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童谣
第五章 儿歌 儿童诗
![第五章 儿歌 儿童诗](https://img.taocdn.com/s3/m/b5a4ee1b0066f5335a8121b5.png)
字头歌示例
从西头,到东头,
这边来了个小老头。
穿着靴头,带着帽头,
腰里掖着个小斧头,
上山头,砍木头,
砍了这头砍那头,
跟上山来个小丫头,
拿着一篮小馒头。
摔了一个小跟头,
碰了丫头的花花头。
小丫头,不啼哭,
数数歌示例
一二三四五六七, 七六五四三二一。 七个妞妞来摘果, 七个花篮手中提, 七个果子摆七样, 苹果、桃子、石榴、柿子、李子、
栗子、梨。
数数歌示例
还有一类数数歌,不仅能帮助幼儿 识别简单的数和数序,还能训练初
步的计算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一个蛤蟆一张嘴 两只眼睛四条腿 扑通扑通跳下水 两只蛤蟆两张嘴 四只眼睛八条腿 扑通扑通跳下水
×× 这首儿歌节奏鲜明,中间虽有换韵,但音
韵流畅,音乐性极强;语言简洁单纯,句式 错落有致又不失工整,读起来朗朗上口,具 有很强的音乐感染力。
儿歌音韵美
儿歌可唱可诵,不仅显现出鲜明的节奏, 而且极富音韵美。在诵唱之中充分体现其生 命力,它那和谐的韵律入耳入心,从听觉上 给幼儿以愉悦。据心理学研究证明,低幼儿 童对音乐的敏感几乎是本能的、先天的,因 音乐韵律合乎人的心律跳动,因而会引起幼 儿生理上的快感。儿歌之所以能在各种儿童 文学体裁中最早对低幼儿童产生影响,原因 就在于此。
你拍十,我拍十,脏的东西不要吃
作品示例
这首儿歌可以两人一组进行操 作,在这种轻松自由的歌戏操作 中,能培养儿童良好的生活习惯 和卫生习惯,使他们学会合作与 分享,并能感受到儿歌生机盎然 的趣味。
儿歌的特殊艺术形式
(一)摇篮曲 摇篮曲又称催眠曲、摇篮歌,古代名
精编小学生养成教育儿歌集
![精编小学生养成教育儿歌集](https://img.taocdn.com/s3/m/bc9bb706f78a6529647d536b.png)
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湘江小学养成教育童谣集(一)快乐学习谣a.上学谣小学生们起得早,按时上学不迟到。
衣着整洁讲仪表,鲜红领巾胸前飘。
见了老师问声早,见了同学问声好。
问早问好有礼貌,湘江会变更美好。
b.学习谣一二三四五,学习要刻苦。
五四三二一,考试争第一。
六七八九十,学习要踏实。
十九八七六,方法要吃透。
c.读书谣小朋友,爱读书,读书姿势很重要。
头要正,身要挺,足放平来肩不耸。
还要记住有三到,眼到口到心也到。
如果这些能做好,读书感受一定妙。
d.写字谣学写字,要记住,头要正,肩要平,身子坐直纸放正。
眼离本子有一尺,手离笔尖有一寸,身离桌边有一拳。
写字认真心要静。
e.课前准备谣上课铃声嘀铃响小朋友们进课堂文具课本放整齐静候老师把课上f.上课谣铃声响,上课了,专心听讲纪律好。
动动手,动动口,开动脑筋勤思考。
你一言,我一语,这样发言可不好。
要发言,先举手,起立站直再开口。
不扭捏,不害羞。
回答声音要响亮。
有疑问,大胆说,课堂知识当场了。
g.下课谣文明休息不喊叫上下楼梯往右靠教学楼内不奔跑互助友爱不争吵不打不骂也不闹保证安全最重要h.作业谣家庭作业认真做抓紧时间不能拖字体工整且规范反复检查不出错i会学习学习学习会学习,考试时候心要细。
平常思考勤练笔,课上发言要积极。
听课要会做笔记,遇题思路要清晰。
学习学习会学习,考试争取考第一。
j学数学数学数学我爱你,各种公式都牢记,课上答问要积极,不懂就问听仔细,课外多做练习题,课本知识多复习,熟练掌握各型题,写完作业再预习,灵活运用学知识,我们都要爱学习。
K读懂题意再答题不要厌倦数学题,方法正确要牢记,第一认真细读题,读懂题意后分析。
第二分析要仔细,仔细分析后答题。
第三卷面要干净,解答完题后检查。
语文童谣作文歌作文不是唱高调,真实感受最重要。
不要使用大人腔,童心童言不可少。
想法看法也要写,一句不能拉下来。
平时怎想就怎写,胡编乱造不能要。
真情真话真感受,写出作文受表扬。
学会使用工具书同学们,要牢记。
小学数学必背公式全集
![小学数学必背公式全集](https://img.taocdn.com/s3/m/e1d8643c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a1.png)
小学数学必背公式全集一、小学数学几何形体周长面积体积计算公式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ab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S=a.a= a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直径=半径×2 d=2r 半径=直径÷2 r= d÷2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 =2πr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公式S= a×h÷2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S= a×a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S= a×b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S= a×h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S=(a+b)h÷2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abh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aaa圆的周长=直径×π 公式:L=πd=2πr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 公式:S=πr2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公式:S=ch=πdh=2πrh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 公式:S=ch+2s=ch+2πr2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公式:V=Sh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公式:V=1/3Sh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分数的除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二、单位换算(1)1公里=1千米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2)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3)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4)1吨=1000千克 1千克= 1000克= 1公斤 = 2市斤(5)1公顷=10000平方米 1亩=666.666平方米(6)1升=1立方分米=1000毫升 1毫升=1立方厘米(7)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8)1世纪=100年 1年=12月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平年2月28天, 闰年2月29天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 1日=24小时 1时=60分1分=60秒 1时=3600秒三、数量关系计算公式方面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2、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8、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四、算术方面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如:(2+4)×5=2×5+4×5.6.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7.等式:等号左边的数值与等号右边的数值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8.方程式: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式.9.一元一次方程式: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一次的等式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式.学会一元一次方程式的例法及计算.即例出代有χ的算式并计算.10.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分的数,叫做分数.11.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12.分数大小的比较:同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大,分子小的小.异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先通分然后再比较;若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13.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14.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分母.15.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16.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17.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18.带分数:把假分数写成整数和真分数的形式,叫做带分数.19.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20.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以分数的倒数.21.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以乙数的倒数.五、特殊问题和差问题的公式(和+差)÷2=大数(和-差)÷2=小数和倍问题和÷(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者和-小数=大数)差倍问题差÷(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小数+差=大数)植树问题1 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1)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全长=株距×(株数-1)株距=全长÷(株数-1)(2)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株数=段数=全长÷株距全长=株距×株数株距=全长÷株数(3)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全长=株距×(株数+1)株距=全长÷(株数+1)2 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如下株数=段数=全长÷株距全长=株距×株数株距=全长÷株数盈亏问题(盈+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大盈-小盈)÷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大亏-小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相遇问题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追及问题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流水问题(1)一般公式: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静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水流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2)两船相向航行的公式:甲船顺水速度+乙船逆水速度=甲船静水速度+乙船静水速度(3)两船同向航行的公式:后(前)船静水速度-前(后)船静水速度=两船距离缩小(拉大)速度浓度问题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利润与折扣问题利润=售出价-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折扣=实际售价÷原售价×100%(折扣<1)利息=本金×利率×时间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5%)工程问题(1)一般公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2)用假设工作总量为“1”的方法解工程问题的公式:1÷工作时间=单位时间内完成工作总量的几分之几1÷单位时间能完成的几分之几=工作时间小学数学公式顺口溜1.乘法口诀童谣一只田鸡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
数字歌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数字歌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f02f84ec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05.png)
在形式上与小学数学具凝聚了中华民族世代涉及数学、人伦等诸多方面内容。
结合数学学1—10中的10个阿拉伯数创造了一些把字形《1—10字形歌》:2像小鸭水上漂。
3像耳朵听声9像勺子来盛饭,10像铅笔1—10中10个数字的形把这些数字与日常生对10个数字的形状进行景物。
人们有利于培促进儿童对数的意义的理解以再辅以韵文的形式,非常:“一朵花,两朵花,花儿像我我像草原风光无限好;五棵树,六棵七条河,八条河,河水浇出丰收山里宝藏采不完。
”该歌谣将数是很好的教学素材。
:“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四只眼睛八条腿。
三只青蛙扑通教学创新扑通跳下水。
”该歌谣以青蛙只数的变化引发的嘴、眼睛、腿的数量变化为素材,引导学生进行倍数等乘法知识的学习,无论是韵文的方式还是小青蛙的引入,都充满了儿童情趣,非常契合儿童的认知特点。
(三)与民俗文化相关联的数字歌谣民俗文化是民间流行的风俗文化的统称,涵盖节气文化、礼俗文字、品行教化等丰富的内容。
将数字嵌入民俗文化当中,可以突显民俗文化的数字情趣。
二十四节气是古人观察太阳周年运动所形成的节令知识,反映了节令与农事活动的关系,蕴含着中华民族顺天应时的思想智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鲜明标识。
二十四节气歌谣有许多版本,如广西版本的《节气歌》:“正月雨水落连连,立春过后农忙天。
二月惊蛰撒谷本,春分来到护秧田。
三月清明插秧忙,谷雨赶播中造秧。
……十月立冬塘干了,小雪开沟挖塘忙。
十一月来是大雪,冬至来到人不闲。
十二月来小寒到,大寒天冷过一年。
”该歌谣其实还关联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在我国漫长的农耕社会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将礼俗教化内容编成韵文形式,适当嵌入序数词语,于是形成带数字的礼俗文化歌谣。
如《新婚撒帐词》:“一进新房,双凤朝阳,恭贺新郎,满门热闹,兰桂腾芳,燕尔新婚,喜报吉祥,诸位亲长,听撒洞房。
一撒荣华富贵,二撒金玉满堂,三撒三元及第早,四撒龙凤配呈祥,五撒五子拜宰相,六撒六合同春长,七撒夫妻同偕老,八撒八马转回乡,九撒九九多长寿,十撒十全大吉祥。
《数鸭子》说课稿5篇
![《数鸭子》说课稿5篇](https://img.taocdn.com/s3/m/cd0fdab5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62.png)
《数鸭子》说课稿5篇《数鸭子》说课稿1一、教学内容歌曲《数鸭子》是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的歌曲。
二、教材分析《数鸭子》是一首颇具说唱风格、形象生动、活泼有趣的童谣歌曲。
歌词描述了小朋友看到鸭群游过大桥、兴奋地数鸭子的情景。
歌曲前后皆有说唱结合,表现出儿童活泼可爱的天性,童趣盎然。
歌曲第一段描述小朋友们在门前大桥下数鸭的情景,第二段以老爷爷风趣幽默的口吻教育孩子平时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别贪玩忘了上学,还形象地告诉孩子们考试时千万别抱回“鸭蛋”,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三、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目标1、完整而有表情地演唱《数鸭子》,数板与歌声能很好地衔接,把握节奏能跟着伴奏音乐背唱《数鸭子》。
2、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进一步感受四四拍歌曲的'特点。
教学重点完整而有表情地演唱《数鸭子》并能跟着伴奏音乐背唱歌曲。
教学难点用不同的节奏型、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感受音乐的美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创造为目的”的原则,发展学生的能力,这也是本课的难点。
四、说教学程序第一步:创设情景、激趣导入音乐欣赏运用故事导入法,同时出示多媒体课件,引出歌曲:《数鸭子》。
歌曲教学之前,设置二个声部的节奏练习,可以让学生在合作中得到锻炼,培养节奏感和合作能力。
将全班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念数板内容,一组模仿鸭子的叫声。
甲:门前大桥下│游过一群鸭0│快来快来数一数│二四六七八0‖乙:嘎嘎第二步:学习歌曲《数鸭子》(1)播放《数鸭子》,学生整体感知歌曲的旋律。
(2)谁听过这首歌?你能为大家唱一唱吗?(一部分同学肯定比较熟悉)(3)让学生找找歌谱有没有相似的地方。
(4)请会唱的学生跟琴小声演唱歌曲。
(5)教师给予点评,并指导学生演唱歌曲中的难点。
如休止符、一字多音的地方等等。
(6)通过各种形式演唱歌曲:接龙唱,男生、女生唱等等。
只是会唱还不行,二年级的学生年龄小,演唱过程中,极容易拖拍子,教师要指导学生用清晰的咬字、吐字和正确的演唱速度来表现歌曲的生动活泼和趣味性。
小学一年级语文《数字歌》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数字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9fa39be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6a.png)
小学一年级语文《数字歌》教案【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展开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形,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以下是作者整理的小学一年级语文《数字歌》教案相干资料,期望帮助到您。
1.小学一年级语文《数字歌》教案教学目标:1、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认识本课的11个生字,培养学生的各种识字能力。
会随文识字,听读识字。
2、通过看图和朗诵能知道图画和句子的意思。
通过朗诵课文内容,培养酷爱大自然的感情。
3、练习量词的使用。
教学重点:1、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认识本课的11个生字,培养学生的各种识字能力。
会随文识字,听读识字。
2、练习量词的使用。
教学难点:培养识字能力。
教法:启示引导法、讲授法。
学法:视察法、认一认、读一读。
教学准备:多媒体、生字卡教学进程: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爱好不爱好小动物?(爱好)你们都爱好那些小动物?(鱼、鸟、羊、鸡、马……)在一个美丽的农场里,不但有很多动物,而且品种也很多。
有个粗心的饲养员数了半天也数不清,小朋友能帮他数一数吗?你们真热情!请把课本翻到第11页,在书上数一数每种动物有多少。
谁来告知饲养员?请举手,大部分小朋友都数完了,还有个别没数完的不要紧,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3单元:数字歌,请小朋友们齐读课题。
二、出示目标1、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认识本课的11个生字,培养学生的各种识字能力。
会随文识字,听读识字。
2、通过看图和朗诵能知道图画和句子的意思。
通过朗诵课文内容,培养酷爱大自然的感情。
3、练习量词的使用。
三、新授1、刚才你们数得真认真,现在把我们数的按顺序整理一下,就成了一首有趣的小诗歌。
(1)用手指着,小声读一读。
把不认识的字用爱好的符号标出。
(2)两人一组用你爱好的方法识字。
注意用好你的“手指笔”。
(3)真有趣的小诗,老师也想读一读,好吗?老师读时你怎样做?引导学生指读。
小学一年级语文《数字歌》优质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数字歌》优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4f03f3a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dc.png)
小学一年级语文《数字歌》优质教案小学一年级语文《数字歌》优质教案范文小学一年级语文《数字歌》优质教案范文1教学目标:1.认识9个生字。
会写4个字。
认识2个笔画:横、竖。
了解笔顺规则:先横后竖。
2.自主积累词语。
3.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
4.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时数: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观察课文插图,引导小朋友与老师对话。
适时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二)老师领读。
(分三句读)。
注意读准字音,尤其是'二、三、四、十'这四个字音,si sān为平舌音,er 为卷舌音,shi为翘舌音。
学生发音不准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多读几遍。
(三)学生朗读课文。
(保证朗读的时间,朗读方式要多)(四)随文识字。
1.读准字音。
先读课文,再看生字表,把课文中及板书中的生字找出来。
采用多种形式,如卡片,开火车,小老师,猜字游戏,多媒体'字宝宝'等调动小朋友学习兴趣,反复认读生字,读准字音。
2.了解字义。
让学生知道'一'是一个数字,是一本书的'一',一张桌子的'一'。
然后再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还可以用'一'说什么。
例:一个铅笔盒,一把尺子,一块橡皮等,在学习'一'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学习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表示数目的字。
3.分别汉字与阿拉伯数字。
告诉小朋友,这些字虽然表示数量,但是它们是汉字,与数学课上学的阿拉伯数字在写法上不同。
(五)朗读课文,熟读成诵,巩固识字。
(六)作业。
第二课时(一)复习。
1.朗读并背诵课文。
2.认读生字卡片。
(二)随文识字。
记住字形(会写字)。
明确目标:会写'一、二、三、十'这四个字。
学习笔画:'一'口念'写一字,横'。
观察:'二、三、十'有几笔,都有哪几笔。
书空写'二''三'。
一年级数学入学歌谣大全
![一年级数学入学歌谣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f5a4f674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c9.png)
一年级数学入学歌谣大全
一年级的数学入门学习对于孩子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步,通过歌谣的形式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记忆和理解数学概念。
以下是一些适合一年级数学入门的歌谣,可以帮助孩子们学习基础的数学知识。
1.数数歌
一二三,爬上山,四五六,翻跟头,七八九,拍拍手,十个朋友一起走。
2.加法歌
加法简单又好玩,数数一起往上涨,1加1是2,2加2是4,3加3是6,4加4是8,我们一起来数数,加法让我们更聪明。
3.减法歌
减法也不难,我们一起来试试看,10减去1是9,9减去1是8,8减去1是7,7减去1是6,一减一等于零,减法真是有趣。
4.乘法歌
乘法是个好帮手,让我们来数一数,1乘以1是1,2乘以2是4,3乘以3是9,4乘以4是16,乘法让我们更快,学习数学更有趣。
5.分数歌
分数就像大蛋糕,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份蛋糕分成两,就是二分之一,两份蛋糕分成四,就是四分之一,分数让我们学会分享,数学更有意义。
6.形状歌
圆圆的太阳,方方的桌子,三角形的小旗,长方形的大门,梯形的屋顶,圆形的钟表,形状世界真奇妙,数学让我们更了解。
7.时间歌
1点钟,2点钟,3点钟,4点钟,5点钟,6点钟,7点钟,8点钟,9点钟,10点钟,11点钟,12点钟。
时间让我们学会珍惜,数学让我们更准时。
这些歌谣可以帮助孩子们在学习数学的同时,也能够享受学习的过程,通过朗朗上口的歌谣,让孩子们对数学有更深的理解和记忆。
巧用数学童谣打造高效课堂
![巧用数学童谣打造高效课堂](https://img.taocdn.com/s3/m/86d0203d10661ed9ac51f30f.png)
巧用数学童谣打造高效课堂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小精灵,只有在课堂中注入活力,才能使学生动起来,整个课堂才能变得活灵活现,有血有肉,学生才会喜欢你的课堂。
怎样才能使你自己的课堂变得生动得体,活灵活现呢?在数学教学中,难懂易忘的数学知识,往往给学生学习带来障碍,为了解决好这个问题,可以采用歌谣记忆的方法进行教学。
儿童活泼好动,兴趣广泛,好奇心强。
教育应考虑到儿童已有经验与认知结构的独特性,施以儿童的教育。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适时巧妙地利用童谣辅助教学,是保持儿童天性,凸显儿童主体自由的儿童教育的应然追求。
童谣的固有特性及儿童的心理与生活特点决定了数学童谣可以作为一种新的数学教学途径,具有独特的应用价值。
一、数学童谣教育的新途径数学童谣是儿童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表达形式,它的流畅的语言、和谐的韵律、活泼的形式、鲜明的节奏,朗朗上口、悦耳动听,语言形象生动,便于记忆。
童谣的趣味性使儿童乐于吟诵。
童谣可以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将儿童组织起来进行数学学习。
它以一种新颖的、娱乐的、高效的方式,将儿童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整体,发出共同的声音,产生出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数学童谣是学生学习时比较容易接受的一种知识呈现方式。
数学童谣能打造孩子美好童年,构建孩子数学乐园。
数学童谣教学适应儿童的年龄特点,使孩子们喜闻乐见,便于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在内容上力求把数学语言通俗化、趣味化。
数学童谣教学能很好地促进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它可以将抽象、零散和易混的知识归纳到琅琅上口、寓教于乐的具体形式之中,学生可以很容易的记住并进行知识的迁移,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难题,巩固记忆,改变传统数学课机械、呆板、枯燥乏味的现象,营造轻松活泼、鲜明、生动的学习氛围,从而激发学生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例如面对一年级新生教学“1”时,可以引申以下诗句:一帆一浆一扁舟,一个渔翁一钓钩,一俯一仰一场笑,一江明月一江秋。
学生学习时可以左右手轮换伸出一个手指,这样既学习了“1”,又陶冶了情操,虽然学生对诗句的意思连一点朦胧的感觉也没有,但对以后将会大有裨益。
5的乘法口诀
![5的乘法口诀](https://img.taocdn.com/s3/m/3f8aa00dcc7931b764ce150a.png)
《5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大北街小学蒲钰梅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5的乘法口诀》教学目标:1、经历编写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知道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
知道编制口诀的方法。
2、掌握5的乘法口诀,能用5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训练学生观察,比较,归纳的能力。
4、体会学习乘法口诀的意义,感受我国语言文字的魅力和数学文化。
教学重点:是学生经历5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概括并记住5的乘法口诀。
难点:理解每句口诀的意义,探究并掌握5的乘法口诀。
突破方法:通过交流讨论,让学生自己感知形成过程。
教学流程:教学流程:一、童谣引入放童谣。
孩子们听,像这种短小简洁的歌谣,喜欢听吗?(喜欢)好听又好记,那你听到里面的数学知识的了吗?(听到了),哪一句?(一一得一)谢谢,请坐。
对,数学知识也可以编成这样的歌谣来记忆。
(白板显示)先来看几组花:一共有几朵?你会列算式吗?1用加法:2+2+2+2=8这样的加法可以改写成乘法算式吗?(4*2)得多少?怎么算的?(4个2相加得8)还可以怎么写?(2*4)得多少?怎么算的?2.孩子们,真棒。
我们一只手有几根手指?(5):数一数5只手有多少根手指?几个几个数的?(5个5个的数)就是这样,连续加5 。
5——()——()——()——()谁能把每次加得的结果告诉大家?说得真清楚,谢谢你!谁能列式计算?5+5+5+5+5=25可以列出更简单的算式吗?5*5得多少?怎么算的?(5个5相加得25)这是我们上节课学习的几个几相加可以用乘法表示。
从书写上看,乘法比加法更简便,但计算时每次都是先算加法算式的得数而得乘法算式的得数的,多麻烦呀,不简便。
可我们中国计算乘法的简便方法是古今闻名的,又快又准,连英国的小朋友也在学习呢,你们想学吗?二、探究新知(一)1.刚才用5根手指表示1个5,现在请看,用什么表示的?(5个圆点)(说不出来我直接说)(手指白板)这是点子图。
表示1个5。
1个5是52.出示两组5个点,两组呢?表示几个5?(2个5)3.全部出示剩下3组点子:剩下的呢?(3个5,4个5,5个5)4.可以根据点子图写加法算式吗?(可以)我们来开火车,看哪组坐的端正。
自编童谣
![自编童谣](https://img.taocdn.com/s3/m/84f9d5f9f61fb7360b4c654f.png)
学习习惯童谣作者: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东坑中心小学 魏喜凤 1、上学sh àngxu ã歌g ē春天ch ūnti ān 到d ào ,鸟儿ni ǎo ãr 叫ji ào,春风ch ūnf ēng 吹chu ī,柳絮li ǔx ù飘pi āo。
小学生xi ǎoxu ãsh ēng,上sh àng 学校xu ãxi ào , 红领巾h ïngl ǐngj īn ,微微w ēiw ēi 笑xi ào。
树sh ù理想l ǐxi ǎng ,立志l ìzh ì向xi àng,蹦b âng 蹦b âng 跳ti ào 跳ti ào 把b ǎ学xu ã上sh àng。
2、课堂k ât áng 学习xu ãx í上课sh àngk â铃l íng 儿ãr 丁当d īngd āng 响xi ǎng,我们w ǒmen 快步ku àib ù进j ìn 课堂k ât áng 。
不b ù说笑shu ōxi ào ,不b ù吵闹ch ǎon ào,静j ìng 等d ěng 老师l ǎosh ī把b ǎ课k â上sh àng。
书本sh ūb ěn 文具w ãnj ù放f àng 整齐zh ěngq í,身子sh ēnz ǐ坐zu î正向zh ângxi àng 前方qi ánf āng。
认真r ânzh ēn 听t īng ,仔细z ǎix ì想xi ǎng,回答hu íd á问题w ânt í先xi ān 举手j ǔsh ǒu,争zh ēng 当d āng 文明w ãnm íng 好h ǎo 学生xu ãsh ēng。
第四章儿歌儿童诗详解
![第四章儿歌儿童诗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536817dc700abb68a982fb8f.png)
儿歌音韵美
儿歌可唱可诵,不仅显现出鲜明的节奏, 而且极富音韵美。在诵唱之中充分体现其生 命力,它那和谐的韵律入耳入心,从听觉上 给幼儿以愉悦。据心理学研究证明,低幼儿 童对音乐的敏感几乎是本能的、先天的,因 音乐韵律合乎人的心律跳动,因而会引起幼 儿生理上的快感。儿歌之所以能在各种儿童 文学体裁中最早对低幼儿童产生影响,原因 就在于此。 所以,儿歌的语言不仅要求浅显、精炼、 口语化,而且要自然合拍,朗朗上口,富有 韵律美。儿歌一般首句就人韵,句句押韵, 一韵到底,或者偶句押韵,或以音节为单位 押韵,或在中间押韵。
颠倒歌示例
太阳从西往东落.听我唱个颠倒歌。 天上打雷没有响,地上石头滚上坡; 江里骆驼会下蛋,山上鲤鱼搭成窝; 腊月酷热直淌汗,六月寒冷打哆嗦; 姐在房中头梳手,门外口袋把驴驮; 咸鱼下饭淡如水,油煎豆屑骨头多; 黄河中心割韭菜,龙门山上捉田螺; 捉到田螺比缸大,抱了田螺看外婆; 外婆在摇篮里哇哇哭,放下田螺抱外 婆。
作品示例
蚱蜢
张继楼
小蚱蜢,学跳高, 一跳跳上狗尾草。 腿一弹,脚一翘, “哪个有我跳得高。 草一摇,摔一跤, 头上跌个大青包。
作品示例
这首儿歌构思新颖,内容单纯, 情节简单,小蚱蜢由跳高而骄傲, 由骄傲而摔跋。用一连串的动词, 寥寥数语刻画出小蚱蜢得意洋洋 而被摔到的情景,生动传神,幽 默风趣,且善意地批评了幼儿骄 傲自满的行为。
作品示例
这首儿歌可以两人一组进行操 作,在这种轻松自由的歌戏操作 中,能培养儿童良好的生活习惯 和卫生习惯,使他们学会合作与 分享,并能感受到儿歌生机盎然 的趣味。
儿歌的特殊艺术形式
童谣数青蛙教学反思
![童谣数青蛙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2d315764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ff.png)
童谣数青蛙教学反思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下册第五章《有趣的动物》,具体为第47页至第49页的“数青蛙”童谣及相关的数学活动。
通过学习童谣和进行数学实践活动,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数数、计数的基本方法,提高对数字的敏感度和手眼协调能力。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朗读、背诵童谣,理解和记忆数青蛙的过程,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2. 学生能够通过数青蛙的活动,掌握基本的数数和计数方法,提高对数字的认知能力。
3. 学生能够在小组合作中,培养观察、思考、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生能够通过童谣和实践活动,掌握数数和计数的基本方法。
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这一数学规律,进行自主数数和计数。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PPT、青蛙模型或图片、实物青蛙等。
学具:学生作业本、彩色笔、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童谣《数青蛙》的歌曲,引导学生跟着音乐一起唱,激发学生对数青蛙活动的兴趣。
然后,教师向学生展示一只青蛙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青蛙的特征,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新课导入(10分钟)教师向学生讲解童谣《数青蛙》的内容,引导学生理解童谣中数青蛙的过程,让学生通过朗读、背诵童谣,加深对数青蛙过程的记忆。
然后,教师提出问题:“一只青蛙有几张嘴?有几只眼睛?有几条腿?”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进一步巩固对数青蛙过程的理解。
三、实践活动(1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一只青蛙模型或图片,让学生按照童谣中的描述,给青蛙贴上相应的嘴巴、眼睛和腿。
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能够直观地感受到数青蛙的过程,提高对数字的敏感度和手眼协调能力。
四、课堂小结(5分钟)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作业设计1. 请学生根据童谣《数青蛙》的内容,画出一只青蛙,并标出其特征。
答案: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
2. 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编写一首关于数青蛙的童谣,并表演给大家看。
小学一年级数学数字歌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数字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b9fa719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26.png)
小学一年级数学数字歌教案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1.感受童谣的音韵美;2.培养学生喜爱小动物、热爱大自然的乐趣。
(二)知识要点:1.学习并朗读这首童谣。
2.能正确认读本课11个生字。
(三)学法和适应:1.学习用指读的方法听读识字。
2.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习汉字。
教学重点:认读本课的11个生字;通过朗读感受童谣的音韵美。
教学难点:两、朋、友这三个字学生不常见,把握起来是难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小朋友,你们数学学数字了吗?(学了)今天这节语文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和数字有关的儿歌数字歌(老师板书)。
二、讲授新课1.这首小儿歌专门有味,里面藏着好多小动物呢!打开书第11页看看你能不能专门快找出都有哪些小动物。
(训练学生说完整话。
)2.假如你们能数出这些动物朋友各有几只,他们就会从课本中跑出来和你们做游戏。
请用数字标在图旁边。
(老师把阿拉伯数字贴在黑板上。
)学生汇报动物的只数,(要训练学生说完整话。
)学生每说出一种动物老师就在黑板上贴小动物的图片,并把它们贴到相对应的数字下面。
3.自己小声地读一读,把不认识的字用你喜爱的符号标出来。
4.听文录音,(整体感知课文)专门要听清你不认识字的字音。
在听录音时要用手指着每一个字,听到哪,指到哪。
(培养学生指读适应,渗透听读识字的方法。
)5.谁情愿当小老师,带着大伙儿读?注意:边读边用手指着。
读后,你有什么收成?6.自己再读儿歌,假如还有不认识的字,你能够向同桌请教,也能够问老师。
假如认识了,就把记号擦掉。
7.你们学得真努力,课文里的字娃娃想看看你们是否确实认识它们了。
瞧,他们偷偷的溜出了门。
(从黑板上的课文中拿出一、两、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他和谁是朋友?(不按顺序出示,让学生把这些汉字与黑板上的数字一一对应贴。
再单独拿每个汉字数字卡片让生读完返还到课文中。
)8.小孩们,还有几个字在跟我们捉谜藏,来看一看(出示卡片小朋友数字)每个词两生读,再齐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童谣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小学数学童谣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小学数学童谣数青蛙
一只青蛙一张嘴,二只眼睛四条腿,扑通一声跳下水。
二只青蛙二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扑通、扑通跳下水。
三只青蛙三张嘴,六只眼睛十二条腿,扑通、扑通、扑通跳下水。
四只青蛙四张嘴,八只眼睛十六条腿,扑通、扑通、扑通、扑通跳下水。
五只青蛙五张嘴,十只眼睛二十条腿,扑通、扑通、扑通、扑通、扑通跳下水。
小朋友,你还能接着数再数下去吗?
我说一,一一一,
一张纸来一只笔,
学习数学做练习,
都要用到纸和笔。
我说二,二二二,
身上长着多少二,
左右右边数一数,
眼睛、手脚和耳朵。
我说三,三三三,
鲜红领巾胸前戴,
三个角,三条边,我们人人都喜爱。
我说四,四四四,眼前一张长桌子,四个角,四条边,用它读书和写字。
我说五,五五五,五角星,亮晶晶,国旗上有五颗星,我是那颗小星星。
我说六,六六六,六一节啊真快乐,唱歌跳舞做游戏,祖国花朵真幸福。
我说七,七七七,一个星期有七天,星期天,不上学,做个妈妈的好帮手。
我说八,八八八,慰问军属老大妈,你扫地,我擦窗,大妈对我笑哈哈。
我说九,九九九,
九月十日教师节,
尊敬老师有礼貌,
人人夸我好宝宝。
我说十,十十十,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
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
《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
“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
“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
“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
“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
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
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
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两只手上有手指,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
家名篇。
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
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
面下功夫。
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
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
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
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
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
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
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
要练说,先练胆。
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
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
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
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
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
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
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
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帮助和鼓励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
三是要提明确的说话要求,在说话训练中不断提高,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仪态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会用眼神。
对说得好的幼儿,即使是某一方面,我都抓住教育,提出表扬,并要其他幼儿模仿。
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幼儿说话胆量也在不断提高。
十个手指用处大,
学习雷锋做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