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道家
道家知识点归纳总结
道家知识点归纳总结道家是我国古代哲学流派之一,它的核心思想是道和无为,认为宇宙万物是无为而生的,强调天人合一、自然无为、淡泊名利、息心养性,主张安静无为,崇尚自然,注重修身养性。
道家思想对中国古代哲学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了中国传统思想的一部分。
下面对道家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道家的起源与发展道家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哲学流派,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荀子记载的老子与庄子是其代表人物。
老子是道家思想的奠基者,他创立了“道”是宇宙的根源,是无形无相的理念。
庄子是老子的学生,他进一步发展了道家思想,提出“无为而治”、“自然界”、“至乐至善”等思想。
道家思想在战国时期得到了充分发展,道家学派逐渐形成,有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
道家思想的发展推动了中国古代哲学的蓬勃发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道家思想的核心理念1. 道:道是道家思想的核心概念,道家认为宇宙的根源就是“道”。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道:“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
”意思是说道是无形无相的,无法用语言去描述,只能感知其中的奥妙。
道家认为,要实现天人合一、自然无为的境界,就必须顺应道的规律,使自己与道合一。
2. 无为:道家强调“无为而治”,认为宇宙万物是无为而生的。
人应该顺应自然,顺势而为,不刻意追求功名利禄,不做无用之事,放下执着,保持内心平和、宽广。
只有无为而治,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与快乐。
3. 自然:道家思想中,强调顺应自然,崇尚自然。
庄子在《庄子》中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意思是说人生有始有终,而知识却是无穷无尽的,要顺应自然,不要违背自然规律,要大悟于自然的奥妙。
4. 淡泊名利:道家提倡淡泊名利,不追求功名利禄,不图名利私欲而失去内心的平和。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意思是说要知足常乐,懂得节制,就能够永葆健康和长寿。
5. 息心养性:道家主张息心养性,要保持内心平和、宁静。
庄子在《庄子》中说:“养生如养性,亲之则顺,违之则难。
2017届高考历史复习——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
1、条件: (1)政治条件:中国封建制度虽然衰落,封建专制却空 前强化,封建统治仍十分稳固,还未形成资产阶级力量; 而西欧已进入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封建统治风雨飘 摇,资产阶级力量空前壮大。 (2)经济条件:明清之际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受到 封建制度的严重阻碍;而欧洲资本主义手工工场迅速发 展。 (3)文化条件:中国封建传统文化仍占统治地位;欧洲 的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使资产阶级文化迅速传播。
民本思想,提 反对不切实际 思想 出“天下为主, 的学风,提倡 主张 君为客” 实践,求真
探究1: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总结明清进步思 想的主要特点?
(1)反传统、反教条。如李贽指责儒家经典并非 “万世至论”,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提出男女 平等等思想。
(2)反封建专制。如黄宗羲对君主专制的抨击。 (3)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如顾炎武提倡“众治” 反对“独治”,强调“经世致用”等。 (4)反映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如工商皆本 思想等
单元总结: 儒学的创立及发展历程
1、创立:
春秋时期,孔子提出“仁” “礼”的学说
战国时期,孟子、发展“仁政”学说,提出“民贵君轻”思 想,荀子,仁义王道,君舟民水,礼规范人 秦朝,“焚书坑儒” 西汉,汉武帝接受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继承:
3、重创: 4、正统: 5、冲击: 6、融合: 7、高潮:
儒家思想的演变
演变线索
春秋 应运而生 战国 蔚然大宗 隋唐 新发展 明清之际 批判继承,构建起具有时代特色的 秦朝 遭到打击 西汉武帝 正统思想
魏晋南北朝 面临挑战
宋明 新体系—理学
新思想体系
• 2.儒学为什么到宋代发展为理学? • (1)宋代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尖锐,为维护统治秩序,统治者
道教考试知识点总结
道教考试知识点总结一、道教简介道教是中国的一种主要宗教,起源于中国古代,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道教主要教导的是“道”,认为万物皆有道,要顺应自然、遵循道德准则,追求心灵的洁净和精神的自由。
道教主要分为道家和道教两个派别。
道家主要注重“道”,强调通过修炼道法,达到身心的和谐,追求长生不老;而道教则围绕诸多神祇、崇拜神仙,发展出了一套体系完备的宗教仪轨。
二、道教的基本理念1. 道与道德道教中的“道”是一种宇宙的原则或者法则,是超越一切的存在。
它是大自然的规律,无处不在,包容一切。
而“道德”则是遵循“道”的行为准则和精神追求。
2. 阴阳五行道教对宇宙的认识主要建立在阴阳五行的基础之上。
阴阳代表了宇宙的动态变化,五行则代表了宇宙的物质构成。
在道教的传统中,对于宇宙的一切都能用阴阳五行来阐释。
3. 长生不老道教强调通过修行、炼丹、服用仙丹,追求长生不老的目标。
道教发展出了密宗、丹道、内丹术等实践方法,希望通过这些手段来达到长生的目标。
4. 神仙教道教所崇拜的是各种神祇和神仙,认为他们可以庇佑人类,保护世间百姓,实现人类的愿望。
这些神祇多数源自中国古代神话传说或历史人物。
三、道教的主要经典道教有众多经典著作,主要有道德经、道藏、无上文经、中庸通辩和太上清净玉册、周易等。
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道德经,被誉为道教的经典之一。
4. 道教的历史影响道教在中国古代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于中国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道教对于中国文化的智慧、医学、科学、文学、艺术等各方面都有着独特的贡献。
5. 道教的布教传播道教的传播主要包括民间传播和官方传播两种方式。
道教的祭祀、庙宇、道观、道士等都是它的传播方式之一。
在中国,由于政府的支持,道教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6. 当代道教的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代的道教在传统理念的基础上进行了现代的改革,使道教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发展和普及。
以上就是对于道教考试的基本知识点的总结。
这些知识点是道教的基础常识,也是需要我们在学习和工作中不断深化的内容。
关于道教知识点总结
关于道教知识点总结道教是中国的一种传统宗教和哲学体系,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发展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道教以“道”为核心,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道所组成、运行和影响的。
道教的理念和实践对中国文化、宗教和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世界各国的宗教和哲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下面对道教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1. 道教的起源和发展道教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原始宗教和自然崇拜。
道教的理念和实践源于中国古代的自然观念、巫术和阴阳五行等思想。
道教的发展经历了秦汉、魏晋、唐宋等朝代,不断吸收其他宗教和哲学的思想,并形成了独特的宗教体系。
2. 道教的核心理念道教的核心理念是“道”。
道教认为宇宙是由“道”组成、运行和影响的。
道无形无象,是宇宙万物的根本。
道教主张人应该顺应自然、顺应道的运行,摒弃功利、崇尚自然,追求真理、增长智慧、修身养性、达到真我。
3. 道教的主要经典道教有许多重要的经典和文献,其中包括《道德经》、《周易》、《庄子》、《南华经》、《太上感应篇》等。
《道德经》是道家经典的代表作,被誉为“道家经典之首”,它主要阐述了“道”的理念和实践方法。
4. 道教的宗教体系道教的宗教体系包括天师派、全真道、太上道等。
其中,天师派是道教的主要分支,其教义以符咒、修炼、祭祀等为主要内容,强调对神明和鬼魂的崇拜和祭祀。
全真道则注重内丹修炼和丹田导引,主张修炼炼丹以求得长生不老。
5. 道教的修炼方法道教的修炼方法包括内丹修炼、丹田导引、符咒神术、颐养生命、炼丹长生等。
内丹修炼是道教最主要的修炼方法,即修炼丹田气功,以达到炼丹长生的目的。
符咒神术则是通过符咒和法术与神明和鬼魂交流的修炼方法。
6. 道教的礼仪和仪式道教的礼仪和仪式包括道士的受戒、祭祀仪式、道观的建筑和布局等。
道士受戒是道教中的一个重要仪式,即在道观中接受长老教师的传授和授戒,以成为正式的道士。
道教的祭祀仪式包括对神灵的祭祀和祈福活动,以获得平安和福祉。
7. 道教的文化影响道教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包括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建筑雕塑等方面。
中国古代治国通论复习材料第二节 道家
第一节道家概述一、道家。
道家是我国先秦时期形成并得到充分发展的重要思想流派,与儒家并称当时的“显学”。
它的创始者是老子(聃),代表著作是五千言的《老子》(即《道德经》)一书。
主要代表人物有老子、庄子、列子、杨朱等道家哲人。
二、老子的思想。
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内容:以“道”为主宰和天下万物所生本源及其运动规律的本体论;事物相互依存、相互对立、相互转化、循环往复的朴素辩证法:“无为无不为”、知雄守雌、以退为进、柔弱胜刚强的策略论;“无为而治”、“小国寡民”的社会政治理想。
三、庄子学派。
以庄子、杨朱为代表的部分道家,主张对什么也不必认真,做到“坐忘”:“坠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提出所谓的“不拔毛”论调,“拔一毛以利天下而不为”,不遣是非,与世浮沉。
他们自然不会去注意构建系统的治国原则与管理方法,一切放任自由、无可无不可便是他们所向往的最好的社会生存境界。
四、黄老学派。
这一学派勃兴于战国晚期,盛行于西汉前期。
他们立足于老子思想的主体性,尊奉相传的黄帝学说,同时兼容并取诸子百家之长,体现出“以道德为标的,以无为为纲纪,以忠义为品式,以公方为验格”的思想特色。
这不但与庄子学派有很大的不同,而且也与老子的不少观点不尽一致,最主要的一点就是由消极避世转变为积极入世。
第二节道家治国思想的理论基础一、“道法自然”:道家治国的哲学原理。
“道”是道家思想体系的核心,是其哲学上的最高范畴。
道家认为,“道”先于物质存在而又凌驾于物质之上。
它既是产生孕育天地万物的总根源,又是制约规定宇宙一切事物运动发展的总规律。
它是永恒的,无限的,不可言说的,人的感官所不能感知的,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的这种自然属性,按道家的理解,便是自然。
在道家看来,“自然”就是道,就是规律,事物都应该顺应它自身的情况而存在、而发展,治国也不能例外。
具体地说,治国也应采取顺应万物自然本性的方式,即追求最纯真的自然——“朴”的状态,反“朴”归真,而切不可勉力人为,以致“朴散真离”,陷入不可自拔的动乱竞争局面。
高一历史百家争鸣的知识点
高一历史百家争鸣的知识点在高中历史课程中,一直以来百家争鸣是重要的知识点之一。
百家争鸣,指的是战国时期中国的百家学派纷争并兴起的局面。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高一历史百家争鸣的知识点。
1. 背景战国时期,中国的中央政权分裂成七个国家。
这些国家在政治、军事、经济等各个领域竞争激烈,为了生存和发展,各国开始积极思考如何实现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
于是,在这个思想激荡的时代,百家学派应运而生。
2. 儒家学派儒家学派由孔子创立,他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儒家学派注重礼仪、道德、教育等传统价值观念,强调君主与臣民、父子、兄弟之间的道德责任和义务。
在百家争鸣中,儒家学派逐渐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
3. 道家学派道家学派由老子和庄子等人创立,强调自然之道和无为而治。
道家学派认为世界的变化和发展是自然规律所决定的,人们应该追求无欲无求,放弃功利和权力的追逐。
道家学派提出的观念对于社会和个人的和谐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 墨家学派墨家学派创始人是墨子,他提出了“非攻”、“兼爱”等重要观念。
墨家学派反对战争和暴力,主张以兼爱为基础的和平共处。
墨家学派在当时社会中组织了大规模的爱国抗战活动,为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5. 兵家学派兵家学派由孙武(孙子)创立,提出了《孙子兵法》等重要兵书。
兵家学派从军事战争的角度研究国家治理和解决社会矛盾的方法。
他们强调权谋、战略、组织等方面的技巧,并认为军事力量是国家强盛和统一的基础。
6. 法家学派法家学派由管仲和商鞅等人创立,他们提倡法治和严厉的法律制度。
法家学派认为,通过制定明确的法律规章来维护社会秩序和国家的统一。
他们注重行政管理、刑罚法制等方面的发展,对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7. 名家学派名家学派是以学问造诣出类拔萃而受到赞誉的学者的集合。
他们在百家争鸣中没有统一的学派观点,每个名家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学术特长。
这些名家之间进行学术较量和争论,促进了知识的传播和发展。
道家基础知识入门教程
道家基础知识入门教程
道家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要流派之一,其核心思想是追求道的境界和生活方式。
下面是道家基础知识的入门教程:
1. 道家的起源:道家起源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最早的代表人物是老子。
2. 道的概念:道(Dao)是道家哲学的核心概念,意为宇宙的
本原和运行规律,也是人类追求的最高境界。
道无形无相,无处不在,超越一切现象和个体存在。
3. 自然观点:道家强调与自然和谐相处,追求自然而无为的生活方式。
他们认为,自然的运行规律是最完美的,人应该顺应自然而不去干预。
4. 道德观点:道家强调道德的重要性,认为人应该以道为准则,追求无为而治,尊重他人,保持谦虚、无私和谨慎的生活态度。
5. 手段与方法: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强调通过“无为而治,无
为而不治”的方式来达到最佳效果。
他们强调内心的修炼,通
过自我超越和修身养性的方式来达到与道合一的境界。
6. 道家经典:《道德经》是道家最重要的经典之一,由老子撰写。
该经典提出了追求道的核心思想和生活方式。
其他道家经典还包括《庄子》等。
以上是道家基础知识的简要介绍,希望能帮助你入门道家思想。
如果你对某个方面或具体概念有更深入的了解需求,可以继续深入学习相关资料。
高考历史易错易混淆知识点
高考历史易错易混淆知识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易错点1、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但不是道教的创始人,道教兴起于东汉。
2、孟子的“仁政”不是对孔子“仁”的简单继承,从纵向来说,孟子的政治思想是对孔子“为政以德”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孔子的“仁”是一种含义极广的伦理道德观念,其最基本的精神即是“爱人”。
孟子从孔子的“仁学”思想出发,把它扩充发展成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施政纲领,即是“仁政”。
3、注意墨家学派不为统治者所重视,因为它代表的是小生产者的利益。
4、兵家学派的孙膑著有兵书《孙膑兵法》,但孙膑并不主张穷兵黩武。
5、“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不意味着仅仅是儒家思想得到继承与发扬,因为在这一时期还吸取了法家、道家、阴阳家等各家思想。
易混点1、孟子的“民本”思想与社会主义民主的比较古代民本思想以“君”为本,维护君主专制统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以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目的。
2、心学与理学有明显的不同从哲学观上看,程朱理学坚持“性即理”的根本观念,建立起一套以“理”为本体、以“穷理尽性”为方法的理学体系,属客观唯心主义;陆王心学则坚持“心即理”的根本观念,建立了一套以“心”(道德仁心)或“良知”为本体、以“发明本心”或“致良知”为方法的心学体系,属主观唯心主义。
从道德主张上看,理学主张人应以外在的天理为行为规范;而心学则主张应以“内心”的自修、自省达到良知,从而为善。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易错点1、不能说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文字,只能说是目前已知的最早的汉字。
2、对秦朝“书同文”而言,政治上的统一既是其原因,也是其结果。
3、中国“文人画”的突出特点不是画景而是写意。
4、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不只是长篇小说,也有唐代的传奇小说、宋代的话本小说,还有短篇小说。
5、明清时期我国科技继续发展,而西方文艺复兴后科技也在迅速发展,但二者并不等同,我国明清时期的科技属于传统科技,而西方的是近代科技。
道家总结知识
道家总结知识导言道家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流派之一,具有深远的影响和独特的思想体系。
本文将通过探讨道家的起源、基本思想和核心观念来总结道家的知识。
首先,我们将介绍道家的起源和发展背景,然后详细阐述道家的基本思想,最后探讨道家的核心观念及其在现代社会的意义。
一、道家的起源和发展背景道家起源于中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流派之一。
道家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
老子是道家思想的奠基人,他的著作《道德经》是道家思想的重要文献之一。
庄子是道家思想的发展者和完善者,他的著作《庄子》对道家思想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道家的发展背景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社会变革和思想繁荣。
当时,中国社会面临着诸多问题,如诸侯割据、社会矛盾激化等。
在这样的背景下,道家思想应运而生,成为当时解决社会问题的一种重要思想资源。
二、道家的基本思想道家的基本思想是“道”。
道被认为是宇宙的根源,是一切事物的源泉,是至高无上的存在。
道家认为,人应该追求与道的合一,通过顺应自然的道理来达到心灵和谐与自由。
道家强调“无为而无不为”和“无为而治”。
道家认为,人应该放弃欲望,克制自己的行动,遵循宇宙的变化,顺其自然地生活。
只有通过“无为”才能达到“无不为”的境界,实现心灵的自由和身心的和谐。
同时,道家主张以“无为而治”来维护社会秩序,通过自然法则的运行来实现社会的和谐。
此外,道家还强调“至简无边” 和“虚无缥缈”。
道家认为,宇宙和人类的本质都是虚无缥缈的,万物都是流转变化的,没有固定的形态和实体。
人应该追求至简无边的境界,摆脱欲望的纷扰,达到心灵的平静和安宁。
三、道家的核心观念及其在现代社会的意义道家的核心观念包括道、无为、至简无边和虚无缥缈等。
这些观念在现代社会仍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首先,道家的观念强调了对自然的顺应和尊重。
在现代社会,环境问题日渐突出,人们应该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道家思想相关知识点总结
道家思想相关知识点总结道家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道为核心概念,通过对宇宙、人性和政治等诸多问题的思考,提出了一系列独特的观点和理论。
下面就道家思想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其内容。
一、道的概念与特征1. 道的本源:道家思想将道看作是世界万物的本原和根源,它超越了一切存在和现象,是宇宙万物的来源和运行规律。
2. 道的无处:道不存在于任何具体的地点或者状态,它是无形无物的,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3. 道的无为:道家强调无为而治,主张人们应该顺应自然,不去干涉其发展和变化,使事物自然而然地运行和发展。
4. 道的虚无:道家认为,宇宙中一切存在都是由于虚无产生的,虚无是存在的根本性质。
二、人性观点和人生态度1. 自然人:道家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与统一,提出了人本主义的观点,人被看作是自然的一部分。
2. 纯朴自然:道家主张回归本真自然的状态,追求内外一致,主张以虚心、宽容、谦逊、和善的态度来面对人生和事物。
3. 无为而治:道家思想主张推崇无为而治,强调“无为而无不为”,即顺应自然的发展和变化,不强求控制和干涉。
三、政治观点和治国理政1. 道家政治思想的起源:道家的政治思想起源于老子的《道德经》,主张以道统御天下,让事物自然运行。
2. 道家君主观点:道家主张统治者应该以道德和德政来治理国家和人民,而不是以权力和强制来压制人民。
3. 无为而治的实践:道家的政治实践主要体现在齐国的君主齐宣王和齐威王,他们推行“无为而治”政策,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四、道家与其他思想流派的关系1. 儒道之辩:道家与儒家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两大流派,它们在人性观点、人生态度和政治观点等方面存在一些差异和争议。
2. 道家与墨家:墨家强调共利,主张以实际利益为出发点,与道家的追求虚无和无为相悖。
3. 道家与法家:法家强调以法治国,重视法律的约束和制度的规定,与道家的无为而治存在一定的冲突和矛盾。
五、道家文化的影响与传承1. 道家文化的影响:道家思想对中国古代哲学、文化和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7年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老子
[键入文字]
2017 年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老子
历史网的小编给各位考生整理了2017 年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老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更多的资讯请持续关注历史网。
▲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老子生平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谥伯阳。
华夏族,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约生活于前571 年至471 年之间。
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被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
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
老子与后世的庄子并称老庄。
▲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老子的主要思想
老子试图建立一个囊括宇宙万物的理论。
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遵循这样的规律(道);
事物本身的内部不是单一的、静止的,而是相对复杂和变化的。
事物本身即是阴阳的统一体。
相互对立的事物会互相转化,即是阴阳转化。
方法(德)来源于事物的规律(道)。
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以“无为”为目的,而是以“有为”为目的。
因为根据之前提到的“道”,“无为”会转化为“有为”。
▲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老子思想的现实意义
老子思想的最深刻之处,在于他在人类文明发展的早期就揭示了文明发展的副作用,并对此进行了全面的反思。
儒家的忧患意识经常为人们所称道,而以老子为主要代表的道家对人类文明进步的反思,实质上也是一种忧患意识,而且是更深一层的忧患意识。
因为
1。
道教主要知识点总结
道教主要知识点总结道教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它的理论基础主要源自《道德经》和《老子》,后来发展成为现代道教。
道教强调顺应自然,追求心灵的宁静,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它的核心理念是道教,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是一切存在的根本。
道教强调修身养性,追求长生不老,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追求心灵的平静和自在。
道教的主要知识点包括:一、道教的基本理念1. 道道教的核心理念是“道”,它指的是宇宙的根本、源头和本源。
道教认为,宇宙的一切皆源于道,道是一切存在的本原,它超越了时间、空间和形态,是无形的、无名的、无物的。
道是万物的化育之母,万物生长、运行的根本。
追寻道、悟道、修道,是道教的中心任务。
2. 阴阳道教思想中,阴阳是很重要的概念。
阴阳哲学认为,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对立、统一协调的。
阴阳对立统一的理论不仅适用于万物,还适用于人的思想、行为和社会生活。
道教倡导阴阳平衡,追求心灵、身体、社会的和谐。
3. 长生不老道教倡导追求长生不老,主张通过修炼修心,摄生养生,延年益寿,达到长生不老的目标。
道教发展出了大量的长生不老的修炼方法和养生保健的理念。
4. 无为而治“无为而治”是道教政治哲学的核心概念。
道教认为,万物自然而然地运行,不需要人为的干预。
因此,人们应该顺应自然,不要强行干预,以达到政治和社会的和谐。
二、道教的教派和流派1. 全真派全真派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道教教派之一,由王重阳创立于宋代。
全真派以修道修身为主,注重内功修炼,倡导清静无为、习武养生。
2. 观音派观音派是中国古代的主要道教教派之一,以崇拜观音菩萨为主要信仰。
观音派重视慈悲、悲悯、救苦救难,以观音菩萨的慈悲为修持主旨。
3. 明教明教是道教的一支,是指道教在明代的发展。
明教主张道教与儒教、佛教的融合,倡导清明、宽宏,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主张个人修行与社会和谐的统一。
4. 混元道混元道是道教的一派,主张融合阴阳、道教、佛教、儒家等多元教义。
高考道法必背知识点
高考道法必背知识点高中生活对于许多人来说是人生中最为重要的时期之一。
在这个阶段,学生们要面对各种考试,其中最关键的一项就是高考。
而在高考中,道法是一门常见的考试科目,需要学生们熟练掌握其中的知识点。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些高考道法必背的知识点。
第一,道家思想。
道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考道法中必备的知识点之一。
道家思想的核心观念是“道”,源于老子的《道德经》。
在道家思想中,强调追求自然、返璞归真的生活方式,主张无为而治,追求个人内心的平静和自由。
了解道家思想的核心理念,有助于理解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第二,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对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是高考道法中重要的考点之一。
儒家思想注重礼仪、道德和家庭伦理,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儒家思想对于培养德行和品德有着深远影响,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掌握儒家思想的基本原则,对于理解高考道法中的伦理与法律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法家思想。
法家思想在中国古代的政治和法律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是高考道法中必须掌握的知识点。
法家思想注重法律的权威和实用,追求法治的目标,强调严明的法律制度和公正的法官裁决。
法家思想对于理解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起源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也是理解现代法律制度的基础。
第四,道德伦理与法律的关系。
在高考道法中,道德伦理与法律的关系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道德伦理是人们共同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而法律则是一种强制力的行为规范。
道德伦理与法律之间既有区别,又存在联系。
理解道德伦理和法律的关系,对于正确解答与伦理与法律相关的问题非常重要。
第五,宪法和法律系统。
在高考道法中,宪法和法律系统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宪法是国家的基本法律,规定了国家的制度、权力分配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法律系统是指法律的体系和组织结构,包括宪法、刑法、民法、行政法等各个领域的法律。
了解宪法和法律系统的基本原理和要点,对于高考道法中的法律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
道家思想相关知识点总结
道家思想相关知识点总结一、道家思想的起源和发展道家思想起源于中国先秦时期的春秋战国时期,由老子和莫子等人创立并发展。
老子是道家思想的奠基人,其主要著作是《道德经》,莫子是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主要著作是《莫子》。
道家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想体系,对中国古代哲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在后来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道家思想逐渐与儒家、墨家等其他学派相互交融,形成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多元化和丰富性。
道家思想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史上具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价值,对后世的哲学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道家思想的核心理念道家思想的核心理念是“道”,主张“道法自然”,强调无为而治,提倡顺应自然、追求自由、尊重自然规律。
在《道德经》中,老子提出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等经典论断,阐述了道家思想的主要理念。
道家思想的主要特点是返璞归真、无为而治、顺应自然、尊重自然等,这些理念都体现了道家思想对自然、宇宙和人性的深刻探索,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道家思想的主要观点1. 无为而治:道家思想主张无为而治,认为“无为而治”是一种最高的治理原则。
这并不是指不做任何事,而是指顺应自然、遵循道的规律,不做违背自然规律的事。
它是一种顺应自然、尊重自然的治国理政的理念。
2. 自然无为:道家思想主张自然无为,认为“自然无为”是一种至高无上的状态。
这并不是指自然界没有任何作为,而是指自然界运行的规律是自然而然的,不需要人为干预。
它是一种让事物自然发生、顺其自然的状态。
3. 道法自然:道家思想主张道法自然,认为“道法自然”是一种至理真理。
它强调宇宙万物存在的道是一个无形的规律,顺应这个规律是追求智慧和幸福的最高理念。
4. 无为而治:道家思想主张无为而治,认为“无为而治”是一种最高的治理原则。
这并不是指不做任何事,而是指顺应自然、遵循道的规律,不做违背自然规律的事。
它是一种顺应自然、尊重自然的治国理政的理念。
历史道法知识点总结
历史道法知识点总结道法是指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所涉及到的道教和法家思想和实践体系。
道家思想主要包括道经、道德和道术,而法家思想则主要包括法律、政治和军事。
在中国古代,道法对于社会和政治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也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
一、道教1. 道家思想的起源和发展道家思想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其主要代表人物有老子和庄子。
老子的《道德经》是道家思想的代表作,提出了“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的理论,强调了道的无为而治和反对名利的观点。
庄子的《庄子》则进一步发展了道家思想,提出了“逍遥游”、“鱼游乎海,善跃者为之”等思想,强调了个体自由和超越世俗的境界。
2. 道德修养和道术实践道家思想主张修养自身的道德品质,追求自然的简朴和超脱尘俗的境界。
在道教传统中,一些修道者通过炼丹、修炼等方式追求长生不老和超脱生死的境界,形成了道术实践的特色。
3. 道教的兴盛与发展道教在汉代时期开始出现,形成了经书、修行、组织等完整的体系,并且得到了各级官府的支持和尊崇。
隋唐时期,道教达到了繁盛的顶峰,形成了道教教派、道观、道士等完整的制度,影响了中国古代社会和文化的发展。
二、法家1. 法家思想的兴起和发展法家思想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其主要代表人物有李斯和韩非。
李斯的《韩非子》提出了“去文,追实”的观点,主张法治和重视实际的政治和管理方式。
韩非的《韩非子》则进一步发展了法家思想,主张法律和刑罚的严明,提出了“法术”、“势术”等理论,强调政治权力和统治阶级的合法性和权威性。
2. 法家的政治理论和实践法家思想主张集权统治和强力长治,其政治理论主要包括“六经”、“升官”,“刑罚”等内容。
法家的政治实践主要包括刑名、县官、刺史等政府职能,形成了权力集中和等级分明的政治体系。
3. 法家和道家的比较法家和道家在政治理论和实践上存在明显的差异。
法家重视政治权力和实际管理,在政治上强调法治和刑罚,重视统一权威的作用;而道家强调自然和无为而治,以道义和修养为重,追求内在的自由和超越生死。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道家:①老子:A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的学说含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政治上主张“无为”,反对采用严刑峻法。
B著有《道德经》一书,含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认为对立的东西是互相转化的。
②庄子:A发展了老子的唯心主义哲学,是战国时期道家的代表人物,认为世界就是“我”的主观产物。
他鄙视富贵利禄,痛恨“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的不公平社会现象。
儒家:①孔子:A儒家学派创始人,提出“仁”的学说,“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
他对“仁”有许多解释,如孔子说“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
B孔子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统治者要爱惜民力,取信于民,正身律己。
在政治上他主张逐步改良,认为历史是不断演进的。
C但维护周朝的“礼”,主张贵贱有“序”,这是他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
D 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
“有教无类”思想推动了古代文化教育的发展。
E编订和整理儒家“五经”,——《诗经》、《尚书》、《礼》、《易》和《春秋》,保存了古代文化。
他的思想后来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儒家文化也成为我国传统文化最主要的部分。
②孟子:A提出“仁政”和“民贵君轻”思想。
B他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
C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的劳动时间,宽刑薄税。
D,主张“性本善”论,在封建社会里,被统治者尊为“亚圣”。
③荀子:自然界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制天命而用之”,即掌握自然的变化规律而利用它,造福人类。
墨家: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和“尚贤”,代表平民利益。
法家:韩非子,①认为历史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当代必然胜过古代;主张不遵循古法,不墨守成规,要按照现实需要进行改革;②主张“以法为本”来治国,法治的对象是广大臣民,除国君以外,不论贵贱,一律要受法的约束;这对于打击奴隶主贵族特权,维护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制具有进步意义。
道家 高二历史
老子说, 走过的 路太多, 走过的 路不走
道家基本观点
• 道法自然:道家认为道是万物的根本,而万物都按自己的 天性自然而然变化,所以大道本身也按自然而然的规律变 化,正如魏晋学者王弼所说,道法自然就是“在圆法圆, 在方法方”。 • 无为而治:与无为一样,人们对无为而冶的理解也众所纷 纭,歧义百出。通常人们认为,所谓的无为而冶有宽刑简 政 、休养生息;官无为而民自化;上无为而下有为;有 所为有所不为等几种理解。 • 道生法:这是道家黄老派的基本主张,它不但说明了法律 本身合法性的来源,也为道家冶世铺平了道路。同时这一 理念也是道家黄老派与法家的重大区别。道家黄老派和法 家一样主张依法治国,但法家主张“法自君出“,而道家 黄老派主张君主或者圣人必须“因道生法“,制定的法律 必须考虑民俗民情。正如黄老道家代表人物慎到所说“法 非从天下,非从地出,发于人间,合乎人心而已。”
道家来源
• 学者来源:道家学者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如司马淡一类的
史官,他们带给道家的 ,是经世致用的传统,所以《汉书· 艺文 志》认为:“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 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 术也。”而《汉书· 艺文志》中所记载的道家书籍,绝大多数也 是讲述历史上治国安邦的大道理;二是如庄子一般的隐士,他们 带给道家的,按古人的说法,是隐逸和出世的传统;按西方人的 法,是个人主义和政治不合作的传统。
主要代表人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键入文字]
2017 年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道家
历史网的小编给各位考生整理了2017 年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道家,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更多的资讯请持续关注历史网。
▲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道家的特点
道家以“道”为核心,认为天道无为、主张道法自然,提出道生法、以雌守雄、刚柔并济等政治、军事策略,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是“诸子百家”中一门极为重要的哲学流派,存在于中华各文化领域,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大量的中外学者开始注意到与吸取道家的积极思想,故学者说:“道家思想可以看为中国民族伟大的产物。
是国民思想的中心,大有‘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
日用而不知’的气概。
”
然由于道教佛教化过重,道教也只奉元始天尊为最高神而老子则为元始天徒孙与佛教《正诬论》等说法如出一辙。
而道教也只是以道家思想为旗帜,吸引仰慕老庄的慕道者,为了诱导大量崇尚道家的文人入道。
与道家思想关系反不如中国化佛学等来的亲近。
▲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道家的影响
对中国的影响
道家对中国文化的贡献比起儒家更为重要,只是在政治思想上“儒”为表象,“道”为实质,以致世人忽视而已。
而道家在理论能力上的深厚度与辩证性,则为中国哲学思想中所有其它传统提供了创造力的泉源。
至于道家文化在中国音乐、绘画、文学、雕刻等各方面的影响,则是占据绝对性的优势主导地位,即使说中国艺术的表现即为道家艺术的表现亦不为过。
道家哲学也对中国政治活动提供了活络的空间,使中国知识分子不会因太强的儒家本位的政治理想而执着于官场的追逐与性命的投入,能更轻松地发现进退之道,理解出入之间的智慧。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