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饮食筵宴文化
中国筵宴文化
![中国筵宴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4ab15bc0336c1eb91b375d41.png)
❖ 进士们还有一种集体探花活动,各拿一个袋 子,里面装着钱绢和酒器等物,穿着新鲜的 衣服,骑马探花,遇到好花就停下来赏花饮 酒,孟郊中进士后曾说“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遍长安花。”可见,他那天酒也没少 饮。
❖ 曲江大会时,长安城里的名流、贵族、富豪等都是 携儿带女地全家出游,齐集曲江观看进士。他们有 的为了一睹进士风采,有的是让儿子以进士为榜样 好立志读书,还有人是为了给女儿在进士中选婿。 那些待字闺中的名媛们,也都竭尽所能地想吸引到 令自己满意的新科进士,她们不仅盛装出行,还要 带上众多丫鬟仆妇,手里都拿着各类名贵鲜花,以 引起进士的注意。进士中喜好风流者在此时也都诗 兴大发,频频向路边的豪门名媛递献情诗,以其能 “携得美人归” 。
❖ 3.筵宴的蓬勃发展时期 ❖ 从秦汉到唐宋,名目繁多,规模庞大,菜点精美, ❖ 出现并使用高桌、交椅、桌帷等 ❖ 开始使用细瓷餐具,陈设更加雅致 ❖ 较普遍地使用酒令,气氛更热烈、欢乐。
❖ 唐朝:烧尾宴、闻喜宴、鹿鸣宴、大相识、小相识 ❖ 宋代:春秋大宴、饮福大宴、皇寿宴、琼林宴
烧尾宴
❖ 烧尾宴是唐代长安曾经盛行过的一种特殊宴 会。所谓“烧尾宴”,是指士人新官上任或 官员升迁,招待前来恭贺的亲朋同僚的宴会。 这一看来奇怪的名称,来源有三种说法:一 说老虎变成人时,要烧断其尾;二说羊入新 群,要烧焦旧尾才被接纳;三说鲤鱼跃龙门, 经天火烧掉鱼尾,才能化为真龙。
❖ (二)宴会的主要种类与名品 ❖ 1.宴会的主要种类 ❖ (1)以宴会的性质及举办者为依据进行分类: ❖ 主要有国宴、家宴、公宴等。 ❖ (2)以宴会的形式及举办地为依据进行分类: ❖ 有游宴、船宴、猎宴和普通宴会等。
❖
钱 塘 江 船 宴
❖ (3)以宴会的目的主要是习俗为依据划分:
中国筵宴文化[1]
![中国筵宴文化[1]](https://img.taocdn.com/s3/m/9b38edb1eefdc8d376ee32a4.png)
(4)纪念宴会 纪念宴会是指为纪念某人、某事或某物而举办的 宴会,要求有一种纪念、回顾的气氛。因此在宴会布置时有特殊要 求
(5)商务宴会 商务宴会在宴会经营中占有一定比例。国内外商 务客人要求饭店为他们提供增进友谊、联络感情的宴请和业务洽谈、 协议签约、资料信息交流的工作条件。商务宴会的消费水准以中等 偏上为多。
筵多用蒲、苇等粗料编成。
与席的区别是:筵大席小,筵长席短,筵精席细, 筵铺在地面,席放置筵上。若是筵与席同设,一 示富有,二示对客尊重。
如天子之席五重,设玉几;诸侯之席三重,设雕 几
此后,“筵席”一词逐渐由宴饮的坐具引申为 整桌酒菜的代称,一直沿用至今,由于筵席必 备酒,所以又称“酒席”。
正式宴会
乐队奏席间乐,宾主按身份排位就坐
在请柬上注明对客人服饰的要求,往往从服饰规 定上来体现宴会的隆重程度,这是西式宴会较突 出的方面。
3、中、西式结合宴会 中、西式结合宴会取两种宴会之长,近年颇为流行、是
中、西饮食文化交流的产物。如我国举行的大型冷餐宴 会,一般用大圆桌设坐椅,主宾席排坐位,其余各席不 固定坐位,食品和饮料均是先备好放置桌上,宴会开始 后由客人自助进餐。其他还有招待会、茶会、自助餐、 鸡尾酒会等不同形式,其特点是:气氛活泼,客人来去 自由,时间可长可短;主人周旋于宾客之间,服务员巡 回服务;以冷食为主,热菜、点心、水果为辅;充分尊 重宾客的自由,不受席规酒礼约束,便于交流思想感情 和广泛开展社交活动;食品利用率高,较之正规宴会节 约。
4、筵席、宴会种类不同
中国筵席种类繁多,分类依据各不相同。(见表 1-1)
中国饮食文化——中国筵宴文化
![中国饮食文化——中国筵宴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f8d0eee7c850ad02df80411a.png)
孔府宴
01
孔府宴是中国饮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用于接待贵宾、上任、生辰家日、 婚丧喜寿时特备。宴席遵照君臣父子 的等级,有不同的规格。
02
为孔府接待贵宾、袭爵上任、祭日、 生辰、婚丧时特备的高级宴席,是经 过数百年发展充实逐渐形成的一套独 具风味的家宴。孔府宴礼节周全,程 式严谨,是中国古代宴席的典范。
淡而 不薄
肥而 不腻
甘而 不哝
酸而 不涩
菜肴的设置应体现本地、 本店的特色,力求新颖别 致,展现独有的魅力。
应在用料、刀法、烹调技法、口味、质感、色泽等方面有所变化。在风格统一的基础上,避免菜式的单调和工艺的雷同,努力 体现变化美。
在器皿的选择上也要做好杯、盘、碗、筷、盅的合理搭配。
筵宴中艺术美的体现——和谐美
02
千叟宴旨在践行孝德,为亲情搭建沟 通平台,营造节日气氛。加强友善的 邻里、家庭等关系。
03
千叟宴菜品并不固定,与举办者的意 愿安排有关,往往会随组织者的考量 与兴趣而定夺。其主要目的为彰显组 织者的关爱。
满汉全席
01
满汉全席,清朝时期宫廷盛宴。既有 宫廷菜肴之特色,又有地方风味之精 华;突出满族与汉族菜点特殊风味, 为中华菜系文化的瑰宝和最高境界。
许多菜肴设计命名都与筵 宴主题相契合,形成一种 独特而和谐的风格。
精
巧
雅
优
要突出宴会风格,既不能 貌合神离、张冠李戴,也 不能面目全非、毫无个性。
设计一桌宴会菜,也要分清主次,突出重点,决不可宾主不分,甚至喧宾夺主。 筵宴是吃的艺术、吃的礼仪,需要处理好美食、美境与档次、参加人员的关系。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场景、不同的人群,筵宴
“昂玛突”节是哈尼族人民祭护寨神、 拜龙求雨的节日,也是作为庄稼人的 哈尼族人们最盛大的节日。根据哈尼 族历法,哈尼人把其作为新年的开始, 相当于汉族春节的大年初一。
中国美食的宴会文化与宴席食俗
![中国美食的宴会文化与宴席食俗](https://img.taocdn.com/s3/m/a2b044e9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fc.png)
中国美食的宴会文化与宴席食俗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国家,拥有丰富多样的美食文化。
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宴会是一种重要的社交方式,也是展示美食文化的重要途径。
宴席食俗作为中国美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沉淀。
本文将从中国美食的宴会文化和宴席食俗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带您一起走进中国美食的世界。
一、中国美食的宴会文化中国宴会文化源远流长,可以追溯至古代。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宴会被视为一种重要的社交活动,不仅是人们交流感情、增进友谊的重要途径,也是展现家族荣誉和社会地位的方式。
中国宴会通常具有庄重、气派和讲究礼仪的特点,是一个人品位和修养的体现。
在中国宴会中,菜肴种类繁多,口味丰富,讲究色、香、味、形俱佳。
宴席上通常摆放有各式各样的菜肴,有肉类、蔬菜、海鲜等,搭配合理,烹饪精良。
中国菜肴注重原汁原味,追求食材的新鲜和独特调味,以体现出纯正的味道和口感。
此外,中国宴会还注重酒宴文化。
中国人在宴会上通常会喝酒,以增进情感和增进交流。
中国的酒宴文化历史悠久,有着特定的饮酒礼仪和规矩,讲究谦让、尊重,体现出中国人的待客之道和交际技巧。
总的来说,中国美食的宴会文化凝结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中国人民骄傲的文化遗产。
二、宴席食俗中国的宴席食俗具有独特的特点,反映出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心理。
中国宴席通常以圆桌为主,大家围坐在一起,共享美食佳肴,体现出中国人的团结和对和谐快乐生活的追求。
在中国宴席上,有许多被视为“禁忌”的食物,比如鸭子、鱼等,这些食物和特定的数字有关联,被认为会带来不好的预兆。
因此,在中国宴席上,人们会避免这些“忌讳”,以求平安顺利。
此外,中国宴席上的菜肴搭配也有一定的讲究。
通常会有冷菜、热菜、甜点等不同类型的菜肴,搭配有序,色彩搭配和谐。
中国人讲究“色、香、味、形”四相俱佳,追求菜品的美感和口感,以展现出中国美食的独特魅力。
在中国的宴席食俗中,还有一些特殊的传统习俗,比如“敬酒”、“碗碟顺序”等,这些习俗反映了中国人的文化传统和礼仪规范,体现出中国人对待饮食的认真态度和尊重。
中国古代筵席及其礼俗
![中国古代筵席及其礼俗](https://img.taocdn.com/s3/m/385188c3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9c.png)
中国古代筵席及其礼俗中国古代筵席是一种重要的社交活动,它不仅是人们交流感情、增进友谊的场所,也是展示自己身份地位、社会地位的重要途径。
在古代,筵席的规模、菜品、礼仪等方面都有着严格的规定和要求,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中国古代筵席及其礼俗。
一、筵席的种类在古代,筵席分为宴、酒、席三种。
宴是指规模较大、菜品丰盛、宾客众多的筵席,通常是在重要节日、婚礼、寿宴等场合举行;酒是指规模较小、菜品简单、宾客较少的筵席,通常是在朋友聚会、商务宴请等场合举行;席是指规模较小、菜品简单、宾客较少的筵席,通常是在家庭聚会、亲友相聚等场合举行。
二、筵席的菜品在古代,筵席的菜品也有着严格的规定和要求。
一般来说,筵席的菜品要求色、香、味俱佳,而且要有一定的数量和品种。
在宴席中,通常会有“八珍”、“十全”、“十二美”等菜品,如八珍包括燕窝、鲍鱼、鱼翅、鸽蛋、熊掌、鹿茸、猩唇、象鼻等;十全包括猪肚、鸡肚、鸭肚、鱼肚、鲍鱼、鱼翅、燕窝、鸽蛋、熊掌、鹿茸等;十二美包括鲍鱼、鱼翅、燕窝、熊掌、鹿茸、象鼻、猩唇、鸽蛋、鸡肚、鸭肚、鱼肚、猪肚等。
在酒席和席中,菜品相对简单,通常会有几道冷菜、几道热菜和一些小吃。
三、筵席的礼仪在古代,筵席的礼仪也有着严格的规定和要求。
首先,宾客要按照身份地位坐席,通常是以主人为中心,按照宾客的身份地位、年龄、性别等因素来安排座位。
其次,宾客要按照规定的礼仪用餐,如用餐时要用右手拿筷子,左手托碗,不得用左手拿筷子或托碗;用餐时要注意不要发出噪音,不要大声喧哗;用餐时要注意礼仪,如不要抢菜、不要吃得太快、不要吃得太多等。
最后,宾客要注意言谈举止,不要说话太多、太少,不要说话太大声、太小声,不要说话太过于随便、太过于拘谨。
四、筵席的意义在古代,筵席不仅是一种社交活动,也是一种展示身份地位、社会地位的重要途径。
在筵席中,宾客可以通过菜品的丰富程度、礼仪的规范程度、言谈举止的得体程度等方面来展示自己的身份地位、社会地位。
中国筵宴文化
![中国筵宴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386d97e17c1cfad6195fa799.png)
• (2)隋唐两宋时期 • 唐朝:烧尾宴、闻喜宴、鹿鸣宴、大相识、小相识 等; • 宋朝:春秋大宴、饮福大宴、皇寿宴、琼林宴等; • 出现了将饮食与游乐有机结合起来的游宴、船宴。 • 规模最大的是宋朝皇寿宴。 • 出现并使用高桌、交椅、桌帷等,开始使用细瓷餐 具;使用酒令,气氛更加热烈、欢乐。
韩熙载夜宴图
• 5、筵宴的繁荣创新时期 • 20世纪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中国人的生活条件 和消费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饮食上追求新、 奇、特、营养、卫生,促进了筵宴向更高境界发 展,进入了筵宴的繁荣创新时期。 • ①传统筵宴不断改良。由于时代的变革和人们消 费观念的变化,传统筵宴越来越显示出它的不足, 如菜点过多,进间过长,过分讲究排场、营养比 例失调、忽视卫生等问题,造成人、财、物和时 间的严重浪费,损害了身体健康。20世纪80年代 开始尝试改革,力求在保持其独有饮食文化特色 的同时更加营养、卫生、科学、合理。
清蒸杂烩 扣鸡 夹沙肉 带丝全鸭 酥肉 清蒸肘子 咸烧 白 红烧鱼 糯米饭 清蒸姜汁肘子 烧杂烩 咸烧白 粉蒸肉 红烧肉 蒸鸡蛋 鲜 笋烩肉片 带丝酥肉汤 糯米饭 清蒸杂烩 扣鸡 夹沙肉 带丝全鸭 酥肉 清蒸肘子 咸烧 白 红烧鱼 糯米饭 成都高档田席 冷菜:中盘(金钩)、八单碟(糖醋排骨、红油老肝、芝麻川 肚、炸紧箍棒、凉拌石花、炝莲白菜、红心瓜子、盐花生仁) 热吃:烩乌鱼蛋、水滑肉片、烩鸡松菌、烩百合羹 大碗:攒丝杂烩、明笋烩肉、炖沱沱肉、椒麻鸡块、肉焖豌豆、 米粉蒸肉、五花咸烧、蒸甜烧白、清蒸肘子 汤点:酥肉带丝汤、蝴蝶卷
• 2、筵席的著名品种 • 名品众多,最具代表性的全羊席、满汉全席、田 席等。
全羊席:多种规格,东北的全羊席常用菜品有 108个,分三组,每组36个(6个冷菜,高超。
中国饮食的礼仪文化
![中国饮食的礼仪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676f633e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93.png)
中国饮食的礼仪文化中国饮食的礼仪文化中餐礼仪,文化习俗,是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
中国的饮宴礼仪号称始于周公,千百年的演进,当然不会再有“梁鸿孟光举案齐眉”那样的日子,但也还是终于形成大家普遍接受的一套饮食进餐礼仪,是古代饮食礼制的继承和发展。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饮食礼仪文化,供大家参考。
中国饮食的礼仪文化篇1饮食礼仪知识1、入座礼仪桌席上的位置很是讲究,从桌位入座情况并可知晓此人的辈分及重要程度。
座次是根据“尚左尊东”、“面朝大门为尊”,先邀请宾客入座上席,再请长辈入座,入座时从椅子左边进入。
入座后切勿先不动筷子,也不要起身走动,更不要制造异响,如果有什么事要向主人打招呼。
2、进餐礼仪有贵客到来时,主人及宾客都要起立,以示恭敬。
主人让食,要热情取用,不可置之不理。
3、布菜礼仪每上一道新菜,都需等长辈、宾客先行动筷,表示对他们尊敬,如若要给宾客或长辈布菜,最好使用公筷,也可以把离客人或长辈远的菜肴送到他们跟前。
4、进食礼仪“毋抟饭。
”吃饭时不可抟饭成大团,大口大口地吃,这样有争饱之嫌。
“毋放饭。
”要入口的饭,不能再放回饭器中,别人会感到不卫生。
“毋流歠。
”不要长饮大嚼,让人觉得是想快吃多吃,好象没够似的。
“毋口它食。
”咀嚼时不要让舌在口中作出响声,主人会觉得你是对他的饭食表现不满意。
“毋啮骨。
”不要专意去啃骨头,这样容易发出不中听的声响,使人有不雅不敬的感觉。
“毋反鱼肉。
”自己吃过的鱼肉,不要再放回去,应当接着吃完。
喝茶礼仪知识赏茶主人为体现对你的重视,给你献上一款好茶时,主人会先给你赏茶,这时,作为客人的你,需要对茶叶做个简单的点评。
闻香主人洗茶后会给客人公道杯闻香。
客人需双手接过公道杯,闻香后你也要做出简单的点评表示对客人的尊重。
不过要注意的是,千万别把公道杯拿在嘴边边闻边说话,你得将公道杯传递给下一个人或者归还主人后再说话,否则说话时你的口气和唾液溅到公道杯中,影响了他人闻香不说,看起来也很不舒服吧。
中国筵宴文化 ppt课件
![中国筵宴文化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16f1102783e0912a2162aa9.png)
ppt课件
17
进士们还有一种集体探花活动,各拿一个袋 子,里面装着钱绢和酒器等物,穿着新鲜的 衣服,骑马探花,遇到好花就停下来赏花饮 酒,孟郊中进士后曾说“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遍长安花。”可见,他那天酒也没少 饮。
ppt课件
5
让食不唾 tuo:当主人请你享用美食时,要热情取用, 不能置之不理。
三饭,主人延客食肉,然后辨肴。主人未辨,客不虚 口 :所谓"三饭",指一般的客人吃三小碗饭后便说 饱了,须主人劝让才开始吃肉。宴饮将近结束,主 人不能先吃完而撇下客人,要等客人食毕才停止进 食。如果主人进食未毕," 客不虚口",虚口指以酒 浆荡口,使清洁安食。主人尚在进食而客自虚口, 便是不恭。
11
烧尾宴
食单中的菜肴有32种。从取材看,有北方的 熊、鹿,南方的狸、虾、蟹、青蛙、鳖,还 有鱼、鸡、鸭、鹅、鹌鹑、猪、牛、羊、兔 等等,真是山珍海味,水陆杂陈。至于烹调 技术的新奇别致,更难以想象。
ppt课件
12
闻喜宴
唐制,进士中榜后,醵jù钱(集资)宴乐于曲江亭 子,称曲江宴,亦称闻喜宴。后唐明宗天成二年诏 命行新科进士闻喜之宴﹐年赐钱四百贯。宋太宗端 拱元年定由朝廷置宴﹐皇帝及大臣赐诗以示宠异﹐ 遂为故事。因曾设宴于琼林苑﹐故至明清赐新进士 宴称琼林宴。
ppt课件
16
“闻喜”是皇帝赐宴,“樱桃”是在杏园举办 的以樱桃为主食的宴会,“月灯打球”是晚 上在著名的马球场里宴会和打马球。形式固 定的宴会之外,进士们还有自己的宴会。比 如“探花宴”,先请两名担任“探花”的进 士到各个名园去采摘名花,以供赏花饮酒赋 诗,如有人先于他们采摘到奇花异草,两位 探花就要被罚几杯酒。
后来闻喜宴就成为了皇帝赐予新科进士宴会的代称, 参加者要簪花(把花插在帽檐上),这是特殊的荣 耀。
中国筵宴文化.ppt
![中国筵宴文化.ppt](https://img.taocdn.com/s3/m/545d7e404a7302768e9939f2.png)
与日常饮食和一般聚餐相比,中国筵席有以下 三大特征:
1、以酒为中心安排筵席肴馔 2、注重席次安排,讲究进餐礼仪 3、筵席菜肴品种繁多,讲究搭配与出菜次序
二、宴会的起源与特点
宴会起源于社会及宗教发展的朦胧时代。早在农业出现 之前,原始氏族部落就在季节变化的时候举行各种祭祀、 典礼仪式,这些仪式往往有聚餐活动。农业出现以后, 因季节的变换与耕种和收获的关系更加密切,人们也要 在规定的日子里举行盛宴,以庆祝自然的更新和人的更 新。
饮食习惯,以饮中国酒、摆中式台面,用中国餐具、 吃中国菜肴、遵从中国习俗、行中国传统礼仪为主, 其装饰布局及服务等无不体现中国的饮食文化特色。 历代著名的宴会有乡饮酒礼、百官宴、大婚宴、千 叟宴、定鼎宴等。中国传统宴会目前在宴会经营中 占90%以上。
2、西式宴会
西式宴会是鸦片战争之后的舶来品,是按照西方国家的 礼仪习俗举办的宴会。其特点是遵循西方的饮食习惯, 采取分食制,以西菜为主,用西式餐具,行西方礼节, 遵从西方习俗,讲究酒水与菜肴的搭配,其布局、台面 布置和服务都有鲜明的西方特色,突出西方民族文化传 统。由于举办宴会的目的、宴请的对象、人数的不同, 西式宴会的形式也有所不同,目前采用的形式主要有: 正式宴会、冷餐酒会和鸡尾酒会。
筵多用蒲、苇等粗料编成。
与席的区别是:筵大席小,筵长席短,筵精席细, 筵铺在地面,席放置筵上。若是筵与席同设,一 示富有,二示对客尊重。
如天子之席五重,设玉几;诸侯之席三重,设雕 几
此后,“筵席”一词逐渐由宴饮的坐具引申为 整桌酒菜的代称,一直沿用至今,由于筵席必 备酒,所以又称“酒席”。
中国传统筵席方桌台面习惯安排8个席位,圆桌 面10~12个席位,以10人一桌的圆台面形式为 主,意味着十全十美、团团圆圆,以“桌”为 单位,一般1~2桌称筵席,3桌以上才称为宴会, 并根据桌数的不同,分为小型宴会(10桌以 下)、中型宴会(10~30桌)和大型宴会(30 桌以上)。
中国饮食筵宴文化介绍
![中国饮食筵宴文化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d0d1cc9f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0f.png)
中国饮食筵宴文化介绍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饮食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而中国的饮食筵宴文化更是中国人重要的社交方式之一,它既包含了饮食习惯、礼仪规范,又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汇聚与交流。
本文将对中国饮食筵宴文化进行介绍。
中国的饮食筵宴文化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正因为其源远流长的历史,中国饮食筵宴文化才得以独立发展,并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格。
中国饮食筵宴文化所强调的是“人伦道义”,即在团聚的饮食场合中,表达对亲人、朋友和上司的敬意和关怀。
饮食筵宴的主要特点之一是菜肴的丰富多样。
中国的饮食文化非常注重色、香、味、形俱佳的菜肴,讲究口味清淡、原汁原味,尊重食材的原本味道。
在一场正式的饮食筵宴中,通常会有十余道菜肴,涵盖了热菜、凉菜、汤类、主食等多个品种,给客人呈现出一次丰盛的饕餮盛宴。
饮食筵宴还注重菜肴的烹调技巧和审美效果。
中国的烹饪技艺源远流长,有着独特的烹饪方法和技巧,例如炒、煮、炖、蒸、煎、烤等。
在一场正式的饮食筵宴中,厨师们都会展现出自己的烹饪功底和创造力,将食材经过精巧的处理和烹调,制作成一道道色香味俱佳的佳肴,并以独特的摆盘方式呈现在宴会桌上,给客人带来视觉上的享受。
除了丰盛和美味的菜肴,中国的饮食筵宴还强调餐桌礼仪和社交礼仪。
在一场正式的饮食筵宴中,宾主之间会有一定的座位礼仪。
通常情况下,主位就座在宴会桌的主席位,而客人们依据身份和地位分别就座。
在用餐过程中,要注意与人交流时的礼貌和待客之道,不仅要与他人进行友好的交流,还要注意不浪费食材,不乱扔垃圾,以彰显文明的素养。
在中国的筵宴文化中,举办筵宴往往会有一定的仪式和流程。
通常会在开席前进行敬酒仪式,由主办人为客人敬酒,表达对客人的尊重和欢迎。
而在用餐过程中,主席或主办人会不时发表寄语或致辞,表示对客人们的感谢和祝福。
整个筵宴的流程紧凑而有序,全程由主办人主导,以保证正式场合的庄重和和谐。
中国饮食筵宴文化不仅彰显了对食物和美食的热爱,也体现了中国人对家人、亲友以及人际关系的重视。
中国筵宴文化..
![中国筵宴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1185946af46527d3240ce08c.png)
•
筵席与宴会合称筵宴。筵席又称酒席,专 指为人们聚餐而设置的,按一定原则组合成的 成套肴馔及茶酒等。最初,古人席地而坐,筵 席指宴饮时铺在地上的坐具,筵长、席短,随 着时间的流逝逐渐将筵、席二字合用,变为酒 席的专称沿用至今。 • 宴会又称燕会、酒会,是人们因习俗、礼仪 或其它需要而举行的以饮食活动为主要内容的 聚会。宴会的核心内容是筵席,筵席是宴会上 供人们饮食用的成套肴馔及茶酒,二者虽有一 定的区别,却又密不可分,古人合称为“宴 飨”“宴享”,今人称“筵宴”。中国筵宴文 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多彩。
第一节 中国筵宴的历史与名品
•
•
一、筵宴的起源与发展
起源于原始聚餐和祭祀等活动,经历 了新石器时代的孕育萌芽时期,夏商周 的初步形成时期,秦汉到唐宋的蓬勃发 展时期,而在明清成熟、持续兴旺,然 后进入现代繁荣创新时期。
• • • •
1、筵宴的孕育萌芽时期
中国筵宴是在新石器时代生产初步发展的基础上,因习俗、 礼仪和祭祀等活动的产生而由原始聚餐演变出现的。 《吕氏春秋。古乐篇》:昔者葛天氏之民,三人操牛尾,投 足以歌八阙。 此时聚餐的食品比平时多,且有一定的进餐程序。另一方 面,当时的人不了解自然现象和灾异产生的真正原因,便产 生了原始宗教及其祭祀活动。 人们认为食物是神灵所赐,祭祀神灵必须用食物,一是感 恩,二是祈求神灵的消灾降福,获得更好的收成,祭祀仪式 后往往有聚餐活动,共同享用作为祭品的丰盛食物。 人工酿酒出现后,这种原始的聚餐发生了质的转化,产生了 筵宴。
• 《仪礼》:士冠礼、士昏礼、士相见礼、乡饮酒礼、 乡射礼、燕礼、大射礼、聘礼、公食大夫礼等。 • 乡饮酒礼:谋宾、戒宾、陈设、速宾、迎宾、拜至、 献宾、乐宾、旅酬、无算爵、无算乐 ……拜赐、拜 辱、息司正公24项程序。 • 谋宾、戒宾:确定宾的人选,宾(正宾)、介(陪客)、 再次者三人为众宾之长。此外,主人还要从属吏中选 定一位德行较优者担任“僎”(音zun),辅助自己行 礼。 • 迎宾:主人向宾行再拜之礼,宾答拜;拜至 • 献宾:献、酢、酬,三者合称为"一献之礼“ • 下堂洗爵、辞降、辞洗、拜洗、扬觯、拜受、拜 送、拜既爵 • 乐宾:升歌、笙奏、间歌、合乐等四段
中国筵宴文化
![中国筵宴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2ea19091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4c.png)
唐及五代,由于封建经济飞速发展,科学文化相当发 达,对外交往频繁,国力空前强盛,筵宴的发展进入 了一个全新的时期,主要表现在:
(1)出现高足桌和靠背椅,铺桌帷,垫椅单,开始使用细瓷 餐具。
(2)讲究借景为用,妙趣天成。注重情感愉悦和心理调适, 追求一种高雅的格调。
4、筵席、宴会种类不同
中国筵席种类繁多,分类依据各不相同。(见表 1-1)
分类依据 按照地方风味分类 按照菜品数目分类 按照头菜原料分类 按照烹制原料分类 按照主要用料分类 按照时令季节分类
按照风景名胜分类 按照文化名城分类 按照少数民族分类 按照名特原料分类 按照人名分类 按照八珍分类 按照等级、档次分类
正式宴会
乐队奏席间乐,宾主按身份排位就坐
在请柬上注明对客人服饰的要求,往往从服饰规 定上来体现宴会的隆重程度,这是西式宴会较突 出的方面。
3、中、西式结合宴会 中、西式结合宴会取两种宴会之长,近年颇为流行、是
中、西饮食文化交流的产物。如我国举行的大型冷餐宴 会,一般用大圆桌设坐椅,主宾席排坐位,其余各席不 固定坐位,食品和饮料均是先备好放置桌上,宴会开始 后由客人自助进餐。其他还有招待会、茶会、自助餐、 鸡尾酒会等不同形式,其特点是:气氛活泼,客人来去 自由,时间可长可短;主人周旋于宾客之间,服务员巡 回服务;以冷食为主,热菜、点心、水果为辅;充分尊 重宾客的自由,不受席规酒礼约束,便于交流思想感情 和广泛开展社交活动;食品利用率高,较之正规宴会节 约。
筵多用蒲、苇等粗料编成。
与席的区别是:筵大席小,筵长席短,筵精席细, 筵铺在地面,席放置筵上。若是筵与席同设,一 示富有,二示对客尊重。
中国古代宴饮文化
![中国古代宴饮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beb40b3b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6e.png)
中国古代宴饮文化是礼仪、文化、历史和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古代,宴饮不仅仅是满足口腹之欲,更是一种社交活动,一种礼仪,一种文化传承。
在宴饮中,古人根据地位、身份和目的的不同,有各种形式的宴会。
如皇帝宴、宰相宴、将军宴、文人宴、商人宴等。
这些宴会形式不仅展示了古代社会的等级制度和礼仪规范,也展示了不同阶层、不同职业的独特文化。
在宴饮中,食物的选择和摆设也是一门学问。
古代的饮食文化中,食材的选择和烹饪方法都有其独特的意义。
比如,鱼寓意年年有余,饺子则象征着财源滚滚。
而在宴席的摆设上,古人也讲究对称、和谐和美感,以展现出宴席的庄重和隆重。
此外,在宴饮中还有许多与饮食相关的习俗和规矩。
比如在周代,天子和诸侯在宴饮中必须遵循严格的礼仪和规矩。
在用餐时,他们必须按照尊卑、长幼、亲疏的顺序进行,以体现等级制度和家族秩序。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的宴饮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礼仪、文化、历史和传统。
中国饮食文化-9章
![中国饮食文化-9章](https://img.taocdn.com/s3/m/f255277c482fb4daa58d4b6b.png)
主编邵万宽
中国旅游出版社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九章 中国筵宴文化
第一节 中国筵宴的历史发展
一、筵宴的缘起与萌芽
从会食、祭祀、野餐开始
二、筵宴的形成与发展
从秦汉到宋代
三、筵宴的成熟与兴盛
明、清两代是中国筵宴的成熟与兴盛时期。
第二节 中国历史上的筵宴名品
一、古代历史名宴
(一)烧尾宴:唐代盛宴。一般是新官上任时的 宴会,或大臣进献皇帝,或新官宴请同僚的宴会。
(二)曲江宴:唐代名宴。因在京城长安的曲江 园林举行而得名。
(三)诈马宴:元代名宴。元代宫廷或亲王在行 使重大活动时所举行的宴会。
(四)千叟宴:清代盛宴。清代专为各地老 臣和贤达老人举办的宫廷盛宴。
(五)满汉全席:清代盛宴。清代中叶兴起 的一种规模盛大、程序复杂、由满族、汉族 菜点组成的宴席。
二、筵宴中艺术美的体现
(一)整体美 (二)节奏美 (三)变化美 (四)和谐美 (五)意境美
三、筵宴中技术美的体现
(一)质地美 (二)滋味美 (三)形态美 (四)色彩美 (五)盛器美
(六)孔府宴:官府名宴。是山东曲阜孔府 中所举办的各种宴席的总称。
二、现代特色筵品
(一)哈尼族长街宴 (二)洛阳水席 (三)秦淮小吃宴 (四)山西面食宴
第三节 中国筵宴艺术与技术
二、筵宴的特征与菜品组成
(一)筵宴的特征
聚餐式、规格化、社交性
(二)筵宴菜品的组成
冷菜、热菜、点心、甜菜与水果
中国筵宴文化
![中国筵宴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386d97e17c1cfad6195fa799.png)
中国筵宴文化
•
筵席与宴会合称筵宴。筵席又称酒席,专 指为人们聚餐而设臵的,按一定原则组合成的 成套肴馔及茶酒等。最初,古人席地而坐,筵 席指宴饮时铺在地上的坐具,筵长、席短,随 着时间的流逝逐渐将筵、席二字合用,变为酒 席的专称沿用至今。 • 宴会又称燕会、酒会,是人们因习俗、礼仪 或其它需要而举行的以饮食活动为主要内容的 聚会。宴会的核心内容是筵席,筵席是宴会上 供人们饮食用的成套肴馔及茶酒,二者虽有一 定的区别,却又密不可分,古人合称为“宴 飨”“宴享”,今人称“筵宴”。中国筵宴文 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多彩。
• 2、筵席的著名品种 • 名品众多,最具代表性的全羊席、满汉全席、田 席等。
全羊席:多种规格,东北的全羊席常用菜品有 108个,分三组,每组36个(6个冷菜,6个大菜, 24个熘炒菜)。用料从羊头到羊尾。全羊席的特 点:一是烹饪技艺高超。
袁枚《随园食单》:全羊法有72种,认为“此屠龙 之计,家厨难学”。
• 《仪礼》:士冠礼、士昏礼、士相见礼、乡饮酒礼、 乡射礼、燕礼、大射礼、聘礼、公食大夫礼等。 • 乡饮酒礼:谋宾、戒宾、陈设、速宾、迎宾、拜至、 献宾、乐宾、旅酬、无算爵、无算乐 ……拜赐、拜 辱、息司正公24项程序。 • 谋宾、戒宾:确定宾的人选,宾(正宾)、介(陪客)、 再次者三人为众宾之长。此外,主人还要从属吏中选 定一位德行较优者担任“僎”(音zun),辅助自己行 礼。 • 迎宾:主人向宾行再拜之礼,宾答拜;拜至 • 献宾:献、酢、酬,三者合称为"一献之礼“ • 下堂洗爵、辞降、辞洗、拜洗、扬觯、拜受、拜 送、拜既爵 • 乐宾:升歌、笙奏、间歌、合乐等四段
中国古代的宴会文化与饮食习俗
![中国古代的宴会文化与饮食习俗](https://img.taocdn.com/s3/m/f5fa28ec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8f.png)
中国古代的宴会文化与饮食习俗中国古代的宴会文化和饮食习俗源远流长,丰富多彩。
宴会文化在古代中国被视为一种社交和交流的方式,不仅仅是满足口腹之欲,更理念的关注礼仪、文化和人际关系等方面。
在古代中国,宴会被视为一个重要的社交场合,重要的宴会往往会像艺术的展览一样,反映主人的身份和地位。
宴会文化有许多传统的仪式和礼仪。
在宴会开始前,主人要准备一些礼仪品,如茶、酒等。
宴会的座位也是按照尊卑来安排的,长者和宾客被安排在最尊贵的位置,其他人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坐在桌子周围。
在宴会期间,宾客们要严格遵守礼仪和先后次序,例如在饮酒的时候,宾客必须先敬长者和主人,然后晚辈才能敬酒。
食物在古代中国宴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同的宴会有不同的菜肴搭配,宾客们可以品尝到各种各样的美食。
在古代中国,菜肴的制作需要考虑到味道、颜色、形状、材料等因素,以保证菜肴的口感和观赏性。
特别是宴会上的主菜,它们往往是一些珍贵的食材,如熊掌、鱼翅等。
宴会菜的烹调技法也非常讲究,有蒸、煮、炖、炒、烧等多种方式。
每一道菜都是通过精心的准备和烹饪而成,以迎合宾客的口味和健康需求。
饮食习俗在古代中国宴会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例如,刚入席时,宾客需要敬酒表示敬意。
在古代中国,酒是宴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被视为交流感情和增进友谊的重要手段。
在宴会上,人们还会饮用茶水以解渴。
茶在古代中国也被视为一种珍贵的饮品,它不仅可以清热解毒,还可以滋补身体。
此外,饮食的顺序也要遵守一定的规则,通常是先食主食,然后食荤菜,最后食素菜。
除了美食和饮食习俗外,音乐和娱乐也是古代宴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宴会上,人们经常会请乐师演奏音乐,以增加宴会的气氛。
乐师们会演奏一些悦耳动听的乐曲,如古筝、琵琶等。
在宴会的间隙,宾客们还可以进行一些娱乐活动,如唱歌、跳舞、骑马等。
这不仅可以增强气氛,还可以增进宾客之间的友谊和熟悉程度。
总结起来,中国古代的宴会文化与饮食习俗是一门独特而丰富的艺术。
中国饮食筵宴文化教案
![中国饮食筵宴文化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3daf60a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a4.png)
中国饮食筵宴文化教案教案标题:探索中国饮食筵宴文化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饮食筵宴文化的起源、发展和特点。
2. 掌握中国饮食筵宴文化的重要节庆和习俗。
3.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同感。
4. 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流和理解能力。
教学内容:1. 中国饮食筵宴文化的概述a. 饮食文化的重要性和影响b. 饮食筵宴的定义和特点c. 饮食筵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2. 中国饮食筵宴的重要节庆a. 春节的传统饮食b. 中秋节的传统饮食c. 端午节的传统饮食3. 中国饮食筵宴的习俗a. 宴席的布置和座次安排b. 餐桌礼仪和用餐习惯c. 传统食材和烹饪方法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中国饮食筵宴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主题的兴趣,并与他们讨论一下他们对中国饮食筵宴的了解。
2. 知识讲解(15分钟)a. 讲解中国饮食筵宴文化的概述,包括其起源、发展和特点。
b. 介绍中国饮食筵宴的重要节庆,如春节、中秋节和端午节,以及与之相关的传统饮食。
3. 小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以下问题:a. 你们对中国饮食筵宴文化有什么新的认识?b. 你们国家是否有类似的饮食筵宴文化?c. 你们认为饮食筵宴文化对社会的重要性是什么?4. 学生展示(10分钟)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并与其他小组进行互动交流。
5. 拓展活动(15分钟)a. 给学生分发相关的阅读材料,让他们进一步了解中国饮食筵宴文化的细节。
b. 鼓励学生在家中或社区寻找与中国饮食筵宴文化相关的活动或场所,并撰写观察报告。
6. 总结与评价(5分钟)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让学生总结自己的学习收获,并进行课堂评价。
教学资源:1. 图片或视频展示中国饮食筵宴文化的相关内容。
2. 阅读材料,包括与中国饮食筵宴文化相关的文章或资料。
教学评估:1. 学生的小组讨论和展示表现。
2. 学生的拓展活动观察报告。
3. 学生对中国饮食筵宴文化的理解和兴趣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 中国饮食筵宴文化
二、中国筵宴的艺术与技术
典型的主题宴会有以下几种: (1)国宴 (2)喜庆婚宴 (3)生日宴会 (4)纪念宴会 (5)商务宴会 (6)庆典宴会
第五章 中国饮食筵宴文化
二、中国筵宴的艺术与技术
举办宴请要各方面都考虑周全,做好如下接待的准备工作: 1.确定宾客名单,安排好桌次与席位,提前发柬通知,备好 交通工具接送。 2.选择好宴会场所,布置餐厅,备齐器物,组织好接待服务 人员。 3.设计菜点,编排好宴会程序,准备有意义的纪念品。 4.拟定接待礼仪和服务细节及客人抵达后的接待工作。
第五章 中国饮食筵宴文化
三、中国筵宴的菜肴组成 筵宴菜点组成 冷菜、热菜、大菜、甜菜、点心、水果 筵宴菜点结构 冷盘10%,热炒40%,大菜与点心50% 筵宴菜单
紧扣主题 注重客人的口味及饮食习惯 体现饭店菜品特点 注重菜肴的季节性 控制菜肴数量 双数 合理的营养搭配
–
–
– – –
–
(1)国宴 国宴是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为国家庆典或为欢 迎外国元首、政府首脑而举行的正式宴会。国宴的礼仪特别 隆重,要求特别严格,安排特别细致周到。宴会厅布置体现 庄重、热烈的气氛。国宴的形式有中式、西式、也有中西式 结合宴会。 (2)喜庆婚宴 婚宴是人们在举行婚礼时,为宴请前来祝 贺的宾朋和庆祝婚姻美满幸福而举办的喜庆宴会。婚宴主办 者对饭店提出的要求很高,要饭店提供精美的食品及最佳的 服务。 (3)生日宴会 生日宴会是人们为纪念出生日而举办的宴 会。做生日一般以老年人居多,老年人喜人多、热闹。现在 为小孩过生日而举办宴会的也日益增加。 (4)纪念宴会 纪念宴会是指为纪念某人、某事或某物而举 办的宴会,要求有一种纪念、回顾的气氛。因此在宴会布置 时有特殊要求 (5)商务宴会 商务宴会在宴会经营中占有一定比例。国内 外商务客人要求饭店为他们提供增进友谊、联络感情的宴请 和业务洽谈、协议签约、资料信息交流的工作条件。商务宴 会的消费水准以中等偏上为多。 (6) 庆典宴会 是指企事业单位为庆贺各种典礼活动而举 办的各种宴会,如开业典礼、庆功宴会、颁奖宴会等。这类 宴会的特点主要有:宴会规模大,气氛热烈。
第五章 中国饮食筵宴文化
筵席与宴会
“筵席”一词逐渐由宴饮的坐具引申为整桌酒菜的代称,一直 沿用至今,由于筵席必备酒,所以又称“酒席”。 中国筵席是多人聚餐活动时食用的成套肴馔及其台面的统称。 与日常饮食和一般聚餐相比,中国筵席有以下三大特征:
1、以酒为中心安排筵席肴馔 2、注重席次安排,讲究进餐礼仪 3、筵席菜肴品种繁多,讲究搭配与出菜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序
第五章 中国饮食筵宴文化
一、中国筵宴的起源和发展
萌芽时期---祭祀活动---人工酿酒(聚餐—筵宴)---养老宴。 形成时期---夏商周---周代:按等级确定筵宴的规格。 蓬勃发展---秦汉到唐宋---名目不断增加。 兴盛时期---元明清---元朝:异域情调,明清---豪华繁琐 。 创新时期---传统筵宴不断改良,引进西方宴会形式。 筵宴环境的变化.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