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是只自由鸟 歌剧《卡门》(卡雷拉斯版)赏析
浅析《卡门》歌剧中的美学元素与审美价值-音乐论文-艺术论文

浅析《卡门》歌剧中的美学元素与审美价值-音乐论文-艺术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音乐作为一门表现情感的艺术,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歌剧作品则以综合艺术的表演方式表现感情,由于有歌词及舞台表演的帮助,比单纯通过器乐曲的欣赏,能更直接的激发人们对于音乐的理解,在心灵上激荡出浪花。
由于有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帮助,即使是听不懂得歌词(如使用的是其他国家的语言),在感受演唱者的表情和动作时,我们也能多少体会到他的内心世界,这样的一种借助多种审美要素存在的音乐表演方式,便拥有了属于它自己的特有的审美要素和价值。
歌剧作品作为音乐的艺术形态之一,在它的艺术美的构成与体现中,包含着多方面的造型手段与审美环节。
我们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在整场歌剧表演中,大多以单首声乐作品(即咏叹调、宣叙调)表演为主,所以也会涉及到与声乐作品的审美要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分析,所以不再对单首声乐作品审美要素做分析。
现以《卡门》这一歌剧的欣赏为例,浅析歌剧作品中存在的美学元素与审美价值。
一、剧情美任何一部歌剧作品剧情的曲折动人,及其所蕴含的深刻哲理都是我们在赏析完作品后最记忆犹新打动人心的。
对于作品背后整体的剧情风格把握,也是欣赏作品的一个有利途径,可以快速准确的掌握作品的整体剧情结构、旋律风格,进人美的意境。
《卡门》这一歌剧中显示出了西方的现实主义风格,作品取材于梅里美的小说《嘉尔曼》,比才的这部歌剧是一部生动的音乐文学,用音乐鲜明的刻画出性格相异的人物形象。
《卡门》是比才1875年的作品,全剧采用四幕完成,使用意大利语演唱,剧中用地方民族风格,刻画出了与人物性格特征相匹配的音乐旋律,如女主角卡门使用了纯粹的西班牙风格的音调、节奏来刻画卡门这个热情坦率、酷爱自由、敢作敢当的吉普赛女郎的形象和性格。
以近似抒情的风格强调豪塞所处的环境本来是安详平和的,但与卡门的相遇后,导致了他的变化以及最后的悲剧。
二、歌词美歌剧作品中的单首声乐作品表演是主要表演方式,而在声乐表演中歌词是非常重要的要素,歌词的诗化语言美是构成声乐艺术美的文学基础。
歌剧《卡门》赏析

歌剧《卡门》赏析《卡门》是一部音乐创意和戏剧效果都十分出色的作品,是一部真正综合概括了19世纪抒情艺术的歌剧,也是一部在艺术历史上地位十分重要的歌剧。
文章通过对比才及其作品的分析阐述了歌剧《卡门》的音乐特色。
作曲家比才的代表作品——歌剧《卡门》,一百多年来一直是世界歌剧舞台上最受欢迎并且久演不衰的作品。
作为法国杰出的作曲家,比才是浪漫主义终结和现实主义兴起的接力者,尼采曾称他为“地中海的太阳”,也曾受到李斯特的高度赞扬。
(一)内容介绍四幕歌剧《卡门》是梅拉克和阿莱维根据梅里美的同名小说改编的。
这部歌剧是世界上最着名的歌剧之一,也是19世纪法国歌剧的最高成就。
它以其生动鲜明的音乐语言、丰富巧妙的和声配器手法以及强烈感人的戏剧性发展,把作品的主题思想表达得淋漓尽致。
《卡门》是一部生动的音乐文学,它用音乐鲜明地刻画出性格相异的人物形象,并且集中刻画了卡门热情泼辣、酷爱自由的性格。
《卡门》的音乐始终紧密配合着舞台动作,中间没有静止的音乐场景。
剧中进行曲、咏叹调、舞曲等交替出现,乐曲爽朗流畅,具有炽热的西班牙音乐特色。
所有这些音乐又通过严谨的戏剧逻辑组合为一体,紧凑而简练,表现了真实的生活,使其成为雅俗共赏、具有深刻思想内容的一部伟大作品。
这部歌剧还包含了许多首在音乐会最常见的选曲,最着名的是序曲和“哈巴涅拉舞曲”,重要唱段如“米剀拉的咏叹调”、“花之歌”和“斗牛士之歌”等都是歌剧文献中最精彩的部分。
这部歌剧具有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比才通过对女主人公卡门独立不羁的性格刻画,强烈地反映了资产阶级个性解放的思想,满腔热情地讴歌了自由,体现了他对全部生活的坚定信念。
(二)作品分析《卡门》虽然描写的是爱情、欲望、嫉妒、仇恨的悲剧,但因为剧中有大量的对话,所以它的体裁是喜歌剧,可见当时的歌剧和喜歌剧之间的区别并不是从内容来考虑,而完全是单纯的技术问题。
比才的最大优点,也是他最深刻的独特性,就是运用了三种不同的因素:民间因素、喜剧因素和悲剧因素,并成功地将三者融为一体,所以作品的一致性是最先引人注目的特点。
歌剧《卡门》中“卡门”的悲剧性人物形象的艺术塑造

歌剧《卡门》中“卡门”的悲剧性人物形象的艺术塑造作者:王晓潇来源:《戏剧之家》2016年第13期【摘要】歌剧《卡门》是比才在1847年创作的最后一部作品,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经典的人物塑造是《卡门》在舞台表演中所显现出来的优势,至今为止仍是演出率最高的作品之一。
《卡门》在创作视角上比较独特,比才从当时意大利的歌剧只对神进行描写的状况中摆脱出来,转向对社会底层人们的生活进行刻画,通过创造具有代表性、丰富的人物形象,使其作品传遍世界各地。
【关键词】歌剧卡门;人物形象;艺术塑造中图分类号:J8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7-0026-01歌剧《卡门》中典型的人物形象是女主人公卡门,这个形象创造得十分成功,成为歌剧史上最独特、最耀眼,也承受着诸多争议的女性人物形象,歌剧中的《爱情像一只自由鸟》《花之歌》《斗牛士之歌》等几个咏叹调传遍世界各个国家,受到音乐爱好者和演唱家的喜爱,成为歌剧中的经典。
一、《卡门》歌剧的创作背景、特点及剧情简介(一)创作背景及特点。
比才是19世纪的法国作曲家,生于巴黎,在36年的短暂生命中给后人留下了珍贵的浪漫主义音乐作品,《卡门》是比才在1847年创作的最后一部作品,其独特的视角让这部作品拥有极高的演出率,它一改对神的描写,面向社会底层的人们塑造了经典、生动、丰富的女性人物形象。
《卡门》在巴黎的歌剧院中首演,当时并没有显现出很大的成功,而是受到人们的非议,在当时的封建统治制度影响下,为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反映社会的不公平,当然会不被看好,首演3个月后,比才带着遗憾去世,三年后《卡门》这部歌剧才逐渐被人们关注并且承认,被世界各国的演唱者所喜爱。
(二)剧情简介。
《卡门》是根据法国作家梅里美的同名小说改编的,是一个由四幕组成的歌剧,讲述的是一名叫卡门的烟厂女工,在一次集市上发现了不太爱说话的军人下士何塞,卡门使用计策诱惑何塞并且让他抛弃了青梅竹马的情人——米凯拉,何塞因为救卡门入狱,后又因卡门的缘故加入了走私贩的队伍。
歌剧《卡门》赏析

歌剧《卡门》赏析作者简介:《卡门》是法国作曲家乔治?比才的颠峰之作,完成于1874年秋,是比才的最后一部歌剧,也是当今世界上上演率最高的一部歌剧。
比才生于巴黎。
父亲是声乐老师,母亲是钢琴家,比才的音乐天份很早就被发现,四岁开始学习钢琴。
9 岁进入巴黎音乐院,13岁时完成了第一首交响曲,18岁荣获巴黎音乐院罗马奖学金,并因而前往罗马留学三年,平民歌剧创作者。
在他的戏剧配乐《阿莱城姑娘》和《卡门》等九部歌剧作品中,体现了浓厚的现实主义色彩,社会底层的平民小人物成为作品的主角。
在音乐中他把鲜明的民族色彩,富有表现力的描绘生活冲突的交响发展,以及法国的喜歌剧传统的表现手法熔于一炉,创造了十九世纪法国歌剧的最高成就。
1860年自意大利归国后,就专心致志于歌剧的作曲,但都没成功,最先提出独幕剧《艾蜜儿的单弦琴》给喜歌剧院,虽然被接受,但对此剧感到不满意,索回总谱就烧毁。
也创作了一部五幕歌剧《伊凡四世》,后来他舍弃了这部歌剧,把其中的某些音乐用到其它作品中,但此歌剧在二次世界大战后以不全的版本上演,改称《恐怖伊凡》。
其它现存歌剧,或是未完成或是只有片头的, 如《图勒王之杯》,《格里赛利迪》(1870-1871,其中包含了若干后来用于《阿莱城姑娘》和《卡门》中的音乐《花之歌》),以及《唐罗德利格》。
1863年他的《采珠者》在抒情剧院上演,1866年发表歌剧《柏斯佳丽》。
1870年和阿勒维的女儿基奴维耶娃结婚。
1871年写作《札米列》。
歌剧内容简介:约塞烟厂女工卡门是一个漂亮而性格坚强的吉卜赛姑娘。
她爱上了军曹唐?霍塞运用自己罕有的女性魅力使霍塞陷入情网。
霍塞不但因此合弃了原来的情人——温柔而善良的米卡埃拉~而且因放走了与人打架的卡门而被捕入狱~后来甚至与上司阻尼加少校拔刀相见~不得不离开军队~加入卡门所在的走私贩行列。
但此时卡门却早已与斗牛士埃斯卡米里奥海誓山盟了。
于是导致霍塞与埃斯卡米里奥之间的决斗。
决斗中卡门又明显地袒护斗牛士~更使霍塞难以忍受。
歌剧《卡门》咏叹调《爱情像一只自由鸟》的音乐风格和演唱要点

歌剧《卡门》咏叹调《爱情像一只自由鸟》的音乐风格和演唱要点作者:宋一昕来源:《艺术研究》2014年第03期摘要:作为19世纪法国歌剧最高成就的《卡门》,这部歌剧有着鲜明的富有创意性的戏剧效果和音乐风格,整个歌剧在主题思想的表达和人物形象的塑造上表现的非常完美,具有很强的人文艺术特征,是一部非常有代表性的记叙性抒情歌剧。
在世界歌剧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同时,歌剧《卡门》也具有非常强烈的时代感和形式感,让任何时期的歌剧艺术家和歌剧爱好者都能对这部歌剧长期保持兴趣,在艺术和文化飞速发展和信息传播性极其强烈地现今时代,这部歌剧同样展现出极强地艺术价值和表现力,让众多歌剧爱好者和学者不断地探索它的艺术魅力。
《爱情像一只自由鸟》是《卡门》中著名的咏叹调,本课题通过对歌剧《卡门》的咏叹调《爱情像一只自由鸟》的音乐风格和演唱要点的研究,充分地阐述它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关键词:《卡门》音乐风格表现演唱一、歌剧《卡门》的创作背景和剧情简介歌剧《卡门》是著名的艺术家乔治.比才的代表作。
乔治.比才,是法国历史上杰出的歌剧作曲家,生于巴黎,九岁起进入巴黎音乐学院学习作曲,后赴罗马进修三年。
19世纪60年代完成了他的第一部歌剧《采珍珠者》。
1870年新婚不久便参加了国民自卫军,余生一直在塞纳河畔从事创作。
他在音乐中把鲜明的民族色彩,极富表现力的描绘生活冲突的交响发展到极致,以及结合了法国喜歌剧传统的表现手法,创造了19世纪法国歌剧的最高成就。
其他作品还有歌剧《唐普罗科皮奥》,管弦乐组曲《儿童游戏》,《C大调交响曲》等。
歌剧《卡门》是比才最经典的作品。
歌剧《卡门》完成是在1874年的秋天,是比才的最后一部歌剧,也是当今世界上上演率最高的一部歌剧。
法国大革命的失败,思想界暂时告别了浪漫主义思潮,取而代之的是实证主义和自然主义哲学,批判现实主义的题材也开始盛行起来。
歌剧《卡门》也正是诞生在这个时期,该剧取材于法国罗斯贝尔·梅里美的小说,梅里美的作品创作思想比较接近于生活的真实性,故事属于新型的文艺作品,他善于描写人的本质和激情,梅里美笔下的吉普赛人、走私犯和盗贼都被描绘成了正直的人,这也预示新的现实主义。
歌剧《卡门》鉴赏

歌剧《卡门》鉴赏作者:李凌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8年第21期歌剧《卡门》是梅拉克和阿莱维根据梅里美的同名小说改编的。
这部歌剧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歌剧之一,也是19世纪法国歌剧的最高成就。
《卡门》的音乐始终紧密配合着舞台动作,中间没有静止的音乐场景。
剧中进行曲、咏叹调、舞曲等交替出现,乐曲爽朗流畅,具有炽热的西班牙音乐特色。
所有这些音乐又通过严谨的戏剧逻辑组合为一体,紧凑而简练,表现了真实的生活,使其成为雅俗共赏、具有深刻思想内容的一部伟大作品。
这部歌剧还包含了许多首在音乐会最常见的选曲,最着名的是序曲和“哈巴涅拉舞曲”,重要唱段如“米剀拉的咏叹调”、“花之歌”和“斗牛士之歌”等都是歌剧文献中最精彩的部分。
这部歌剧具有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比才通过对女主人公卡门独立不羁的性格刻画,强烈地反映了资产阶级个性解放的思想,满腔热情地讴歌了自由,体现了他对全部生活的坚定信念。
[1]一、作品分析《卡门》虽然描写的是爱情、欲望、嫉妒、仇恨的悲剧,但因为剧中有大量的对话,所以它的体裁是喜歌剧,可见当时的歌剧和喜歌剧之间的区别并不是从内容来考虑,而完全是单纯的技术问题。
比才的最大优点,也是他最深刻的独特性,就是运用了三种不同的因素:民间因素、喜剧因素和悲剧因素,并成功地将三者融为一体,所以作品的一致性是最先引人注目的特点。
然后,悲剧因素再渐渐主宰整部歌剧,最后并吞了其他两个因素。
从序曲开始,这个极富特色的主旋律就预告了卡门的命运。
[2]《卡门》的旋律紧凑,节奏充满活力,人物的性格描写逼真细腻,因而造成许多戏剧高潮,从而深刻地揭示了作品的悲剧性。
比才的和声也很富想象力,音域也很宽广,很能表现卡门紧张、激动的悲剧情绪。
这部作品的音响结构也很完整,它的丰富感来自于配器法与伴奏中精致的对位材料。
歌剧的序曲为A大调,四二拍子,回旋曲式。
然后突然把A大调转到F大调,突出了第二场中《斗牛士之歌》的副歌,在短小的序曲的最后27小节中,作者引进了卡门,用她的一个具有增二度音程特点的主题来加强观众对她的印象。
歌剧《卡门》赏析

歌剧《卡门》赏析看完歌剧《卡门》,让我感触尤多。
《卡门》一直以来,占有极高的艺术地位。
这得益于它精彩的剧情,高尚的主题以及惊为天人的曲目组成。
《卡门》塑造了一个有着惊人美貌且性格倔强的吉普赛姑娘的形象——烟囱女工卡门。
她秉承着吉普赛女郎的一切特质,热情、豪放,随时像烈火一样燃烧着周围的人。
她因打架被捕,守城准将唐何赛疯狂地爱上了她,把她放走了。
唐由此成为了卡门的情人。
可是卡门又爱上了斗牛士艾斯卡米亚,就在卡门为斗牛场的艾斯卡米亚欢呼时,她却倒在了妒火中烧的唐的剑下。
这部歌剧以合唱见长,剧中各种体裁和风格的合唱共有十多部,出彩的音乐和紧凑的剧情相得益彰,扣人心弦。
歌剧的序曲为A大调,回旋曲式。
整部序曲建立在具有尖锐对比的形象之上,以华丽、紧凑、引人入胜的音乐来表现这部歌剧的主要内容。
序曲中集中了歌剧内最主要的一些旋律,而且使用明暗对比的效果将歌剧的内容充分地表现了出来,主题选自歌剧最后一幕中斗牛士上场时的音乐。
《卡门》序曲的开始部分是兴高采烈、热情明朗的。
的确,当那主题从乐队中倏然升腾起来的时候,谁会不为之振奋呢!这条旋律是作曲家从歌剧最后一幕中选来的,它是斗牛士入场时的进行曲,充满了男性的勇敢、潇洒气概,有一种必胜的信心。
序曲的后半部分,则是使用不协调的音乐来预示卡门的悲剧命运。
第一幕中换班的士兵到来时,一群孩子在前面模仿着士兵的步伐开路。
孩子们在轻快的2/4拍子,d小调上,唱着笛鼓进行曲《我们和士兵在一起》。
在这一幕塑造了吉卜赛姑娘卡门热情、奔放、富于魅力的形象。
主人公卡门的著名咏叹调《爱情像一只自由的小鸟》是十分深入人心的旋律,本曲采用哈巴涅拉舞曲体裁,向众人表达她独特的爱情观:“你不爱我,我也要爱你;我爱上你,你可要当心!” 主题旋律那洒脱的节奏和带有三连音的半音下行音调具有强烈的诱惑力,华丽飘逸,活泼而轻佻,生动地表现了卡门的魅力和奔放不羁的性格。
卡门被逮捕后,龙骑兵中尉苏尼哈亲自审问她,可她却漫不经心地哼起了一支小调,形象地表现出卡门放荡不羁的性格。
歌剧《卡门》咏叹调《爱情像一只自由鸟》的音乐风格和演唱要点

音 乐风格 和演 唱 要点 的研 究 , 充 分地 阐述 它的 表现 力和 感染 力 。 关键 词 : 《 卡 门》 音 乐/ x l ,  ̄ 表现 演 唱
一
、
歌剧 《 卡f - I ) 的创作 背景和剧情简介
们的认可 , 此后变得长盛不衰 。这部歌剧以合唱的形式演 出最为
歌剧 《 卡门》 是著名 的艺术家乔 治. 比才 的代 表作 。乔 治. 比 才, 是法国历史 上杰 出的歌剧作 曲家 , 生于 巴黎 , 九岁起进入 巴 黎音乐学 院学 习作 曲, 后赴罗马进修三年 。1 9世纪 6 0年代完成 了他 的第一部歌剧《 采珍珠 者》 。1 8 7 0年新 婚不久便参加了 国民 自卫 军 , 余生一直在塞纳河畔从 事创作 。他在音乐 中把鲜 明的民
对 于歌 剧人物形 象 的刻 画 , 无论对 于创作 、 表 演 和欣赏 , 还
是理论研究 也罢 , 都是一个最核 心的问题 。“ 歌剧人 物形象永远
是一切 内容组成和形式构成的最终归宿 。《 卡门》 中, 从第 一幕 到 第 四幕 歌剧情节 的展开 , 戏剧矛盾冲突 的推进 , 人物性格心 理的
赛人 、 走私犯和盗贼都被描绘成 了正直的人 , 这 也 预 示 新 的 现 实
d小调转成 F大调 , 采用 了 2 / 4的拍 子。这种感觉充分表 现 出了 主角开始在黑暗 的罗 马的经历 , 罗 中 内心 阴 暗 。 2 . 人 物 形 象
《卡门》赏析

《卡门》赏析法国作曲家乔治•比才的《卡门》作为各大剧院上演率最高的歌剧之一,色彩浓厚,主题鲜明,旋律有力而简明扼要。
其歌剧贴近现实主义,剧情丰富和有戏剧性,通俗易懂,深受观众喜欢。
其中的一些著名曲目如《斗牛士之歌》、《爱情是只自由的小鸟》、《在埃塞利亚城边墙边》等,不但让人印象深刻,更因其明快的节奏、强烈的情感和浓郁的民族气息而长盛不衰。
一、《斗牛士之歌》《斗牛士之歌》是这部歌剧的主题曲,也奠定了这部歌剧的基本格调。
由于斗牛本身是一种危险和充满挑战性的活动,富有激情和魅力。
这与卡门自由自在、甘于冒险的人生及其流浪成性、独立不羁的性格交相辉映。
走私和对爱人的背叛虽然可能是基于其吉普赛人与生俱来的价值观和性情,但却为未来的悲剧和戏剧般的命运埋下了必然的种子和导火线。
在音乐上,《斗牛士之歌》是一首热烈欢腾、明朗华丽的管弦乐曲。
用大合唱的方式咏唱,雄壮而激昂。
斗牛士之歌在剧中多次出现。
第一次出现的时候是在《卡门》序曲中,奠定了一种自由、豪放、甘于冒险和挑战的格调。
序曲中的音乐也不完全是激昂奔放的,也夹杂着一些婉转、凄美、神秘的音乐,不能不让人隐隐联想到斗牛士为了战斗而牺牲生命的场景,同时也让人隐隐觉得这或许是一场悲剧,而为结尾卡门为自由失去生命埋下了伏笔。
此时,斗牛士之歌显得有点悲壮起来。
其后斗牛士之歌还在斗牛士回来感谢支持他的群众的时候出现,场景热烈欢腾。
在剧终时,斗牛士再次胜利,全场欢腾时,斗牛士之歌再次出现。
与城墙里的气氛热烈不同,城墙外却悲惨戚戚,卡门如同斗牛士一般,无视生死,死于情人的刀刃之下。
荷西杀死了爱人后悲痛欲绝,大呼逮捕我吧,让人心酸至极,音乐也最终以不和谐音收场。
二、《爱情是只快乐的小鸟》这部曲目现在大受欢迎。
不少现代歌手还加以换词改写,而成为热门的流行歌曲,经久不衰。
前段时间还被张惠妹改词翻唱,词有适应现代潮流之意,但音乐的魅力却依然光芒四射。
《爱情是只快乐的小鸟》的音乐婉转动听,里面的自由气息让人无比向往。
浅析歌剧《卡门》选段《爱情像一只自由鸟》演唱与表演技巧

浅析歌剧《卡门》选段《爱情像一只自由鸟》演唱与表演技巧作者:刘玲美来源:《戏剧之家》2017年第22期【摘要】歌剧《卡门》选段《爱情像一只自由鸟》是一部经典的声乐作品。
通过卡门简析、演唱与表演技巧、结语三个部分来阐述,对于演唱中音区把握、法语发音、音准节奏与表演的角色个性把握、作品风格的把握、与其他角色的交流和共鸣都有了一定的分析,旨在更好地诠释与演绎作品,更好地把握卡门的角色特征与内心世界,展示其艺术魅力与情感表现,对演唱与表演也有了新的认识与心得体会,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关键词】卡门;编排;演唱技巧;表演技巧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22-0029-02歌剧《卡门》选段《爱情像一只自由鸟》是一部经典的声乐作品,通过对作品反复的推敲与研究,对于如何演唱与表演这一歌剧选段,笔者有切身的心得体会。
本文是通过卡门简析、演唱与表演技巧、结语三个部分来阐述。
一、卡门简析歌剧,是一门源于音乐而发展开来的戏剧舞台表演艺术。
戏剧的演出必须要凭借所设定的典型剧场来表现,其中最重要的元素便是音乐,而戏剧的展现与舞台中的舞美、灯光、道具、背景、表演也密切相关,可见,歌剧的表演体现着一种综合的把握,对于展现歌剧中故事情节的矛盾冲突与把握人物内心的性格有着重要作用。
此外,舞蹈也是表现人物性格的手段之一,通过舞蹈的表演贯穿其中。
因此,对于整个表演来讲,如何综合运用音乐、舞蹈、表演等几个主要艺术门类,对恰当把握和成功塑造歌剧中人物的内心性格起着重要作用。
著名的歌剧作曲家之一瓦格纳在提到歌剧的类型时说:这是一门“总体艺术”。
笔者所表演与演唱的是卡门所唱的哈巴涅拉《爱情像一只自由鸟》,这是一首表现卡门性格的歌曲。
通过演唱与表演尽量还原卡门内心的人物性格,它通过连续向下滑行乐句的不断反复,调性游移于同名大小调间,以及旋律始终在中低音区的八度内徘徊等特征,表现了卡门热情奔放、魅力诱人的形象。
卡门三首咏叹调演唱分析

卡门三首咏叹调演唱分析
歌剧《卡门》是法国作曲家乔治·比才的代表作品,在世界歌剧舞台上经久不衰,是歌剧中剧情与音乐完美结合的经典之作。
作曲家用特点鲜明的舞曲节奏、流畅欢快的旋律、戏剧性和真实性很强的剧情背景以及浓郁的民族风格,为女主角量身创作了三首咏叹调——《爱情像一只自由的鸟儿》、《塞维利亚老城墙旁边》、《听铃声响得多美妙》,把热情、坦率、狡猾、敢作敢当和崇尚自由的卡门刻画的淋漓尽致。
除去绪论及结语,本文通过五个部分对这三首咏叹调作品做了较详尽细致的分析。
一、作曲家比才以及歌剧创作,内容主要包括作曲家比才简介、歌剧《卡门》的创作背景及剧情概述、对卡门性格的分析。
二、《爱情像一只顽皮鸟儿》演唱分析,主要从剧情背景分析、音乐特点、人物心理分析、演唱处理及情感表现等四个方面对作品进行研究。
三、《塞维利亚老城墙旁边》演唱分析,主要从剧情背景分析、音乐特点、人物心理分析、演唱处理及情感表现等四个方面对作品进行研究。
四、《听铃声响得多美妙》演唱分析,主要从剧情背景分析、音乐特点、人物心理分析、演唱处理及情感表现等四个方面对作品进行研究。
五、比才咏叹调创作的共性特点,在分析三首咏叹调作品的基础上,提炼出作曲家在创作这部歌剧的咏叹调作品的共性特点:音
乐的戏剧性与抒情性、强烈的民族色彩以及深刻、准确地用音乐刻画出人物形象、人物命运。
论文 歌剧《卡门》欣赏

爱情像一只自由的小鸟-------《卡门》欣赏12市场营销本一徐丹婧12201023430 初遇卡门,是张惠妹的一首同名歌曲。
再遇卡门,是无数穿越小说中,女主角只要沦落青楼,必会唱的一首歌。
初听卡门,透过歌词,我想着,这定是一位大胆泼辣的妖艳女,果不其然,欣赏了歌剧之后,卡门的却如此。
乔治·比才是十九世纪法国著名的作曲家,它的代表作品不多,其中最著名的就属歌剧《卡门》了,被誉为十九世纪法国最伟大的歌剧。
四幕歌剧《卡门》是梅拉克和阿莱维根据梅里美的同名小说改编的。
《卡门》是一部雅俗共享的杰作。
它的开场曲,那支吟唱无人能驯服的狂野小鸟的哈巴聂拉舞曲,唐·荷塞的咏叹调“花之歌”,还有那首传唱不衰的斗牛士埃斯卡米洛之歌——作为每一场斗牛表演必奏的曲子,它已成为西班牙斗牛的代表,这些曲子一百多年来都是西方歌剧的闪光点。
爱情,是人类历史最永恒的旋律,是文艺作品中永恒的主题。
《卡门》就是演绎了一个拥抱火焰的动人而悲壮的爱情故事。
火焰是世界上最美丽与妖艳的,她拥有着最灿烂的色彩与最炫目的光芒,你可以尽情欣赏她,可以深情地爱上她,然而,如果你渴望去拥抱她占有她,那么只会将美丽的火焰扑灭,或是将自己灼伤甚至毁灭,同归于尽。
英俊稳重的唐·霍赛事一个年轻的军官,他的未婚妻温柔善良的米凯拉一直在他的家中帮助他照顾年迈的母亲,然而一日唐遇见了吉普赛姑娘卡门,卡门妖艳大胆,唐被她独特的气质深深吸引,为了卡门,他抛弃了米凯拉,放弃了自己的军人生活,成为了吉普赛走私团伙的一员,米凯拉独自来到黑暗的森林寻找唐,却无法挽回唐的心。
但是,当卡门遇见了潇洒的斗牛士,就抛弃了唐,投入斗牛士的怀中,此时已一无所有的唐在万念俱灰中将卡门杀死。
在这个故事中,包含了三种爱情:米凯拉的爱,唐·霍赛的爱及卡门的爱。
米凯拉的爱情,如春风一样温柔。
她美丽而娴静,默默在家乡照顾着唐·霍赛的母亲,在所爱的人面前,她羞涩而又含情脉脉,尤其是见到唐的时候,她无法抑制心中的喜悦又羞于表达,她对唐说要替唐的母亲吻他一下,其实,这何尝不是她想给予唐的吻呢?她深情款款讲述着母亲对儿子的眷念,这何尝不是她的思念呢?她却不能直接表白出来,这是最典型的传统女人在恋爱中的表现。
音乐剧《卡门》赏析

歌剧《卡门》赏析比才(Georges Bizet 佐治·比才,原名亚历山大·塞扎尔·莱奥波德·比才,1838-1875)是法国著名的作曲家、钢琴家。
歌剧《卡门》是他一生创作中最优秀、最伟大的作品。
这部歌剧的音乐语言生动鲜明,和声配器巧妙,戏剧情节发展非常感人。
比才的音乐朴实、明朗、流畅,常以乐观精神展示生活中的矛盾,具有强烈的戏剧性。
1872年,乔治·比才受巴黎喜歌剧院的邀请,为该院创作一部歌剧,这就是根据普罗斯珀·梅里美的同名小说改编的歌剧《卡门》。
法国的歌剧具有严格的规范:如果作品是悲剧,就应该是发生在遥远的过去;如果是喜剧,则可以触及当代的社会问题。
所以,巴黎喜歌剧院的人希望比才创作一部令人愉快的喜剧。
1875年3月3日,乔治·比才的新歌剧《卡门》首次上演,巴黎上流社会的显贵们都纷纷来到剧院欣赏这部歌剧。
然而首演并不成功。
第一幕受到了欢迎,第二幕幕间曲得到了热烈的掌声,而第二幕中的“斗牛士之歌”获得了满堂彩,但这以后就完全不一样了。
除了第三幕中米凯拉的咏叹调以外都是“死一般的寂静”。
整部歌剧下来,观众的反映是震惊和迷惑。
失败的原因有许多。
当时人们的欣赏口味停留在奥芬巴赫和瓦格纳的音乐上。
排练时,一开始乐队和歌手也不习惯其中的音乐语汇,尤其是和声。
不过不久他们不仅适应了,也开始热爱了。
但听众没有受过这种训练。
从内容上说,“卡门”中我们看到的是紧张的戏剧和扣人心弦的生活,但是象这样的故事和这样属于感官的,强烈的音乐对那些歌剧舞台的权威人士来说是不够高贵的,他们是习惯于大歌剧的陈词滥调的。
从现代的观点来看,完全可以理解《卡门》在初次上演时为什么不会成功。
比才完全打破了当时的歌剧规则,他没有把这部作品融进当时的社会环境,而且他对男女冲突的刻画也完全违背了当时的歌剧所遵守的道德规范。
比才以及歌剧《卡门》的脚本作者打破了另一个传统。
歌剧《卡门》中插曲《爱情像一只自由的小鸟》的艺术性浅析

歌剧《卡门》中插曲《爱情像一只自由的小鸟》的艺术性浅析!歌剧《卡门》中插曲《爱情像一只自由的小鸟》的艺术性浅析歌剧《卡门》中插曲《爱情像一只自由的小鸟》的艺术性浅析一、《卡门》的创作背景简述1.比才其人和歌剧《卡门》创作的时空背景《卡门》是法国普罗斯贝尔•梅里美写的短篇小说.后来成为著名歌剧卡门的主题,完成于1874年秋,是比才的最后一部歌剧。
小说以西班牙异国情调为背景,以真实故事为素材叙述了一个考古学家在西班牙旅行途中遇到一个强盗唐霍塞不久听说他被捕将处死刑。
考古学家前往狱中探视唐霍塞诉说了自己的身世,原来他是一个有身份的军人,因为爱上美丽诱人的吉普赛姑娘卡门后来成为一个可怕的土匪。
最后,深爱着她的唐霍塞因卡门的背叛而亲手杀死了她。
由于小说发表后风靡欧洲,所以有剧作家将其改成剧本,并于1874年由比才为其完成谱曲。
2.《爱情像一只自由的小鸟》在《卡门》中的作用和意义《爱情像一只自由的小鸟》在《卡门》中是以小调的形式出现的,多次出现在主人公面对爱情奔放、诱引他人的场面中。
从《歌剧》的创作背景上来讲,歌剧集中展现的是主人公卡门的对于爱情的追求,而不在乎别人的想法。
是自由主义的典型表现。
在曲中如果你不爱我,我偏爱你,如果我爱上你,你可要当心!体现出歌剧的主旨,也伏笔主人公的悲剧命运,因为任何没有限制的感情,终将会走向死亡,终将导致可悲的结果。
歌曲的曲调和用词也是歌剧中的一个小高峰,可以说,《爱情像一只自由的小鸟》在歌剧中具有点题、伏笔、缩影的效果,是歌剧主题的点化,是对整部歌剧的一个小升华。
其在整部歌剧中的作用有两点:其一,浓缩;其二,点化。
首先,浓缩作用是指这首小调将整部歌剧的主题都体现在其中,而且是将整部歌剧中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充分的展现了出来。
其次,点化作用是指这首小调的用语方面将主人公的命运发展、整部歌剧的色彩都表现了出来。
二、《爱情像一只自由的小鸟》的艺术特征在《爱情像一只自由的小鸟》中卡门唱到:如果你不爱我,我偏爱你,如果我爱上你,你可要当心!如果你不爱我,你不爱我,我偏偏爱你!如果我爱上你,你可要当心!重复是为了强调,强调是为了突出。
爱情是只自由鸟歌剧《卡门》(卡雷拉斯版)赏析

剧评爱情是只自由鸟——歌剧《卡门》(卡雷拉斯版)赏析班级:学号:姓名:爱情是只自由鸟——歌剧《卡门》(卡雷拉斯版)赏析自从上学期选修了《歌剧欣赏》这门课,我就渐渐喜欢上了歌剧.《卡门》是我看地第一部歌剧.这部歌剧取材于法国作家梅里美地中篇小说《卡门》,是世界上最著名地歌剧之一,也是世纪法国歌剧地最高成就.它以其生动鲜明地音乐语言、丰富巧妙地和声配器手法以及强烈感人地戏剧性地发展,把作品地主题思想表达得淋漓尽致.而作为《卡门》地创作者——比才,他是浪漫主义终结和现实主义兴起地接力者,尼采曾称他为“地中海地太阳”,也曾受到李斯特地高度赞扬. 比才为这部作品付出了相当大地精力,也对它寄予了很多地希望,在他离开人世四个月后,《卡门》在维也纳地演出终于获得了空前地成功.后来,也成为当今世界上上演率最高地一部歌剧.剧情简介:四幕歌剧《卡门》围绕着四个人物展开:卡门,一位水性杨花、富有魅力地吉卜赛烟草女工;唐·荷西,一位因追求卡门而陷入痛苦之中地士兵;米卡埃拉,忠诚于唐·荷西地善良地姑娘;斗牛士埃斯卡米利奥,卡门地狂热追求者.在年西班牙地塞维尔城,一个非常漂亮、性格直爽又风情万种地吉卜赛姑娘卡门成功地诱惑了已有情人米卡埃拉地荷西,接着,卡门因为和人打架被捕,荷西放走了她而自己却坐了牢,卡门则加入了走私集团.荷西除了监狱后,找到卡门,从此荷西加入了卡门地走私集团.后来,卡门又不顾一切地爱上了斗牛士埃斯卡米利奥而舍弃了荷西.在斗牛场中,卡门不愿以丧失自由为代价,拒绝了荷西与她开始新生活地请求,烦躁欲狂地荷西一怒之下杀死了卡门.人物分析:歌剧《卡门》着力刻画了女主人公卡门.卡门,这个自称与撒旦同盟地女人,风情万种,不知究竟出自上帝还是魔鬼之手,无论如何这都是个杰作,真正地尤物,神灵见了,也会为她地风情所动吧,倘若真有神明地存在.更何况唐·荷西呢!卡门是自由地.她真实面对自己地情欲,不受传统价值观念地束缚.当她不再爱荷西时,无论他怎么哀求,甚至拿刀来威胁也没有用,她宁愿死也绝不改口或求饶.对于自我情欲,以及自我与道德之间冲突地处理,卡门也是独一无二地.她是现实中也许并不存在地人物形象,是超越现实地一种极端表达.现实生活中地女性同样高举着男女平等地旗帜,但是没有一个人能像卡门那样不受传统价值观念地束缚.卡门张扬了一种浪漫和野性地自由精神,因而呈现出放荡不羁地个性.卡门是泼辣地.她不择手段,蔑视和反抗来自社会和他人地任何束缚:“宁可把整个城市烧掉,也不愿坐一天牢”.被一起工作地女工调侃了一句,她拔刀相对,在对方脸上画出圣安德烈十字架.卡门像“一只狂野地豹子,光鲜无比地外表下潜藏着无限杀机”.卡门地行为举止惊世骇俗,然而,正像荷西疯狂地迷上她一样,我们也感受到了她那光彩夺目地美丽.卡门是悲惨地.她追求自由,但是荷西不理解卡门,不理解吉卜赛人对自由地向往,他到最后也无法把卡门对自由地崇尚融入自己地生命,这就注定了他和卡门悲剧地结局——他们是两个世界地人,或者说他们是两条直线,最多只有一个交点,过了这个交点便是永远地分离.如果卡门是鸟,那么荷西就是一个漂亮地鸟笼.鸟儿喜欢这只漂亮地鸟笼,但是它忘了鸟笼会夺去鸟地自由.卡门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只鸟,漂亮鸟笼和飞翔,她只能选择其一——她选择地是自由.“作为我地罗姆,你有权杀死你地罗密,但卡门永远是自由地!”这是卡门最后地自由宣言.米卡埃拉,虽然,她并不是本剧地女主人公,但是在剧中起着重要地作用.比才推动情节地发展中,首先描写了米卡埃拉羞涩,单纯,柔情似水地一面.在第一幕中,一群士兵在塞维尔地广场巡逻时,一个农村姑娘,穿着纯朴地衣服,进入了人们地视线.她地神情非常地茫然,好像在寻找着什么.这个时候下士莫拉莱斯看到了米卡埃拉,前来搭讪.当米卡埃拉问道他是否认识唐·荷西时,莫拉莱斯说和唐·荷西非常地熟,米卡埃拉地表情立刻变得十分地欣喜和激动.随后莫拉莱斯热情地邀请米卡埃拉在哨岗休息等待,她内心地不安与羞涩,婉言拒绝了莫拉莱斯.换过哨岗之后,米卡埃拉见到了她盼望已久地心爱地人唐·荷西,她地眼神立刻变得柔情似水,充满了见到爱人地喜悦,甚至不敢正视自己心爱地人.这与卡门地形象鲜明地对比.在第三幕中,米卡埃拉知道自己心爱地背叛自己并走上了走私地道路,她地形象发生了巨大地变化,由开始地单纯变得果断、坚强、勇敢.米卡埃拉在黑暗中寻找着唐·荷西,她希望他可以醒悟,跟她回去娶她为妻,过幸福地生活.黑暗中她不断地走走停停,四处张望,她地内心十分地无助.当她见到唐·荷西时,看到他竟然会开枪打人,并且还要与斗牛士埃斯卡米利奥进行决斗,这完全颠覆了他在她内心地形象.但是她仍然选择了抛弃了自己地恐惧和顾虑,鼓起了勇气,坚定了自己地态度与决心.在经过苦苦地劝说和内心地爱情表白之后,唐·荷西仍然不为其所动,最终她只能选择把他母亲生病地消息告诉了他.这时地她已经绝望,但是,她仍然把母亲病地消息告诉了唐·荷西,从此折射出了她地本性还是善良地.音乐分析:在歌剧音乐中,合唱体裁是一个相当重要地范畴,尤其是在《卡门》这部歌剧中体现得非常明显,甚至有人称它是一部以合唱见长地歌剧.在这部歌剧中,群众地合唱有十几首,这些合唱体裁不同,风格也各不相同.在第一幕中地儿童合唱,作曲家通过使用响亮地号角,尖锐地短笛,以及灿烂闪光地三角铁这些明亮乐器色彩,与孩子们天真烂漫地声音完美交融,使孩子们地天真、可爱、调皮等性格被生动刻画出来,也使歌剧舞台上焕发明朗喜悦地气氛.另外在第一幕工厂女工地两首合唱:“烟雨飘”以及“女工吵架地合唱”,在这两首合唱中,前者营造出一种安静、和谐地戏剧氛围,而后者则是把女工们吵架时地形态、动作都惟妙惟肖地表现出来.她们通过强烈动作性地戏剧矛盾冲突来烘托出纷乱、嘈杂地舞台气氛.而使观众耳熟能详地合唱莫过于剧中斗牛士地合唱部分,可以说它是贯穿着整个剧情地发展.在歌剧序曲中,比才就运用了这个辉煌雄健地主题.这个主题也是作曲家从歌剧中抽取三个主题材料所构成地:一是斗牛士合唱欢乐热烈地主题;二是斗牛士之歌;三是象征命运地主题.比才在序曲中将这个主题与另外两个主题并直起来,意在形成悲与喜地强烈对比,从而为全局地悲剧性作一预示性地呈现.而在第二幕地出现,这一合唱强化了斗牛士英武豪迈地性格,刻画出在斗牛场和情场上获胜者踌躇满志地形象.而它在剧终再一次地出现,产生了不同反响地戏剧效果.斗牛士们地合唱与欢腾热烈地序曲器乐主体交织起来,构成一种庞大地交响场面,继而从整体上对卡门和唐·荷西最终决裂以及悲剧性结局形成了极大地反差.虽然作曲家并未去过西班牙,剧中具有异域风情地音乐特色却运用得恰到好处.其实《卡门》中只采用了三个具有西班牙风格地民间音乐素材,但是全剧音乐却有绚丽多彩地西班牙风格特征,特别是旋律、节奏、和声和配器方面.如:歌剧序曲中卡门地歌剧主题带有强烈地匈牙利、吉卜赛调式特点,它既有热情、奔放,又蕴含凄楚、不祥地征兆.又如,工厂女工们地合唱,也是采用西班牙响板地节奏,使整首合唱曲具有典型地吉卜赛音乐风格.《卡门》粗犷地自然美,充满了强烈地民间特点,热情、奔放、独具特色地音乐,都具极强地吸引力.《卡门》是一部真正用音乐写出地戏,是比才最后地、也是最优秀、最伟大、最成熟地一部作品.《卡门》给他心灵很大地打击,但也是《卡门》给他带来了不朽地芳名!戏剧《卡门》给我带来了深深地震撼,使我萌生了对西方戏剧地兴趣,此后我又看了《茶花女》、《弄臣》、《阿依达》等经典地歌剧作品.。
歌剧卡门分析

歌剧《卡门》分析08会计3班李石200893121乔治比才,并不是一个高产或者著名的歌剧作家。
比起莫扎特、威尔第,他在歌剧史上的地位并不算高,但却写出了世界上上演率最高的歌剧《卡门》。
说实在的,在刚看《卡门》的时候,我的观点跟当初批评这部剧的人差不多:女主角卡门行为放荡、不符合道德规范,故事环境粗俗、太过于写实等等。
作为男性,我也深深为唐荷西感到遗憾,一个原本有着光明前途的军队下士,却被卡门引诱堕落,最终成为一名痛苦的杀人犯。
因此,也就不难理解这部剧1875年3月在巴黎的首演会一败涂地,并使得久受疾病折磨的乔治比才郁郁而终。
“人物社会地位低下,使全剧缺少高雅的气质”、“缺乏旋律美,不够明快”、“管弦乐过重,压过了人声”这些都成为当时的评论家对这部歌剧劈头盖脸斥责的理由。
比才的辞世过于匆忙,他没能看到卡门后来的大放异彩。
他更不会料到,这部剧在今天会被视为歌剧领域的最高成就之一,受到全世界的喜爱。
那些受到指责的地方现在都被看做是优点:泼辣率真、个性独立的卡门是全剧中最光彩的形象;那些富有异国特色的旋律(西班牙和吉普赛风格)备受人们赞赏并不断被改变为其他形式的乐曲,管弦乐部分具有非凡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对剧情的揭示和气氛的渲染起到了最重要的运用,而全剧中洋溢着的现实主义精神更是以强烈的力量打动人心。
《卡门》是19世纪中叶一部典型的抒情歌剧。
它的特点为:有时不采用宣叙调而采用对白,演出规模小,场面不那么豪华,题材和音乐风格都比较亲切平易、朴素通俗,但同时又保留着大歌剧的庄重和严肃性,特别是那些采用悲剧性题材的作品,在揭示人性和批判现实方面达到了一定的深度。
《卡门》的特点可归纳为如下几点:一、人物的个性塑造准确而鲜明。
泼辣的卡门、深情的唐荷西、潇洒的斗牛士、朴实的米凯拉,都给人留下了极为生动的印象。
第一幕中卡门的亮相唱段《爱情是一只自由的小鸟》,把她的风情万种、放荡不羁的个性一下子显露出来;唐荷西的个性与卡门截然相反,老实本分、情感细腻而执着从第二幕中他的《花之歌》舒展委婉的旋律中表现出他对卡门的一片深情;而斗牛士埃斯卡米洛潇洒彪悍、勇敢无畏的气概在他那首进行曲风格的《斗牛士之歌》中也一览无余。
音乐鉴赏卡门的爱情

论文题目:卡门的爱情内容摘要:卡门的直率泼辣卡门入狱卡门与何塞卡门与艾斯卡米罗关键词:卡门、咏叹调、感情基调卡门的爱情1873年初,比才开始歌剧《卡门》的写作,《卡门》取材于梅里美的同名小说,但是在巴黎喜歌剧院首演,惨遭失败。
当代人对他的作品中“大胆的现实主义和赤裸的情感感到震惊和受到冒犯”,指责这是一部不止所云的作品。
但是,五年之后,《卡门》再度在巴黎上演,获得了极大轰动。
歌剧《卡门》是法国作曲家比才的最后一部歌剧,也是当今世界上上演率最高的一部歌剧。
卡门是一位相貌美丽而又性格倔强的女子,整个歌剧是以她为主人公,讲述了她的爱情故事。
开始,在喧闹的广场上,众多的男子围绕在烟草工厂外围,期待一睹卡门的芳容。
他们在工厂外围来回周旋。
就在这时卡门出现了,男士们瞬时安静整齐了,他们的目光都追随着卡门。
卡门的出场是热情奔放的,从她的语句中,看出了她豪爽而又泼辣的性格。
她演唱的著名咏唱调《爱情像一只自由的小鸟》凸显了她直率的性格,她带有的与众不同的性格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
她独特的爱情观吸引男士的注意,男士希望和她多说一句,她却不予搭理。
这首咏唱调活泼,奔放,富于激情,让人听后立刻有了卡门的性格形象。
这首咏叹调一直在重复,但是节奏,音色速度都有所不同,通过对比的手段把卡门心理的感情色彩描绘了出来。
首先,是缓慢而又低沉的,她对爱情的观点是自由恋爱,热情奔放的。
与现在人们的爱情观是一样的。
后来,速度加快了些,语音拉长了些,她是直率的,放荡不羁的,与当时社会上其他女子都不同。
有些音加重强调了,将整个咏唱调的感情色彩完全的展现了出来。
而后,卡门与工厂的另一名女工发生争执,大打出手,其余女工各执一方,相互指责。
这时何塞被指派进入工厂调查,抓捕卡门归案。
当只剩下何塞和卡门时,卡门发现何塞对她报有爱慕之情,这时就有了咏叹调《塞吉迪亚老城墙边》。
这时卡门引诱何塞放了她,并且和她前往城墙边一家小酒馆饮酒作乐。
何塞原先还严词拒绝,但终究抵挡不了卡门魔力般的吸引力,最终解开了捆绑卡门双手的绳子,并答应了她的要求。
鉴赏法国经典歌剧

鉴赏法国经典歌剧———《卡门》“歌剧”不仅将美声的表演形式大力推动,通过舞台背景美术,舞蹈,故事等多元素为一体丰富了舞台,形成了独特的舞台艺术和舞台美学。
这样通过歌曲,故事,简单的舞蹈,就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歌剧”。
通过“歌剧”来表演某些事物突出中心思想,使大众更能接受,直观,容易理解。
大众不仅可以用耳朵听美声,还可以用眼睛欣赏表演,通过身体的表演来表达故事内容,用身体和声音来带动情绪的变化。
歌剧在艺术舞台的中存活了近百年,但至今仍经久不衰,喜欢歌剧的朋友逐渐增加。
形式虽然古老但艺术层次很高,可以说,歌剧是一个跨世纪的人类艺术表演形式,也是人类对表演艺术认知的高层次,更为美声等多艺术元素开辟了“新大陆”。
“歌剧”多在欧美地区流行发展。
同时堪称为经典的作品数不胜数。
在这里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法国经典歌剧,比才的《卡门》。
“卡门”一词是一位吉普赛女人的名字。
作品主要围绕这位风情万种女人的爱情经历而展开的,内容大致描写了一位名叫卡门的吉普赛姑娘,爱上了一个军官霍塞,并以自己特有的女性魅力使霍塞坠入爱河,霍塞不仅抛弃了自己原来的爱情,而且还因袒护与人打架的卡门而被捕入狱,最后不得不不离开军队加入了卡门的走私队伍。
但卡门水性杨花,又与斗牛士相爱,于是导致霍塞与斗牛士之间的战斗。
霍塞难以忍受卡门的移情别恋,最终将卡门刺死。
《卡门》是法国普罗斯贝尔.梅里美写的短篇小说,后来成为著名歌剧《卡门》的主题。
说道这部歌剧可以说是法国歌剧史上的里程碑。
它的首演在1875年,比才创作的音乐具有非凡的活力,无论是节奏还是旋律。
其配器优美,音乐肢体丰富,以最少的乐思来获得最大的效果,简练而又经济。
欢快强烈,色彩分明,引人入胜。
歌剧中的人物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形象。
比如说,卡门的主导动机就是具有匈牙利或吉普赛音乐的音阶特征。
第一幕卡门的咏唱“哈巴涅拉”——爱情就像一只不驯服的小鸟,采用连续像下滑行的乐句,调性游离与同名大小调之间,旋律始终在中低音域徘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剧评
爱情是只自由鸟
——歌剧《卡门》(卡雷拉斯版)赏析
班级:
学号:
姓名:
爱情是只自由鸟
——歌剧《卡门》(卡雷拉斯版)赏析自从上学期选修了《歌剧欣赏》这门课,我就渐渐喜欢上了歌剧。
《卡门》是我看的第一部歌剧。
这部歌剧取材于法国作家梅里美的中篇小说《卡门》,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歌剧之一,也是19世纪法国歌剧的最高成就。
它以其生动鲜明的音乐语言、丰富巧妙的和声配器手法以及强烈感人的戏剧性的发展,把作品的主题思想表达得淋漓尽致。
而作为《卡门》的创作者——比才,他是浪漫主义终结和现实主义兴起的接力者,尼采曾称他为“地中海的太阳”,也曾受到李斯特的高度赞扬。
比才为这部作品付出了相当大的精力,也对它寄予了很多的希望,在他离开人世四个月后,《卡门》在维也纳的演出终于获得了空前的成功。
后来,也成为当今世界上上演率最高的一部歌剧。
剧情简介:
四幕歌剧《卡门》围绕着四个人物展开:卡门,一位水性杨花、富有魅力的吉卜赛烟草女工;唐·荷西,一位因追求卡门而陷入痛苦之中的士兵;米卡埃拉,忠诚于唐·荷西的善良的姑娘;斗牛士埃斯卡米利奥,卡门的狂热追求者。
在1830年西班牙的塞维尔城,一个非常漂亮、性格直爽又风情万种的吉卜赛姑娘卡门成功地诱惑了已有情人米卡埃拉的荷西,接着,卡门因为和人打架被捕,荷西放走了她而自己却坐了牢,卡门则加入了走私集团。
荷西除了监狱后,找到卡门,从此荷西加入了卡门的走私集团。
后来,卡门又不顾一切地爱上了斗牛士埃斯卡米利奥而舍弃了荷西。
在斗牛场中,卡门不愿以丧失自由为代价,拒绝了荷西与她开始新生活的请求,烦躁欲狂的荷西一怒之下杀死了卡门。
人物分析:
歌剧《卡门》着力刻画了女主人公卡门。
卡门,这个自称与撒旦同盟的女人,风情万种,不知究竟出自上帝还是魔鬼之手,无论如何这都是个杰作,真正的尤物,神灵见了,也会为她的风情所动吧,倘若真有神明的存在。
更何况唐·荷西呢!
卡门是自由的。
她真实面对自己的情欲,不受传统价值观念的束缚。
当她不再爱荷西时,无论他怎么哀求,甚至拿刀来威胁也没有用,她宁愿死也绝不改口或求饶。
对于自我情欲,以及自我与道德之间冲突的处理,卡门也是独一无二的。
她是现实中也许并不存在的人物形象,是超越现实的一种极端表达。
现实生活中的女性同样高举着男女平等的旗帜,但是没有一个人能像卡门那样不受传统价值观念的束缚。
卡门张扬了一种浪漫和野性的自由精神,因而呈现出放荡不羁的个性。
卡门是泼辣的。
她不择手段,蔑视和反抗来自社会和他人的任何束缚:“宁可把整个城市烧掉,也不愿坐一天牢”。
被一起工作的女工调侃了一句,她拔刀相对,在对方脸上画出圣安德烈十字架。
卡门像“一只狂野的豹子,光鲜无比的外表下潜藏着无限杀机”。
卡门的行为举止惊世骇俗,然而,正像荷西疯狂地迷上她一样,我们也感受到了她那光彩夺目的美丽。
卡门是悲惨的。
她追求自由,但是荷西不理解卡门,不理解吉卜赛人对自由的向往,他到最后也无法把卡门对自由的崇尚融入自己的生命,这就注定了他和卡门悲剧的结局——他们是两个世界的人,或者说他们是两条直线,最多只有一个交点,过了这个交点便是永远的分离。
如果卡门是鸟,那么荷西就是一个漂亮的鸟笼。
鸟儿喜欢这只漂亮的鸟笼,但是它忘了鸟笼会夺去鸟的自由。
卡门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只鸟,漂亮鸟笼和飞翔,她只能选择其一——她选择的是自由。
“作为我的罗姆,你有权杀死你的罗密,但卡门永远是自由的!”这是卡门最后的自由宣言。
米卡埃拉,虽然,她并不是本剧的女主人公,但是在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比才推动情节的发展中,首先描写了米卡埃拉羞涩,单纯,柔情似水的一面。
在第一幕中,一群士兵在
塞维尔的广场巡逻时,一个农村姑娘,穿着纯朴的衣服,进入了人们的视线。
她的神情非常的茫然,好像在寻找着什么。
这个时候下士莫拉莱斯看到了米卡埃拉,前来搭讪。
当米卡埃拉问道他是否认识唐·荷西时,莫拉莱斯说和唐·荷西非常的熟,米卡埃拉的表情立刻变得十分的欣喜和激动。
随后莫拉莱斯热情的邀请米卡埃拉在哨岗休息等待,她内心的不安与羞涩,婉言拒绝了莫拉莱斯。
换过哨岗之后,米卡埃拉见到了她盼望已久的心爱的人唐·荷西,她的眼神立刻变得柔情似水,充满了见到爱人的喜悦,甚至不敢正视自己心爱的人。
这与卡门的形象鲜明的对比。
在第三幕中,米卡埃拉知道自己心爱的背叛自己并走上了走私的道路,她的形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开始的单纯变得果断、坚强、勇敢。
米卡埃拉在黑暗中寻找着唐·荷西,她希望他可以醒悟,跟她回去娶她为妻,过幸福的生活。
黑暗中她不断的走走停停,四处张望,她的内心十分的无助。
当她见到唐·荷西时,看到他竟然会开枪打人,并且还要与斗牛士埃斯卡米利奥进行决斗,这完全颠覆了他在她内心的形象。
但是她仍然选择了抛弃了自己的恐惧和顾虑,鼓起了勇气,坚定了自己的态度与决心。
在经过苦苦的劝说和内心的爱情表白之后,唐·荷西仍然不为其所动,最终她只能选择把他母亲生病的消息告诉了他。
这时的她已经绝望,但是,她仍然把母亲病的消息告诉了唐·荷西,从此折射出了她的本性还是善良的。
音乐分析:
在歌剧音乐中,合唱体裁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范畴,尤其是在《卡门》这部歌剧中体现得非常明显,甚至有人称它是一部以合唱见长的歌剧。
在这部歌剧中,群众的合唱有十几首,这些合唱体裁不同,风格也各不相同。
在第一幕中的儿童合唱,作曲家通过使用响亮的号角,尖锐的短笛,以及灿烂闪光的三角铁这些明亮乐器色彩,与孩子们天真烂漫的声音完美交融,使孩子们的天真、可爱、调皮等性格被生动刻画出来,也使歌剧舞台上焕发明朗喜悦的气氛。
另外在第一幕工厂女工的两首合唱:“烟雨飘”以及“女工吵架的合唱”,在这两首合唱中,前者营造出一种安静、和谐的戏剧氛围,而后者则是把女工们吵架时的形态、动作都惟妙惟肖的表现出来。
她们通过强烈动作性的戏剧矛盾冲突来烘托出纷乱、嘈杂的舞台气氛。
而使观众耳熟能详的合唱莫过于剧中斗牛士的合唱部分,可以说它是贯穿着整个剧情的发展。
在歌剧序曲中,比才就运用了这个辉煌雄健的主题。
这个主题也是作曲家从歌剧中抽取三个主题材料所构成的:一是斗牛士合唱欢乐热烈的主题;二是斗牛士之歌;三是象征命运的主题。
比才在序曲中将这个主题与另外两个主题并直起来,意在形成悲与喜的强烈对比,从而为全局的悲剧性作一预示性的呈现。
而在第二幕的出现,这一合唱强化了斗牛士英武豪迈的性格,刻画出在斗牛场和情场上获胜者踌躇满志的形象。
而它在剧终再一次的出现,产生了不同反响的戏剧效果。
斗牛士们的合唱与欢腾热烈的序曲器乐主体交织起来,构成一种庞大的交响场面,继而从整体上对卡门和唐·荷西最终决裂以及悲剧性结局形成了极大的反差。
虽然作曲家并未去过西班牙,剧中具有异域风情的音乐特色却运用得恰到好处。
其实《卡门》中只采用了三个具有西班牙风格的民间音乐素材,但是全剧音乐却有绚丽多彩的西班牙风格特征,特别是旋律、节奏、和声和配器方面。
如:歌剧序曲中卡门的歌剧主题带有强烈的匈牙利、吉卜赛调式特点,它既有热情、奔放,又蕴含凄楚、不祥的征兆。
又如,工厂女工们的合唱,也是采用西班牙响板的节奏,使整首合唱曲具有典型的吉卜赛音乐风格。
《卡门》粗犷的自然美,充满了强烈的民间特点,热情、奔放、独具特色的音乐,都具极强的吸引力。
《卡门》是一部真正用音乐写出的戏,是比才最后的、也是最优秀、最伟大、最成熟的一部作品。
《卡门》给他心灵很大的打击,但也是《卡门》给他带来了不朽的芳名!戏剧《卡门》给我带来了深深的震撼,使我萌生了对西方戏剧的兴趣,此后我又看了《茶花女》、《弄臣》、《阿依达》等经典的歌剧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