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教学设计讲课教案
工业的区位选择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工业的区位选择【学习目标】1.知道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包括经济、社会、环境区位因素)。
2. 掌握不同指向型工业的特点。
3.理解各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以及原因,初步学会分析某一地区发展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找出其中的主导性区位因素。
【重点难点】1.影响工业区位的各种因素。
2.判断某一类型工业的主导性区位因素【学法指导】多看图,学会分析和归纳【学习过程】一、工业区位因素区位因素主要影响土地工业需要一定数量、适合建筑的用地,土地的数量、质量和价格是影响工业区位的重要因素水源工业生产需要有近便的、丰富而优质的水源,需水量大的工业应考虑近河湖分布工人工业生产需要一定数量和一定技术的劳动力,一个地区的劳动力资源和劳动力的文化水平、劳动技能、工资水平,以及人们的生活习惯等,对工业区位的选择都有影响政策政府通过政策、法规、税收、用地、交通、基础设施等方面影响工业生产和分布原料原料的种类、数量、质量及运输成本对工业区位影响很大区位因素主要影响动力充足的动力供应是工业生产的必要条件,消耗大量能量的工业应考虑接近能源供应地运输工业原料、燃料的输入,产品的输出,都需要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
沿海、沿江港口和铁路枢纽地区,对工业具有很大吸引力市场工业接近消费市场,可以节省运费,及时获得市场的供求信息2.工业的主导因素影响工业生产和分布的因素,就是工业的区位因素。
工业的区位因素很多,主要有原料、动力、劳动力、交通运输、市场、土地、水源、政策、环境等。
决策者在选择工厂区位时,需要考虑很多因素。
从经济利益看,工厂应当选择在具有明显优势条件的地方,以花费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高利润。
不同的工业部门,其生产过程和生产特点不同,生产投入的要素不同,生产成本的构成也就不一样。
因此区位导向类型工业特点部门举例区位选择原则原料导向型工业原料不便于长途运输甜菜制糖厂、甘蔗制接近原料产地或运输原料成本较高的工业糖厂、水产品加工厂、水果罐头加工厂等市场导向型工业产品不便于长途运输或运输产品成本较高的工业啤酒厂、汽水厂、家具厂、印刷厂、石油加工厂、棉布厂接近消费市场动力导向型工业需要消耗大量能量的工业电解铝工业、化学工业等接近火电厂或水电站劳动力导向型工业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的工业服装工业、电子装配工业等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技术导向型工业技术要求高的工业飞机、集成电路、精密仪表等工业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地区[迁移应用]1.读下表,从影响工业布局的主导因素考虑,该企业的区位指向是( )甲地乙地丙地丁地工资(%) 21.3 24.4 23.0 29.0燃料(%) 10.9 14.6 15.6 8.6产品运费(%) 35.6 32.5 35.7 37.5其他(%) 32.2 28.5 25.7 24.9A.动力指向型B.市场指向型C.技术指向型D.原料指向型【答案】 B【解析】分析资料,该企业在甲、乙、丙、丁四地的成本结构中,产品的运费均占最大比重,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应接近市场,将降低产品运费作为着眼点。
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教学设计讲课教案.docx

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教学设计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部分是必修二第三章的第二节第一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本部分内容在本单元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本章第一节我们已经学过“农业的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学生对区位因素有了一定的认识,因此学生容易掌握和理解本部分内容。
同时,学习本部分内容对本节剩余内容“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本章节“地域的联系”提供了理论基础。
2.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农业的区位因素,为学习“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学习提供了一定的知识铺垫和方法基础,但是工业区位比农业更加复杂,因为涉及大量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案例分析,涉及的地理背景知识较多,学习难度也较大。
3.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a.掌握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
b.会具体分析案例中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
2)过程与方法a.培养学生提取加工有效信息的能力,学会看图分析问题。
b.具体案例具体分析,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知识迁移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通过学习,能够运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
b.认识到环境在工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培养科学的发展、环境观。
4.教学重难点重点:1)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
2)会具体分析案例中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
难点:1)会具体分析案例中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
二.教学方法分析1.教法基于本课题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问题引导式教学法、自主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案例法。
问题引导式教学法、自主讨论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觉能力、思维能力、团队合作意识。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知识形成更加直观的认识。
案例法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知识迁移的能力,真正做到学有所用。
2.学法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
工业的区位因素 教案 教学设计

工业的区位因素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工业的概念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分析工业区位因素,如原料、劳动力、市场、交通等。
运用地理信息技术的工具,收集和处理有关工业区位因素的数据。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运用比较法、归纳法等方法,探讨不同工业区位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兴趣,提高学生对地理现象和问题的敏感性。
引导学生关注工业发展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工业的概念及其重要性1. 引入工业的概念,解释工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2.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工业及其特点。
第二课时:工业区位因素分析1. 介绍工业区位因素的概念,包括原料、劳动力、市场、交通等。
2. 分析不同工业区位因素对工业布局的影响,引导学生运用地理信息技术的工具,收集和处理有关数据。
第三课时:原料导向型工业的区位选择1. 以案例分析为主,探讨原料导向型工业的区位选择原则。
2. 学生通过实际案例,运用比较法、归纳法等方法,分析原料导向型工业的区位特点和影响因素。
第四课时:市场导向型工业的区位选择1. 以案例分析为主,探讨市场导向型工业的区位选择原则。
2. 学生通过实际案例,运用比较法、归纳法等方法,分析市场导向型工业的区位特点和影响因素。
第五课时:劳动力导向型工业的区位选择1. 以案例分析为主,探讨劳动力导向型工业的区位选择原则。
2. 学生通过实际案例,运用比较法、归纳法等方法,分析劳动力导向型工业的区位特点和影响因素。
三、教学资源教学PPT相关案例资料地理信息技术工具(如GIS软件)网络资源四、教学评价课堂参与度: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问和案例分析的情况。
作业和练习:学生完成相关作业和练习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小组讨论: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合作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引入工业的概念,解释工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工业区位因素教学设计

工业区位因素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工业区位因素一、教学目标1.掌握工业区位因素的概念和分类;2.了解工业区位因素对工业发展的影响;3.能够分析和评价工业区位因素对特定工业发展的适宜性。
二、教学重点1.工业区位因素的概念和分类;2.工业区位因素对工业发展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能够分析和评价工业区位因素对特定工业发展的适宜性。
四、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10分钟)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对工业发展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工业区位的重要性和影响因素。
问题示例:-为什么一些地区更适合发展工业?-工业区位因素有哪些?-这些因素对工业发展有什么影响?2.知识讲解(30分钟)首先介绍工业区位因素的概念和分类。
-工业区位因素是指决定企业或工业区落户的地理条件和环境因素。
-工业区位因素可以分为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和人文条件三个方面。
然后详细讲解各类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影响。
-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水资源、土壤、气候条件等。
-经济条件:包括交通条件、市场条件、生产条件等。
-人文条件:包括就业等人力资源、科技创新与研发、政府的政策等。
通过案例分析和图表展示,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各类工业区位因素的作用和影响。
3.分组讨论和案例分析(3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特定行业或工业项目,进行工业区位因素的分析和评价。
要求学生考虑各类工业区位因素对该行业或项目的适宜程度,并结合实际情况给出理由。
示例问题:-为什么一些地方适合发展汽车制造业?-地区适合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的原因是什么?-对于钢铁行业来说,哪些工业区位因素是最重要的?指导学生收集相关资料并展示小组讨论的结果,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
4.汇报和总结(20分钟)各小组派代表汇报他们的讨论结果,并对其他组的汇报进行评论和讨论。
通过汇报和讨论,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工业区位因素的理解和评价能力。
5.课堂练习(10分钟)以问答形式进行课堂练习,检验学生对工业区位因素的掌握程度和分析能力。
示例问题:-工业区位因素对工业发展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工业区位因素可以分为哪几类?-请列举一个工业区位因素对特定行业发展的影响。
工业的区位因素 教案 教学设计

工业的区位因素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工业的概念、分类和作用;(2)掌握工业区位因素的概念和主要类型;(3)能够分析不同工业区位因素对工业布局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和实例,分析工业区位因素的选择;(2)运用区位因素分析方法,探讨工业布局的合理性;(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工业发展的关注和认识;(2)培养学生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3)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提出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工业的概念、分类和作用;2. 工业区位因素的概念和主要类型;3. 不同工业区位因素对工业布局的影响;4. 工业区位因素的选择和分析方法;5. 工业布局的合理性和优化。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工业区位因素的概念、类型和影响;工业布局的合理性和优化。
2. 教学难点:工业区位因素的选择和分析方法;工业布局的合理性和优化。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实践操作法。
2.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地图、实例、道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工业发展相关的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工业发展;(2)提问:什么是工业?工业有哪些分类?工业发展有什么作用?2. 讲授新课:(1)讲解工业区位因素的概念和主要类型;(2)分析不同工业区位因素对工业布局的影响;(3)介绍工业区位因素的选择和分析方法;(4)探讨工业布局的合理性和优化。
3. 案例分析:(1)展示不同工业区位因素的实例;(2)分组讨论:分析实例中工业区位因素的选择和影响;(3)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分享。
4. 实践操作:(1)发放地图和道具,让学生模拟工业布局;(2)要求学生根据区位因素,设计合理的工业布局;(3)展示学生设计成果,进行评价和讨论。
5. 课堂小结:(2)强调工业区位因素对工业布局的重要性;(3)提醒学生关注工业发展、珍惜资源、保护环境。
1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教学设计教案

1⼯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教学设计教案教学准备1. 教学⽬标1.知识与技能⽬标:结合实例理解影响⼯业区位选择的因素。
联系实际理解⼯业区位的发展变化。
理解环境对⼯业区位的影响。
2.过程与⽅法⽬标:利⽤图表,分析影响⼯业区位,培养学⽣应⽤基础知识及读图分析能⼒。
了解本地⼯业发展情况,培养学⽣的分析能⼒。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业区位因素的学习,激发学⽣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
由环境对⼯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培养学⽣的环保意识,树⽴⼯业发展必须⾛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思想。
2.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影响⼯业区位的主要因素;2.运⽤⼯业区选择的基本原理对⼯⼚进⾏合理的区位选择。
【教学难点】判断影响某个⼯⼚区位的主导因素及其合理布局。
3. 教学⽤具多媒体课件,图表及补充材料4. 标签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设计【导课】:同学们,前⼀章我们学习了“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农业和⼯业都是国民经济最基本的物质⽣产部门。
农业地域的形成实际上是因地制宜,合理利⽤⼟地的结果。
与农业相⽐,⼯业⽣产除了⼟地和⽔源外,对⾃然条件的依赖性不⼤,这就使得⼯业⽣产具有地域上的灵活性和季节上的连续性,因此⼯业⽣产在区位选择上需要考虑的因素也会更多,今天就来具体学学“⼯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板书】第⼀节⼯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质⽣产部门。
(采掘、制造pk种植、养殖)2. ⼯业的分类①按⽣产对象分为:采掘⼯业、加⼯⼯业。
②按产品性质分为:轻⼯业、重⼯业。
③按发展历史分为:传统⼯业、新兴⼯业。
④按投⼊分类:资源密集型、资⾦……技术……劳动⼒……⼀、⼯业区位因素【讲解】⼯业区位是指⼯业企业的经济地理位置,以及⼯业企业在⽣产过程中与相关事物的联系。
【讨论】假若你是⼀个⼯⼚的总经理,让你在全国选⼀个地⽅建⼚,你要考虑哪些因素?学⽣会你⼀⾔我⼀语的说出⾃⼰的理解“交通便利,市场⼴阔,地租低,劳动⼒丰富…”(设置情景教学,激发学⽣的探究精神,能充分调动学⽣学习地理知识的积极性,讨论过程中基本上把影响处理⼯业区位的因素归纳出来了)【读图思考】图4—1分析⼯业⽣产的⼀般过程⽣产部门。
最新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教学设计

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部分是必修二第三章的第二节第一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本部分内容在本单元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本章第一节我们已经学过“农业的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学生对区位因素有了一定的认识,因此学生容易掌握和理解本部分内容。
同时,学习本部分内容对本节剩余内容“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本章节“地域的联系”提供了理论基础。
2.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农业的区位因素,为学习“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学习提供了一定的知识铺垫和方法基础,但是工业区位比农业更加复杂,因为涉及大量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案例分析,涉及的地理背景知识较多,学习难度也较大。
3.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a.掌握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
b.会具体分析案例中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
2)过程与方法a.培养学生提取加工有效信息的能力,学会看图分析问题。
b.具体案例具体分析,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知识迁移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通过学习,能够运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
b.认识到环境在工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培养科学的发展、环境观。
4.教学重难点重点:1)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
2)会具体分析案例中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
难点:1)会具体分析案例中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
二.教学方法分析1.教法基于本课题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问题引导式教学法、自主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案例法。
问题引导式教学法、自主讨论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觉能力、思维能力、团队合作意识。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知识形成更加直观的认识。
案例法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知识迁移的能力,真正做到学有所用。
2.学法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
工业的区位因素 教案 教学设计

工业的区位因素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工业的概念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2)掌握工业区位因素的基本内容,包括自然因素、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3)能够分析不同工业区位因素对工业布局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和分析能力;(2)运用地图和图表等资料,提高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3)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探究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工业发展及其区位因素的兴趣和好奇心;(2)引导学生关注工业发展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提高学生对地理环境的认识;(3)培养学生关爱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工业的概念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2. 工业区位因素的基本内容,包括自然因素、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3. 不同工业区位因素对工业布局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工业区位因素的基本内容,不同工业区位因素对工业布局的影响。
2. 教学难点:工业区位因素的分析方法,案例分析的深入理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我国不同地区的工业布局图,引导学生思考工业布局的原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工业的概念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掌握工业区位因素的基本内容。
3. 案例分析:教师提供一些典型的工业区位案例,如钢铁工业、纺织工业等,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不同工业区位因素对工业布局的影响。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讲解,总结工业区位因素对工业布局的影响。
5. 练习巩固: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后作业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绘制一幅工业区位因素对工业布局影响的示意图;2. 收集相关资料,了解我国某一地区的工业发展及其区位因素,下节课分享给同学们。
六、教学评价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准确地描述工业的概念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理解工业区位因素的基本内容,分析不同工业区位因素对工业布局的影响。
工业区位因素教学设计

工业区位因素教学设计引言工业区位因素是指影响工业企业选择落户地点的各种因素。
了解工业区位因素对于学生理解工业发展、产业布局和城市规划等方面至关重要。
本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工业区位因素的影响,并掌握相关的概念和分析方法。
教学目标1. 了解工业区位因素的定义和作用。
2. 掌握常见的工业区位因素,如交通、资源、市场和政策等。
3. 学会通过分析工业区位因素来评估适合工业发展的地点。
4. 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决策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工业区位因素的定义和作用工业区位因素是指影响工业企业选择落户地点的各种因素。
它包括地理、经济、政治和环境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了解工业区位因素能帮助企业选择适合的地点,提高生产效益,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
2. 常见的工业区位因素2.1 交通因素交通因素是工业区位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它包括交通基础设施(如公路、铁路、港口和机场),交通便利程度以及与市场的距离等。
2.2 资源因素资源因素是工业发展的关键。
它包括自然资源(如矿产资源、水资源和能源等),人力资源以及其他要素资源的可获得性。
2.3 市场因素市场因素是指工业产品销售的市场需求和潜力。
它包括人口规模、消费水平、市场发展前景以及竞争情况等。
2.4 政策因素政策因素是指政府对工业发展所制定的相关政策和法规。
政策的支持和优惠政策对工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3. 工业区位因素的分析和评估学生需要学会通过对工业区位因素的分析来评估适合工业发展的地点。
可以通过对不同因素的权重和影响程度进行评估,并采用适当的决策方法来确定最佳地点。
教学方法1. 课堂讲解:教师介绍工业区位因素的定义和作用,并解释常见的工业区位因素。
2. 实例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工业区位因素对特定企业的影响。
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掌握分析方法和评估地点的能力。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分析和评估不同地点的工业区位因素。
通过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4.1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教学设计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运用地图、统计图表等地理信息工具分析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从地理角度观察、思考现实问题的习惯,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3.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工业区位选择:分析工业区位选择的原因,以实际案例为例,讲解工业布局的合理性。
3.我国工业布局特点及演变:介绍我国工业布局的历史演变、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4.不同地区工业发展的优势与劣势:分析我国不同地区工业发展的条件,探讨如何发挥地区优势,促进工业发展。
三、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展示我国工业发展取得的成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设计练习题: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检验学生对工业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的理解程度。
2.学生作答: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解答与反馈:教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批改和点评,针对共性问题进行讲解,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五)总结归纳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回顾工业区位因素、区位选择、我国工业布局特点及演变等内容。
5.关注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给予个性化指导,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工业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的内涵,掌握影响工业布局的主要因素,并能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实际案例。
难点: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独立分析工业布局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设计:以图片展示我国几个典型的工业城市(如上海、深圳、沈阳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城市工业发展的特点。
高中地理《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导入新课:前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板书]: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首先请大家回忆一下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学生:气候,地形,土壤,市场,交通运输,政策等。
)那么影响工业布局的又有哪些因素呢。
[板书]:一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工业生产活动。
工业生产是人类非常重要的活动,主要在工厂里进行。
在工厂里,劳动者利用动力和机械设备,将原料加工成产品。
然后,再将这些产品投放列市场销售(或作为其他产品的生产资料)。
那么假如你要建一工厂,在建厂之前你要考虑一些什么条件?幻灯片2,请大家讨论一下。
找个代表上黑板来板书。
归纳总结:学生讨论这只是一个厂,我们把它扩大到整个工业,也就是说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有土地,原料,动力,水源,交通运输,不同时期影响工业的主导因素是不同的。
在工业发展的早期,原料和市场因素是影响工业区位的最重要因素,例如,钢铁工业。
因原料消耗最大,最早出现在铁矿石等原料附近。
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工业所用的原材料范围越来越广,可替代原料越来越多,加上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原材料产地对工厂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与此同时,市场对工厂区位的影响逐渐增强,交通运输等社会经济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越来越显著。
在现代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工业产品的技术含量在不断提高,劳动力素质已成为影响工业区位的重要因素,并形成了一批新兴工业区。
例如,美国硅谷,日本筑波科学城等。
我们可以看看美国的硅谷,幻灯片5,了解它为什么发展的这么好。
人类在认识到环境问题的重要性后,环境标准也已成为不可忽视的工业区位因素。
此外,一个地区的政策环境和文化环境等,对工业区位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在一般情况下,工厂是建在具有明显优势条件的地方下面请大家看鞍钢和宝钢的区位图,幻灯12,分析他们的为什么能形成大型的钢铁公司。
鞍钢位于辽宁省中部,本地有丰富的铁矿资源,周边地区有丰富的煤铁矿资源,所以能成为我国的大型钢铁基地。
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教学设计

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教学设计(中图版必修2)郑浩江西省信丰县信丰中学(341600)【教材分析】本节教材由前后紧密联系的四部分内容组成。
首先分析影响工业发展的区位因素,工业区位怎样影响工业发展和工业区位选择,既是本部分内容的关键,又是学习后面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世界主要工业区,工业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的基础。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对工业布局进行区位分析,并与农业,交通,商业等区位分析联系比较。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分析主要工业区位的因素对工业发展及区位选择的影响过程与方法学会结合实例及地图分析,用多种学习方法,如列表比较法,自读教材法,讨论法,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法分析,培养分析推理能力和概括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加强对环境的认识,激发环保意识,增强积极主动的参与环保行动的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分析工业区位因素,这是学生分析工业地域的基础难点运用区位理论分析工业地域,进行合理的工业区位选择【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情境教学法案例分析法【教学用具】多媒体放映【教学过程】一课前预习任务2全班共分为八小组,每组四人,分工明确,推选发言人,通过图书馆,网络教室,实地调查等途径获取相关资料。
例如第一组准备举例说明原材料对工业区位的影响第二组准备举例说明市场需求对工业区位的影响···························第八组准备举例说明其他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二成果展示教师导入:展示我国部分工业区图片,每个城市里都有工业区,我们在城市选择居住区时也要考虑工业区的位置,那么工业区的位置应怎样选择才能既获得经济效益又不影响人民的生活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
3.3工业区位因素教案设计(最新整理)

动 场对工业区位的直接影响逐渐增强。)
入驻湖南,主要看中
2、学生回答。(信息对于工业布局的影响越 了湖南哪些方面的优
来越大)
势?本案例说明工业
得出结论:工业区位因素是在发展变化的! 区位选择发生了哪些
3、学生讨论回答,工业污染对工业区位选择 变化?
的影响。
展示材料 2:提问,这
则材料反映出什么因
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
2.通过工业与环境的学习,培养环境保护意识。
二、重点
工业的区位因素。
三、教学方法
多媒体演示、案例教学。
四、教学过程
教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学
环
节
新 讨论:如果让你投资新建工厂,你最终的目 提问:假如你是投资 让学生设身处地
课 的是什么?你将如何选择厂址,你必须考虑 者,你投资建厂将考 设想工厂厂址的
导 哪些方面的影响因素?
虑哪些方面的因素。 选择需要考虑的
入
主要因素,激发
学生的学习欲望。
提
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以目标带动 幻灯展示学习目标
出 学习。
学
习
目
标
过 简单归纳学生回答,及时表扬。工厂正确选址我们得重点从哪些方面去考虑呢?接下来
渡 我们一起分析探讨。
概
幻灯展示:工业区位
念
的概念
诠
释
工 学生得出结论 1:运输成本(包括原料和产品 展示材料、问题 1:根 结合实际,案例
2 /3
3.3 工业区位因素教案设计
随 下列生产企业分属的布局类型是?
教师点拨
精练,及时巩固
堂 1、A.卫星制造
练
B.水果罐头生产
《工业区位因素》教学设计

《工业区位因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了解工业区位因素的概念和作用;2. 掌握工业区位因素的分类和影响因素;3. 能够分析和评价不同工业区位因素对行业发展的影响。
教学内容:1. 工业区位因素的概念和作用;2. 工业区位因素的分类和影响因素;3. 工业区位分析方法和案例分析。
教学步骤:Step 1:导入新课介绍工业区位因素的背景和意义,引起学生对课题的兴趣。
Step 2:讲解工业区位因素的概念和作用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概念和定义,并以生动的例子解释工业区位因素对行业发展的作用。
Step 3:分类和影响因素的讲解介绍工业区位因素的分类和各种影响因素,包括自然条件、交通条件、资源条件、市场条件等,并通过图表和数据解释不同因素的重要性和关联性。
Step 4:工业区位分析方法的介绍讲解工业区位分析的基本方法,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以及常用的评价指标和模型。
通过案例分析演示具体应用方法。
Step 5:小组讨论和展示将学生分成小组,提供几个不同的行业案例,要求每个小组分析和评价不同工业区位因素对行业发展的影响,并通过展示汇报给其他小组。
Step 6:总结和评价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回顾工业区位因素的重要性和应用方法。
通过问答形式进行知识检测,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学资源:1. 多媒体设备;2. 课件或投影片;3. 相关案例和数据资料;4. 小组讨论和展示的材料。
评估方式: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回答的方式检测学生对工业区位因素的理解和掌握程度;2. 小组展示评分:根据小组讨论和展示的内容和质量进行评分,考察学生对工业区位因素的分析和评价能力;3. 作业评分:布置相关作业,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和答案准确度评分,检测学生对工业区位因素的应用能力。
工业的区位因素 教案 教学设计

工业的区位因素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工业的概念和分类。
使学生掌握工业区位因素的基本内容,包括自然资源、交通运输、市场、劳动力等。
培养学生分析工业区位因素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工业区位因素。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工业发展的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学生对工业布局的关注度。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工业的概念和分类让学生了解工业的定义,掌握工业的分类及各类工业的特点。
2. 工业区位因素的基本内容让学生掌握工业区位因素的概念,了解自然资源、交通运输、市场、劳动力等对工业布局的影响。
3. 工业区位因素的分析方法教授学生如何从不同角度分析工业区位因素,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工业的概念和分类工业区位因素的基本内容工业区位因素的分析方法2. 教学难点:工业区位因素的相互作用及对工业布局的影响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我国不同地区的工业布局图,引导学生思考工业布局的原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堂讲解:讲解工业的概念和分类,让学生了解各类工业的特点。
讲解工业区位因素的基本内容,让学生掌握工业布局的影响因素。
3.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的工业案例,让学生分析工业区位因素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针对某一工业区位因素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5.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工业区位因素的重要性。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团队协作等方面。
《工业的区位因素》教学设计

《工业的区位因素》教学设计《工业的区位因素》教学设计《工业的区位因素》教学设计作者/熊世培一、目标设计1.课程目标分析工业区位因素。
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影响工业生产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
②分析某工业部门或工业区的主导区位条件。
(2)过程与方法结合本地区的实例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影响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并作出适当评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工业区位因素的学习,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
3.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二、教学重、难点分析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
三、教学过程1.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观察和考查及设计意图。
2.课堂讨论布置学生对居住场所附近的一些工厂及工业园区进行讨论,讨论的主要内容为这些工厂因素及园区选址的主要条件以及效益情况;学生分组讨论工厂及园区的情况;通过学生讨论,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脑能力。
3.阅读教材多媒体投影:影响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是什么?各因素是怎样影响工业区位的?学生先阅读教材,然后思考问题。
举例说明选择几个学生完成。
引导学生自学教材,学会利用教材分析问题。
4.课堂活动不同工业的个性化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抓住问题的主要方面。
5.展示小组的讨论结果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及时作出点评、补充;小组成员介绍讨论结果,本组其他成员补充。
有利于学生了解主要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加强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6.小结主导区位教师针对学生的结果及时作出点评、补充,这样有利于学生对区位的归纳总结。
案例分析一(惠普入驻重庆):教师针对学生的结果及时作出点评、补充,学生分析后展示,其他学生补充,有利于学生了解运输、聚集、市场等因素的工业区位的影响,加强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案例分析二(艺伞厂):教师针对学生的结果及时作出点评、补充,学生分析后展示,其他学生补充,有利于学生了解信息等因素的工业区位影响。
7.探究活动(工业污染与区位选择)学生思考后回答,有利于学生思考分析能力的培养。
高中地理《工业区位因素》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中地理《⼯业区位因素》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业区位因素》教学设计【教材版本】⾼中《地理》(鲁教版·必修Ⅱ)【课标要求】分析⼯业区位因素,说明⼯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学情反馈】⼯业是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出现的产业部门,因为要涉及⼤量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案例分析,涉及的地理背景知识较多,考法灵活,学习难度较⼤。
学⽣存在的问题只要是材料阅读不仔细,抓不住关键词;地理原理利⽤不灵活,不能因地因时制宜。
【设计思路】以问题导向的⽅式开展学习,选取实际存在的⼯业案例,通过展⽰⽂字、图⽚等资料结合学⽣⾃⼰的亲⾝感受,引导学⽣去思考、探究,发现与解决问题,培养学⽣⽤地理原理和综合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即地理实践⼒,从⽽提升学⽣地理核⼼素养。
【教学⽬标】1.进⼀步明确⼯业区位选择的分析⽅法。
2.结合材料,理解不同时间和空间维度下,⼯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3.换⼀种⾓度看待同⼀问题,强化对地理原理的理解,培养地理实践⼒。
结果展⽰材料:创⽴于1995 年的⽐亚迪公司,2003 年开阅读材料,通过阅读材结果电动汽车的核⼼部件是超级锂电池。
世界最⼤的电动汽结合以上验证所总结,1.影响特斯拉超级电池⼚落户美国的最主要原因是A .接近汽车产地 B .共享基础设施 C .科学技术先进 D .政策税收优惠2. 特斯拉在内华达州建“超级电池”⼯⼚,其考虑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A. 技术B. 能源C. 原料D. 市场3. 超级电池⼚建成对内华达州的直接影响是 A. 提⾼电动汽车产量 B. 改善⼤⽓环境质量 C. 增加⼤量就业机会 D. 促进电池技术进步⼭西省焦煤资源丰富,其灰分和硫分含量较低,所⽣产的冶⾦焦供应全国并出⼝。
据调查,1998 年⼭西省有 1800 余家⼩焦企业。
随着国家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实施⼭西省逐步关停这些⼩焦化企业,⾄ 2014 年已形成 4 千万吨级焦化园区和 14 个500万吨级焦化园区,极⼤地改变了该产业污染严重的状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
教学设计
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部分是必修二第三章的第二节第一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本部分内容在本单元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本章第一节我们已经学过“农业的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学生对区位因素有了一定的认识,因此学生容易掌握和理解本部分内容。
同时,学习本部分内容对本节剩余内容“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本章节“地域的联系”提供了理论基础。
2.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农业的区位因素,为学习“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学习提供了一定的知识铺垫和方法基础,但是工业区位比农业更加复杂,因为涉及大量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案例分析,涉及的地理背景知识较多,学习难度也较大。
3.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掌握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
b.会具体分析案例中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
2)过程与方法
a.培养学生提取加工有效信息的能力,学会看图分析问题。
b.具体案例具体分析,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知识迁移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通过学习,能够运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
b.认识到环境在工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培养科学的发展、环境观。
4.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
2)会具体分析案例中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
难点:
1)会具体分析案例中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
二.教学方法分析
1.教法
基于本课题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问题引导式教学法、自主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案例法。
问题引导式教学法、自主讨论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觉能力、思维能力、团队合作意识。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知识形成更加直观的认识。
案例法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知识迁移的能力,真正做到学有所用。
2.学法
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
通过这些方法既让学生在地理课的课堂上尽可能多的理解和记住地理知识,又加强了对学生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归纳总结能力的训练。
三.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分钟)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有哪些?
气候、地形、土壤、市场、交通、政策、技术等。
就人类社会的发展来说,工业是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出现的产业部门,与农业相比,工业生产除了场地和水源外,对自然条件的依懒性不大,这就使得工业生产在区位选择上更为灵活与复杂。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
2.讲授新知,形成体系(11分钟)
以小组合作探究形式领取资料,讨论学习。
1.全班分成5个小组,各领取两份资料。
2.阅读资料内容,分析讨论资料中所列有关区位因素和区位选择的问题。
3.成果展示。
第一组:原料
中国制糖工业分布图1)我国主要糖料作物种植区与制糖厂的分布有什么关系?2)还有什么类似工业区实例?
第二组:市场
中国瓶装饮料厂分布图1)我国瓶装饮料厂分布有什么特征?
2)为什么这么分布?
3)还有什么类似工业区实例?
第三组:交通
日本的原料进口
日本的产品出口
日本工业分布1)为什么日本的工业地带主要集中在太平洋沿岸?
2)还有什么类似工业区实例?
第四组:劳动力
1)香港被称做亚洲经济“四小龙”之一,香港在崛起之初,为什么优先发展纺织、服装和电子装配工
业?
2)还有什么类似工业区实例?
第五组:技术
1)坐落于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的高科技企业有利于发展的区位条件是什么?
2)还有什么类似工业区实例?
区位因素典型工厂同类其他工业部门选择理由
归纳总结
承转: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注重自己生活的质量,因此环境因素的作用在工业区位选择时逐渐凸显。
环境:案例分析——首钢迁址曹妃甸
⏹ 现位于北京石景山区的首钢集团,依托京西煤矿的煤炭和周边铁矿石的充足供应,成为中国特大型钢铁企业之一。
⏹ 首钢地处城市西部上风向,对北京市区环境质量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 曹妃甸地处河北省唐山市附近,处于环渤海经济中心地带。
⏹ 曹妃甸被誉为“钻石级港址”,是天然大型深水港。
⏹ 曹妃甸岛与陆地之间有大片滩涂,建厂可不占耕地。
原料指向型 甘蔗制糖厂 水产品加厂、水果罐头加工厂
运输原料成本较高或原料易腐烂变质 市场指向型 家具厂
瓶装饮料、石油化工厂、食品厂、印刷厂
产品增重、产品易损坏或易腐烂变质 动力指向型 金属冶炼厂 炼铝厂、热电厂 消耗大量能量(火电、水电)
廉价劳动力指向型
毛绒玩具厂
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制鞋厂等
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
技术指向型
精密仪器厂
集成电路、生物工程研究、卫星、航天飞
机研制、飞机制造、集成电路等
布局时应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地区
1)当年首钢选址北京的主导区位因素是什么?
2)新首钢迁址曹妃甸,它的主导区位因素有无变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结论:工业的区位选择要经济、生态效益相结合
3.课堂小结,强化认识(2分钟)
学生总结,老师补充。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包括经济因素、环境因素、其他因素三个方面。
经济因素又包括原料、市场、交通、劳动力、科技;环境因素又包括大气、水源、固体废弃物;其他因素又包括政策、动力等。
大家不仅需要掌握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并能够结合实例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课后思考,巩固提高(1分钟)
选择一个工业区域,收集相关资料,分析影响其工业发展的区位因素,并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和评价。
四.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