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掌握五种文言句式和六类词类活用
(全)高考语文-文言文6种词类活用情形
高考语文-文言文6种词类活用情形词类活用是指甲类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备了乙类词的语法特征,进而产生出某一新的意义的语法现象。
我们重点分析以下六种情况:1.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1)动词的使动用法。
动词的使动,对宾语含有“使它怎样”或“使它成为什么”的意味,“使动”必须使宾语所代表的事物发生变化。
在古代汉语里,动词的使动用法一般只限于不及物动词。
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用于使动时,后面就带有宾语。
如: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廉颇蔺相如列传》)使之归。
“归”,动词的使动用法。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石钟山记》)使(之)鸣。
“鸣”,动词的使动用法。
(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是使宾语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如:工师得大木,则王喜……匠人斫(zhuó)而小之,则王怒。
(《孟子·梁惠王下》) “小之”是“使它小”的意思。
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居为奇货。
(《促织》)“昂其直”是“使其直昂(抬高)”的意思。
(3)名词的使动用法。
令尹南辕反旆。
(《左传·宣公十二年》)“南辕”是“使车辕向南”的意思。
以膏泽斯民。
(《答司马谏议书》)“膏泽”,名词,恩德,带宾语,作动词,为“使……得到好处”的意思。
2.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意动就是形容词、名词带宾语,主观上对宾语含有“感到它怎样”或“把它看作什么”的意味。
(1)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尽心上》)“小鲁”,感到鲁国很小;“小天下”,感到天下很小。
(2)名词的意动用法。
侣鱼虾而友麋鹿。
(《赤壁赋》)“侣鱼虾”,以鱼虾为伴侣;“友麋鹿”,以麋鹿为朋友。
3.名词作一般动词(1)名词带宾语。
籍吏民,封府库。
(《鸿门宴》)“籍吏民”即登记百姓户口。
(2)能愿动词+名词。
沛公欲王关中。
(《鸿门宴》)“王”前带能愿动词“欲”。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文言文词类活用汇总(共八类)
高考语文文言词类活用一、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活用为动词有以下几种情况:(1)名词+宾语籍吏民,封府库。
(登记)(《鸿门宴》)(2)副词做状语+名词江水又东。
(向东流)(《水经注江水》)(3)能愿动词+名词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渡水)(《劝学》)(4)名词+补语沛公军霸上。
(驻扎)(《鸿门宴》)(5)名词充当连动式谓语组成部分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礼士。
(恭敬对待)(《赤壁之战》)(6)叙述句的谓语部分找不到动词或其他词语做谓语中心词,事物名词就活用为动词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四月花。
(开花)(《采草药》)(7)两个名词连用,不存在并列、同位和修饰关系,不带计量意义时,第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来之所敢知。
(做)(《答司马谏议书》)(8)在复句中充当一个叙述性独词分句,名词就活用为动词权,然后知轻重。
(权衡)(《孟子·梁惠王上》)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一般不带宾语,如果带了宾语,就是用作一般动词。
①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说……短处)(《屈原列传》)②亲贤臣,远小人。
(亲近。
疏远)(《出师表》)③素善留侯张良。
(与……友善)(《鸿门宴》)④峨大冠、拖长绅者。
(高戴)(《卖柑者言》)⑤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
(看重。
轻视)(《论贵粟疏》)⑥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尊敬)(《廉颇蔺相如列传》)三、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1)动词活用为名词,即这个动词在句子中具有明显的表示人与事物的意义。
它一般位于句子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有时它前面有“其”字或“之”字。
①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到达的人)(《游褒禅山记》)②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出产的东西。
收入的东西)(《捕蛇者说》③惧有伏焉。
(埋伏的军队)(《曹刿论战》④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
(拥有的东西)(《捕蛇者说》)(2)和动词活用为名词一样,活用为名词的形容问般位于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有时它前面有“其”子,“之”字或数词。
2020年语文答题技巧(文言文阅读专页)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文言文阅读专页)二、文言文阅读(口诀:务求甚解,又不求甚解)一:读懂选文选文多数是人物传记,所以在阅读的时候注意总结文章涉及到几个人,他们之间什么关系,每个人都做了什么事。
如果人物多且关系复杂时,可以单列一个人物关系表。
叙事性的文章要顺着原文事件的发展脉络理解。
注意文段后的注释,很多时候有提示作用。
对文段中的人名、地名、官名、物名、典章等要尽可能地排除,不受其干扰。
参看最后一个文言选择题,对文章进行翻译。
有的时候可以跳出文章,按常理推断文章的发展或所讲的道理。
人物传记的结构特点:(1)介绍人物身世,概述人物性格;(2)讲述具体事例,图解性格特点;(3)直接间接评论,表明作者观点。
二:答题技巧(1)先读最后一道题目,了解大致内容和主要事件。
(此题若是“选择正确的一项”则除外)(2)然后带着“何人?”、“何时何地做何事?”、“结果怎样?”、“为什么?”等问题对文段用心地默读文章,以“事件”为依据对文章分层,理清文章思路。
(3)遇到实在不懂的字词,不必着急,同时必须用?或其他记号来提示自己放放先读下文,也许过后联系上下文进行推导自然能明白,或者可以到题目中去找答案。
预备知识一:官位变迁及官吏行为词:文言文中关于职务升降的词语:1.表被任以官职的:征、辟、察、举、召、荐、进、称、补、作、表、为、就2.表官职变化的:(1)表任命的:授、拜、除、封;(2)表提升的:擢、拔、陟、升、迁。
(3)表调动的:调、徙、转、改、放、出、出官;(4)表降职的:左迁、迁谪、谪、逐、贬、诎(黜)(5)表罢免的:夺、黜、罢、免、去、废、蠲;(6)表恢复的:复、还(7)表兼代的:兼(表兼任);领(兼代);权,行,假,署(代理);(8)表辞去的:辞、致政、告退、退、归故里(9)跟俸禄有关的:俸、禄、秩、饷(10)知(典、主)视事用事下车(伊始)掾丞洗沐乞骸骨致仕常见职官的文言用词:武官:一般称呼为将军、尉、将、司马、节度使、掌书记、参谋、参军等。
2020高考专题复习·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
词类活用 特殊句式
导
【学习目标】 1、理解和把握词类活用的特点 2、掌握文言特殊句式的判断方法 3、复习和巩固《过秦论》中重要的字、词、句 【学习重点】 1、理解和把握文言词类活用的特点 2、掌握文言特殊句式的判断方法 【学习难点】 掌握常见的文言词类活用
思
【交流】宾语前置的翻译一定要将倒装语序调整为正常语序, 然后再进行翻译。尤其是宾语前置句子的三种情况要注意识别, ①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时,宾语往往提前;②疑问句中代词做 宾语(谁、胡、何、安、焉等)时,宾语往往也提前;③有宾 语前置标志词“之”或固定句式“唯……是……”等标志时, 宾语往往前置。
4、不解定语后置
六.动词使动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其发出者是后面的宾
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这就是动词的使动用法。如:“项伯 杀人,臣活之”中的“活”,就是使……活命的意思。 ①外连横而斗诸侯 斗:让……争斗 ②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 屈:使……弯腰 ③以夭梅病梅为业 夭、病:使……弯曲,使……生病 ④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鸣:使……发出声音 ⑤李牧连却之 却:使……退却 ⑥中军置酒饮归客 饮:使……饮酒 ⑦生死而肉骨 ⑧惊天动地 ⑨可烧而走也 ⑩焉用亡郑以陪邻 《左传》 ⑪既来之,则安之。
【例】是非真能好古也,特与庸俗人同好而已。
误译为:是不是真能爱好古物,只不过与庸俗人趣味相同罢了。
【分析】此句是以“非”作标志的否定判断句。“是非”不是一个词,应该 “是”是代词“这”,“非”是表判断,“不是”;在翻译时必须将其译 成“……不是……”的格式,
即:这不是真能爱好古物,只不过和庸俗人趣味相同罢了。
二.名词用作动词 现代汉语中,名词是不会直接带宾语的,但文言文中却经常
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之常见文言词类活用
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之常见文言词类活用
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之常见文言词类活用
常见文言词类活用:
1、名词的活用:
(1)名词活用为动词:如“左右欲刃相如”(刃:杀)。
(2)名词活用为使动:有“使……成为……”的意思,如:“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3)名词活用为意动:有“把----当作---”的意思,如:“稍稍宾客其父”、“粪土当年万户侯”
(4)名词活用做状语:A.表特征状态,如“一狼犬坐于前”、“常以身翼蔽沛公”。
B>表态度、方式,如“吾得兄事之”。
C.表工具,如“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D.表处所,如“相如廷斥之”。
E.表趋向,如“操军破,必北还”。
F.表频率,如“岁赋其二”。
2、形容词的`活用:
①形容词活用做名词:如“斫其正,养其旁条”、“四美具,二难并”。
②形容词活用做动词:如“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敌人远我,欲以火器困我也”。
③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如:“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认为-----怎么样。
)
④形容词使动用法:“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使――明显);
3、动词的活用:
①动词的使动用法:“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使-----来)
②动词活用为名词,如“则其至又加少焉”、“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完整版)高中文言文词类活用归纳总结
高中文言文词类活用归纳总结一.使动用法(一)名词活用为使动1.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鸿门宴》王,使动用法。
使……称王。
2.欲辟土地,朝秦楚。
《齐桓晋文之事》朝,使……朝见。
3.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鸿门宴》王,使……做大王。
4.足以荣汝身。
《孔雀东南飞》荣,使……荣耀。
(二)动词活用为使动1.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腾”“起”用做使动词:使蛟龙腾空,使凤凰飞起)《滕王阁序》2.川泽纡其骇瞩(骇,使动用法。
使……吃惊)《滕王阁序》3.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屈”“窜”,用作使动。
“使……受屈”,“使……逃匿”)《滕王阁序》4.李牧连却之(却:使……退却;击退)《六国论》5.焉用亡郑以陪邻?《烛之武退师》亡,使……灭亡。
6.项伯杀人,臣活之。
《鸿门宴》活,使动用法。
使……活。
7.乘犊车,从吏卒。
《赤壁之战》从,使……跟从。
8.可烧而走也。
《赤壁之战》走,使……逃跑。
(三)形容词活用作使动1.危士臣,构怨于诸侯。
《齐桓晋文之事》危,使……危险。
2.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报任安书》辱,使……受辱。
3.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
《孔雀东南飞》荣,使……荣耀。
二.意动用法(一)名词活用为意动1.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师说》师,以……为老师。
2.侣鱼虾而友麋鹿。
《前赤壁赋》侣,以……为伴侣;友,以……为朋友。
3.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师说》师,以……为老师。
(二)形容词活用为意动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邹忌讽齐王纳柬》美,认为……美丽。
2.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师说》耻,以……为耻。
3.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师说》耻,以……为耻。
4.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师说》耻,以……为耻。
5.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鉴:以……为鉴;借鉴)《阿房宫赋》6.渔人甚异之。
《桃花源记》异,认为……奇怪。
三.动词活用为为动词1.伏清白以死直兮,故前圣之所厚。
2020高考语文第一编 第3讲 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
高考对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不单独命制考题,往往将其隐含 在翻译题目中考查。这种隐性的考查方式,要求考生熟练掌握各 种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迅速准确解答题目。本部分我们将细致 讲解《考试说明》规定的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的表现形式,各种 词类活用和句式的翻译方法与技巧,并借助课文中的熟悉例句帮 助考生理解和掌握,为解答翻译题奠定坚实的基础。
2.表示动作行为的方位、地点,译为“在……” “向……”“从……”。如上面“廷”“上”“下”“间”。
3.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译为“每……”“在……” “一……比……”。如上面“旦”“暮”“日”。
返回
(二)名词活用作动词 在现代汉语中,名词是不会直接带宾语的,但在文言 文中却经常出现名词直接带宾语的现象,这就是名词活用 作了动词。活用以后,名词变成了相应的动词。在翻译时 应把活用的名词翻译为相应的动词。
[规律总结]
返回
1.动词前有代词“其”作定语。如上面“见”。 2.动词前有代词“之”作定语或用作助词。如上面“出” “入”。 3.动词处于主语或宾语的位置。有时动词前面没有“其” “之”,但是这些动词依然具有明显的表示人或事物的意义,同 时处于句子的主语或宾语的位置,这样的动词要活用为名词。如 上面“赐”。 4.两个动词连用,如果不是连动关系,那么后一个动词 要活用为名词。如上面“亡”“北”。 (二)动词的使动用法 动词的使动用法,即谓语动词对它的宾语含有使它怎么样 的意思。
返回
[考点感悟]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词义,并总结这些词使用的规律。
(1)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鸿门宴》) (2)徐孺下.陈蕃之榻(《滕王阁序》)
释义:使……为王 释义: 使……放下
(3)既东封.郑(《烛之武退秦师》)
高考文言文常考的6类词类活用现象
高考文言文常考的6类词类活用现象词类活用是指甲类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备了乙类词的语法特征,进而产生出某一新的意义的语法现象。
我们重点分析以下六种情况:1.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1)动词的使动用法。
动词的使动,对宾语含有“使它怎样”或“使它成为什么”的意味,“使动”必须使宾语所代表的事物发生变化。
在古代汉语里,动词的使动用法一般只限于不及物动词。
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用于使动时,后面就带有宾语。
如: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廉颇蔺相如列传》)使之归。
“归”,动词的使动用法。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石钟山记》)使(之)鸣。
“鸣”,动词的使动用法。
(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是使宾语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如:工师得大木,则王喜……匠人斫(zhuó)而小之,则王怒。
(《孟子·梁惠王下》)“小之”是“使它小”的意思。
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居为奇货。
(《促织》)“昂其直”是“使其直昂(抬高)”的意思。
(3)名词的使动用法。
令尹南辕反旆。
(《左传·宣公十二年》)“南辕”是“使车辕向南”的意思。
以膏泽斯民。
(《答司马谏议书》)“膏泽”,名词,恩德,带宾语,作动词,为“使……得到好处”的意思。
2.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意动就是形容词、名词带宾语,主观上对宾语含有“感到它怎样”或“把它看作什么”的意味。
(1)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尽心上》)“小鲁”,感到鲁国很小;“小天下”,感到天下很小。
(2)名词的意动用法。
侣鱼虾而友麋鹿。
(《赤壁赋》)“侣鱼虾”,以鱼虾为伴侣;“友麋鹿”,以麋鹿为朋友。
3.名词作一般动词(1)名词带宾语。
籍吏民,封府库。
(《鸿门宴》)“籍吏民”即登记百姓户口。
(2)能愿动词+名词。
沛公欲王关中。
(《鸿门宴》)“王”前带能愿动词“欲”。
高考语文古诗词的词类活用汇总
高考语文古诗词的词类活用汇总词类活用6大类型主要有:1、名词活用为动词。
2、动词活用为名词。
3、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4、数词活用为动词。
5、名词用作状语。
6、形容词作名词。
一、名词作状语与文言散文一样,古诗词中的名词作状语,就是将名词放在谓语中心语动词的前面,让它修饰、限制后面的中心语动词。
依据状语的语法性能,处在状语位置上的名词,其实已变成了副词,因此名词作状语亦称名词活用为副词作状语,表示各种形态。
例: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曹操《短歌行》)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杜甫《石壕吏》)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上例中句是方位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的趋向,意思为“向南”;句是名词作状语,表示时间,意思为“在夜里”;句是名词作状语,表示比喻,意思是“像灰一样”“像烟一样”。
二、名词活用为动词在古诗词中,名词活用为动词的现象随处可见。
我们知道,古诗词是以精练的语言传达丰富的意蕴,协调优美动人的韵律和节奏,以达到精警传神,动人心魄的艺术效果的。
把名词放在特殊的条件下,使之活用为动词,正是使古诗词语言灵动、精彩、传神的有效途径。
在鉴赏活动中,我们必须抓住这些“特殊的条件”,才能准确理解并解释这些活用的词语。
例: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雨”,读作yu,破音异读。
依据名词前有能愿动词“欲”,该名词活用为动词的活用条件,“雨”字由名词活用为动词“下雨”。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客”,原意是名词“宾客”,此与“京华”构成了动补关系,活用为动词“客居”。
三、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形容词,按其语法性能是不能带宾语的。
但是如果它处在谓语中心语的位置上,带上了宾语,与宾语构成了动宾关系;或者后有补语,并与补语构成了动补关系;或者与前面的主语构成了主谓关系,则此形容词即活用为一般动词。
例: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李白《送友人》)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啼泪满衣裳。
2020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第3讲: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教学案
2020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学案《文言文阅读第3讲: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考点一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是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的某种新的语法功能,而这种语法功能与现代汉语相比具有明显的不同。
词类活用主要包括名词的活用、动词的活用、形容词的活用3大类。
(一)名词作状语在现代汉语中,普通名词是不能直接修饰谓语动词作状语的,而古代汉语中的普通名词直接作状语却是相当普遍的现象。
凡谓语前面的名词如果不是主语,则必然活用作了状语。
[考点感悟]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词义,并总结这些词使用的规律。
(1)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鸿门宴》)释义:像翅膀一样(2)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劝学》) 释义:向上;向下(3)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释义:用箕和畚(4)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释义:在朝廷上(5)沛公已去,间.至军中(《鸿门宴》) 释义:从小路(6)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陈情表》) 释义:一天比一天(7)吾得兄.事之(《鸿门宴》) 释义:像对待兄长一样(8)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木兰诗》) 释义:在早晨;在傍晚[规律总结]1.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工具与方式,译为“像……一样”“用……”。
如上面“翼”“兄”“箕畚”。
2.表示动作行为的方位、地点,译为“在……”“向……”“从……”。
如上面“廷”“上”“下”“间”。
3.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译为“每……”“在……”“一……比……”。
如上面“旦”“暮”“日”。
(二)名词活用作动词在现代汉语中,名词是不会直接带宾语的,但在文言文中却经常出现名词直接带宾语的现象,这就是名词活用作了动词。
活用以后,名词变成了相应的动词。
在翻译时应把活用的名词翻译为相应的动词。
[考点感悟]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词义,并总结这些词使用的规律。
(1)沛公军.(于)霸上(《鸿门宴》) 释义:驻扎、驻军(2)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醉翁亭记》) 释义:命名(3)沛公欲王.关中(《鸿门宴》) 释义:称王(4)范增数目.项王(《鸿门宴》) 释义:使眼色(5)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桃花源记》) 释义:做标记(6)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 释义:游水(7)籍.吏民,封府库(《鸿门宴》) 释义:登记[规律总结]1.两个名词(或后一个为代词)连用,句中又无作谓语的动词,则前一个名词活用作动词。
高考文言文句式及用法总结
高考文言文句式及用法总结(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高考文言文句式及用法总结文言文句子翻译,是学习文言文的主要训练方法之一,以下是本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有关高考文言文句式及用法总结,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2020高考文言文考点复习:词类活用
高考文言文考点复习: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是指甲类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备了乙类词的语法特征,进而产生出某一新的意义的语法现象。
我们重点分析以下六种情况:1.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1)动词的使动用法。
动词的使动,对宾语含有“使它怎样”或“使它成为什么”的意味,“使动”必须使宾语所代表的事物发生变化。
在古代汉语里,动词的使动用法一般只限于不及物动词。
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用于使动时,后面就带有宾语。
如: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廉颇蔺相如列传》)使之归。
“归”,动词的使动用法。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石钟山记》)使(之)鸣。
“鸣”,动词的使动用法。
(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是使宾语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如: 工师得大木,则王喜……匠人斫(zhuó)而小之,则王怒。
(《孟子·梁惠王下》)“小之”是“使它小”的意思。
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居为奇货。
(《促织》)“昂其直”是“使其直昂(抬高)”的意思。
(3)名词的使动用法。
令尹南辕反旆。
(《左传·宣公十二年》)“南辕”是“使车辕向南”的意思。
以膏泽斯民。
(《答司马谏议书》)“膏泽”,名词,恩德,带宾语,作动词,为“使……得到好处”的意思。
2.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意动就是形容词、名词带宾语,主观上对宾语含有“感到它怎样”或“把它看作什么”的意味。
(1)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尽心上》)“小鲁”,感到鲁国很小;“小天下”,感到天下很小。
(2)名词的意动用法。
侣鱼虾而友麋鹿。
(《赤壁赋》)“侣鱼虾”,以鱼虾为伴侣;“友麋鹿”,以麋鹿为朋友。
3.名词作一般动词(1)名词带宾语。
籍吏民,封府库。
(《鸿门宴》)“籍吏民”即登记百姓户口。
(2)能愿动词+名词。
沛公欲王关中。
(《鸿门宴》)“王”前带能愿动词“欲”。
高考语文文言文词类活用基础知识整理
高考语文文言文词类活用基础知识整理词类活用的考点有很多种,文言文的古词运用非常的多样,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考语文文言文词类活用基础知识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高考语文文言文词类活用基础知识整理使动用法使动用法,是指“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①使动用法中的谓语动词本来就是动词,有的是由形容词、名词变来的。
由于原来的词类不同,活用作使动的时候,它们所表示的语法意义也不完全相同。
”(一)动词的使动用法所谓动词的使动用法,顾名思义,就是“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并不实行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宾语所代表的事物实行这个动作。
”②在古代汉语中,不及物动词常有使动用法。
例:1、焉用亡郑以陪邻?(《烛之武退师》)亡,使……灭亡。
2、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
(《过秦论》)亡,使……灭亡。
3、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滕王阁序》)屈,使……委屈;窜,使……逃窜。
4、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六国论》)却,使……退却。
5、近以钟罄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石钟山记》)鸣,使……鸣叫。
6、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
(《病梅馆记》)复,使……恢复;全,使……保全。
7、宁许以负秦曲。
(《廉颇蔺相如传》)负,使……承担。
8、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廉颇蔺相如传》)归,使……回去。
9、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鸿门宴》)从,使……跟从。
10、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齐桓晋文之事》)朝,使……朝见。
11、项伯杀人,臣活之。
(《鸿门宴》)活,使……活下来。
1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伶官传序》)兴,使……兴盛;亡,使……灭亡(二)、名词的使动用法所谓名词的使动用法,就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例:1、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滕王阁序》)下,使……放下来。
2、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鸿门宴》)王,使……做大王。
高考文言文词类活用及文言句式 PPT精品课件
省 略 句
2.省略谓语。
(1)、择其善者而从之,( 择 )其不善者而改之
(2)、一鼓作气,再( 鼓 )而衰,三( 鼓 )而竭。
3.省略宾语。
(1)昔者先王以( 之)为东盟主。
(2)与(客)坐谈,问之客曰
4.省略介词。
将军战( 于 )河北
1.“于”表被动 ⑴而君幸于赵王 ⑵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马上练一练(请你指出活用的类型)
• • • • • • • • • • • • • • • • ①籍吏民,封府库 籍:登记,名词活用为动词 ②火尚足以明也 明:照明,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敌:攻击,名词活用为动词 ④渔人甚异之。 异:觉得很奇怪,以……为异,意动用法 王:统治,名词活用为动词 ⑤沛公欲王关中 ⑥有泉侧出 侧:从侧面,名词活用为状语 目:示眼色,名词活用为动词 ⑦范增数目项王。 水:游泳,名词活用为动词 ⑧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⑨项伯杀人,臣活之。 活:使……活,使动用法 斗:使……争斗,使动用法 ⑩外连横而斗诸侯 ⒒好游者不能穷也。 穷:走到尽头,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12、而其见愈奇。 见:所见到的景象,动词活用为名词 13、乃我困汝。 困:使……处于困境,使动用法 14、头发上指。 上:向上,名词活用为状语 15、吾得兄事之。 兄:像兄弟一样,名词活用为状语 16、手巾掩口啼 巾:(用手巾),名词活用为状语。
一、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 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 的句子。
应满足以下三Biblioteka 条件:1.涉及事物的性质、情况或事物之间关系。 2.要作出判断。 3.是个句子(表肯定或否定)。
常用判断句式
1、用“者”或“也”表判断 “......者,......也。”
2020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
第3讲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一、词类活用在古代汉语中,某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可以灵活运用,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在句中充当其他类词。
词的这种临时的灵活运用,就叫做词类活用。
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的类型有:1.名词作状语训练1.试标出下列各句中名词活用作状语的词,并翻译句子。
(1)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滕王阁序》)雾、星译文:地大物博的洪州城中英俊的人才像浓雾密布一样到处都是,像流星飞奔一样(为国家的政事而奔波)。
(2)函封之。
(《荆轲刺秦王》)函译文:用匣子装好封上。
(3)而相如廷叱之。
(《廉颇蔺相如列传》)廷译文:我蔺相如敢在秦的朝廷上呵斥他。
(4)吾得兄事之。
(《鸿门宴》)兄译文:我要像对待兄长一样侍奉他。
(5)发尽上指冠。
(《荆轲刺秦王》)上译文:头发向上顶起了帽子。
(6)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日译文: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多次对自己检查反省。
[规律总结]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如1句的“雾、星”),译时加“像”;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或方法(如2句的“函”),译时加“用”;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如3句的“廷”),译时加“在”或“从”;表示动作行为的态度(如4句的“兄”),译时加“像对待……一样”;表示动作行为的方位(如5句的“上”),译时加“向”或“对”“到”;表示动作行为的频率(如6句的“日”),译时加“每”或“一……比……”。
2.名词作动词训练2.试标出下列各句中名词活用作动词的词。
(1)①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 王②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师说》)第二个“师”③君子不齿(《师说》)齿[规律总结]名词前有副词(“不”“已”“相”等),该名词活用为动词;因为在汉语中,副词不能修饰名词,若修饰了,则该名词活用为动词。
(2)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水②左右欲刃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刃③云青青兮欲雨(《梦游天姥吟留别》)雨④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京口北固亭怀古》)饭[规律总结]能愿动词(指“能”“可”“欲”等动词)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
2020届全国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之词类活用
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用法是指 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是指一部分 实词(也有个别虚词)在一定的 条件下临时改变原来所属那类词 的语法功能而作另一类词用的现 象。识别词类活用主要根据上下 文,从语法角度去分析。
定主状谓补定宾
名词 名词 代词 代词 形容词 数量短语
副词 动词 形容词 形容词 介宾短语
副词 形容词 数量短语
规律3:只有动词能带宾语和介宾补语,所以,如果名词 后紧接代词或处所名词、介宾短语,即可判断它是活用成 了动词。 名词 + 介词结构 名词+ 代词
规律4:名词前面有副词或能愿动词,名词活用为动词。 能愿动词 +名词 ( ★“能、欲、愿、足、可”)
规律5:副词特别是否定副词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
副词+名词( ★“不、弗、数、皆、已、未”)
(《盐铁论·相刺》)
而”是个连词,通常是用来连接动词或动词短语,也
可用来连接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的短语,但文言文中却不能
直接连接名词,如果出现了这种情况,后面的一个名词通
常就要活用为动词,所以,上三例中的
“国”:使异姓立国 “西”:向西进发
“衣”:有衣穿,都活用做动词。
规律8:两个名词用“而”连接时,后一个名 词活用作动词。
的 ● 为动用法
活 ●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词活用作动词
名 词
名词 活用为
意动
名词 活用为
动词
名词 活用为
使动
名词 活用作
状语
名词 活用为
动词
名词处在了 动词应该处的 位置上。
1、名词+宾语 2、副词作状语 +名词 3、能愿动词 +名词 4、名词+补语 5、“所”+名词
2020届全国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文言文之词类活用
何谓词类活用
通用版2020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第二步第3讲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讲义
第3讲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一、词类活用分类练词类活用是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的某种新的语法功能.而这种语法功能与现代汉语相比具有明显的不同。
词类活用主要包括名词的活用、动词的活用、形容词的活用3类。
一名词的活用1.名词作状语凡是谓语前面的名词如果不是主语.则必然活用作了状语。
文言文中名词后面带了宾语.该名词活用作了动词。
名词用作使动词.是指这个名词带了宾语.并且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变成了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名词用作意动词.是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作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1.动词用作名词当这个动词在句子中具有明显的表示人与事物的意义时.即活用为名词。
动词的使动或为动用法一般只限于不及物动词。
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用于使动或为动时.后面就可以带宾语。
1.形容词用作名词当形容词处在句中主语或宾语的位置.它已不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或特征.而是表示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的人或事物时.即活用为名词。
指形容词带宾语后.具有了动词的性质.它和宾语的关系是动宾关系。
形容词带上宾语后.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这就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就是把形容词放在宾语前面.表示主观上认为(觉得)宾语所表示的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二、文言句式分类练《考试说明》明确规定需要掌握的4类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文言句式是: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省略句。
(其他如状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固定句等.《考试说明》虽未作明确要求.但也需要掌握)对于文言句式的考查往往在断句题中有涉及.更是文言文翻译的重要采分点之一.这就要求考生熟练掌握文言句式的特点及翻译方法.以便迅速准确翻译句子。
(一)判断句——分清类别.添加成含有“是”的句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楚俗信巫不信医.自三代以来为然.今为甚。
凡疾不计久近浅深.药一入口不效.即屏.去。
2020年高考语文文言文7种词类活用法汇总解析范文.docx
词类活用在古代里,某些,主要是,可以按照一定的言灵活运用,在句中改它的功能,即改原来的性。
古活用,常的主要有:1.名作2.名作状3.形容作4.、形容活用名5.使用法6.意用法7.数有也活用高中段必掌握的活用知有:(一)名作,有以下几种情况:1.后有或。
“朝服衣冠”服,穿戴“沛公霸上” ,,2.前有副或能愿。
“二月草已芽”,芽“三汝,莫我肯德” ,德,感激3.用“而” 接,一端是,另一端的名常活用。
“蹄而之”,用脚踢“ 王复引兵而”,向“男耕而食,女而衣” ,穿衣4.两个名用,其中一个通常活用。
“面山而居”,面着“春人,夏雨雨人” ,吹拂,滋5.句子部分找不到或其他作中心,事物名活用。
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四月花”名作的法是:(1)+名,如( 2)介 +名+,用蹄踢( 3)成,如德,感激一狼洞其中 ( 《狼》 ) 洞:“打洞”卒中往往,皆指目(《涉世家》)目:用眼睛看小信未孚,神弗福也(《曹》)福:福,保佑(二)名作状,有以下几种情况:1.表示作行的特征、状,“像⋯⋯一”“有狼当道,人立而啼” ,像人一“少,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
《狼》犬:像狗一地坐。
2.表示作行的度、方式。
“用待⋯⋯的方式”“ 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用待客人的方式“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者”3.表示作行的工具、手段、依据。
“用⋯⋯”,“好事者船以入”,用船“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箕畚:用箕畚。
4.表示作行的依据。
“按照⋯⋯”“予分当引决”,按照道理“其必不敢留君”,按照那情5.表示作行的所、向。
“在、从、向、往⋯⋯”“ 吴会,西通巴蜀” ,《隆中》西:向、向西。
“卒廷相如”,在朝廷上“ “至中” ,从小路“草行露宿” 6.表示作行的、率。
“在、当、每⋯⋯”“ 公兵不百万”,当“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每天“日扳促永于邑人” 《仲永》日:“天天”、“每天”的意思。
(三)形容作,有以下几种情况:1.后面有。
“ 臣,小人”,近,疏“山多石,少土”,有多,少有“素善留侯良”2.前面有能愿。
高考文言文词类活用
名词 活用作 状语
现代汉语里,普通名词 是不能直接作状语的,而古 代汉语中普通名词直接作状 语却是相当普遍的现象。动 词前面有名词,如果此名词 不是句子的主语,一定活用 作状语。
2020/6/6
构成方式
• ①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 ②常以身翼蔽沛公 • ③席卷天下、囊括四海 • ④狐鸣而曰:“大楚兴,陈胜王。” • 犬,蔽,席,囊,狐,译为像……一样
住的馆舍 • (罾,捕捉)于是用丹砂在绸子上写“陈胜称
王”,放在别人所捕捉的鱼的肚子里。 • 所+动词=名词性短语
• 规律五:所字结构中所+名词,名 词活用为动词
2020/6/6
• 衣冠而见之《冯谖客孟尝君》 • 扣弦而歌《赤壁赋》 • 衣冠,名作动,穿上衣服戴上帽子 • 歌,名作动,歌唱。 • 规律六:名词前后用“而”与动词
规律一:动词后面紧接形容词,且之后无名词或 名词性短语,那么活用名词
2020/6/6
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长,短,长处;短处。 贤,品德才能 固,坚固的地势 (之,其)代词+名词
规律二:形容词之前用代词之,其进行 修饰,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2020/6/6
• 四美具,二难并 • 世所谓“竹林七贤”
意动用法的翻译图示
主语
具 有
谓语中心语
宾语
认 为
例如:一人横行天下,武王耻之。(《孟子·梁惠王下》)
[译文:纣王一个人在天下横行霸道,武王认为这是羞耻。]
2020/6/6
形容词 动词 意动
渔人甚异之。 译:对……感到奇怪 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译:以……为羞,对……感到羞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 译文: (4)以乱易整,不武。(《烛之武退秦师》) 译文:
答案:(3)如今的形势是人家好像是切肉的刀和案板,我们好像是鱼肉。(4)用 混乱相攻取代联合一致,这是不符合武德的。
(二)被动句 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 动者、施事者。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 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形式
例句
用判断句表示比喻的手法。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荀子·王制》)
在因果关系的复句中,把带 “也”的判断句放在表示结 果的分句之后来说明原因。
① 吾 妻 之 美 我 者 , 私 我 也 。 (《 邹 忌 讽 齐 王 纳谏》) ②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 (《阿房宫赋》)
用判断句的形式表达较复杂 ①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形式
省略 主语
例句 ①沛公军霸上,(沛公)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承前省略主语) ②(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蒙后省略主语) ③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今日之事)甚急!”(《鸿门宴》)(对话省 略主语)
省略谓语
省略宾语 省略介词 省略兼语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承前省略谓语) ②因跪请秦王(击缶)。秦王不肯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蒙后省略 谓语) ①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之)以事。(《鸿门宴》)(省略动词 宾语) ②竖子不足与(之)谋!(《鸿门宴》)(省略介词宾语) 列坐(于)其次。(《兰亭集序》) 使(之)快弹数曲。(《琵琶行》)
解析:B B项是肯定判断,ACD项都是否定判断。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译文: (2)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陈情表》) 译文:
答案:(1)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给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2)我的辛 酸苦楚,并不仅仅是蜀地的百姓及益州、梁州的长官所能看见明白知晓的。
【应用体验】 1.下列句子中不是倒装句的一项是( ) A.求人可使报秦者 B.夫晋,何厌之有 C.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D.俨骖 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解析:C C项,为正常语序,没有倒装。 A项,定语后置。B项,宾语前置。D项, 介词结构后置。
2.下列句子中,不属于宾语前置的一项是( ) A.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B.不吾知其亦已兮 C.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D.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句式标志
翻译格式
奈何?奈……何?
怎么办?把……怎么办? 怎么?为什么?
何如?
怎么?怎么样?怎么办?
何以……?
根据什么……?凭什么……? 为什么?怎么会?
何所…
孰与……,与……孰?
跟……比较,哪一个……? 与……相比,谁更……?
何故?
什么原因?为什么?怎么?
(3)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 (4)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过秦论》) 译文:
答案:(3)不如借这个机会厚厚地礼遇他,让他归顺赵国。(4)追击逃走的败 兵,(杀得)败军横尸百万,流淌的血水竟能使盾牌浮起来。
(五)固定句式 固定句式也叫固定结构或凝固结构。它的语法特点就是由一些不同词性的词凝 结在一起,固定成为一种句法格式,表达一种新的语法意义,约定俗成,经久不变。 熟练地掌握这些句式,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快速、正确地翻译文言文非 常有帮助。现将常见的固定句式汇集如下: 1.表示疑问的固定句式
解析:D D项为“止”的宾语省略,其他三项均为介词“于”省略。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苏武传》) 译文: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烛之武退秦师》) 译文:
答案:(1)苏武与副中郎将张胜以及临时充任使臣属吏的常惠等招募士卒和侦 察兵一百多人,一同前往。(2)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 (招待过客)的主人。
【应用体验】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鸿门宴》) 译文: (2)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寡人之于国也》) 译文:
答案:(1)刘邦(对樊哙)说:“刚才出来没有告辞,这怎么办呢?” (2)凭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耻笑别人跑了一百步,那怎么样呢?
(3)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
【应用体验】
1.下列句子中不是被动句的一项是( )
A.为天下笑者,何也 B.而君幸于赵王
C.以其无礼于晋
D.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解析:C “以其无礼于晋”是倒装句。
2.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句形式不同的一项是( ) A.为仲卿母所遣 B.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C.吾属今为之虏矣 D.既自以心为形役
解析:A A项,是“为……所……”表被动,其他三项都是“为”表被动。
答案:(3)你们看廉将军和秦王相比,哪一个厉害?
2.表示反问的固定句式
句式标志 何……哉(也)?
何……为? 何……之有? 如之何……? 岂(其)……哉(乎,耶,邪)? 庸……乎?安……哉(乎)? 不亦……乎? ……非……欤? 顾……哉? 岂独……耶(乎、哉)?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被……
无标志(或省略了“于” 的引进,或主语后用其他 动词表主语被动)
①忠而被.谤。(《屈原列传》) ②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琵琶行并序》) ①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琵琶行并序》) ②戍卒叫,函谷举.。.(《阿房宫赋》) ③帝感.其诚。(《愚公移山》) ④四面竹树环.合.。.(《小石潭记》)
置 奚、曷”等)
③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以“之”或“是”为标志,以加重语气。 ①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爱莲说》)
(“之”“是”无实义)
②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定语 后置
中心词+后置定语+者 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 中心词+之+后置定语 中心词+而+后置定语+者
①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师说》) ②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 ①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 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 ①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 ②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劝学》)
特例:有些判断句并不表示判断,也就是说,它们的主语和谓语并不是同一事物 或同一类别。这种特例有三种形式。
(《游褒禅山记》)
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
……乃…… ……则…… ……即…… ……皆…… ……固…… ……诚……
……耳
……为……
……是……
……非……(否定判断)
①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③梁父即.楚将项燕。(《史记·项羽本纪》) ④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归去来兮辞并序》) ⑤固.不如也。(《鸿门宴》) ⑥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⑦此亡秦之续耳.。.(《鸿门宴》)
形式 ……者,……也
……者也 ……也
……者,…… ……,……
例句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②亚父者.,范增也.。.(《鸿门宴》) ①莲,花之君子者.也.。.(《爱莲说》) ②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 ①邻之厚,君之薄也.。.(《烛之武退秦师》) ②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应用体验】 1.下列句子中不是省略句的一项是( ) A.欲以击柱 B.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C.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 D.商人重利轻别离
解 析 :D A项,介词宾语省略。B项,谓语省略。C项,介词省略。D项,为一般 句式。
2.下列句子中,不属于介词省略的一项是( ) A.见燕使者咸阳宫 B.今君乃亡赵走燕 C.狗吠深巷中 D.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学案3 掌握五种文言句式和六类词类活用
一、掌握五种文言句式 文言句式,一般指的是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的某些特殊的句式。 这种句式常见的有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等。文言句式,一般不单 独设题,但掌握有别于现代汉语的常见文言句式,是文言文阅读所必需的能力。 如果忽略了文言句式,往往会在文意理解、句意把握、语句翻译中出现偏差甚 至错误,导致失分。 (一)判断句 文言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作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 子。常见文言判断句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答案:(3)我实在是怕被大王欺骗而对不起赵国。 (4)自己也死在人家手里,被天下人耻笑,这是什么原因呢?
(三)倒装句 文言文中,句子的语序与现代汉语语序不同,这就是古汉语中所谓的倒装句。倒装句有下 面几种情况:
形式
例句
主谓倒置
①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②贤哉,回也!(《<论语>十二章》)
的内容。
②“离骚”者,犹离忧也。(《屈原列传》)
【应用体验】
1.下列句子中不是判断句的一项是( )
A.是寡人之过也
B.汝是大家子
C.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D.客有吹洞箫者
解析:D “客有吹洞箫者”是定语后置句。
2.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句形式不同的一项是( ) A.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B.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C.非我也,兵也 D.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句中有否定副词 ①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
“不、弗、未、毋”或否定动词“无”或 ②而莫.之夭阏者。(《逍遥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