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和建构地理知识体系的方法
地理教学方法有哪些
地理教学方法有哪些地理教学方法种类繁多,各种教学方法的作用、特点、适用范畴和选用原则也不尽相同在中学的地理教学进程中,要运用哪些教学方法呢?下面就是作者给大家带来的地理教学方法有哪些的文章,期望能帮助到大家!地理教学方法有哪些一、自学探究以自学或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是指教师组织学生自学或引导学生通过探究、讨论等活动而获得知识的方法。
这一类教学方法的特点在于,改变了“教师占中心肠位,学生处被动地位”,“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基本格局,鼓励学生自学和探索发觉,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使学生的独立性得到发挥,从而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创造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各种活动能力。
在以自学或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实行进程中,教师需要事先设计出让学生能顺利自学、探究的学习程序。
在采取这种方法的教学进程中,虽然学生有了较大的活动自由,但教师仍需要作为引导人或成员参与到学生的自学探究活动中去,并且事实上由于采取了自学、探究、讨论等方式导致教学活动趋于复杂化,从而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地理教学中,以自学或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有程序教学法、自学辅导法、发觉法、“读议讲练”法等。
二、实际训练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是指通过练习、实习等活动,巩固和完善对地理知识的知道,形成地理基本技能,发展智力的方法。
对于地理知识的掌控来说,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第一可以使学生亲身检验所学地理知识的本身是否正确,检验自己对地理知识的知道是否正确;其次,它有利于加强对地理知识的知道和巩固;第三,它可以为将来在实践中运用地理知识作准备。
对于地理基本技能的形成来说,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更是一条基本的途径。
另外,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对学生智力的发展和意志、品德的提高也具有积极的增进作用。
三、语言传递信息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和学生通过口头语言或者运用书面语言传授知识、技能,发展智力,进行思想教育的教学方法。
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是人与人之间的重要交际工具,它在教学进程中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认识媒体,教师和学生之间信息的传递大量是靠语言来实现的。
整理地理知识的方法
整理地理知识的方法整理知识的过程就是对知识进行加工的认知过程,即是采用分类、排列、比较、推理等方法,对知识进行处理,揭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使之系统化、体系化的过程。
教师授课用的教学知识体系不同于科学知识体系,它需在教材的基础上,按教学论的要求,预先加工成以教材为参考,以大纲为依据的教学知识体系,使其符合传授知识、教授方法、训练思维的教学目的;学生在学习知识时,也需要整理知识,需要开展积极的思维,对知识进行再加工,才能学到活的知识。
1、重组法这里所说的重组,是指变换角度,以不同的标准去重新编织所学的知识,如按地点的分布、时间的顺序、因果的联系等不同的要求重新组合所学的地理知识,编织成不同的知识系列。
重组知识的方法很多,比如以某条线(如经纬线、河流、铁路海岸线等)将有关地理知识串联起来,或是采用文图互换的方法。
区域地理分片讲述的内容,以气候、地形、植被等地理要素为专题,把几个大洲或全世界在这方面的情况重新进行编组。
这是在地理复习课当中总结出来的比较成功的经验,可以达到使知识“横成片、竖成线”的目的,有利于学生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
2、图示法利用地图或示意图整理知识,称之为图示法。
采用图示法,既便于将抽象知识形象化,又有利于将零散知识系统化、庞杂的知识概要化。
这种方法不但能简明扼要、提纲挈领地表现知识之间的关系,而且图象所具有的形象性还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视觉记忆力和联想能力,便于学生从图象所形成的组织中去整体把握知识的含意。
如:在美、日、德等国的国家轮廓图上,用箭头分别表示这几个国家工业布局的发展趋向,也能达到用图象概括知识的目的。
3、结构法为了塑造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必须对教材知识进行整理加工,即优化教材知识的内容和组织,革新知识呈现的方式与程序。
根据知识结构的内涵,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整理加工教材知识:⑴建立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高中地理前言中,采用图示的方法,表明了高中学段地理知识的整体结构,它不但表明了高中地理中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两大部分之间的关系,突出了人地关系这条主线,而且阐明了各章节知识在这条主线中所处的地位。
高中地理教材知识体系的构建
重 视 了知 识 与 技 能 的 培 养 , 强 求 学 科 的 系 统 性 和 完 备 性 , 不 淡化 了 组 织 结 构 , 出 了实 用 效 应 。 分 内容 不 注 重 地 理 知 识 的 突 部 衔接 , 加 了 学 生 学 习 的难 度 。 高 中 地 理 必修 2城 市 化 内涵 为 增 如
造 累累 硕 果 。 们 正 在 一 步 步 地 走 近 理 想 的 彼 岸 , 金 色 的种 子 我 让
绽放美丽 。”
愿 者 活 动 , 情 伸 出 温 暖 的手 , 身 边 的 困难 同 学 、 社 会 需 要 热 为 为 帮 助 人 献 爱心 。 生 的爱 心 活 动 正 从 身 边 , 师 延伸 到 周 边 学校 的 师 生 , 伸 到 四 川 汶 川 等 地 、 伸 到 重 庆 奉 节 的梅 子 中学 的兄 弟 学 延 1 延 校 , 伸到需要帮助的每一个地方。 延 “ 剑 锋 从 磨 砺 出 , 花 香 自苦 寒 来 。 现 在 的平 潭 城 关 中 学 宝 梅 ” 已是 今 非 昔 比 , 进 美 丽 而 宁 静 的 校 园 , 现 在 眼前 的是 高 楼 矗 走 呈
个 奇 迹 , 写 着 一 个 个 传 奇 。而 坐 落 于 素 有“ 海 明 珠 ” 称 平 书 东 之 潭 岛 的城 关 中学 也 将 迎 来 了前 所 未 有 的 机 遇 和挑 战 。 我们 相信 ,
理 必 修 3城 市化 的 内涵 为农 村 人 口 向城 市集 中 、农 村 地 域 向城 市地 域 转 化 、 市 文 明 向广 大 农 村 地 区扩 散 。 城
( ) 力 结 构 有 所 提 升 二 能
二 、 中地理 教 材 知 识体 系 的构 建 方 法 高
知 识 体 系 的构 建 过 程 就 是 对 知 识 进 行 加 工 的认 知 过 程 , 即
高三地理教学经验总结
高三地理教学经验总结高三地理教学经验总结【精选9篇】如何准备高三地理教学经验总结?快来看看吧。
总结是事后对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进行回顾和分析,从而做出带有规律性的结论,它可以使我们更有效率,快快来写一份总结吧。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三地理教学经验总结,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三地理教学经验总结精选篇1从开学初到现在已经复习了高中必修三本,区域地理之世界地理,基本完成了预设的任务。
回顾这段时期的工作,特总结如下:一:在教学方面1.研究高考,切实把握高考的动向。
面对高考模式变化,以及我校地理学科学生整体基础较差等实际情况,切实了解学情、把握高考动态、研究《考试大纲》、《新课程标准》以及近三年来全国新课程高考试题,明确了地理学科复习目标、方向、重点、难点和方法,精心安排复习计划,优化复习教学,切实提高复习课堂教学的效果。
2、通过试卷讲评课,分类划归,突出重点讲评试卷采取分类划归、集中讲评的方法,涉及相同知识点的题目,集中讲评。
这样做可以强化学生的分类意识,形异质同的题目,要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多角度全方位思考问题。
形同质异的题目,要引导学生比较异同,防止思维定势产生的迁移。
有些试题只需点到为止,有些试题则需要仔细解剖。
对那些涉及重难点及能力要求较高的试题要特别照顾。
对于学生错误率较高的试题,则要对症下药。
试卷讲评前,对每道题进行细致地统计分析,对错误原因进行准确的分析,对每道题的讲评思路精心地设计。
每次考试后,及时要求学生整理错题集,引导学生做进一步的反思和探索,并及时检查和纠正。
3.重视夯实“三基”,查漏补缺,优化课堂教学。
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形成网络,使书本知识系统化、结构化,以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及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把握。
通过全面系统的复习,进行查漏补缺,综合运用,进一步巩固和熟练掌握大纲规定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基本思想和方法。
4.帮助班主任做好学生的心里辅导工作很多学生考完后心理负担过重,压力过大,患得患失,学习呈现波状欺负的趋势。
建立知识体系突破专题重点——地理二轮复习指津
地 埋 ’宇 刁 寻
( 2 )各种 天气 系统过 境 时 的天气 特征 。
_ j ( 3 )环 境保 护 : 节能 减排 ( 温 室 气体 的类 型 , 大气 对 地面 的保 温作 用 ,
全球 变 暖产 生 的原 因 、 影 响及 措 施 , 我 国 的能 源 利 用 状况 , 我 国工 业 结 构 的
四 、陆地与 陆地 上的水
1 . 知 识 结构体 系
内 外 力作 用
1 些 旦h
偃 l l 搀
的变化 『一
— —
2 .重 难 点 解 析
岩 只能 由岩浆转 化而成 , 沉积岩 和变质岩 之问
( 1 )河 流水 文 ( 流量 、 流速 、 水位 、 汛期 、 可以相互转化 , 岩浆岩也可 以形成变质岩。 冰期 、 含沙量 、 凌汛 等 ) 、 水 系( 源地 、 流向 、 长 ( 5 )运 用 板 块构 造 理 论 解 释地 理 现 象 , 度、 形态 、 流域 面积 、 弯曲、 河 网密 布状 况等 ) 、 如 山脉 、 裂谷 、 海洋 、 岛屿 等地 形 的形 成 与 分 河 流 补给 的 比较 。 布, 解 释地 震 、 火山、 地 热资 源 、 矿 产资 源 的形 ( 2 )河谷 特征①上游河谷 : 形成流水侵 蚀 成 与 分布等 。 地貌 , 河谷呈 “ V” 字形 , 多 峡谷 、 急流 与 瀑 布 ( 6 )对 比褶 皱与 断层 、 背斜 与 向斜 、 地 垒 等; ② 下游 河谷 : 形 成流 水 堆 积地 貌 , 河 谷 宽 和地 堑等地 质构 造 ,从其差 异性 上判 断地 质 浅, 河 中多沙洲 、 江 心岛 , 河 口出现三 角洲 等 。 构造 对地表 形态 的影 响 。 ( 3 )寒 暖流 的判 断及 寒 暖流 对气 候 、 生 鬻 五 、陆 地环境 的整体 性 与差 异性 物 的影 响 。 ( 4 )岩石 圈的物质循环 , 首先要 明确岩浆
高中生地理心理地图的理论探究和策略建构
二、高中生暗恋心理的行为表现 和内心世界
二、高中生暗恋心理的行为表现和内心世界
1、行为表现 (1)经常暗恋对象:高中生会经常留意暗恋对象的一举一动, 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生活习惯。
二、高中生暗恋心理的行为表现和内心世界
(2)情感表达含蓄:高中生在暗恋时通常会选择含蓄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 感,比如写日记、听音乐、画画等。
结论
这些策略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提高其地图分析和综合 思维能力。这对于高中生的地理学习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参考内容
内容摘要
暗恋是一种常见的情感现象,是指在未明确表达的情况下,对另一个人产生 了情感上的喜欢和依赖。在高中阶段,由于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高中生暗 恋心理也较为普遍。本次演示将围绕高中生暗恋心理展开分析探究,旨在帮助大 家更好地了解这一现象,并引导同学们健康地成长。
2、地理心理地图的理论框架
2、地理心理地图的理论框架
地理心理地图的理论框架主要包括认知心理学、地理教育学和地图学等方面 的理论。认知心理学学生地理学习的认知过程和规律,地图学注重地图的符号、 信息表达和认知功能,而地理教育学则强调地理课程的设计、实施和评价。这些 理论相互交织、相互影响,构成了地理心理地图的理论框架。
2、针对不同类型地图的建构策 略
2、针对不同类型地图的建构策略
在地理学习中,学生会遇到各种类型的地图,如区域地图、地形图、气候图 等。针对不同的地图类型,我们需要采取不同的建构策略。例如,对于区域地图, 学生应注重把握区域的轮廓特征、地理位置和区域内的主要要素;对于地形图, 应地形的起伏变化、山脉与河流的分布以及土地利用情况;对于气候图,应了解 气候类型、气温和降水分布情况以及气候影响因素等。
高三地理教学中的知识结构与知识体系建构
高三地理教学中的知识结构与知识体系建构地理是一门涉及人类和地球相互关系的学科,它通过构建知识结构和知识体系,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和认识地球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培养学生的地理意识和地理思维能力。
在高三地理教学中,科学合理地构建地理知识结构和知识体系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探讨这一问题。
一、知识结构的建构知识结构是指地理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组织方式。
在高三地理教学中,构建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提高地理学科素养至关重要。
首先,应以地理基础知识为核心,构建地理知识的基础框架。
地理基础知识包括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地球的层次结构等。
这些基础知识是学生学习地理的起点,也是他们理解和掌握地理其他知识的基础。
其次,要注重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积累。
地理知识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例如物候现象和气候变化、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等。
教师应通过案例分析、实地考察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感知这些联系,促使他们形成系统的地理知识结构。
最后,要根据学习目标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合理安排知识的难易程度和深度。
在高三地理教学中,学生已经接受了多年的地理教育,对于一些基础知识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
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提高教学内容的难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促使他们在地理知识的学习中建构更为完整的知识结构。
二、知识体系的建构知识体系是指地理知识按照一定的分类和组织方式形成的整体结构。
在高三地理教学中,构建区域性、系统性和实践性的地理知识体系对于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至关重要。
首先,应注重知识的分层与分级。
地理知识的分层和分级是构建知识体系的基础。
学生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应首先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的大致框架,然后逐渐深入学习相关的细节和深度知识。
这样的分层和分级安排有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地理知识体系。
其次,要注意地理知识的区域性组织。
地理是研究空间的学科,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的地理特点和问题。
教师应将地理知识按照地域划分,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2023年学好高中地理的方法学高中地理的方法和技巧(5篇)
学好高中地理的方法学高中地理的方法和技巧篇一高中地理学习方法一、字头记忆法【释义】即从同类地理知识中分别提取字头,编成简短话语进行记忆,这种字头法,简化知识,利于增强记忆。
二、综合法三、用地图学地理法【做法】首先,要利用好教师在课堂上展示的挂图。
教师指图讲课时,学生一定要注意看图,不要自己看书,或是做别的事情。
教师指图讲课,事先是经过充分备课的。
他会把图中的知识直接指给学生,避免学生费时间走弯路地自己去查找。
四、谐音记忆法【释义】即把枯燥的数据换成有趣的文字加以记忆。
五、识图记忆法【释义】即通过看图、填图、用图来记忆地理知识。
首先要掌握地图知识技巧,如辨方向、量算距离、识别地势高低、熟悉主要图例、了解经纬网等,练好看图的基本功。
六、简化地图法七、归类记忆法【释义】纷乱的无条理的事物是不容易记忆的。
我们把事物做一点理顺和归类,记忆起来就比较方便。
如山脉、河流、岛屿、湖泊等分别归类在一起,再进行记忆就比较容易。
八、比较法【释义】它用于对同类地理事物或具有相似特点的地理事物问,进行异同比较。
比较总是根据一定目的,按确定标准作比较,常用形式是列表。
比较法对理清知识很有帮助,例如学了七大洲的地形特点之后,可按海拔、地形起伏、地形种类和分布立项作比较。
高中地理学习需要注意的地方一、结合图形,教会学生从地图中获取信息。
地图中有大量的信息,例如地形特点,资源分布,河流分布,气候特征等等,这些信息正是学习地理重要的知识,能够从这些载体中准确地获取信息,体现了学生的一种能力,教是为了不教,教会了学生基本的学习方法,会使学生的学习如虎添翼。
三、知识梳理,建构知识体系。
知识结构的建立,有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建立,有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消化,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对学生解决一些没有遇到的新问题,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高中地理学好的决定因素一、讲究方法,形成地理思维方式,学会运用原理、方法和技能来解决新问题。
如复习世界各分区地理时可采用以下方法:首先设计自学模板,如位置、自然、地理特征(地形、气候、水文、土壤)经济地理特(工业、农业分布成因,重要城市、港口、交通)有较全面的复习;其次,思考三点:一是本区在全球的绝对位置(经纬度)与相邻区域的位置关系。
高三地理复习方略
高三地理复习初探一年一度的新的高考备考工作又开始了,在学校和老师的鼓舞下,我校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异常高涨,可以说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高二期末测试后,学生成绩及其能力明显比以前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我们也发现了亟待解决的两个问题:(1)试卷反映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缺乏地理思维。
主观题答题语言缺乏学科严谨性,口语化很突出,一句话概括:记忆不到位,出口外行话。
这样丢分有点可惜。
(2)试卷反映学生不注重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与运用,机械记忆。
读图,分析图不到位。
选择题反映简单问题出错,有的知识点一而再再而三出错,表象上是马虎,没注意小节,其实也反映出学生的能力水平,学习知识停留在感性上没有上升到理性,没有透过现象上升到本质,一知半解。
何谈知识的应用与迁移、贯通与整合。
(3)审题能力不强,感觉不是审题,是念题。
基于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以下措施:一、夯实基础,自主构建知识体系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看,无论是材料新颖的选择题,还是关注现实生活的富有创意的主观题,稍加分析,就在所学过的基础知识中。
同学们丢分的原因,尤其是选择题的失分,往往是基本概念不清、基础知识不扎实、基本技能不熟练造成的。
因此,在地理总复习中,首要的一条就是夯实基础,熟练掌握高中学段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力求做到"烂熟于心"。
要达到这一点,一要在充分理解概念、范畴、原理的基础上去强化记忆,而且要学会同遗忘作斗争,运用心理学规律来巩固和加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二要适当增加看教材的遍数,同时必须不断提高看书学习的速度,正确处理好速度与效益的关系;三要学会从宏观上去把握知识,使基础知识条理化、系统化、网络化、图形化。
考生在总复习过程中,应当自觉做到章章有归纳,节节有提炼,课课有总结,自我建构每一门学科的立体知识体系,以备需要时随"点"随"到"。
要达到以上目标,就要求老师转变观念,坚持做个课程改革的促进者和践行者。
初中地理学习技巧
初中地理学习技巧
初中地理学习可以借助一些技巧,提高学习效果。
以下是一些建议:
理清基础概念:地理学的学习首先要理解和掌握基础概念,包括地球的构造、自然地理要素等,建立牢固的基础。
地图阅读:提高地图阅读能力,熟悉地图符号和比例尺,能够准确地找到地图上的地理位置。
实地考察: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进行一些实地考察,亲身感受地理环境,增加对地理概念的实际理解。
制定学习计划: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按章节学习,确保每个知识点都有足够的时间来深入理解。
利用多媒体资源:利用地理相关的多媒体资源,如地理模拟软件、地理教学视频等,加深对地理现象的理解。
实例分析:在学习中通过实例分析,了解地理理论与实际应用的联系,更深入地理解地理知识。
关注时事:关注与地理相关的时事新闻,了解地理事件和发展动态,有助于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结合。
合理使用记忆法:利用联想、图像记忆等记忆法,帮助记忆地理要点和地名。
积累地理词汇:地理学习中有许多专业词汇,要注重积累这些词汇,提高对地理概念的准确表达。
参与地理竞赛:如果有机会,可以参加地理竞赛,锻炼自己的地理知识水平,同时激发兴趣。
讨论和交流:和同学一起讨论地理问题,交流学习心得,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和记忆地理知识。
通过采用这些学习技巧,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初中地理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知识整合在地理会考复习中的合理运用
浅谈知识整合在地理会考复习中的合理运用摘要:通过一节公开课的复习案例,引发了对知识整合的思考。
剖析了新教材的特点及教学面临的困难,通过整合的方法,能够尽可能用最短的时间取得最有效的成果。
知识整合有其独特的优势,同时在运用时也会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不断地实验探究,让其充分发挥作用。
关键词:知识整合;会考复习;新课程前些天,台州市地理教研室组织了一次全市高一地理会考研讨会,会议中安排了两节会考复习观摩课。
其中黄岩二中严老师的复习课颇具新意,为与会教师提供了另外一种复习的模式,该课就“美国”这一专题对有关美国的知识进行整合,从而达到构建知识体系的教学目标,也带来了我意想不到的收获和反思。
教学过程:(1)教师将课前布置学生完成好的有关美国的知识点大纲展示给全体学生,并对有代表性的作业进行点评。
(2)分别请学生对展示的知识大纲进行补充。
(3)教师自行归纳与美国有关的会考考点,构建体系如下:(4)对美国专业化农业和美国田纳西河流域治理进行复习和练习。
此堂课与传统复习课相比较,无疑是创新的,这种大胆的尝试在某种意义上有利于学生建构知识网络,也符合会考复习的大背景。
一、新课程改革的会考中面临的问题1.内容散教过新教材的教师都有一个共同的认识,就是新教材必修的三本书内容杂,形式散,一方面不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把握,另一方面也让教师对知识体系的梳理颇为头疼。
知识不能理清楚,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只能浪费学生更多的时间。
2.时间短会考复习的时间非常紧,一般都是不到一个月的复习时间,新课改后,高一会考任务很重,各科需要抢时间。
有限的时间里面要对三本书进行地毯式的复习,效率就显得尤为可贵。
如何让学生尽快地在脑袋里建构知识网络,形成树枝形的知识体系成为复习的关键所在。
3.结构乱为体现课程改革的基础性、选择性和发展性原则,新课标教材进行了大量的探索。
每一节课都设计了相应的教学“活动”。
其中,必修一共有108项教学活动和4处双语教学。
地理知识整合模式探究
图 1 点 点 模 式
例 如 :在 复 习 “ 石 圈 的物 质 循 环 ” 一 节 中 ,可 岩 引导 学 生构 建 如 图2 示 的联 系 图 。该 图揭 示 了与 岩 石 所 圈物质 循环 有关 的 各类岩 石之 间 的 内在 联 系 ,体现 了岩 浆岩 、变质 岩 、沉积 岩三 者之 间 的相互 作用 和影 响 。对
一
下 渗 、地 下 径 流
图3 水循 环 关 系图
、
点点 模式
在 地 理 各 章 节 中一 些 知 识 点 相 互联 系 ,特 别是 一
二 、点线模 式
在 章 节 内或 章 节 之 间 往 往 以 一 条 事 物 发 展 为 主 线 ,以知识 点 的 内在联 系为依 据 ,以某 知识 点为 起点 , 在 对 该 知 识 点 进 行 全 面 分 析 的基 础 上再 推 出下 一 知 识
图4 点 线 模 式
例 如 :关于 人 口容 量 一 节 中 ,知 识 点之 间就 可 以
用 一条 主线 贯穿起 来 ,它们 之 间的关 系是 相互递 进 的 。
地理知识梳理整合 、削枝强干、化繁为简 ,高度概括了
地理概 念之 间 的逻辑 性和 关联 性 。
由环 境承 载 力可 以推想 出环 境人 口容 量 ,再推 想 出人 口 的 合理 容量 ,这样 同学 们就 会 自然而 然地 明 白三者之 间 的 关系 ,达到 融会 贯通 的效 果 ,如 图5 示 。 所
图8 地 理 特 征 模 式 图 组合 /
\ r (
水 文
特征
气温 j(结冰 ) 位 期 f水
关的知识点串联起来 , 从而 建立起清晰的地理知识体系 和知识网络。达到培养学生 综合分析 、比较分类、归类 演绎 、 概括推理等地理学习
构建思维导图提高高三地理复习效率-(3)
构建思维导图在高三地理复习中的实践与体会摘要: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图解工具与思维模式,也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
在高三地理复习中运用构建思维导图的教学策略,既可促使学生更好地记忆、理解和运用地理学知识,提高学习效率,也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水平与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主题词:思维导图地理复习实践体会一、问题的提出在多年的高三地理复习教学实践中,遇到许多问题,令人困惑,虽然也尝试各种方式解决,但实际收效甚微。
1.运用不同方式讲解地理学很多重要的概念、原理、规律时,学生多数表现为当时明白理解,过后其认识就模糊不清,甚至很快遗忘。
2.很多同学,尤其是女同学对熟悉的问题能解决,但对类似新问题不知如何思考,缺乏知识迁移能力。
3.面对高三繁重的学习任务,有些同学对地理学习产生了厌恶情绪,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作业不做或抄袭,上述现象的产生,究其原因,本人认为高中地理知识面广,涉及内容多,许多学生感到地理知识零散繁杂,他们自己很难理清地理知识间的线索以及它们内在的联系。
因此,他们只能将地理知识杂乱无章地堆放在头脑中,不会应用。
由于缺乏应有的组织,学习的知识以无序的状态储存在大脑中,时间长了就会遗忘。
我想有没有一种教学方法把地理学知识组织起来,在提高学生学习地理兴趣的同时,提高学生学习地理效率,进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呢通过多方收集各种资料并进行研究分析,本人认为构建思维导图,是提高高三地理复习效率的一种很有效的途径。
二、思维导图简介思维导图是由英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学家东尼·巴赞先生创造的一种终极的组织性思维工具。
整个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要素的关系用相互关联的层级图表现出来,形成一个树状的结构图,图可以用不同的线条、色彩、图像等来表示。
即把所学到的地理学知识组织在这样连结而成的图形上,从而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结构图,这种知识之间关系的结构图就是思维导图。
应用思维导图可以把零散的知识按照一定的逻辑、类别、结构组织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
怎样学习高中地理
怎样学习高中地理
高中地理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知识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
如何有效地学习高中地理,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是每个学生都需要认真思考和努力实践的问题。
下面我将分享一些关于如何学习高中地理的方法和技巧。
首先,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高中地理是一门需要理解和记忆大量地理概念和知识的学科,因此要养成每天坚持学习地理的习惯,保持持续的学习状态。
可以通过每天定时复习地理知识,做地理练习题,提高自己的记忆和理解能力。
其次,要注重课堂学习和课外拓展。
在课堂上要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讨论和提问,及时解决自己的疑惑。
同时,要利用课外时间进行地理知识的拓展和深化,可以通过阅读地理相关的书籍、杂志和网站,了解最新的地理知识和研究成果,拓宽自己的地理视野。
另外,要注重实践和体验。
地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通过实地考察、实验和实践活动来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可以参加地理实践活动,去实地考察地理景观和地貌,亲身体验地理知识的应用和实际意义,提高自己的地理素养和实践能力。
最后,要注重总结和反思。
学习高中地理是一个不断积累和提高的过程,要及时总结自己的学习经验和不足,反思自己的学习方
法和策略,不断调整和改进自己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和成绩。
总之,学习高中地理是一个需要持之以恒、不断努力和提高的
过程。
只有通过认真学习、积极实践和不断总结,才能提高自己的
地理知识水平和学习成绩,为将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以上方法和技巧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高中地理,取得优异
的成绩。
高中生地理核心素养体系模型的建构
高中生地理核心素养体系模型的建构一、概述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日新月异,教育改革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
在这样的背景下,高中地理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为了适应时代的需求,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地理核心素养,成为高中地理教育的重要任务。
构建一套科学、系统的高中生地理核心素养体系模型,对于指导高中地理教学实践,提高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地理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所形成和发展的,具有地理学科特点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
这些能力和品格包括地理知识、地理技能、地理思维、地理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
通过构建高中生地理核心素养体系模型,可以更加清晰地明确学生在高中阶段应该具备的地理核心素养,为高中地理教学提供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在构建高中生地理核心素养体系模型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方法。
要体现地理学科的特点和时代要求,确保所构建的模型既符合地理学科的发展规律,又能满足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确保所构建的模型能够涵盖学生在高中阶段需要发展的各个方面。
要注重模型的可操作性和可评价性,确保所构建的模型能够在实际教学中得到有效应用,并能够对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进行科学的评价。
构建高中生地理核心素养体系模型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任务。
通过这一模型的构建和应用,可以更加有效地指导高中地理教学实践,提高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和综合素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1 研究背景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的快速发展,地理学科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地理核心素养作为高中地理教育的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所在。
近年来,我国教育部门对高中地理教育进行了多次改革,旨在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和综合能力。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缺乏系统的核心素养体系模型,教师难以准确把握教学方向,学生也难以形成完整的地理知识体系。
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高中生地理核心素养体系模型,对于提高高中地理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初中地理课程框架的核心素养体系建构
()C!78$03h(3)初中阶段是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关键阶段,在这一阶段能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何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建构完善的核心素养体系,保证核心素养在课程实践当中的贯彻落实是教师需要着重思考的问题。
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提高指向性和针对性,明确核心素养的具体要素与实际需求,科学设计教学过程,把握地理教学的核心。
一、地理核心素养体系建构原则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建构核心素养体系,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得到落实,首先要正确把握地理核心素养培养要求,并抓住学生可塑性强的特点,做好耐心指导。
一是坚持明确性原则。
教师要准确把握地理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保证对这些要素的解答不能出现双重或多重含义,也不能出现片面理解的情况,以免影响教育效果。
二是坚持可接受性原则。
教师选择的核心素养培育方法必须立足学生实际情况,是学生能够接受的,同时又与新课程改革理念高度一致。
三是坚持科学性原则。
地理核心素养体系建构需要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符,不是要求对地理知识点的全面性和机械性灌输,而是要抓住地理核心素养要素,尊重学生的学习规律,体现出因材施教和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
二、地理核心素养体系建构策略1.利用地理图像培养区域认知素养。
区域认知是初中地理学习中最基本的认知方法,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结构、区域关联、区域差异等是初中地理学科研究和探讨的关键问题。
要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地理学习方法,就要发挥地理图像的积极作用,提高学生地理图像的阅读和分析能力,让学生在地理图像的阅读和80··分析中掌握其中渗透的地理知识,学会解决地理问题,实现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保证地理核心素养体系建构的合理性。
例如,在介绍美国农业地区专业化时,可以把美国农业大国的地位作为重要出发点,激励学生从光热、水分、土地等方面出发,自主研究美国地区发展农业的便利条件,并让学生结合需要选择恰当的地图来说明问题。
例如,学生可以借助地形图的经纬网描绘美国所处的纬度位置的优越性,指出美国发展农业有充分的光热条件;借助地形图了解降水量分布图,掌握降水规律,指出水分条件的优越性;用地形图描绘主要地形和具体分布,指出美国有发展农业的便利条件。
地理大单元教学实践(3篇)
第1篇一、引言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等多个领域。
地理大单元教学是指以一个地理主题或问题为核心,将相关的知识点、技能和方法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教学单元。
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本文将以一次地理大单元教学实践为例,探讨地理大单元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
二、教学背景本次地理大单元教学实践的主题为“中国地理”。
考虑到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本单元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特点以及区域发展差异。
三、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河流分布、资源分布等基本地理知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图表等地理工具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具有全球意识和国际视野。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一幅中国地图,引导学生观察我国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等基本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堂讲授(1)中国地理位置讲解我国领土面积、纬度范围、经度范围等基本地理知识,使学生了解我国在世界上的位置。
(2)中国地形地貌介绍我国地形地貌的分布特点,如山脉、高原、平原、盆地、丘陵等,使学生了解我国地形地貌的多样性。
(3)中国气候特点讲解我国气候类型、气候分布特点,使学生了解我国气候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4)中国河流分布介绍我国主要河流的分布、流经地区、流域面积等,使学生了解我国河流的分布规律。
(5)中国资源分布讲解我国主要资源的分布特点,如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等,使学生了解我国资源的分布规律。
3. 案例分析选取我国不同地区的典型案例,如青藏高原、长江流域、珠江三角洲等,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案例中的地理问题。
4. 课堂练习设计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提出改进措施。
地理科学的基本方法
三个层次的概 念框架
科学
思维方式
哲学
价值规范
(三)理论的内涵与性质
科学和哲学与常识的根本区别,在于科学和哲学是理论思维(概念思维)的两种 基本方式,而常识则是一种依附于经验的表象思维方式。这里需要理解什么是“理 论”。孙正聿教授在其《哲学通论》中在介绍了有关“理论”的定义之后,给出了 “理论”的概念。他认为:作为“理论”的科学与哲学,它们都具有三重基本内涵: 其一,它们都是由一系列的概念、范畴和原理构成的知识体系。这些知识体系既为人 们提供了关于世界的相应的图景,又为人们解释这种世界图景提供了某种“原理”或 “公理”;其二,它们的知识体系中都蕴涵着构成该种知识体系及其相应的世界图景 的思维方式;其三,作为知识体系和思维方式的科学与哲学,规范着人们的所思所想 和所作所为,即规范着人们的价值评价和价值选择。因此,科学与哲学的三重基本内 涵,就是知识体系、思维方式和价值规范的统一。他的这些认识,对于我们全面认识 与理解以及创新地理学是非常重要的。 作为理论的基本形态之一的科学理论或作为科学的基本形态之一的科学理论具有 鲜明的系统性、逻辑性、真理性、多元性和还原性。这是作为理论思维形态的科学理 论与同是理论思维形态的哲学理论的重要区别,也是作为科学知识形态的科学理论与 同是科学知识形态的科学常识的重要区别。
科学理论的系统性是指科学理论不是各种孤立的概念、原理的简单堆砌,也不 是互不相关的各种论点、论据的机械组合,而是根据自然界的有机联系,由它的知识 单元(概念、定律、原理等)按系统性原则组成的内在联系的知识体系。科学理论的 逻辑性是指科学理论是一种具有严密逻辑联系的概念、范畴体系。它概念明确、判断 恰当、推理正确,亦即合乎逻辑。不但可以从基本命题和基本原理出发推论出各种具 体的命题和结论,而且各种具体的命题和结论可以从逻辑上加以推演和证明。科学理 论的真理性是指科学理论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的正确反映。这种正确反映一 般具备(1)建立科学理论所凭借的事实材料是经过实践复核且证明是真实的;(2) 根据这些事实材料所提出试探性理论已经得到实践确证,并经得起实践的进一步检验 和(3)根据这些理论所得出的科学预见已在实践中得到证明等基本条件。但是实践 是历史的活动,受到历史条件的制约,因而科学理论也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具 有客观性和绝对性的一面,又具有条件性和相对性的一面。科学理论的多元性是指理 论模式的多元性。科学理论的多元性只是表明科学真理的形式并非是唯一的,而不是 指真理本身的多元性。科学理论的还原性是指从逻辑和认识论的角度来看,一个科学 理论能够用另一个科学理论来理解或解释。被还原解释的理论为次级理论,用于解释
2024年暑假研修心得:新地理课程标准变化对地理教学的启示
暑假研修心得:新地理课程标准变化对地理教学的启示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与一线教师密切相关。
为适应全球化、信息化的发展,依据“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理念,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也随之进行了修订。
我认为课标的修订更加全面地概括了高中地理课程的教学内容,让我认识到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不仅包括知识与情感,还包括空间思维能力、地理探究能力、环境意识与可持续发展等观念。
一、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地理能力地理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是在帮助学生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的过程中,高度重视对学生生存性地理能力的培养。
为实现此目标,教材需要增删不少与此不符的内容。
例如删除了“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的要求,增加了更加贴近生活实际的“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土壤标本,说明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
这个过程不仅强调对学生关于地理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及提升,让他们更加全面系统的掌握地理学科基本知识。
还体现了对学生的情感培养高度重视。
以此为例,新课标对学生在学习地理学科后到底应当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和关键能力提出了具体要求。
二、知识建构——建立地理知识体系地理课程是高中阶段唯一一个跨自然学科与社会学科的学科,所以在教学中要重视教学内容的整体分析,帮助学生建立有地理学科本质、利于未来学习的地理学科体系。
例如教授“大气的受热过程”这一内容时,要补充物质比热容的异同这一物理知识;试题中也常见二氧化碳的合成与分解、植物自养呼吸与异养呼吸等化学、生物知识。
所以在广度上,要了解知识的来源和学习需求与旧知、新知的关联。
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必要性和关联性,对学习产生更大的兴趣。
在深度上,强化对知识本质的理解,建立有意义的知识结构,使学生更容易掌握知识,前后一脉相承,从而完成教学任务。
三、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孔子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式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多去思考和探索引发学生思考的教学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建议
• 基本步骤:确定核心知识,梳理主干
知识,找出知识关系
• 表达方式:自己来构建,以自己喜欢和
习惯的方式
• 具体做法:针对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单
位,在相对完整的时间内完成
第14页/共16页
知识的习得方式
外部输入
学习环境
主动建构
学习者
第15页/共16页
第16页/共16页
第11页/共16页
水平分布 垂直分布
纬向分布 经向分布
植物
知识的拓展和应用
知识网络的
扩张和编织
拓
过程
展
来龙
核心知识点 去脉
应 用
第12页/共16页
对知识的 价值认知
气候资源与灾害(参考样例)
农业生产(光、热、水、气)
气候资源
光 热
城市建筑(日照、风向)
水
土 交通运输
人类活动
旅游业
气候灾害
风、旱、洪、寒
天 气
气候
类型(名称)
气候图表
(如何判别)
特征(气候要素描述)
气候类型 分布图示
分布(空间位置)
(建立抽 象模式)
成因分析
第2页/共16页
气候因子分析
三大自然因子对气候形成的内在决定作用 • 纬度位置——气候带 • 气压带风带位置——气候型 • 海陆位置——气候性质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过程 • 通过人类活动的地质过程——对地 表性状改变,间接影响局部气候条件。
第5页/共16页
实例
气温曲线图 代号
A
B
C
D
降水柱状图 代号
气候类型名 称
④
地中海 气候
③②
①
温带海洋 温带季风 热带草原
性气候 气候
气候
第6页/共16页
气 候 分 布 模 式 图
第7页/共16页
气压带和 风带位置 及其季节 移动。
季风 环流 影响。
海陆位置 (下垫面)
陆地面积小
发现知识规律
大陆西部——干湿组合,形成季变型气候 干干或湿湿组合,形成单一型气候
标示出与气候相关的知识点
(1)与气候并列的另一个概念 (2)气候概念下位的相关知识点(由气候衍生
出来的一些知识点) (3)气候的形成因子
第1页/共16页
我对气候相关知识的图式建构
纬度位置——太阳辐射 (热量)
气压带、风带位置——大气环流 (水分)
人类活动
海陆、地形位置等——下垫面 (影响大气水热状况)
冬冷夏热,干旱少雨
第9页/共16页
季风环流(冬季……夏季 …… )
冬季受西风带控制,夏季受副高控制
季风环流(冬季……夏季 …… ) 全年受西风带控制
大陆内部,受海洋影响小
核心知识的来龙去脉
来龙
去脉
核心
知识点
第10页/共16页
我整理的“自然带知识系统”
气候
名称
自然带
分布规律 显著标志
形成基础 (水热状况)
第3页/共16页
对气候特征的描述方法 • 抓住气候的两大要素
——气温和降水
• 使用适当的地理术语 ——如高温多雨、温和湿润……
单一型气候:终年…… 季节型气候:夏季……冬季……
第4页/共16页
气候类型的判别步骤
步骤1——看气温高低、季节变化,确定 气候带。(并区分南北半球)
步骤2——看降水多少、季节分配,判断 气候型。
带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全年高温,降水集中在夏半年 季风环流(冬季……夏季 ……)
全年高温、干旱少雨
全年受信风带和副高交替控制
亚 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 地中海气候 带
温带季风气候
温 温带海洋性气候 带
温带大陆性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全年温和湿润
大陆东部——在热带、亚热带、温带地区分布 着三种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中部——大陆性气候。
南半球——可以套用对称模式推论,但季风 气候和大陆性气候不显著。
第8页/共16页
实例训练
气候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 热 热带草原气候
气候特征
全年高温多雨
全年高温,夏季降水集中
气候成因
全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