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两首导学案
《古诗两首》导学案
1.搜集古人咏叹秋天的诗。(师生)
2.自学生字词,尝试理解诗中不懂的字词;熟读课文。(学生)
3.搜集作者杜牧、张继的资料,了解诗人。(师生)
4.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一、走进古诗(用时:3分钟)
1.鼓励学生背诵自己积累的古诗。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山行》这首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了远处的景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了近处的景色。全诗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四、总结学法,练习书写(用时:8分钟)
6.引导学生看图,说说作者在山上行走,看到了什么,这些景物怎么样?
1.自由朗读古诗,同时画出生字,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
2.赛读古诗,比一比,谁读得正确、流利。
3.交流生字记忆方法,重点学习:“径”左窄右宽;“霜”上扁下长。
4.小组内再读古诗,结合预习、查字典、看插图,试着读通古诗。与组内讨论字词的意思。
2.引导学生结合预习介绍诗人,补充资料。
3.揭示本课学习目标。
1.朗读课题,书空“泊”。
2.根据自己搜集到的资料,组内交流诗题的意思。(泊:停船靠岸。枫桥:苏州城外的一个地方。诗题的意思:夜晚,在枫桥停船靠岸。)
7.填空。
(1)《枫桥夜泊》中“泊”的意思是______,题目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自由朗读品悟,体会山中秋景迷人,读后交流感受。(山中景色迷人,诗人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之情。)
15_《古诗两首》导学案
15.《古诗两首》导学案第一课时《饮湖上初晴后雨》编者:李兆凤班级:组名:姓名:导学目标:1、学习《饮湖上初晴后雨》的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2、朗读、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3、根据重点词语理解并能说说诗句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景象,感受诗人心情,激发学习古诗的愿望。
导学重难点:1、重点是理解诗句意思,朗读背诵并默写古诗。
2、难点是体会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意境。
导学过程:一、简介诗人苏轼,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号东坡居士,与其父苏洵、苏辙合称“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二、自主学习1、读懂题目湖:饮湖上:初晴后雨:2、放声自由朗读诗歌,认识生字。
3、同桌互读正音、评点。
4、把诗中生字工整漂亮地抄写三遍,再读两遍,并结合注释了解它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理解诗意,想象诗歌描绘的景象。
(1)学习“水光潋滟晴方好”,感受晴天西湖的明朗美。
潋滟:方: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诗的诗意。
(2)学习“山色空蒙雨亦奇”,感受西湖雨天的朦胧美。
空蒙:亦:奇: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诗的诗意(3)品读“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体会作者对西湖的赞美之情,感悟西湖的“淡妆亦美,浓抹亦美”。
相宜:西湖晴天美,雨天也美,怎么形容呢?诗人想到了用()这位美人来表达自己对它的赞美之情——西湖就像风姿万千的美女西施,淡妆浓抹都是那么合适,那么美。
6、根据诗歌内容填空:诗中描写了西湖在()和()时的不同美景,晴天时(),景色正好,雨天时(),景色也奇妙,面对西湖如此令人心醉的美景,作者用了一个巧妙的比喻,把()比作(),无论是淡妆还是浓抹都是那么美丽,借此表达自己对西湖的()。
三、小组交流小组内讨论交流自己不懂的问题。
四、全班展示1、全体同学积极、有序地向全班展示自主学习成果。
2、主动向老师或同学请教不懂的问题。
五、巩固达标1、背诵并默写诗歌。
《古诗两首》导学案
《古诗两首》导学案课题4、古诗两首所属单元第一单元课时本课教学 3 课时主备人李蕊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初步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2、会认10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3、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难点1、会认10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初步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教学过程自主调整[温故知新]1、同学们,古诗是我国的文化精华。
谁能背几首给大家听呀?2、关于苏轼、杜牧你了解多少?3、我会填。
(可参考课文填写——课件出示)赠刘景文(苏轼宋)()()()()擎雨盖,菊残犹有()()()。
()()()()(),正是()()()。
山行(杜牧唐)()()寒()()径斜,()()()。
停()()()(),霜()()()。
4、我能快速记住下列生字菊:部首(),结构(),组词()。
古诗为我们呈现出美的意境,让我们获得美的感受。
今天我们学习《古诗两首》看看诗中写了哪些内容?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
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诗清新豪放,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上独具一格。
杜牧(803—852):唐代诗人。
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长安)人。
杜牧的诗文集《樊川文集》共二十卷,他的诗豪放、旷达、俊逸。
其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
4、我能读准字音,读好词语(小黑板出示)赠送姓刘擎雨盖残:部首(),结构()组词()。
君:部首(),结构()组词()。
橙:部首部首(),结构()组词()。
橘:部首(),结构()组词()。
径:部首(),结构()组词()。
斜:部首(),结构()组词()。
5、展示朗读古诗(再次课件出示补充好的两首古诗)[导学释疑]1、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说说图中都画了些什么?你想到了什么?(自主学习——自我展示)2、《赠刘景文》中荷花、荷叶、菊花各有什么特点?荷尽菊残的时候还有什么呢?(自主学习——自我展示)3、这么优美、这么丰富的秋天给人们带来的是什么呢?(有感情地诵读——自我展示)4、《山行》一诗中写了寒山、——、——、人家、枫林和——六种景物(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古诗词两首导学案
5、《古诗两首》导学案【教材分析抓诗理】《古诗两首》不仅写了诗人观景的所见所闻,还写了从观察事物中得到的启示。
《题西林壁》是苏轼在1084年游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
全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而且还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内涵深刻,耐人寻味。
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正如俗语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游山西村》是一首朴实自然的山村记游诗。
诗人陆游以一个“游”字贯穿全诗的主线,生动地描绘了丰收之年农村欢悦一片的气象和乡间的风光习俗,刻画了农民淳朴、好客的品性,表现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
“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句于写景中寓有一定的哲理,成为千古传唱的名句。
现在常用以形容陷入困境,似已无望,忽而绝处逢生,出现新的契机,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
【目标制定重发展】1、认识“腊、浑、豚”三个生字,会写“莫、腊、浑、疑”四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两首古诗,默写《题西林壁》。
3、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欣赏古诗文,积累古诗名句。
(教学重点)4、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以及生活积累理解诗句的意思,并根据需要搜集信息,扩大知识面。
5、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的大意,感悟诗的意境美,理解诗中所蕴涵的哲理。
(教学难点)【课前准备重自主】1、古诗我会读:把字音读准,把古诗读通顺,画出诗的节奏。
(1)我会读写生字词岭(lǐng)峰(fēng)只缘(zhǐyuán)浑(hún)莫(mò)腊(là)不识(bùshí)(2)我会查字典“缘”字用部首查字法查,应查部首,再查画。
第四笔是,名称是,第五笔是,名称是。
请在横线上抄写5遍:。
在字典中,“岭”的解释是;“峰”的解释是。
你能根据根据字典的解释和自己的理解画出“岭”“峰”的简笔画吗?(3)我会组词并说一句话。
疑()腊()浑()2、查阅资料,收集整理:(1)诗人苏轼、陆游的相关资料、写作背景(2)读一读《盲人摸象》的故事3、分组合作学习,试着理解诗中的词义、句意,不懂的地方可以问问小组的其他同学。
20古诗两首导学案
课题:20、古诗两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课题:20、古诗两首《送兀二使安西》设计者:黄郁玲执教者:黄郁玲第二课时学 1 •认识2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舍、君)习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目3. 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
标4. 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学案评价检测2、预习课文,画出生字词语。
自评:AD B □ C 课2、查找送别诗的相关资料,初步感受这类诗表达的感情。
□ D□家长评:刖AD B □ C□ D□导组评:AD B □ C航□ D□、复习导入。
背诵《赠汪伦》导入新课。
发言:自评: 复习学习前一篇古诗的方法:1、解诗题,知作者;A □B □课2、抓字眼,明诗意;3、多诵读,悟诗情。
C □ D □组评:中._揭题,读题,解题。
《送元二使安西》。
A □ B □明确“使”的含义,强调题目读法“ 送元二/使安西”。
C □ D □探倾听:三、理解诗意,感悟诗情。
自评:究1、自主合作学习古诗:应用以上方法,逐一解决冋题。
A □ B □C □D □2、学生交流、汇报。
教师适当点拨:组评:A、明确“朝”、“舍”的读音。
A □B □C □D □B、对于刖两句,应在学生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想象画面,读出美的感受,并通过朗读再现画面。
C、让学生通过看地图明白西去路途的遥远及艰辛。
讲解当时的背景,并引导学生读出后两句所包含的依依惜别之情。
D引导学生抓“劝”、“更”想象当时情景,师生互动谈话,进行感悟是诗人与好友分别时的难过、不舍、留恋。
四、拓展。
《古诗两首》导学案
班级姓名小组评价【自主导学】一、借助拼音朗诵古诗。
二、认读生字,学记生字。
三、边读边温习课前资料,整体了解古诗大意。
【闯关一学法指导】1、查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生字与词语。
2、借助资料,了解作者,理解诗意。
【闯关二学法指导】吟诵方法:课中诵,诵中说,说中解诗意,品诗味、入诗境。
课题29古诗两首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识“乞、霄、烛、晓”4个生字,会写“乞、巧、霄”等8个生字。
2、学习古诗《乞巧》,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4、理解诗中蕴含着的民间传说,并愿意讲给别人听。
【闯关一】夯实基础1、我会读本课4个生字和会写本课8个生字。
2、自由朗读,读正确、读流利这首诗。
3、同桌互读互查。
1、尝试读出诗的节奏韵味。
【闯关二】再读感悟,品味诗意1.学生自读自悟。
2.小组合作,根据课后资料袋和“牛郎织女”的故事来理解诗意。
3.全班交流,吟诵诗句。
【闯关三】练说促背,趣味识记教师激趣:一个节日中蕴含着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一首诗又取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
同学们了解了神话故事,又学习了这首古诗,收获一定不少。
请把这个美丽的神话故事讲给别人听。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学习古诗《嫦娥》,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诗中蕴含着的民间传说,并愿意讲给别人听。
4、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
【闯关一】夯实基础1、自由朗读,读正确、读流利这首诗。
2、同桌互读互查。
2、尝试读出诗的节奏韵味。
3、【闯关二】再读感悟,品味诗意1、朗诵古诗,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来。
2、知作者,解诗意。
3、根据查找的资料,请你说说嫦娥是什么样的人?4、背诵古诗。
【闯关三】拓展延伸1、请继续收集神话故事,如《盘古开天地》、《后羿射日》等。
2、阅读《寒食》《元日》《清明》等以节日为题的古诗。
【闯关一学法指导】根据预习要求,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读古诗、知作者、解诗题、懂诗意、展想象、悟诗情。
《古诗二首导学案》
《古诗二首》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古代诗人的创作背景和文化内涵;2. 理解古诗的意境和艺术特点;3. 掌握古诗的鉴赏方法和技巧;4. 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导学内容:本次导学将重点介绍两首闻名的古代诗歌,分别是《登鹳雀楼》和《静夜思》。
通过进修这两首诗歌,可以让学生更好地领略古代诗歌的魅力,深入理解古代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导学步骤:第一步:导入请学生回顾一下古代诗歌的特点和分类,了解古代诗歌的创作背景和文化内涵。
第二步:进修《登鹳雀楼》1. 讲解《登鹳雀楼》的作者、创作背景和主题;2. 分析《登鹳雀楼》的诗意和意境;3. 解读《登鹳雀楼》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4.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诗人在《登鹳雀楼》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他是如何描绘自然景色的?第三步:进修《静夜思》1. 讲解《静夜思》的作者、创作背景和主题;2. 分析《静夜思》的意境和情感表达;3. 解读《静夜思》的艺术特点和语言表现;4.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诗人在《静夜思》中表现了怎样的孤独和思念?第四步:诗歌鉴赏1. 让学生朗读《登鹳雀楼》和《静夜思》,感受古代诗歌的韵律和美感;2. 分组讨论两首诗歌的异同的地方,探讨诗人的表达手法和情感;3. 要求学生写出自己对两首诗歌的感悟和理解,展示个人的诗歌鉴赏能力。
第五步:教室小结通过本次导学,学生应该能够深入理解《登鹳雀楼》和《静夜思》两首古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表达,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作业安置:1. 要求学生背诵《登鹳雀楼》和《静夜思》,并写出自己对这两首诗歌的感悟;2. 让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代诗歌,进行解读和鉴赏,展示在下节课上。
通过本次导学,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古代诗歌的魅力,提升自己的文学修养和审美水平。
希望学生能够在诗歌的世界里感受到美的力量,不息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
古诗两首导学案
9 古诗两首第一课时课型:自学+展示 学习小组 学习小主人《夜书所见》【学习目标】1.我能正确读写“促”、“深”两个生字。
2.我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课文我能理解古诗的意思。
3.我能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感受诗人由郁闷转为欢快的心情变化。
【学前反馈】( ) ( ) ( ) ( ) ( )梧 叶 深【新知探究】1、初读诗文,感知诗情。
通过查字典和词句手册我理解了“书”、“所见”的意思,所以我知道《夜书所见》是什么意思。
我要大声地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我会找出藏在诗文中的生字。
我有办法记住“促、深”两个生字,我能给他们组词、造句。
萧萧:风声。
客情:旅客思乡之情。
挑:用细长的东西拨动。
促织: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又叫蛐蛐。
篱落:篱笆。
2、我要和小组同学交流这首诗的意思。
3、我要和全班交流这首诗的意思。
我能正确读写下面的字、词,并且能标出正确的拼音。
老师给你帮帮忙。
4、作者看到孩子们玩得那么投入,想到了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5、我知道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这首诗,我想读给大家听听。
6、我还能试着把这首诗背诵下来。
【综合提升】我想对诗人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当堂检测】9 古诗两首 第二课时课型:自学+展示 学习小组 学习小主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学习目标】1、我能正确读写“忆、异”等8个生字。
2、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吟诵古诗,在理解大意的基础上背诵。
3、我能展开想象描述古诗画面,感受诗人独在异乡、思念亲人的感情。
【学前反馈】( ) ( ) ( ) ( )忆 逢 佳 倍( ) ( ) ( ) ( ) ( )插 茱 萸 遥 遍请你背诵《夜书所见》。
我能正确读写下面的字、词,并且能标出正确的拼音。
4.古诗两首导学案
4.古诗两首【学习目标】1.认识“古、诗、首、眠”等13个生字,会写“古、声、多、知、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学生喜爱春天、喜爱大自然之情。
【学法指导】1.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2.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深情朗读、感受春天的美好,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指导学生会认识、会按要求写字。
【知识链接】孟浩然,湖北襄阳人,是唐代一位不甘隐居却以隐居终老的诗人。
现有《孟浩然集》。
高鼎,清朝诗人,他的诗大多以描写自然景物为主。
【自主学习】1.将下列反义词连起来。
多来早散学忙去晚少闲上学2.我会填。
春眠不觉晓,()闻啼鸟。
夜来风雨(),花落()少。
()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烟。
()散学归来(),忙趁东风放纸鸢。
这两首诗描写的是()季的景色。
3.读古诗,认读生字。
(1)借助拼音自读古诗,画出本课生字。
同桌之间相互认读。
(2)师出示字卡生认读,交流识字方法,记忆生字。
并找出文中多音字。
【合作交流】一、理解古诗,感知意境。
1.四人为一小组有感情的朗读古诗,感受春天的美好。
2.通过读古诗理解“晓、闻、啼、眠、纸鸢”等字的意思。
3.配乐朗读,自由练习背诵。
4.同桌相互听读(边读边演)二、学习“古、声、多、处、知、忙”6个生字。
1.师指导学生写“多、处”。
其余的字由学生四人为一组练习书写。
并找出易错的地方,应该注意的地方。
2.讨论交流,并汇报。
【练练测测】做练习册1、2、3题【拓展延伸】积累有关春天的诗歌。
语文古诗两首教学教案(通用7篇)
语文古诗两首教学教案语文古诗两首教学教案(通用7篇)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
究竟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古诗两首教学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语文古诗两首教学教案篇1【学习目标】1、会认“古、诗”等13个字,会写“古、声”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初步感受古诗的韵律美、意境美,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初步情感。
【课前准备】1、每个学生自做一份本课生字小卡片。
2、学生预习:读读课文,同学间相互帮助,看能读懂多少。
第一课时学习《春晓》一、导入新课,学习“古、诗、首”三个字1、指名背诵儿歌。
2、指名背诵古诗(随意)。
3、小朋友们已经会背这么多古诗了,真了不起。
那么,老师写两个字看看大家认识吗?(板书:古诗)4、学生自学、互学、扩词游戏。
5、你会背诵5首,他会背诵8首,哪位小朋友认识这个几首的首字呢?可以板书出来让学生认读,也可以根据班级情况让学生板书“首”字。
二、学习古诗《春晓》1、初读古诗,正确流利:⑴ 出示古诗(课件或小黑板)。
⑵ 询问班级内有没有会背诵的。
如有,就请会背诵的小朋友领着大家读。
⑶ 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眠:读(mián),不读(mín)。
闻:前鼻音(wén)。
⑷ 自由练读。
力求会背。
2、再读古诗,了解大意:⑴ 请小朋友们再读读这首古诗,看看你哪儿读懂了,还有哪儿不懂。
⑵ 质疑: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及解决方法:① 晓:可以先告诉学生“春晓”是春天的一个早晨,再让学生联系晓的日字旁理解。
② 眠:可让学生互相解答,或者直接告诉学生是睡觉的意思。
③ 闻:先让学生看门字里面是什么字(耳),再问耳朵是用来干什么的(听)。
顺便进行扩词练习(新闻、闻名、耳闻、见闻) 。
④ 啼鸟:可以倒过来让学生理解(鸟啼)。
⑶ 句子比较,初步感受古典诗歌的韵律美:“处处闻啼鸟”和“处处闻鸟啼”两个句子,在这首中用哪个好?为什么?⑷ 粗略讲讲诗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9 古诗两首
学习目标
1.认识“乞、霄、烛、晓”4个生字,会写“乞、巧、霄”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了解诗中蕴含着的民间传说,并愿意讲给别人听。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已经学了很多古诗,谁愿意把你喜欢的古诗背给大家听?
2.同学们背诵的这些古诗,有的描写大自然的美景,有的反映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等,而今天我们学的这两首古诗却取材于民间神话传说。
3.板书课题,理解“乞巧”。
a.认读“乞”,组词:乞求、乞丐等。
b.联系课后资料袋理解“乞巧”。
二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1.自由朗读,读正确、读流利这首诗。
2.同桌互读互查。
3.出示生字卡“霄”,认读、组词,与“宵”区别。
(留给学生自己发现,为《语文园地八》中的“我的发现”留下伏笔)
4.尝试读出诗的节奏韵味。
三再读感悟,品味诗意
1.学生自读自悟。
2.小组合作,根据课后资料袋和“牛郎织女”的故事来理解诗意。
3.全班交流,吟诵诗句。
四练说促背,趣味识记
1.教师激趣:一个节日中蕴含着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一首诗又取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
同学们了解了神话故事,又学习了这首古诗,收获一定不少,现在我们分成两组,进行一个比赛,一组看挂图讲牛郎织女的故事,一组配乐背诵古诗,看谁故事讲得好,古诗背得棒。
□教学设计
2.小组练习。
3.进行比赛。
五识字写字
1.自主识字,仔细观察怎样写好字。
2.教师范写“乞、霄”,学生练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比赛背诵《乞巧》。
2.听写“乞、巧、霄、渡”4个字。
3.出示课题《嫦娥》,学生讲关于嫦娥的故事。
二自主学习,感悟诗意
1.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可轮读、大声读、同桌合作读、自读等。
2.默读质疑。
3.按自己喜欢的方式感悟诗。
a.可查字典理解字词来理解诗句。
b.联系收集的资料和同步阅读中的“嫦娥奔月”的故事来理解。
c.可小组合作,也可独立自悟。
4.有感情朗读诗。
a.生练读。
b.师指导朗读。
引导学生配乐,边想象情景边朗读。
三背诗比赛
1.练习背诵。
2.组内比赛。
3.各组随机抽查比赛。
四识写生字
1.认读生字。
2.指导书写。
教师范写“屏”。
五拓展练习
同学们,如果说嫦娥奔月的故事反映了古代人们渴望飞天的梦想,如今,我国的“神舟5号”飞船已实现了这个梦想。
假如你乘坐飞船登上月球,见到广寒宫、嫦娥,见到环形山等等,又会演绎出怎样的富有现代特征的神话故事呢?请用“广寒宫、嫦娥、“神舟5号”
飞船、运动会”等词语编写一个想象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