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探究八结识近代中国最早开眼看世界的人

合集下载

综合探究八__结识近代中国最早“开眼看世界”的人(课件)

综合探究八__结识近代中国最早“开眼看世界”的人(课件)

林则徐
《四洲志》是林则徐主 持编译的一部世界地理著作, 简要叙述了世界四大洲(亚 洲、欧洲、非洲、美洲)30 多个国家的地理、历史和政 治状况,是近代中国第一部 相对完整、比较系统的地界 地理志书。《四洲志》为闭 塞已久的中国社会打开了一 扇眺望世界的窗户。
2.魏源
编写了《海国图志》; 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魏源(1794~1857年),清代启 蒙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近代中 国“睁眼看世界”的先行者之一。名 远达,字默深,又字墨生、汉士,号 良图,汉族,湖南邵阳隆回人,道光 1. 魏源主张设立工厂,制造轮 二年举人,二十五年始成进士,官高 船和枪炮,兴办民用工业; 邮知州,晚年弃官归隐,潜心佛学, 2.学习西方练兵方法,用新式 法名承贯。魏源认为论学应以“经世 武器武装军队,增设水师科; 致用”为宗旨,提出“变古愈尽,便 3. 改革考试制度。 民愈甚”的变法主张,倡导学习西方 先进科学技术,总结出“师夷之长技 以制夷”的新思想。
谁是率先“开眼看世界”的中国 人
林 则 徐 容 闳
魏 源
郭 嵩 焘
1.林则徐 ——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 日),福建省侯官(今福州市区)人,字元抚, 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 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是中国清 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官至一品,曾任 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 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列强的侵略, 在中国有“民族英雄”之誉。 1839年,林则徐于广东禁烟时,强迫外国鸦 片商人交出鸦片,并将没收鸦片于虎门销毁。虎 门销烟使中英关系陷入极度紧张状态,成为第一 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索。 尽管林则徐一生力抗西方入侵,但其对于西 方的文化、科技和贸易则持开放态度,主张学其 优而用之。根据文献记载,他至少略通英、葡两 种外语,且着力翻译西方报刊和书籍。

【历史课件】综合探究八结识近代中国最早“开眼看世界”的人课件

【历史课件】综合探究八结识近代中国最早“开眼看世界”的人课件

1、“外夷”指的是哪一个国家,以“外夷”称对方,说 明了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清统治者会以“天朝上国” 自居?
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四洲志》是林则徐主持 编译的一部世界地理著 作,简要叙述了世界四 大洲(亚洲、欧洲、非 洲、美洲)30多个国家 的地理、历史和政治状 况,是近代中国第一部 相对完整、比较系统的 地界地理志书。
自主探究 结合书本P110-111郭嵩焘的事迹思考: 为什么他要冲破重重阻力,出任驻英公使? 为什么他会蒙受骂名? 你如何评价当时国内守旧势力的行为?
资料
郭嵩焘指出:中国“以评论西人长处为大戒”“以考求洋 情为耻”。“一意反手关自已大门”“此为最害事”。
合作探究
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人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梳理近代中国人“开眼看世界”的作为,这对我们 今天走向世界有什么启示?
想一想:两则材料相比,对待西方的态度 有什么不同?
自主探究
资料 《海国图志》成书后在当时的中国没有引起 太大的反响,只印了1000册左右,有人甚至主张将 其付之一炬,因为书中有对西方国家的赞美之词。 然而,就在美国军舰打开日本国门的1853年,日 本人开始翻印《海国图志》,一共印刷了15版之多。 一位日本思想家读到《海国图志》,发现自已与魏 源的观点有不谋而合的地方,十分惊叹。 1、为什么《海国图志》在中国受冷落,而在日本却受欢 迎? 2、由此可见近步的思想家在当时将会面临怎样的遭遇?
结识近代中国最早“开眼看世界”的 人
近代中国首 任驻外使 臣—郭嵩焘
“西文 明传入中国与以 往的“西学东渐” 相比,有什么不 同? 天圆地方
合作探究
材料1 对于英使要求改善贸易关系一事,乾隆帝认为: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材料2 1839年12月13日,道光帝下达的中止中英贸易的 诏书:“我朝抚绥外人,恩泽极厚。”

综合探究八 结识近代中国最早“开眼看世界”的人

综合探究八 结识近代中国最早“开眼看世界”的人
1、为什么《海国图志》在中国受冷落,而在日本却 受欢迎? 2、由此可见进步的思想家在当时将会面临怎样的遭 遇?
近代篇
早期留学生
解说词:他是( );
他是(
);他是

)者。
容闳
为什么容闳要促请清政府派谴官费留学生?
你认为这一计划的实施将会给中国带来什么?
容闳的计划推行了不到10年就夭折了,你如 何评价清政府的行为? 近悉贵国将召回在美国学习之留学生,…我们作为 学生的教师、保护人或朋友,对此消息深感遗 憾。……这些青年大都勤恳学习,品德高尚 …正当 这些青年即将通过勤奋的学习获取丰硕的成果的时 候,政府却将他们召回,我们对此深深感到遗憾…
——耶鲁大学校长波特
“牵牛罚太重,亡羊补恐迟。蹉跎一失足,再 遣终无期。目送海舟返,万感心悲伤。” ——黄遵宪
近代篇
外交使臣
郭嵩焘
解任说务词单::
“1.流请传一百位代同千学龄扮后演,郭定嵩识焘人 间自有我此介人绍。。”——郭嵩焘
2.其余的同学作为当时的 国人对他进行评论。
骂名? 评价?
近代篇
“倭人于近十年来,一意治兵,专师西法,倾 其过帑,购制船械,俞出俞精。中国限于财力, 居于部议,未能撒手举办,遂觉稍形见绌。海 军快船快炮太少,仅足守口,实难纵令海战。”
现代篇
开启篇

资料1:清朝统治者和士大夫固守华夷有别的观念。 他们视西方为未开化的“夷狄”,认为中国文化远 高于西方文化。 资料2:明末清初的士大夫普遍认同“西学中源说”, 即西方学术源于中国。
1.“华夷之辨”与“西学中源说”对于西方文化 在中国的传播会有什么影响?
2.与以往“西学东渐”的情况相比,源于西方的 工业文明是怎样进入中国的?

综合探究八 结识近代中国最早“开眼看世界”的人课件(24张PPT)

综合探究八 结识近代中国最早“开眼看世界”的人课件(24张PPT)
进入中国的?
与以往“西学东渐”比,源于西方的工业 文明不是通过知识分子和平传播到中国的, 而是伴随着武力进入中国的。
二、迷梦惊醒——鸦片战争
二、迷梦惊醒——鸦片战争
表1 鸦片战争中英对照表
参战兵力 中国 10万
军备装备
伤亡人

鸟枪(射程,仅装备军队总数的 22790人
二分之一)
英国 7000(后增加到 滑膛枪(射程,射速是中国的2-3 523人
利玛窦进献给万历皇帝
一、天朝迷梦——“西学东渐”寻踪
在传教士的影响下,一些中国人接受了西方 先进科学技术,其中较著名的有徐光启等人,甚 至包括康熙皇帝。法国著名汉学家谢和耐为此感 叹道:“中国在近代曾是欧洲之外第一个接受西 方科学成果的伟大文明古国。”
一、天朝迷梦——“西学东渐”寻踪
康熙或许是自古以来对自然科学最感兴 趣的皇帝。1692年,传教士白晋写信向法王 路易十四报告康熙皇帝将要“在宫中建立科 学院”。这确有其事。不过《清史稿》中记 载的这个“科学院”名叫“如意馆”,这个 名字令人联想到皇帝个人的消遣游艺的地方。 难怪中国人常将西方科技称为“奇技淫巧”。 徐光启也曾感叹:“臣等书岁告成,而愿学 者少。”
◇为什么郭嵩焘在当时蒙受骂名?
因为他认识到欧洲全方位超越了中国,而中 国大多数人还认为中国文化优于西方文化,因而 他的言论遭到广泛攻击。
◇郭嵩焘的个人悲剧是如何造成的?
相对于大多数国人来说,他走在时代的前面, 用世界眼光来重新审视中国,他的看法和行为不 能为大多数国人所理解。
人物
主要事迹
结果
林则徐 魏源 容闳
三、梦醒时分——开眼看世界
早期留学生
“牵解牛说罚词太:重他,是亡海羊归补;恐他迟是。 蹉第跎一一代失留足学,生再;遣他终是无西期学。

8-8综合探究八 近代开眼看世界

8-8综合探究八 近代开眼看世界
耶鲁大学校长波特
——摘自容闳《西学东渐记》
自主探究 结合书本P110-111郭嵩焘的事迹思考: 为什么他要冲破重重阻力,出任驻英公使? 为什么他会蒙受骂名? 郭嵩焘个人悲剧如何造成的? 你如何评价当时国内守旧势力的行为?
资料
郭嵩焘指出:中国“以评论西人长处为大戒”“以考求洋 情为耻”。“一意反手关自已大门”“此为最害事”。

材料2 清朝统治者和士大夫固守华夷有别的观念。他们视西 方为未开化的“夷狄”,认为中国文化远高于西方文化。 明末清初的士大夫普遍认同“西学中源说”,即西方的态度 有什么不同?
自主探究
虽然日本晚于中国遭受列强的侵略,但是日 资料 《海国图志》成书后在当时的中国没有引起 太大的反响,只印了1000册左右,有人甚至主张将 本却敏锐认识到,《海图国志》提出的师夷 其付之一炬,因为书中有对西方国家的赞美之词。 然而,就在美国军舰打开日本国门的1853年,日 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是落后国家赶上先进国 本人开始翻印《海国图志》,一共印刷了15版之多。 家的策略,相反,中国统治者和士大夫阶层 一位日本思想家读到《海国图志》,发现自已与魏 并没有形成这样的认识。 源的观点有不谋而合的地方,十分惊叹。 1、为什么《海国图志》在中国受冷落,而在日本却受欢 迎? 2、由此可见近步的思想家在当时将会面临怎样的遭遇?
士大夫
先进的中国人 徐光启 林则徐 魏源
容闳
郭嵩焘
合作探究
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人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都对中国的前途充满忧患意识,都有世界眼光,他 们的见解和主张往往不为主流社会和当局所接受。
梳理近代中国人“开眼看世界”的作为,这对我们 今天走向世界有什么启示?
之前
鸦片战争
之后
西方文明 和平传播(西学东渐)

综合探究八_结识近代中国最早“开眼看世界”的人

综合探究八_结识近代中国最早“开眼看世界”的人
黄遵宪认为,派遣留美幼童对于开阔中国人眼界、对于变革 中国是个十分难得的机会,而中国政府竟然中断这项计划,完 全是一种保守、倒退、自我封闭的行为,因此,作为诗人的黄 遵宪十分痛心,写下了这首诗。
Hale Waihona Puke 魏源容闳郭嵩焘
西学东渐
利玛窦
坤舆万国全图
徐光启 -《几何原本》
与以往“西学东渐”比, 源于西方的工业文明不是通 过知识分子和平传播到中国 的,而是伴随着武力进入中 国的。
• 前:闭关锁国,自大无知、轻视西方国家 • 后:魏源等认为要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知 识和技术。
2、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人们有什么共 同的追求和特点? 对中国前途充满忧患意识,都有世界眼光, 往往不为主流社会接受。
3. 近代中国人从沉睡到梦的惊醒再到梦醒时分的作 为,对我们今天有何启示?(国家或个人角度) 树立忧患意识,认识与西方先进国家的差距, 以开放的心胸接纳先进事物。
阅读P110,想一想: 1、容闳的计划推行了不到10年就夭折了,你如何 评价清政府的行为? • 清政府的保守、倒退、自我封闭 • 2、为什么黄遵宪对朝廷下令调回留学生那么痛心 疾首?
结识近代中国最早“开眼 看世界”的人
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前
鸦片战争后
闭目塞听、夜郎自大, 视西方事物为奇技淫巧
开始接受西方事物,研究与介 绍世界知识在知识界蔚然成风
近代中国最早“开眼看世界”的人
1.先进思想家 2.早期留学生 3.走出国门的外交使 臣
结识近代中国最早“开眼看世界”的 人
近代中国首 任驻外使 臣—郭嵩焘

虽然日本晚于中国遭受列强的侵略, 但是日本认识到“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 想,是落后国家追赶先进国家的策略。相 反,中国的统治者和士大夫阶层并没有形 成这样的共识。

综合探究八:结识近代中国最早“开眼看世界”的人 学案

综合探究八:结识近代中国最早“开眼看世界”的人 学案

综合探究八:结识近代中国最早“开眼看世界”的人A、知识导航1.知道中国近代西学东渐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张,记住魏源《海国图志》中“师夷长技以制夷”体现的变革思想及其产生的影响。

2.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入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

3.通过西学东渐的历程,认识中国近代随着社会性质的变化而导致的思想界的动荡。

B、知识解读1.概况:明朝以来,越来越多的西方人漂洋过海来到中国。

其中,传教士扮演了重要角色。

传教士在传播宗教的同时,也传播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史称“西学东渐”。

2.影响:西学东渐对中国的天文学、数学、地理学等许多方面产生了积极影响。

3.举例:(l)明朝时传教士利玛窦绘制了《坤舆万国全图》,即当时的世界地图,它极大地震撼了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使他们首次突破了中国人原有的狭隘世界观。

(2)与利玛窦合作翻译《几何原本》的徐光启还不失时机地提出了“欲求超胜,必须会通”,即通过博采众长、融会贯通,以赶超西方的主张。

二、谁是率先“开眼看世界”的中国人.1.林则徐2.魏源(1)背景:鸦片战争后,一些思想家开始重新审视当时的中国与世界。

魏源在鸦片战争中亲眼看到英军的“坚船利炮”,深受震撼。

(2)著作:《海国图志》。

(3)主张:①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即学习西方的长处,以抵制西方的侵略。

②魏源主张设立工厂,制造轮船和枪炮,兴办民用工业;学习西方练兵方法,用新式武器武装军队,增设水师科;改革考试制度。

③魏源还提出,不但要吸取其他民族的长处,而且应该与其他民族平等相处,用“夷狄”来称呼那些文明发达的民族是不妥的。

④魏源已经看到,当时的世界正在逐步成为难以分割的整体,中国不仅不是传统士大夫所认为的世界中心,而且已经落后于欧洲,处于深刻的危机之中。

3.容宏(1)时代背景:鸦片战争后,一些中国学子开始负笈海外,对西方社会有了更近距离的观察。

容闳便是其中之一。

1847年,他漂洋过海,来到美国,开始了留学生涯。

4.郭嵩焘(l)出任公使:1876年,年近六旬的郭嵩焘冲破重重阻力,出任驻英公使,成为近代中国首任驻外使臣。

综合探究八__结识近代中国最早“开眼看世界”的人 (共14张PPT)

综合探究八__结识近代中国最早“开眼看世界”的人 (共14张PPT)
结识近代中国最早“开眼看世界”的人
-
一、沉睡美梦——“西学东渐”寻踪
1、含义:明朝以来
影响:西学东渐对中国的天文学、数学、地理学等许多
方面产生了积极影响。
利玛窦
《坤舆万国全图》
利玛窦与徐光启
《几何原本》
资料1:“天处乎上,地处乎下,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国,居天地 之偏者曰四夷。
资料2:清朝统治者和士大夫固守华夷有别的观念。他们视 西方为未开化的“夷狄”,认为中国文化远高于西方文 化。
三、梦醒时分——开眼看世界
1、林则徐
事迹:设立译馆,翻译书籍,组织编译《四洲志》
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四洲志》是林则徐主持编 译的一部世界地理著作,简 要叙述了世界四大洲(亚洲、 欧洲、非洲、美洲)30多个 国家的地理、历史和政治状 况,是近代中国第一部相对 完整、比较系统的世界地理 志书。
◇容闳的计划推行了不到10年就夭折了,你如何评价这一计划?
体现了他希望通过派遣留学生学习西方先进 文化以改变中国落后面貌的设想
◇为什么黄遵宪对朝廷下令调回留学生那么痛心疾首?
因为他认为派遣留美幼童,对于开阔中国热机的眼 界,对于变革中国是个十分难得的机会,而中断则 完全是一种保守、倒退、自我封闭的行为。
试卷下载:/shiti/
教案下载:/jiaoan/
PPT论坛:
PPT课件:/kejian/
语文课件:/kejian/yuw en/ 数学课件:/kejian/shuxue/
◇想一想,魏源对待西方的态度和晚清统治者相比有什么不同?
晚清统治者坚持闭关锁国,自大无知,轻 视西方国家;魏源为代表的近代先进知识分子 认识到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和技术的必要 性。
3、容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