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部分思考题
医学免疫学课后思考题
医学免疫学课后习题1、简述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的组成和功能(1)中枢免疫器官:骨髓和胸腺骨髓的功能:髓样祖细胞→粒细胞、单核、DC、①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的产所:骨髓多能造血干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淋巴样祖细胞→B、T、NK细胞②B细胞和NK分化发育的产所③再次体液免疫应答发生的主要产所:抗原再次刺激记忆B细胞(在外周)→活化B细胞随血液或淋巴返回骨髓→B细胞在骨髓分化为浆细胞→产生大量IgG,释放入血。
(注:外周免疫器官如脾脏和淋巴结也是再次应答产所,但其产生抗体速度快而持续时间短,不是血清抗原主要来源——主要来自骨髓。
)胸腺的功能:①T细胞分化成熟的产所:经过阳性选择获得MHC限制性、经过阴性选择获得自身耐受性②免疫调节:胸腺基质细胞产生多种细胞因子和胸腺肽类分子,促进胸腺和外周免疫器官的发育,促进免疫细胞(特别是T细胞)的发育。
③自身耐受的建立与维持:阳性选择后的T细胞的TCR若与胸腺基质细胞表面的自身pMHC 高亲和力则被消除。
(2)外周免疫器官:淋巴结、脾、肠粘膜相关淋巴结淋巴结、脾和肠粘膜相关淋巴结的功能淋巴结:T细胞和B细胞定居的主要产所(T 75%,B25%)初次免疫应答发生产所过滤作用——有利于巨噬细胞清除抗原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淋巴结深皮质区的HEV脾脏(胚胎时期造血器官、人体最大外周免疫器官):T细胞和B细胞定居的主要产所(T 60%,B 40%)初次免疫应答发生产所过滤作用——有利于巨噬细胞清除抗原合成某些生物活性物质,如补体MALT :参与粘膜局部免疫应答其中的B-1细胞产生分泌IgA,抵御病原微生物。
2、淋巴细胞再循环?其生物学意义?淋巴细胞再循环:淋巴细胞在血液、淋巴液、淋巴器官或组织间反复循环的过程。
生物意义:(1)使体内淋巴细胞在外周免疫器官和组织的分布更合理,有助于增强整个机体的免疫功能;(2)增强免疫细胞与抗原及抗原提呈细胞接触机会,有利于适应性免疫的产生;(3)使机体所有免疫器官和组织联系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并将免疫信息传递给全身各处的淋巴细胞和其他免疫细胞,有利于动员各种免疫细胞和效应细胞迁移至病原体、肿瘤或其他抗原性异物所在部位,从而发挥免疫效应。
免疫学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免疫学复习思考题及答案第⼀章绪论1名词解释:免疫:从狭义上讲,免疫是⼈体对病原体(病菌、病毒)和有害物质的抵抗⼒。
从⼴义上讲,免疫是机体识别“⾃⾝”与“⾮⼰”抗原,对⾃⾝抗原形成免疫耐受,对⾮⼰抗原产⽣排斥反应的⼀种⽣理功能。
2.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突变细胞的功能称为(C)A.免疫耐受B.免疫⾃稳C.免疫监视D.免疫防御E.免疫调节3.最早提出克隆选择学说的科学家是(D)A.JennerB.BorderC.PorterD.BurnetE.Pasteur4.最早⽤⽜痘预防天花的科学家是(D)A.BurnetB.BorderC.PorterD.JennerE.Pasteur5.免疫指(ABCDE)A.机体排除病原微⽣物的功能。
B.机体清除损伤和衰⽼细胞的功能。
C.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功能。
D.机体抗感染的防御功能E.机体识别和清除⾃⾝突变细胞的功能。
第⼆章免疫器官1.简述淋巴细胞再循环的概念及其意义淋巴细胞再循环:定居在外周免疫器官的淋巴细胞,由输出淋巴管进⼊胸导管,经上腔静脉进⼊⾎液循环,在⽑细⾎管后微静脉处穿越⾎管内⽪细胞表⾯(HEV),重新分布于全⾝淋巴器官和组织。
淋巴细胞在⾎液、淋巴液、淋巴器官和组织间周⽽复始循环的过程即为淋巴细胞再循环。
淋巴细胞再循环的意义:(1)淋巴细胞在淋巴组织和器官中分布更为合理(2)淋巴组织不断从循环池中补充新的淋巴细胞有助于增强整个机体的免疫功能(3)有利于淋巴细胞与抗原和抗原递呈细胞接触(4)有利于动员效应淋巴细胞迁移⾄炎症部位;(5)定居在外周免疫器官的记忆性细胞也参与再循环,其接触相应抗原后进⼊淋巴组织,并迅速发⽣活化、增殖和分化,产⽣再次免疫应答。
2.⾻髓的主要功能包括(ABDE)A.各类⾎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的场所B.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C.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D.再次体液免疫应答发⽣的场所E.既是中枢免疫器官,⼜是外周免疫器官3.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是(B)A.⾻髓B.胸腺C.腔上囊D.淋巴结E.脾4.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是(A)A.⾻髓B.胸腺C.腔上囊D.淋巴结E.脾第三章抗原1、TD2抗原:⼀类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使之产⽣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的应答产物在体内外发⽣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免疫学思考题必考
免疫学思考题整理1、简述参与固有免疫的细胞种类及主要生物学功能2、试述T 细胞的主要膜分子及其意义3、试述B细胞的主要膜分子及其意义4、简述T细胞的分类及其功能5、简述T细胞活化的“双信号学说”6、什么是免疫应答?试比较固有免疫及适应性免疫的特点7、简述机体初次免疫应答和再次免疫应答抗体产生的特点8、简述抗体分子的基本结构及各个功能区的意义9、简述抗体分子的水解片段10、简述五大类抗体分子具有不同的理化特性和生物学功能11、单克隆抗体12、简述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13、肠道杆菌的共同特点是什么14、归纳志贺菌致病的主要特点15、急性菌痢的典型症状有哪些?解释其形成机制16、霍乱是如何传播的?期临床表现和预后如何?17、结核分枝杆菌的生物学特性?18、结核分枝杆菌致病物质及感染特点?19、结核菌素试验原理、结果判定与用途?20、试述HBV抗原抗体系统检测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21、试述HBV致病的可能机制22、试述HBV感染与原发性肝癌的关系及其可能的致癌机制23、名词解释:补体、MAC、C5转化酶、补体的灭活24、简述补体经典激活途径和旁路激活途径的过程25、列表比较补体三大激活途径的主要区别(激活物质、C3转化酶、C5转化酶)26、补体系统广泛参与了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效应机制27、迄今发现了补体激活的经典途径、旁路途径和凝集素途径28、补体激活的三个途径具有共同的末端通路,形成攻膜复合物,溶解细胞29、补体活化过程产生多种生物活化片段,参与机体免疫调节和炎症反应30、抗体是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介导体液免疫的重要效应分子31、抗体由两条重链和两条轻链经链接的二硫键连接而成,分为可变区、恒定区和铰链区32、抗体的可变区(V区)识别并特异性结合抗原,恒定区(C区)通过激活补体、结合Fc受体(调理作用、ADCC和参与1型超敏反应)和穿过胎盘发挥作用33、人工制备抗体的主要方法包括多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和基因工程抗体34、正常菌群与其宿主生态环境在长期进化中形成生理性组合的动态平衡。
免疫学思考题
免疫学复习思考题、名词概念免疫原性:指抗原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特性。
反应原性:抗原与相应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的特性。
抗原(Ag):凡是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并能与之结合引起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称为抗原。
抗体(Ab):抗体是由抗原致敏的B细胞分化为浆细胞产生的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完全抗原:具有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的物质称为完全抗原。
(免疫原)半抗原(不完全抗原):只有反应原性而无免疫原性的物质称为半抗原。
抗原结合价:每个抗原分子上抗原决定簇的数目称为抗原结合价。
抗原决定簇(抗原表位):抗原分子表面具有特殊立体构型和免疫活性的化学基团称为抗原决定簇。
被动免疫:人或动物机体依靠输入其他机体产生的抗体或细胞因子而产生的免疫力称为被动免疫。
主动免疫:人或动物受到某种病原体刺激后,自身产生针对该抗原的免疫力,称为主动免疫母源抗体:胎儿、幼龄动物从母体获得的抗体称为母源抗体。
单克隆抗体(McAb): 是指由一个B细胞分化增殖的子代细胞(浆细胞)产生的针对单一抗原决定簇的抗体。
多克隆抗体(PcAb): 由多种抗原决定簇刺激多种细胞克隆合成分泌的各种不同抗体,称为多克隆抗体APC(抗原提呈细胞):是指能摄取、加工和处理抗原,并将处理后的抗原肽提呈给淋巴细胞而使淋巴细胞活化的一类免疫细胞。
ADC(作用: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调理作用:抗体-抗原或抗原-抗体-补体复合物与吞噬细胞结合后,能够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杀伤功能, 抗体的这种作用称为免疫调理作用。
二、问答题1、免疫的概念、特点及功能是什么?概念:免疫是指动物(或人)机体识别自己和非自己,并清除非己大分子物质,从而保持机体内、外环境稳定的一种生理学反应。
免疫的基本特点:识别自己与非自己、特异性、免疫记忆免疫的基本功能:免疫防御、免疫稳定、免疫监视2、免疫功能低下、过强、异常会发生那些疾病?功生理表现(有利)病理表现(有害)能名3.构成抗原的条件是什么?①异源性(异物性)②大分子物质③分子结构复杂④物理性状⑤适当的进入机体途径4如何理解共同抗原和交叉反应?答:带有共同抗原决定簇的抗原叫共同抗原。
免疫学思考题
免疫学思考题思考题1.回顾免疫学的发展与免疫概念的演进,你能否根据自身体会,给出一个更恰当的免疫定义?2.构成机体免疫力的因素主要有哪些?是否能够为其勾勒出一个清晰的轮廓?3.你对免疫“既是阻止疾病形成的因素,也是疾病形成的原因”,这一论述持何种看法,并请展开论述。
1、什么是抗体?从抗体的结构特点,阐述抗体如何发挥特异性免疫学防御功能?2、当机体发生细菌感染,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激活补体系统,并且补体系统如何发挥对感染细菌的清除作用?3、从MHC分子的结构特点,阐明其如何发挥抗原提呈功能,如何参与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及活化过程?1.B细胞识别表位和T细胞识别表位有何不同?它们与半抗原、完全抗原、TD-Ag、TI-Ag有何联系?2.交叉反应现象是对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否定还是肯定?为什么?1.T、B淋巴细胞及抗原提呈细胞表面膜分子都赋予了这些细胞的哪些能力?2.参与固有免疫的细胞有哪些类型?有何共同特点?3.同样是T、B细胞,为什么要被归入固有免疫细胞与适应性免疫细胞两个群体?这样的归类有何意义?4.你认为T细胞的异质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其异质性的存在具有哪些生物学意义?1.试从两类免疫应答的特点与构成上探讨其互补性以及形成进化的意义。
2.试比较固有免疫细胞激活与T、B细胞激活间的异同。
3.与T、B细胞介导的应答过程有何区别?这种区别之意义何在?4.出现临床症状的免疫损伤有哪些类型?与免疫应答的效应机制有何联系?1.主动免疫与被动免疫的分界点在何处?有没有非人工的主动免疫与被动免疫?试举例。
2.比较一下你和你的长辈们都接种过哪些疫苗,看看建国以来我国的计划免疫都经历了哪些变化。
你知道这些疫苗的种类吗?3.举身边之例,说明你了解的免疫治疗。
4.在所知的临床实验室诊断中,例举数种应用了免疫学原理的诊断方法。
选择题一、选择题的类型与示例1.“疾病是变异条件下的生命”一语出自A、BurnetB、Virchow BehringC、JennerD、BehringE、Leeuwenhoek 2.选出一组正确的组合A、Pasteur—牛痘、Ehrlich—侧链学说、Burnet—克隆选择学说B、Jenner—免疫网络学说、Burnet—克隆选择学说、von Behring—抗血清治疗C、von Behring—抗血清治疗、Ehrlich—侧链学说、Jerne—克隆选择学说D、Doherty—MHC限制性、Jerne—免疫网络学说、von Behring—抗血清治疗E、Jenner—牛痘、Burnet—免疫网络学说、Jerne—克隆选择学说3.参与ADCC效应的主要物质是A、NK细胞和补体B、B细胞和抗体C、NK细胞和抗体D、T细胞和补体E、T细胞和抗体4.抗体与抗原结合的部位是A、重链的C区B、重链和轻链的V区C、重链的V区D、轻链的V区E、重链和轻链的C区5.正常人血清中,可通过胎盘屏障的免疫球蛋白是A、IgMB、IgGC、IgAD、IgEE、IgD6.补体活化经典途径中C3转化酶的组成是A、C3bB、C4b2bC、C5bD、C3bBbE、C3bnBb7.下列哪一种分子不是由MHC基因编码A、HLA-I类分子B、C4C、B因子D、β2mE、HLA-Ⅱ类分子8、B细胞抗原识别受体是A、CD79aB、CD79bC、CD79aCD79bD、CD4E、SmIg9.下列哪一组合不存在关联A、CD3—TCRB、MHC I类分子—TCRC、MHC I类分子—CD4D、CD79a/b—SmIgE、CD28—CD8010.参与免疫应答的细胞都带有A、MHC分子B、SmIgC、丝裂原结合蛋白D、SRBC受体E、抗原受体(该选哪个呢,是E么,感觉有些难)能直接特异性杀伤靶细胞的细胞是A、NK细胞B、B细胞C、巨噬细胞D、中性粒细胞E、Tc细胞(可否改为此题)11.对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有高亲和力的抗体是A、IgAB、IgDC、IgED、IgGE、IgM12.具有MHC限制性的是A、吞噬细胞吞噬抗原B、NK细胞杀伤病毒感染细胞C、TCRγδT细胞识别抗原D、CD8+细胞杀伤肿瘤细胞E、肥大细胞脱壳粒13.半抗原是A、只有免疫原性的物质B、只有免疫反应性的物质C、有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的物质D、被T淋巴细胞识别的物质E、不能与抗体结合的物质14.Th细胞对B细胞活化的辅助作用A、不需要细胞的直接接触B、不需要细胞因子的作用C、不需要共刺激分子的相互作用D、不需要CD4分子的参与E、不需要CD8分子的参与15.TI与TD抗原的区别点在于A、是否引起细胞免疫、是否产生IgM、是否诱导不同的T细胞亚群B、是否产生IgM、是否引起免疫记忆、是否诱导不同的B细胞亚群C、是否需要T细胞的辅助、是否引起细胞免疫、是否产生除IgM 之外的抗体D、是否需要T细胞的辅助、是否产生IgM、是否引起免疫记忆E、是否引起免疫记忆、是否产生除IgM之外的抗体、是否诱导不同的T细胞亚群BCR可选择性结合A、MHC-肽复合物B、MHC分子C、未经APC加工处理的抗原D、经APC加工处理的抗原E、CD79aCD79b16.B细胞作为APC,是因为A、能形成大量IL-2受体B、可表达MHCⅡ类分子C、有一定的吞噬能力D、SmIg有特异性结合抗原的能力E、其数量多于巨噬细胞1、牛痘接种的发明者是A、JerneB、BurnetC、JennerD、BehringE、Pauling2、半抗原是A、只有免疫原性的物质B、只有免疫反应性的物质C、有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的物质D、被T淋巴细胞识别的物质E、不能与抗体结合的物质3、免疫监视功能是A、抵抗病原微生物感染的能力B、清除自身衰老细胞的能力C、识别、排斥异物的能力D、清除突变细胞的能力E、调节免疫应答的能力4、先天性免疫的特点是A、习得性B、特异性C、效应递增性D、非特异性E、非遗传性5、最大的外周免疫器官是A、骨髓B、胸腺D、淋巴结E、脾脏6、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是A、骨髓B、胸腺C、腔上囊D、淋巴结E、脾脏7、合成和分泌抗体的细胞是A、T细胞B、B细胞C、浆细胞D、巨噬细胞E、NK细胞8、属于中枢免疫器官的是A、淋巴结B、骨髓C、脾脏D、黏膜相关淋巴组织E、扁桃体9、激活补体能力最强的免疫球蛋白是A、IgGB、IgAC、IgDD、IgEE、IgM10、分子量最大的免疫球蛋白是A、IgGB、IgAC、IgDD、IgEE、IgM11、IgM与抗原的实际结合价是A、一价B、二价C、三价D、五价12、sIgA不具有的特性是A、黏膜免疫中起重要作用B、有分泌片C、有J链D、均为二聚体E、均为单体13、抗原不具有的基本特性是A、免疫原性B、免疫反应性C、异物性D、小分子物质E、抗原决定簇14、抗体与抗原结合的部位是A、重链的C区B、轻链的V区C、重链的V区D、重链和轻链的V区E、重链和轻链的C区15、免疫球蛋白的Fab段的效应是A、通过胎盘B、激活补体C、结合抗原D、与细胞结合E、引起过敏反应16、补体结合的位置是 IgG 的A、VHB、CH1C、CH2D、CH3E、CL17、具有4个CH功能区的抗体是A、IgD、IgMB、IgA、IgMC、IgM、IgED、IgA、IgEE、IgG、IgD18、血清中补体含量最高的是A、C4B、C3C、C8D、C6E、C119、补体膜攻膜复合物的组成是A、C423B、C3bBbC、C56789D、C421E、C4b2b20、下述哪一项关于TCR的描述是正确的A、只能出现在CD4+细胞表面B、由α、β、γ、δ等四条肽链组成C、识别由CD8分子与抗原肽形成的复合物D、与天然抗原的决定簇形成空间互补E、是APC与T细胞之间相互接触的一个环节21、经典途径中C3转化酶的组成是A、C3bB、C4b2bC、C5bD、C3bBbE、C3bnBb22、下列细胞哪一个应不属于APCA、辅助性T细胞B、巨噬细胞C、朗罕氏细胞D、B细胞E、树突状细胞23、抗原特异性取决于抗原分子的A、物理性状B、分子量大小C、异物性D、结构的复杂性E、分子中的特殊化学基团24、胸腺依赖性抗原是指A、蛋白质抗原B、相应抗体在胸腺中产生的抗原C、仅刺激T细胞的抗原D、只能诱导细胞免疫的抗原E、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需要T细胞辅助的抗原25、下列哪一过程不能列入免疫应答活动A、APC对抗原的处理、递呈B、T细胞对抗原的特异性识别C、T细胞由双阳性细胞转为单阳性细胞D、B细胞活化、增殖形成浆细胞E、Tc对靶细胞的特异性杀伤26、1分子IgG可被木瓜蛋白酶水解为A、1Fab+2FcB、1Fc+2FabC、1F(ab,)2+2FcD、1F(ab,)2+pFc,E、1F(ab,)2+1Fc27、补体经典激活途径激活的顺序是A、C123456789B、C132456789C、C142356789D、C124356789E、C12354678928、哪个补体组分能刺激肥大细胞释放组胺A、C2bB、C3bC、C5bD、C4bE、C5a29、介导I型超敏反应的免疫球蛋白类型是A、IgGB、IgMC、IgAD、IgDE、IgE30、能通过胎盘的免疫球蛋白是A、IgGC、IgAD、IgDE、IgE31、能直接特异性杀伤靶细胞的细胞是A、NK细胞B、B细胞C、巨噬细胞D、中性粒细胞E、Tc细胞32、在人类的哪一对染色体上编码MHCA、第17对B、第15对C、第6对D、第9对E、第20对33、哪种细胞上不出现HLA I类抗原A、T细胞B、B细胞C、巨噬细胞D、红细胞E、NK细胞34、HLA II类分子的抗原肽结合区位于A、α1和β 1B、β2mC、α1和α 2D、β1和β 2E、α1和α335、可与TCR组合,转导T细胞活化信号的分子是A、CD3C、CD11D、CD19E、CD2536、在抗原诱导的T H细胞活化过程中,下列哪些分子是必须的A、TCR—CD3B、TCR—CD3、MHC分子C、TCR—CD3、MHC分子、CD4D、TCR—CD3、MHC分子、CD4、CD28、CD80(B7)E、TCR—CD3、MHC分子、CD4、CD8、CD2837、免疫细胞的概念是A、参与免疫应答活动的细胞B、T,B淋巴细胞C、巨噬细胞D、NK细胞E、枯否细胞38、属于T细胞的表面标志是A、CD3B、CD79C、CD5D、CD18E、CD8039、辅助性T细胞一般是指A、CD4+ T细胞B、CD8+ T细胞C、CD4+ CD8+ T细胞D、CD4- CD8- T细胞E、CD3+ T细胞40、B细胞起源于A、骨髓C、脾脏D、扁桃腺E、淋巴结41、具有特征性的B细胞表面分子是A、CD80B、SmIgC、CD32D、CD86E、CD2142、BCR选择性结合A、MHC肽复合物B、MHC分子C、未经APC加工处理的抗原D、经APC加工处理的抗原E、抗原抗体复合物43、Th细胞对B细胞活化的辅助作用A、不需要细胞的直接接触B、不需要CD8分子的参与C、不需要细胞因子的作用D、不需要共刺激分子的相互作用E、不需要CD4分子的参与44、T细胞活化的第I信号来自A、CD4与MHC II分子间的相互作用B、CD8与MHC I分子间的相互作用C、IL-1与相应受体间的相互作用D、抗原肽-MHC与TCR/CD3间的相互作用E、CD80与CD28分子间的相互作用45、下列哪种情况可以满足T H细胞活化的条件A、HLA—A3+的感染细胞接触HLA—A3-的CD4+细胞B、HLA—A3+的感染细胞接触HLA—A3+的CD4+细胞C、HLA—A3+的感染细胞接触HLA—A3+的CD8+细胞D、HLA—DR4+的巨噬细胞接触HLA—DR4+的CD4+细胞E、HLA—DR4+的巨噬细胞接触HLA—DR4+的CD8+细胞46、再次应答时,抗体形成的特征是A、IgM显著增高B、IgG显著增高C、IgA显著增高D、抗体特异性改变E、抗体亲和力下降47、B细胞作为APC,是因为A、能形成大量IL-2受体B、SmIg有特异性结合抗原的能力C、有一定的吞噬能力D、其数量多于巨噬细胞E、可表达MHCⅡ类分子48、关于免疫耐受的概念正确的是A、是机体的一种病理过程B、是机体的一种特异性免疫不应答状态C、是机体的一种非特异性免疫不应答状态D、是一种只针对自身抗原产生的无应答状态E、是一种正免疫应答过49、防止Rh溶血,可通过A、给孩子输入母亲的红细胞B、用抗Rh血清给孩子被动免疫C、用过量的抗原中和母亲的抗Rh抗体D、婴儿出生后,使用类固醇制剂E、及时给母亲输入抗Rh血清50、III型超敏反应是由哪种细胞浸润为主的血管壁炎症反应A、T细胞B、肥大细胞C、中性粒细胞D、嗜碱性粒细胞E、嗜酸性粒细胞。
免疫部分思考题整理
简述佐剂的作用机制及应用。
答:作用机制:1改变抗原的物理性状,延缓抗原在体内存留时间,从而更有效刺激抗原免疫系统。
2引发炎症反应,刺激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增强其处理抗原和呈递抗原的能力。
3刺激淋巴细胞增殖和分化,从而增强和扩大免疫应答的效应。
应用:1增强特异性免疫问答,用于预防接种及制备动物抗血清。
2作为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用于抗肿瘤和抗感染的辅助治疗。
青霉素是半抗原,本身无免疫原性,为什么可以引起过敏性休克?答:只具有反应原性而没有免疫原性的物质,称为半抗原,如青霉素、磺胺等。
半抗原没有免疫原性,不会引起免疫反应。
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果半抗原和大分子蛋白质结合以后,就获得了免疫原性而变成完全抗原,也就可以刺激免疫系统产生抗体和效应细胞。
在青霉素进入体内后,如果其降解产物和组织蛋白结合,就获得了免疫原性,并刺激免疫系统产生抗青霉素抗体。
当青霉素再次注射人体内时,抗青霉素抗体立即与青霉素结合,产生病理性免疫反应,出现皮疹或过敏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试述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
答:1)抗原分子的理化性质:①化学性质:一般蛋白质抗原的免疫原性强,核酸和多糖的抗原性弱,脂质一般没有抗原性②分子量大小:一般分子量大于 10KD免疫原性较强,在一定范围内分子量越大免疫原性越强。
③结构的复杂性:苯环氨基酸能增强抗原的免疫原性。
④分子构象和易接近性:BCR易接近的抗原决定基免疫原性强⑤物理状态:一般聚合状态的蛋白质较其单体免疫原性强,颗粒性抗原强于可溶性抗原。
2)宿主方面的因素:遗传因素、年龄、性别和健 3)免疫方法:免疫抗原的剂量、途径、次数以及免疫性剂的选择。
试述Ig的基本结构。
Ig分子的基本结构是由四肽链组成的。
即由二条相同的分子量较小的肽链称为轻链和二条相同的分子量较大的肽链称为重链组成的。
轻链与重链是由二硫键连接形成一个四肽链分子称为Ig分子的单体,是构成免疫球蛋白分子的基本结构。
Ig单体中四条肽链两端游离的氨基或羧基的方向是一致的,分别命名为氨基端(N端)和羧基端(C端)。
免疫学思考题
思考题1.免疫的基本特性和基本功能有哪些?(1)基本特性:识别自身和非自身、特异性、免疫记忆(2)基本功能: 抵抗感染、自身稳定、免疫监视2.影响免疫原性的因素有哪些?(1)抗原分子的特性:异源性、一定的理化特性、对抗加工和呈递的易感性(2)宿主生物系统:受体动物的基因型、受体动物的年龄、性别与健康状态(3)免疫方法的影响3.细菌抗原和病毒抗原的种类有哪些?(1)细菌抗原:菌体抗原、鞭毛抗原、荚膜抗原、菌毛抗原(2)病毒抗原:病毒表面抗原、病毒衣壳抗原、核蛋白抗原4.抗原的交叉性发生的原因有哪些?(1)不同物种间存在共同的抗原组成(2)不同的抗原分子存在共同的抗原表位(3)不同的表位之间有部分结构相同5.Ig的结构特点有哪些?(1)免疫球蛋白是单体分子结构:所有种类免疫球蛋白的单体分子结构都是相似的,由两条相同的重链和两条相同的轻链4条肽链构成的“Y”字形的分子。
(2)Ig的水解片段和生物学活性:a.两个可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相同片段,称为抗原结合片段(Fab)b.一个可形成蛋白结晶的称为Fc片段,无结合抗原活性,具有各类Ig的抗原决定簇,与抗体分子的其他生物学活性密切相关。
c.两个大小不同的片段,一个具有双价抗体活性的F(ab’)2片段,小片段类似于Fc片段,称为PFc’片段,无生物学活性。
(3)免疫球蛋白有特殊分子结构:a 连接链(J链):在免疫球蛋白中,IgM是由5个单体分子聚合而成的五聚体,分泌型的IgA是由两个单体分子聚合而成的二聚体,这些单体之间就是依靠J链连接起来的。
b 分泌成分:是分泌型IgA所特有的一种、特殊结构。
(4)糖类:以共价键结合在你H链的氨基酸上,大多数情况下,是通过有N-糖苷键与多肽链中的天冬酰胺连接在一起,少数可结合到丝氨酸上。
6.Ig的种类及其特性有哪些?(1)类:根据重链C区的理化特性及抗原性的差异进行区分同种系所有个体内的Ig。
(2)亚类:根据重链恒定区的微细结构、二硫键的位置与数目及抗原特性的不同进行区分同一种类免疫球蛋白。
免疫学思考题
1.被犬抓伤或咬伤后如何处理?免疫球蛋白和疫苗共同注射,为什么不会将疫苗的作用中和?乙肝疫苗呢?
2.针对不同的免疫原特点,如何设计获得最好的疫苗?(包括抗原的筛选及佐剂的选择)
3.在动物体内存在的五类免疫球蛋白是什么?在疾病诊断和预防方面有什么作用?
4.如何制备单克隆抗体?若抗原的免疫原性差,可以采取哪些措施保证获得所需要的单克隆抗体?
5.目前人用单克隆抗体只有部分是人源化的,鼠源化单克隆抗体人源化的主要技术障碍是什么?
6.如何确定机体的免疫状态?当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采取何种措施可以增加机体的免疫功能?
7.对于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如何使细胞因子发挥的作用,增强患者的免疫力?【要点:细胞因子的作用】
8.T、B细胞活化的双信号各是什么?
9.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和特点?有何临床意义?
10.特异性抗体自身调节的原理及意义?。
免疫学各章思考题
免疫学各章思考题一1、本章所用抗原的定义与一般材料、参考书有什么不同之处?采用这种定义的意义是什么?2、试将医学上重要的抗原按几个项目列表归纳,这将有助于对这一部分作一系统复习。
3、澄清半抗原的概念,对于理解和区分它与抗原的异同及一些相关概念是有帮助的。
下面四组多种概念的组合,能否从各组中明确指出何者为正确的。
(1)a、具有特异反应性与免疫原性;b、无特异反应性与免疫原性,需与蛋白载体结合后方具有;c、只有免疫原性而无特异反应性;d、只有特异反应性而无免疫原性。
(2)a、大分子物质;b、具有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c、小分子物质,具有免疫反应性,在与蛋白质结合后才具有免疫原性;d、具有免疫原性,但不能与相应抗体起反应;e、可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
(3)a、有免疫原性,无免疫反应性;b、可与抗体结合,但不一定出现可见反应;c、动物血清对人来说是半抗原;d、化学性质均为蛋白;e、有佐剂作用。
(4)a、具有抗原特异性;b、刺激T细胞增生;c、刺激B细胞增生;d、只诱发产生IgM 4、ABO血型系统基因型父方为A/A,母方为A/O,他们共生三个孩子,孩子中可能有几种ABO基因型?输血时父亲能否作为全家孩子的供血者而不会引起ABO血型不符的输血反应?5、(1)抗原有多种分类方法,就每一种分类方法,试将下述抗原分别归类。
(2)用下列抗原免疫小鼠后,能否产生抗体?说明理由。
a.DNPb.DNP-HASc.大剂量BSAd.适量BSAe.多聚L-赖氨酸f.HASg.DNP-MGGh.小剂量BSAi.去聚合BGGj.去聚合BGG+佐剂k.人BBCl.Ia抗原m.(T,G)-A-Ln.MGGo.TNP-KLHp.H-2抗原q.Gm因子r.HLA 抗原思考提示:1、最大不同点是新定义既融合了克隆选择学说要点,同时概括了传统的抗原、变应原合耐受原。
它强调能引起免疫应答(包括负免疫应答)而不强调其产物。
这样避免了旧抗原定义中无法概括引起耐受性的抗原的矛盾。
免疫学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1名词解释:免疫:从狭义上讲,免疫是人体对病原体(病菌、病毒)和有害物质的抵抗力。
从广义上讲,免疫是机体识别“自身”与“非己”抗原,对自身抗原形成免疫耐受,对非己抗原产生排斥反应的一种生理功能。
2.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突变细胞的功能称为(C)A.免疫耐受B.免疫自稳C.免疫监视D.免疫防御E.免疫调节3.最早提出克隆选择学说的科学家是(D)A.JennerB.BorderC.PorterD.BurnetE.Pasteur4.最早用牛痘预防天花的科学家是(D)A.BurnetB.BorderC.PorterD.JennerE.Pasteur5.免疫指(ABCDE)A.机体排除病原微生物的功能。
B.机体清除损伤和衰老细胞的功能。
C.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功能。
D.机体抗感染的防御功能E.机体识别和清除自身突变细胞的功能。
第二章免疫器官1.简述淋巴细胞再循环的概念及其意义淋巴细胞再循环:定居在外周免疫器官的淋巴细胞,由输出淋巴管进入胸导管,经上腔静脉进入血液循环,在毛细血管后微静脉处穿越血管内皮细胞表面(HEV),重新分布于全身淋巴器官和组织。
淋巴细胞在血液、淋巴液、淋巴器官和组织间周而复始循环的过程即为淋巴细胞再循环。
淋巴细胞再循环的意义:(1)淋巴细胞在淋巴组织和器官中分布更为合理(2)淋巴组织不断从循环池中补充新的淋巴细胞有助于增强整个机体的免疫功能(3)有利于淋巴细胞与抗原和抗原递呈细胞接触(4)有利于动员效应淋巴细胞迁移至炎症部位;(5)定居在外周免疫器官的记忆性细胞也参与再循环,其接触相应抗原后进入淋巴组织,并迅速发生活化、增殖和分化,产生再次免疫应答。
2.骨髓的主要功能包括(ABDE)A.各类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的场所B.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C.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D.再次体液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E.既是中枢免疫器官,又是外周免疫器官3.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是(B)A.骨髓B.胸腺C.腔上囊D.淋巴结E.脾4.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是(A)A.骨髓B.胸腺C.腔上囊D.淋巴结E.脾第三章抗原1、TD2抗原:一类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使之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的应答产物在体内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免疫学复习思考题
免疫学复习思考题(总19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免疫学复习思考题考试题型:Ⅰ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4分)Ⅱ、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Ⅲ、简答题(每题3分,共24分)Ⅳ、问答题(共两题,共22分)考试时间:第12周,周三2:00-4:00。
一、名词解释1.免疫(immunity)是机体识别“自己”, 排除“异己(非己)”过程中所产生的生物学效应的总和,正常情况下是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一种生理性防御功能。
2.抗原(antigen,Ag)凡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的免疫应答产物(抗体或效应性T淋巴细胞)在体内或体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称为抗原。
3.抗原决定簇 (antigenic determinant) 又称表位(epitope),指存在于抗原分子表面,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
它是TCR/BCR及抗体特异结合的基本单位。
其性质、数目和空间构象决定抗原的特异性。
4.半抗原(hapten)又称不完全抗原(incomplete antigen)仅有免疫反应性,不具免疫原性,但与大分子蛋白质或非抗原性的多聚赖氨酸等载体交联或结合后可获得免疫原性,诱导免疫应答。
5.超抗原(superantigen,SAg)是一类可直接结合抗原受体,激活大量T细胞或B细胞克隆,并诱导强烈免疫应答的物质。
它所诱导的细胞应答并非针对超抗原本身,而是通过非特异性激活免疫细胞分泌大量炎症性细胞因子,导致中毒性休克、多器官衰竭等严重病理过程的发生。
它分为外源性超抗原:如金葡菌肠毒素;内源性超抗原:如病毒蛋白等。
6.异嗜性抗原(heterophile antigen)又称Forssman抗原,指在不同种属动物,植物,微生物细胞表面上存在的共同抗原。
例如,溶血性链球菌的表面成分与人肾小球基底膜及心肌细胞组织存在共同抗原,故链球菌感染机体产生的抗体可与具有共同抗原的心、肾组织发生交叉反应,导致肾小球肾炎或心肌炎;大肠埃希菌O14型脂多糖与人结肠粘膜有共同抗原,可导致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
免疫学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复习思考题及答案第一讲总论第一章绪论1名词解释:免疫:从狭义上讲,免疫就是人体对病原体(病菌、病毒)与有害物质得抵抗力.从广义上讲,免疫就是机体识别“自身”与“非己”抗原,对自身抗原形成免疫耐受,对非己抗原产生排斥反应得一种生理功能。
2.机体免疫系统识别与清除突变细胞得功能称为(C)A、免疫耐受B、免疫自稳C、免疫监视D、免疫防御E、免疫调节3。
最早提出克隆选择学说得科学家就是(D)A、Jenner B、Border C、PorterD、BurnetE、Pasteur4。
最早用牛痘预防天花得科学家就是(D)A、BurnetB、BorderC、PorterD、JennerE、Pasteur5。
免疫指(ABCDE)A、机体排除病原微生物得功能.B、机体清除损伤与衰老细胞得功能。
C、机体识别与排除抗原性异物得功能。
D、机体抗感染得防御功能E、机体识别与清除自身突变细胞得功能。
第二章免疫器官1、简述淋巴细胞再循环得概念及其意义淋巴细胞再循环:定居在外周免疫器官得淋巴细胞,由输出淋巴管进入胸导管,经上腔静脉进入血液循环,在毛细血管后微静脉处穿越血管内皮细胞表面(HEV),重新分布于全身淋巴器官与组织。
淋巴细胞在血液、淋巴液、淋巴器官与组织间周而复始循环得过程即为淋巴细胞再循环。
淋巴细胞再循环得意义:(1)淋巴细胞在淋巴组织与器官中分布更为合理(2)淋巴组织不断从循环池中补充新得淋巴细胞有助于增强整个机体得免疫功能(3)有利于淋巴细胞与抗原与抗原递呈细胞接触(4)有利于动员效应淋巴细胞迁移至炎症部位;(5)定居在外周免疫器官得记忆性细胞也参与再循环,其接触相应抗原后进入淋巴组织,并迅速发生活化、增殖与分化,产生再次免疫应答。
2。
骨髓得主要功能包括(ABDE)A.各类血细胞与免疫细胞发生得场所B.B细胞分化成熟得场所C.T细胞分化成熟得场所D.再次体液免疫应答发生得场所E.既就是中枢免疫器官,又就是外周免疫器官3.T细胞分化成熟得场所就是(B)A、骨髓B、胸腺C、腔上囊D、淋巴结E、脾4。
免疫学复习思考题
免疫学复习思考题考试题型:Ⅰ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4分)Ⅱ、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Ⅲ、简答题(每题3分,共24分)Ⅳ、问答题(共两题,共22分)考试时间:第12周,周三2:00-4:00。
一、名词解释1.免疫(immunity)是机体识别“自己”, 排除“异己(非己)”过程中所产生的生物学效应的总和,正常情况下是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一种生理性防御功能。
2.抗原(antigen,Ag)凡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的免疫应答产物(抗体或效应性T淋巴细胞)在体内或体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称为抗原。
3.抗原决定簇(antigenic determinant) 又称表位(epitope),指存在于抗原分子表面,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
它是TCR/BCR及抗体特异结合的基本单位。
其性质、数目和空间构象决定抗原的特异性。
4.半抗原(hapten)又称不完全抗原(incomplete antigen)仅有免疫反应性,不具免疫原性,但与大分子蛋白质或非抗原性的多聚赖氨酸等载体交联或结合后可获得免疫原性,诱导免疫应答。
5.超抗原(superantigen,SAg)是一类可直接结合抗原受体,激活大量T细胞或B细胞克隆,并诱导强烈免疫应答的物质。
它所诱导的细胞应答并非针对超抗原本身,而是通过非特异性激活免疫细胞分泌大量炎症性细胞因子,导致中毒性休克、多器官衰竭等严重病理过程的发生。
它分为外源性超抗原:如金葡菌肠毒素;内源性超抗原:如病毒蛋白等。
6.异嗜性抗原(heterophile antigen)又称Forssman抗原,指在不同种属动物,植物,微生物细胞表面上存在的共同抗原。
例如,溶血性链球菌的表面成分与人肾小球基底膜及心肌细胞组织存在共同抗原,故链球菌感染机体产生的抗体可与具有共同抗原的心、肾组织发生交叉反应,导致肾小球肾炎或心肌炎;大肠埃希菌O14型脂多糖与人结肠粘膜有共同抗原,可导致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
免疫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1、试述NK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途径及分子机制?答:(1)穿孔素/颗粒酶途径:即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ADCC)。
颗粒酶与穿孔素一起贮存于NK细胞的胞浆颗粒中,NK细胞借助其FcrRⅢ与结合于靶细胞上的IgG Fc段结合,活化的NK细胞可释放穿孔素与颗粒酶,其中穿孔素可发挥类似补体膜攻击复合物的功能,在有钙离子存在的条件下,可在靶细胞膜上形成“孔道”,使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加,使水电解质迅速进入胞内至靶细胞崩解破坏。
颗粒酶是一种丝氨酸蛋白酶,可循穿孔素形成的“孔道”进入靶细胞内,通过激活凋亡相关的酶系统导致细胞凋亡。
(2)Fas/FasL途径:Fas分子也称为APO-1或CD95,属于Ι型跨膜糖蛋白,FasL是Ⅱ型跨膜糖蛋白, 当FasL与Fas结合时,Fas可以向细胞传递“死亡信号”,数小时内细胞凋亡。
Fas的凋亡信号主要是通过与其胞浆区相关的死亡结构域蛋白(FADD)介导的。
活化后NK细胞(FasL)+靶细胞(Fas)→形成Fas三聚体→胞浆内的死亡结构域相聚成簇→与Fas相关死亡结构域蛋白结合→募集和激活caspase8 → caspase8级联反应导致靶细胞凋亡。
具体为:Fas与FasL结合后,受体发生多聚化,胞浆区的死亡结构域蛋白(DD)也发生多聚化,使得位于胞浆内的FADD可以通过其C端的DD与受体胞浆的DD结合。
FADD一方面通过C端的DD结合Fas,另一方面通过N端的死亡反应结构域(DEM)与caspase-8 N端的DEM结合,通过caspase-8诱导效应性caspase蛋白酶的激活,降解自身的DEM并最终导致细胞凋亡的发生。
(3)TNF-α/TNFR-1途径:NK细胞可以分泌细胞因子TNF-α,TNF通过①改变靶细胞溶酶体的稳定性,导致多种水解酶外漏;②影响细胞膜磷脂代谢;③改变靶细胞糖代谢使组织中pH降低;④以及活化靶细胞核酸内切酶,降解基因组DNA 从而引起程序性细胞死亡等机理杀伤靶细胞。
《医学免疫学》复习思考题.doc
《医学免疫学》复习思考题一、单项选择题(1分/题)1.牛痘苗是谁发明的:()A.英国人JennerB.法国的PasteurC,德国的Koch D.澳大利亚的Burnet2.免疫对机体是:()A.有害的B.有利的C,有利也有害 D.正常条件下有利,异常条件下有害3.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感染的功能称为:()A.免疫监视B.免疫自稳C.免疫耐受D.免疫防御4.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突变细胞的功能称为:()A.免疫监视B.免疫自稳C.免疫耐受D.免疫防御5.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正常成分耐受,清除衰老、损伤细胞的功能称为:()A.免疫监视B.免疫自稳C.免疫调节D.免疫防御6.下列哪项不是固有性免疫的特点:()A,可遗传B,感染早期起主要作用C,无免疫记忆D,特异性7.下列哪项不是固有性免疫的特点:()A.可遗传B.感染后期及防止再感染中起主要作用C,无免疫记忆D,非特异性8.下列哪项不是固有性免疫的特点:()A.可遗传B.感染早期起主要作用C,有免疫记忆D,非特异性9.下列哪项不是适应性免疫的特点:()A.获得性B,感染早期起主要作用C,有免疫记忆 D.特异性10.人类的中枢免疫器官是:()A.淋巴结和脾脏B.胸腺和骨髓C.淋巴结和胸腺D.骨髓和黏膜相关淋巴组织A.骨髓C.中枢免疫器B,周围免疫器官12.下列哪种器官是最大的外周免疫器官:()A.肝脏B,扁桃体C.肠系膜淋巴结D.脾脏13.下列哪种物质没有免疫原性:()A.异嗜性抗原B.抗体C.补体D.半抗原14.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物质基础是:()A.抗原决定基B.抗原的大小C.抗原的电荷性质D.载体的性质15.TD-Ag得名,是因为它:()A.在胸腺中产生B.相应抗体在胸腺中产生C,对此抗原不产生体液免疫 D.相应的抗体产生需要T细胞辅助16.下列哪种物质不是TD-Ag:()A.血清蛋白B.细菌外毒素C.类毒素D.细菌脂多糖17.仅有■抗原性而无免疫原性的物质是:()A.超抗原B,半抗原C.完全抗原D.异嗜性抗原18.存在于不同种属之间的共同抗原称为:()A.异种抗原B,交叉抗原C,超抗原 D.异嗜性抗原19.同一种属不同个体所具有的抗原称为:()A.异种抗原B,同种异型抗原C.独特型抗原D. Forssman抗原20.引起同胞兄弟之间移植排斥反应的抗原属于:()A.异种抗原B,同种异型抗原C.自身抗原D. Forssman抗原21.动物来源的破伤风抗毒素对人而言是:()A.半抗原B.抗体C.抗原D.既是抗体又是抗原22.从化学组成看下列哪种物质免疫原性最强:()C.类脂D.核酸23.关于佐剂的描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佐剂是特异性免疫增强剂B.与抗原混合后可增强抗原在体内存留时间C.最常用于实验动物的是弗氏佐剂D.可刺激巨噬细胞,增强其对抗原的处理和提呈能力24.B细胞可以直接识别的抗原表位通常是:()A.功能性表位C,连续性表位B,隐蔽性表位D.顺序性表位25. IgG与补休的结合部位是:()A. CH1B.CH2C. CH3D. VH 和VL26.血清中含量最高的Ig是:()A. IgA C.IgGB. IgM D. IgD27.与抗原结合后激活补体能力最强的Ig是:()A. IgA C.IgGB. IgM D. IgD28.脐血中哪类Ig增高提示胎儿有宫内感染:()A. IgA C. IgGB. IgM D. IgD29.在初次感染病原微生物后机体最早诱导产生的抗体是:()A. IgA C. IgGB. IgM D. IgD30.分子量最大的Ig是:()A. IgA C. IgGB. IgM D. IgD31.新生儿从母乳中获得的抗体是:()A. IgA类抗体C. IgG类抗体B.IgM类抗体D.IgD类抗体32.产生抗体的细胞是:()A. T细胞B.B细胞C.浆细胞D.NK细胞33.能与肥大细胞表面IgFcR结合,并介导I型超敏反应的Ig是:C.IgGD. IgE34.以下哪种Ig参与粘膜局部抗感染:()A.IgAB.IgMC. slgAD.IgG35.Ig分子的基本结构由组成:()A.2条重链和2条轻链B.1条重链和1条轻链C.2条相同的重链和2条相同的轻链D.4条相同的肽链36.下列哪项不是免疫球蛋白的功能:()A,与抗原结合 B.激活补体C.杀灭细胞D.调理作用37.具有调理作用的补体裂解片段是:()A.C2bB. C3bC. C3aD. C5b38.构成膜攻击复合物的补体成分是:()CA.C6b〜9B. C4b2bC. C5b~9D. C3bBb39.可以激活补体旁路途径的成分是:()A.内毒素B.抗原抗体复合物C. IgMD. MBL40.关于补体正确的叙述是:()A.补体成分在血液中处于活化状态B,旁路途径的活化是从C2开始的C.补体的理化性质稳定D,补体成分主要是由肝细胞和巨噬细胞产生的41.三条补体激活途径的共同点是:()A.参与的补体成分相同B. C3转化酶的组成相同C.激活物质相同D.膜攻击复合物的形成及其溶解细胞效应相同42.由于吞噬细胞表面存在—受体,因此补体能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A. D 因子B.C3bC. C5aD. C3a43.关于细胞因子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一般是小分子蛋白质B.与CKR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C.主要以内分泌方式发挥作用D.生物学效应具有拮抗性和重叠性44.细胞因子不包括:()A.淋巴毒素B.过敏毒素C.白细胞介素D.生长因子45.关于细胞因子的作用特点,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作用具有多效性B.合成和分泌是一种自我调控的过程C.主要参与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D.以特异性方式发挥作用46.关于MHCI类分子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MHC I类分子的肽链均为MHC编码B.HLA I的重链分子由第六染色体短臂上HLA复合体编码C.为2条相同的重链和2条相同的轻链组成的四肽链结构D.主要参与外源性抗原的提呈47.HLA单兀(倍)型是指:()A,同一条染色体上HLA等位基因的组合B.在两条染色体上HLA等位基因的组合C.个体所有HLA表型的组合D,个体所有HLA表型的一半48.MHC 是指:()A.染色体上编码组织相容性抗原的一组紧密连锁基因群B.染色体上编码次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的一组紧密连锁基因群C.染色体上编码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的一组紧密连锁基因群D.染色体上编码移植抗原的一组紧密连锁基因群49.根据HLA单倍型遗传特征,同胞之间两个单倍体完全相同的概率为:()A. 10%B. 25%C. 50%D. 100%50.根据HLA单倍型遗传特征,同胞之间两个单倍体完全不同的概率为:()A. 10%B. 25%C. 50%D.100%51.根据HLA单倍型遗传特征,同胞之间只有一个单倍体相同的概率为:()A. 10%B. 25%C. 50%D.100%B. 1C. 2C. MHC I 类、IIMHC I 类、III 类A.T 细胞表APC 表面 红细胞表面肝细胞表面 B. CKs C.AM52. 根据HLA 单倍型遗传特征,某子女和其父亲或母亲之间有 个单倍体完全相同:A. 0个 D. 4个 53. 活化的人T 淋巴细胞表达的MHC 分子有■:()A. MHC I 类分子54. HLAII 类分子主要表达于:55.下列哪项属于移植抗原:A. CD 分子 D. HLA 分子 56. 现知 MHC 的主要功能是:()A.专司组织相容B.专司移植排斥C.专司疾病抵抗D.提呈抗原 57. 下列有关MHCII 类分子的描述哪项不正确:()A. 它们均表达在B 细胞和T 细胞表面B. 它们在人群中表现为高度多态性C. 与巨噬细胞的抗原提呈作用相关58. 与mlg 共同组成BCR 复合物的是:()A. CD 19 和 CD21B. CD79a 和 CD79bC. CD80 和 CD86D. CD28 和 CD15259. 鉴别B-1细胞和B-2细胞的主要表面标志是:()A. CD4B. CD8C. CD40D. CD560. B 细胞上的EB 病毒受体是:()A. CD5B.CD19C. CD21D. CD8161. 不成熟B 细胞表达的mlg 主要是:()A. mlgAB. mlgMC. mlgDD. mlgE62. 与B 细胞活化第二信号有关的膜表面分子是:()A. CD40LB. CD28C. CD80D. CD8663. Thl 细胞不分泌的细胞因子是:()BA.IL-2B.IL-4C.TNF-PD.IFN-y64. 所有T 细胞特征性标志是:()A.BCRB.CD2C.TCRD.CD465.HIV包膜蛋白gp 120受体是:()A.CD2B.CD3C.CD4D.CD866.与MHCII类分子结合的CD分子是:()A.CD3B.CD4C.CD8D.CD2867.与MHC I类分子结合的CD分子是:()A.CD3B.CD4C.CD8D.CD2868.Th2不分泌的细胞因子是:()A.IFN-YB.IL-4C.IL-10D.IL-569.识别外源性抗原肽,受自身MHCII类分子限制的T细胞是:()A.CD3+TB.CD4+TC.CD8+TD.CD28+T70.识别内源性抗原肽,受自身MHCI类分子限制的T细胞是:()A.CD3+TB.CD4+TC.CD8+TD.CD28+T71.不属于专职APC的细胞是:()A.单核巨噬细胞B.中性粒细胞C.树突状细胞D.B淋巴细胞72.非专职APC不包括:()A.B淋巴细胞B.内皮细胞C.上皮细胞D.活化的T细胞73.能显著刺激初始T细胞的APC是:()A.单核巨噬细胞B.中性粒细胞C.DCD.B细胞74.已知抗原提呈功能最强的APC是:()A.M(pB.内皮细胞C.DCD.B细胞75.与其他APC比较,DC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除了:()A.典型树突状或伪足样突起B.表达丰富的免疫识别受体C.抗原提呈能力最强D.能显著刺激初始T细胞增殖76.DC成熟后有以下特点,除了:()A.摄取、加工抗原能力大大增强B.激发T细胞增殖的能力很强C.其MHC分子表达增强D.其黏附分子表达增强77.能有■效摄取可溶性抗原的APC是:()A.MipB.内皮细胞C.DCD.B细胞78.DC有以下功能,除了:()A.参与对T、B细胞的免疫激活B.分泌细胞因子进行免疫调节C.提供协同刺激信号促进B细胞活化D.参与诱导免疫耐受79.关于内源性Ag提呈描述错误的是:()A.内源性Ag通常被以Ag肽-MHC II类分子复合物形式提呈给CD4+T细胞B.细胞内合成的抗原为内源性AgC.肿瘤细胞合成的肿瘤抗原属于内源性AgD.病毒感染细胞合成的病毒抗原属于内源性Ag80.关于T细胞与APC的非特异结合描述错误的是:()A.T细胞利用表面黏附分子与APC表面相应配体结合B.这种结合是可逆而短暂的C.未能识别相应抗原肽的T细胞随即与APC分离D.与APC分离的T细胞随即凋亡不再进入淋巴细胞再循环81.对T细胞活化的第一信号描述错误的是:()A.仅有第一信号即能有效激活T细胞,分泌IL-2B.由TCR特异识别APC上MHC分子结合的抗原肽而触发C.同时CD4/CD8分子结合MHC分子D.导致CD3和辅助受体分子胞浆尾部聚集并激活与之相连的PTK82.可负调T细胞活化的配对分子是:()A.CD28/B7B.CTLA-4 / B7C.LFA-l/ICAM-1D.CD2/LFA-383.关于共刺激分子描述错误的是:()A.激活的专职APC高表达共刺激分子B.静止的APC不表达或仅低表达共刺激分子C.正常组织不表达或仅低表达共刺激分子D.肿瘤细胞往往高表达共刺激分子84.对CTLA-4表述有错的是:()A.激活的T细胞才表达CTLA-4B.能更有效提供T细胞激活信号C.其配体也是B7D.与B7结合的亲和力大于CD28分子85.初始T细胞是:()A.已初次接触过抗原的成熟T细胞B.未接触过抗原的成熟T细胞C.已初次接触过抗原的不成熟T细胞D.未接触过抗原的未成熟T细胞86.关于T细胞与APC的特异结合描述错误的是:()A.是在非特异性结合中遇到了相应抗原肽B.指TCR与相应的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结合C.可稳定和延长T细胞与APC结合的时间D.其亲和力与CD4或CD8分子无关87.关于CD4+T细胞的增殖分化和作用描述错误的是:()A.IL-12可促进ThO向Thl细胞极化B.IL-4可促进ThO向Th2细胞极化C.Th2细胞主要介导体液免疫D.CD4+T细胞不能分化为调节性T细胞88.不成熟B细胞mlg表达模式是:()A.IgMB.IgM、IgDC.IgDD.IgE89.对Iga/Igp描述错误的是:()AA.与TCR组成TCR复合物B.与mlg组成BCR复合物C.胞浆区有ITAMD.可传导第一活化信号入胞90.介导Th细胞向B细胞提供第二活化信号的是:()A.CD40L-CD40B.CD28-B7C.CD40L-CD40 及CD28-B7D.CD4-MHC II 类分子91.对体液免疫再次应答抗体产生描述有误的是:()A.再次接受较少量相同抗原刺激即可诱发B.潜伏期大约为初次应答时的一半C.主要为IgG,亲和力高旦较均一D.下降期短或无92.关于BCR在B细胞激活中作用描述错误的是:()A.BCR与特异抗原结合产生第一活化信号B.有了第一信号后B细胞才能内化抗原C.内化的抗原通过MHC I类分子途径加工提呈给T细胞D.Iga/IgP把第一信号转导入胞内93.有关T细胞辅助B细胞产生抗体描述错误的是:()A.T细胞向B细胞提供第一信号B.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作用于B细胞C.活化的T细胞才能辅助B细胞活化D.T细胞通过CD40L-CD40信号辅助B细胞94.下列淋巴细胞哪些不是固有免疫细胞:()A.y5T细胞B.NKT细胞C.B-1细胞D.Tc细胞95.下列哪些不是固有免疫细胞:()A.NKT细胞B.B-1细胞C.B-2细胞D.NK细胞96.NK细胞杀伤病毒感染细胞的特点是:()A.杀伤作用必需依赖抗体B.杀伤作用必需依赖补体C.杀伤作用不受MHC限制D.与Tc的细胞毒作用一样有特异性97.下列叙述哪项不是巨噬细胞杀伤靶细胞的特点:()A.非特异性B.不受MHC限制C.可通过ADCC杀伤靶细胞D.可释放穿孔素杀伤靶细胞98.巨噬细胞表面可识别病原体表面岩藻糖残基的模式识别受体是:()C.TL RD.C3b受体99.可诱导初始T细胞活化的免疫细胞是:()A.树突状细胞B.肥大细胞C.B-1细胞D.巨噬细胞100.T细胞介导的超敏反应是:()DA.I型超敏反应B.II型超敏反应C.III型超敏反应D.IV型超敏反应101.能使胎儿Rh+红细胞发生溶解破坏的抗体是:()A.免疫抗体IgMB.免疫抗体IgGC.天然抗体IgMD.亲细胞性IgE102.新生儿ABO或Rh血型不和引起的溶血可发生于:()A.血型为O型或Rh+母亲首次妊娠时B.血型为O型或Rh-母亲首次妊娠时C.血型为O型或Rh+母亲再次妊娠时D.血型为O型或Rh-母亲再次妊娠时103.T列与I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有关的是:()A.补体依赖的细胞毒作用B.肥大细胞脱颗粒C.IC沉积激活补体D.CD4+T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104.下列与II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有关的是:()A.补体依赖的细胞毒作用B.肥大细胞脱颗粒C.IC沉积激活补体D.CD4+T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105.下列与III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有关的是:()A.补体依赖的细胞毒作用B.ADCC作用C.IC沉积激活补体D.CD4+T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106.下列与IV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有关的是:()A.ADC C作用B.肥大细胞脱颗粒C.IC沉积激活补体D.CD4+T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107.T列哪一项属于IV型超敏反应:()A.结核菌素皮肤试验阳性B.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C.类风湿性关节炎D.新生儿溶血症108.T列哪一项属于III型超敏反应:()A.肺出血-肾炎综合征B.血清病C.血清过敏症D.支气管哮喘109.T列哪一项属于I型超敏反应:()A.输血反应B.药物过敏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C.接触性皮炎D.血清过敏性休克no. T列哪一种物质可以引起ill型超敏反应:()A.细胞因子B.单核吞噬细胞C.免疫球蛋白D.免疫复合物Ill.预防Rh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症的方法是:()A.给胎儿输入母亲的红细胞B.用过量的抗原中和母亲的抗Rh抗体C.用免疫抑制剂抑制母体产生抗Rh抗体D.分娩72小时内给产妇注射抗Rh抗体112.青霉素可引起哪些类型的超敏反应:()A.I、II型超敏反应B.L IL III型超敏反应C.I、II、IV型超敏反应D.I、II、IIL IV型超敏反应113.与II型超敏反应发生无关的是:()A.补体B.吞噬细胞C.肥大细胞D.NK细胞114.以下不属于免疫复合物病的是:()A.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B.Arthus反应C.血清病D.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115.对灭活疫苗描述错误的是:()A.接种量少B.注射局部和全身反应较重C.较活疫苗易保存D.用免疫原性强的病原体灭活制成116.对减毒活疫苗描述错误的是:()A.用减毒或无毒活病原体制成B.保存要求比死疫苗高C.比死疫苗更安全D.一般只需接种一次117.不属于人工主动免疫的制剂是:()A.白喉类毒素B.破伤风抗毒素C.卡介苗D.霍乱疫苗118.不属于人工被动免疫的制剂是:()A.破伤风抗毒素B.静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C.胎盘免疫球蛋白D.白喉类毒素119.免疫抑制疗法不宜用于:()A.超敏反应病B.自身免疫病C.感染D.炎症120.免疫增强疗法不宜用于:()A.肿瘤B.炎症C.感染D.艾滋病二、是非题(1分/题)1.免疫就是指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防御。
免疫思考题00
1.掌握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功能组成: ①、免疫器官(骨髓、脾脏、淋巴结、扁桃体、小肠集合淋巴结、阑尾、胸腺等)②、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单核吞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嗜碱粒细胞、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血小板(因为血小板里有IGG)等)③免疫分子(补体、免疫球蛋白、干扰素、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细胞因子等)功能:①免疫防御②免疫监视③免疫自身稳定2.免疫应答的类型①固有性(非特异性)免疫应答,是在种系发育、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的免疫防御机制,经遗传获得,并不专门针对某一种病原体。
②适应性(特异性)免疫应答:是机体在生活过程中通过接触某种抗原物质(受病原体感染或接种疫苗)而产生的一系列免疫功能。
3.名词:MALT:黏膜免疫系统,包括肠相关淋巴组织(GALT):集合淋巴结,上皮细胞间淋巴组织,固有层淋巴组织;鼻相关淋巴组织(NALT):扁桃体,鼻后其它淋巴组织;支气管相关淋巴组织(BALT)Lymphocyte homing淋巴细胞归巢:成熟淋巴细胞离开中枢免疫器官后,经血液循环趋向性迁移并定居于外周免疫器官或组织的特定区域。
lymphocyte recirculation淋巴细胞再循环:淋巴细胞在血液、淋巴液、淋巴器官和组织间反复循环的过程称为淋巴细胞再循环。
4.造血干细胞的重要表面标志及HSC的两种潜能表面标志:①CD34②CD117(c-Kit),是SCF的受体;潜能:①自我更新②分化5.淋巴细胞再循环及其意义①使淋巴细胞能在体内合理分布②增加淋巴细胞与抗原接触的机会③充实淋巴组织,及时补充新的淋巴细胞。
6.各免疫器官的功能①中枢淋巴器官:1)骨髓:是免疫细胞发生的场所;是人类B 淋巴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是再次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
2)胸腺:T 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免疫调节;自身耐受的建立与维持。
②外周淋巴器官及组织:1)淋巴结免疫细胞定居的场所;发生免疫应答的场所;过滤作用;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2)脾脏:免疫细胞定居的场所;发生免疫应答的场所;过滤作用3)扁桃体4)黏膜相关淋巴组织.7.B细胞在中枢免疫器官中分化发育的特征:功能性BCR的表达;自身免疫耐受的形成.8.BCR的基因结构及基因重排的机制基因结构H链基因:位于第14号染色体长臂上;κλ链基因:位于第2号染色体的短臂上;λ链基因:位于第22号染色体上长臂上。
简明免疫学课后思考题
简明免疫学课后思考题第一章1) 1.简述免疫学发展史上的重大发现及其意义?2) 2.现代免疫学时期的基本研究内容及免疫学的作用。
第二章3) 1.简述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的组成和功能。
4) 2.试述淋巴结、脾和肠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的结构特点和与其功能的关系。
5) 3.T淋巴细胞有哪些亚群?各亚群有何功能?第三章6) 1.试述抗原的基本特性。
7) 2.试述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结构基础。
8) 3.简述影响抗原免疫应答的主要因素。
9) 4.试比较TD-Ag和TI-Ag的特点。
第四章10) 1.画出Ig的基本结构示意图并简述Ig的生物学活性。
11) 2.试述免疫球蛋白的异质性及其决定因素。
12) 3.比较各类Ig的特性及功能。
13) 4.讨论Ig分子多样性的基础。
第五章14) 1.细胞因子的分类及生物学活性有哪些?15) 2.细胞因子有哪些临床应用及应用前景?16) 3.已经商品化的细胞因子及其相关药物的作用机制是什么?第六章17) 1.补体系统的概念及其组成。
18) 2.比较补体3条激活途径的异同。
19) 3.试述补体激活的调节机制。
20) 4.补体系统具有哪些生物学作用?第七章21) 1.何谓HLA基因复合体的多基因性和多态性?22) 2.HLA-I、HLA-II类分子结构、分布和功能有何异同?23) 3.为什么MHC的主要生物学功能体现在结合与递呈抗原肽?HLA与临床医学有什么关系?第八章24) 1.体液免疫应答的特点。
25) 2.B细胞对TD、TI-1及TI-2抗原免疫应答的异同。
26) 3.Th细胞如何辅助B细胞的免疫应答?第九章27) 1.中性粒细胞在炎症过程中的生理作用有哪些?28) 2.什么是趋化作用?趋化作用在整个炎症过程中有什么功能?29) 3.说出干扰素抗病毒作用的特点。
第十章30) 1.血清病、血清过敏性休克、吸入花粉引起的过敏性鼻炎和链球菌感染收起的肾小球肾炎分属哪型超敏反应?其发病机制如何?怎样防治,简述其防治原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
1. 如何理解免疫功能的“双刃剑”特点。
2. 简述免疫系统的组成
3. 简述免疫功能失调时的异常表现。
第二章抗原
1. 影响抗原免疫应答的因素有哪些?
2. 简述共同抗原表位与交叉反应的关系。
3. 试述B细胞决定基和T细胞决定基与半抗原、TI抗原和TD抗原有何关系?
4. 何谓异嗜性抗原?举例说明其在医学上的意义。
5. 试比较T细胞表位与B细胞表位。
6. 论述TD-Ag与TI-Ag的区别。
7. 根据抗原与机体的亲缘关系可将抗原分成哪几类,并举例说明。
第三章免疫器官和组织
1. 简述中枢免疫器官的组成和功能。
2. 简述外周免疫器官的组成和功能。
3. 简述粘膜免疫系统的淋巴细胞种类。
4. 简述粘膜免疫系统的生物学功能特性。
5. 试述机体免疫器官的分类以及它们的主要功能。
第四章固有免疫细胞
1. 简述固有免疫的组成细胞。
2. 简述巨噬细胞表面与免疫应答和免疫调节有关的主要膜分子?
3.简述NK细胞对靶细胞的识别机制?
第五章适应性免疫细胞---T细胞
1.简述CD2分子的细胞分布,配体及其功能?
2. 简述CD28分子和CTLA-4分子的配体,细胞分布及其功能?
3.简述T淋巴细胞的亚群?
4. 简述Th1 和Th2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及其作用。
5. 简述CD4+T 细胞和CD8+T细胞的区别。
6. 叙述T细胞表面重要的分子有哪些及其功能?
7. 叙述T细胞功能。
第六章适应性免疫细胞——B淋巴细胞
1. 简述不同分类方法下的B细胞亚群。
2. 试述B2细胞的主要功能。
3.试比较B1细胞与B2细胞的主要特点。
4.试述B细胞表面的分子及其作用。
第七章抗原提呈细胞
1.抗原是如何通过MHC I类途径被加工处理和提呈的?
2.抗原是如何通过MHCⅡ类途径被加工处理和提呈的?
3. 抗原提呈细胞分为哪两类?其成员都包括哪些?
4. 根据分布部位不同,树突状细胞可分为哪些种类?
5. DC的发育可分为哪几个阶段?
6. 作为一种专职抗原提呈细胞,B细胞有哪些特点?
7. 简述抗原提呈途径有哪些?
8.比较两条主要抗原提呈途径的异同。
9.比较非成熟DC和成熟DC各自有何特点?
10. 列表比较三类专职性抗原提呈细胞的特性。
11. 试述DC的生物学功能。
第八章抗体
1. 试分析独特型、超变区、抗原结合部位的关系。
2. 经木瓜蛋白酶和胃蛋白酶水解后,水解片段的特点有何异同?
3. 婴儿通过什么途径从母体获得抗体?有何意义?
4. 简述抗体与免疫球蛋白的区别和联系。
5. IgM与IgG激活补体的能力哪一个更强些?为什么?
6. 试比较单克隆抗体及多克隆抗体的不同?
7. 简述IgG的特性及功能。
8. 简述IgM的特性及功能。
9. 试述免疫球蛋白的主要生物学功能。
10. 试述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功能区及其功能。
11. 试述抗体的类型(血清型)。
第九章补体系统
1.简述补体系统的生物学功能。
2. 简述补体系统的组成及理化性质。
3. 简述补体经典激活途径的活化过程。
4. 简述补体旁路激活途径的活化过程。
5. 试述补体系统的调节机制。
6. 比较三条补体激活途径的异同。
第十章细胞因子
1. 简述IFN的分类及其生物学功能。
2. 简述细胞因子的分类。
3. 论述细胞因子共同的基本特征。
4.试述趋化性细胞因子的分类,举例说明各类的主要生物学活性。
5.解释细胞因子受体的共用链及其作用。
第十一章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1.何谓HLA基因复合体的多基因性和多态性?
2.何谓MHC限制性?在免疫应答中MHC分子是如何发挥其限制性的?
3.简述HLA-Ⅰ、Ⅱ类分子与抗原肽相互作用的特点。
4.试述HLA的医学意义。
5.试比较HLAHLA-Ⅰ类与Ⅱ类抗原的结构、组织分布和功能特点?
第十二章细胞黏附分子
1. 简述粘附分子的分类。
2.简述淋巴细胞归巢。
3. 简述粘附分子的生物学作用。
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