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叶母亲】《荷叶母亲》说课稿
《荷叶·母亲》说课稿讲课讲稿
《荷叶·母亲》说课稿《荷叶·母亲》说课稿一、说教材《荷叶·母亲》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七课中的第二篇散文诗。
《荷叶母亲》是冰心一篇很典型的以母爱为主题的文章,文章借景写人,以花喻人,赞颂母亲的爱,母女的情。
七年级的学生对散文诗的了解还不是很多,虽然能流利地朗读课文,但是感情运用不准,有分析简单文章的能力但不能做到自主学习,所以我将我的教学设计如下:二、教学目标(新课标要求全面提高中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中学生的文化品味。
并且这一阶段的学生教学情况有限,所以我将我的教学目标设计如下:)知识与能力目标:1、指导学生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诗歌借物喻人、托物抒情的写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体验人间真情,受到美的熏陶。
2、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由于本课单元目标要求重视朗读,把握文章感情基调,在整体感知全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设置为)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
2、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教学难点:(由于这一阶段的学生文学素养有待提高,把握诗歌深层意蕴的能力较弱,所以我将本课的教学难点设置为:)1、深层品位诗歌语言,体会字里行间所蕴涵的思想感情。
2、学习诗歌借物喻人、托物抒情的写法。
四、教法(教学不仅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选择最适合的教学方法,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课堂呈现一种自主合作探究的气氛,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本课我采用了点拨法、自主合作探究法等教法)点拨法:课堂教学中的点拨,被喻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造能力,使学生获得正确学习方法的“点金之道”。
自主合作探究法:利用自主合作探究法,造成思辩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合作与讨论中理解课文的中心,深入作者的思想境地。
五、说学法(初中生学习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学生学习方法的渗透与引导,使学生学习上有方向、有方法,因此学法上我引导学生采用圈点勾画法、朗读法和自主合作探究法。
荷叶母亲优秀说课稿
荷叶母亲优秀说课稿11 说教材111 《荷叶母亲》是冰心的一篇散文诗,出自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本单元以亲情为主题,通过不同的文学形式展现了亲情的温暖和力量。
112 这篇文章用清丽的语言,借雨中荷叶护红莲的情景,抒发了对母亲的感激和赞美之情,是一篇充满爱意和温情的佳作。
113 教学目标113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文中优美的语句。
113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113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感受亲情的伟大,激发学生对母亲的热爱和感恩之情。
114 教学重难点1141 教学重点:体会文中作者对母亲的感激和赞美之情,品味优美的语言。
1142 教学难点:理解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把握文章的主旨。
12 说教法121 朗读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文章的情感和语言之美。
122 提问法:设计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2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3 说学法131 自主学习法: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圈点批注,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132 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问题,共同解决学习中的难题,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133 探究学习法:鼓励学生深入思考,探究文章的深层含义和写作技巧。
14 说教学过程141 导入新课1411 播放一段有关母爱的视频或展示一些母爱的图片,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导入新课。
142 初读课文142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422 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重点检查生字词的读音和理解。
143 整体感知1431 让学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梳理文章的结构。
1432 思考文章围绕“荷叶母亲”主要写了哪几个场景。
144 精读课文1441 找出文中描写荷叶和红莲的语句,分析其特点和作用。
《荷叶母亲》的说课稿
《荷叶母亲》的说课稿《荷叶母亲》的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及本课的特点。
《荷叶母亲》选自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本单元的几篇文章讲述了在各种状态下发生的与亲情有关的故事,表现出的都是一种浓浓的亲情。
《荷叶母亲》是冰心一篇很典型的以母爱为主题的文章,文章借景写人,以花喻人,赞颂母亲的爱,母女的情。
形式新颖,思路清晰,内容浅显易懂,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本文又是一首散文诗,朗读是学生感受课文的最好方法,所以在教学时应该在朗读上多下功夫,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学会用心灵去跟作者进行交流、对话,去分享那真挚美好的亲情。
2、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指导学生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学习简单的诗歌创作及鉴赏。
(2)过程与方法目标: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用自己的语言去歌颂母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教学重点】体味课文的思想感情,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学习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尝试用不同的意象或事物去写歌颂母爱的小诗。
二、说教法1.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对散文诗的知识了解不是很多,学生能流利地朗读课文,但感情运用不准,有分析简单文章的能力,但不能做到自主学习。
对外界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对美的`事物有自然地亲近感,加上前几课的学习已经感受文学的魅力,逐步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们的年龄尚小,阅历浅,在进入感悟、欣赏的层次较低,口语表达能力有待提高。
2.教学方法为了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与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根据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1、诵读教学法2、讨论法3、欣赏与体验。
三、说学法学法上我始终坚持把“学习的主动权让给学生”的理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采用的学习方法是:1.圈点勾画法2.品读法3.合作探究法四、说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新课母爱,是文学作品一个永恒的主题,自古至今吟咏母亲的作品如天上的星星繁多璀璨,今天我们将和散发着奇异光芒的一颗进行一次零距离的亲密接触,去共同接受一次爱的洗礼!今天我们要再一次去感受《荷叶母亲》这篇课文。
七年级语文《荷叶母亲》教案教学5篇
七年级语文《荷叶母亲》教案教学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七年级语文教材第二单元《自然界中的生命》章节,详细内容为《荷叶母亲》一文。
该文以荷叶为喻,生动描绘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感悟,引导学生体会亲情的可贵和生命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散文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激发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感受母爱的伟大,培养孝敬父母的美好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伟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语文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描述自己母亲的一个关爱自己的场景,引发学生对母爱的思考。
揭示课题:通过学生分享,导入本课《荷叶母亲》。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朗读课文,认读生字词,了解课文大意。
学生分享阅读感悟,教师点评并指导。
3. 课堂讲解对课文进行逐段解析,讲解生字词,分析修辞手法,体会作者情感。
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举例说明母爱的体现,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4. 例题讲解出示典型例题,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进行仿写。
5. 随堂练习设计课堂练习,检测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点评并指导。
六、板书设计1. 课题:《荷叶母亲》2. 生字词:荷叶、母亲、保护、依靠等。
3.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
4. 母爱伟大:关爱、付出、无私、奉献。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母爱”为主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2. 答案:无固定答案,要求表达对母爱的感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阅读朱自清的《背影》,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亲情的美好。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的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
《荷叶母亲》说课稿(通用5篇)
《荷叶母亲》说课稿(通用5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写说课稿能有效帮助我们总结和提升讲课技巧。
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荷叶母亲》说课稿(通用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荷叶母亲》说课稿1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来自丹棱县何场中学的刘礼群,今天我说课的篇目是《荷叶母亲》。
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五个方面来说说我对这篇课文的处理。
首先说教材。
《荷叶母亲》出自人教课标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本单元以家庭、亲情为主题,学习重点是在整体感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注意语言的品味积累和写法的借鉴,并学习朗读和圈点勾画。
《荷叶母亲》是一首赞颂母爱的散文诗,在教学时应定位在感受母爱的位置上。
教材把它安排在泰戈尔的《金色花》之后来学,是想让学生趁热打铁进一步掌握借物喻人的散文诗的阅读和写作方法。
因此,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1。
指导学生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有感情地诵读课文,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诗歌的能力。
2。
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如关键词、重点句。
3。
体会诗歌中深沉的母爱,并学会感恩。
教学重点是:能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诗歌,体味诗歌的思想感情和优美的语言。
教学难点是:品味语言,感悟亲情,学习借物喻人的写法。
第二说学情:我校虽然是一所乡村中学,但我们语文组有一个对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课题研究,学生已经养成了运用工具书解决生字生词、摘抄积累、进行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
鉴于此,我首先布置学生预习:一、阅读课后冰心的作品导读,了解冰心本人及作品。
二、搜集关于母爱的语句。
三、自读课文,解决生字生词。
第三说教法学法:我主要采用的教法是导读法、感悟延伸、激励背诵法,学法是美读欣赏法、品读感悟法。
此前学生已经学过几篇借物喻人的散文,也初步了解了诗歌的品读方法,并做了课前预习,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着重从激发学生兴趣入手,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在读中迁移运用。
七年级语文散文诗二首《荷叶母亲》说课稿(部编版)
散文诗二首《荷叶.母亲》说课稿(部编版)一、说教材《荷叶.母亲》选自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自读篇目第七课《散文诗二首》,本单元课文,从不同角度抒写了亲人之间真挚动人的感情。
《荷叶.母亲》是一篇关于母爱的散文,作者冰心被雨打红莲,荷叶护莲这一情景所感动,由此联想到成长过程中母亲对自己的关心与呵护,从而抒发自己对于母亲的爱,学习这篇文章,让学生们能够想起母亲在生活中给予我们的爱,从而培养学生对母亲的感激和赞美之情。
二、说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习借助具体形象抒发真情的写法。
3. 体验人间真情,受到美的熏陶,在生活中学会感恩。
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把握诗歌托物言情的写法。
教学难点:体悟母爱,学会表达。
四、说学情《荷叶母亲》这篇文章歌颂母爱,文字质朴,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具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够较好的理解课文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如何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感悟文章,激发学生的感恩之情。
五、说教法学法在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的角色转变成了组织者、引导者、启发者,要求尽最大可能尊重学生学习的个性。
新课程强调学生要“读”,朗读、诵读、默读、精读……总之要多读。
在课堂上,我加强了对学生的朗读指导,运用多种朗读方式,让学生借助朗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使诗文中所抒发的情感叩击学生的心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感受到语言文字表达情意的表现力,又提高审美情趣。
在探究过程中,通过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体验、感悟出荷叶对红莲的荫蔽也就是母亲对儿女的庇护,从而清楚地认识借物抒情的写法。
在课堂上学生动脑还动手,运用同类写法发表个性化的见解,抒发对母亲的爱。
六、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语言导入∶有一种爱,它让你肆意索取、享用,确不要你任何的回报;有一个人,她永远占据你内心最柔软的地方,你愿用一生去爱她。
这一种爱,叫母爱”,这一个人,叫母亲”。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冰心的散文诗代表作《荷叶母亲》。
《荷叶母亲》说课稿(通用8篇)
《荷叶母亲》说课稿(通用8篇)《荷叶母亲》说课稿(通用8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需要准备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
我们该怎么去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荷叶母亲》说课稿(通用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荷叶母亲》说课稿1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指导学生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品味诗歌的精美的语言。
3.情感与价值:体会母子情。
教学重点:体会诗歌感情,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诗歌以物喻人的手法及联系生活实际体味母子情深。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前面我们学习了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的《金色花》,我们被浓浓的母子情所感染和感动。
是的,母爱是人世间最无私、最仁慈、最宽容、最伟大的爱。
正是因为有了母爱我们每一个人才感到幸福无比。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着著名作家冰心去寻找一份幸福、一份感动。
二、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课文2.检查预习情况(出示小黑板)(1)作者(2)字词:并蒂、花瑞、菡萏、欹斜、慈怜、荫蔽三、继续感知,寻找感动1.现在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思考:作者因什么而感动?(作者被红莲还是白莲所感动?)明确: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下来,遮盖住红莲,为其遮风挡雨。
(画图)2.那同学们能否找到文中描写这个画面的段落呢?(引导学生寻找6、7自然段)3.有感情地齐读6、7段。
(重点字:慢慢地、倾侧、覆盖、勇敢慈怜)4.同学们,结合刚才这两段文字,你认为给这幅画起一个什么名字?(荷叶护莲图)5.师过渡:这一朵红莲正在荷叶的庇护之下,安全地成长着……这画面不仅让作者感动,也深深地触动了我们的心弦。
试想一下:如果红莲没有了荷叶的保护,结果会怎样呢?(学生回答——凋零、枯萎)师:对,如果红莲没有了荷叶的保护,就会像文中的那株白莲。
请个同学说说:文中白莲的结局怎样?师:(画图)作者通过对比的手法,白莲和红莲都经历了一场风雨袭击,因为白莲没有荷叶保护所以凋零散飘,而红莲在荷叶的细心保护之下,健康、安全、快乐地生活着。
人教版《荷叶母亲》说课稿
人教版《荷叶母亲》说课稿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旨在通过对人教版《荷叶母亲》这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在情感、认知和能力三个层面得到提升。
1.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母爱的感悟和感恩之情,激发学生对家庭亲情的珍视。
2. 认知目标: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通过荷叶比喻母亲的情感寓意,认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3.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手法,感受母爱的深沉与伟大。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情厚意,并将这种情感内化为自己的情感体验。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提问学生对母亲的印象深刻的事情,引起学生对母爱话题的兴趣。
- 简要介绍作者冰心及其作品特点,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提供背景信息。
2. 课文学习- 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文章的节奏和情感。
- 分段讲解课文内容,重点分析荷叶与母亲的比喻关系,引导学生理解母爱的象征意义。
-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母爱的理解和感受,增强学生的情感共鸣。
3. 深入探究- 通过提问和引导,让学生探讨母爱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以及如何回报母亲的养育之恩。
- 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语言特色,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4. 拓展延伸- 鼓励学生创作关于母爱的短文或诗歌,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 推荐与母爱相关的其他文学作品,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
四、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提问,观察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情感体验。
2. 结果评价:通过学生的创作作业,评价学生对母爱主题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反思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亮点与不足,如学生参与度、情感引导的深度、教学方法的有效性等,以便不断优化教学方案,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本节课旨在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母爱的伟大与无私,同时提升他们的文学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调动学生的情感,引导他们主动思考和深入探究,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2024年七年级语文《荷叶母亲》教案教学5篇
2024年七年级语文《荷叶母亲》教案教学5篇课时:1课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荷叶母亲》。
详细内容包括:散文的阅读与欣赏,通过对散文的深入理解,引导学生感受母爱的伟大和自然万物的生命力量。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旨。
2. 学习并掌握散文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和欣赏水平。
3. 感受母爱的伟大,培养对自然万物的热爱和敬畏之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散文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对母爱的赞美。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分析文章结构,学习散文的阅读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课文学习单、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荷叶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荷叶的特点。
(2)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荷叶还有一个母亲的形象吗?”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意境。
(2)学生结合课文注释,自主学习生字词。
3. 课堂讲解(1)教师对课文进行逐段讲解,分析文章结构。
(2)讲解生字词,并对重点词语进行解释。
4. 例题讲解(1)分析课文中对荷叶母亲的描绘,理解象征意义。
(2)讲解散文的阅读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欣赏散文。
5. 随堂练习(1)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感受母爱的伟大。
(2)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学习单上的练习。
六、板书设计1. 课题:《荷叶母亲》2. 结构:总分总3. 重点词语:庇护、依托、奉献、母爱4. 教学难点:散文的象征意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并解释其含义。
(2)根据课文内容,以“荷叶母亲”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2. 答案:(1)重点词语解释:庇护、依托、奉献、母爱。
(2)作文示例:以荷叶母亲为主题,描述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朗读、练习等多种方式,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母爱的伟大。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荷叶 母亲说课稿合集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荷叶母亲说课稿合集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荷叶母亲说课稿第1篇】《荷叶母亲》说课稿学习目标:1、通过听读,初步感知诗歌内容;2、通过品读,鉴赏诗歌隽永淡雅的语言;3、通过悟读,把握作者对母爱的赞美和感激之情;4、通过拓展仿写,学习借物喻人的写法,学会感恩母爱。
重难点:重点:朗读训练和悟读把握作者对母爱的赞美和感激之情。
难点:拓展仿写,学习借物喻人的写法。
课前准备:学习前一天发放导学案,布置学生完成导学案上的“预习案”,其中有作者自主预习、朗读练习,质疑问难、拓展延伸四项内容。
课堂教学过程:一、歌曲激趣、引课题:配乐播放“繁星”、“春水”的精美,教师语言导入:20世纪,中国文坛翩然走过一位女作家。
她的文字清新隽永,如文学夜空颗颗璀璨的繁星,至今仍熠熠生辉;她文字里流淌的情感,如文苑里的一池春水,微风过后,荡起阵阵爱的涟漪。
大家知道她是哪位女作家吗?非常好!她就是著名作家冰心女士。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冰心的散文诗代表作《荷叶母亲》。
过渡语:如果说我们的语文学习是一次旅行的话,那么学习目标就是本次旅行的目的地。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学习目标,大家齐声朗读,一二三预备起:范读感知诗意品读鉴赏语言悟读把握诗情拓展学习写法过渡语:好,同学们在课下都进行了预习,那么我们先来进行一个字词的预习检测。
谁能为大家读出这些词的词音?老师:同学们一起来齐读一遍,读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老师标红的地方和给出词意的几个词。
(同学读)二、听荷,说印象过渡语:好。
朗读是与作者进行文字交流与情感沟通的桥梁,首先就让我们进入到本次学习之旅的第一个环节“听荷,说印象”。
(教师播放范读音频)同学们一边听读,一边划出你认为最触动你心灵的文字。
老师:同学们在音乐声中认真聆听和默读了这篇课文,相信一定有些许感动,下面就请同学们踊跃地为我们分享一下,是哪些文字触动了你的心灵?为什么?三、读荷,感诗意过渡语:我们带着初步的阅读体验,进入第二个环节“读荷,感诗意”,就是自由地、大声地、饱含深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通过朗读感受文中画面的美,品析语言的精妙。
2024年《荷叶母亲》公开课教案(精选7篇)
2024年《荷叶母亲》公开课教案(精选7篇)什么是教案?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教案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
《荷叶母亲》公开课教案(精选7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荷叶母亲》公开课教案(精选7篇),欢迎大家分享。
《荷叶母亲》公开课教案1案例说明选自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本单元以亲情为主题,歌颂人间浓浓的亲情。
《荷叶母亲》是一篇爱的美文。
作者被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生动场景所感动,而联想到母亲的呵护与关爱,幻化出《荷叶母亲》如诗如画的美好形象。
美文需要美读。
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功能,语文课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音乐是艺术,文学也是艺术,艺术是相通的,本堂课借助音乐的力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美美的朗读,体会到诗情画意之美。
教学目标:1、品读语言,体会感人至深的亲情;2、借用音乐,提高散文诗的朗读能力。
案例描述一、导入:《母亲》音乐渲染,出示歌词,拨动学生情感,创设情境。
(阎维文演唱得非常动情,歌词里写的生活细节:拿新书包。
打花雨伞。
擦泪花等能使学生产生共鸣,为下一环节的教学作好铺垫。
歌词如诗行排列,也让学生初步体会到诗与歌的联姻。
)师:这首歌歌颂了什么?从古到今,歌颂母爱的艺术作品层出不穷。
(学生举例:《世上只有妈妈好》、《烛光里的妈妈》、《游子吟》)出示画面诗句“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这首诗句来自哪本著作?(本诗句与本课题的内涵是一致的,与中心句:“母亲!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荷叶母亲》说课稿
《荷叶母亲》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荷叶母亲》。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荷叶母亲》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
本单元以亲情为主题,通过展现不同的亲情故事,引导学生感受亲情的温暖,学会关爱亲人。
《荷叶母亲》是冰心的一篇借景抒情,托荷叶赞母的散文诗。
作者被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生动场景所感动,从而联想到母亲的呵护与关爱,抒发了对母亲的感激和赞美之情。
文章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沉,是一篇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语文素养的佳作。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从小学到初中的过渡阶段,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但对于散文这种文学体裁的理解和把握还不够深入。
在情感体验方面,他们开始对亲情有了更深刻的感受,但往往缺乏细腻的表达和深入的思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和分析,体会作者的情感,同时也要鼓励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加深对亲情的理解和感悟。
三、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生字词。
了解散文诗的特点,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反复朗读,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
学习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提高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作者对母爱的赞美,激发学生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培养学生关爱亲人、珍惜亲情的美好品质。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反复朗读,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理解文章中“荷叶”与“母亲”的关系,感受母爱的伟大。
2、教学难点:学习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并能够学以致用。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深入理解亲情的内涵。
五、教法与学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法和学法:1、教法:朗读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语言的魅力,体会作者的情感。
七年级语文《荷叶母亲》教案教学5篇
七年级语文《荷叶母亲》教案教学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七年级语文教材第二单元《荷塘月色》中的《荷叶母亲》章节。
详细内容包括:散文的阅读与欣赏,了解并掌握散文的写作特点;学习生词、短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思念之情;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本课生词、短语,了解散文的写作特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学会分析课文内容,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思念之情,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和亲情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散文的写作特点及其在课文中的体现;对作者情感的理解与分析。
2. 教学重点:生词、短语的学习;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课文原文、学习笔记、作业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荷叶与母亲的图片,引发学生对亲情的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标注生词、短语,思考课文主题。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生词、短语,分析课文内容,讲解散文的写作特点。
4.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情感。
5.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6. 合作交流: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六、板书设计1. 《荷叶母亲》2. 主要内容:生词、短语散文的写作特点作者情感分析3. 重点、难点提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手法,举例说明。
(3)谈谈你对作者情感的理解,结合课文内容进行阐述。
2. 答案:(1)见课后注释。
(2)例:课文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荷叶是母亲的手掌,为我遮风挡雨”。
(3)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情感,关注散文的写作特点,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部编初中语文七(上)散文诗二首之《荷叶母亲》说课稿及反思(共二篇)
散文诗二首之《荷叶·母亲》说课稿及反思(一)一、说教材《荷叶·母亲》是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散文二首中的其中一首散文诗,这首散文诗借雨中勇敢慈怜的荷叶为红莲遮风挡雨的情景,让作者联想到母亲对自己的呵护与关爱,从而表达讴歌母爱这一主题。
二、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品味散文诗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的朗读诗歌,以培养语感。
情感目标: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三、说学情初一是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这一阶段,最适合对其进行情感熏陶和人文关怀。
从实际情况看,我们的孩子总是忽略父母对他们的默默关怀和深深的爱,更不知道如何去关爱自己的父母。
因此,学习本文能很好的开启他们爱的心门,使孩子们真切感受到母爱,懂得回报母亲。
四、说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反复朗读,感知诗歌优美清新的意境和真挚淳朴的情感。
教学难点:尝试借助具体的形象或事物来书写感情、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
五、说教学方法朗读感知法:利用各种形式的朗读,把握散文诗的基调。
感悟思考法:引导学生通过课文中的基本情感,深刻感悟母爱的真谛。
合作探究法:设计适当的问题为课文释疑,同时培养合作意识、探究问题的能力。
六、说教学过程板块一、导入新课让学生看一组关于母爱的图片,看完以后让他们说说自己的感受。
引导问题:图片里边的人物可能是什么关系?(妈妈和自己的小孩)你们觉得图片里的小孩子幸福吗?为什么?(因为有妈妈的关爱,妈妈教走路,给小鸟喂食……)这几张图片体现出什么?用一个词来表达(母爱)。
过渡: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也是讲述母爱的。
板书:荷叶母亲冰心板块二、引出本文要掌握的重点问题荷叶母亲雨点心中的雨点红莲女儿(我)那这些形象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为什么作者要把荷叶比作母亲,把自己比作红莲?(出示要掌握的三个问题)1.雨点、红莲、荷叶发生了什么事情?2.作者的心情是怎样变化的?3.全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这就是我们今天分析课文要重点解决的几个问题。
七年级语文《荷叶母亲》精品教案教学5篇
七年级语文《荷叶母亲》精品教案教学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散文诗两首》中的《荷叶母亲》。
文章主要描绘了荷叶对荷花的呵护与关爱,借此抒发了母爱的伟大。
详细内容涉及课文朗读、生字词学习、文章结构分析、主题思想探讨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分析课文结构,体会作者情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母爱的伟大,学会关爱他人,培养孝敬父母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分析课文结构,体会作者情感,感受母爱的伟大。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母爱,将课文情感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学具:语文课本、笔记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荷叶与荷花的图片,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界中的美好情感,进而引入课文学习。
2. 朗读课文: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节奏与韵律,感受作者的情感。
3. 学习生字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交流讨论,掌握生字词。
4. 分析课文:通过小组合作,分析课文结构,理解课文内容,探讨文章主题。
5.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例题,讲解分析过程,指导解题方法。
6. 随堂练习: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设计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荷叶母亲》2. 重点词语:母爱、荷叶、荷花、呵护、关爱3. 课文结构:起承转合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背诵课文,感受母爱的伟大。
(2)以“母爱”为主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3)结合课文内容,为母亲写一封感谢信。
答案:(1)见课后附录。
(2)略。
(3)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母爱,学会关爱他人,将课文情感内化为自身品质。
推荐阅读《母爱无边》等关于母爱的文章,进一步体会母爱的伟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荷叶母亲】《荷叶母亲》说课稿
【--母亲节祝福语】
临高二中语文组黄章游
一:说教材
(一)、教材地位及课文的特点
《荷叶母亲》选自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本单元以亲情为主题,歌颂人间浓浓的亲情。
它是一篇爱的美文,作者被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生动场景所感动,而联想到母亲的呵护与关爱,抒发了子女对母亲的爱,在母亲身边,孩子沐浴母爱的光辉,是何等幸福快乐;心中的雨来了,只有母亲,才是子女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这篇课文,让学生学会用心灵去跟作者进行交流、对话,去分享那真挚美好的亲情,(亲情,是人间真挚而美好的感情,抒写亲情的文字往往也最能动人心弦,容易引起共鸣,它们不仅能唤醒学习者的切身体验,还能以情感为依托)使学习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作者的心境,从而促进语文知识的获得和语言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目标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联系”,根据这篇散文诗的特点,我制定了如下的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指导学生把握诗文的感情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本文感人至深的亲情;借助音乐,提高散文诗的朗读能力。
(《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能“欣赏文学作品,能设身处地地体验和理解作品”,“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作出自己的评价”)
(2)培养自主、合作、探究、感悟的学习方式。
过程与方法目标:
⑴、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对文章有自主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⑵、师生同赏、同析、同悟、同写。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验人间至爱的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热爱、亲近文学。
(新课标提出“要培养学生的高尚的道德价值观和审美情趣。
”)
(三)教学重难点
⑴、体味散文诗的思想感情,并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诗文。
⑵、联系生活,细致深入地体味亲情之爱,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二:说教法
(一)学情分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时,自然要考虑到我们的教学对象在学习本课时原有的知识能力水平,以及心理特点和生活经验,把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紧密结合,因材施教。
心理特点:七年级的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是对外界事物比较好奇,对美的事物有自然而然地亲近感,再加上通过前几课的学习已经感受到文学的魅力,开始对文学产生了亲近的欲望。
但是大多
数学生的阅读时间相对比较缺乏,很难养成较科学的阅读方法,再加上年龄比较小,阅历比较少,所以进入感悟、欣赏层次比较低,表达自己阅读感受的能力比较差。
知识能力状况:本课为散文诗,在这以前已学习过部分诗歌,对诗歌已有了初步的鉴赏能力,为本课的教学打下了基础。
同时,学生具有了一定的形象思维能力,有助于理解诗歌的绘画美。
(二)教学方法
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__改变“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学生学习由被动学习变主动学习,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学方法非常重要;结合本课特点及学生实际,采用了以下几种教法。
情景创设法:为学生创设具体的情感氛围,为理解诗歌的情感打下基础(课前的歌曲《母亲》,及诗歌朗读的背景配乐)。
朗读法:学生朗读与点评相结合(不但训练和提高了学生的朗读水平而且通过点评培养了朗读欣赏能力。
)
讨论法:师生互动,共同讨论,突破重难点。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又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采用教具:多媒体课件
三:说学法
品读法:“读书百遍,其意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中悟悟中读,走进诗文情感。
(《新课程标准》第四学段阶段目标二阅读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
合作探究: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合作质疑,探讨研究,共同讨论,解决问题。
(《新课程标准》第四学段阶段目标: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切身体验法:由诗中情感联系自身的体验,深入理解诗歌主题(《新课程标准》第四学段阶段目标二阅读要求: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
学法设计目的:通过学生的主体阅读体会,达成对文本思想感情的领悟,在合作探究中交流碰撞心得,质疑并初步解决疑难,最后的成果汇报和教师适时的点拨达成对文本主旨的升华--走进文本的感悟为走出文本获得自我情感的体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更好的为学生结合生活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自己的情感,化别人的文字为自己所用提供了平台
四:说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唤起学生的审美需求
用阎维文演唱的《母亲》渲染气氛,出示歌词,拨动学生情感,创设情境。
(歌词里写的生活细节:拿新书包.打花雨伞.擦泪花等能使学生产生共鸣,为下一环节的教学作好铺垫。
歌词如诗行排列,也让学生初步体会到诗与歌的联姻。
)
师:这首歌歌颂了什么?母爱
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一种感情,也最能集中地体现亲情,母爱也是文学作品中一个永恒的主题。
提起它,我们的脑子里就会涌现出许多关母爱的语句,请同学们交流搜集的有关母爱的语句。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师:是的,一次回眸,一个抚摸,每一个平凡的动作都会牵动为人子女的情思,今天我们来学习冰心的深情之作--《荷叶母亲》。
二、简介《繁星春水》及作者。
(多媒体出示,突出“母爱,童真,自然”)出示课题
三、朗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感知文章
找出情感变化的关键词。
(烦闷→不适意→散尽→感动)
2、配乐读体会情感的变化:教师泛读一部分,然后指导学生朗读,分角色或男女生
(通过自己的配乐范读和指导学生配乐朗诵,把音乐语言与文学语言沟通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器官,使文中所描绘的景和物,所倾吐的情和意,叩击学生的心灵,引起共鸣,让学生在愉悦温馨的学习氛围中提升审美情感的陶冶。
让学生在柔和的音乐氛围
本文:
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