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泊名利 宁静致远
淡泊名利宁静致远高中作文800字
淡泊名利宁静致远高中作文800字名利,是大家都在向往的一种权利,他是某些身份的象征,但同时他也不是很容易得到的。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以名利为话题的高中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以名利为话题的高中作文篇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题记世界上没有不为名利的超人,只有善待名利的智者,而那些智者之所以能够善待名利,是因为他们有着一种常人不及的品质——淡泊。
淡泊的体现是宠辱不惊,抛开名利的诱惑与腐蚀,只有做到这两点,才能称得上淡泊。
一个人如果把名利当目的去做事,他往往会事与原违,只有当你保持着一颗淡泊的心时,名誉自然会来。
中国的博学鸿儒钱钟书,他是一名踏踏实实的学者,在他身上,有着不务虚名,落落自甘,淡泊自守,宠辱不惊这些优秀品质。
他潜心读书研究,不好拜客访友,也讨厌受采访。
他经常闭门谢客,避之惟恐不及,有一次,一位英国女士慕钱先生之名来中国,在电话里向钱钟书表示要去拜访的意思。
钱先生在电话里风趣地说:“假使你吃了一个鸡蛋觉得不错,又何必认识那下蛋母鸡呢?”这些事例还有很多,钱老淡泊是学界榜样,也只有淡泊如他的人才能专心治学。
身残志不残的人物张海迪获得各部门所授予的各种奖状及各项荣誉称号可谓不计其数,但她在这些荣誉面前仍保持了可贵的平常心,从不以这些炫耀自己,在她生活的地方,人们看到的只是书籍,她自己撰写的文稿,关于她荣誉的东西一点也看不到。
要是别人早就被这些荣誉冲昏头脑了。
可是张海迪仍坚持淡泊,靠的是她宠辱不惊的人格。
所以她不断向更高峰迈进。
时光匆匆,是非成败转头空,名利如过眼云烟,何必再苦苦追寻呢?不如淡泊一些,也做一个善待名利的智者吧!以名利为话题的高中作文篇2小时候,我们就被教导要积极进取,力求获得荣誉。
但是,繁华盛世,社会开始变得混乱,在人人都只追求名利的世界,我们是否发现自己在一步一步成为名利的傀儡?走出名利的阴影,拨开名利的羁绊,也许你会发现一片蔚蓝的天空。
不要被名利蒙蔽了我们的内心,17岁女孩周俊正是中国人过于看重金牌的受害者,17岁的女孩一夜间竟被各大新闻媒体言论攻击,名利真这么重要吗?和“超级丹”相比,三进决赛却连获三届银牌的王皓和背负着马来西亚的寄托的李宗伟也值得我们鼓掌,谁说王皓的三面银牌比金牌逊色?连解说员都忍不住说了:“王皓创造了历史!”当李宗伟再次站在亚军领奖台上,我们都看到他眼睛红了,伦敦观众把热烈的掌声送给这个真的汉子。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对于现代社会来说,变化频仍,丰富多彩。
能不能在各种变化和诱惑中保持平静的心态,能不能受物质和美色影响的。
坚定不移去努力,甘于寂寞,保持清静圆满心态不停追求。
这就是“淡泊”对于现代社会来说,变化频仍,丰富多彩。
能不能在各种变化和诱惑中保持平静的心态,能不能受物质和美色影响的。
坚定不移去努力,甘于寂寞,保持清静圆满心态不停追求。
这就是“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淡泊与宁静,这是同一种境界。
江水澄澈千里,在平淡中执着地奔流;群山巍峨千年,在静默中恒久地伫立。
自然早已将这种境界展现给我们,如同日夜更迭,,季节流转,如同清泉流淌,松涛起伏,一切在淡然之中,一切在平静之中。
没有欲望和杂念,一切都是和谐美好而且生生不息。
这就是智慧,一种大智慧。
什么都不做,就静静地思索,让思绪在宁静中飘得很远很远,人的欲望永远无止无休,或许只有在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刻,才会恍然大悟,原来自己的一生竟都有的各种不同的欲望,短暂的一生竟来不及细细享受阳光,品味细雨,感受自然。
因此欲望是美丽、是咖啡、也是可卡因,它使你心力憔悴,难以安宁。
精彩和无奈、阳光与黑暗永远是一对双胞胎。
只有旷达、宁静、淡泊地对待,才能给心灵一丝慰藉。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塞翁失马,焉知祸福”就是一种宁静淡泊地心境。
外表的潇洒只是一道景观,内心的淡泊才是一种境界。
努力让自已保持一种超然清静的心境。
在那些云卷云舒、风清云淡宁静的日子,能有一片温馨淡泊的心境会是多么不易。
万籁俱寂之夜,在素洁的日光灯下,我一人独坐案前,打开电脑,听着一曲曲欢快的音乐,想仔细咀嚼着文字所带来的那种宁静淡泊的滋味。
在纷繁复杂的尘世间,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宁静,实在是一种独特的享受。
拒绝外来的诱惑,独自徜徉于自己营造的淡泊的氛围里,沏一杯香茗,放一段音乐,让疲惫的身心在静静的宁静中好好地放个假。
活着就应该享受阳光,感受自然,珍惜拥有。
我会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快乐的生活。
为自己,为家人,为所有关心爱护我的朋友活出一份精彩和自我。
淡泊明志 宁静致远作文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作文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这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处世哲学。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我们常常被各种诱惑和纷扰所困扰,很
难保持内心的宁静和清晰的目标。
然而,只有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才能使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披荆斩棘,走得更加坚定和自信。
淡泊明志,是指在物质欲望和外在诱惑面前能够保持内心的淡
定和清醒。
人生短短几十载,我们不可能拥有一切,也不可能满足
所有的欲望。
因此,我们需要学会淡泊,放下那些让我们心烦意乱
的事物,专注于自己的目标和追求。
只有淡泊,才能使我们的内心
清澈明亮,不被外界的风风雨雨所动摇。
宁静致远,是指在纷繁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宁静和平静,从而
能够走得更远更稳健。
在这个喧嚣的社会里,我们常常被各种琐事
和噪音所干扰,很难保持内心的宁静和平和。
然而,只有在宁静中,我们才能够思考和反思,找到自己的方向和目标,从而走得更远更
稳健。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处世哲学。
只有在淡泊中,我们才能够保持内心的清醒和明晰,不被外界的诱惑所迷惑;只有在宁静中,我们才能够思考和反思,找到自己的方向和目标。
因此,让我们在纷繁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淡泊和宁静,走得更远更稳健。
淡泊明志 宁静致远作文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作文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这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处世哲学。
在
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我们常常被各种诱惑和纷扰所困扰,而淡
泊明志、宁静致远则是一种对待生活的态度,一种追求内心平静与
清晰的心境。
淡泊明志,意味着不被外界的物质诱惑所左右,不为名利所困扰,而是明确自己的目标和追求,坚定不移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
淡泊并非消极退缩,而是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态,是对物质欲望的克
制和对内心深处的自我反省。
只有淡泊明志,才能使我们在纷繁的
世界中保持清醒的头脑,明确自己的方向,不为外界的诱惑所动摇。
宁静致远,是一种内心的远方。
宁静不是指远离喧嚣,而是指
内心的平静。
在喧嚣的世界中,我们需要保持内心的宁静,不被外
界的喧嚣所干扰,保持一颗平静的心。
只有内心宁静,才能使我们
在追求目标的道路上不被外界的风风雨雨所动摇,不被成功与失败
所左右,始终保持一颗坚定的心。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处世哲学。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但只要我们能够保持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心态,就能够在风雨中保持一颗坚定的心,不为外界的诱惑所动摇,不为失败所气馁,始终坚定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
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里,我们常常被各种物质诱惑所左右,而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则是一种对待生活的态度,一种追求内心平静与清晰的心境。
只有保持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心态,才能使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不为外界的诱惑所动摇,不为失败所气馁,始终保持一颗坚定的心,走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作文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作文•相关推荐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作文(通用28篇)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
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作文篇1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出自诸葛亮的《戒子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时隔千年,物是人非。
然而默诵这一句,仍然感到清新澄澈,洗净心灵。
遥想诸葛孔明当年在草庐之中,必定经常久久地默对这一句话,领会着人生的真谛。
宁静,是一种生命的态度。
每个人都要在忙忙碌碌中马不停蹄地追赶,追赶心中的梦想,追赶人生的目标。
然而,生命中的美不仅仅在于它的绚烂,还有它的平和,生命的动人不仅仅在于它的激情,还有它的平静。
生活中有些人永远可以简单地快乐着。
快乐得那么纯粹,想的事情太多就会心累。
退出竞争的喧器回归宁静简单更需要一种勇气,一种释然。
一种属于自己心灵的那一片宁静也只有在放弃很多方可获得。
一直以来都想要过着这样的生活;:宁静淡泊,快乐简单。
拥有着踏踏实实的情怀,拥有着不太富有却滋润有序的生活。
淡泊宁静之中,是心灵升华和坚定,心中宁静,静能致远,当世俗的纷繁复杂接踵而来,我们不会困于喧嚣的市井,不会被流言蜚语扰乱心智,而能够静下心来思考。
在淡泊宁静之中,调整自己的心态,就会得到充实、轻松、达观的人生,眼前的混沌也会明晰。
宁静是人的自我愉悦,是一种境界,一种能力,一种心境。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笑看云卷云舒,闲听花开花落。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作文篇2“无为而治,无为而治”出自诸葛亮的《戒严令》一文,“君子之行:无为而修身,俭而修身”。
如果你不冷漠,你将无法表达你的雄心壮志;如果你不安静,你就无法到达很远的地方。
”几千年后,事情发生了变化。
然而,当你默念这句话的时候,你仍然感觉清新、清晰,头脑也很清醒。
我想当诸葛孔明在茅草屋的时候,他一定对这句话保持了很长时间的沉默,并且领悟了生活的真谛。
淡泊名利宁静致远高中作文800字
淡泊名利宁静致远高中作文800字名利,是大家都在向往的一种权利,他是某些身份的象征,但同时他也不是很容易得到的。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以名利为话题的高中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以名利为话题的高中作文篇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题记世界上没有不为名利的超人,只有善待名利的智者,而那些智者之所以能够善待名利,是因为他们有着一种常人不及的品质——淡泊。
淡泊的体现是宠辱不惊,抛开名利的诱惑与腐蚀,只有做到这两点,才能称得上淡泊。
一个人如果把名利当目的去做事,他往往会事与原违,只有当你保持着一颗淡泊的心时,名誉自然会来。
中国的博学鸿儒钱钟书,他是一名踏踏实实的学者,在他身上,有着不务虚名,落落自甘,淡泊自守,宠辱不惊这些优秀品质。
他潜心读书研究,不好拜客访友,也讨厌受采访。
他经常闭门谢客,避之惟恐不及,有一次,一位英国女士慕钱先生之名来中国,在电话里向钱钟书表示要去拜访的意思。
钱先生在电话里风趣地说:“假使你吃了一个鸡蛋觉得不错,又何必认识那下蛋母鸡呢?”这些事例还有很多,钱老淡泊是学界榜样,也只有淡泊如他的人才能专心治学。
身残志不残的人物张海迪获得各部门所授予的各种奖状及各项荣誉称号可谓不计其数,但她在这些荣誉面前仍保持了可贵的平常心,从不以这些炫耀自己,在她生活的地方,人们看到的只是书籍,她自己撰写的文稿,关于她荣誉的东西一点也看不到。
要是别人早就被这些荣誉冲昏头脑了。
可是张海迪仍坚持淡泊,靠的是她宠辱不惊的人格。
所以她不断向更高峰迈进。
时光匆匆,是非成败转头空,名利如过眼云烟,何必再苦苦追寻呢?不如淡泊一些,也做一个善待名利的智者吧!以名利为话题的高中作文篇2小时候,我们就被教导要积极进取,力求获得荣誉。
但是,繁华盛世,社会开始变得混乱,在人人都只追求名利的世界,我们是否发现自己在一步一步成为名利的傀儡?走出名利的阴影,拨开名利的羁绊,也许你会发现一片蔚蓝的天空。
不要被名利蒙蔽了我们的内心,17岁女孩周俊正是中国人过于看重金牌的受害者,17岁的女孩一夜间竟被各大新闻媒体言论攻击,名利真这么重要吗?和“超级丹”相比,三进决赛却连获三届银牌的王皓和背负着马来西亚的寄托的李宗伟也值得我们鼓掌,谁说王皓的三面银牌比金牌逊色?连解说员都忍不住说了:“王皓创造了历史!”当李宗伟再次站在亚军领奖台上,我们都看到他眼睛红了,伦敦观众把热烈的掌声送给这个真的汉子。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诫子书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诫子书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诫子书》的智慧序一、淡泊以明志二、宁静以致远三、总结与回顾四、个人观点和理解序《诫子书》是我国古代的一部经典文学著作,由南朝梁代文学家顾野王所著。
在这部书中,作者以深沉的思想、简练的文字,教导子弟们如何修身养性、立身处世。
其中“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被誉为其中最经典的名言,它所蕴含的深层智慧也值得我们深入探讨与思考。
一、淡泊以明志淡泊,是一种超脱于物欲的心境。
在当今社会,人们往往被功利主义驱使,追求物质享受,忽视了精神生活的重要性。
而淡泊则是一种精神追求,它能让人摆脱物欲的束缚,明晰自己的人生目标和追求。
在现代社会,我们应该学会淡泊名利,明志远大,追求精神和内心的升华,这才能正确认识自己,明确自己的价值取向,从而走上成功之路。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从小事做起,比如减少购物、降低社交频率等,让自己更加淡泊简单,从而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观。
淡泊不代表不追求,而是追求更加高尚的目标。
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在生活中保持清醒的头脑,明晰自己的追求,并为之奋斗。
二、宁静以致远宁静,是一种心灵的平静。
在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过快,信息过载,心灵往往处于不安和焦虑之中。
而宁静则是一种安定的心境,它能让人远离烦扰,聚焦内心,从而达到更为深入的思考和领悟。
宁静之心,能让人看清内心的真实需求,保持沉着的态度,以致远远。
在当下,我们可以通过开展冥想、静心等活动,保持内心的宁静。
在工作中,我们也可以保持宁静的心态,面对挑战和压力,从容应对,最终取得成功。
只有内心平静,我们才能深刻地洞悉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而使我们更为睿智和坚定。
三、总结与回顾“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是《诫子书》中的一句名言,其内涵丰富,给了我们许多启示。
在当代社会,我们应该深刻理解这句话,通过淡泊达志和宁静致远,实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只有内心的淡泊和宁静,我们才能在现实生活中取得成功,成就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淡泊名利,宁静致远
淡泊名利宁静致远据说大清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来到江苏镇江的金山寺,看到山脚下大江东去,百舸争流,不禁兴致大发,他问当时的高僧法磐:“你在这里住了几十年,长江中船只来来往往,这么繁华,一天到底要过多少条船啊?”法磐回答:“只有两条船。
”乾隆问:“怎么会只有两条船呢?”法磐说:“我只看到两条船。
一条为名,一条为利,整个长江中来往的无非就是这两条船。
”一语道破天机。
司马迁在《史记》中说过:“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除了利,世人的心中最看重的就是名了。
多少人辛苦奔波,名和利就是最基本的人生支点。
利当然是社会发展最有效的润滑剂,但不可过于看重名利,过于为名利奔波不休。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讲究效益的环境里,完全不言名利也是不可能的,但应正确对待名利,最好是“君子言利,取之有道;君子求名,名正言顺”。
君子所求名与利,正当之取,取之也然。
小人所争名与利,利令智昏,卑鄙之手段,取之丧尽天良。
名利是无止境的,只有适可而止,才能知足常乐。
如果整天为名利所累,则万事忧心,不得安宁。
知足者能看透名利的本质,心中拿得起放得下,心境自然宽阔。
我是非常喜欢庄子名利观点的:淡泊是真。
淡泊于名利,是做人的崇高境界。
没有包容宇宙的胸襟,没有洞穿世俗的眼力,是万难做到的。
庄子在《逍遥游》里,讲到了这样一个“尧让天下于许由”的故事。
大家都知道,尧被中国古人认定为圣人之首,是天下明君贤主的代称。
许由呢?是一个传说中的高人隐士。
庄子写道,尧很认真地对许由说:“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于泽也,不亦劳乎!”当光明永恒的太阳月亮都出现的时候,我们还打着火把,和日月比光明,不是太难了吗?及时的大雨落下来了,万物都已经受到甘霖的滋育,我们还挑水一点一点浇灌,对于禾苗来说,不是徒劳吗?尧很诚恳地对许由说:先生,我看到你就知道,我来治理天下就好像是火炬遇到了阳光,好像是一桶水遇到了天降甘霖一样,我是不称职的,所以我请求把天下让给你。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诫子书》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诫子书》
千古名句一一'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出自名篇《诫子书》。
蜀汉丞相诸葛亮被后人誉为'智慧之化身',他的《诫子书》也可谓是一篇充满智慧之语的家训,是古代家训中的名作。
它浓缩了作者毕生的生活经历、人生体验,今人读来也大有可借鉴之处。
文章阐述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读来发人深省。
通篇围绕静和躁来阐述:修身、立志、惜时
修身要静,德靠节俭;淡泊名利,才能立定志向,宁静方能致远;实现志向的路径是博学多才(非学无以广才);如果不能珍惜年少的学习时光,最终枯败零落,不为社会所用,只能困守在破舍,悔恨不跌!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一一蜀汉.诸葛亮.《诫子书》。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作文(精选25篇)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作文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作文(精选25篇)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
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作文篇1这个寒假,我读了《栩栩然胡蝶——庄子一日一语》,庄子思想的精髓如同一缕清泉,流过我的心头,让我豁然开朗。
在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文化中,庄子是一棵孤独的树,一棵孤独地在深夜看守心灵月亮的树。
“恶欲喜怒哀乐六者,累德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憎恨、贪欲、狂喜、愤怒、悲哀、恣乐这六种情绪是要损累人的德性的。
在《庄子》看来,人生理想的境界应当是淡泊宁静孔明虚心的。
这不仅仅是老庄的道家思想所持有,儒家、佛家等传统文化也推崇心性的淡泊宁静。
淡泊宁静,是一种平静、悠远,人心灵的自然向往,远离喧嚣。
它是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情逸致;是古人“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的从容淡泊;是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大度洒脱。
淡泊宁静并不是消极的听天由命,它是历经磨难后感悟出的一种平和心态,是抚平心灵的风轻云淡,也是心灵上的一种升华。
现代社会中,有着许多的浮躁和不安定。
我们应该学习老庄的这种思想,在宁静中认识生活的真谛,感受生活的幸福。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作文篇2一个人如果贪欲太重,必然会影响志向和事业。
只有淡泊和宁静,才能集中时间和精力成就事业,实现人生目标。
当今的社会信息爆炸、物欲横流,许多人浮躁不安,跳槽频繁,事业难成。
当今社会之所以很难产生《红楼梦》式的文学作品和《本草纲目》式的科学著作,不是现代人没有曹雪芹和李时珍聪明,而是现在诱惑的东西比他们所处的时代要多得多,现代人要面对因特网、卡拉OK、世界杯比赛、交友沙龙等种种诱惑,能够静下心来搞创作、做学问的人很少。
媒体经常报道一些稍有点名气的学者,也耐不住寂寞,做了金钱的奴隶,想着法子出卖良心,亵渎学术,为自己口袋里捞钱,不能静下心来好好做学问。
淡泊名利,宁静致远散文
淡泊名利,宁静致远散文淡泊名利,宁静致远散文总结历史,世人只有两种人活得最累,前者是身上带着数条人命的在逃要犯,后者则是满眼都是对于名利乐此不疲的苟蝇之辈。
相对于如今的安定社会而言,较多的大概是后者。
一生为了名利双收而草草度过一生,却不一定得到真正的幸福。
纵观中华典史,不难会发现,那些越是刻意的追逐名利的人往往都是名利两空,恰恰那些将名利淡泊于身外的文人雅士却赢得了世人的称赞,他们踏上了一生的巅峰,同时也登上了历史的巅峰。
魏晋时期,那是一个真正的乱世。
曹操六十六岁就撒手尘寰,三国响当当的人物都相继离世。
在那个历史昏暗的时代,也只有像他一样的人才会给阴冷的历史一丝丝慰借。
讲到这里,对魏晋历史有些了解的人或许已经明白,我讲的正是魏晋阮籍,当年竹林七贤之首,享年五十八岁。
他年少多才,本可满身荣华富贵,奈何他却淡泊名利,他确实可以说是颇有背景,父亲阮瑀当年是曹操身边的红人,曹氏集团的书记官。
这样一条阳关大道被他弃之门外,不曾打动过阮籍的心。
前有曹爽会意让他任官,被他婉言拒绝,后有司马昭邀他联姻却被他以醉酒化解。
在外人看来他是不通晓人事、不会人情练达,自断后路。
但也为此他得以保全身家性命。
曹爽领导的曹氏集团一年后倒台,司马集团得政,如若当初他听从曹爽估计早就人头搬家了。
他淡泊名利不是因为做作,而是因为他觉得身上去一味的肩负这些,肩上的.单子显得实在太重了!而选择一种宁静祥和的人生,会使人在人情山水之间得性格的升华和人生真正的含义。
当你打开史书典籍你会发现阮籍似乎也有过官史,山东东平曾做过太守,北军曾就任校兵都尉。
但你又可曾了解他去东平只是因为喜欢那里的风土人情,而且仅有十几日(李白有诗:阮籍为太守,骑驴到东平。
竹判十余日,一朝化清风。
)而且他就任都尉也只是看中了营中美酒。
阮籍并非在游戏人生,他只是在选择一种属于自己对待人生的方式。
他的一生相比于那些一生追逐在名利战场上的人难道不会更显洒脱和诗意吗?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引之,乐亦在其中矣。
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个人代表先进事迹材料
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个人代表先进事迹材料淡泊名利,是做人的崇高境界。
没有包容宇宙的胸襟,没有洞穿世俗的眼力,是万难做到的。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个人代表先进事迹材料,欢迎订阅。
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个人代表先进事迹材料1庄子,不愿当一国之相,人生逍遥是他的理想,“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是他的追求,“庄公梦蝶”是他对淡泊宁静生活的体现。
道法自然,而他,将道家法则不断完善。
淡泊人生,化无为而有为,使人生价值上升到另一境界。
是以,诸葛亮所言“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是为人生百态求得一份安宁;泰戈尔“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精美”是为了在繁华中感悟静美得真谛;雪小禅所说“简洁的生活如禅”是指按照自己的本意生活而获得心灵上的轻松……“有花有酒春常在,无烛无灯夜自明”,人生的价值,自是如此。
反之,范进一生追求功名利禄却在得知中举后得了“疯病”;商鞅追求荣华富贵担任丞相提出变法,最后却惨遭“车裂”;夸父为实现目标追到太阳而不断向前奔跑,最后渴死在路中。
因此,“悠然见南山”之情,简简单单亦是美。
人生,应是淡泊明志,宁静如风,无论归期何处。
淡泊人生,应如辛弃疾所言:“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无论世界喧嚣,我心宁静似海。
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个人代表先进事迹材料2陶渊明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他不仅诗文非常有名,而且他蔑视功名富贵,不肯趋炎附势也同样很有名。
陶渊明生于公元365年,是中国最早的田园诗人。
陶渊明生活的时代,朝代更迭,社会动荡,人民生活非常困苦。
公元405年秋天,陶渊明为了养家糊口,来到离家乡不远的彭泽当县令。
这年冬天,他的上司派来一名官员来视察,这位官员是一个粗俗而又傲慢的人,他一到彭泽县的地界,就派人叫县令来拜见他。
陶渊明得到消息,虽然心里对这种假借上司名义发号施令的人很瞧不起,但也只得马上动身。
不料他的秘书拦住陶渊明说:“参见这位官员要十分注意小节,衣服要穿得整齐,态度要谦恭,不然的话,他会在上司面前说你的坏话。
中小学作文淡泊名利,宁静致远
许多人的一生免不了要争名逐利,追逐金钱。
因为名利和金钱的诱惑往往是巨大的,你一旦陷入金钱与权力的漩涡中,你将很难自拔。
所以在生活中也许我们可以淡泊名利。
不去追逐那些功名利禄,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方能宁静致远。
晋国时有一个著名的人叫陶渊明。
他不为五斗米而折腰,辞官回家归隐田园,每天种种菜,就像他诗句中所说,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虽然说有时收成并不好,就像他诗中所写,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但是不去追逐功名利禄生活,使他感到无拘无束自由自在。
这种生活在沉迷于金钱与权力的争斗中的人是永远无法享受到的。
英国科学家卡文迪许也是这样的一个人,他有很多钱,并且热衷于研究科学,他被人称为一切学问中最富有的人和富翁中最有学问的人,他自己本身很有钱,但是也从不追究贪图享乐。
他做过许多发明,他热衷于研究科学,它涉及的领域非常多。
甚至他在昆仑之前就已经研究出了库仑定律,甚至比库仑当时的实验还要更加的精准,但是被库伦发表了之后他并没有任何反应,他并不在意优先权的问题,只要这个东西被人类发现了就好。
只要是研究有收获就够了,他从没想过从科学那里得到更多的东西。
所以我们做人也不要太去争夺这些功名利禄,毕竟他们只是过眼云烟,我没有必要将自己短暂而平凡的一生,浪费在这些争端中。
也许我们可以把时间用来更多有意义的事情,就像社会上许多人,他们做慈善从来不留名字。
之前发现了一位老汉晕倒在银行,人们把他救了之后,才发现他是为一个贫困地区默默捐款20多年的一个人,现在疫情期间许多明星都在捐款,但是也不乏其中许多人只是做做样子,甚至已经商量好,所有明星都捐一个数,有人多捐了,想多献出自己的爱心帮助全国人民共同抗击疫情,却遭到了其他明星及工作室的谩骂,斥责不守规矩。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就连献爱心都有了规矩。
难道这些金钱这些名利对于一个人来说就真的有那么重要吗?我想这也许会引起大家的反思。
1。
关于淡泊名利的诗句
关于淡泊名利的诗句1、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
——三国·诸葛亮2、莫言名与利,名利是身仇。
——唐·杜牧3、挡不住今天的.诱惑,将失去明天的幸福。
4、为人正,为政勤,为官廉,为民实。
5、岁月本长而忙者自促,天地本宽而卑者自隘。
6、不妄取,不妄予,不妄想,不妄求。
7、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8、与人方便,随遇而安。
9、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10、看破红尘,顿开名缰利锁。
——清·李汝珍11、也笑长安名利处,红尘半是马蹄翻。
——唐·僧尚颜12、风花雪月本闲,而劳忧者自冗。
13、勿唯小贻大,勿唯私损公;勿唯利害己,勿唯权伤民。
14、不以一毫私利自蔽,不以一毫私欲自累。
——宋·朱熹15、人人廉政,腐败灭亡;人人自律,党风自强。
16、上不愧党,勤政之根;下不愧民,廉政之源。
17、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18、谁知将相王侯外,别有优游快活人。
——唐·白居易19、一杯洗涤无余,万事消磨运远,浮名薄利休羡。
——宋·赵师侠20、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21、清廉做官方敢怒公正办事才敢言。
22、放得功名富贵之心下,便可脱凡。
——明·洪自诚23、名为锢身锁,利是焚身火。
24、知足者仙境,不知足者凡境。
——明·洪自诚25、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6、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党存于廉,廉乃大兴。
27、不羡暮登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
28、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29、幽境自能外见,高怀独出世间痴。
——宋·惠洪。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泊明志宁静致远人们都在为柴米油盐,衣食住行生活琐事所困扰。
为家庭婚姻、职业工作,人际关系而烦恼。
时间在悄悄流失,生命在不断消耗。
多少人在抱怨天地、人间的不公,时运不及,终生都没有快乐和幸福的感受,临到生命终结只有恐惧和悲愤。
有的人在追求享乐,为虚荣而显阔,结果是人们的嫉妒,为短暂的快感酗酒、飙车,斗殴引起的结果是人们的厌恶,更不会持久的快乐。
难道我们能够幸运的来到世界上是为了烦恼和痛苦吗?为何不能静心思索烦恼和痛苦的原因呢?烦恼是个人内心地感受,是自己不能正确对待所面临的状态。
感恩是人的爱心,是人们能消除烦恼的基础。
人生活在世界上应该感谢的人很多。
人的出生就是幸运,感谢父母的养育。
长大成人的过程应该感谢亲友、老师及一切给与帮助的人。
我们的衣食住行都不是自己创造的,应该更广泛的感恩。
有感恩就有爱心,有爱心就乐于付出,有付出就有回报,付出就会有快乐和幸福的感受,烦恼会在付出中消除。
个人的能力总是有限的,不能改变的方面很多。
出生的环境、他人的思维行为、社会制度都是个人难以改变的,即使有大能力的人也只能产生某些影响。
个人能够改变的只有自己,提高自己的能力,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产生更好的结果。
抱怨环境、怨恨他人、怀疑社会的不公都是自己的不明智。
对他人的怨恨首先要反思自己,如果你完全正确,就不要把别人的错误强加在自己身上,不必为别人的过错而烦恼。
通常的争执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有时仅是他人一句不得体的话,如果自己的境界高就不会引起更大的烦恼。
不要认为自己高于他人,人人都会有缺点,都会犯错误,也都有追求快乐幸福的愿望,苛求他人不如赞美他人的优点。
地位越高、追求境界越高越应该有与大众平等的心,烦恼自会减少。
制度、法律是符合当时的社会状态制定的,要求按条文执行,充分的证据是条件,但绝对合理和公平是不可能的。
人们可能因为多种原因出现错误的结果,有时是出于善意的行为。
受欺骗多是因为追求过分的利益,受引诱多是因为不能克制私欲。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意思是什么啊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意思是什么啊
淡泊其实就是看淡名利,明志就是表明明确的志向;宁静就是(使自己心里平静、宁静下来做事做人),致远,致,有实现的其实,远,即远大的目标,合起来致远就是达成远大的目标。
意思是:不追求名利才能使志趣高洁,平稳静谧心态,不为杂念所左右,静思反省,才能树立(实现)远大的目标。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出处
出自诸葛亮54岁时写给他8岁儿子诸葛瞻的《诫子书》。
诸葛草庐中门联: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此联出自第37回二顾草庐中。
刘、关、张三人跟童子进诸葛草庐,至中门,刘备见门上大书一联。
其大意是:不追求名利,生活简单朴素,才能显示出自己的志趣;不追求热闹,心境安宁清静,才能达到远大目标。
通过此联揭示了诸葛亮的高尚德操。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历史人物
历史上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人:陶渊明、贾岛、郑板桥、李叔同。
陶渊明:田园诗的代表诗人。
《饮酒》这首诗已成为其隐士心态的代表作。
贾岛:作诗认真刻苦,僧敲还是僧推已传为美谈,后出家做了和尚。
郑板桥:诗人、画家,擅长画兰、竹,君子气节,坚贞正直。
李叔同:即弘一法师,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却也是一名高僧。
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绚丽至极归于平淡的典型人物。
诸葛亮简介
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集忠、孝、义、谋于一身,可以说是公认的中国历史上的智慧神的最杰出化身。
历代朝野都对诸葛亮有很高的评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也成了无数仁人志士的座右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淡泊名利宁静致远据说大清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来到江苏镇江的金山寺,看到山脚下大江东去,百舸争流,不禁兴致大发,他问当时的高僧法磐:“你在这里住了几十年,长江中船只来来往往,这么繁华,一天到底要过多少条船啊?”法磐回答:“只有两条船。
”乾隆问:“怎么会只有两条船呢?”法磐说:“我只看到两条船。
一条为名,一条为利,整个长江中来往的无非就是这两条船。
”一语道破天机。
司马迁在《史记》中说过:“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除了利,世人的心中最看重的就是名了。
多少人辛苦奔波,名和利就是最基本的人生支点。
利当然是社会发展最有效的润滑剂,但不可过于看重名利,过于为名利奔波不休。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讲究效益的环境里,完全不言名利也是不可能的,但应正确对待名利,最好是“君子言利,取之有道;君子求名,名正言顺”。
君子所求名与利,正当之取,取之也然。
小人所争名与利,利令智昏,卑鄙之手段,取之丧尽天良。
名利是无止境的,只有适可而止,才能知足常乐。
如果整天为名利所累,则万事忧心,不得安宁。
知足者能看透名利的本质,心中拿得起放得下,心境自然宽阔。
我是非常喜欢庄子名利观点的:淡泊是真。
淡泊于名利,是做人的崇高境界。
没有包容宇宙的胸襟,没有洞穿世俗的眼力,是万难做到的。
庄子在《逍遥游》里,讲到了这样一个“尧让天下于许由”的故事。
大家都知道,尧被中国古人认定为圣人之首,是天下明君贤主的代称。
许由呢?是一个传说中的高人隐士。
庄子写道,尧很认真地对许由说:“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于泽也,不亦劳乎!”当光明永恒的太阳月亮都出现的时候,我们还打着火把,和日月比光明,不是太难了吗?及时的大雨落下来了,万物都已经受到甘霖的滋育,我们还挑水一点一点浇灌,对于禾苗来说,不是徒劳吗?尧很诚恳地对许由说:先生,我看到你就知道,我来治理天下就好像是火炬遇到了阳光,好像是一桶水遇到了天降甘霖一样,我是不称职的,所以我请求把天下让给你。
由淡淡地回答:你治理天下已经治理得这么好了,那么,我还要天下干什么?我代替你,难道就图个名吗?“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名实相比,实是主人,而名是宾客,难道我就为了这个宾客而来吗?还是算了吧。
许由接着说了一个很经典的比喻:“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他说,一个小小的鸟在森林里面,即使有广袤的森林让它栖息,它能筑巢的也只有一根树枝。
一只小小的偃鼠在河里饮水,即使有一条汤汤大河让它畅饮,它顶多喝满了它的小肚子而已。
淡泊为大。
许由这样的一种宁静致远的淡泊心智,可以连天下都辞让出去,就是一种博大的境界和情怀。
人生在世,最好的活法是淡泊名利。
因为人要是出了名,就会招致嫉妒,受人白眼,遭到排挤,甚至有可能由此种下祸根。
正如古语所说:“木秀于林,风必催之;堆高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而利字右边一把刀,既会伤害自己,也可能伤害别人,小利既伤和气又碍大利。
如果认为个人利益就是一切,便会丧失生命中一切宝贵的东西。
伟大的作家托尔斯泰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人想得到一块土地,地主就对他说,清早,你从这里往外跑,跑一段就插个旗杆,只要你在太阳落山前赶回来,插上旗杆的地都归你,那人就不要命地跑,太阳偏西了还不知足。
太阳落山前,他是跑回来了,但人已精疲力竭,摔个跟头就再也没起来。
于是有人挖个坑,就地埋了他。
牧师在给这个人做祈祷的时候说:“一个人要多少土地呢?就这么大。
”人生的沮丧都是因为你得不到想要的东西。
其实,我们辛辛苦苦地奔波劳碌,最终的结局不都只剩下埋葬我们身体的那点土地吗?伊索说得好:“许多人想得到更多的东西,却把现在拥有的也失去了。
”这可以说是对得不偿失最好的诠释了。
我们想一想,人生有涯,一个人这一辈子能吃多少饭呢?能占多大的面积呢?人往床上一躺,你睡觉的地方也就这么大,不管你住的是300平方米的豪宅,还是1000平方米的别墅,你实际需要的空间跟别人都一样。
古往今来,众多的学问家都是淡泊名利的佼佼者。
他们对个人的名利常常采取漠然冷淡和不屑一顾的态度,而把主要精力放在对理想、事业的追求上。
居里夫人获得第一次诺贝尔奖之后,毅然将原来的100多个荣誉称号统统辞掉,专心研究,终于又荣获了第二次诺贝尔奖。
有一天,一位朋友来她家做客,看见其小女儿正在玩英国皇家学会刚刚颁发给她的一枚金质奖章,大惊道:“居里夫人,现在能得到一枚英国皇家学会的奖章是极高的荣誉,你怎么能给孩子玩呢?”居里夫人笑了笑说:“我是想让孩子从小就知道,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绝不能永远守着它,否则就将一事无成。
”居里夫人对待荣誉的这种态度,成为后人学习的楷模。
钱钟书先生学贯中西,著有《谈艺录》、《管锥编》、《围城》、《宋诗选注》等巨著,享有“博学鸿儒”、“文化昆仑”之美誉。
一位美籍华人新闻记者要采访他,被拒之门外。
他把《写在人生边上》一书重印的稿费全部捐献给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电视剧《围城》的稿费全捐给了国家;国外有许多地方要重金聘他,皆被婉言拒绝。
他对一位年轻人说:“名利地位都不要去追逐,年轻人需要的是充实思想。
”钱钟书惜时如金、甘于寂寞、淡泊自守、不求闻达,视名利如浮云,表现了一个知识分子高尚的精神品格。
其实,人人都有欲望,都想过美满幸福的生活。
都希望丰衣足食,这是人之常情。
但是,如果把这种欲望变成不正当的欲求,变成无止境的贪婪,那我们无形中就成了欲望的奴隶了。
在欲望的支配下,我们不得不为了权利,为了地位,为了金钱而削尖了脑袋向里钻。
我们常常感到自己非常累,但是仍觉得不满足,因为在我们看来,很多人比自己的生活更富足,很多人的权利比自己大,所以我们别无选择,只能硬着头皮往前冲,在无奈中透支体力、精力与生命。
扪心自问,这样的生活,能不累吗?被欲望沉沉地压着,能不精疲力竭吗?静下心了想一想,有什么目标真的非让我们实现不可,又有什么东西值得我们用宝贵的生命去换取?朋友,让我们斩除过多的欲望吧,将一切欲望减少再减少,从而让真实的欲求浮现。
这样,你才会发现真实、平淡的生活才是最快乐的。
拥有这种超然的心境,你就能做起事来不慌不忙,不燥不乱,井然有序。
面对外界的各种变化不惊不惧,不温不怒,不暴不躁。
而对物质引诱,心不动,手不痒。
没有小肚鸡肠带来的烦恼,没有功名利禄的拖累。
活得轻松,过得自在。
白天知足常乐,夜里睡觉安宁,走路感觉踏实,蓦然回首时没有遗憾。
淡泊于名利,是做人的崇高境界。
没有包容宇宙的胸襟,没有洞穿世俗的眼力,是万难做到的。
淡泊并不是力不能及的无奈,也不是心满意足的自赏,更不是碌碌无为的哀叹,淡泊就是超脱世俗的诱惑和困扰,实实在在地对待一切,豁达客观地看待一切的生活。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算得上是个淡泊者,“一箪食,一瓢饮,不改其乐”。
凭这淡泊,颜回成了千古安贫乐道的典范。
淡泊是一份豁达的心态,是一份明悟的觉然。
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是一种淡泊,没有极大的勇气、决心和毅力是做不到的。
淡泊是一份豁达的心态,是一份明悟的感觉,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是一种淡泊;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更是一份淡泊。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
人,来到地球,只不过是一个来去匆匆的过客。
名和利,都是过眼烟云,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一生为名利所累,实在是本末倒置。
“淡泊”是道家思想学说,“恬淡为上,胜而不美”。
后世一直继承赞赏这种“心神恬适”的意境。
如白居易在《问秋光》一诗中,“身心转恬泰,烟景弥淡泊”,反映了作者心无杂念,凝神安适,不限于眼前得失的那种长远而宽宏博大的胸怀。
当代大学者钱钟书,终生淡泊名利,甘于寂寞。
他谢绝所有新闻媒体的采访,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栏目的记者,曾千方百计想冲破钱钟书的防线,最后还是不无遗憾地对全国观众宣告:钱钟书先生坚决不接受采访,我们只能尊重他的意见。
当你每天下斑回到家中,一切饮啜着爱人刚刚沏好的热茶,一边听到厨房里传来油爆葱花磁磁的响声,扑鼻的香味勾起了你按捺不住的食欲,和浅浅的酒兴,这时的你,是否感到生活的温馨和岁月的恬静? 芝兰生于幽谷,不因无人问津而不劳,这是一种淡泊的宁静;梅花开于墙隅,不因阳光不照而不香,这是一种自信的宁静;流水绕石而过,不因山石之阻而纷争,这是一种谦让的宁静;无花之树结果,不妒姹紫嫣红而孕育,这是一种朴素的宁静。
拥有一颗宁静的心,你可以没有太阳的知人炙热,但拥有月光的柔美;你可以没有花朵的鲜艳,但拥有果实的甘醇;你可以没有甜美的歌喉,但拥有了精彩的填词;你可以没有作家的成就,但拥有了读者的领悟;你可以没有水的灵活,但拥有了山的稳健;你可以没有酒的浓烈,但拥有了茶的清香。
拥有一颗宁静的心,纵然昨天的辉煌顷刻间化为乌有,我们也能冷静地耕耘今天;纵然今天的肩上重荷如山,我们也能乐观地憧憬明天;纵然明天依然荆棘满途,我们也能潇洒地步如后天。
淡泊是一种境界。
浑浑噩噩、不思进取的人是无法“淡泊”的,他们眼中的淡泊不过是一种“平淡”和“玩世不恭”。
淡泊也是一种胸怀,锱铢必较、气量狭窄的人是无法“淡泊”的———利己思想太重的人又怎能奢谈淡泊?淡泊更是一种信仰,公而忘私的人甘于淡泊,敬业奉献的人懂得淡泊,节操高洁的人向往淡泊。
研制“两弹一星”的科学家们不正是为了祖国的科技和国防事业而淡泊名利,默默奉献的吗?然而也有一些人,虽然曾经为革命事业出生入死,功勋显著-,但在个人荣辱得失面前,却斤斤计较,患得患失。
为了追名逐利,他们放弃信仰和人格尊严,置党纪国法于不顾,胆大妄为,铤而走险,以身试法,最终落了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成克杰、胡长清之流的毁灭,就是典型的反面教材,这样的教训何等惨痛!古人云: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然而,在竞争日益激烈,诱惑日趋纷繁的社会里,固守节操、淡泊名利并非易事,只有树立远大的理想和人生追求、乐于奉献的人,才可能经受住各种诱惑的考验,始终不渝地坚守自己的道德准则和理想信念,不重名利,不计得失,以淡泊的情怀书写出高尚的人生。
淡泊名利人的一生要过许多关口,其中,名利关是最狭长最难过的,可谓生命不息名利不止也。
在名利关口面前,人们的态度大致有两种:一种是追名逐利,一种是淡泊名利。
不同的名利态度,对于人生的为人本色、性情意趣、价值取向乃至生命长度,等等等等,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和效果。
追名逐利者,其人生的热望和关注点往往聚焦于位子、房子、车子和票子上,他们的志趣和人生目标,是怎样获取更大的名望、更高的官位、更绰的房产、更多的钱财……为了达到这些,他们会绞尽脑汁、百般专营、曲意奉承、攀高结贵、见机行事、不择手段、不惜人格,甚至踩着党纪、政纪、国法和道德良心的黄线工作和生活着。
因此,他们一生摆脱不掉担惊受怕、患得患失的心境,终日处于焦虑不安、浮躁烦恼之中,在谋取了非分的功名利禄之时,也饱尝了违心、苦闷、沮丧、落拓的苦痛……他们奉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或许就是“不求天长地久,只图今生拥有”、“今朝有酒今朝醉,哪管明天是与非”,这是一种极端利己主义和享乐主义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