。

当时,世界各国都非常紧张,纷纷推出相应的科技计划。

我国科技界也专门召开会议,进行了数次研讨。

在会上,有人建议再观察观察,等到下个世纪各方面条件成熟了再做。

感动中国人物蒋筑英事迹

感动中国人物蒋筑英事迹

感动中国人物蒋筑英事迹蒋筑英事迹材料蒋筑英,勇攀科技高峰的光学专家,1939年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

1956年,蒋筑英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

在北大期间,他在学好专业课的同时还掌握了英、俄、德、日、法5门外语。

1962年,蒋筑英大学毕业后来到长春,成为中科院长春光机所著名光学科学家王大珩的研究生,并选定了光学传递函数这一开创性研究课题。

1965年,年仅26岁的蒋筑英在同事们的帮助下,建立了我国第一台光学传递函数测量装置。

此后,他又在光学传递函数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重要成就,先后解决了国产镜头研制工作中的一些关键技术难题。

上世纪70年代,我国彩色电视的复原技术十分落后,导致颜色失真严重。

蒋筑英与王大珩一起攻关,提出了彩色复原质量问题的新方案,最后攻破了这一技术难关,使人们得以看到图像清晰、色彩逼真的彩色电视。

成功的背后,更多的是汗水与辛劳。

蒋筑英的妻子路长琴至今对他从未陪自己完整地休过星期日“耿耿于怀”。

一到星期日,蒋筑英就让路长琴带着孩子去她的哥哥家玩,而他自己则早早就去了实验室。

“有追求,头勤、嘴勤、手勤、腿勤”,这是蒋筑英的同事史光辉对他的评价。

在攻克变焦镜头技术难点的时候,由于这是当时国内第一次对这项技术进行攻关,因此,当所有技术攻关结束后,要把国内生产的仪器和日本的仪器进行对比检测。

蒋筑英做得非常仔细。

结果发现,我国研制的镜头和日本的相比,传递函数质量差距不大,但是颜色偏红,有点失真。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蒋筑英对所有数据逐一进行了分析,最后终于发现,他们使用的玻璃质量存在缺陷。

这一发现非常重要,对以后的工作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蒋筑英一生坎坷,因家庭出身一直解决不了入党问题,但他丝毫没有动摇对党的坚定信念,没有改变对祖国的一片赤子之心。

他常说:“一个人的生命是短促的,但党的事业是永存的。

”他爱帮助人,心里总是想着别人,很少想着自己。

他总说:“我就是一块铺路石,我愿意别人踩着我顺利走好人生之路。

十大具有影响力的科技人物

十大具有影响力的科技人物

十大具有影响力的科技人物艾萨克·牛顿,1643年—1727年,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自然哲学家,被誉为“近代物理学之父”,同时也是科学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人。

伽利略·伽利雷,1564年~1642年,意大利天文学家、物理学家和工程师、欧洲近代自然科学的创始人,被称为“观测天文学之父”、“现代物理学之父”、“科学方法之父”、“现代科学之父”。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879年—1955年,出生于德国巴,美国和瑞士双国籍的犹太裔物理学家。

苏黎世大学物理学博士,提出光子假设、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同年创立狭义相对论,1915年创立广义相对论,1933年移居美国、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任职,1940年加入美国国籍同时保留瑞士国籍。

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的“世纪伟人”。

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1847年—1931年,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世界著名的发明家、物理学家、企业家,被誉为“世界发明大王”。

拥有众多知名重要的发明专利超过2000项,被传媒授予“门洛帕克的奇才”称号。

迈克尔·法拉第,1791年~1867年,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也是著名的自学成材的科学家。

由于他在电磁学方面做出了伟大贡献,被称为“电学之父”和“交流电之父”。

约翰尼斯·开普勒,1571年—1630年,德国天文学家、数学家与占星家。

开普勒发现了行星运动三大定律,分别是轨道定律、面积定律和周期定律,使他赢得了“天空立法者”的美名。

同时他对光学、数学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是现代实验光学的奠基人。

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1809年—1882年,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从而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神造论以及物种不变论。

除了生物学外,他的理论对人类学、心理学、哲学的发展都有不容忽视的影响。

恩格斯将“进化论”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光学:高锟人物简介

光学:高锟人物简介

高锟在微波与电磁波理论领域也有重要贡献
• 1950年代发表了关于微波与电磁波理论的论文
• 为微波通信和雷达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
高锟还在激光技术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 1960年代研究了激光技术在通信领域的应用
• 为激光通信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高锟的荣誉与奖项
高锟获得了许多重要的学术奖项
• 1985年获得美国电机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颁发的兰姆奖
• 1992年获得美国光学会(OSA)颁发的阿瑟·肖洛奖
• 2009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高锟还获得了许多荣誉头衔
• 英国皇家学会院士
• 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 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02
高锟在光纤通信领域的贡献
高锟方程与光纤通信原理
高锟方程是光纤通信的理论基础
高锟方程的提出具有重要意义
• 描述了光在光纤中的传播特性
• 为光学、电磁学、通信等领域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
• 对其他学科领域的研究产生了启示
04
高锟的个人品质与精神
高锟的勤奋与毅力
高锟在科学研究方面非常勤奋
高锟还具有顽强的毅力
• 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科研工作
• 在面临困难和挫折时,仍然坚持科研工作
• 对科学研究充满热情
• 为科学事业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 使光纤通信成为现实
• 为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
• 为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高锟在光纤通信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高锟在光纤通信技术的研究与发展方面做出了许多贡献
• 1970年代开展了光纤通信技术的研究与发展工作
• 为光纤通信技术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高锟还关注了光纤通信技术的产业化问题

中国古代的物理学家

中国古代的物理学家

中国古代的物理学家一、墨翟(墨子)1. 人物简介- 墨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

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2. 物理学贡献- 力学方面- 光学方面- 声学方面二、沈括1. 人物简介- 沈括是北宋时期的科学家、政治家。

他博学多闻,在天文、历法、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地质、医学、文学、史学、考古等众多领域都有卓越的成就。

2. 物理学贡献- 磁学方面- 他还对指南针的装置方法进行了研究,记载了四种不同的指南针装置方法,即水浮法、缕悬法、指甲法和碗唇法。

其中缕悬法是用丝线将磁针悬挂起来,这种方法灵敏度最高。

- 光学方面- 沈括对小孔成像、凹面镜和凸面镜成像等光学现象进行了研究。

他解释了凹面镜成像的原理,“阳燧照物皆倒,中间有碍故也。

”这里的“阳燧”就是凹面镜,他指出凹面镜成像倒立是因为中间有焦点(碍)的缘故。

他还对凸面镜成像进行了观察,发现凸面镜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虚像。

- 声学方面- 沈括对声音的共振现象进行了研究。

他设计了一个巧妙的实验来演示共振现象,“琴瑟弦皆有应声:宫弦则应少宫,商弦则应少商,其余皆隔四相应。

今曲中有声者,须依此用之。

欲知其应者,先调诸弦令声和,乃剪纸人加弦上,鼓其应弦,则纸人跃,他弦即不动。

”他通过在弦上放置剪纸人,当弹奏与某弦共振的弦时,剪纸人会跳动,生动地演示了共振现象。

三、宋应星1. 人物简介2. 物理学贡献- 声学方面- 他还对声音的传播介质有一定认识,指出声音需要通过空气等介质传播,“物之冲气也,如其激水然。

气与水,同一易动之物。

以石投水,水面迎石之位,一拳而止,而其文浪以次而开,至纵横寻丈而犹未歇。

其荡气也亦犹是焉,特微渺而不得闻耳。

”将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类比于水波在水中的传播,形象地说明了声音传播需要介质且以波的形式传播的特点。

小学人物传记知识点总结

小学人物传记知识点总结

小学人物传记知识点总结在小学人物传记的学习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各种各样的人物,包括历史人物、科学家、文学家、领袖、运动员等等。

通过学习他们的生平事迹和贡献,我们可以获得启示和榜样,培养良好的品质和价值观。

下面是一些小学人物传记的知识点总结。

一、历史人物传记1. 伊拉克著名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萨利赫·曼纳·阿卜杜勒萨勒姆(Salih Mann Abdul Salem)- 曾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是伊拉克的重要科学家- 通过研究光线和荧光,为发展光学仪器做出了重要贡献2. 英国历史人物伊丽莎白一世(Queen Elizabeth I)- 是英国历史上的重要君主,被称为“伊丽莎白时代”的开创者- 成功统一英国,并推动了航海业的发展,促进了科学和文化的繁荣- 她还制定了宽容政策,使英国在宗教上实现了和谐与稳定二、科学家传记1. 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 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被誉为“现代物理学的奠基人”- 发表了相对论、光电效应等重要理论,对现代物理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的成就不仅限于物理学,还对哲学、教育和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2. 居里夫人(Marie Curie)- 是第一个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人,被誉为“放射性的女王”- 通过研究放射性物质,发现了镭和钋元素,对现代医学和物理学做出了巨大贡献- 她是非常坚毅和勇敢的科学家,克服了性别和社会的种种困难,为女性科学家树立了榜样三、文学家传记1. 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en)- 丹麦最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之一,被尊称为“童话之王”- 创作了许多经典的童话故事,如《小人鱼》、《丑小鸭》等- 通过他的作品,传递了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启发了许多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2. 童话作家安德森(Paul Jennings)- 澳大利亚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作品广受欢迎- 他的作品融入了幽默和奇幻元素,给读者带来欢乐和启示- 通过讲述孩子们的故事,他传达了友谊、勇气和正直等美好品质四、领袖传记1. 非洲南非国父纳尔逊·曼德拉(Nelson Mandela)- 南非最重要的政治家和人权活动家之一,被尊称为“非洲国父”- 为反对种族隔离和争取平等权益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的领导力、智慧和勇气,成为世界范围内的榜样和象征2. 美国总统林肯(Abraham Lincoln)- 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为废除奴隶制做出了重要努力- 他的“获得罪美德,失去仇恨”的理念,对美国民主和平等产生了深远影响 - 林肯的坚韧和勇敢,为后人树立了争取正义和自由的楷模五、运动员传记1. 米克尔森(Phil Mickelson)- 美国高尔夫球运动员,被誉为“现代高尔夫球的传奇”- 赢得了多个世界锦标赛和大师赛,成为高尔夫球运动的代表人物- 他的努力、耐心和毅力,为年轻运动员树立了成功的榜样2. 方硕(Fang Shuo)- 中国篮球运动员,是中国男子篮球队的队长- 在篮球赛场上,他展现了领导力和聪明才智- 通过他的努力和拼搏精神,他成为了年轻一代篮球运动员学习的榜样通过学习小学人物传记,我们可以获得启示和榜样,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品质。

光学:史蒂文·丘人物简介

光学:史蒂文·丘人物简介
• 解释了偏振光的干涉与衍射现象
• 为光学偏振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史蒂文·丘的荣誉与奖项
皇家学会院士
牛津大学荣誉教授
诺贝尔奖
• 1920年成为皇家学会院士
• 1928年成为牛津大学荣誉教授
• 1954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 英国科学界最高荣誉
• 英国学术界的高度认可
• 光学领域的最高荣誉
02
史蒂文·丘的光学理论贡献
• 为衍射光栅的研制与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
光学偏振仪的设计
• 提出了偏振仪的设计原理
• 为偏振仪的研制与应用提供了理论指导
史蒂文·丘在光学测量与遥感技术方面的贡献

光学测量的应用
• 提出了光学测量的方法与技巧
• 为光学测量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支持
遥感技术的发展
• 提出了遥感技术的原理与方法
• 为遥感技术的应用提供了理论指导
• 推动国际光学合作项目的开展
• 为国际光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支持
史蒂文·丘的光学思想与学术传承
光学思想的发展
⌛️
• 提出了光学干涉理论、
光学衍射理论和光学偏振
理论
• 为光学领域的发展奠定
了基础
光学思想的传播

• 光学教育课程与著作的
学术传承的推动
出版
• 为光学思想的传播提供
了途径

• 培养了一批光学领域的
• 为衍射光栅的研制与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
衍射方程
• 提出了描述光的衍射的数学公式
• 为衍射现象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光学系统的分辨率
• 提出了分辨率的概念
• 为光学系统的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
史蒂文·丘的光学偏振理论

古代钻研科学的人物

古代钻研科学的人物

古代钻研科学的人物
在古代,人们对科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渴望。

他们以独特的方式,通过观察自然现象、古代文献和实验,发现了许多科学奇观,其中最有名的当属伟大的“科学先知”。

1、古希腊时期的科学家——阿基米德
阿基米德被认为是古希腊的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

他具有许多很有特色的方面,其中最为知名的是他的地心引力理论。

他通过利用一个实验,解析了物体的重量与其体积之间的关系,从而证明了地球是圆形的。

2、阿拉伯时期的科学家——伊本·西那
伊本·西那是阿拉伯时期最著名的科学家之一。

他曾被称为阿拉伯文学的“父亲”,他发展了大量新的数学和自然科学理论,其中最知名的是他对天体运动的研究,这是现代物理学和天文学的基础。

3、中世纪欧洲时期的科学家——雷吉纳尔德·斯科特
雷吉纳德·斯科特是欧洲中世纪时期的一位杰出的科学家。

他主要研究地磁场,提出了磁场的假设,并试图用实验验证他的理论。

他还研究了化学反应,深入探究了现代化学的基础。

4、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家——达·芬奇
达·芬奇是艺术和科学的巨人。

他既是革命性的艺术家,也是前所未有的科学家。

他通过在人体解剖研究中学习了许多医学和生物学知识。

他的研究在许多科学领域中产生了重大影响,比如气体力学和光学。

总的来说,古代的各种科学家们通过不懈的努力和深入的研究,为如今的科学繁荣献上了巨大的贡献。

他们的无畏精神和不懈追求科学真相的精神,一直给我们以启示,也将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情感和历史感悟。

关于眼视光技术的人物事迹简介

关于眼视光技术的人物事迹简介

关于眼视光技术的人物事迹简介标题,眼视光技术的先驱者,约翰·多伊尔。

约翰·多伊尔(John Dollond)是18世纪英国的一位著名光学学家和制镜匠,他对眼视光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眼视光技术的先驱者。

约翰·多伊尔于1706年出生在英格兰,他从小就对光学和天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他年轻时,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光学设计仍然存在严重的色差问题,这使得观察者在观察远处物体或微小物体时难以获得清晰的图像。

多伊尔决心解决这个问题,他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研究和实验。

最终,多伊尔发明了一种新的光学镜片,称为“双凸透镜”,这种镜片能够有效地纠正望远镜和显微镜的色差问题,使得观察者能够获得更加清晰和准确的图像。

这一发明对于眼视光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在天文学领域有重要应用,也为后来的眼镜制造和眼科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多伊尔的成就为他赢得了当时的皇家学会奖项,并成为了皇家
学会的一员。

他的发明为光学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也为后来眼视光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约翰·多伊尔的事迹激励着后人不断探索和创新,他被誉为眼视光技术的先驱者,他的成就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即只有不断地追求科学真理和技术创新,才能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光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光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光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在光学的开展历史上,曾经有几位学者做出过出色奉献。

其中,依萨克-牛顿(I. Newton1642--1727)[1] 认为,光是发光体发射的一种微粒,人们通常说的粒子性。

到公元二十世纪初,爱因斯坦等人[2] 认为,光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被称为光量子。

综合牛顿与爱因斯坦的研究思想,作者经过详细考虑后认为,一份光量子为一个独立的能量体,它是由更细微的能量颗粒按照某种方式集合而成的一个能量体,是一个具有空间形态的几何体。

作者为了不再引进更多的新名称而称它为根本能量单元体。

这种能量单元体颗粒也有学者称它为亚光子[3]。

波动性代表人物惠更斯(C.Huygens,1629-1695)[4] 提出了光的球面波观点,作者不能理解的是:一个光粒子是怎样产生的一个球面波,一个子波的能量又是多少?恐怕科学巨匠和高手也不理解他的详细描绘。

一份光量子能量的大小,我们不可能将一份光量子的内部构造分拆开进展测量和计算至少在当前这个时代是这样。

接下来我们只有间接地使它与粒子(实物体)发生互相作用后所产生的效应进展描绘。

如示,设想,这些实物粒子在常温下处于稳定状态(只有温度处在绝对零度或附近时的实物粒子才可能处于基态),当它没有吸收外来能量时,也就不存在能量的外泻(辐射),这时它处于临时稳定状态。

在中,从S 发出的光经透镜L 后照射一透明物质,光子-1从实物粒子之间的狭小空隙(真空区域)中穿刺而过,光子-2 被实物粒子所吸收;我们设想,这个理想化粒子具有吸收一切能量段光子的才能,将吸收的每份光子又完全彻底地辐射出去(在粒子中不作任何残留)。

即是,认为实物粒子辐射出去的光子与它所吸入光子的能量完全一样。

显然,粒子在这一过程中经历了两个阶段:它吸收一份光子便从初始的稳定状态跃升至高的能量状态,这过程即为能量的上涨阶段;而高能态的它是极不稳定的,?即开场泻能,从高能态辐射光子而回落到原有的初始状态。

粒子所经历吸能和泻能这一过程的两个阶段,就认为是粒子完成了一次能量的上涨和回落,简称粒子能量的一次涨落。

光学发展史的五大阶段

光学发展史的五大阶段


踏实肯干,努力奋斗。2021年4月22日 上午5 时9分21 .4.2221 .4.22
他还于1604年 9月30日观察到一颗超新星的爆发 ( 我国明史上也 有这颗星的记载 ) 。 开普勒的主要著作有 《神秘的宇宙》等。 开 普勒一生过着贫苦的生活,完成了行星天文表后,虽然获得了“皇家 数理家 ”的头衔,但宫廷却不发给俸禄,他不得不再从事星相术来 挣钱糊口,死时一贫如洗。
斯涅耳 willebrord Snell (1591-1626)
光学发展史的五大阶段
时期 阶段
实验
理论 代表人物
萌芽 几何 波动 量子 现代
远古-16世纪
(简单) 光学元件
反射定律
欧几里德 (前33-前275)
17-18世纪
望远镜和 显微镜(合)
折射定律
开普勒/笛卡儿 斯涅耳/牛顿
19世纪
杨氏/马吕斯 光的电磁 杨氏/菲涅耳
波长/声速 理论
马吕斯
19世纪末- 黑体/光电波粒二象性 爱因斯坦/
麦克斯韦 James Clerk Maxwell (1831~1879)
英国物理学家和数学家。毕业于剑桥大学。 1856年任玛利亚学院的自然哲学讲座教授。1860 年担任伦敦皇家学院物理学教授。1871年成为剑 桥大学教授,创立著名的卡文迪许实验室,并成 为第一任负责人。他还是伦敦皇家学会的会员。 他在法拉第工作的基础上,总结了19世纪中叶以前对电磁现象的研究 成果,建立了完整的电磁场基本方程(麦克斯韦方程组),并由此理 论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不久,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从 而导致无线电通讯技术的发展。他还提出光的本性是电磁波的理论, 并提出了光压现象的预言,后被俄国物理学家列别捷夫所证实。他还 利用数学统计的方法,导出了气体分子运动的速率分布统计规律(麦 克斯韦速率分布律)。此外,他对弹性理论、天文学和数学等都有很 深入的研究。他一生写了大量著作, 主要有 :《电学和磁学论》、 《热的理论》、《物质与运动》和《电研究》等。为纪念他的功绩, 高斯单位制中磁通量的单位就以他的姓氏命名。

光学历史上的人物

光学历史上的人物

世界光学的(知识)最早记录,一般书上说是古希腊欧几里德关于“人为什么能看见物体”的回答,但应归中国的墨翟。

从时间上看,墨翟(公元前468~376年),欧几里德(公元前330~275年),差一百多年。

•从内容上看,墨经中有八条关于光学方面的(钱临照,物理通极,一卷三期,1951)第一条,叙述了影的定义与生成;第二条说明光与影的关系;第三条,畅言光的直线传播,并用针孔成像来说明;第四条,说明光有反射性能;第五条,论光和光源的关系而定影的大小;第六、七、八条,分别叙述了平面镜、凹球面镜和凸球面镜中物和像的关系。

欧几里德在《光学》中,研究了平面镜成像问题,指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反射定律,但也同时反映了对光的错误认识——从人眼向被看见的物体伸展着某种触须似的东西。

•克莱门德(公元50年)和托勒玫(公元90~168年)研究了光的折射现象,最先测定了光通过两种介质分界面时的入射角和折射角。

•罗马的塞涅卡(公元前3~公元65年)指出充满水的玻璃泡具有放大性能。

•阿拉伯的马斯拉来、埃及的阿尔哈金(公元965~1038年)认为光线来自被观察的物体,而光是以球面波的形式从光源发出的,反射线与入射线共面且入射面垂直于界面。

•沈括(1031~1095年)所著《梦溪笔谈》中,论述了凹面镜、凸面镜成像的规律,指出测定凹面镜焦距的原理、虹的成因。

•培根(1214~1294年)提出用透镜校正视力和用透镜组成望远镜的可能性。

•阿玛蒂(1299年)发明了眼镜。

•波特(1535~1561年)研究了成像暗箱。

1/ 1。

第一个真正的科学家—光学之父——阿尔哈增

第一个真正的科学家—光学之父——阿尔哈增

第一个真正的科学家—光学之父——阿尔哈增阿布·阿里·哈桑·伊本·海赛姆,西方科学家简称他为阿尔哈增,以阿拉伯时期当时最杰出的穆斯林物理学家为西方人所熟知,其光学和科学方法的是他最杰出的贡献之一。

古代光学基本上是处于对现象的描述或者对个别经验规律的描述,这些都不过是一种哲学猜测,往往真伪并存,并不是严密的科学理论,所以可以说是古希腊以思辨为特色的理论学说一直在影响着物理学探索进程,不无例外的光学也在被影响之中。

甚至在古希腊时期光学都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没有研究过光具体是什么样的,只是对人如何看见物体进行了思辨性的解释,总结下来有进入说、发射说、和相遇说三种观点。

以伊壁鸠鲁(古希腊杰出唯物主义和无神论者)为代表的学者提出的进入说,认为物体发出影象到达人眼产生视觉;以毕达哥拉斯、欧几里得和柏拉图为代表的学者提出的发射说认为人眼发射光线到达物体产生的视觉;以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古希腊哲学家)为代表的学者提出的相遇说,认为人眼和物体各发出某种东西,两者在空中相遇产生视觉。

这三种观点争论不休,各持己见的人们却也拿不出确凿的论据支持自己的观点。

直到中世纪,阿拉伯伟大的天文学家、工程师、数学家和心理学家阿尔·哈增(Ibn-al-Heitham 965-1039)用自己的实验有力地支持了伊壁鸠鲁的进入说。

恩格斯就曾经说过物理学研究方法比物理学的研究成果更珍贵,漫长的物理学史也表明:物理学研究方法是物理学家进行物理研究工作的基础,物理学研究方法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生活在中世纪的阿尔哈增正是因为使用了实验的科学思想研究方法使他成为了古代光学史上继往开来的人物。

他打破了古希腊时期人们只是用模糊思辨的方式解释光及其视觉的本质的传统,对光及其视觉的研究引入实验的研究方法,为光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阿尔哈增具体的科学研究方法是指在研究过程中加入了实验的实践过程来验证理论的真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光学的(知识)最早记录,一般书上说是古希腊欧几里德关于“人为什么能看见物体”的回答,但应归中国的墨翟。

从时间上看,墨翟(公元前468~376年),欧几里德(公元前330~275年),差一百多年。

•从内容上看,墨经中有八条关于光学方面的(钱临照,物理通极,一卷三期,1951)第一条,叙述了影的定义与生成;第二条说明光与影的关系;第三条,畅言光的直线传播,并用针孔成像来说明;第四条,说明光有反射性能;第五条,论光和光源的关系而定影的大小;第六、七、八条,分别叙述了平面镜、凹球面镜和凸球面镜中物和像的关系。

欧几里德在《光学》中,研究了平面镜成像问题,指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反射定律,但也同时反映了对光的错误认识——从人眼向被看见的物体伸展着某种触须似的东西。

•克莱门德(公元50年)和托勒玫(公元90~168年)研究了光的折射现象,最先测定了光通过两种介质分界面时的入射角和折射角。

•罗马的塞涅卡(公元前3~公元65年)指出充满水的玻璃泡具有放大性能。

•阿拉伯的马斯拉来、埃及的阿尔哈金(公元965~1038年)认为光线来自被观察的物体,而光是以球面波的形式从光源发出的,反射线与入射线共面且入射面垂直于界面。

•沈括(1031~1095年)所著《梦溪笔谈》中,论述了凹面镜、凸面镜成像的规律,指出测定凹面镜焦距的原理、虹的成因。

•培根(1214~1294年)提出用透镜校正视力和用透镜组成望远镜的可能性。

•阿玛蒂(1299年)发明了眼镜。

•波特(1535~1561年)研究了成像暗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