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外交政策调整与成就.
新时期中国外交
![新时期中国外交](https://img.taocdn.com/s3/m/1a2ab8cb4028915f804dc21f.png)
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的成就
一、坚决捍卫和维护了国家根本利益
二、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开展全方
位外交 三、积极发展同发达国家的关系 四、实施多边外交方针 五、促进党际关系的发展 六、充分发挥民间外交、军事外交的作用
坚决捍卫和维护了国家根本利益
中英关于香港问题
中美关于台湾问题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第三章 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的重大 调整
一、新时期外交政策调整的背景
二、新时期外交政策的主要内容 三、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特点
四、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的成就
一、新时期外交政策调整的背景
外交政策调整的内部原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把
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制定了对内搞 活、对外开放的战略方针。外交是内政的延续。外 交政策必须服从于现代化建设这个大局。对外工作 应为中国现代化建设争取到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 外交政策调整的外部原因:进入80年代,国际形势 有了很大变化,在国际上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各国 人民的普遍愿望和迫切要求,战争的威胁在日趋减 小,和平的力量在不断扩大。
90年代,中国外交采取了“冷静观察,稳住
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善于守拙,决 不当头,有所作为”的方针,将“韬光养晦” 的外交策略更加系统化。 “韬光养晦”并不是为了将来一击,而是为 了在建立国际新秩序中有所作为。灵活务实 的外交风格,使中国外交收到了良好的、现 实的效果。
“韬光养晦”的外交策略反思
主要内容。 50年代后朗,受国内外形势的影响,特别是 党的八届二中全会后,中国外交则突出了意 识形态的斗争。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强调经济建设的核心地 位,明确外交要为现代化建设服务。中国外 交始终强调发展问题,而在冷战结束后这一 点表现得更为明显。中国进入了经济外交时 期,这突出表现在外交政策和外交关系的变 化上。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及成就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及成就](https://img.taocdn.com/s3/m/00912e6dcc175527072208d3.png)
3、2001年在上海成立的“上海合作 组织”属于
A、区域经济集团 B、军事合作组织 C、区域政治集团 D、具有广泛合作领域的区域合作
组织
4.下列新时期我国的外交政策中,哪一项 是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的
A、独立自主 B、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C、推动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D、对外开放
5、当前,我国政府继续积极发展对外关 系的只要战略意图是( )
新时期国对外政策的调整:
外交环境的变化 外交思想的变化
外交政策的 变化
1984年邓小平接见尼日尔元 首赛义尼时说:
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是真正 的不结盟。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 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中国对外 政策的目标是争取世界和平。 问题:中国这一时期的外交政策是什么?他 与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什么关系?为 什么要实行这一政策?
2004年11月 APEC第12次领导 人非正式会议在智 利首都圣地亚哥举 行。
2005年11月, 在韩国釜山举行 的第13次领导
人非正式会议
2003年,APEC 第11次领导人 非正式会议在泰 国曼谷举行。
2002 年 APEC 第10次领导人 非正式会议墨 西哥举行。
2001年10月,APEC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 中国上海举行。会议的主题是“新世纪、新挑战: 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
课堂讨论
《辛丑条约》签定
从清政府的“量中 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 心到”孙中山的“凡清政府与外 国签定的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
再到今天中国奉行“和谐外交 ”的政策,多次向世界郑重宣告: “中国永远做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中国的发展和强大,不是世界的威 胁,而是世界的机遇。
通过以上材料你能得出什么结 论?谈谈你的看法。
三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三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https://img.taocdn.com/s3/m/8ed3307caf1ffc4fff47ac07.png)
国和地区广泛开展贸易往来、经济技术合作和科学文化交流,促进共同繁荣。
5.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推进建立新型区域合作模式,是 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的坚定力量。
历史
随堂训练
编者选题表 题号
知识点
外交政策的调整 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易
1 、2 3
中
推进新型区域合作
综合
4
5
6
历史
一、选择题 1.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具体表现为( A.认为战争是可以避免的 B.不结盟 C.改革开放 )
历史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新中国成立之初中苏关系怎样?这种关系对中国有
何影响? (2)21世纪以来中俄关系又有何新的发展?其出发点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归纳,新世纪在中俄关系的改善过程中,俄罗斯在哪些方面体现
出其诚意。 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以来中苏(俄)关系的演变。第(1)问据“《中 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可判断中苏为同盟关系,这对于成立初受到西 方封锁敌视的新中国有保障国防安全,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第(2)问据
他们为中国外交事业做出的努力。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 的新时期,外交事业也进入了全方位的外交时代。下面我们就一起领略改革 开放以来的外交风云。
历史
课前预习
课标要求: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 活动为例,认识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 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通史坐标:
历史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以下史实中能体 现的是( 力 )
①为谋求重大国际问题和地区热点问题公正、合理的解决,做出了积极的努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一、外交政策的调整(一)原因主要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一、外交政策的调整(一)原因主要](https://img.taocdn.com/s3/m/aea5b87027284b73f242509f.png)
介绍:AsiaPacificEconomicCooperation
简称APEC,成立于1989年,亚洲太平洋 地区最重要的政府间合作组织, 该组织的宗旨和目标为“相互依存,共同利益,坚持开 放性多边贸易体制和减少区域间贸易壁垒。” 目前共有21个成员国,拥有世界人口的45%,国民生 产总值约占世界总量的55%,贸易额为世界总额的46%。 每年一届部长级年会和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1991年中国加入
成立背景、目标、意义
面临共同问题:边境走私、民族分裂分子的分裂活动、边 境贸易、边境资源的开发……
目标:A
加强安全合作。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 “三股势力”。B 推进经济合作。促进成员国经济共同发展。C 开 展人文合作。增进成员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意义:丰富了新型国家关系、提供了新型合作模式,对
积极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
推动裁军
中国的多边外交以联合国为中心来展开的原因
一、联合国的宗旨、基本原则与中国和平共处外交政策相一 致 二、有助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负责任大国的作用。 (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一贯主持公道、伸张 正义) 三、有助于稳定国际和地区形势,维护联合国权威
中国维和部队整装待发
(二)调整 (1)实行不结盟政策(新时期中国的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的具体表现) (2)进一步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二、新时期的外交成就
积极参加联合Biblioteka 事务1、多边外交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 亚太经合组织 2、推进新型区域合作
上海合作组织
积 极 参 加 联 合 国 事 务
积极加入联合国各部门组织
谋求国际热点地区问题的公正解决
韩国釜山举行的第13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介绍:
SCO
三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三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https://img.taocdn.com/s3/m/205464798e9951e79b892733.png)
2005年11月,在韩国釜山举行的亚太经合 组织第13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2006年11月亚太经合组织第十四次领导人非正式会 议在越南首都河内举行
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第22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新中装”合影
二、新时期的外交活动
1、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在联合国的活动) 2、在区域性国际组织的活动:
-②-2地00位1:年这10是月自,1在98_9_上年__海亚__太__经成合功组举织办成了立亚以太来经举合行组 的织第___最_九_高__级_次_别领__导__人的非会正议式。会议。
--地位:这是中国第一次举办的高级别的大型 国际会议。
2001年10月,中国上海主办亚太经合组织 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示意图
成员国:21个; 人口:25亿,占世界人口的45%; 国民生产总值:约占世界总量的55%; 贸易额:为世界总额的47%。 每年一届部长级年会和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二、新时期的外交活动
1、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在联合国的活动) 2、在区域性国际组织的活动: (1)积极参与亚太经合组织的活动: ①1993年11月,江泽民在美国西雅图出席亚太经合 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的基础上发展同___一___切__国__家______的正常关系。
一、新时期的外交政策调整
刨
根 问
中国为什么实行不结盟政策?
底
指点迷津:考虑结盟的危害。 ①结盟容易导致受制于人,不利于独立自主。 ②结盟会导致国际力量失衡,不利于世界和平
一、新时期的外交政策调整
1、原因: 2、基本依据:
3、主要内容:
A、参加:2000年9月,江泽民出席在美国纽约举行 的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
二、新时期的外交活动
新时期外交政策与成就
![新时期外交政策与成就](https://img.taocdn.com/s3/m/ee802ea9cc22bcd126ff0c95.png)
恢复在联合国合 美国等西方国家孤立中国政策破产, 法席位 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空前提高 中美《联合公报》改善了中美关系,打开了中国外交的 新局面。
新中国的重大外交成就(二)
序号 时间 7 8 9 1972 1978 1979 外交成就 中日《联合声明》 中美《建交公报》 中美建交 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历史意义 改善了中日关系
1988年9月中国申请加入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特别委员会。 1989年中国首次派人参加了联合国纳米比亚过渡时期协助 团,帮助纳米比亚实现从南非独立的进程。 1992年4月 中国第一支“蓝盔”部队———军事工程大队 赴柬埔寨执行任务 2003年4月 中国赴刚果(金)维和 部队概况:有一个175 人的工兵连和一个43人的医疗分队,目前,这支部队仍在刚 果(金)执行任务。 2003年11月 中国赴利比里亚维和 2004年10月 中国赴海地维和,这是第一次进入一个未建 交国 2005年10月中国赴苏丹维和 2006年4月中国赴黎巴嫩维和中国累计参加联合国14项维 和行动
积极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
推动裁军
中国的多边外交以联合国为中心来展开的原因
一、联合国的宗旨、基本原则与中国和平共处外交政策相一 致 二、有助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负责任大国的作用。 (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一贯主持公道、伸张 正义) 三、有助于稳定国际和地区形势,维护联合国权威
中国维和部队整装待发
国际格局走向多极化,是时代进步的要求,符合各国 人民的利益,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安全。这种多极化格 局,不同于历史上大国争霸、瓜分势力范围的局面。 各国应是独立自主的,各国的相互合作及各种形式的 伙伴关系,不应针对第三方。大国对于维护世界和地 区的和平负有重要责任,大国应该尊重小国,强国应 该扶持弱国,富国应该帮助穷国。 ──江泽民《在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上的讲话》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https://img.taocdn.com/s3/m/6d34eaf05fbfc77da369b114.png)
第三节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编写:彭增贵 审核: 李新来、王海峰、宋宪铭 :编号 NO15【教学目标】新时期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具体表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参加和举办APEC 会议;创立上海合作组织)中国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与外交成就。
2、难点:新时期外交政策调整的内涵。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探讨】一、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1、调整内容表现:(阅读教材P95页第2、3、4段落提炼概括。
)①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②奉行不结盟政策。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具体表现)③坚持对外开放,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出发点)2、原因:(了解,不作考试要求)①国内(主要)因素: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国内社会主义建设需要一个长期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
②国际因素:从国际形势的发展看,趋向缓和,多极化趋势出现。
欧共体和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第三世界力量不断壮大,有力冲击着美苏两极格局。
③基本依据:邓小平的科学论断: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经济和科技成为国际竞争的关键因素。
3、【深入探究】为什么邓小平说“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推行不结盟政策的原因?)①与大国结盟可能会受制于人,如与苏联结盟的经验教训。
②中国国力不断增强,一旦同任何超级大国结盟,都有可能影响世界战略的平衡,不利于国际局势的稳定。
二、新时期的外交成就:(一)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1、请回答:联合国最根本的宗旨是什么?中国为什么要全面参与联合国事务,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带来了怎样的积极影响?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国际合作。
原因:①、联合国的宗旨、基本原则与中国的外交政策相一致;②、有助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负责任大国的作用;③、维护联合国权威,有助于稳定国际和地区形势2、材料:①维护世界和平:积极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和推动裁军②促进国际合作:积极加入联合国各部门组织;江泽民参加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首倡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首脑的首次历史性会晤。
5.3新时期外交政策与成就
![5.3新时期外交政策与成就](https://img.taocdn.com/s3/m/6c4da8f489eb172ded63b79e.png)
一位美国记者在采访周总理的过程中,无意中看到总理桌子上 有一支美国产的派克钢笔。那记者便以带有几分讥讽的口吻问 道:“请问总理阁下,你们堂堂的中国人,为什么还要用我们 美国产的钢笔呢?” 周总理听后,风趣地说:“谈起这支钢笔,说来话长,这是一 位朝鲜朋友的抗美战利品,作为礼物赠送给我的。我无功受禄, 就拒收。朝鲜朋友说,留下做个纪念吧。我觉得有意义,就留 下了这支贵国的钢笔。”美国记者一听,顿时哑口无言。 一个西方记者说:“请问,中国人民银行有多少资金?” 周恩来委婉地说:“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资金嘛?有18元8角8 分。”当他看到众人不解的样子,又解释说:“中国人民银行 发行的面额为10元、5元、2元、 l元、5角、2角、 l角、5分、 2分、1分的10种主辅人民币,合计为18元8角8分……”
图1:新中国初毛泽 东与斯大林握手
图2:20世纪70年代 图3:2000年9月联合国 “跨越太平洋的握手” 常任理事国首脑举行会晤
(1)图1反映了中国怎样的外交方针?它的积极意义怎样?
(2)图2反映了什么历史信息?促成这次“握手”主要原因是什么?
(3)图三反映出目前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状况怎样?
“一边倒”。有利于打破美国的外交封锁,有利于新 生的人民政权巩固。 中美关系开始改善。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美国长期以 来孤立中国政策破产,美国在争霸中处于守势。 一超多强;出现多极化趋势。首次首脑会晤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简称APEC,是亚太地区重要的政府间区域经 济合作组织,是本区域国家和地区加强多边经济 联系、交流与合作的重要组织之一。 该组织的宗旨和目标为“相互依存,共同利益, 坚持开放性多边贸易体制和减少区域间贸易壁 垒。” 目前共有21个成员国,拥有世界世界人口的 45%,国民生产总值约占世界总量的55%,贸易 额为世界总额的46%。每年一届部长级年会和领 导人非正式会议。
新时期外交政策与成就
![新时期外交政策与成就](https://img.taocdn.com/s3/m/80dfb704b52acfc789ebc919.png)
图1:新中国初毛泽 东与斯大林握手
图2:20世纪70年代 图3:2000年9月联合国 “跨越太平洋的握手” 常任理事国首脑举行会晤
(1)图1反映了中国怎样的外交方针?它的积极意义怎样?
(2)图2反映了什么历史信息?促成这次“握手”主要原因是什么?
(3)图三反映出目前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状况怎样?
“一边倒”。有利于打破美国的外交封锁,有利于新 生的人民政权巩固。 中美关系开始改善。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美国长期以 来孤立中国政策破产,美国在争霸中处于守势。 一超多强;出现多极化趋势。
(5)对外开放,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建立和发展外交关系出发点
二、外交成就
(一)活跃的多边外交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政策 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全面参与联合国事务 3、参加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 (1)参加 2000年9月,江泽民出席纽约举行的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 (2)成就 阐述中国关于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国际关系民主化、 加强联合国作用、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立 场;中国倡议下,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首脑举行历史上首 次会晤,发表会晤文件。 4、影响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 对 外 关 系
新中国成立的国际环境 新中国外交的基本方 “一边倒” 针和实践 《中苏同盟互助条约》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日内瓦会议 走向国际舞台 万隆会议 重大突破之一 ——重返联合国
外交关系 的突破
重大突破之二 ——中美关系解冻 重大突破之三 ——中日邦交正常化
一、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
1、调整依据(背景)
(1)国际形势的发展 (2)国内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2、调整内容
(1)对战争与和平做出科学判断是确定对外关系出发点 (2)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的新论断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5.3《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课件(共26张PPT)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5.3《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课件(共2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eaf45eebed5b9f3f80f1ca6.png)
•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202 1/8/220 21/8/22 021/8/2 8/2/202 1 4:28:59 AM
•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2021/8/22021 /8/2202 1/8/2A ug-212- Aug-2 1
•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 的错儿 。2021/8/22021 /8/2202 1/8/2M onday , August 02, 2021
②丰富了以结伴而不结盟为核心的新型国家关系提供了以大小国 家共同创导、安全先行、互利协作为特征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 ③对推动建立公正合理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总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 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总理 俄罗斯联邦政府主席 塔吉克斯坦共和国总理 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总理
……
新时期外交与新中国原来外交状况的不同?
被动外交 服务于政治
主动外交
(转变说明了什么? 启示?)
还服务于经济
不仅仅关注本国国家利益,显示了大国风范, 承担了大国责任,发挥了大国作用。
使中国文明适应世界文明,让中国文明融入世界文 明
序 时间 号 1 1949
2 1953
3 1954 4 1955 5 1971 6 1972
(三)新时期中国发展外交关系的出发点
对外开放,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实质: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改革开放时期的具体表现
二、活跃的多边外交
1.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多边外交,维护世界 和平促进国际合作 2.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2000年,江泽民)
1)、内 容
2000.9安理会常任理 事国首次首脑会晤
方面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五第3课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26张)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五第3课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26张)](https://img.taocdn.com/s3/m/f98885aad5bbfd0a795673b2.png)
2.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
材料一:中反国永对远霸不权会主称义霸,,永远不会欺侮 别人,永远维站在护第世三界世和界平一边。
——邓小平《维护世界和平,搞好国内建设》
材料二:邓小平说:“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
自主的,是真正不的结不盟结政盟。策中国不打美国牌,
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
材料三:任何一个国家,孤立起来,闭关自守
OVER
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
中国积极参加世界维和行动
活动2.积极推进新型区域合作
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
成员国:6个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塔吉克 斯坦、吉尔吉斯坦、乌兹别克斯坦。 总面积:达3018.93万平方公里,约占欧亚大陆面 积的3/5; 人口:14.89亿,约占世界人口的1/4,
一、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 多极化趋势
经济全球化
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上来;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材料一 (1984年)我们曾经谈到战争危险,现在我 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有一点变化。我们感到战争危险 仍然存在,仍要提高警惕,但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因 素在增长。 材料二 (1985年)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 界战争是有可能的,维护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
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3课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伍隍中学 卢敏
课程标准
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组 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为例,认识我国为现 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 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一:新时期对外政策的调整
新时期,新中国面临着怎样 的国际形势和国内形势?
70年代外交关系的突破
1.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2.积极推行新型的区域合作
第三课时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一、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原因.
![第三课时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一、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ed67e71243323968011c92b0.png)
材料三:任何一个国家,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 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技术 和资金,是不可能的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
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和平、发展
美苏激烈争夺
二、新时期的外交成就 1.积极开展多边外交 (1)全面参与联合国事务 (2)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国际合作 2.推进新型区域合作 (1)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2)上海合作组织 A以结伴而不结盟为核心 B以大小国家共同倡导、安全先行、互利协作为特征 C推动了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材料一:邓小平说:“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是 真正的不结盟。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 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
Hale Waihona Puke 2001年 推动“上海五国机制”发展成为区域性多边合作组 6月 织——上海合作组织。
推进新型区域合作
2001年10月,中国上海成功主办了亚太经合组织第 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会议的主题是“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 共同繁荣”。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 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 坦、俄罗斯、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6国总理
1996年 签署《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 2000年6 江泽民出席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首倡安理会五个 月 常任理事国首脑的首次历史性会晤 2001年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2月
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中法俄英美首脑历史性会晤
新时期中国在地区性国际组织中活动大事记
1993年 江泽民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1996年 中国等五国元首上海会晤并确立“上海五国机制” 2001年 中国第一次举行高级别的大型国际会议——亚太经合 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完整版)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9c9d270dc281e53a5802ffd8.png)
国内
材料一:1988年邓小平会见外宾说:“世界上现在有两 件事情可做,一个是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一个是建立 国际经济新秩序。我们应当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 导国际关系的准则。我们向国际社会推荐这些原则,这 是件了不起的事情,不赞成的人会有不少,但只有高度 的智慧和战略的胆识,就一定可以完成。” 材料二 :(1984年)我们曾经谈到战争危险,现在我 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有一点变化。我们感到战争危险仍 然存在,仍要提高警惕,但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因素在 增长。 材料三:(1985年)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 战争是有可能的,维护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
二、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1、表现: 参加联合国千年首脑会 2、影响: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越来越发挥着独特的 建设性作用
三、推进新型区域合作
1、基础: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和开展多边外交
2、事例:
(1)参加亚太经合组织 自1989年11月成立以来最高级别的会议 (2)2001年10月中国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九 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举办: 10月,上海 2001 年102001 月2 年 1日,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
2. 调整的基本依据
1
制约战争的 力量有发展
3
维护世界和 平有希望
2
不发生世界 战争有可能
4
和平与发展是 时代的主题
3. 新时期外交政策的具体体现
01 02 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奉行真正不结盟政策(具体体现)
03
坚持对外开放
探究
中国外交关系的方针调整与国 内工作重点转移有何关系? 调整是国内工作重心转移到经 济建设上来的要求和反映
1985年5月,邓小平和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苏共中央总 书记戈尔巴乔夫在北京会晤,在经过近三十年的波折后中苏双 方宣布关系实现正常化。
新时期外交政策调整
![新时期外交政策调整](https://img.taocdn.com/s3/m/0fa84280b9f3f90f76c61bfb.png)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示意图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简称APEC,1989年 成立于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是亚太地区重 要的政府间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其宗旨和目 标是:“相互依存,共同利益,坚持开放性 多边贸易体制和减少区域间贸易壁垒。”
中国与各成员国之间的合作从最初的军事、政治领域, 发展到经济、能源、交通、司法等广泛领域。
2001年成立时签署了《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 端主义上海公约》。
2003年,举行首次反恐军事演习。 2009年06月16日,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在叶卡捷琳堡召 开。胡锦涛在会上作了题为《携手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共 同创造和谐美好未来》的重要讲话。
恢复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席位;
1981年 当选人权委员会成员 1984年 成为国际原子能机构正式成员国 1988年 成为联合国维和行动特别委员会成员,并于次年首
次派员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 1996年 签署《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 2000年6 江泽民出席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首倡安理会五个
月 常任理事国首脑的首次历史性会晤 2001年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2月
2、调整的内容
①邓小平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 的科学论断 ②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国
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
③中国新时期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改革开放时 期的具体体现——奉行真正不结盟政策
(一是不同美苏任何一方结盟,也不联合任何一方去反对另一方; 二是处理国家关系和国际问题时,不以意识形亲疏)
⑵国内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国家工作重点转到经济建设 上来,这需要一个长期和平的国际环境。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https://img.taocdn.com/s3/m/faddfc0e90c69ec3d5bb756e.png)
新时期中国在联合国中活动大事记
1978年 中国成为联合国粮农组织成员国
1980年 加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参加联合国裁军工作会议; 恢复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席位;
1981年 当选人权委员会成员
1984年
成为国际原子能机构正式成员国
1988年 成为联合国维和行动特别委员会成员,并于次年首 次派员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 1996年 签署《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 2000年6 江泽民出席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首倡安理会五个 月 常任理事国首脑的首次历史性会晤 2001年 12月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1950年中苏两国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 条约》,2001年中俄等六国签署《上海合 作组织成立宣言》。这两次外交活动表明 中国始终( ) • A.坚定奉行友好结盟政策 • B.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 C.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 • D.坚决打击国际恐怖主义势力
• 1950年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 “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 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另一方即 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1989年中苏关 系正常化后,两国未再签订类似条约。这主要是 因为 • A.双方的战争威胁消失 B.苏联的政治 经济改革 • C.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D.中国奉行不 结盟政策
亚太经合组织成员
1985年,邓小平指出,“过去我们的观点一直是战争不可避免,而 且迫在眉睫”;“这几年我们仔细地观察了形势”,“由此得出 结论,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这 一判断 A.缘于美苏关系的全面缓和 B.基于世界格局的重大变化 C.有利于推进国内经济建设 D.有助于确立改革开放方针 • 【点拨】本题考查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邓小平对战争与和平 问题看法的改变,有利于推进国内经济建设。其他三项发生时间 与1985年不符合。邓小平同志在1985年高瞻远瞩地对世界局势 作出正确判断,这些关于战争与和平的思想理论,不仅极大地丰 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战争与和平的理论,而且也为我们正 确处理我国在21世纪的建设与安全问题上提供了理论指导。本题 中ABD三项都可以逐一排除,A项美苏关系全面缓和说法与事实 不符;B项说法错误,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世界朝 多极化方向发展;D项改革开放的方针确立于1978年十一届三中 全会。据此,本题选C项这一有关战争与和平的正确理论思想, 有利于推进国内经济建设,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良好的 环境。
53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53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https://img.taocdn.com/s3/m/06be958f5022aaea998f0f67.png)
4、影响中国在国际事务中越来越发挥着独特的建设性作用。
(二)、推进新型区域合作
1、基础
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和开展多边外交
•2、参加、召开亚太经合组织 (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政策(前提)
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全面参与联合国事务
新时期中国在联合国中活动大事记
1978年
中国成为联合国粮农组织成员国
1980年 加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参加联合国裁军工作会议; 恢复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席位;
1981年
当选人权委员会成员
1984年
成为国际原子能机构正式成员国
2001年6月15日,上海合作组织首次元首会议在上海举行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 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 俄罗斯、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6国总理
意义
①丰富了有中俄创始的以结伴而不结盟 为核心的新型的国家关系。
②提供了以大小国家共同倡导、安全先 行、互利协作为特征的新型的区域合作 模式。
③对建立公正合理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政策(前提)
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全面参与联合国事务 3、参加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
(1)参加
2000年9月,江泽民出席纽约举行的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
(2)成就
①阐述中国关于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国际关系民主 化、加强联合国作用、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 原则立场;②在中国倡议下,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首脑 举行历史上首次会晤,发表会晤文件。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https://img.taocdn.com/s3/m/c4abf715c5da50e2534d7f0c.png)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五六十年代)
三大方针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走向国际大舞台 重返联合国 中美建交 中日邦交正常化
现 代 中 国 的 对 外 关 系
外交关系的突破 (六七十年代)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改革开放后)
外交政策的调整 成就
1、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具 体表现( ) A、改革开放政策 B、不结盟政策
新时期中国在联合国中活动大事记
1971年 中国在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中的合法席 位得到恢复
1973年 1980年
中国成为联合国粮农组织成员国
加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参加联合国裁军工作会 议;恢复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合法 代表权 当选人权委员会成员 成为国际原子能机构正式成员国
1981年 1984年
三、推进新型区域合作
简称APEC,是亚太地区重要的政府间区域经济合作 组织,建立于1989年,中国于1991年加入. 该组织的宗旨和 目标为“相互依存,共同利益,坚持开放性多边贸易体制 和减少区域间贸易壁垒。” 目前共有21个成员国,拥有世界世界人口的45%,国 民生产总值约占世界总量的55%,贸易额为世界总额的 46%。每年一届部长级年会和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二、以联合国为中心的 多边外交 联合国有四个主要宗旨
(一)、中国对联合国事务的全面参与 1、维持世界各地和平; 2、发展国家之间的友好关系; (二)、江泽民参加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 3、帮助各国共同努力,改善贫困人 民的生活,战胜饥饿、疾病和扫除 文盲,并鼓励尊重彼此的权利和自 由; 4、成为协调各国行动,实现上述目 标的中心。
2.维护和加强地区和平、安全与稳定,共同打击 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毒品走私、非 法贩运武器和其它跨国犯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国元首在上海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
1996年成立的“上海五国机制”:最初是一个讨论 和解决边境地区加强军事信任与裁军的元首会晤机制。 2001年 “上海五国机制”发展为:区域性多边合作 组织——上海合作组织。
合作目标:加强安全合作—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 义、极端主义“三股势力”。 推进经济合作—促进经济共同发展。 开展人文合作—增进相互了解和友谊。 合作精神:“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 性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 合作关系:结伴而不结盟为核心的好邻居、好朋 友、好伙伴的新型国家关系。 合作模式:以大小国家共同倡导、安全先行、互 利协作为特征的“互信求安全、互利求 合作”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
1.外交政策的调整 A、调整依据: ⑴国际形势的发展
美苏两极对峙 日本、西欧崛起,多极化趋势加强 第三世界的不断壮大、中国在世界战略 平衡中的作用
⑵国内社会主义建设 我国工作重心转到经济建设上来,实 的需要(国家利益) 行改革开放,需要稳定、和平环境 B、调整后的中国新时期外交政策: ⑴对战争与和平做出科学判断是确定对外关系出发点 ⑵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的新论断(1985年) ⑶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目标 ⑷奉行不结盟政策---新时期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的具体表现 ⑸ 对外开放,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新时期建立和发展外交关系出发点
课堂探究问题
下列7张图片分别反映了新中国成 立到70年代哪些重要的外交活动 ?
1、1949 年12月, 毛泽东 访问苏联 。
2、1954年周恩来会见印度代表团。
3、 1954年 新中国 第一次 以大国 身份参 加日内 瓦国际 会议;
4、1955年参加亚非会议(万隆会议)
5、 1971 年 中 国 重 返 联 合 国;
新时期中国在联合国中活动大事记
1973年 1980年 1981年 1984年 1988年 1996年 中国成为联合国粮农组织成员国 加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参加联合国裁军工作会议; 恢复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席位; 当选人权委员会成员 成为国际原子能机构正式成员国 成为联合国维和行动特别委员会成员,并于次年首 次派员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 签署《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
两个坚持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 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哪些贡献?(新时期外交成就)
(一)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1.全面参与联合国的事物 2.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首倡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首脑首次历史性会晤 (二)推进新型区域合作 1.积极参加亚太经合组织活动 ⑴93年11月.江泽民出席美国西雅图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⑵01年10月.中国第一次举办APEC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2.推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⑴国家: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 1996年4月 2001年6月 ⑵建立: “上海五国机制” “上海合作组织” ⑶性质: 区域性多边合作组织 ⑷意义:①是当代国际关系中一次重要的外交实践 ②丰富了以结伴而不结盟为核心的新型国家关系 ③对推动建立公正合理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在美国动用军事 力量打击阿富汗恐怖 组织的关键时段,布 什仍如期来华参加第 九次峰会。
2、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简称SCO )
——
区域合作、 与邻为善、 以邻为伴 :
美国《华盛顿邮报》评价:“ 中国正在四邻间建立起全新的声誉
成员国:6个中国、俄 罗斯、哈萨克斯坦、塔 吉克斯坦、吉尔吉斯坦、 乌兹别克斯坦。 总面积:达3018.93万 平方公里,约占欧亚大 陆面积的3/5; 人口:14.89亿,约占 世界人口的1/4,
出席 联合国千年 首脑会议
开展以联合国 为中心的 多边外交
积极参与维和行动 和裁军工作,发挥 实质性作用。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示意图
成员国:21个; 人口:25亿,占世界人口的45%; 国民生产总值:约占世界总量的55%; 贸易额:为世界总额的47%。 每年一届部长级年会和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三、推进新型区域合作
6、 1972 年尼 克松 访华 , 中美 关系 开始 走向 正常 化;
7、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
第三节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课程标准 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 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为例,认识我国为现 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 和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课标分解 1.了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参加以联合国为中心 的多边外交和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史实。 2.理解新时期的中国外交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 共同发展所起的重大作用。
2000年6 江泽民出席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首倡安理会五个 月 常任理事国首脑的首次历史性会晤 2001年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2月
全面参与联合国 主要机构的事务
谋求重大国际问题和地区 热点问题公正、合理的解 决,发挥大国作用。
首倡安理会 五个常任理事 国首脑的首次 历史性会晤 中国在国际 事务中发挥 着独特的建 设性作用。
新时期我国对外政策的调整:
“一个出发点,两项政策。 一个基本目标,两个坚持。 ” 一个出发点——“科学判断战争与和平问题” 奉行不结盟政策—— 新时期独立自主的
两项政策 和平外交政策具体表现 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一项长期基本国策
一个基本目标——“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一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是对外政策根本立足点 二是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是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
1、积极参与亚太经济合作组Fra bibliotek活动 ——睦邻、安邻、富邻: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简称APEC,1989 年成立于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是亚太地区 重要的政府间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其宗旨和 目标是:“相互依存,共同利益,坚持开放 性多边贸易体制和减少区域间贸易壁垒。” 问题1:你知道今年APEC的领导人非正 式会议在那里召开吗?
2001年10月,APEC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 中国上海举行。会议的主题是“新世纪、新挑战: 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
问题 3 :你知道 2001 年( APEC )第九次领导 人非正式会议召开时的 国际背景吗? 这次盛会在“ 9· 11” 事件发生后不久召开的 ,世界正笼罩在恐怖主 义的阴影下,同时世界 经济整体下滑正面临严 峻挑战的紧要关头,世 界为之瞩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