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过程检测技术(§3.3温度测量)

合集下载

过程装备控制技术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二版已经整理)

过程装备控制技术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二版已经整理)

过程装备控制技术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二版已经整理)第一章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1.什么叫生产过程自动化?生产过程自动化主要包含了哪些内容?答:利用自动化装置来管理生产过程的方法称为生产过程自动化。

主要包含:①自动检测系统②信号联锁系统③自动操纵系统④自动控制系统。

2.自动控制系统主要由哪几个环节组成?自动控制系统常用的术语有哪些?答:一个自动控制系统主要有两大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起控制作用的全套自动控制装置,包括测量仪表,变送器,控制仪表以及执行器等;另一部分是自动控制装置控制下的生产设备,即被控对象。

自动控制系统常用的术语有:被控变量y——被控对象内要求保持设定数值的工艺参数,即需要控制的工艺参数,如锅炉汽包的水位,反应温度;给定值(或设定值)y——对应于生产过程中被控变量的期望值;测量值ym——由检测原件得到的被控变量的实际值;操纵变量(或控制变量)m——受控于调节阀,用以克服干扰影响,具体实现控制作用的变量称为操纵变量,是调节阀的输出信号;干扰f——引起被控变量偏离给定值的,除操纵变量以外的各种因素;偏差信号(e)——被控变量的实际值与给定值之差,即e=ym-y控制信号u——控制器将偏差按一定规律计算得到的量。

3.什么是自动控制系统的方框图?它与工艺流程图有什么不同?4.在自动控制系统中,什么是干扰作用?什么是控制作用?两者有什么关系?答:干扰作用是由干扰因素施加于被控对象并引起被控变量偏离给定值的作用;控制作用是由控制器或执行器作用于被控对象,通过改变操纵变量克服干扰作用,使被控变量保持在给定值,两者的相同之处在于都是施加于被控对象的作用,不同之处在于干扰作用是使被控变量偏离给定值,而控制作用是使被控变量接近给定值。

5.什么是闭环控制?什么是开环控制?定值控制系统为什么必须是一个闭环负反馈系统?量,从信号传递关系上看,未构成闭合回路。

定值控制系统要求给定值恒定不变,控制系统的输出即被控变量应稳定在与给定值相对应的工艺指标上,或在工艺指标的上下一定范围内变化,因此需要闭环控制。

工业过程参数检测技术

工业过程参数检测技术

3.1 温度检测
自然界中几乎全部旳物理化学过程都与温度紧密 有关,所以温度是工农业生产、科学试验以及日 常生活中需要普遍进行测量和控制旳一种主要物 理量。
温度只能经过物体随温度变化旳某些特征来间接 测量,而用来量度物体温度数值旳标尺叫温标。 它要求了温度旳读数起点(零点)和测量温度旳 基本单位。目前国际上用得较多旳温标有华氏温 标、摄氏温标、热力学温标.
接触不良等会带来测量误差,另外温度太高和腐蚀 性介质影响感温元件旳性能和寿命。
3.1 温度检测
措施: 接触式、非接触式。 非接触式测温
感温元件不与被测对象相接触,而是经过 辐射进行热互换,故可防止接触测温法旳缺陷, 具有较高旳测温上限。另外,非接触测温法热 惯性小,可达千分之一秒,故便于测量运动物 体旳温度和迅速变化旳温度,以及腐蚀、有毒 介质旳温度。 缺陷:测量精度低、测量距离和中间介质影响 成果
3.1 温度检测
部分辐射温度计旳光路系统如图所示,一般 由主镜和次镜一组发射系统来完毕焦距旳调整, 使成像集中在热敏元件表面。
而目镜系统主要用于对目旳旳瞄准、热敏元 件旳输出信号经过测量电路来完毕信号旳放大 和整流。测量电路涉及测量桥路、前置放大、 选频、移相放大以及相敏整流等部分。
3.1 温度检测
热电效应及基本定律:两种不同材料 旳金属丝两端牢固地接触在一起,构成 图所示旳闭合回路,当两个接触点(称为 结点)温度t和t0不相同步,回路中既产生 电势,并有电流流通,这种把热能转换 成电能旳现象称为热电效应。
3.1 温度检测
均质导体定律 由均质材料构成旳热电偶、热电动势旳 大小只与材料及结点温度有关。与热电 偶旳大小尺寸、形状及沿电极温度分布 无关。如材料不均匀、因为温度梯度旳 存在,将会有附加电动势产生。

过程装备 第三章作业

过程装备 第三章作业

第三章过程检测技术2.测量仪表的主要性能指标有哪些?传感器的主要特性有哪些?答:测量仪表主要性能指标有:量程:仪表在保证规定精确度的前提下所能测量的被测量的区域称为仪表的量程。

一般,在仪表的工作量程内的相对误差不超过某个设定值。

精度等级:可以用仪表的最大引用误差描述仪表的测量精度。

灵敏度:指仪表或装置在达到稳态后,输入量变化引起的输出量变化的比值。

线性度:用实际标定曲线与拟合直线之间的最大偏差与满量程之比值的百分数来表征线性度。

迟滞误差:在输入量增加和减少的过程中,对于同一输入量会得出大小不同的输出量,在全部测量范围内,这个差别的最大值与仪表的满量程之比值称为迟滞误差。

漂移:指输入量不变时,经过一定时间后输出量产生的变化,有温漂和零漂之分。

漂移是衡量仪表稳定性的重要指标。

重复性:仪表的重复性用全测量范围内的各输入值所测得的最大重复性误差来确定。

传感器的主要特性有:准确性、稳定性、灵敏性、经济性、耐腐蚀和低能耗等。

6. 对某物理量经过20次测量,得到如下数据:324.08 324.03 324.02 324.11 324.14 324.07 324.11 324.14 324.19 324.23 324.18 324.03 324.01 324.12 324.08 324.16 324.12 324.06 324.21 324.14分别用3σ准则和肖维奈准则判断有无粗差,并求该测量列的算术平均值x 、标准差σ和极限误差△,写出测量结果表达式。

解:n=20,平均值为11.32411==∑=ni i x n x剩余误差:xx V i i -=为-0.03,-0.08,-0.09,0.0,0.03,-0.04,0.0,0.03,0.08,0.12,0.07,-0.08,-0.10,0. 01,-0.03,0.05,0.01,-0.05,0.1,0.03。

按贝塞尔方程计算标准差06.01112=-=∑=n i i V n σ (1)按3σ准则表示3σ=0.18 σ312.010max<==V V因而10x 不属于粗差,该数组中无坏值。

第三章过程检测技术误差及压力测量

第三章过程检测技术误差及压力测量

引用 误 差:
δ=△max/ (x上 -x 下)=0.5%
三仪表的性能指标
1.精确度: 是衡量仪表准确程度的一个品质指标。数值上等于在规 定的正常情况下,仪表所允许的引用误差。

max x上 x下
100 %
k%
精确等级:将仪表允许的引用误差±号及%号去掉,和国家规 定的 精度等级比较后,确定仪表的精度等级 国家规定的精确度等级有:
。求出:

max x上 x下
100 %
k%
去掉%和±并与国家精度等级相比,取相等或高档的精度等级。
例3:
② 或判断现有的仪表精度等级是否满足工艺要求: 即仪表的量程N和精度等级都已知,判断仪表是否满足工艺要求。
先算出仪表的: △允max=N×δ% 再测出仪表的: △测max=X指-X0 再 比 较: △测max ≤ △允max 合格
返回总目录 开始学习
前言
●检测仪表:用来检测生产过程中工艺参数的技术工具。 ●感 传 器:将生产工艺参数转换为一定的便于传送的 信号(如气信号或电信号)的仪表。 ●变 送 器:当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为单元组合仪表中规 定的标准信号时,如:气压信号(0.02~0.1MPa或电 压、电流信号(0~10mA或4~20mA) ,称为变送器

0
的 仪表的读数(标准表的指
示 值)
2 相对误差:某一点的绝对误 差与标准表在这一点的指示值 x0之比。
y x x0 100 %
x0
x0
3 引用误差:将绝对误差折合成仪表测量范围(量程范围)的百分 数
max 100 %
x上 x下
x上 ——仪表的测量上限 x下——仪表的测量下限
N——仪表的量程(x上-x下)

过程检测技术.ppt

过程检测技术.ppt
3 过程检测技术
第三章 过程检测技术
10/25/2019
过程装备控制工程
1
3 过程检测技术
本章教学目标和要求: 1、了解有关测量及误差的基本知识。 2、了解各种测量仪表的测量原理;掌握压力计、 温度仪表、流量仪表以及液位计的选用。 3、了解传感器的特性、标定方法以及传感器的 选用。 4、 掌握计算机测试系统的基本结构以及各元器 件的作用;了解计算机测试系统的设计步骤。
不等精度测量法:在测量过程中,测量环境条件有部 分不相同或全部不相同,所得的结果的可靠度不同。
10/25/2019
过程装备控制工程
8
3.1 测量基本知识
3.1.3 测量方法 ③接触测量和非接触测量 接触测量:仪表的某一部分必须接触被测对象。 非接触测量:仪表的任何一部分均不与被测对象接触。
10/25/2019
测量仪器仪表与设备可以由许多单独的部件组成,也 可以是一个不可分的整体。前者构成的是检测系统, 属于复杂仪表,多用于实验室;后者是简单仪表,应 用极为广泛。
10/25/2019
过程装备控制工程
14
3.1 测量基本知识
3.1.4 测量仪表和设备 (1)感受件(传感器) 传感器是检测仪表与被测对象直接发生联系的部分。 它的作用是感受被测量的变化,直接从对象中提取被 测量的信息.并转换成一相应的输出信号。 对传感器的要求: ①准确性; ②稳定性; ③灵敏性。
10/25/2019
过程装备控制工程
18
3.2 误差基本知识
3.2.1 误差基础 (2)测量的精密度、准确度和精确度 ①精密度 对同一被测量进行多次测量,测量的重复性 程度称为精密度。
②准确度 对同一被测量进行多次测量,测量值偏离被 测量真值的程度称为准确度。

温度测量流程及技术要求

温度测量流程及技术要求

温度测量流程及技术要求概述本文档旨在介绍温度测量的流程以及相关的技术要求,以确保准确可靠的温度检测结果。

测量流程1. 选择合适的温度传感器:根据实际应用需求,选择适合的温度传感器,例如热电偶、热敏电阻等。

2. 安装传感器:将传感器正确安装在待测温度区域,确保传感器与待测物体充分接触,避免其他因素对温度测量造成干扰。

3. 连接传感器:将传感器与测量仪表或数据采集系统连接,确保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4. 校准传感器:根据厂家提供的校准方法,对传感器进行校准,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 进行温度测量:根据测量仪表或数据采集系统的指示,进行温度测量操作,并记录测量结果。

技术要求1. 精度要求:根据实际应用需求确定温度测量的精度要求,例如在一般工业应用中,精度要求可控制在±1°C以内。

2. 响应时间要求:根据实际应用需求,确定温度测量的响应时间要求,确保及时获得温度变化的准确信息。

3. 环境适应性要求:对于特殊环境下的温度测量,例如高温、低温或腐蚀性气体环境下,选择符合相应环境适应性要求的传感器和材料。

4. 可追溯性要求:确保温度测量结果的可追溯性,要求使用已经校准并具有合法计量认证的传感器和仪表设备。

5. 安全要求:在进行温度测量时,遵循相关安全规范,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总结温度测量流程及技术要求的正确实施对于获得准确可靠的温度检测结果至关重要。

通过选择合适的传感器、正确安装和校准传感器,并满足精度、响应时间、环境适应性、可追溯性以及安全要求,可以提高温度测量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以上是温度测量流程及技术要求的简要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第三章 温度检测技术

第三章 温度检测技术

接指示温度值。
原理:
利用导体或半导体的电阻值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的性质来测量温度。 实验证明:
•多数金属导体在温度升高1℃时,阻值变化 0.4% ~ 0.6%;
•多数具有负温度系数的半导体在温度升高1℃时,阻值变化3% ~ 6%; 测温范围: -200~50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特殊范围:①测量低温端可达平衡氢的三相点——13.8K
常用铂电阻分度号: Pt1000,Pt100和 Pt10
• 铂热电阻
特点:精度高、稳定性好、性能可靠、易于提纯、复制性好、
具有良好的工艺性、可以制成极细的铂丝、电阻率较高;在 0C 以上,其电阻与温度的关系接近于直线(其电阻温度系数 为3.9×10-3/C )。 作用:工业测量,温度的基准、标准仪器。ITS-90国际温标规 定,在13.81K~961.78℃的标准仪器为铂电阻温度计。 缺点:电阻温度系数小,在高温下,易被污染变脆、价格昂 贵。
各种方法的测温原理、所用的感温元件、测量电路和使 用方法都不尽相同,各种方法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一定的使用 范围。 接触式测温 接触式测温仪器
非接触式测温
非接触式测温仪器
含义:测温元件直接与被测对象相接触,两者之间进行充分 的热交换,最后达到热平衡,感温元件的某一物理参数的量 值(热电动势、电阻、热膨胀等等)代表了被测对象的温度 值。
T1 Q1 T2 Q2
第十一届国际计量大会(1960年)规定:
① 以纯水的三相点的温度定为开氏温标的参考点,规定其温 度为273.16K(而不叫“度”),1K等于水的三相点的热力 学温度的1/273.16; ② 热力学温标被定为基本温标;
t=T-273.15
③ 热力学温度被作为基本温度;

《温度检测》课件

《温度检测》课件

校准传感器、提高精确度和使用适当的补偿技术来解决。
2 环境影响
使用屏蔽和隔离技术、减少外界干扰、采取合适的温度校正方法。
3 响应速度
选择快速响应的传感器、优化测量系统和减少传感器与被测物体之间的热阻。
温度检测的未来发展方向
随着科技的进步,温度检测将朝着更高的精确度、更广泛的应用领域以及更 多的智能化发展。
红外温度传感器
1 红外温度传感器原理 2 红外温度和缺点
的红外光来测量其表面
优点:接触无需物体,
温度。
无损伤测量;缺点:受
环境因素影响、测量范
围有限。
3 红外温度传感器的
应用领域
包括工业生产、食品加 工、安防监控和医疗诊 断等。
温度检测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1 测量误差
《温度检测》PPT课件
本课件将介绍温度检测的概述、重要性、应用、主要技术和常见问题解决方 法等内容,以及温度检测的未来发展方向和案例分析。
温度检测的概述
温度检测是通过传感器等设备获取环境中的温度信息的过程。它对于许多行 业和应用来说至关重要。
温度检测的重要性
了解温度对于保持安全和质量至关重要。温度检测在医疗、工业生产和环境 监测等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
温度检测的案例分析
医疗领域中的温度检测
用于监测体温、手术室温 度控制以及疫苗储存等。
工业生产中的温度检测
在制造过程中监测机器设 备温度、热处理和冷却等 工艺控制。
环境监测中的温度检测
用于测量地表、海洋和大 气中的温度,研究气候变 化和环境健康。
结语
温度检测在各行各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不断发展的技术和应用将为我们带来更多创新和便利。
3 热电阻的应用领域

03过程检测技术3

03过程检测技术3

9/27/2019
过程装备控制工程
4
3.4 温度测量
3.4.2 热膨胀式温度计 (1)液体膨胀式温度计
V tV t0 tt0
液体在温 液体在温 液体的 被测液体
度为t时
的体积
度为t0时 体积膨 的体积膨
的体积 胀系数 胀系数
9/27/2019
过程装备控制工程
5
3.4 温度测量
入弯头处或加装扩大管。
(2)在设备上安装时,一般插入深度应使感温部分处 于具有代表性的区域内。
9/27/2019
过程装备控制工程
34
3.4 温度测量
3、测温元件的安装应确保安全可靠 (1)凡安装承受压力的感温元件,都必须保证其密封 性。 (2)高温下工作的热电偶,其安装位置应尽量可能保 持垂直,以防止保护管在高温下产生变形。 (3)在介质流速较大的管道中,测温元件必须倾斜安 装。 (4)热电偶、热电阻接线盒面盖应向上密封,以免雨 水或其他液体、赃物进入接线盒中而影响测量。
9/27/2019
过程装备控制工程
27
3.4 温度测量
3.4.5 测温仪表的选用 ①根据生产所要求的测量范围,允许的误差,选择合适 的测温仪表,使之有足够的量程和精度。 ②根据生产现场对仪表功能的要求,可选用一般性仪表、 自动记录仪表、可远传仪表以及自动测温系统等。 ③根据仪表的工作条件,选择合适的仪表及保护措施, 防止过多的维护管理费用。
范围低于200℃。
9/27/2019
过程装备控制工程
24
3.4 温度测量
3.4.4 热电阻测温仪表 (3)热电阻的结构 热电阻有电阻体、绝缘套管、保护套管和接线盒组成。 电阻体是由绝缘骨架和电阻丝构成。绝缘骨架用来缠 绕、固定和支撑热电阻丝。不同的骨架及骨架材料对 热电阻的构造和性质都有影响。

《过程检测技术》课件

《过程检测技术》课件

详细描述
环境监测是保护和改善环境的重要手段。过程检测技 术可以对各种环境要素进行实时监测,帮助人们及时 了解环境状况,发现污染源和潜在的环境问题,为制 定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医疗领域
要点一
总结词
过程检测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主要涉及对病人生命体征 的监测和医疗设备的控制,以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性。
详细描述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各种参数的监测和控制 对于产品的质量和生产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过程检测技术可以帮助企业实时监测各种参 数的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调整,
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能源领域
总结词
过程检测技术在能源领域的应用主要涉及对各种能源的监测和管理,如煤炭、石油、天 然气等化石能源以及核能、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
广泛应用于化工、食品、医药等 领域,如仓库高度监测、液位控 制等。
总结词
介绍物位检测系统的基本原理、 应用领域、系统组成和实现方法 。
系统组成
包括物位传感器、信号处理单元 、显示单元和控制系统等部分。
实现方法
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物位传 感器和信号处理单元,进行系统 设计和集成。
案例五
总结词
成分分析仪的基本 原理
详细描述
在安全监测领域,过程检测技术可以对各种安全参数进 行实时监测,如温度、压力、流量等,及时发现异常情 况并进行预警或自动控制。这有助于预防事故的发生, 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04 过程检测技术发展趋势与 挑战
智能化与自动化
智能化
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的发展,过程检测技术 正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通过引入人工智能算法,可 以实现自动识别、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等功能,提高 检测效率和准确性。

第3章过程检测技术

第3章过程检测技术

10
3.1 测量基本知识
3 、等精度测量和不等精度测量
4 、接触测量与非接触测量
用接触测量法测量时,仪表的某一部分(一般为传 感器部分)必须接触被测对象(被测介质)。而采用非 接触测量法时,仪表的任何部分均不与被测对象接触。 过程检测多数采用接触测量法。
11
3.1 测量基本知识
5 、静态测量与动态测量;
20
3.2.2 测量误差分析与处理
3 ) 粗 大误差的检 验 与 剔 除
必须经过正确的分析和判断,被确认属于坏值的数据 才有理由于以剔除。 判断坏值的方法有几种,概括起来都属于统计判别法 。
统计判别法的准则 :
① 拉依达准则( 3σ 准则); ② 肖维奈门 (Chauvenet) 准则; ③ 格拉布斯( Grubbs )准则 。
17
3.2.2 测量误差分析与处理
1 、随机误差的分析与处理(影响测量的精密度) 2 )算术平均值原理 绝大多数真值无法求得,只有通过多次反复测量,并 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求取真值的最佳估计值(最佳信赖 值)。 算术平均值作为测量序列真值的最佳估计。 3 )随机误差的标准误差估计(贝塞尔公式) 4 )置信概率与置信区间 5 )随机误差的消除: • 去除摩擦、间隙以及噪声等干扰因素的影响; • 在相同条件下重复多次测量: • 采用滤波等数据与处理软硬件。
21
3.2.3 仪器仪表的主要性能指标
技术、经济及使用三方面的指标
技术方面的指标有误差、精度等级、灵敏度、变差、 量程、响应时间、漂移等。 经济方面的指标有使用寿命、功耗、价格等。当然, 性能好的表,总是希望它的使用寿命长、功耗低、价 格便宜。 使用方面的指标有操作维修是否方便,运行是否可靠 安全,以及干扰与防护能力的强弱,重量体积的大小 ,自动化程度的高低等。

测量基本知识

测量基本知识

70× %=0.7℃ 解:由题意可知,被测温度的允许最大绝对误差为:|△max|=70×1%=0.7℃ 由题意可知,被测温度的允许最大绝对误差为: 100×0.5%= ℃ 测量范围为0 100℃的仪表的最大允许绝对误差为: 测量范围为0~100℃的仪表的最大允许绝对误差为:|△max|1=100×0.5%=0.5℃ %=0.5 200×0.5%= ℃ 测量范围为0 200℃的仪表的最大允许绝对误差为: 测量范围为0~200℃的仪表的最大允许绝对误差为:|△max|2=200×0.5%=1.0℃ %=1.0
8
对于仪器系统误差可以采用一些方法避免:
特定的测量应当选择适当的仪器; 特定的测量应当选择适当的仪器; 确定仪器误差的大小后应用修正系数; 确定仪器误差的大小后应用修正系数; 用一个标准仪器对仪器进行校准。 用一个标准仪器对仪器进行校准。 (2)、特点 )、特点 )、 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种类 (3)、种类: )、种类: 恒值系差 变值系差 周期性 累进性
δ=
±0.5 *100% = ±1.25% 40 − 0
因此该流量计必须选择1.0级的流量计 因此该流量计必须选择1.0级的流量计 结论: 结论: 工艺要求的允许误差 ≥ 仪表的允许误差 ≥ 校验所得到的相对百分误差
18
例3:某被测温度信号在70~80℃范围内变化,工艺要求测量误差不超过±1%,现有 某被测温度信号在70~80℃范围内变化,工艺要求测量误差不超过± %,现有 两台温度测量仪表,精度等级均为0.5级 其中一台仪表的测量范围是0 100℃ 两台温度测量仪表,精度等级均为0.5级,其中一台仪表的测量范围是0~100℃, 另一台仪表的测量范围是0 200℃ 试问这两台仪表能否满足上述测量要求。 另一台仪表的测量范围是0~200℃,试问这两台仪表能否满足上述测量要求。

过程装备控制技术及应用03-第三章-3.1-3.2节

过程装备控制技术及应用03-第三章-3.1-3.2节

反映了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的综合数
值,即测量结果与真值的一致程度。 只有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都较小时, 才具有较高的精确度。
34
例:重复测量时的散点图。 图中 代表被测量的真值;黑点代表 每次测量所得的值。
35
(a)精密度高、准确度高---精度高; (b)精密度高、准确度低---系统误差大; (c)精密度低、准确度较高 --- 随机误差大; (d)精密度低、准确度低----精度低。
39
引用误差: 仪表的绝对误差与仪表的量程之比, 用百分数表示。
q 100% d % S
式中: q --- 用引用误差表示的基本误差限; Δ --- 用绝对误差表示的基本误差; S ---仪表的满量程; d --- 常数
40
国家规定电工仪表精确度的等级: 0.1、0.2、0.5、1.0、1.5、2.5、5.0
54
•迟滞误差:全量程中最大的迟滞差值与满量程之比值
H max k 100% Ymax
H max ---最大迟滞差值;
Ymax ---仪表满量程A;
k ---迟滞误差。
迟滞误差产生原因:
a. 仪表内有吸收能量的元件(如弹性元件、磁化 元件等);
• 技术指标;
• 经济指标; • 使用指标。
42
仪表技术指标包括: • 仪表误差; • 精度等级; • 灵敏度; • 量程; • 响应时间; • 漂移等。
43
仪表经济的指标包括: • 使用寿命; • 功耗; • 价格。
44
仪表使用的指标包括:
• 操作维修是否方便;
• 运行的可靠与安全;
• 抗干扰与防护能力; • 重量和体积 ; • 自动化程度的高低。
1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1 输入 a
Cu
R2 b
R4
R3 输出 - +
R1、R2 、 R 3、 (锰铜 丝绕制,其电阻不随 温度而变化)和 R4 (铜丝绕制,其电阻 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在20℃时组成平衡桥 路。
图 3-68 具有补偿电桥的热电偶测温线路
⑤ 补偿热电偶法 就是设置补偿热电偶使多支热电偶的冷端温度保持恒定。一般 补偿热电偶的工作端置于恒温器中t0,其冷端与多支热电偶的冷端 接在温度为t1的接线盒中,则测温仪表的指示值E(t,t0)所对应 的温度,不受接线盒处温度t1的影响。
四 辐射式温度计 五 热电偶温度计
1 测温原理:是根据热电效应的原理来测量温度的。热电效应如 图3-63 热电势产生的条件: A ① 热电极必须是A、B两种不同的材料 + + t t0 ② 热电极的两接点温度不相等 - - B R1 ③构成闭合回路 闭合回路的总热电势方程式:
e AB(t) R2
•测温原理:基于物体热辐射作用来测量温度的。测温范围:>800℃
①按规定的型号配用热电偶补偿导线 ②热电阻的线路电阻要符合所配的二次仪表的要求 ③导线应穿入钢管或走槽板 ④导线应尽量避免接头 ⑤导线应尽量避开交流动力线 ⑥ 补偿导线不应有中间接头,否则应加接线盒。最好与其他导线 分开铺设。
本节学习要点
(1)掌握热电偶温度计的测温原理、热电偶的热电势方程、 工业常用的热电偶及分度号、补偿导线的作用、冷端温度补 偿的方法。 (2)掌握热电阻温度计的测温原理、热电阻的电阻值与温 度的关系式、工业常用的热电阻及分度号。
图3-64 热电偶测温系统连接图
④补偿导线和冷端温度补偿
3 引入第三根导线C,对热电势E(t,t0)有无影响 E(t, t0)= e AB(t) + e BC (t0)+e CA(t0) 根据能量守恒,A、B、C三根导线,只要接点温 C C 度相同,则回路的总电势等于零,即 t0 t0 e AB(t0) + e BC(t0)+e CA(t0)=0 所以 E(t, t0) = e AB(t)- e AB(t0) A B 第三导线的引入只要保证引入线的两端温度t0相 t 同,则补偿导线的引入不会影响热电势的值,只起 延伸作用。
图3-66 补偿导线的接线。
表3-7常用热电偶的补偿导线
6 冷端温度的补偿
⑴ 为什么热电偶测温要进行冷端温度补偿? 由于工业上的常用的各种热电偶的温度—热电势关系曲线是在 冷端温度保持0℃的情况下得到的,而且与其配套使用仪表也是根 据这仪关系曲线进行刻度的。而实践测量时,冷端温度往往高于 0℃,且是不断变化的,从而使测量结果产生误差。所以使热电偶 冷端的温度保持0℃,或进行一定的修正得到准确的测量结果的做 法称为冷端温度补偿。 ⑵ 冷端温度补偿的方法 ① 冷端温度保持0℃的方法。适合实验 室。如图3-67 ② 冷端温度修正法:适合实验 室或临时测量。 如冷端温度不是0℃,而是t1℃,测得的热电势为E(t, t1 ),则 实际温度下的热电势E(t, 0 )按下式修正: E(t, 0 )= E(t, t1 )+ E(t1 ,0) ▲注意:由于热电势与温度之间的关系不是线性的,当自由端温度 不是0℃时,将测得的热电势对应的温度值加上自由端的温度值并 不等于实际的被测温度值。
图 3-69 补偿热电偶连接线路
六 热电阻温度计( -200~+500℃)
1.测温原理:利用金属导体的电阻值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特性进行 温度测量的。其电阻值与温度的关系如下: R t=R0 [1+α(t—t0)] α——电阻温度系数 R0——温度为t0℃时电阻值 2.工业上常用的热电阻 ①铂电阻(新型号为WZP、老型号为WZB ):有R0=10Ω和 R0=100Ω两种。对应的分度号Pt10、Pt100可查附录七。 ②铜电阻(新型号为WZC、老型号为WZG ):有R0=50Ω和 R0=100Ω两种。对应的分度号Cu50、Cu100可查附录九。 3.热电阻结构 ①普通型热电阻:由电阻体、保护套管和接线盒等主要部分组成。 ②凯装热电阻:将电阻体预先拉制成型并与绝缘材料和保护套连成 一体。体积小、抗震性强、可弯曲、热惯性小、使用说寿命长。 ③薄膜热电阻:将热电阻材料通过真空渡膜法,直接蒸渡到绝缘基 底上。体积小、热惯性小、灵敏度高。
图3-69 输入电桥
2 热电阻温度变送器
如3-71所示
输入电桥:热电阻以三线制的连接方式接入桥路。起线性化和零点 调整的作用。 反馈电路:对输出信号与被测温度的非线性给予修正 放大电路:将热电阻的输出电阻值进行放大。
输 入 电 桥
T(℃)
热 电 阻
Ω
பைடு நூலகம்
I0
放大电路

反馈电路
图3-71 热电阻温度变送器的结构方框图
§3.3 温度检测及仪表 一 温度检测方法
• 特点:不能直接测量,只能通过热交换间接测量。 • 测温仪表的分类: ①按测温范围分:高温计(≥600℃)、温度计(< 600℃) ②按用途分:标准仪表、实用仪表 ③按工作原理分: • 膨胀式温度计 • 压力式温度计 • 热电偶温度计 • 热电阻温度计 • 辐射式高温计 ④按测量方式分:接触式温度计、非接触式温度计 常用温度计的种类及优缺点见 表3-3
返回总目录 开始学习
表3-3 常用温度计的种类及优缺点见Pg86
二 膨胀式温度计
①测温原理:是利用物体受热时体积膨胀的性质而制成的。 常见的有: •玻璃管温度计:属液体膨胀式温度计 •双金属温度计:属固体膨胀式温度计 ②双金属温度计:其感温元件是用两片线膨胀系数不同的金属片 叠焊在一起而制成的,由于两片金属片的膨胀长度不同而产生弯 曲,温度越高产生的线膨胀长度差就越大,因而引起弯曲的角度 就越大。如图 3-56 。利用双金属片还可做成温度控制器,如图357。
图3-71 热电阻的支架形式(已绕电阻丝) 4 小结: 热电阻温度计与热电偶温度计的比较 ●热电阻温度计包括:感温元件热电阻、连接导线和显示仪表。
温度
测温元件热电阻
电阻值
●热电偶温度计包括:感温元件热电偶、补偿导线及连接铜导线 和显示仪表 温度 测温元件热电偶 电势值
七 电动温度变送器
• 作用:与热电偶、热电阻配套使用。将温度信号 热电偶温度变送器 • 分类 热电阻温度变送器
(3)掌握热电偶温度计与热电阻温度计的区别。
(4)了解电动温度变送器的作用及原理。 (5)掌握测温元件的安装及布线要求。
上一节 返回总目录 下一节
温度变送器
热电阻
热电偶
电阻值
电势值
(4~20 m A) 标准信号
直流毫伏变送器 1.热电偶温度变送器 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其结构如图3-68所示 输入电桥:冷段温度补偿,调整零点。如图3-69 反馈电路:对输出信号与被测温度的非线性给予修正 放大电路:将热电偶的输出电势进行放大。
图3-68 热电偶温度变送器的结构方框图
4 常见热电偶的种类及结构 工业上常见的热电偶如表3-4。注意:不同分度号的热电偶必须 与其相对应的显示仪表配套使用。 表3-4 工业用热电偶
热电偶的结构: •普通型热电偶:由热电极、绝缘管、保护套管和接线盒等主要部分 组成 •铠装热电偶:金属导管、热电偶丝和绝缘材料(氧化镁粉)一起经 过复合拉伸成型。 •表面型热电偶:利用真空镀膜法将热电偶材料蒸镀在绝缘基底上的 薄膜热电偶。专门册表面温度。
图 3-56 双金属片
图3-57 双金属片温度控制器
三 压力式温度计
①测温原理:是利用封闭系统中 的液体、气体或低沸点液体的饱 和蒸汽受热后体积膨胀或压力变 化的原理制成的。并由压力表来 测量压力的变化,从而测得温度。 ②结构:如图3-58 ,由三部分组 成 温包:感受温度的变化 毛细管:传递压力的变化 (D0=1.2~5mm,D i= 0.15~0.5mm) 弹簧管:压力表的弹性元 件 如图3-58 压力式温度计的结构原理图
图 3-77 测温元件安装示意图之一
④ 当管道直径<80mm,应接扩压管。如图3-78
图3-78 小工艺管道测温元件安装示意图 ⑤ 接线盒的面盖应朝上,避免其他液体进入接线。如图3-79
图3-79测温元件安装示意图之四 ⑥应插在有保温层的管道或设备处。 ⑦测温元件安装在负压管道中,应保证密封性。
2.布线要求
图3-67 热电偶冷端温度保持0℃的方法
③校正仪表零点法
就是把仪表的指针调整到相当于室温的数值上。由于室温在不 断变化,故适合于要求不太高的场合。 ④ 补偿电桥法:适合工业生产的连续测量 就是利用不平衡电桥(也叫补偿电桥或冷端温度补偿器)产生 的电势,来补偿热电偶因冷端温度变化而引起的热电势变化值。如 图3-68
八 测温元件的安装 1.测温元件的安装要求
① 保证测温元件与流体接触充分。测温元件应迎着被测流体流向 插入。如图3-76
图 3-76 测温元件安装示意 图之一 ②感温点处于流速最大处:热电偶、铂电阻、铜电阻的保护套末端 应分别越过流束中心线5~10mm、50~70mm、25~30mm ③有足够的插入深度: 如图3-77
I
e AB(t0)
E(t,t0)= e AB(t)+e BA(t0)
= e AB(t)-e AB(t0) 如果e AB(t0)为常数,则E(t,t0) 就是t的单值函数,只要测得E(t,t0) 就可知道温度t的数值。
图3-63 热电偶原理
2 热电偶温度计的组成:如图3-64
①热电偶:是测温元件。
②连接导线:用来连接热电 偶与测温仪表。 ③测量仪表:用来检测热电 偶产生的热电势信号的。
•快速热电偶:测高温熔融物体的专用温度计。
图3-65 热电偶的结构
5 补偿导线
为了使热电偶的冷端远离工作端,使冷端的温度保持恒定以保 证热电偶测得的温度是被测温度的单值函数,常采用一种专用的将 热电偶的冷端延伸出来的导线,叫补偿导线。 注意:补偿导线必须与 所使用的热电偶配套使 用,且正、负极不能接 错;接点的温度必须在 0~1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