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医疗质量与安全数据库

合集下载

急诊科医疗质量分析报告

急诊科医疗质量分析报告

急诊科医疗质量分析报告急诊科作为医院中承担紧急救治任务的重要部门,其医疗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危和预后。

为了进一步提高急诊科的医疗服务水平,保障患者的医疗安全,我们对急诊科的医疗质量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一、急诊科的基本情况我院急诊科成立于_____年,拥有一支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的医疗团队,包括医生_____名、护士_____名。

科室配备了先进的医疗设备,如心肺复苏机、除颤仪、监护仪等,能够满足各类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需求。

二、医疗质量指标分析1、急诊分诊准确率分诊准确率是衡量急诊科工作效率和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对_____例急诊患者的分诊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分诊准确率为_____%。

其中,因病情复杂导致分诊错误的有_____例,因分诊护士经验不足导致分诊错误的有_____例。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加强了对分诊护士的培训,提高其病情判断能力,并制定了详细的分诊流程和标准。

2、急诊抢救成功率急诊抢救成功率是反映急诊科医疗技术水平的关键指标。

在过去的一年中,急诊科共接诊了_____例需要抢救的患者,成功抢救_____例,抢救成功率为_____%。

对于一些抢救失败的案例,我们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讨论,发现主要原因包括患者病情过于严重、抢救设备故障以及医护人员之间的配合不够默契等。

为了提高抢救成功率,我们加强了医护人员的业务培训和模拟演练,定期对抢救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其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3、平均急诊停留时间平均急诊停留时间是衡量急诊科工作效率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对_____例急诊患者的停留时间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平均急诊停留时间为_____小时。

其中,因等待检查结果导致停留时间延长的有_____例,因床位紧张导致无法及时转入病房的有_____例。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优化了检查流程,提高了检查效率,并加强了与病房的沟通协调,及时为患者安排床位。

4、患者满意度患者满意度是衡量急诊科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医院医疗质量及安全控制指标

医院医疗质量及安全控制指标

医院医疗质量及安全控制指标医院医疗质量及安全控制指标是评估医院整体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依据。

医疗质量和安全控制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内容,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下面将从医疗质量和安全两个方面介绍医院医疗质量及安全控制指标。

一、医疗质量控制指标1.门诊病人满意度门诊病人满意度是通过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了解患者对医院门诊服务对满意程度。

包括对医生、护士、检验、药房等各个环节的评价,用来评估医院门诊质量是否达到患者的期望。

2.住院病人死亡率住院病人死亡率是对医院住院患者死亡情况的评估指标。

通过统计每年住院病人的死亡数量和总住院人数,计算出住院病人的死亡率,以监控医院的医疗质量。

3.康复率康复率是指患者在经过医院治疗后康复的比例。

通过追踪和评估患者的康复情况,可以了解医院的治疗效果和康复疗效,以及医院的康复治疗质量。

4.手术并发症率手术并发症率是指在手术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并发症的比例。

通过统计手术中并发症的数量和手术的总数,计算出手术并发症率,用来评估医院的手术技术和训练质量。

5.抗生素使用率抗生素使用率是指医院使用抗生素的比例。

抗生素的使用不当可能会导致耐药性的产生,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造成影响。

通过监控抗生素的使用率,可以评估医院的抗生素使用合理性和质量。

1.医疗事故率医疗事故率是指医院发生的各类医疗事故的比例。

医疗事故包括手术事故、药物事故、输血事故等。

通过统计每年医疗事故的数量和总住院人数,计算出医疗事故率,用来评估医院的安全管理水平。

2.用药安全指标用药安全指标是评估医院用药安全的重要指标,包括药物误用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等。

通过监控用药安全指标,可以提高药品的使用安全性,预防药物误用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3.医疗操作安全指标医疗操作安全指标包括手术操作安全、医疗器械使用安全等。

通过评估医疗操作安全指标,可以提高手术和医疗器械使用的安全性,预防手术事故和医疗器械不当使用导致的安全问题。

急诊科质量与安全监测指标(修)

急诊科质量与安全监测指标(修)

序号 项目
监测指标
38
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签署率
39
成分输血率
40 合理用 输血前评估指征或检测指标 41 血指标 用血适应证合格率
42
输血反应人次
43
总例数
44
死亡例数
选择本
45
专业相 死亡率
46 住院患 关的重 15 日内再住院例数
47 者重点 点疾病 15 日内再住院率
疾病
48
31 日内再住院例数
≤20min
107 心 经 120 入院的 STEMI 患者直达溶栓场所的比例 >50%
108
首次医疗接触-溶栓时间
<30min
109
经救护车入院、接受 PPCI 治疗的 STEMI 患者, >50%
110
绕 自行 行急 来诊 院和 、接CC受U 直PP达CI导治管疗室的的S比TE例MI 患者,绕行 >75%
73 医学装 计量器具监测合格标志、在有效期内 74 备管理 急诊医护人员设备操作与技能考核合格率
75
急救物品完好率
76 创伤中 评分率
目标值 100% 100% 100% 100%
≥60% 100% 80% 80% 100% 100%
监测频次 每月一次 每月一次 每月一次 每月一次 每月一次 每月一次 每月一次 每月一次 每月一次 每月一次 每月一次 每月一次 每月一次 每月一次
31
不良事件上报例数
32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
33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DDDs/100 人天)
34 合理用 国家基本药物使用比例(%) 35 药指标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病原学送检率(%)
36
药品收入占科室收入比例(%)

急诊医疗质量与安全督导检查表

急诊医疗质量与安全督导检查表
5
知情同意和告知
1.需要实施手术、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的,医务人员应当及时向患者说明医疗风险,替代医疗方案等情况,并取得其书面同意;不宜向患者说明的,应当向患者的近亲属或授权委托人说明,说明内容应有记录,并取得其书面同意。
2.相关人员熟悉并遵循上述要求。
3.对医务人员进行维护患者合法权益.知情同意以及告知方面培训。
得分
3.有年度的培训计划并组织落实
4.急诊科,重症监护室医护人员的技能评价与再培训间隔时问愿则上不超过2
年,有记录。
5.对轮转的医师和护理人员有上岗前质量与安全工作培训与教育的记录。
5.无毕业三年以下医护人员独立执业。
5
急救抢救
1.有统一规范的急诊(含抢救)服务流程。
2.有明确的各部门,各科室职责分工与服务时限要求。
3.医师下达的口头医嘱,执行者需复述确认,双人核查后方可执行。
4.下达口头医嘱应及时补记。
5
危急值报告制度
1.了解重要的检查(验)结果的危急值报告范围。
2.接获非书面危急值报告者应规范、完整、准确地记录患者识别信息。检查(验)结果和报告者的信息,复述确认无误后及时向经治或值班医生报告,并做好记录。
3.医生接获临床危急值后及时追踪与处置。
急诊医疗质量与安全督导检查表
分值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
检查及扣分情况
(每一小项次不达标口1-2分,每大项最低0分。)
得分
5
出入院
1.能为患者入院、出院,转科,转院提供指导和各种便民措施。
2.有为急诊患者提供合理、便捷的入院的制度与流程。
3.危重患者应先抢救并及时办理入院手续。
4.有为特殊患者(如残疾人.无近亲属陪护行动不便患者等)入院,出院提供多种服务的便民措施。

医疗服务能力与质量安全监测数据统计结果

医疗服务能力与质量安全监测数据统计结果
手工统计
医务科
可转换感染性疾病床位数占 医院开放床位数的比例
可转换感染性疾病床
位数:56
7.6
手工统计
医务科
表4运行指标(3个指标)
指标名称
2020年
数据来源
责任科室
相关手术科室年手术人次占其出院人次比例
无法统计
医务科
开放床位使用率
77.8
手工统计
医务科
人员支出占业务支出的比重
32.86%
财务报表
财务科
无法统计
医务科
手术患者手术后猝死发生例数和发生率
ICD-10编码:R96.0,R96.1,I46.1的手术出院患者
无法统计
医务科
手术患者手术后呼吸衰竭发生例数和发生率
ICD-10编码:J96.0,J96.1,J96.9的手术出院患者
无法统计
医务科
手术患者手术后生理/代谢紊乱发生例数和发生率ICD-10编码:E89.0至E89.9的手术出院患者
无法统计
医务科
与手术/操作相关感染发生例数和发生率
ICD-10编码:T81.4的手术出院患者
7例0.27%。
杏林医院 感染实时 监控系统 软件
院感科
手术过程中异物遗留发生例数和发生率
ICD-10编码:T815T81.6的手术出院患者
无法统计
医务科
手术患者麻醉并发症发生例数和发生率
ICD-10编码:T88.2至T88.5的手术出院患者
无法统计
医务科
口腔
K11.4,S04.3,S045T81.2的手术出院患者
无法统计
医务科
植入物的并发症(不包括脓毒症)发生例数和发生 率
心脏和 血管

急诊科医疗质量分析报告

急诊科医疗质量分析报告

急诊科医疗质量分析报告急诊科作为医院中至关重要的科室之一,承担着紧急救治和危重症患者的首诊任务,其医疗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危和预后。

为了进一步提高急诊科的医疗服务水平,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权益,现对急诊科的医疗质量进行全面分析。

一、急诊科的基本情况急诊科拥有一支专业的医疗团队,包括医生、护士和相关技术人员。

科室配备了先进的医疗设备,如心电监护仪、除颤仪、呼吸机等,以满足各类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需求。

二、医疗质量评估指标1、抢救成功率在一定时期内,急诊科成功抢救的危重症患者数量与总抢救患者数量的比例。

这是衡量急诊科救治能力的关键指标。

2、平均就诊时间从患者到达急诊科至接受治疗的平均时间,反映了急诊科的工作效率和流程合理性。

3、医疗差错发生率统计急诊科在诊疗过程中出现的医疗差错数量,评估医疗质量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患者满意度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患者对急诊科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包括医疗技术、服务态度等方面。

三、医疗质量现状分析1、抢救成功率经过统计分析,近期急诊科的抢救成功率达到了____%,在同级别医院中处于中等水平。

对于一些常见的危急重症,如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严重创伤等,抢救流程较为规范,团队协作较好,但在面对一些罕见病和复杂病例时,仍存在一定的挑战。

2、平均就诊时间目前,患者的平均就诊时间为____分钟,与理想的就诊时间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主要原因包括分诊流程不够优化、患者数量过多导致医疗资源紧张、部分医护人员操作不够熟练等。

3、医疗差错发生率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急诊科共发生了____起医疗差错,主要集中在医嘱执行错误、药品管理不当等方面。

这反映出科室在医疗质量管理方面还存在漏洞,需要加强培训和监督。

4、患者满意度通过对患者的满意度调查发现,患者对急诊科的医疗技术满意度较高,但对服务态度和就医环境的满意度有待提高。

部分患者反映医护人员沟通不够耐心、就医环境嘈杂等问题。

四、影响医疗质量的因素1、人力资源急诊科医护人员工作强度大,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容易导致疲劳和职业倦怠。

急诊科质量与安全指标

急诊科质量与安全指标

临高县人民医院
急诊科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指标
(一)各项统计指标
1、门诊诊断与出院诊断符合率≥95%
2、门诊处方合格率≥95%
3、门诊病历书写合格率≥90%
4、急诊病历书写合格率100%
5、医疗仪器设备完好率80%
6、院内急会诊到位时间≤10分钟
7、急诊留观时间≤72小时
8、急救物品完好率100%
9、门诊患者处方抗菌药物处方比例≤20%
10、急诊患者处方抗菌药物处方比例≤40%
(二)病案质量标准
1、医嘱:医嘱内容及起止时间由医师书写,医师不得涂改,
需要取消时,用红色黑水标注“取消”字样并签名,在抢救时可以下达口头医嘱,经抢救结束后,医师即时补记。

临高县人民医院
急诊科
2013年6月9日。

急诊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指标

急诊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指标

14.医疗垃圾必须分类放置,包装袋(物),装置符合要求,医疗废物规范处 置率100%。
(五) 防保 质控 目标
15.做好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工作,及时登记、上报、转诊传染病病例,传染病 及时登记报告率100%,漏报率为0。
16.严格执行《死亡病理报告等级制度》,死亡病例及时报告率100%。

17.按《等级评审标准》所规定的三甲医院临床科室技术标准的80%以上。
任 目 标
(六) 科研 技术 项目
18.新技术,新项目的应用与开展必须符合《医院医疗技术准入管理规章》中 的相关规定。
19.科室人员参加院部各项培训和考核,科室制订有“三基三严”培训计划,
与人 并及时落实,合格率100%。 才培

20.继教达标率100%。
21.在省、市级以上刊物发表有效论文2篇。
(七) 服务 评价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6.严格执行急诊首问首诊负责制度等16项核心制度,按照年度医疗质控工作 各项计划,落实好质量持续改进各项措施,达到以下主要“业务量”,“质量及 效率指标”。
(一) 医疗 质控 目标
责 任 目 标
⑴ 急诊人次:13000人次∕年。 ⑵ 危重病人人次:1600人次∕年。 ⑶ 院前急救各项医疗文书书写合格率:90%。 ⑷ 急诊留观病历合格率:≧90%,无丙级病历。 ⑸ 门急诊处方书写合格率:90%。 ⑹ 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80%。 ⑺院前急救出诊及时率:100%。 ⑻ 疑难危重死亡病例讨论率:100%。 ⑼ 成分输血率:≧90%,全血和成分输血适应症合格率≧90%。 ⑽ 留观病员天数不超过72小时。
7.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率100%,科室登记规范,有切实有效可行的整改措施及 记录。
(二) 医疗 安全 目标

最新版急诊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最新版急诊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附件3急诊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一、急诊科医患比定义:急诊科固定在岗(本院)医师总数占同期急诊科接诊患者总数(万人次)的比例。

计算公式:意义:反映医疗机构急诊医疗质量的重要结构性指标之一。

二、急诊科护患比定义:急诊科固定在岗(本院)护士(师)总数占同期急诊科接诊患者总数(万人次)的比例。

计算公式:意义:反映医疗机构急诊医疗质量的重要结构性指标之一。

三、急诊各级患者比例定义:急诊患者病情分级:Ⅰ级是濒危患者,Ⅱ级是危重患者,Ⅲ级是急症患者,Ⅳ级是非急症患者。

急诊各级患者比例,是指急诊科就诊的各级患者总数占同期急诊科就诊患者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意义:反映医疗机构急诊医疗质量的重要结构性指标之一。

四、抢救室滞留时间中位数定义:抢救室滞留时间是指急诊抢救室患者从进入抢救室到离开抢救室(不包括死亡患者)的时间(以小时为单位)。

抢救室滞留时间中位数是指将急诊抢救室患者从进入抢救室到离开抢救室(不包括死亡患者)的时间由长到短排序后取其中位数。

计算公式:抢救室滞留时间中位数=X(n+1)/2, n 为奇数抢救室滞留时间中位数=(X n/2+X n/2+1)/2,n为偶数注:n为急诊抢救室患者数,X为抢救室滞留时间。

意义:反映急诊抢救室工作量、工作效率的重要指标。

五、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平均门药时间及门药时间达标率定义: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平均门药时间是指行溶栓药物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从进入急诊科到开始溶栓药物治疗的平均时间。

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门药时间达标是指在溶栓药物时间窗(发病12小时)内,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门药时间在30分钟内。

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门药时间达标率是指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门药时间达标的患者数占同期就诊时在溶栓药物时间窗内应行溶栓药物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意义:反映急诊绿色通道的效率。

科室医疗质量安全数据指标

科室医疗质量安全数据指标
住院时间超30天人数
15天内在住院人数
31天内再住院人数
外科科室手术比例(产科剖宫产率)
清洁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
≥98%
择期手术患者术前平均住院日
≤3天
手术后并发症例数
手术后感染例数
离体组织病理送检率
100%
住院重点手术例数
非计划再手术例数
住院重点手术平均住院日
住院重点手术患者平均住院费用
住院重点手术患者手术死亡例数
≥90%
开展成分输血比例
≥90%
CT检查阳性率
≥70%
MRI检查阳性率
≥70%
大型X光检查阳性率
≥70%
完成政府指令性任务比例(包括义诊、医疗保障、突发事件应急)
100%
法定传染病报告率
100%
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报告率
100%
医疗不良事件报告例数
检查治疗履行告知率
100%
临床路径管理病种入组率(进入临床路径比例)
≥50%
临床路径管理病种完成率
≥70%
科室单病种质控病种数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科室患者人数
单病种质控网络上报例数及完成率
完成率100%
院内急会诊到位时间
≤10分钟
急救物品完好率
100%
危重症患者例数
危重症患者比例
抢救例数
抢救成功率
≥80%
科室重点疾病平均住院日(最常见两种疾病)
科室重点疾病治愈好转率
≥90%
科室重点疾病平均住院费用
≤5%
医疗纠纷发生例数
重大手术申报例数
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
<20%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

急诊科质量与安全监测指标

急诊科质量与安全监测指标

急诊科月质量与安全监测指标2021年第二次修订填报人:急诊科质量与安全管理指标统计分析表(__月份)备注:1、此表自2021年6月1日开始使用。

2、数据来源有两种方式:①科室自行统计收集指标②信息中心调取数据。

3、此表每月29日前由科内质控员填写完成,电子版上报质控科,纸质版科室存档。

长沙市天心区人民医院急诊科安全管理制度急诊科患者身份识别制度一、严格执行患者识别制度,对就诊患者施行唯一标识(医保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卡编号、身份证号码、诊疗号等)管理。

二、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

三、健全与完善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在采血、给药、检查、输液、输血及实施各种有创诊疗时,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应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身份识别的方法,禁止仅以房间号或床号作为识别的依据。

四、建立“腕带”识别标识制度,将“腕带”作为辨识清创、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能力的重症患者的手段。

五、危重症患者右手腕上戴上红色腕带,注明患者姓名、性别、临床诊断。

普诊患者佩戴蓝色腕带,留观患者佩戴黄色腕带。

六、在实施任何介入或有创诊疗活动前,实施者应亲自与患者(家属)沟通,确保对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七、在急诊病人转接等关键流程中,均要有对患者准确性识别的具体措施、交接程序与记录。

急诊科患者身份识别腕带管理规定一、对意识不清、交流障碍、儿童、无自主能力的急危重症患者必须使用“腕带”,作为检查前、操作前、用药前、输血前等诊疗活动时医务人员辨识患者身份的一种必备手段,注意观察腕带处皮肤有无发红、破损,询问病人的自主感觉。

二、对于无法进行患者身份确认的无名患者,需要在“腕带”上注明“无名氏”+“住院号”作为身份识别的信息,进行诊疗活动时,需要双人核对。

三、急危重症、普诊收住院、留观输液的患者要佩戴腕带。

住院期间必须佩戴“腕带”,出院时由护士为其剪断、取下,同医疗垃圾处理。

四、护士应用正楷字体认真、清晰、完整填写腕带内容,便于患者身份的准确识别。

急诊科质量与安全监测指标

急诊科质量与安全监测指标

急诊科质量与安全监测指标急诊科是医院针对急危重症患者提供的紧急医疗救治的特殊医疗科室,因此急诊科的质量与安全监测指标对于提供高效、安全、质量的医疗服务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些重要的急诊科质量与安全监测指标。

1.抢救成功率:指急诊科对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抢救成功率是一个衡量急诊科医疗质量的关键指标,反映了急诊科医务人员应对急危重症患者的能力和救治效果。

2.平均等待时间:指患者从急诊科就诊到获得医疗处理的平均时间。

急诊科的特点是接诊患者数量大、病情复杂多样,因此减少等待时间可以提高患者满意度和就医效率。

3.门诊转入住院率:指从急诊科门诊就诊的患者被转为住院患者的比例。

门诊转入住院率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反映了急诊科对病情复杂、需要住院治疗的患者的判断和处理能力。

4.精确诊断率:指急诊科对患者病情进行准确诊断的比例。

精确诊断率可以评估急诊科医务人员的临床能力和疾病诊断水平。

5.不良事件发生率:指在急诊科就诊过程中发生的不良事件的比例。

不良事件包括诊断错误、药物误用、医疗设备故障等,通过监测不良事件发生率可以了解急诊科的医疗安全状况,及时采取措施改进。

6.重复就诊率:指同一患者在一定时间内对同一急诊科的重复就诊次数。

重复就诊率可以反映患者的满意度以及医疗流程、诊疗方案的有效性。

7.患者满意度:通过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或反馈,了解患者对急诊科的医疗服务满意程度。

患者满意度是一个重要指标,能够评价急诊科提供的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急诊科质量与安全监测指标的监测与评估可以帮助医院了解急诊科的医疗服务水平和安全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因此,医院管理层应重视急诊科质量与安全监测指标的建立与运用,确保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

除了以上列举的指标外,急诊科质量监测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确定其他相关指标。

同时,医务人员也要积极参与急诊科质量与安全监测工作,提高自身的临床水平和服务质量。

只有做好质量与安全监测工作,才能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医疗服务能力与质量安全监测数据统计结果

医疗服务能力与质量安全监测数据统计结果

医疗服务能力与质量安全监测数据统计结果The nal 2020 XXXChapter 1: Resource n and nal Indicators (30 indicators) Table 1: Bed n (3 indicators)Indicator NameXXXXXXXXXTable 2: Health Technical Staffing (4 indicators)Indicator NameXXXXXXXXXXXX20201.0520.6051:0.550.5771:0.350.005Data Source Manual Statistics Manual Statistics Manual Statistics Manual Statistics XXXXXXMedical Department XXXNursing Department XXXNursing Department XXXXXX202050073570.9Data SourceManual StatisticsManual StatisticsMedical Record SystemXXXMedical DepartmentMedical DepartmentMedical DepartmentTable 3: Resource n in Related Departments (18 indicators) Project Category Indicator NameXXX-duty Emergency PhysiciansXXX-XXXXXX Total Hospital BedsXXX Intensive Care Unit BedsXXX Intensive Care Unit BedsXXX Operating RoomsXXXXXX Hospital BedsXXX20200.3640.353Intensive Care Unit Beds: 10 1.360.51.61.41.167XXXXXXData SourceManual StatisticsManual StatisticsXXXXXXXXXXXXManual StatisticsMedical DepartmentManual Statistics Manual Statistics Manual StatisticsXXXXXXXXXMedical Department XXXnal XXXXXXXXX Hospital Beds XXXXXXXXXXXXXXXXXX Total Hospital Beds XXX Total Hospital Beds XXXXXX Beds: 395.30.10.30.5510.111us Disease Department Beds: 26可转换感染性疾病床位数为56个。

急诊科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指标统计分析表

急诊科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指标统计分析表
急诊科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指标统计分析表
项目
指标内容
同期对比变化趋势
科室运行
急诊人次:急诊分诊人次:急诊分诊/急诊就诊患者比例%
收入住院人数:收入ICU住院人数:急诊高危患者收住院比例:
出院人数(含EICU):去年同期出院人数:
实际床位数:床位使用率:床位使用率目标值85-93%
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日:天;去年同期平均住院日:天
本月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指标中超标的指标有:;其他指标均控制在核定标准内。
存在问题:
改进措施:
医源性气胸发生率%医源性意外穿刺伤或撕裂伤发生率%
急诊高危患者在“绿色通道”停留时间
病种名称
在绿色通道停留的平均时间(即:自到达急诊科至获得
专业性治疗的时间(目标值﹤60min)
1
颅脑损伤
2
创伤
3
急性心肌梗死
4
急性脑梗死
5
脑疝形成6急性心力衰竭7急性呼吸衰竭8
高危孕产妇
9
高危新生儿/儿童
其他指标
分析及整改措施:(主要针对存在问题或超标指标进行分析)
医疗质量与安全
进入抢救室总人数:抢救后死亡人数:
急诊留观人数:急诊留观死亡例数:
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目标值:≥85%
接受急诊诊疗人数:接受急诊诊疗后死亡人数:
入、出院诊断符合率:目标值:≥95%;甲级病案率;
住院时间超30天患者例数:。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发生例数上报例数;
合理用药监测指标
药占比:科室考核线: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科室考核线: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DDD;科室考核线:
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目标值:≥30%
院感控制质量监测指标

急诊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急诊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附件3急诊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一、急诊科医患比定义:急诊科固定在岗(本院)医师总数占同期急诊科接诊患者总数(万人次)的比例。

计算公式:×100%急诊科医患比= 急诊科固定在岗(本院)医师总数同期急诊科接诊患者总数(万人次)意义:反映医疗机构急诊医疗质量的重要结构性指标之一。

二、急诊科护患比定义:急诊科固定在岗(本院)护士(师)总数占同期急诊科接诊患者总数(万人次)的比例。

计算公式:急诊科护患比= 急诊科固定在岗(本院)护士(师)总数×100%同期急诊科接诊患者总数(万人次)意义:反映医疗机构急诊医疗质量的重要结构性指标之一。

三、急诊各级患者比例定义:急诊患者病情分级:Ⅰ级是濒危患者,Ⅱ级是危重患者,Ⅲ级是急症患者,Ⅳ级是非急症患者。

急诊各级患者比例,是指急诊科就诊的各级患者总数占同期急诊科就诊患者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100%急诊各级患者比例= 急诊科就诊的各级患者总数同期急诊科就诊患者总数意义:反映医疗机构急诊医疗质量的重要结构性指标之一。

四、抢救室滞留时间中位数定义:抢救室滞留时间是指急诊抢救室患者从进入抢救室到离开抢救室(不包括死亡患者)的时间(以小时为单位)。

抢救室滞留时间中位数是指将急诊抢救室患者从进入抢救室到离开抢救室(不包括死亡患者)的时间由长到短排序后取其中位数。

计算公式:抢救室滞留时间中位数=X(n+1)/2, n 为奇数抢救室滞留时间中位数=(X n/2+X n/2+1)/2,n 为偶数注:n 为急诊抢救室患者数,X 为抢救室滞留时间。

意义:反映急诊抢救室工作量、工作效率的重要指标。

五、急性心肌梗死(STEMI )患者平均门药时间及门药时间达标率定义:急性心肌梗死(STEMI )患者平均门药时间是指行溶栓药物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STEMI )患者从进入急诊科到开始溶栓药物治疗的平均时间。

急性心肌梗死(STEMI )患者门药时间达标是指在溶栓药物时间窗(发病12小时)内,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STEMI )患者门药时间在30分钟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பைடு நூலகம்
目标
正向变化 正向变化
≥80% <60分钟 正向变化
正向变化
持平或下降
≥90% ≥90% 100% ≥90% 100% 100% 100% 100% 100% ≤2%
0 ≧95% ≧95% ≥70% 100%
100% 0% ≤5% ≤25%
数据来源 1020 3 58 3 1020 1020 100% 100% 296 284 241 94.80% 50分钟 95% 218 150 68.81% 4 0 289 0 3 95% 92% 100% 92% 100% 无 无 100% 100% 0% 0 70% 75% 72% 100% 0 0 0 0 无 无 3% 24.80%
100%
急诊分诊患者例数 急诊就诊患者例数 急诊分诊与急诊就诊患者例数之比
检诊分诊准确率 进入绿色通道患者例数
重点病种患者例数 高危患者例数
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 高危患者在急诊绿色通道停留时间
急诊高危患者收住院比例 急诊创伤患者例数
急诊创伤患者实施“严重程度评估”例数 急诊创伤患者“严重程度评估率” 留观患者例数 留观超过72小时患者例数 收住院患者例数 急诊住院患者滞留急诊观察比例 死亡人次 医疗文书合格率 甲级病历率 急诊患者病情资料交接率 门急诊处方合格率 院前急救出诊及时率 成分输血率 输血适应症合格率 急诊医疗风险告知执行率 传染病报告率 医院感染率 重大医院感染暴发责任事件 手卫生依从性 手卫生正确率 大型设备检查阳性率 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完好率 输液反应发生例数 住院期间压疮发生率 住院高危患者压疮发生例数 住院患者跌倒坠床发生例数 输血知情同意书签署率 输血反应人次 抗菌药物费用占药品费用比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
46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10
3
47
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使用比例
≤40%
20%
48
非限制级抗菌药物病原学送检率
≥30%

49
限制级抗菌药物送检率
≥50%

50
特殊级抗菌药物送检率
≥80%

51
国家基本药物使用率
≥50%
57%
52
药占比
≤40%
21%
53
医嘱、处方合格率
≥95%
97%
54
麻醉处方合格率
100%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急诊科
指标内容 接受急诊诊疗患者总例数 接受急诊诊疗死亡患者例数 进入急诊抢救室患者总人数 进入抢救室死亡患者例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