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民间的茶礼俗

合集下载

潮汕工夫茶俗语

潮汕工夫茶俗语

潮汕工夫茶俗语1、酒满敬人,茶满欺人:酒是冷的,茶是热的,满了接手时茶杯受热,容易烫到客人之手,甚至因受烫致茶杯掉地摔碎,给客人造成难堪。

2.先尊后卑,先老后幼:喝茶时先说“请喝茶”,对方会礼貌地回答,谢谢;如果有太多人拿不回来,就当着大家的面把它放在桌子上;倒茶时,先敬后卑,先老后年轻。

在接受倒茶时,长者用中指,年轻一代用食物和中指在桌子上轻拍两下以表达他们的感激之情。

3、先客后主,司炉最末:敬茶时先敬客人来宾,后自家人。

全场喝过之后,司炉煮茶冲茶者才可饮喝,否则是对客人不敬,叫蛮主欺客、待人不恭。

4.强势客人按压主人,敲响茶杯和茶盘:客人喝茶、拿起茶杯时,不能随意在茶盘边缘擦拭杯脚。

喝完茶后,轻轻地把杯子放好,不要让杯子发出声音。

否则,强势客人会向主人施压或故意挑衅。

5、皱眉弃嫌:客人喝茶时不能皱眉,这是对主人示警动作,主人发现客人皱眉,会认为嫌弃自己茶不好,不合口味。

6. 2. 泡茶:主人泡茶时,必须先转身。

早上泡茶时,你应该站起来。

不宜直接饮用。

在闽南,有“洗头洗脚、珍爱闽南语、洗两次茶”之称,这意味着让客人先喝茶是欺凌。

7、新客换茶:喝茶中有新客到来,主人表示欢迎要立即换茶,否则被认为慢客,待之不恭。

换茶叶后的二冲茶要新客先饮,如新客一再推卸叫却之不恭。

8.秘密驱逐令:当地人热情好客,用浓茶欢迎客人。

然而,有时如果出于某种原因需要让客人离开,主人会故意不换茶,客人应该知道主人正在秘密驱逐。

9、无茶色:茶水由浓到淡,数冲之后便要更换茶叶,否则会被视为无茶色,是对客人冷淡,不尽地主之谊,引申对人不恭,办事不认真等义。

10.茶三酒四:俗话说“茶三酒四”,潮汕人认为茶要三人喝,酒要四人陪,这便于猜测拳击和饮酒顺序。

1.头回上当,二回心亮。

2.回水和泥沙;经验使人明智。

3.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老马知路,老人知天下。

5.老人不讲古,后生会失谱。

6.老牛肉有嚼头,老年人有听头。

7.老姜辣味大,老人经验多。

潮汕功夫茶文化

潮汕功夫茶文化

潮汕功夫茶文化潮汕的功夫茶作文一流行于中国闽南及广东的潮汕地区一带,是一种历史悠久极为讲究的品饮艺术,在当地也是一种庄重的待客礼仪。

清代就有人说,工夫茶的烹饮方法,源出于陆羽的《茶经》,只是器具更为精致。

今日我们如果从品饮的角度来看,工夫茶确实是对陆羽烹茶艺术的一种继承与发展。

工夫茶有一整套与众不同的古色古香的茶具,人称“茶房四宝”。

一是“玉书磗”,是一只赭褐色的扁形的陶烧水壶,容水仅200毫升左右,二是潮汕风炉,用以生火烧水;三是孟臣罐,一种小型精致的宜兴紫砂壶,相传出于一代紫砂名匠惠孟臣之手,大小若鹅蛋,容水仅50毫升左右(器小茶香易发);四是若琛瓯,一种小得出奇的白瓷茶杯,只半个乒乓球般大小,通常四只为一套,放在一个椭圆形的瓷盘中。

四宝齐备,方可烹饮。

工夫茶所用茶以乌龙茶为主,也有用工夫红茶的。

工夫茶的冲饮方法,别具一格。

先取洁净的泉水,洗涤茶具,放入茶盘,用木炭生火,待茶磗中水开,将孟臣罐、若琛瓯一一烫过。

继而在孟臣罐中投入半壶以上的茶叶,冲入沸水至壶口(讲究一点的,还将头道茶水到去,用以再烫茶盅)。

冲时需高“冲”,就是将茶磗里的沸水,从茶壶上方二三十厘米的高处直冲下去。

这种高冲法,可使壶里每片茶叶都能在滚水里翻动,充分受热,并能把茶叶的杂质冲激上水面,溢出壶外。

水满至罐口时,用壶盖刮去表层浮沫后当即加盖,以保香气。

有时怕水温不够高还可以用沸水淋浇盖上盖的茶壶,俗称“淋壶”,以发茶性。

壶在盘中,以水满而止淋,随即也可敷上干净的热毛巾以保温。

然后将四个小茶盅(若琛瓯)排成方形,杯口相连。

待片刻后,茶有香气溢出时,便可提壶转圈,将茶汤依次注入四个小盅内,以保证每盅之内,茶汁浓度一致。

这种转着倾注的方法,传统上称为“关公巡城”。

先在一只盏中注满滚水,然后把盏内水倒入另一盏中,这时用三个手指拿着盏,让盏的边沿浸在那只盛满滚水的盏中,然后灵巧地用三个指头使茶盏在手中轻轻转动,这样盏沿都经滚水涮了一遍。

潮汕工夫茶被誉为中国茶道的

潮汕工夫茶被誉为中国茶道的

潮汕工夫茶被誉为中国茶道的
潮汕工夫茶被誉为中国茶道的活化石。

潮州工夫茶艺,别称潮汕工夫茶,是广东省潮汕地区一带特有的传统饮茶习俗,潮汕的工夫茶最负盛名,蜚声四海,被尊称为“中国茶道”。

潮州工夫茶是中国茶艺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是融精神、礼仪、沏泡技艺巡茶艺术、评品质量为一体的完整的茶道形式,既是一种茶艺,也是一种民俗,是“潮人习尚风雅,举措高超”的象征。

潮州工夫茶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潮州茶道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茶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茶道。

潮州工夫茶历史悠久。

中国茶文化盛行于唐朝,潮州工夫茶则盛行于宋朝,贵族茶就是源于潮州工夫茶,已有千年历史。

在潮州当地更是把茶做为了待客的最佳礼仪并加以完善,这不仅是因为茶在许多方面有着养生的作用更因为自古以来茶就有“待君子,清心身”的意境。

喝工夫茶是广东潮州人一项日常生活中最平常不过的事了,饭后,或者客人来访,好友相见,都是以一壶茶来陪衬。

日本的煎茶道、中国台湾地区的泡茶道都来源于潮州的工夫茶。

潮汕功夫茶【潮汕功夫茶文化的研究】

潮汕功夫茶【潮汕功夫茶文化的研究】

潮汕功夫茶【潮汕功夫茶文化的研究】独特的潮汕功夫茶文化更成为潮汕文化的精华。

下面是精心为你的潮汕功夫茶文化的研究,一起来看看。

茶池形状如鼓,瓷制,由一个作为“鼓面”的盘子和一个类似“鼓身”的圆罐组成。

盘子上有小眼四个,为漏水所用。

而圆罐则用于容纳由盘子漏下的废茶水。

工夫茶所用的冲罐(茶壶),并非买来就用,而要先以茶水“养壶”。

一把小壶,须先以“洗茶”(即泡茶时的第一道茶)之水频频倒入其中,养上三月有余,方可正式使用。

潮汕工夫茶,是融精神、礼仪、沏泡技艺巡茶艺术、评品质量为一体的完整的茶道形式。

潮汕工夫茶是潮汕饮食民俗最具特色的一种。

张华云先生曾作《潮汕功夫茶歌》一首云:闽粤地相接,姻亚不断绝。

五娘适陈三,荔枝为作伐。

闽茶显粤东,溪茗铁观音,嫩芽化齑粉,条索窈窕褐。

一斤四十泡,三杯无余缺。

潮人无贵贱,嗜茶辄成癖。

和、爱、精、洁、思,茶道无与敌。

水、火、器、烹、饮,茶气极精辟。

薄锅沸清泉,泥炉炽榄核。

罐推孟臣小,杯取若深洁。

西湖处女泉,桑浦龙泉液。

四指动飞轮,涤器净且热。

柔条围细末,首冲去浮沫。

关羽巡城流,韩信点兵滴。

罐干茶云熟,饮尽不见屑。

一冲号为皮,流香四座溢。

二三冲为肉,芬芳留齿颊。

四冲已云极,清风生两腋。

脑海骋奇思,胃肠清宿食。

匪独疗干渴,夏兴冬不息。

不可一日无,百邪俱辟易。

潮人多远游,四海留踪迹。

偶逢故乡人,同作他乡客。

共品三两杯,互通乡消息。

乡思起芒鲈,乡情如胶漆。

因知工夫茶,最具凝聚力。

昔人开其端,历代有增益。

乃成茶文化,世世沐膏泽。

工夫茶以浓度高著称,初喝似嫌其苦,习惯后则嫌其他茶不够滋味了。

工夫茶采用的是乌龙茶叶,如铁观音、水仙和凤凰茶。

乌龙茶介乎红、绿茶之间,为半发酵茶,只有这类茶才能冲出工夫茶所要求的色香味。

凤凰茶产自潮州凤凰山区,茶汤色泽微褐,茶叶条索紧、叶质厚实,很耐冲泡,一般可冲20次左右。

凤凰单丛茶最有名,具桂花、茉莉、蜂蜜的风味,曾在福州举行的全国名茶评选会上荣获桂冠。

潮汕茶文化

潮汕茶文化

潮汕茶文化1潮汕茶文化沿海一带人们历来喜欢饮茶,潮汕地区更是把饮茶发展成极具地方特色的功夫茶,形成鲜明的地方茶文化。

在潮汕当地是把茶做为了待客的最佳礼仪并加以完善。

工夫茶是潮汕文化中的精髓。

饮茶不仅可以解渴,更是一种艺术。

很多潮汕人,每天早起第一件事就泡饮工夫茶。

品茶早已成为潮汕人生活中不可少的一部分,有潮汕人的地方就会有功夫茶的影子。

潮汕人爱饮工夫茶,可以说是达到“嗜茶成性”的程度。

潮汕地区的饮茶历史可追溯到宋代,宋代时期已有文人和官宦喜茶、论茶。

北宋时苏轼的《与子野》书:“寄惠建名数种,皆佳绝。

彼土自难得,更蒙辍惠,惭悚。

”子野,即潮州前八贤之吴复古(吴远游),与苏轼至交。

文学家苏轼在茶学上造诣颇高,对茶艺颇有研究。

吴复古寄上的数品福建茶,获得苏轼赞誉“皆佳绝”,且知“彼土自难得”,可见吴复古有相当高的品茗水平,也说明宋代潮汕地区至少在上层人士中已有饮茶之习俗。

明代后期,潮汕饮茶渐次成风,逐渐遍及社会各阶层,成为人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多有文字记载。

明代嘉靖四十五年(1566)刊刻的《荔镜记》中有许多情节,写到当时潮汕民间的茶事。

《荔镜记》第22出《梳妆意懒》,益春有一段潮腔唱词: 十八年前在深房,盆水茶汤是你捧。

这两段文字可以看出,至迟到明代中期以后,茶在潮汕民间生活中,已经成为日常家居必备的饮品。

以茶待客的习俗也已经形成,有《苏六娘》中《六娘出嫁》一节,苏妈叮嘱女儿的唱词为证:你油盐酱醋须看理,人来客往槟榔茶。

(槟榔是待客的礼果,清初屈大均《广东新语》说:“粤人最重槟榔,以为礼果,款客必先擎进。

”唱词中槟榔与茶相提并论,可见茶也用于敬客。

)潮谚云:“过门是客。

”对方不论是什么身份,只要进了家门,都会有茶招待。

清代中期以后,潮汕饮茶进入盛期,工夫茶流行与潮州及其周边地区。

所谓功夫茶,并非一种茶叶或茶类的名字。

而是一种泡茶的技法。

“工夫”一词,在潮汕话中是做事考究、细致而用心的意思。

潮汕工夫茶的介绍

潮汕工夫茶的介绍

潮汕工夫茶的介绍潮汕工夫茶即潮汕茶道,是中国古老的汉族茶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茶道,据考,在唐朝时期茶文化已经非常完善,沿海一带人们都非常喜爱饮茶,在潮汕当地更是把茶做为了待客的最正确礼仪并加以完善,这不仅是由于茶在很多方面有着养生的作用更由于自古以来茶就有"待君子,清心身'的意境。

下面是第一我为大家整理的潮汕工夫茶的介绍,盼望能够帮到大家哦!潮汕工夫茶的介绍1.历史说法一在工夫茶形成的年月(明朝中期至清初),"潮州'是大潮汕地区的代表地和经济、文化及行政中心,所以,"潮州工夫茶'中的"潮州'不是指现时行政区域中的潮州市,而是指包含揭阳、潮州、汕头以及丰顺县中的一部分组成的潮汕地区。

在现代汉语词典(一般话)中,"工夫'与"功夫'音相同、意相近,但在闽语潮汕话中发音不同、意也不同。

"工夫'二字在潮语意中乃喻做事讲究、细致而专心之意。

以前,在潮汕地区,称带有肯定技术含量的工种之人叫"做工夫人',称做事讲究、细心得有点过分的,叫做"过工夫'。

可见,加上"工夫'二字的"潮州工夫茶'是一件很讲究的茶事活动,是潮州人对精制的茶叶、讲究的茶具、优雅的冲沏过程,以及品评水平、礼仪风俗、闲情逸致等方面的整体总结及称谓。

潮州工夫茶不仅是潮汕的,也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

潮州工夫茶已被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潮州祖先留下的一份财宝,也是中国茶文化一绝,乃中国古代工夫茶的"活化石',既明伦序、尽礼仪,又有美丽的茶器及茶艺方式的高雅风格,具小中见大、外巧中拙、虚实盈亏之哲理。

潮州工夫茶做为中国茶艺的古典流派,集中了中国茶道文化的精粹,乃大俗大雅的完善表达,是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沉积。

"壶小乾坤大,茶薄人情厚',今日,工夫茶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普及海内外,悄悄地起着沟通情意的纽带作用,浓浓的茶香滋润和安抚着人们的心灵。

潮汕功夫茶品饮礼仪

潮汕功夫茶品饮礼仪

潮汕功夫茶品饮礼仪潮汕工夫茶即潮汕茶道,是中国古老的茶文化最有代表性的茶道。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潮汕功夫茶品饮礼仪,希望能够帮到大家哦!潮汕功夫茶品饮礼仪(1)客来待茶茶要新,人要热情茶要烫以茶待客以茶待客,是中国悠久的传统习俗,潮汕人以茶示礼,表现在方方面面,我们这里单说客来待茶。

客来,已泡功夫茶为重,有远客来,当然要“烹得香茗迎远客”,即使近在咫尺的邻里,过门来访,也常要泡功夫茶招待。

外地朋友来访,不管他是否习惯喝功夫茶,或是已在他出喝茶后来访,都还是要泡茶,因此闹出许多笑话和尴尬事。

更有甚者,如在产茶县饶平,客人进门,刚好主人在喝茶,主人招呼喝茶会向你声明,是冲头遍、二遍或三遍。

俗语说:“头冲(茶)是皮,二三冲是肉,四五冲已极。

”已泡过三四遍,主人即换茶。

有人更甚,客人进门便将刚泡好的茶叶倒弃,重新换茶,就是怕人嫌“食尾茶”,“无茶色”。

喝功夫茶又讲究热喝烫嘴,所以,就有这句“客来待茶茶要新,人要热情茶要烫”的古训。

(2)浅茶满酒这是一句全国流行的茶酒谚。

在潮汕,也有“七分茶,十分酒”、“七茶八酒”、“满酒是敬,满茶是贬”之说法。

这是有道理的。

茶水很烫,斟满了要烫手,不好端而且功夫茶重品香尝味,满茶就有牛饮之嫌,有时还会引起误会。

所以,泡茶的人都得遵循浅茶原则。

(3)谢茶礼式做客受敬茶,应邀品茶,是很平常的事,客人表示感谢,也少有严格的茶规,不像日本茶道那样有一套严格礼式。

我们中国人谢茶,在自然与真情中流露。

当代,在各种茶会上,主人朝客人的杯里斟茶或端茶放在客人面前敬茶,客人屈指在桌子上轻叩二三下,表示“跪谢”,这是从香港、广州传来的,目前渐渐普及成俗。

这也是一种谢茶礼式。

关于潮汕功夫茶的基本礼仪常识潮汕人一般喜欢用工夫茶待客。

举凡作客,见面之初,主人敬茶表礼,客人则受茶致意,所以其中有关礼仪须有所注意。

潮汕人把茶叫做“茶米”,茶在潮州人心目中就像米一样,足以看出潮汕人嗜茶如命,茶与米的不可分。

潮汕功夫茶

潮汕功夫茶

潮汕功夫茶潮汕功夫茶是中国的一种传统饮料,而且可以说很多潮汕人从小就习惯于品尝这种饮料,在日常生活当中,更把这个当作他们文化修养的一部分。

由于各地民俗风情的差异,所以潮汕功夫茶的喝法也与众不同,通过研究发现总共大致有三种。

沏上茶后,最讲究的程序莫过于洗茶了。

潮汕工夫茶要求先倒开水再冲入茶叶。

第一次冲入的热水称为“淋洗”或“温杯”,有提温的意思。

接着将第二道水一冲即出,称之为“烫杯”,意指将茶杯烫洗干净并烘热。

如此则使茶叶越发香醇,闻香观色都十分赏心悦目。

至于潮州工夫茶的冲茶手势是怎样的?冲泡时用的工具又是什么呢?我们就来看一下!首先你必须要备好两种茶,一般采用单丛茶(白茶)和乌龙茶(铁观音),因为这两种茶是适合做工夫茶的茶。

然后准备一个煮水器(铁锅),装入大约六十度左右的沸水备用,一把茶匙(小碗),茶针,茶夹,还有一些专门盛放茶的罐子,罐子里面需要放置切好的鲜柠檬片,茶叶及冰糖等物件。

另外一个水壶(铝壶)用来烧水待用。

做工夫茶是一定要用瓷杯的,而且不能有裂痕或者瑕疵,瓷杯冲茶喝完之后要记住擦拭干净,另外每次喝完茶要清理干净茶渣和茶具。

做工夫茶所需的茶具主要包括茶壶、茶杯、茶盘、茶船(茶池)、水瓶、滤斗、汤匙(调羹)、茶巾等。

根据潮汕茶客的嗜好,点茶时,往往配备多种茶叶,故潮汕工夫茶具一般按照下列顺序摆设:潮汕功夫茶的杯具组合分别有茶盅、茶托、茶船、茶盘四种。

潮汕功夫茶所用的茶叶以潮州单丛茶为佳,这是一种产自凤凰山区的野生茶树。

制成后的单丛茶条索紧结,芽锋显露,色泽绿润,香气浓郁芬芳,滋味甘醇鲜爽,有独特的天然兰花香。

而且这种茶经久耐泡,所含成份丰富,对人体健康极有益处,深受茶客喜爱。

因此潮汕工夫茶中的“单丛茶”名声远扬,享誉海内外。

而点茶时选用的茶盘形状是八仙台,古称潮州工夫茶盘,其特点是矮而平,每一格底下均有排水孔。

另外每位客人所用的茶壶和杯数是相等的,绝无厚此薄彼之分。

茶道最早始于中国。

《说苑》载:“周武王伐纣,实得太公望(姜尚)之佐,军中之事,太公为裁。

潮汕人结婚的敬茶流程

潮汕人结婚的敬茶流程

潮汕人结婚的敬茶流程第一篇嗨,亲爱的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潮汕人结婚那有趣的敬茶流程。

结婚那天啊,那场面可热闹啦!新媳妇早早地就梳妆打扮好,穿着漂亮的大红嫁衣,等着敬茶这一重要时刻。

到了敬茶的时候,新媳妇会跟着新郎,端着放有茶杯的托盘。

先来到男方父母面前,这时候,周围的亲戚朋友都围过来,笑嘻嘻地看着。

然后呢,再依次给其他长辈敬茶,什么叔公叔婆、舅舅舅妈,一个都不能少。

每敬一杯茶,都能听到长辈们的祝福和夸赞,“新媳妇真漂亮,以后要好好过日子”。

这敬茶可不只是简单的喝茶,那是充满了亲情和温暖的时刻。

大家聚在一起,欢声笑语,满满的都是对新人的美好期待。

等到敬完茶,新媳妇就正式成为这个大家庭的一员啦,以后的日子也会在这浓浓的亲情中,过得幸福又美满。

第二篇嘿,大家好呀!今天来和你们讲讲潮汕人结婚的敬茶流程,可有意思啦!婚礼当天,那真是一片喜庆。

新媳妇美美的,新郎也帅帅的。

先到爷爷奶奶面前,恭恭敬敬地说:“爷爷、奶奶,请喝茶!”爷爷奶奶高兴得合不拢嘴,接过茶喝一口,立马掏出红包递给新媳妇,还不忘叮嘱几句,要夫妻和睦,早生贵子。

接着去给爸爸妈妈敬茶,新媳妇声音甜甜的:“爸、妈,喝茶!”这一声叫得,公婆心里乐开了花,给的红包也是厚厚的。

还有伯伯伯母、姑姑姑父,都得敬到。

每敬一位长辈,新媳妇都表现得特别乖巧懂事,长辈们也是满脸笑容,祝福不断。

敬茶的时候,旁边的小朋友们也跟着凑热闹,眼睛直勾勾地盯着红包,那场面真是又热闹又温馨。

等把所有长辈的茶都敬完,新媳妇就融入了这个大家庭,以后大家一起相互照顾,和和美美的。

这敬茶流程啊,不仅是一种传统习俗,更是亲情的传递,满满的都是爱!怎么样,是不是觉得潮汕人的结婚敬茶很有趣呀?。

潮州茶文化的起源和历史潮州茶文化范文

潮州茶文化的起源和历史潮州茶文化范文

工夫茶起源于宋代,在广东的潮汕地区及福建的漳州、泉州一带最为盛行,以下是为大家带来的关于潮州茶文化的起源和历史潮州茶文化,以供大家参考!潮州茶文化的起源和历史潮州茶文化潮州是广东省乌龙茶的发源地,陆羽的《茶经》已有岭南产茶之记述。

潮州堪称为中国最讲究茶道的地方,独特的潮州“工夫茶”,形成很有特色的潮州茶文化。

这与当地的凤凰山盛产名茶有很大关系。

潮州凤凰茶品质优良,以“凤凰单枞”“岭头单枞”等为代表的潮州凤凰单枞茶,是乌龙茶类中的极品名茶,素以紧结润喉、天然花香、独特丛韵称誉,在国内外各类茶叶评比活动中屡获殊誉,享有较高声誉。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访华时品尝凤凰单枞茶后,认为“比美国的花旗参还提神”。

潮州凤凰山的产茶历史十分悠久,当代学者已将潮州的产茶史追溯至唐代。

相传,宋帝南逃时路经凤凰山,口渴难忍,侍从们从山上采下一种树叶,叶尖似鹪嘴,烹制成茶,饮后顿觉生津止渴,烦燥尽消,后人广为栽种,并称此树为“宋种”或叫鹪嘴茶。

明代,嘉靖年间的《广东通志初稿》记载“茶,潮之出桑浦者佳。

”当时潮安已成为广东产茶区之一。

清代,凤凰茶渐被人们所认识,并列入全国名茶。

单枞茶历来有茶王之称,茶人都将凤凰单枞茶视为茶中珍品。

1986年,潮州被纳入国家茶叶商品出口基地体系,1995年凤凰镇被授予“中国名茶(乌龙茶)之乡”称号。

一盏潮州凤凰工夫茶,溢出潮州文化独特的韵味,蕴涵着潮州凤凰单枞茶的神奇魅力,见证了潮州凤凰茶生产的悠久历史。

潮州茶文化的起源和历史潮州茶文化潮州地方在元朝以前虽然已经是“稻再熟而蚕五收”,可是似乎还没有种茶。

《永乐大典》之五千三百四十三卷,是现在我们能看到最早的《潮州志》,在它“课税”一项内曾引用了《三阳图志》(三阳即是海阳——今之潮安、潮阳、揭阳)。

《三阳志》及《三阳图志》于今已不可复见,但几经浩劫之后仅存很少的《永乐大典》中却刚好有一部《潮州志》在,而其中又引用《三阳志》等的原文,弥足珍贵。

从原文看来,《三阳志》是元朝时有关这三县的地方志。

潮汕喝工夫茶为什么三个杯的原因介绍

潮汕喝工夫茶为什么三个杯的原因介绍

潮汕喝工夫茶为什么三个杯的原因介绍在潮汕地区,喝工夫茶只有三个杯子,不管有多少客人都只用三个杯子,其中的原因引人好奇。

下面一起来了解潮汕喝茶三个杯的原因,希望对你有帮助!潮汕喝工夫茶三个杯的原因潮汕功夫茶,起于明代盛于清代,成为潮汕地区饮茶习俗的文化现象,是潮汕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潮汕有个笑话,说是上对方家里吵架,进对方家里先喝泡茶再开始肇事!形象的说明了功夫茶在潮汕的地位!潮汕功夫茶,是融精神、礼仪、沏泡技艺巡茶艺术、评品质量为一体的完整的茶道形式,既是一种茶艺,也是一种民俗,是“潮人习尚风雅,举措高超”的象征。

潮汕功夫茶是我国古老的茶文化之一,据考,在唐朝时期茶文化已经十分完善,沿海一带人们都十分喜欢饮茶,在潮汕当地更是把茶做为了待客的最佳礼仪并加以完善,这不仅是因为茶在许多方面有着养生的作用更因为自古以来茶就有“待君子,清心身”的意境。

所谓工夫茶,并非一种茶叶或茶类的名字。

而是一种泡茶的技法于茶具的结合。

之所以叫功夫茶,是因为这种泡茶的方式极为讲究。

操作起来需要一定的工夫和特有的茶具,此功夫,乃为沏泡时的学问,品饮的工夫。

品工夫茶是潮汕地区很出名的风俗之一,在潮汕本地,家家户户都有功夫茶具,每天必定要喝上几轮。

即使侨居外地或移民海外的潮汕人,也仍然保持着品功夫茶这个风俗。

可以说,有潮汕人的地方,便有工夫茶的影子。

潮汕工夫茶是潮汕地区独特的饮茶习惯。

工夫茶对茶具、茶叶、水质、沏茶、斟茶、饮茶都十分讲究。

功夫茶茶汁浓,碱性大,刚饮几杯时,会微感苦涩,但饮到后来,会愈饮愈觉苦香甜润,使人神清气爽,特别是大宴后下油最好。

标准的工夫茶艺,有后火,虾须水(刚开未开之水),捅茶,装茶,烫杯,热罐(壶),高冲,低斟,盖沫(以壶盖将浮在上面的泡沫抹去),淋顶十法。

潮汕工夫茶一般主客四人却只有三个杯子,潮汕人有“茶三酒四”之说,之所以四个人只有三个杯子是为体现潮汕人礼让精神。

斟茶时,三个茶杯并围一起,形成一个“品”字,凸显潮人重品德。

潮汕茶文化

潮汕茶文化

潮汕茶文化潮汕地区位于中国广东省东部沿海,拥有悠久的茶文化历史。

潮汕人对茶的热爱和品味已经渗透到他们的生活中,这种文化已经成为他们的一种独特的象征。

随着时间的推移,潮汕茶文化成为了一种流传千年的传统文化,通过传统茶文化框架,成为了当地地方性文化的象征,也是中华文化瑰宝的重要组成部分。

潮汕茶文化的历史可以追溯至隋唐时期,那时的茶叶供应主要依赖船只从福建省的山区运来。

当时,茶叶的制作和消费都比较素朴,人们以自然的方法来制作茶叶,很少添加其他调味料。

与现代茶文化不同,当时茶叶的主要作用是为了解渴,而非品味。

随着时间推移,潮汕的茶叶种植和制作技术逐渐发展,潮汕茶也开始拥有了与众不同的特点。

潮汕茶叶的种植采用了独特的方法,例如采用丘陵地形,种植只有开花的茶树。

由于气候湿润,潮汕茶特别适合在凉爽的天气中品饮。

同时还有一种独特的饮茶方式——盖碗喝茶,这种方式使茶叶更加浓郁。

潮汕茶文化还与文化艺术紧密相连。

潮汕茶艺表现出了中国传统的审美和精神spirit ,并与潮汕地区其他文化艺术形式相融合。

例如,潮汕人会用复杂的传统器皿——如紫檀花鸟茶盘、紫砂茶壶等等——借助艺术语言来表现传统文化。

在艺术表现方面,潮汕茶艺可以说是配备齐全,比如紫檀茶盘上不仅绘有鸟花纹等图案,还带有雕刻和镶嵌工艺。

在潮汕茶艺中,还有一种与品茶技艺紧密相连的传统,就是"点茶"。

"点茶"指的是在品茶仪式开始时,仪式主持人对仪式用具进行布置和打理,从而营造出一种尊贵宽容的氛围。

这种仪式感被认为是文人的文化底蕴和品味的体现,同时也是潮汕茶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潮汕茶文化最伟大的贡献在于传承了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同时又在保护和弘扬本地文化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潮汕茶文化不仅仅是一种饮食文化,更多地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文化多元性,是中国文化瑰宝的缩影。

潮汕民间的茶礼俗

潮汕民间的茶礼俗

潮汕民间的茶礼俗潮汕人把茶叫作“茶米”,茶在潮汕人心目中就像米一样,足以看出潮汕人嗜茶如命。

在潮汕人的日常生活中,茶是一种重要的礼俗载体,无论家居自饮、客来礼敬、拜祖祭神或是婚丧嫁娶,处处可以看见茶的踪迹。

生活礼俗中的茶潮汕人热情好客,邻居来串门、亲朋好友来做客都会泡工夫茶。

这是人们招待客人最起码的礼节,是衡量主人好客程度的基本尺度。

主人在筛完茶之后,自己不能先饮,要等到别人端杯后自己方能端杯。

第一杯茶一定先给左首第一位客人,无论其身份尊卑、年龄大小,亦不分性别。

喝茶时要端取哪一杯也是很有讲究的,一般是顺手势先拿旁边的一杯茶,最后的人才拿中间一杯。

如果不懂规矩,在两旁茶杯未有人端走之前,就先拿了中间一杯,不但会被看作对主人的不敬,也是对在座其他人的不尊敬。

主人催客人饮茶时,主人会用左手手指轻叩茶几,右掌向上伸出,来个“请”的姿势。

如果在喝茶的过程中,又来了客人,主人就得撤换茶叶重新冲茶,以示对新来客人的尊敬。

泡茶待客时,主人家常备有糖饼、瓜子、花生、凉果,称为茶配或茶料。

茶以其特有的清新淡雅的质地,维系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寄寓人们的礼敬与情谊。

在潮汕地区,茶时常被当作礼物赠予亲朋好友。

如给远方的友人寄上一包新茶或名茶,将会让他们感到友谊的纯真可贵,令他们弥加珍惜。

潮汕是全国有名的侨乡,华侨众多。

如有华侨从海外归来,亲属头件事就是备好甜茶(在茶水里加入红糖而成,俗称“祝福茶”)或甜糯米圆、甜糖面,恭恭敬敬捧至华侨面前请“吃甜”,祝贺甜蜜团圆。

家中媳妇及下辈请长辈“吃甜”,还要行“跪茶”之礼,以示尊敬。

华侨登门拜访亲戚或朋友,也会受到同样礼遇。

小辈第一次敬甜茶时,华侨会当面赠送封有钱币、首饰的红包作答谢。

婚姻礼俗中的茶在潮汕旧式婚姻中,买卖婚姻相当盛行,聘金多少成了婚姻成败的关键。

有些人不愿讨价还价议聘,回避赤裸裸的金钱关系,便把聘金美称为“茶仪”,意为男家对女方父母育女之恩的感谢。

“茶仪”以一担茶为单位,双方通过媒人两头奔走,定下双方都满意的担数,然后按市价换成现款,而后才行聘。

潮汕茶文化历史

潮汕茶文化历史

潮汕茶文化历史潮汕茶文化在我国有很长的历史渊源,潮汕茶文化有什么历史呢?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店铺为大家精心推荐的潮汕茶文化历史,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潮汕茶文化的发展历史远在4700年前原始社会的仰韶文化母系氏族时期,我国先民便发现茶树并形成饮茶习俗。

潮汕人饮茶的风尚,无疑是受到中原饮茶文化影响的。

随着中原汉人不断南迁,带来了中原地区的饮茶习惯,对潮汕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唐以前,粤东地区属百越诸族聚居地,后来有浮滨人、山越人、畲瑶人等,在这土地上栖身山野,繁衍生息,过着“击石取火”、“狩猎网鱼”、“刀耕火种”的生活。

畲族聚居潮州凤凰山,以狩猎种茶为生,有饮茶的习惯。

潮州市后来逐渐形成产茶区与畲族聚居凤凰山有密切关系。

唐代,韩愈、常衮、李德裕等官员被贬来潮州。

韩愈在潮州兴儒学,改民风,传播中原文化,自然也包括茶文化。

常衮、李德裕皆嗜茶,自然对潮汕饮茶习俗起到传播作用。

加上唐代佛教在潮州的兴起,而佛家常饮茶,久而久之,一部分潮汕人也习惯饮茶。

北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知州王汉《金汉山诗》有饮茶记载,并在潮州金山南麓的摩崖石刻上留下“茶灶香龛平”的遗迹。

又如宋徽宗政和八年(1118)潮知州徐璋的《送举人》诗中云:“银钩健笔挥颜书,燕阑欢伯呼酪奴。

”(酪奴是茶的谑号)说明了潮州早在北宋时已形成饮茶的习俗,并在宴席间必备品茶的程序。

南宋末期,赵宋君臣流亡至潮州,留下了帝昺饮凤凰茶,后被称为宋茶的传说。

最少说明了凤凰山产茶的历史悠久。

元代潮州文人贤士往来频繁,市场各种茗茶云集。

如潮州总营王翰《游灵山》诗云:“释子不眠供茗碗,幽人无语对棋枰。

”从诗中可以看出此时潮州饮茶还保留大碗盖瓯的习俗。

到了明代,由于潮州商业的发展,福建茶叶大量增加,饮茶已成为潮汕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如林大钦的《斋居》诗云:“扫叶烹茶坐复行,孤吟照月又三更。

城中车马如流水,不及秋斋一夜情。

”同时,民间出现早上“点茶汤”,以供奉茶汤,服侍长辈不可少的的饮茶礼节。

潮汕喝茶风俗习惯和传统礼仪

潮汕喝茶风俗习惯和传统礼仪

潮汕喝茶风俗习惯和传统礼仪潮汕人民都很喜欢以茶会客,一杯看似简单的茶水,却暗含了许多学问,除了泡茶讲究,喝茶都是具有独特的风俗习惯和传统礼仪。

下面一起来看看潮汕喝茶有哪些风俗习惯和传统礼仪吧,希望对你有帮助!潮汕喝茶的风俗礼仪一、“酒满敬人,茶满欺人”因为酒是冷的,客人接手不会被烫,而茶是热的,满了接手时茶杯很热,这就会让客人之手被烫,有时还会因受烫致茶杯掉下地打破了,给客人造成难堪。

二、“先尊后卑,先老后少”到人家跟前说声“请喝茶”,对方回以“莫客气”、“谢谢”。

如果是较多人的场合,杯不便收回,放在各人面前桌上。

在第一次斟茶时,要先尊老后卑幼,第二遍时就可按序斟上去。

对方在接受斟茶时,要有回敬反应:↑ 喝茶是长辈的,用食指在桌上轻弹两下,表示感谢;↑ 小辈平辈的用食、中指在桌面轻弹二次表示感谢。

三、“先客后主,司炉最末”在敬茶时除了论资排辈,按步就方之外,还得先敬客人来宾然后自家人。

在场的人全都喝过茶之后,这个司炉的,俗称“柜长”(煮茶冲茶者)才可以饮喝,否则就对客人不敬,叫“蛮主欺客”、“待人不恭”。

四、“强宾压主,响杯檫盘”客人喝茶提盅时不能任意把盅脚在茶盘沿上檫,茶喝完放盅要轻手,不能让盅发出声响,否则是“强宾压主”或“有意挑衅”。

五、“喝茶皱眉,表示弃嫌”客人喝茶时不能皱眉,这是对主人示警动作,主人发现客人皱眉,就会认为人家嫌弃自己茶不好,不合口味。

六、“头冲脚惜(音同),二冲茶叶”主人冲茶时,头冲必须冲后倒掉不可喝。

因为里面有杂质不宜喝饮,本地有“头冲脚惜(音同),二冲茶叶”之称,要是让客人喝头冲茶就是欺侮人家。

七、“新客换茶”宾主喝茶时,中间有新客到来,主人要表示欢迎,立即换茶,否则被认为“慢客”,“待之不恭”。

换茶叶之后的二冲茶要新客先饮,如新客一再推卸叫“却之不恭”。

八、“暗下逐客令”主人热情好客,每以浓茶待人,但有时因自己工作关系饮茶时间长会误工作或是客人的话不投机,客人夜访影响睡眠,主人故意不换茶叶,客人就要察觉到主人是“暗下逐客令”,抽身告辞,否则会惹主人没趣。

潮汕喝茶礼仪风俗

潮汕喝茶礼仪风俗

潮汕喝茶礼仪风俗茶文化、茶礼仪已经渐渐渗入到现代生活用茶中。

潮汕人好以茶会客,除了泡茶讲究,连斟茶、品茶和添茶都是有所讲究的。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潮汕喝茶礼仪风俗,盼望对您有所关心,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潮汕的喝茶礼仪酒满敬人,茶满欺人潮汕一般倒茶时只倒八分满的。

由于酒是冷的,客人接手并不会被烫到,而茶是热的,满了的话,接手很热,客人的手就会被烫到,有时候还会由于过烫导致茶杯掉地,造成尴尬。

所以说茶满欺人。

先尊后卑,先老后少在潮汕,仆人泡茶后要到人家跟前说请喝茶,而对方应当回以感谢、莫客气。

假如是人比较多的场合,杯子不便利收回,就放在各人面前桌上。

在第一次斟茶时候,要先尊老后卑幼,其次遍时候就可根据挨次斟上去。

在接受斟茶时候,还要有回敬反应。

比如喝茶是长辈,就用中指在桌上轻弹两下;小辈或者平辈,则用食指和中指在桌面轻弹两下来表示感谢。

先客后主,司炉最末在敬茶时候除了论资排辈,还应当先敬客人来宾然后才是自家人。

也得等在场的人全都喝过茶之后,司炉,也就是煮茶冲茶的人才可喝,否则就是对客人不敬。

强宾压主,响杯檫盘客人喝茶提盅时是不能随便将盅脚在茶盘沿上檫的,茶喝完放盅时候应轻手,不能够让盅发出声响,否则代表的就是强宾压主或是有意挑衅。

潮汕的喝茶文化喝茶皱眉,表示弃嫌客人喝茶时候是不能皱眉,不然这是对仆人示警动作,仆人要发觉客人皱眉,就会认为是人家嫌弃自己的茶不好,不合口味,这会让仆人尴尬,还显得很不敬重人。

头冲脚惜,二冲茶叶仆人在冲茶时,头冲是必需冲后倒掉不能喝。

由于早时做茶时候是用脚踩的,所以怕茶叶有脏不宜喝饮,要是让客人喝头冲茶就有欺侮人家的意思。

新客换茶在宾主喝茶时候,若是中间有新客到来,仆人表示欢迎得马上换茶,否则就会被认为是慢客,待之不恭。

换茶叶之后的二冲茶还需要新客先饮,新客还不能推辞,否则叫却之不恭。

暗下逐客令仆人假如有意不换茶叶,客人就要察觉是仆人在暗下逐客令,这就要抽身告辞,否则只会惹仆人没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潮汕民间的茶礼俗潮汕人把茶叫作“茶米”,茶在潮汕人心目中就像米一样,足以看出潮汕人嗜茶如命。

在潮汕人的日常生活中,茶是一种重要的礼俗载体,无论家居自饮、客来礼敬、拜祖祭神或是婚丧嫁娶,处处可以看见茶的踪迹。

生活礼俗中的茶潮汕人热情好客,邻居来串门、亲朋好友来做客都会泡工夫茶。

这是人们招待客人最起码的礼节,是衡量主人好客程度的基本尺度。

主人在筛完茶之后,自己不能先饮,要等到别人端杯后自己方能端杯。

第一杯茶一定先给左首第一位客人,无论其身份尊卑、年龄大小,亦不分性别。

喝茶时要端取哪一杯也是很有讲究的,一般是顺手势先拿旁边的一杯茶,最后的人才拿中间一杯。

如果不懂规矩,在两旁茶杯未有人端走之前,就先拿了中间一杯,不但会被看作对主人的不敬,也是对在座其他人的不尊敬。

主人催客人饮茶时,主人会用左手手指轻叩茶几,右掌向上伸出,来个“请”的姿势。

如果在喝茶的过程中,又来了客人,主人就得撤换茶叶重新冲茶,以示对新来客人的尊敬。

泡茶待客时,主人家常备有糖饼、瓜子、花生、凉果,称为茶配或茶料。

茶以其特有的清新淡雅的质地,维系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寄寓人们的礼敬与情谊。

在潮汕地区,茶时常被当作礼物赠予亲朋好友。

如给远方的友人寄上一包新茶或名茶,将会让他们感到友谊的纯真可贵,令他们弥加珍惜。

潮汕是全国有名的侨乡,华侨众多。

如有华侨从海外归来,亲属头件事就是备好甜茶(在茶水里加入红糖而成,俗称“祝福茶”)或甜糯米圆、甜糖面,恭恭敬敬捧至华侨面前请“吃甜”,祝贺甜蜜团圆。

家中媳妇及下辈请长辈“吃甜”,还要行“跪茶”之礼,以示尊敬。

华侨登门拜访亲戚或朋友,也会受到同样礼遇。

小辈第一次敬甜茶时,华侨会当面赠送封有钱币、首饰的红包作答谢。

婚姻礼俗中的茶在潮汕旧式婚姻中,买卖婚姻相当盛行,聘金多少成了婚姻成败的关键。

有些人不愿讨价还价议聘,回避赤裸裸的金钱关系,便把聘金美称为“茶仪”,意为男家对女方父母育女之恩的感谢。

“茶仪”以一担茶为单位,双方通过媒人两头奔走,定下双方都满意的担数,然后按市价换成现款,而后才行聘。

男方有的早在定亲阶段就预支了部分“茶仪”,这就是买卖婚姻最为商品化的典型。

新中国成立后,这种买卖婚姻在潮汕地区已基本消失。

如今,潮汕地区的某些地方仍然有用茶叶作为聘礼的,意味着双方亲事定下来后就不再变动,要是女子再受聘于他人,会被世人斥为“吃两家茶”,为世俗所不齿。

现在潮州产茶区有一些茶户,还以自制佳茗作为女子陪嫁妆奁。

在潮阳关埠一带的婚俗中,“茶包”是必不可少的聘礼,但当中已没有茶叶,而是用纸包上豆条、橘饼、饼干等糖果,包扎成茶包状。

“茶包”一词沿用至今更多的是暗喻婚约一经缔结,便绝无反悔。

结婚当日中午,男方宴请亲朋。

午宴结束后,就由婆婆或新郎带新娘向家族中的长辈、亲属及姻亲、来宾,由外到内,从长辈到晚辈,依次敬甜茶以寄寓甜蜜美意。

敬甜茶时,新娘首先低头不语,由男方家里人介绍受茶之人的称谓,再由伴娘介绍给新娘,新娘听后跪在地上端甜茶敬献给被介绍人,被敬者要双手扶起新娘并饮甜茶双杯,赠新娘红包或金银首饰,谓之“赏面钱”,并说一些祝福的话语。

新娘敬甜茶时伴娘要“做四句”,如“手捧甜茶跪厅中,敬奉爹奶上辈人。

请饮甜茶添百福,四时如春永平安”。

新娘敬甜茶时要按辈分高低依次奉敬。

婚庆当晚,成群结伙的青年、长辈就来闹洞房了。

主家应先把洞房布置一番,灯光明亮,床桌上布帛纷呈,摆好一大盘一大盘的糖果、香烟、花生。

伴娘协助新娘子斟好甜茶以迎客。

顷刻间厅室热闹非凡,闹洞房者喝了甜茶,就开始潮乡特有的闹洞房“做四句”。

新郎、新娘双双坐在正中接受大伙的祝福。

“做四句”者,即随兴吟出四句短诗或民歌以示祝贺,如“洞房花烛通通红,才郎淑女配成双;祝贺明年得贵子,光宗耀祖把代传”。

闹洞房有时直至深夜,伴娘为劝看新娘者回归,便唱道:“手捧甜茶来到边,时钟短针指上天,此时更深夜已晚,各位请茶归返圆。

诸位诗才我拜服,来日赴京中高第。

”客人见此,便会喝了甜茶后识趣地离开。

婚庆翌晨,新娘必向长辈亲属敬献甜茶,一来表示孝敬长辈,二来表示合家甜蜜。

这天一早,主家已备好一大壶甜茶,一个崭新大茶盘托着24只茶杯,一色红漆油亮。

厅堂上,铺好草席,端置一张太师椅,垫上锦缎。

敬甜茶按辈分依次进行。

先祖辈,次父辈,先男后女,逐一敬奉。

对于长辈,旧时新娘应跪于席上,双手捧茶敬献。

长辈喝下一杯喜茶就得回赐一个红包,口中念着“给儿孙兴家立业,合家前程似锦”。

红包中有金耳环、金戒指或者是钱币。

至于同辈就不必下跪了。

敬完甜茶后,再斟上一大盘,请晚辈儿童“喝欢喜茶”,大家便应邀而上,高高兴兴地喝下一杯喜庆茶。

结婚第三天,新媳妇要回娘家,俗称“返厝”。

新娘与新郎一同返回娘家后,新郎须端橄榄向岳父岳母请安,岳父岳母则应赠给新郎红包或首饰。

之后,妻舅端来甜茶供新郎享用,新郎应赠红包给妻舅。

紧接着,妻舅又端来甜面鸡蛋供新郎新娘食用。

“食桌”礼俗中的茶潮汕民间把赴宴席称为“食桌”,大凡遇婚丧喜庆事都必“食桌”。

凡喜事,称为“红事”,如寿桌、花园桌、新人桌(娶媳妇)、仔婿桌(请女婿)、丁桌(生男孩)、入内桌(新屋落成)等等;凡丧事称为“白事”,办的宴席称为“白事桌”。

潮汕人“食桌”最独特的是,在宴席中间需穿插五六次工夫茶。

工夫茶量虽少,但很酽,在品尝佳肴之后,喝一小杯,大可去腻除烦,使胃肠“再振雄风”。

工夫茶一般在上三四道菜之后上一次最适宜。

寿桌是“食桌”中比较隆重的一种。

潮汕人一般将虚龄60岁的生日,称为“大生日”,要做桌请人。

筹办寿桌要事先发帖给亲友请其赴宴,被宴请者赴宴时会备猪腿、长寿面、寿桃、大吉(即柑,柑大于橘,故称大吉)等礼品前往贺寿,也有送寿联、寿幛的,而主人除设席款待外,尚要回赠糖包、茶包。

潮汕人比较隆重的宴席还有仔婿桌。

当第十二道菜(最后一道菜)上来之后,新女婿在夹上一筷后就会起身退席,同桌吃饭的客人也随之离座待茶,宴席结束。

当泡上第一轮茶时,新女婿站起向前辈行鞠躬敬茶,以表敬老。

茶罢,新女婿回到岳父家,又向岳父岳母和岳家长辈们行跪奉甜茶仪式,岳父岳母及长辈赏给红包,谓之赏面。

传统节俗中的茶农历正月初一,为新岁之首,天方拂晓便喜炮声声,家家户户厅中大桌上,红盘盛满大吉、青橄榄及各式精美糖果,门前张灯结彩,晚辈向上辈敬茶祝福。

早餐后大人携小孩带上大吉到亲友家拜年,主客互致新年如意、恭贺发财添福等吉利话;主人请客以大吉、橄榄,共品工夫茶,客人赠上大吉贺主人吉祥如意,主人要以大吉回赠,俗谓转敬式换吉,意在回敬美好祝愿。

元宵夜,旧时的揭阳乡村有“看新娘”的习俗。

家家的新媳妇均要梳理整齐,由婆婆领着去“行头桥”,或将新娘置于厅堂,备上柑橘、橄榄、糖果、茶水供人观看,俗称“重闹新房”,来看的人越多越好。

有些新娘会以扇遮面,人家催看时才羞答答将扇放下。

看新娘时,人们还喜欢“做四句”,一般都是祝福的话,说得好的,主人要敬茶敬果,也有些淘气的,会做些歪诗戏弄新娘,但最终都会是吉利话。

新娘被人看过之后,就方便出门见乡人了。

在海陆丰地区的元宵节,至今还传承着喝“灯茶”的习俗,邻里之间请茶致贺,讲好话,互祝吉祥如意、财丁兴旺,并称赞主人家的茶做得好喝,又香又鲜,充分体现了人们的友好。

“灯茶”一般在正月十三日前后置办,也有个别从正月初八就开始,正月十三日办的叫“开灯茶”,寄寓着光明与喜庆;正月十六日办的叫“圆灯茶”,预示着年头至年尾平平安安,圆圆满满。

调配“灯茶”是以各种淡茶为基茶(也有用开水或鸡汤、猪骨汤的),加上肉食类(瘦猪肉、鲜鱼)、蔬菜类(菠菜、茼蒿、芹菜、蒜、包菜)及豆类、调味类(盐粉、胡椒、茴香、味精等)作为用料,各乡各家不同。

至20世纪90年代,“灯茶”用料更加讲究,品种多样、嫩香可口,突出了地方风味。

每年中秋节晚上,皓月东升,家家户户在门前摆上香茶、月饼、果品之类叫“接月华”,拜完之后,大家围坐在桌前饮茶、吃月饼共赏月,合家同乐。

行规礼俗中的茶在潮汕地区的拳馆(也称武术馆)行规中,有其传统独特的茶规。

拳馆的工夫茶,一般设左、中、右三杯,以待客人。

左边的称为主人茶,中间的称为老爷茶或叫师傅茶,右边的称为客人茶。

主人敬茶,客人必须端拿右边那一杯,如果客人茶被人先拿了,须借左边主人茶移到右边客人茶位置上,然后再端饮之。

切不可拿中间那杯老爷茶,若是进馆就专饮老爷茶,此属不尊重,有闹事之意;再者,端茶杯时,杯脚切不可擦茶盘,若擦茶盘,一场比试顷刻到来。

20世纪90年代以前,猪对于潮汕农户而言是财富的象征。

养猪是每户人家积累财富的主要途径。

在建猪栏时,主人给匠人的茶、酒、饭食,忌匠人客气不吃或不吃完。

俗以为,吃得越干净越好,那样将来猪就爱吃食,否则,猪不爱吃食,不肯长肉。

有的主家见匠人客客气气,不吃茶、饭,就要当场抢来吃个一干二净。

有的老阿姆甚至怀着对违反禁忌的恼恨,抢过饭食,侧身躺在猪栏地上猛吃,吃不完时,谁拉也不起来。

丧葬礼俗中的茶用茶作为随葬物,这种风俗在潮汕地区一直沿袭至今。

潮汕民间认为茶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人虽死了,但阴魂犹在,衣食住行如同凡间一般,饮茶仍然是不可少的。

它表现了晚辈对长辈的一片孝心。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茶是“洁净”之物,能吸收异味,净化空气,用今人的话来说,就是用茶做随葬物,有利于死者的遗体保存和减少环境污染。

在揭西县河婆、五云、上砂、下砂等乡镇农村,新中国成立前凡家中有人逝世,丧家请缝衣师傅去做孝服。

孝子们为了表达孝心,用托盘端着三杯茶,哭着跪在缝衣师傅面前拜师傅。

缝衣师傅必须手中拿着剪刀和尺子,走到跪着的孝子前,从托盘上端起一杯茶,口中念道:“头杯敬天。

”念后,把茶稍向上泼掉,茶杯放回原处。

接着端起第二杯,又念:“二杯敬地。

”念后,把茶泼向地下。

接续端起第三杯茶,又念:“三杯敬亡人。

”念后,不泼茶,把茶原封不动地放回原处。

然后,双手去扶起孝子,边扶边念着:“一时之丧,万年吉庆。

”凡亲人辞世,亲戚好友前来祭拜,丧家必以甜茶相待。

喝杯甜茶之后,亲友才到灵堂前向死者默哀行礼告别。

如其娘家长辈到来,晚辈媳妇也要捧甜茶叩跪行礼,然后才议事。

在举行葬礼时,主葬之人要在五谷中加上茶叶,朝墓穴和孝子身上撒去,口中还叨念着“五谷茶叶撒上天,孝子来迎丰收年”等祝颂语。

在潮州,死者人土为安后,孝子带领死者魂魄归来前,死者儿媳、女儿应跪在门前相迎。

孝妇身着蓝衣乌裙,手端甜茶,跪在前列,说:“某某(称谓死者),请饱杯甜茶!”这形同迎接死者外出归家之大礼。

祭祀礼俗中的茶潮汕民间拜神礼品必有茶。

旧时潮汕农村中的公用水井,在正月初三举行开井仪式时(除夕封井),要祭拜井公井奶,要用三杯清茶倒进井里。

寺院庙堂,神座佛前的供桌上,也常献清茶三杯。

如今,不少潮汕人还保留在村里或家里的神灵殿堂上摆放茶叶的风俗。

在潮安农村,中秋节祭月的供桌上除了果饼之外,在供桌的最前端还要摆上两行杯子,依次为茶杯和酒杯,俗称“茶前酒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