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教学方法改革

合集下载

浅谈高校数学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浅谈高校数学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生的综合能力。
能人 才提 出了越 来越 多的要 求。在我 国的高校数 学教 育 中, 进
行 新课 程改革 , 探 寻新 的教 学方式尤为重要。 然而 , 很 多不良因 素严重阻碍 和限制 了高校数 学模 式教 育改革和创新 的进程 。 本
文着重对高校数 学的教 学方式进行 了探讨 , 并就如何进一步加
要。 对于 高校学生来说 , 开展游戏 活动 , 寓教于乐可以极大地激
发他们对数学 的学 习兴趣和热忱 。教育学者普遍认为 , 在 高校
数学教学 中 ,游戏不仅能为高校学生带来 自身的满足和充实 , 使他们感到快乐 ,而且还能给他们带来创造性学 习的机会 , 激 发其想象力 。 在高校数学教学 中, 如果只是传统 的“ 教师教学生 学” ,即使进行活动也会显得枯燥 乏味,也就很难达 到预期效 果 。但如果将活动变成一个游戏 , 让学 生以某个 角色的身份参 与其 中 的话 , 必然 能调 动起他们 的积极性 , 使他们很快融 入到
生进行开导 ,帮助学生克服 内心对数学学 习的障碍和恐惧 , 使 学生能够 正视挫折 , 继续投入 到学 习中去 。 三、 结 束 语 综上所述 , 对高校数学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是时代的
情, 这将为他们后续学习的开展打下 良好的基础 。整个活动以 游戏 的方式展 开 , 每个 高校学生都充 满积极性 , 他们 的感情 力 量得到充分调动 , 积极思考 , 并且亲 自动手将想法转化为现实 ,
带来 的消极影 响。只有不 断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和创新 , 才能 激发 学生对数学 的学习兴趣 , 提 高课 堂效率 , 取得事半功倍 的
效果 , 而 且还有助 于培养学生 的思维 能力和创新 能力 , 促 进学 生 的全 面发展 。因此 , 我们必 须积极有效地对 高校数 学教 学模 式进行改革 和创新 , 采取合适 的教 学手段 , 以促进教学。

浅谈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精品文档

浅谈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精品文档

浅谈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一、教学模式转变中的课堂教学方法定位中国政法大学于2006 年开始将案例课和研讨课教学扩展到了法学以外的14 个专业,在全校范围内大力推广并支持“两类课”的开设,并将其列入到本科教学计划之中,积极推进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相对于以教师为主体、单向式信息传输为主、以理论知识讲授为根本的传统知识讲授型教学方式而言,案例课和研讨课的教学模式则是一种以发挥学生主体性、构建双向信息互动与沟通、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基本定位的能力培养型教学方式。

“两类课”教学的引入与开展直接体现了本科培养目标的理念转化,也是对当代社会人才需求的直接回应。

课堂教学作为本科教学中最为重要和主要的内容之一,课堂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但是,传统知识讲授型教学模式导向下的课堂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引发了一些问题,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及学生的能力培养。

传统知识讲授型的教学模式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体系,强调学生的基本理论素养,培养学生的专业理论能力。

长久以来的课堂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体的单向讲授方法为主,在这种课堂教学方法中,学生属于被动接受知识灌输,牢记相关考试知识点成为很多学生的课程学习动力,因此出现了学生以记笔记,考试背教材和教学大纲知识点为主的高中生式的学习方式。

同时,知识讲授过程中以教材为主的“照本宣科”式教学方法也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课堂气氛较为沉闷呆板,因此也很难加深、加宽理论认知的深度与广度,使理论知识的讲授流于形式,较为肤浅。

此外,这种单纯以理论讲授为主而脱离实践、疏于运用的教学方式,也会影响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实践问题的能力。

虽然目前PPT以及网络资源等方式已广泛运用于课堂教学方法之中,但是如果不能改变传统课程讲授过程中的教师与学生定位,以及学生培养目标的定位,那么PPT或者网络资源的运用也只是板书与教材的一种形式变化而已,对教学质量以及人才培养方面不会产生实质性作用。

浅谈高校教学方法的现状及改革措施

浅谈高校教学方法的现状及改革措施
既是体 现教 师 主导 作 用 的 重要 渠 道 , 又是 影 响学 生 发 挥 主体作 用 的关 键 因 素 。教学 方 法 是 否 得 当 , 关 系 到教学 质量 的 高低 和 教 学 效果 的好 坏 , 影 响 到人
才 培 养 的质量 。


关 于 高校教 学 方法 的现 状分 析
统课堂讲授进行 知识 获取的 , 习惯 了传 统的 “ 满堂 灌” 教 学 方 法 。 因此 , 大 多 学 生 面 对 高校 教 学 方 法
收 稿 日期 : 2 0 1 5 —0 1 —2 7 作者简介 : 姚岭柏( 1 9 7 9 一) , 男, 内蒙古呼伦贝尔人 , 集宁师范学院生物系 , 讲师, 硕士。研 究方 向: 生物科学教育 。 韩海霞( 1 9 8 1 一) , 女, 内蒙古呼和浩特人 , 集宁师范学院生物系 , 讲师 , 硕士。研 究方向: 园艺技术教学 。
听、 写、 记, 课 堂上很 少 有时 间独 立思 考 , 学生 的主 动 性、 积极 性和 创 造性 被 忽 视 了 。这 种 教 学 模 式 很 少
革, 教 学 水平 不 高 , 教 学效 果 欠 佳 。 因此 , 就 造 成 高
校 教学 方法 在创新 性 方 面的严 重缺 失 。
( 三) 高 等 院校学 生 自身 的因素 1 . 高校 的学生 从 小学 到高 中基本 上都 是通 过 传
摘要 : 教 学方法的改革是 高校人才培养 的重要 工作。本 文通过 对 目前 高校教 学方法 的现 状分析 , 找 出高校教 学 中存在 的
问题 , 提 出转变传统的教 学观念 、 激发教 师对教 学改革的热情 、 调 动学生参与教 学改革 的积极 性 、 完善 高效的管理制度 和建立

浅谈高校教学管理改革

浅谈高校教学管理改革

对教师的考核 内容丰 富 , 考 核制度 全面 , 但对 教学 管理者 的 考核项 目相对较少 。职 称晋升 方面对 教师和行政 管理者 的
e x i s t e d nd a p r o p o s e d t h e me t h o d s t h a t C n a i mp r o v e t h e q u li a t y f o t e a c h i n g o n t h e r e f o r ma t i o n o f t e a c h i n g ma n a g e me n t .
第 1期
付 小兰 , 等: 浅谈 高校教学 管理 改革
・l 1 9・
浅 谈 高 校 教 学 管 理 改革
付 小兰 ,高恩丽 ,王慧娟 ,占昌朝
( 九 江 学 院 化 学 化 工 学 院 ,江西 九 学工作的导向 , 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具有指 导作用 , 对高等 院校 教学质 量具有决 定作用 。笔者 分析了高校
教学是高等学校教育 的核心 工作 , 教学管理是提 高教学 质量 的基础 。高等学校教学管理 的 目标是 , 确保教学 过程 的
教学工作 的考 核制 度 中, 还存 在 考核 对象 不全 面 的问 题。对教师的考核多 , 对 教学管理者的考核少。大 多数 高校
顺利实施 、 完成 ; 监控教师 的教学 质量 ; 督促 和引导教 师进行 教学改革研究 , 最终 实现 教学 质 量 和教 学水 平 的提 高。 因 此,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管 理水平 的高低 , 直 接反 映 出高校 的 整体 教学水平 … 。 教学 管理人 员 , 包括领 导班子 , 也包 括各 职能部 门的基
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 , 并 提出了能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管理改革 的对策 。 关键词 : 教学管理 ; 教学质量 ; 对策 中图分类号 : G 6 4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8— 0 2 1 X( 2 0 1 4 ) 0 1— 0 1 1 9- 0 2

浅谈高校教学创新的方法

浅谈高校教学创新的方法

的情 感教育 ,促进和提高学生情感智慧的发展。例如在教学中 可以培 养学生对待科学所持有的价值观 ,培养其严肃认真的科 学态度和 良好的品格修 养 ,追求科学的顽强毅 力,发挥科学可 以给人 以智慧的功能 ,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的 目的 。 2 充分利用 多媒体和网络教 学,提 高教学的效果。多媒体 . 教学是指通过教学过程,针对教学 目的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合理 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 ,综合处理和控制文字、声音、图形、 图像 、 影像等多种信息 , 并通过屏幕或投影机投影显示出来, 同 时按需要建立使用者与计算机之间的人机 交互操作 ,完成教学 或训练过程 。 其最大的特 点就是使客观事物形象化、 具体化 , 使 事物的音、形 、色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官。多媒体技术的 良好 运用 ,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强 了学生的接受能力。 同时网络教学是高校教育一种非常有效的新形式 ,由于具 有快速便捷 、受众多、容量大、交互性强等特点 ,在现代高等 教学中广泛应用。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利用网络的特点 ,开设 课程教学的专门网站。在网站上,一是制作开发融思想性 、知 识性 、直观性、趣味性予一身的多媒体课件并链接到 网站上 ; 二是建立信息资源库,把文字、声音 、图像等各种形式的相关 信息提 供给学生 ,针对某些专业 ,例如音 乐专业,则可 以将作 曲家的生平 ,创作特点及主要作 品的示范等传于网上浏览 ,随 点随学, 拓展学生的视野, 增加信息量;三是开辟网上论坛 , 教 师组织学生就本专业问题 ,开展网上讨论 ,让学生充分发表建 议 ,交流经验,发挥学生的主体 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四是 开设教 师电子信箱 , 与学生在线交流, 跟踪了解学生思想动态 , 及 时鹪 答 学 生 的疑 难 困惑 ,可 以大 大缩 短 师 生 的心 理 距离 ,实 现双方的 良性互动。网络资源的有效利用 ,可提高学生学 习的 积极 性。 5 充分发挥教 师作用,以 “ ”引 “ 。一方面 ,高校要 . 研 学” 在校 内教学 ,尤其是课 堂教学中 ,注意创设良好的环境 ,提供 更 多的时间和空间 , 采取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 如案例分析 、 实 验演示、模拟 实践 、校 园科技文化活动等 ,让学生把各项知识 结合起来,并在实践中身体力行 ,灵活应用。另一方面,加强 校外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开展 。高校应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创 造 更 多 的机 会 , 教 学计 划 中 对社 会 实践 活动 给 予 明确 的 规定 。 在

浅谈高校教师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浅谈

浅谈高校教师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浅谈

高校教师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浅谈一、引言高校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术能力的培养。

教学艺术是高校教师教学实践中的外在表现,是教师在课堂上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时所展示出的美育成果。

本文将探讨高校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分析其特点和重要性,并举例说明如何提高教学方法和发展教学艺术。

二、高校教师的教学方法高校教师的教学方法是指教师为达到教学目标所采用的教学行为和方式。

不同类型的课程和学科具有不同的特点,需要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

1.讲授法讲授法是高校教师最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

在讲授法中,教师通过讲述教材内容,向学生传递知识。

这种方法适用于信息传达比较集中和固定的学科,如文学、历史等。

在讲授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教材内容的准确性和学术性,同时提供适当的例子和案例,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2.讨论法讨论法是高校教师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教师通过提出问题或情景,引发学生讨论,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交流。

这种方法适用于涉及到分析和判断的学科,如哲学、法律等。

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深度,同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3.实践法实践法是高校教师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方法。

教师通过组织实验、实习、实地考察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和实践,掌握理论知识的应用。

这种方法适用于实验科学、工程技术等学科。

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实践观念,注重实践结果的分析和总结。

4.案例法案例法是高校教师培养学生实际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手段。

教师通过引入案例,让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这种方法适用于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

在案例分析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注重案例的选择和设置。

三、高校教师的教学艺术高校教师的教学艺术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教学才能和艺术水平。

教学艺术主要体现在教师的教态、教风、教材讲解、答疑解惑等方面。

浅谈高校教学管理的改革和创新

浅谈高校教学管理的改革和创新

浅谈高校教学管理的改革和创新内容摘要:[摘要]文章根据培养素质创新人才的要求,论述了更新高校教学管理观念,加强教学管理改革和创新。

提高教学管理水平的途径,以期建立符合高校实际的现代化的教学管理制度。

[关键词]高校;教学管理;改革;创新进入21世纪,科技革命和知识经济成为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出发点。

高等学校要向培养创造性人才的目标转变,对于传统的以传授已有知识为目标的教育观念、管理体制、教学方式等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要求,以期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

这是一项涉及高校教育、教学工作全局性、战略性的系统工程。

高校教学管理工作是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中心工作是教学,高效、有序的教学管理是深入教学改革和培养创新人才成功的前提和保障。

教学管理的改革和创新是对常规管理的提升,是办学品位的追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

一、通过不断改革和创新,提高教学管理工作的水平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这是毋庸置疑的。

教学管理的科学规范是保证教学质量、提高办学效益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一项根本措施。

(一)更新教学管理观念教学管理的改革和创新,不仅是管理手段的现代化,更重要的是管理观念的更新和管理思想的现代化。

由于受计划经济影响,传统的教学管理弊端日见明显。

主要表现为:强调计划的统一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共性的要求,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强调约束、监督,忽视激励、引导;教学质量的监控偏重课堂教学,忽视实践实验环节的监控;管理制度强调规范性和可管理性,过于僵化,缺少激励机制,影响了师生的教和学的积极性。

教学管理改革根本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

在人才观方面,应以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作为衡量人才的标准,要求学生全面发展,同时鼓励个性发展;在知识观方面,不仅注意知识的积累,而且更加重视知识的综合和创新;在教育观方面,应该以人为本,确立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突出培养人的独立人格,发挥人的创造性;在质量观方面,应该是注重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全面质量观;在教学管理方面,促进学生从依赖性学习转向自主性、创造性学习,从组织传授灌输式教学转向参与式教学,考试考核的目的以单纯检验知识的掌握转向更多创新意识的检验、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育,学生的就业教育由择业就业转向转换职业自主创业。

浅谈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教育资源不均衡、课程内容单一和教学方法的僵化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取多种对策,如平衡教育资源分配、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引入创新教学方法等。

教育资源不均衡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一大难题。

在城市和农村之间、富裕地区和贫困地区之间,教育资源的配置存在显著差异。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首先需要平衡资源分配。

政府可以增加对农村和贫困地区学校的投入,提升师资力量,改善教学设施,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获得高质量的教育资源。

此外,课程内容单一也是现阶段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问题之一。

很多学校过于注重学生的学术成绩,而忽视了综合素质的培养。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校可以引入多元化的课程设置,包括文科、理科、艺术和体育等,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兴趣和发展需求。

此外,通过开设选修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方法的僵化也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问题。

传统的教学方法过于注重教师的灌输和学生的被动接受,并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创造力的培养。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校可以引入创新的教学方法,如项目制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等。

这些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中,教育资源不均衡、课程内容单一和教学方法僵化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通过平衡资源分配、引入多元化的课程设置和创新教学方法,可以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发展。

政府、学校和教师应共同努力,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教学环境,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浅谈教学改革项目

浅谈教学改革项目

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工作是贯彻国家和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及教育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举措,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因此,高校教师有必要扎实教改立项基础知识,积极开展教改立项相关研究。

一、教改立项内涵1.教改概念界定。

教改,广义上指教育改革,包括一个国家教育制度等方面的改革;狭义上指学校的教学改革,包括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等方面的改革。

教改项目全称“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实行以项目建设为管理对象,由项目负责人负责,强调项目中期检查、淘汰和期终验收的项目制管理模式。

2.教改制度沿革。

1994年初正式提出制定并实施《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1995年3、4月份在北京举办了两次“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报告会”,标志着这项改革计划的全面启动实施。

教育部《关于实施“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的通知》(教高〔2001〕1号)文件是上一计划的扩展与延伸。

该工程以培养适应新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人才为宗旨,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进行综合的改革研究与实践,推动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

该工程突出教学改革的整体性、综合化和实践运用。

教育部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05〕1号)明确指出,教学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教学是高校的中心工作,在高等教育新形势下,为稳定和提高高校教育质量,必须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实现“以人为本”的高校教学。

《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文件就今后一段时期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出六类20条意见。

同时,在《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和《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11〕6号)文件也对教学改革精神与任务进行了全面系统地阐述。

浅谈高职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

浅谈高职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
力 , 并 鼓 励 学 生 按 照 自 己 的 思 路 白行 设 计 , 动 实 验 。 教 师 的 主 要 任 务 则 存 于 答 主 疑 解 难 , 析 谬 误 , 样 , 仅 充 分 挖 掘 了 剖 这 不


高职 学 生 的 特 点
小 普 遍 , 统 的灌 输 式 的教 学 方 法 仍 然 占 传 据 主 导地 位 。 这种 单 一 、 旧和 落 后 的 教 陈
学生 的学 习潜 力, 而且对教师 的教学水平
也是 一 个 极 大 地 提 高 。因此 教 师 要 从 教学 目的 出 发 , 合 运 用 各 种 教 学 方 法 , 合 综 综 运 用 项 目教 学 法 、 论 教 学 法 、 场 教 学 讨 现 法 、 例 教 学 法 及 现 代 化 电 教 手 段 , 他 案 使 们 互相结合, 长补短 , 学生边学边用 , 取 让
以用 促 学 , 以致 用 。 学
( ’学 习成 绩 落 后 的 阴影 ) 职 的 学 生 普 遍 在 中 学 时 期 没 有 打 好 基 础 , 考 中取 得 的 成 绩 不 理 想 , 少 都 高 多
存 在 些 自卑 的心 理 , 而 也 多 少 带 来 了 从

学方法, 由于完全 以教师为课堂 教学的主
讨 论 式 教 学 法 就 是 将 课 程 的 内 容 与 实 际相 结 合 , 生 在 教 师 的 指 导 下 , 绕 学 围 某 个 问 题 或 重 点 、 点 等 , 集 体 中 互 相 难 在 交 流 个 人 看 法 , 用 所 掌 握 的 知 识 互 相 启 运 发 、 长 补 短 、 深 理 解 、 握 知 识 、 成 取 加 掌 形 能 力 的 一 种 教 学 方 法 。 论 式 教 学法 在 高 讨 职 教 育 教 学 过 程 中具 有 独 到 的优 势 , 要 主 表 现 在 : 先 , 于 讨 论 式 教 学法 充 分 体 首 由 现 了理 论 与 实践 相 结 合 , 因此 教 学 效 果 很 好 , 别 是 对 于 理 论 性 强 的课 程 更 能彰 显 特 出这 种 教 学 法 的特 点 。其 次 , 由于 讨 论 式 教 学法 以 学 生 参 与 为 主 体 , 学过 程 生 动 教 有趣 ,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 有 助 于 学 生 养 成 动 脑 、 手 的 好 习惯 , 以 动 所 既 能 培 养 学 生 的 独 立 思 考 能 力 , 能 培 养 又 学 生 发 表 自 己观 点 的 能 力 , 而 促 进 师 生 从 共 同创 新 , 共 发 展 。 最 后 , 种 教 学 方 这

浅谈高校“公共关系学”教学方法的改革

浅谈高校“公共关系学”教学方法的改革

程远 不能满 足学生 学 习的要求 ,所 培 养 出来 的人 才 也不
能完 全达到社 会 的要 求 。笔者 经过 长期 的公 关 教学与 研 究, 分析 了 目前教 学 中所存在 的 一系列 问题 , 为可从 以 认 下几方 面来改革 目前 “ 共关 系学 ” 公 的教学 方法 。

得 到发散 , 实现 了学 生 由被动学 习向 主动思索 的转 变。
二、 启发式教学 , 充分调动学 生的积极性
在教 学过程 中 , 教与 学是 相辅 相 成的 , 一个互 动 的 是 过 程 ,光 教或 者光学 是不 可能 达 到好 的教学 效果 的。 因
体选 择案例 上应慎 重 , 所选 案例 不应 太 陈 旧 , 老 的案例 太
引不起学 生的兴趣 , 也达不 到教学 的效果 。应 充分考 虑学
教学 中结 合实际 ,多举 案例 ,不 仅可 以加 深学 生理 论 知
识 , 且可 以有效地 激发 学生 学 习的兴 趣 , 而提 高教 学 而 从
效果 。 在 教学 中注重 引导 学生 ,教 师应 考虑 到学 生在 学 习
力 。在讨 论 中让 学生 对 问题进 行分 析并 提 出 自己的解决 办法 , 还可 引用公关 专 家的 意见作 为 参考 , 们逐 最后 使他
生将公关理论运用于实践。这样才能提 高其公 关素质 , 培养 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创新型公 关人才。
[ 关键 词】 公共 关系学 ; 高校教学 ; 教学改革 【 中图分 类号 】 F 7 20 [ 文献 标识 码】 B 例, 但仅 凭 这些 远远 不够 , 有 些案 例是 几 年前 的事 了 , 且 即使是经 典案 例 , 被反 复引用 也会 令学 生丧 失兴趣 , 以 所 教 师在案 例 的选 择上 不要 局 限于教 材 ,一 定要 坚持案 例 选择 的时效性 和针对 性 。如在 教学 中讲 到公关 的职能 “ 建

浅谈高校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对策

浅谈高校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对策

浅谈高校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对策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转变,高校也应该适时的调整人才培养方法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因此,高校要及时对教学进行改革,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

一个高质量的人才应该是知识、能力、素质三者统一的人才。

教学改革是高校的一项长期工作,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准和目标也逐渐从只重视知识教育转向重视综合素质的培养。

实现从教给学生知识到教会学生学习的转变,实现从讲授为主到多种方法相结合、以学生自学为主的转变。

关键词:高校教学改革问题对策课堂教学一直以来就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一个薄弱环节,存在着一系列问题。

解决教学问题的对策就是要转变观念,构建相对独立而系统的教学体系,加快适应实践教学需要的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校内和校外的实习基地建设。

从目前高校实践教学的现状入手,分析了高校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保障高校实践教学要采取的手段、措施以及改革的基本途径。

1 高校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1.1 课堂教学仍以讲授法为主,方法比较单一目前高校课堂教学仍然以讲授法为主,教师只是按照讲义进行讲解和演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要任务就是听课、记笔记。

这种教学模式的弊端就是学生没有太多的活动空间,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有的教师虽然也使用计算机等辅助教学,但是也经常表现为投影出简单的文字讲义,没有任何声音或影像等配合课堂教学,结果所谓的多媒体教学就变成了单一媒体教学。

学生被动地接受讲课内容,听得昏昏欲睡,大大降低了听课质量。

这样根本不能达到令学生学习的目的,更谈不上提高和创新。

所以高校教学改革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1.2 部分教师职业意识淡薄,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有些教师缺少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和信任学生的职业道德。

有一部分教师对学生关心不够,与学生缺少交流沟通,上完课就无影无踪,找不到人了;也有一些教师不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认为上完课也就完成了任务;还有一些教师缺乏为人师表的责任感。

浅谈高校实践教学改革

浅谈高校实践教学改革

1高校实践 教学 改革 的意 义 据 科技 部统计 ,2 0 06年我 国科 技人力 资源 总量 已达 3 0 万 人 ,居世界 20 第 ~位 ,研发经 费居世 界第六 位 ,但 让人尴 尬 的是我 国科技创 新指数 却属 世 界 中下水 平 。我 国高层 次科研 人才 处于数量 庞大 而质量 偏低 、拔尖人 才奇 缺 i 建设创 新 型 国家需 要创 新 型人 才 ,而大 批创 新 型人 才 的培养 依赖 合 格 的 高等教 育 。高等学校 是培 养和 造就 高素质 、创 新型人 才 的基 地 和摇篮 。 近 年 来 ,在 “ 教 兴 国 ”战 略 的指 导 下 ,我 国 的高 等 教 育事 业 取 得 科 了前所 未有 的飞速 发展 。高等教 育规模 和总量 的扩 大在很 大程度 上提 高 了我 国 国民的 总体素质 ,带动 了社会 物质 文 明和 精神文 明 的进 步与 发展 。时代和 社会 的发展 ,使 高校面 I 的挑 战:有 来 自于 教育体 制 、机制创 新 的挑战 ; 临新 也有 如何培养 学生 的创新精 神和 实践 能力的 挑战 ;还有激 烈的就 业竞 争带来 的市场 挑 战:这 些挑战 对高校 实 践教学 提 出了更 高的要 求 。 实 践教学 是高等 学校教 学体 系的重 要组成 部分 它与 理论教 学不 是主从 关系 而是辩证 统一 的关系 ,是 两个相 对独立 、相互 依存 、相互促 进 的教学体 系 ;实 践教学 对提 高学生 综合素质 ,培 养学生 创新精 神和 实践能 力有着 理论 教学不 可替代 的特殊 作用 ;实 践教学基 地也 是全面 提高学 生素质 ,发现 优秀 人才 的最佳场 所 , 别 是实验 教学过程 中不 仅可 以培养 学生 “ 特 严谨 、 求实 、 勤 奋、创 新 ”的科学 学风,还 可 以培 养他 们的 团队精神 、协调 能力等 基本 素质 为适 应 时 代发 展 的 要 求 ,培养 基 础 扎 实 、知 识 面 宽 、适应 性 强 、 具 有创 新 能力 的高 素质 人 才 ,必 须 不断 深 化 实践 教 学 改革 。 现有 的 高校 实 践教学 现状 已不 能与 时代 同步, 不能适应 社会 发展 ,影 响 了创新人 才 的培 养和 高素质 人才 的涌现 。 教育 部 曾在 文件 中 明确 指 出: 要大 “ 力加强 实践教 学 ,切 实提高 大学 生的实 践能力 。高等 学校要 强化实 践育 人的 意识 ,区别不 同学科 对实践 教学 的要求 ,合理 制定实 践教 学方案 ,完善 实践 教学 体 系 。 因此 ,高 校 必 须加 强 实 践 教学 ,积极 推 进 实践 教 学 改革 , 3 ” 构建体 系完整 、结 构合理 、功 能齐全 的实 践教 学体系 ,提 高实践 教 学质量 。

浅谈互联网+时代高校专业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浅谈互联网+时代高校专业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浅谈互联网+时代高校专业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摘要】在互联网+时代,高校专业课程教学方法需要与时俱进,不断进行改革。

文章从互联网+时代的背景和高校专业课程教学现状入手,分析了改革的必要性和主要内容。

通过利用互联网技术促进教学效果提升,开展跨学科合作丰富课程内容,以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创新能力等措施,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养。

强调高校专业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重要性,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

这些改革将有助于适应互联网+时代的教育需求,培养出更具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人才。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高校、专业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必要性、主要内容、互联网技术、教学效果、跨学科合作、课程内容、学生兴趣、创新能力、重要性、未来发展方向1. 引言1.1 互联网+时代背景互联网+时代是指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结合传统产业实现全面升级和转型的时代。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方式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在教育领域,互联网+时代给高校专业课程教学带来了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

互联网+时代催生了“互联网+教育”的概念,通过互联网技术,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学习,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全球共享。

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在线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

互联网+时代推动了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发展,数字化教育资源丰富多样,教学内容更加生动直观。

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互动课件等形式更好地理解和消化知识。

互联网技术还提供了各种在线学习工具和平台,为学生提供了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

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下,高校专业课程教学正面临着巨大的变革和挑战。

只有加快教学方法改革,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的优势,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更多适应互联网+时代要求的人才。

1.2 高校专业课程教学现状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高校专业课程教学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变革。

目前,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仍然占主导地位,教师在课堂上通过讲授知识、板书、讲解案例等方式传授知识,学生则以被动接受为主。

浅谈高职院校教学方法的改革

浅谈高职院校教学方法的改革
工科类专 业学生 的职业 技能是通过 反复练 习或 实际操作 才能 获得
0—33. 82 ()
四是有利于提高校办企业 自身的竞争力 。 通过产教结合 , 校办企业可
以建立 自己的特色人 才队伍 , 可以借助学校 的师资 、 设施等条件对学生实 行定单式培养 , 可以依托学校专业人才聚集 的智力和人才优势 , 不断进行 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 , 进而开发新项 目、 培育新产品 、 拓展新市场。 参考文献 [ ] 金小河 . 1 产教结合 是职教 发展 的重要途 径[ ] N. 中国教育 报 ,0 7 20—
些观点 。
教师可 同时面对数十名学生直接授课 , 提高 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当前 , 高等院校 的大班级 ( 两个以上的班 ) 授课形式 在教学中也被广 泛采用 。 其课堂表现是 , 老师是课堂 的主体 , 教学 中只能与少数学习好的 学生产生互动 。这种大班教学 形式虽然有利于 以教师 为中心 的讲解 , 但
2 5 00 28 .
Dic s i n o eRe o u i n o eVo a i n l u a i n a d Tr i i g s u so n t v l to f h c t a h t o Ed c to n an n f o eAn l f h m b n to f o u t n a d Ed c to r m t geo eCo h t i a i n o d c i n u a i n Pr o
科技情报开发 与经济
文 章 编 号 :0 5 6 3 ( 0 8 3 一 16 0 10 — 0 3 2 0 ) l0 9 — 2
S I E HIF R A IND V L P N C- C O M TO E E O ME T&E O O Y T N CN M

浅谈高校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对策

浅谈高校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对策

环 境 。 师 要 重 视 新 的 教 学 理 论 学 习和 教 教 学 实 践 的 探索 , 立 正 确 的 “ 生 观 ” “ 树 学 和 教 学观 ” 采 取 新 的教 学 方 式 和 教 学 手 段 进行 , 教 学 。 统 的 “ 授 法 ” 管 存在 着 很 多 缺 传 讲 尽 陷 , 它也 是 最 基 本 的 教 学 方 法 , 我 国 目 但 在 前 的 形 势 下 还 不 可 能 予 以 取 缔 , 键 是 教 关 师 要 变 以 教 师 为 中心 的 教 学 模 式 为 “ 学 以 生 为 中心 , 师 为 主 导 ” 教 学 模 式 , 教 的 引导 学 生 去 学 习 , 立 学 生 在 教 学 中 的 主 体 地 确 位 。 师应 在 了解 学 生 知 识 基 础 , 教 遵循 教学 规 律 和 学 生 学 习规 律 的 基 础 上 , 精心 设 计 、 安 排 教 学 活 动 , 导 学 生 主动 参 与 、 验 、 引 体 反思 和 探 究 知 识 , 择 最 佳 的教 学 方 式 、 选 方 法 和 教 学 手 段 进 行 教 学 。 倡 教 师 多 采 用 提 启 发 式 、 论 式 、 现式 、 讨 式 等 方 法 , 讨 发 研 多 利用 计 算 机 、 媒 体 进 行 教 学 , 量 制 作 一 多 尽 些 多 媒 体 课 件 , 将 一 些 难 点 通 过 动 画 的 并 形 式 直 观 地 展 示 给 学 生 , 助学 生 理 解 。 帮 通 过 这 种 讲 课 方 法 使 课 堂 教 学 形 式 既 多 样 化 , 引学生的注 意力 , 增大 教学容量 , 吸 又
媒 体 教 学 。 生 被 动地 接 受讲 课 内容 , 学 听 得 昏 昏 欲 睡 , 大 降低 了 听 课 质量 。 样 根 大 这 本 不 能 达 到 令 学 生 学 习 的 目的 , 谈 不 上 更 提高和 创新。 以高校教学 改革的 主要 目 所 的 之 一 , 是 培 养 学 生 的 创新 意 识 和 实 践 就 能力 。 1 2 部分教 师职 业意 识 淡薄 。 乏应有 的职 . 缺

浅谈教学方法的改革

浅谈教学方法的改革

浅谈教学方法的改革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张钦德教学方法改革是整体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大胆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配合考核方式、教学内容等方面的系列改革,是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也是新时期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一、基本原则1. 积极探索“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教师的教学活动要从“单向灌输”向“双向交流”转变,从传授知识向培养能力转变,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思维。

2. 实行达标教学教师要把教学大纲中的单元目标进一步分解到每个单位学时,千方百计引导、帮助学生达到全部教学目标,由于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和个体差异,不可能所有学生都同时达标,教师应加强个别指导,因材施教,同时鼓励先达标的学生提前进入下一目标的学习。

3. 教书育人原则教师要将思想教育目标贯穿于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培养的全过程,使学生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具有基本的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4. 明理性原则教师应讲情理由,使学生理解记忆。

5. 形象性原则教师应借助手势、表情、身姿、图画、挂图、图表、实物、幻灯、录象、多媒体等方法,使理性问题感性化、抽象问题具体化、深奥问题通俗化、复杂问题简明化。

6. 启发性原则教师应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要求学生举一反三,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

7. 循序渐进原则教师教学应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易到难、由慢到快、由简到繁、由少到多、由小到大、由部分到全体、由模仿到创造。

8.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教师应联系学生思想实际、联系生产实际、联系生活实际、联系现实实际、联系实际运用。

9. 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原则教师应通过传道、授业、解惑、示范、组织、检查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10. 调动学习积极性原则教师应通过激发学习动因、培养学习兴趣、培养学习习惯、明确学习目的、改进教学方法等,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浅谈高校教育教学管理改革

浅谈高校教育教学管理改革

2 世纪初期 , l 既是我 国经济 快速 、 康发 展 的 重要 时期 , 健 也是 我 国
高等教育快速 、 健康发 展 的关键 时 期 , 高等 学校 必 须 与时 俱进 . 新 观 更 念, 创新制度 , 深化改革 , 力提高 人才培 养 质量 , 努 这不 仅是 新时 期经 济 社 会发展的客观要 求 , 更是高等 学校改革 与发展的必然 选择 。
20 0 9年 1 1月 ( 第 17期 ) 总 0
大 众 商 务
Po l rBusn s pu a ie s

No 1 2 0 . 1, 0 9
( u uavl, O 17 C m ltey N .0 ) i
浅谈 高 校 教 育教 学 管理 改 革
潘 键
( 西北政法 大学 , 陕西西 安 7 0 6 ) 10 3
心 , 出解 决教学工作在 学校 的地位 、 突 教师在学校 的地位等基本 问题 . 以 教学工 作推动学校 的整体 工作 , 以教学 改 革带动 学校 的综合 改革 . 以教 学管理 推动 学校的 各项管 理 。其 二 , 教 育管理 作为 一个 系统 。 照现 将 遵 代管理原则 , 持系统集成 思想 , 研 究与改 革 、 设 、 理 四者有机 结 坚 将 建 管 合, 制定公 平的政策 , 实行 持续性 调整机 制 , 到整 体性 提高 的 目的 。 达 研 究是前提 , 过研究明确改 革的方 向, 革是动力 , 通 改 建设 和管理要体现 改 革的精神 , 有利于推动改革 , 建设是基础 , 改革的成果要 通过建设加 以巩 固, 管理是保 证 , 通过科 学管理建 立起 促 进改 革的 激励 竞争机 制和配 套 政 策。其三 , 教学改革作 为一个 系统 , 教 改项 目和工 程作 为这个 系 把 把 统 的有机组成 部分 , 依托有代 表性 的专业 , 有关项 目和 工程 的实施 方 将 案纳 入试点专 业的人才培养方 案 中 , 从整 体上 有机 组合和 再次 优化 . 系 统整 合课程体 系、 教学内容 、 学方法和教学 手段的改革 , 成整体 优化 教 形 的人 才培养方案 、 整体 推进 的教学 改革思路 、 合的教学管理范 式 . 整 以实 现优化 学生 的知识 、 能力结构和提 高综合素 质的 目的。 与 此相 适应 , 应建 立体现 整合 思想 、 开放 的激励 型管 理机 制。新 的 教学管 理机制 须 致力于有效 调动教 与学 两个 方面 的积极 性 、 创造性 . 突 出学 生的主体作 用和教师 的主 导体 用 , 出管理 规范化 、 突 制度 化 、 主 民 化要求 。其 基本特点 是 : 管理体 系 由封 闭 式向 开放式 转变 . 管理组 织从 单一控 制型转变成综 合支持型 , 理 模式 由刚性 向弹 性转 变 , 管 管理 方式 由过程 型向 目标型转 变 , 管理方法 由行政 化 、 制为主向民主化 、 控 引导 为 主转变 , 理手段 由单 一化向 多样化 、 管 网络化转 变。基于以上思 考 , 者 笔 认 为 高 校 教 育 教 学 管 理 机 制 应 在 理 顺 管 理 体 制 , 全 运 行 机 制 , 别 是 健 特 建立科学 的教学工作评价 体系上进行尝 试 , 要包 括 : 主 () 1 完善教 育教 学管理 系统 , 形成 有效 组 织保障 。完善教 育教 学工 作决策 、 行 、 执 监控和 信息反馈 系统 , 构建结构完整 、 环环相扣 、 体现 整体 优化 的教学 管理工作 “ 回路 ” 。一 是 完善教 学 工作 决策子 系 统 : 成一 形 个中心和一个 委员会 、 校长 、 即 主管教学 工作副校长 、 务处长构成 教学 教 工作决策 中心 。 制定教 育事业发展 规划 和年度 工 作要 点 。 究和决 定教 研 学工作 中的重大问题 ; 教学指导委 员会 通过专业 、 程、 校 课 教材等专 门委 员会对教学 工作起到 宏观 指导 、 决策 论证 、 咨询 作用 。二是 完善教 学工 作执行子 系统 : 务处 ( ) 其所 属科 室是 教学 管 理职 能部 门和 决策 教 部 及 执行机构 , 院是教学管理 的实体 , 学 系是 教 学 管 理 的基 层 组 织 , 学 管 理 教 的重心在学 院。三是完善 教学工 作监控 子 系统 : 通过 目标监 控 、 员监 人 控、 制度监 控及考核评估 , 形成立体化 的监控 体 系 。 由教 学工 作“ 端检 末 验或随机性 检查” 转为 “ 教学 全过程 控 制与检 查 ” 。四是 完善 教学 工作 信 息 反 馈 子 系 统 : 立 由 离 退 休 老 教 师 、 干 部 为 主 体 组 成 的 研 究 生 教 建 老 育、 本科教 育巡 视员和督 导员队伍 , 立由学 生信 息员组 成 的教学信 息 建 中 心 和 学 生 工 作 信 息 中心 , 成 校 内 经 常 性 信 息 反 馈 网 络 : 立 毕 业 生 形 建 跟 踪调查为 主的社会人才 质量需求信息 网 , 形成 反馈及 时准确 的校 外教

浅谈我国高校教学改革

浅谈我国高校教学改革
人 才 培 养 的 数 量 与 质 量 ,在 很 大 程 度 上 决 定 着 国 家 在 未 来 竞
争 中 的成 败 I 。 1 我 国 高校 教 学 体 系 中存 在 的 问题 11人 才 培 养 定 位 不 明 确 ,缺 乏 市 场 导 向 .
1 理论 与 实践 分 离 。教 学 内容 缺 乏 感 染 力 . 3 在 高 校 ,有 很大 一 部 分教 师 为 代 课 而 代 课 ,不 参 加 科 研 研 究 ,不 从 事 生 产 实 践 ,多 少 年 按 照教 材 内 容 纸 上 谈 兵 、 生 搬 硬 套 , 交 差应 付 ; 由于 缺 乏 科 研 与 生 产 实 践 的 丰 富 素 材 , 缺 乏 对 新 知 识 、新 技 术 取 舍 的 依 据 , 因而 不 能 对 教 学 内容 进 行 不 断 丰 富 、不 断 创 新 ,致 使 教 学 素 材 陈 旧 ,教 学 效 果 刻板 、 枯燥 。 教 学 “ 理 论 、轻 实 践 ,重 知识 、 轻 能 力 ,重 课 堂 、 轻 重
D ic so o Chi ’ ni e st duc i n e or s us i n n na SU v r iye ato r f m
口 ZHANG i -xn Jan i
( h n i g iu u a U i r i o gK y a ,ag 0 0 0 , ia) S a x A r l r l n e s yD n e u nT iu 3 8 1Chn c t v t
[ Absr c ]T e s c a e e o m n f g e t y i c e s d d m n sf r t eq a i y o a e t n yw t ta t h o i ld v l p e to r a l n r a e e a d o h u l t f t l n ,o l i h g o u l t n k l e e pl o a a t t h e d f t e 2 s e t r o a k t … … 。t a e t e o dq a i ya d s i l dp o et d p o t en e s o h 1 tc n u y jb m r e . o f c h

浅谈当代高校教学改革

浅谈当代高校教学改革

w l pe t t c r.n t ni d ct n l yt t i e e u a o s sniv e i r n s nf a t dut n a dr ra i t n o r c s u t e I ee t eeu a o a ss m, eh h r d c t n i mo s i t t l s g i m e zi d r u h r i e h g i s t e te o h
Ab ta t h ih re u ain i a w y ta s b a e o c l r ae td p ro n o a a tt h e eo me to c n misa d s cey sr c :T e h g e d c t s a h tmu t e tk n t u t e tln e es n a d t d p o t e d v lp n fe o o c n o it . o u
如何 去 自学 , 何独 立的思 考 问题 , 如 解决 问题 , 而不是 等老师来 告 大学生 的就业 一直是个热 门话 题 , 现在市场 竞争激 烈 , 单位 诉他们 。以下简单 分析 了大学 教改过程 中的一些 问题 及其具体 解 各 都 想 要 高 素质 的 人 才 , 生 的 各科 的 成 绩 固然 重 要 , 用 人 单 位 更 决 方案 。 学 但 注重 实际 能力 , 些高分低能 的学生很难在 这个社会有 立足之地 。 那 1 当前 大学教学过程中存 在的一些问题
Aln t h lb le o o c i tg ains a v n e n , o e so u h a giul e, uo b l tlc mmu iain, pnnn n a ig, ltig o g wih t e go a c n mi ne rto ' d a c me tprfs in s c s a rc t ur a tmo ie,ee o nc t o s i ig a d we vn coh 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高校教学方法改革
高等教育为了提高教学质量,需要不断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和教学理念的更新。

有些教学方法改革效果显著,有些却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作为一名教师,本文从实际出发,对当前的一些教学方法谈几点认识。

标签:教学方法改革
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高校教师需要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为学生传递大量的信息。

但是教学方法改革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知识的讲解。

因此,教师必须对教学方法进行不断的改革和创新,并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进行调适,已达到最大的教学效果。

1 应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教育的目标应该是能促进学生的发展,使学生成为能够适应变化、知道怎么学习的“自由”人。

著名的物理学家吴大猷说:“教育的目的,不只限于知识的传授,尤其是高等教育,其主要任务是教育学生思考。

”从他们的观点可以看出,社会需要有自主意识、自我适应能力的人。

獨立思考的精神是知识分子所追求的价值取向。

对于事物必须要有自己的独立的判断和标准,这对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同样重要。

对于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的大学生来说,更是高等教育所承担的首要任务之一。

但是,现今大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培养的缺失尤为严重。

如教师满堂课的讲,生怕浪费一点时间,学生满堂课的听,生怕漏掉一点内容。

种种做法,抹杀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学生一遇到问题,就会想起老师怎么讲的,专家怎么说的。

虽然,这是教育目的之一,但如果没有自己的思考,那人类的自主性和创新性就是去了成长的土壤,考试成了知识的背诵比赛。

对于高等教育来说,决不能在延续这种教育模式,经过高等教育的学生,对于任何一种观点,都应该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2 适当应用多媒体,防止学生认知疲劳
所谓多媒体,就是将文字、数据、语言、图形、图像、声音、音乐、动画等多种媒体结合在一起,并通过计算机进行综合处理和控制而进行的一种信息处理技术。

再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由教师事先设计好了的声音、图像、文字、图表等过多的信息,这些视听信息呈现数量较以往课本呈现信息量大幅增加。

一方面,对于教师来说,花了许多时间来搜集声像资料,辛辛苦苦的制作多媒体课件,力求尽可能多的运用新技术,充分表达课堂的教学内容。

这样教师的主要精力都放到了教学方法上,教学内容本身反而被弱化,可谓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得不偿失。

另一方面,对于学生来说,这些大量信息不断的冲击学生的视觉和听觉。

由于学生认知加工容量非常有限,就可能导致展示的知识容量超过了学生对于知识的认知容量,最终增加了学生的认知负担引起学生认知疲劳。

因此,适当应用多媒体教学,而不要一味的在任何课程都一定要使用多媒体,影响教学质量。

3 采用案例教学时所选的案例,应尽可能来源于学生的生活经验
案例教学法是无论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科学教学中都大力提倡的教学方法,它联系实际,能较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形成较好的教学效果。

但在使用这一方法时,不应只注意所选案例和学科的因果关系,而忽略了案例与学生本身的生活经验相匹配的程度,导致学生对所谓案例兴趣不高。

心理学上有所谓的记忆的自我参照效应,即记忆材料与自我相联系时的记忆效果优于其他编码条件的现象。

也就是说当信息与我们的自我概念有关时,我们会对它进行快速的加工和很好地回忆[1]。

自我参照效应的成因在于,但信息与自我相关时,它会与头脑中的已有知识之间建立起更多的联系。

因此回忆的时候提供的线索更多,回忆的效果更好。

且罗杰斯的人本主义观认为,但学生觉察到学习内容与他自己目的有关时,就能够强烈的引起学生的兴趣。

我们对自己脸上一颗青春痘的关注程度远大于对美国金融危机的关注程度,原因就在于前者与自己的相关程度要高得多。

而学生的学习最主要的还是对前人知识的继承和积累,是间接经验的学习,很多学习内容不可能都与学习者发生切身关系,所以,我们给学生的案例应尽可能的与自我、自身发生出联系,这样有利于学生记忆、学习、理解,也更容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对自身的重要价值。

总之,课堂教学是知识传承的重要方式,也是在一定理念指导下的行为艺术。

教师应该经过学习和亲身体验,将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并不断的反思总结,从而在实践中提高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形成适合自己的教学风格,最终较好的完成教学任务,达到良好的教学学习效果,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戴给·迈尔斯.社会心理学.第八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