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成本管理
战略成本管理的概述
战略成本管理的概述战略成本管理的概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条件下,能否取得竞争优势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取得最大限度的竞争优势是影响企业全局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制定企业成本战略的重中之重。
当竞争的强度不足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发展,或者竞争均势已经形成,竞争者相互都无法击败对手时,励精图治,发展壮大自己便成为企业发展的重点。
一、战略成本管理的含义国际上对战略成本管理的研究是20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的,尽管大家对构建战略成本管理理论与方法体系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在认识上是一致的,但对于战略成本管理的内涵却有些歧义。
在管理理论中,由于对战略解释的侧重点不同,企业战略理论可以归纳为竞争战略学派、资源配置战略学派和目标战略学派。
竞争战略学派的基本观点是,企业战略的重点是确定企业的竞争优势,代表人物是哈佛大学的迈克尔・波特,其所著《竞争战略》和《竞争优势》两书已成为战略研究的经典著作。
书中所提出的通用竞争战略――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目标聚集战略已经成为竞争战略的经典理论。
资源配置战略学派的基本观点是,企业战略是现有资源和计划资源的配置,以及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基本模式,这一观点的核心是资源配置。
目标战略学派的基本观点是,企业战略的主题是确定和实施企业的长期目的和目标,认为战略是由目标、意志以及为达到这些目的而制定的方针、计划所构成的一种模式。
按照战略的本义来判断,上述三类观点分别强调了在不同环境、不同条件下企业战略的不同侧重点,相互之间并无本质上的差别。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条件下,能否取得竞争优势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取得最大限度的竞争优势是影响企业全局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制定企业成本战略的重中之重。
当竞争的强度不足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发展,或者竞争均势已经形成,竞争者相互都无法击败对手时,励精图治,发展壮大自己便成为企业发展的重点。
此时,企业战略的重点理所当然地转向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合理配置企业资源,谋求企业资源的有效利用方面。
战略成本管理(3篇)
第1篇摘要: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注重成本管理。
战略成本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的成本管理方法,已经成为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本文从战略成本管理的内涵、实施步骤、方法以及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现状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一、战略成本管理的内涵战略成本管理是一种以企业战略为导向,将成本管理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的成本管理方法。
它强调将成本管理与企业战略相结合,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战略成本管理的核心内容包括:1. 成本观念:树立全员成本意识,将成本管理融入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
2. 成本战略:根据企业战略目标,制定相应的成本战略,以实现成本最小化。
3. 成本控制:通过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预测等手段,对成本进行有效控制。
4. 成本创新:以创新为动力,推动企业技术进步、管理优化,降低成本。
二、战略成本管理的实施步骤1. 明确企业战略目标:企业应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制定长远的发展战略,明确战略目标。
2. 分析企业内外部环境:对企业所处的行业、市场、竞争对手等进行全面分析,找出企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
3. 制定成本战略:根据企业战略目标,结合内外部环境分析,制定相应的成本战略。
4. 优化资源配置:合理配置企业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成本。
5. 实施成本控制:通过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预测等手段,对成本进行有效控制。
6. 评估与改进:定期评估成本管理效果,根据实际情况对成本管理策略进行调整和改进。
三、战略成本管理的方法1. 目标成本法:以市场为导向,以产品生命周期成本为目标,通过成本预测、成本分解、成本控制等手段,实现成本最小化。
2. 价值链分析法:分析企业内部各个价值链环节,找出影响成本的关键环节,进行优化和改进。
3. 成本动因分析法:识别影响成本的驱动因素,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等手段,降低成本。
4. 成本效益分析法:分析成本与效益之间的关系,选择最优的成本管理方案。
战略成本管理的目标与方法措施体系
02
战略成本管理的目标
降低成本并提高效率
成本管理目标之一
通过有效的成本管理措施,降低 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提高企业 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根据企业自身所处的行业、市场规模、竞争态势等因素,量身定制 适合企业的战略成本管理方案,确保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和针对性。
方案调整与优化
随着市场环境和企业内部条件的变化,及时对战略成本管理方案进 行调整和优化,保持方案与市场需求的紧密契合。
长期规划
在制定战略成本管理方案时,充分考虑企业的长期发展目标和战略规 划,确保方案有助于推动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战略成本管理与传统成本管理的区别
视角不同:传统成本管理主要关注企业内部的生 产成本,而战略成本管理则从更宽广的视角出发 ,考虑企业内外部环境对成本的影响。
方法不同:传统成本管理主要采用标准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等,而战略成本管理则采用更多元的 方法,如价值链分析、成本动因分析等。
目标不同:传统成本管理以降低成本为主要目标 ,而战略成本管理则更注重通过成本管理实现企 业的战略目标。
战略成本管理的重要性
01
02
03
增强决策支持
战略成本管理为组织提供 全面、准确的成本信息, 有助于管理层做出更明智 的决策。
提升竞争优势
通过分析成本行为,组织 能够识别出潜在的竞争优 势,并制定相应的策略来 加以利用。
促进跨部门协作
战略成本管理强调跨部门 间的协作与沟通,有助于 打破部门壁垒,实现整体 优化。
05
案例分析与实战演练
战略成本管理的内涵
战略成本管理的内涵
战略成本管理是指企业在制定和实施战略时,通过有效管理和控制成本,以实现战略目标的过程。
战略成本管理的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成本控制:战略成本管理的核心是控制成本,即通过降低、优化和管理成本,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利润率。
成本控制可以通过制定预算、设定成本目标、优化生产流程等方式实现。
2. 价值链管理:战略成本管理关注整个价值链的成本,包括原材料采购、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
通过对每个环节的成本进行分析和优化,可以找到降低成本的机会和潜力。
3. 创新成本管理:战略成本管理鼓励企业进行创新,以降低成本并提高效率。
企业可以通过引入新技术、改善生产工艺、优化供应链等方式,实现创新成本管理。
4. 管理会计技术支持:战略成本管理需要借助管理会计技术来支持决策和管理。
例如,成本驱动的预算、绩效评估、成本分析等技术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和控制成本。
5. 绩效管理:战略成本管理与企业的绩效密切相关,通过设定成本绩效指标、制定激励机制等方式,可以激励员工降低成本,并提高企业的绩效。
战略成本管理是一种综合性的管理方法,旨在通过成本控制和优化,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并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利润率。
战略成本管理基本框架
战略成本管理基本框架【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战略成本管理基本框架,包括战略目标的设定与排列、成本结构的分析与优化、绩效评估与激励机制的建立、风险管理与应对策略的制定以及信息系统的支持与完善。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详细阐述,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成本,实现战略目标,提高绩效,并有效应对风险。
本文还介绍了战略成本管理基本框架的实施效果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通过阐述这些内容,可以为企业制定战略成本管理策略提供指导和借鉴,帮助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取得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关键词:战略成本管理、成本管理框架、战略目标、成本结构、绩效评估、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效果评估、发展趋势。
1. 引言1.1 什么是战略成本管理基本框架战略成本管理基本框架是一个组织用来规划、监控和控制成本的结构。
这个框架包括了一系列的战略目标、成本结构、绩效评估、风险管理和信息系统等要素,用来帮助组织实现其长期发展目标。
战略成本管理基本框架的建立能够帮助组织更好地理解和管理成本,从而优化资源的利用,提高效率和盈利能力。
通过设定明确的战略目标和建立合理的成本结构,组织能够更好地控制和降低成本,同时实现更高的利润。
绩效评估与激励机制的建立,可以激励员工积极参与成本管理活动,提高整体业绩。
风险管理和应对策略的制定可以帮助组织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降低潜在风险对成本的影响。
信息系统的支持和完善则能够帮助组织更快速、准确地获取和分析成本数据,为决策提供支持。
战略成本管理基本框架是组织实现长期发展和盈利能力的重要工具,有助于提升整体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1.2 战略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1.提高企业竞争力战略成本管理可以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有效控制资源的使用,从而优化企业运营和生产流程。
通过合理控制成本,企业能够降低产品价格,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2.帮助企业制定长期战略战略成本管理可以帮助企业更清晰地了解自身成本结构,有针对性地进行成本优化,为企业制定长期战略提供参考和支持。
战略成本管理方法
战略成本管理方法战略成本管理是一种重要的管理方法,它可以帮助企业有效地控制成本,提高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需要不断优化成本管理方法,以应对各种挑战。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战略成本管理方法,帮助企业更好地进行成本管理。
首先,成本领先战略是一种常见的战略成本管理方法。
成本领先战略的核心是通过降低生产成本来获得竞争优势。
企业可以通过提高生产效率、优化供应链、降低采购成本等方式来实现成本领先。
同时,成本领先战略也要求企业不断创新,寻求更加高效的生产方式,以保持成本领先地位。
其次,差异化战略也是一种重要的战略成本管理方法。
差异化战略的核心是通过产品或服务的差异化来获得竞争优势,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价格竞争。
企业可以通过提供特色化产品、提高品牌知名度、提升客户体验等方式来实现差异化战略。
在实施差异化战略的过程中,企业需要在产品研发、市场营销等方面进行投入,但可以通过提高产品附加值来获取更高的利润,从而实现成本管理的目的。
此外,价值链分析也是一种重要的战略成本管理方法。
价值链分析可以帮助企业深入了解整个价值链的构成,找到成本管理的关键环节。
通过对价值链的分析,企业可以发现哪些环节存在浪费,哪些环节可以优化,从而实现成本的控制和降低。
价值链分析需要企业全面了解自身的生产流程和供应链,通过对每个环节的成本进行分析,找到最佳的成本管理策略。
最后,精益生产也是一种重要的战略成本管理方法。
精益生产的核心是通过消除浪费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企业可以通过精益生产方法来优化生产流程,减少库存、缩短生产周期,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精益生产需要企业建立起高效的生产团队,倡导全员参与,不断改进的企业文化,以不断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综上所述,战略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不同的战略成本管理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情况。
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市场需求,选择合适的战略成本管理方法,并不断优化和改进,以实现成本的控制和降低,提高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战略成本管理
战略成本管理战略成本管理是一种以战略为导向的成本管理方法,旨在帮助企业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运营效率,并实现长期竞争优势。
本文将探讨战略成本管理的概念、原则以及实施步骤,并通过案例分析展示其在实际运用中的效果。
一、概念介绍战略成本管理是指在制定和执行企业战略过程中,根据战略目标和竞争优势,系统地识别、量化和管理与战略相关的成本因素。
它强调对战略决策的支持,使企业能够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合理配置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战略成本管理原则1. 综合考量:战略成本管理要综合考虑企业的长期目标、市场需求、竞争环境等因素,避免只关注短期效益而忽视战略价值。
2. 紧密结合战略策略:战略成本管理应与企业的战略策略相结合,确保成本分配与战略目标一致,避免资源浪费和低效使用。
3. 强调价值创造:战略成本管理侧重于价值创造,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和业务流程,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取得长期市场优势。
4. 全员参与:战略成本管理需要全员参与,每个员工都应具备财务意识,并在日常工作中注重成本效益,减少浪费和不必要的开支。
三、战略成本管理实施步骤1. 明确战略目标:企业应明确其战略目标,包括市场定位、产品定位、发展方向等,以此为基础进行成本管理。
2. 识别成本因素:通过梳理企业所有成本项目,将其与战略目标相对应,识别出与战略相关的成本因素。
3. 评估成本效益:对于每个成本项目,进行成本-收益分析,评估其对企业战略目标的贡献程度,优先考虑高效益低成本的项目。
4. 设定成本目标:为每个成本项目设定合理的成本目标,与战略目标一致,并将其具体化、可量化,以便监控和评估成本管理效果。
5. 实施成本控制措施: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降低和控制与战略无关的成本,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运营效率。
6. 监控与反馈:建立战略成本管理的监控机制,定期进行成本绩效评估,及时调整战略和成本目标,确保持续改进和适应市场变化。
四、案例分析以某制造企业为例,该企业制定了发展高技术产品的战略目标。
企业战略成本管理
企业战略成本管理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企业要想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和长期的盈利能力,战略成本管理成为了关键。
企业战略成本管理不仅仅是简单的成本控制,而是将成本管理与企业的战略规划紧密结合,以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一、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概念与内涵企业战略成本管理是指企业在制定和实施战略的过程中,对成本进行全面的分析、规划、控制和评估,以支持企业战略的实现。
它强调从战略的高度审视成本,不仅关注企业内部的成本结构,还考虑外部市场环境和竞争对手的成本情况。
其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长期性:关注企业的长期发展,而非短期的成本降低。
2、全局性:从企业整体的角度出发,涵盖各个业务环节和职能部门。
3、外向性:注重对外部市场和竞争对手的分析,以获取竞争优势。
4、预防性:通过提前规划和预防措施,避免不必要的成本发生。
二、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重要性1、增强企业竞争力通过深入了解成本结构和竞争对手的成本情况,企业能够制定更具竞争力的价格策略,提高产品或服务的性价比,从而在市场中脱颖而出。
2、优化资源配置帮助企业识别价值创造环节和非价值创造环节,将有限的资源集中投入到能够为企业带来最大价值的业务活动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支持战略决策为企业的战略规划和决策提供成本方面的依据,如产品定位、市场进入或退出、投资决策等,降低决策风险。
4、促进持续改进不断推动企业寻找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机会,实现成本管理的持续优化。
三、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方法与工具1、价值链分析将企业的各项活动视为一个相互关联的价值链,包括基本活动(如采购、生产、销售等)和支持活动(如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开发等)。
通过分析价值链上各个环节的成本和价值,找出增值和非增值活动,进行优化和改进。
例如,一家制造企业通过价值链分析发现,原材料采购环节存在成本过高的问题。
经过深入调研,发现是采购流程繁琐、供应商选择不合理导致的。
通过优化采购流程、与优质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成功降低了采购成本。
浅谈战略成本管理桑克模式的三大要素
浅谈战略成本管理桑克模式的三大要素战略成本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和控制成本,以实现长期竞争优势。
桑克模式(Sank)是一种常用的战略成本管理方法,它的应用可帮助企业识别成本差异,并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从而最大化实现企业利润。
桑克模式的三大要素包括成本差异、原因和行动。
下面将对这三个要素进行详细阐述。
一、成本差异成本差异是指企业内不同部门、产品和流程之间的成本差异。
桑克模式通过对成本差异的分析和识别来确定哪些领域可以实现成本降低。
成本差异可以分为可控成本差异和不可控成本差异。
可控成本差异是指企业内部可以通过管理控制手段改变的成本差异,如各部门成本差异、产品成本差异等。
可控成本差异主要源于管理决策和行为,通过管理干预,可以改变和优化相应的成本差异。
不可控成本差异是指企业无法直接通过管理手段改变的成本差异,如外部环境变化引起的成本差异、市场价格的波动等。
不可控成本差异对企业来说是不可避免的,但企业可以通过一些策略来减少其对企业利润的影响。
二、原因原因是指造成成本差异的根本原因和要素。
分析成本差异的原因有助于深入了解成本控制的关键因素,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解决问题。
常见的成本差异原因包括技术水平、劳动力成本、管理效率、供应链成本等。
技术水平是造成成本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企业采用不同的技术、设备和工艺,会导致成本的差异。
技术先进的企业往往可以实现生产效率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
劳动力成本也是影响成本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劳动力成本不同,企业可以通过合理配置生产要素和寻找廉价劳动力的方式来降低成本。
管理效率是企业成本差异的重要原因。
合理的管理措施和方法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企业可以通过优化生产流程、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加强质量控制等来提高管理效率。
供应链成本也是造成成本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
供应链的优化可以帮助企业降低采购成本、物流成本和库存成本,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战略成本管理及其主要分析方法
战略成本管理及其主要分析方法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企业要想保持持续竞争优势,有效管理成本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战略成本管理是指企业在制定和实施战略决策过程中,通过合理的成本控制和分析方法,最大限度地降低和控制成本,从而实现竞争优势。
本文将介绍战略成本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其主要分析方法。
一、战略成本管理的重要性战略成本管理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以下是其主要重要性:1. 提高竞争力:有效的成本管理可以降低企业产品或服务的售价,提高产品或服务的性价比,从而增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
2. 实现利润最大化:通过对成本进行精确的计算、分析和管理,企业可以降低不必要的支出,提高利润水平。
3. 加强资源配置:战略成本管理可以帮助企业合理配置资源,避免资源的浪费和重复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4. 优化决策效果:准确分析和控制战略成本可以为企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二、战略成本管理的主要分析方法1. 成本-效益分析(CBA)成本-效益分析是一种常用的方法,用于评估所投资项目的成本和效益。
它通过对投资项目的所产生效益和成本进行定量分析,来评估项目的可行性和优先级。
成本-效益分析不仅可以帮助企业在项目选择时做出明智的决策,还可以为项目实施后的监测和评估提供参考。
2. 目标成本管理目标成本管理是一种根据市场需求和制定的目标利润率来确定产品成本目标的方法。
在目标成本管理中,企业将产品的价格作为起点,从而确定产品成本的上限,并通过不断的技术革新和成本控制措施,逐步降低产品的实际成本,以实现产品成本和价格的平衡。
3. 价值链分析价值链分析是一种用于识别和管理企业价值链上各个环节的成本和效益的方法。
通过将企业的主要活动划分为支持活动和主要活动,价值链分析可以帮助企业识别成本的来源和控制点,并提供改进成本效益的建议。
4. 变动成本分析变动成本分析是一种对成本进行归因的方法。
它通过将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并对变动成本进行逐项分析,帮助企业了解产品或服务的成本结构,并在决策中考虑成本变动对利润的影响。
战略成本管理
战略成本管理
战略成本管理是指企业在制定和执行战略时,通过对成本的管理和控制,实现战略目标最大化的管理方法。
它涉及到全面的成本管理,包括成本定价、成本分析、成本控制等。
战略成本管理的核心思想是将成本管理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紧密结合起来,通过优化和控制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它不仅关注短期的成本控制,更注重长期的战略性成本管理。
战略成本管理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提高竞争力:通过有效管理和控制成本,企业可以降低产品或服务的成本,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2. 优化资源配置:战略成本管理可以帮助企业识别和分析
各项成本,从而优化资源的配置。
通过合理配置资源,企
业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3. 制定战略计划:战略成本管理可以提供企业在制定战略
计划时所需的成本信息和分析,为决策者提供准确的数据
和依据。
4. 改善绩效评估:战略成本管理可以通过成本分析和控制,为企业提供绩效评估的指标和依据。
通过对成本的管理和
控制,企业可以更好地评估和衡量绩效,为战略和管理决
策提供支持。
因此,战略成本管理在企业的发展和竞争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战略成本管理和成本管理有什么区别啊,两个都是财务管理内容里面的价值链分析吗
战略成本管理和成本管理有什么区别啊,两个都是财务管理内容里面的价值链分析吗成本管理的目的就是为企业提供满足其管理所需要的成本信息,而传统的成本管理己不适应口益变化的市场环境和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需要。
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理论的广泛应用,要求成本管理能够为企业战略管理者提供和决策相关的有用的信息,而传统成本管理系统不能满足这一要求。
战略成本管理的核心是“成本优势”,而传统的成本管理的目标是实现“降低成本”,“降低成本”与“成本优势”是有着本质区别的概念,主要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1)战略成本管理的目标不同于传统成本管理的目标。
传统成本管理的目标通常是盲目追求成本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但往往忽略了产品质量下降和顾客满意度下降等弊端,偏离了企业获取竞争优势、谋求快速发展的终极目标。
任何有利于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方法和措施都值得尝试,即使会在短期内增加企业的成本。
(2)战略成本管理突破了传统成本管理的范围。
传统的成本管理侧重于企业内部价值链活动的资源消耗,而没有分析外部环境。
企业处于开放竞争的市场环境中,一系列价值活动受外部条件影响。
传统的成本管理系统难以满足人们对成本信息的需求,这就要求将成本管理的范围扩展到企业外部,既包括外部环境,也包括外部价值链。
(3)战略成本管理拓展了传统成本管理的内容。
传统成本管理只关注显性成本因素,如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管理成本等,而忽略了更具决定性的隐性成本,如企业规模、地理位置、技术等。
战略成本管理要求尽可能挖掘出所有影响成本的关键因素,并通过对关键因素的分析和管理,帮助企业尽快实现战略目标。
(4)战略成本管理和传统成本管理有不同的侧重点。
传统的成本管理,无论是作业成本法和产品成本法,还是标准成本控制和本量利分析法,都是以事后成本管理控制为核心,以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为基础。
从某种程度上说,战略成本管理是一种前瞻性管理,着眼于成本发生之前的战略决策。
高级管理会计(第2版)课件:战略成本管理
• 想改进措施,缩小差距。
END
• 谢谢!技术方法上:
每年或每半年制定一次成本标准
每月制定成本降低目标;
比较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差异分 全年运营持续改善方法;
析
实际成本降低额与目标改善成本比较进
当实际与标准不符时,开展差异调查和 行差异分析;
原因分析
当目标成本降低额未达到时开展调查分
析
控制主体:
控制主体:
认为经理和工程师最具有降低成本的知 认为普通员工最接近生产一线,他们最
• 三种基本战略:成本领先;差异化;聚焦
三、价值链分析
• 企业内部价值链分析: • 研发-设计-制造-营销-配送-售后服务
• 企业外部价值链分析: • 产业价值链分析; • 供应商1-供应商2-本企业-批发商-零售商-消
费者 • 竞争对手价值链分析:
四、战略成本动因分析
• 结构性动因:规模;整合程度;学习溢出; 地理位置;技术
• 围绕战略目标的实现进行成本控制,有的 成本不仅不能控制还需要扩大预算(为了 长期战略目标实现,比如研发方面,质量 方面、信誉方面投入开支等)
二、战略定位分析
• SWOT分析 • 波士顿矩阵分析 • 结合产品生命周期进行战略定位分析
• 关键成功因素CSF分析:成本、时间、质量 三个关键要素集成分析。
• 执行性动因:运营模式;质量管理;员工 能力
五、全生命周期成本会计TLCC
• TLCC, 从摇篮到坟墓的成本管理,从播种到报 废全生命周期过程的成本管理。
• 日本丰田-始终为顾客着想
• TLCC=生产者成本+消费者成本 • 生产成本=研发成本+试制造成本+制造成本+营
战略成本管理
生产经营
外部后勤
市场营销
服务
作业活动
原材料搬运
验收
整理
仓储
库存控制
图:企业的价值活动
以上这五种基本活动和四种辅助活动又可以依据产业特点和企业战略 划分为若干显著不同的活动,而且每一个基本价值活动都能细分为一些相 互独立的作业活动,如上图的内部后勤可进一步分解为五种作业活动。
价值链分析的内容 企业内部价值链分析
③、 控制全面质量管理 大力推广全面质量管理
④、 控制员工对企业的向心力
员工向心力对企业成本的影响有两方面:
一是显性的成本,如物耗高、设备利用率低、 废品率高;
二是隐形成本,员工不团结、情绪低、对企业 漠不关心。
结构性成本动因分析就是分析以上成本驱动因 素对价值链活动成本的直接影响以及它们之间的相 互作用对价值链活动成本的影响,最终可归纳为一 个“选择”问题:企业采用何等规模和范围,如何 设定目标和总结学习经验,如何选择技术和多样性 等,这种选择能够决定企业的“成本地位”。结构 性成本动因分析根据其属性无疑是企业在经济结构 层面的战略选择。
(2)产业价值链分析
将企业与供应商和顾客的关系视为是内部价值 链的延伸,通过促进企业与供应商和顾客的合作关 系,从而获得独特的竞争优势。 有助于合作伙伴通过研究他们共同的价值链发现 共同的机会
加强企业与供应商的联系
供应商的工程师对购买者的技术规格稍加 修改就可以大幅度降低供应商的制造成本, 其结果是导致购买者的加工成本略有增加。 通过共同协作,双方可以确定降低总成本和 分享利润的最佳流程的改进方法。
四、成本动因分析
1、概念 导致总成本发生变化的因素
2、成本动因分类
Kaplan提出了三种不同性质的成本动因:执行性 成本动因、时间性成本动因、实际的成本动因。
战略成本管理及其主要分析方法
战略成本管理及其主要分析方法战略成本管理简介战略成本管理(Strategic Cost Management)是指企业在制定和实施战略过程中,有效管理和控制成本,以实现可持续竞争优势。
战略成本管理不仅关注成本的大小,更注重成本的构成和分配,以及成本与价值的关系。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战略成本管理被视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介绍战略成本管理的主要分析方法。
主要分析方法1. 成本驱动式战略分析成本驱动式战略分析方法是一种通过分析成本驱动因素来引导战略制定的方法。
成本驱动因素是指影响企业成本变化的因素,如材料成本、人工成本、能源成本等。
这些成本驱动因素对企业的战略选择和竞争地位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分析成本驱动因素的变化趋势和对企业的影响程度,企业可以制定出适应市场竞争的战略。
2. 价值链分析价值链分析是将企业的价值创造过程分解为一系列的活动,并通过分析每个活动的成本和价值来确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价值链分析从供应商到顾客的全过程考虑,将企业的活动划分为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营销销售等多个环节。
通过细致的成本分析,企业可以确定关键活动,优化成本结构,并改善价值创造能力。
3. 战略成本定位战略成本定位是指企业根据产品或服务的战略定位和目标市场,确定适当的成本水平。
不同的产品或服务在市场中的位置和定位不同,因此其成本水平也应不同。
通过战略成本定位,企业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来制定具有竞争优势的成本策略,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4. 成本效益分析成本效益分析是通过比较成本和效益的关系来评估战略举措的可行性和收益率。
成本效益分析将战略举措的成本与其预期的效益进行量化和比较,以确定是否值得进行该战略举措。
通过成本效益分析,企业可以合理配置资源,并选择对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战略举措。
结论战略成本管理是企业提高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法。
通过成本驱动式战略分析、价值链分析、战略成本定位和成本效益分析等分析方法的应用,企业可以有效管理和控制成本,提高成本效益,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
什么是战略成本管理
什么是战略成本管理战略成本管理是战略思想在成本管理中的具体应用,是在提高企业竞争优势的同时进行的成本管理,下面店铺为大家整理了关于什么是战略成本管理的文章,一起来看看吧:一、战略成本管理的含义战略成本管理即不仅要降低成本,更要注重与企业的竞争战略相配合以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
具体来说战略成本管理就是适应战略管理的需要,从战略的高度根据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对更广泛的成本实施管理,管理人员运用专门方法提供企业本身及其竞争对手的分析资料,提供从材料的采购,产品生产及销售,顾客服务等一系列作业活动有关的准确的,与决策相关的成本信息,并进行分析与考核,帮助管理者形成和评价企业战略,以有利于企业建立和保持长久的竞争优势。
传统成本管理主要面向过去的事后核算管理,战略成本管理注重监控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制定有效的战略计划,是面向企业未来发展的全局性谋划和决策。
二、现代企业实施战略成本管理的重要性战略成本管理是将企业的成本管理与该企业的战略相结合,从战略的高度对企业及其关联企业的各项成本行为,成本结构实施全面了解、分析、控制,从而为企业战略管理提供决策信息,提高企业竞争优势。
区别于传统的成本管理模式,战略成本管理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一是成本内容不断拓展,企业更多关注的是所处环境及其环境因素对企业的影响,包括企业优劣势、竞争对手的威胁等,并依据自身所处的竞争地位及时调整竞争战略。
二是成本范围不断延伸,从企业内部价值链延伸到企业外部价值链。
三是成本管理手段不断丰富,已超越了传统的格式化的成本报告、成本分析模式,注重定性因素对企业的影响,并利用财务的和非财务的各种成本信息服务于企业管理,促使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促进企业的发展。
三、战略成本管理目标的定位为了克服传统成本管理的诸多缺陷,应建立一个多层次的战略成本管理目标。
因而对战略成本管理目标从以下方面加以定位。
(一)降低成本既要考虑有形成本动因,也要考虑无形成本动因。
降低成本一般通过两种途径实现:一是在既定的经济规模技术条件、质量标准条件下,通过降低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合理的组织管理等措施降低成本,这种途径考虑的是有形成本动因。
战略成本管理的内涵、特点及其基本框架
战略成本管理的内涵、特点及其基本框架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大部分企业都通过降低成本的方式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但是采用成本控制的方式来降低成本所带来的效果并不明显,而且很有可能因为控制成本使得企业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有所下降.从长远来看,一味的实行控制成本并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因此,为了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就必须对企业的成本控制目标进行调整,建立有利于现代企业发展的战略成本管理.一、战略成本管理的内涵及特点1.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内涵现代企业战略成本管理就是企业的管理人员对企业自身和同行业的企业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通过对比对企业自身做出准确的评价,让企业的经营者形成企业管理战略,了解企业自身具有的竞争优势,从而扬长避短,使企业能够更好的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变化,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企业战略成本管理是根据企业已经形成的成本管理体系,按照企业未来的发展要求,而建立的一种适合现代企业发展的一种新的成本管理体系.由于企业所处的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也不同,因此不同地区对战略成本管理的定义也不尽相同.但是企业的战略成本管理都是以战略管理为基础,以成本会计信息贯穿始终,通过对成本会计信息进行科学的统计和分析,将企业的成本管理提升到战略高度,扩大企业的成本管理范围,重视战略成本管理的过程和业绩,使企业的经营者对企业总体的成本支出有一个详细的了解,并进行有效控制,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因此,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关键是在控制成本的同时创造竞争优势.2.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特点(1)战略成本管理的动态性.企业实行战略成本的目的是帮助企业应对市场竞争,因此对于企业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周期性变化极为重视.由于企业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所以不同阶段的战略成本管理有所不同.企业应该根据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及时对战略管理进行调整,使战略成本管理满足企业的需要,这就是战略成本管理的动态性.(2)战略成本管理的长期性.战略成本管理是以企业的长远发展为战略目标,分析企业未来的竞争发展变化,帮助企业在长期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因此,企业战略成本管理并没有固定的时间限制,它与企业长期参与市场竞争休戚相关,因企业发展战略的变化而变化.(3)战略成本管理的全局性.战略成本管理是立足于企业全方位的成本管理,对企业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科学分析.了解企业产品的生产、销售过程,重视对供销商、顾客的服务质量,统计产品生命周期中各阶段的成本支出,从而对成本进行科学的控制.二、目前企业战略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目前来看,虽然我国许多企业都十分重视企业战略成本管理,但是由于我国对战略成本管理的研究时间不长,对于成本管理的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先进理念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因此在企业战略成本管理应用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1.战略成本管理观念淡薄在我国,大多数企业对于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意识都很淡薄,甚至有些企业并不理解战略成本管理的内涵和对企业发展的意义,仅仅将战略成本管理作为企业降低成本的一个方式.而有些企业即使采用战略成本管理,也只是做表面文章,并没有将战略成本管理运用到企业战略分析、评估当中,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没有实质性的帮助.这两种情况普遍存在于我国大部分的企业中,一部分企业根本没有战略成本管理的意识,另一部分企业即使意识到了,也没有真正的落实到实处,反而因此耗费企业更多的人力和资金.2.盲目引进先进观念,而忽略本国的国情由于国外企业的战略成本管理应用较为成功且研究较为深入,而国内对于战略成本管理理论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因此许多企业都直接借鉴国外的战略成本管理经验.国外的管理理论虽然成熟,但仅适用于国外企业的发展环境,并不一定满足我国企业的发展需要.例如,在一些发达国家人口较少,人工费较高,因此企业大都采用大规模机械化生产.而在我国科技并不十分发达并且劳动力廉价,人工的成本要远低于机器生产的成本,如果盲目的引进国外的战略成本管理方式,势必会增加企业的支出,削弱企业的竞争力.三、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框架企业战略成本管理是以战略管理为基础开展的,在战略成本管理的理论分析中,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框架组成主要包括对战略定位、成本动因、价值链三方面的分析.1.战略定位分析通过对企业所处的战略环境进行准确的分析,明确提出切实可行的战略,对企业成本管理进行定位,从而制定出适合本企业发展的成本管理战略,这就是战略定位分析.战略定位分析包括三种竞争战略:第一,重点集中战略.将竞争市场划分为几个领域,将管理重点集中于其中一个领域,尽可能的使产品得到该领域的消费者的认可,这样就能在该领域中获得较大的市场份额;第二,差异化战略.想要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不仅产品的质量要好,还要让产品拥有自己独特的功能和特征,这样才能获得竞争优势;第三,成本领先战略.产品的成本高低决定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企业利润,因此通过降低生产成本的方式来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是最有效的战略.2.成本动因分析成本动因是进行一项经济活动的原因,是成本结构的重要因素.进行成本动因分析有利于帮助企业经营者准确了解企业成本形成的原因,加强对成本的控制.成本动因分析主要包括了结构性和执行性的成本动因.结构性成本动因是主要分析对象是企业经济结构,利用战略成本管理的方式对企业的规模、技术、经营等方面的因素进行选择,趋利避害,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执行性成本动因分析就是将企业进行经济活动过程中所使用的劳动力、质量管理、作业程序、生产效率和产品服务质量等因素作为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目标,通过对生产经营活动中各个过程的控制来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3.价值链分析价值链分析的首要任务是明确企业价值链,了解企业各项价值活动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对各项关系的分析来提高各项经济活动产生的价值效率,这样才有可能降低成本,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提供成本优势.四、企业战略成本管理实施的方案根据目前我国企业战略成本管理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不能只是盲目照搬国外的战略成本管理的方法,应该根据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研究出真正适合我国企业发展的战略成本管理实施方案.1.树立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观念我国的大多数企业进行成本管理的方式就是降低成本,没有对企业和市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全方位的分析,致使产品质量降低,最终将影响整个企业的效益.因此,企业应树立战略成本管理的观念,对企业内部的经营生产活动和外部环境的变化进行全面分析,了解企业自身和竞争者的相关信息,将企业成本管理融入到企业长期战略目标中,提高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成本优势.2.灵活运用企业战略成本管理分析工具灵活的运用企业战略成本管理分析工具是发挥战略成本管理作用的关键,战略定位分析、价值链分析和成本动因分析是三个重要的分析工具,能够帮助企业经营者了解企业的成本因素、相关行业信息、市场环境的变化等信息,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3.应用先进的战略成本管理系统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越来越便利,也使企业间合作的成本大大降低,企业的发展途径越来越多,因此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战略成本管理系统对于企业未来的发展有重要作用.战略成本管理系统的建立可以提高企业的成本管理效率,科学的进行成本控制.与此同时,建立先进的战略成本管理系统不能盲目的照搬国外的方法,要选择适合我国市场环境和企业自身生产经营要求的成本管理系统.企业实行战略成本管理的目的是帮助企业获得在市场竞争中的长期优势.但是对于企业而言,不仅要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更重要的是建立起企业长期发展的目标和方向.虽然我国的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但是我们的企业应树立起战略成本管理的观念,建立先进的成本管理系统,灵活的运行成本分析工具,寻找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企业战略成本管理方法.参考文献1.刘洁.战略成本管理中的价值链分析.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32).2.石江华.战略管理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13).3.解佑亮,孙守伟.传统成本管理与战略成本管理的比较研究.会计师,2010(03).。
战略成本管理(全文)
战略成本治理时代的变革导致了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经营环境的变化推动了治理科学的进展,顺应这一进展趋势,战略治理应运而生。
近年来,在英、美、日等GJ企业治理实践中,战略成本治理已经成为企业加强成本治理,取得竞争优势的有力武器。
本文试从战略成本治理的内涵和特点出发,分析战略成本治理的基本框架,以期提出在我国实现由传统成本治理模式向战略成本治理模式转变的思路。
一、战略成本治理的内涵和特点战略成本治理指治理人员运用专门方法提供企业本身及其竞争对手的分析资料,帮助治理者形成和评价企业战略,从而制造竞争优势,以达到企业有效地适应外部持续变化的环境的目的。
也就是说,战略成本治理旨在将成本信息贯穿于战略治理整个循环过程之中,通过对公司成本结构、成本行为的全面了解、操纵与改善,寻求长久的竞争优势。
战略成本治理与传统成本治理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的目的是为了取得成本优势,而后者是为了降低成本。
通过分析比较传统成本治理和战略成本治理,可以总结出战略成本治理具有长期性、全局性、外延性、抗争性的特点。
即战略成本治理的宗旨,是为了取得长期持久的竞争优势,以利企业长期生存和进展,立足于长远的战略目标;战略成本治理以企业的全局为对象,是根据企业总体进展战略而制定的;战略成本治理的着眼点是外部环境,把企业成本治理纳入整个市场环境中予以全面考察;企业战略成本治理的目标――成本优势,是关于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如何与竞争对手抗衡的基本竞争战略之一,同时也是企业针对来自各方面的许多冲击、压力、威胁和困难,迎接这些挑战的行动方案。
二、应用战略成本治理的重要意义战略成本治理的实质是寻求成本优势,研究和推行战略成本治理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战略成本治理的形成和进展是现代市场竞争的必定结果。
成本是决定企业产品或劳务在竞争中能否取得份额以及占有多少份额的关键因素,而影响成本的核心是企业的战略成本,而非传统的经营成本。
(二)战略成本治理的形成和进展,是建立和完善现代成本治理体系,加强企业成本治理的必定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战略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种新的思维方式。
美国会计学家罗宾·库帕认为,战略成本管理是指运用成本管理技术,使得公司在提高战略地位的同时降低成本,具体而言,他说战略成本管理是一个对研究开发与设计、生产和销售等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监控的过程,主要是从战略的视角来分析影响成本的因素,从而进一步发现降低成本的途径,其目标是营造企业持久竞争优势。
在我国加入WTO后,在这种新的经济时代下,传统的成本管理已经失去了生命力,我们的成本管理不能只控制在降低成本,更关键的是我们应该考虑到企业长远的、潜在的各种优势,运用战略的观念实现成本管理的新价值。
为此,我们必须要了解传统成本管理衰弱的原因、战略成本管理的优势,以及在运用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传统成本管理衰落的原因
(一)不重视企业的外部因素。
战略成本管理强调的是知己知彼,也就是说在成本管理的过程中关注自己,又要去了解别人。
既要知道上游供应商的情况,又要清楚下游客户的情况、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对同游的竞争对手的基本状况进行分析与研究。
而传统的成本管理它的重点是放在企业产品的生产环节,所以说传统的成本管理它重视的是企业内部的各种经营活动,主要包括:一是在采购之后就开始成本管理,这样就失去了同上游供应商开展战略合作的机会,而这对于企业的低成本供应商优势的形成是至关重要的;二是不考虑竞争对成本控制的影响情况,没有揭示出本企业同竞争对手相对成本的地位;三是没有从行业价值分析供应商、本企业和购买商之间的战略合作关系,寻求降低成本的途径。
(二)过多的追求利润最大化、成本最小化。
利润最大化是企业财务会计的追求目标。
成本会计为财务会计服务,传统成本管理视追求利润最大化为已任,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但利润最大化不仅未能考虑企业的长远规划,而且可能会给企业带来及不利的一面。
如:很多企业,常常会延长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少摊或者不摊无形资产,尽可能节约降低成本等。
这样的话就会在最终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
战略成本管理它的目标就是要通过战略的制定与实施来形成企业的竞争优势,创造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尽管降低成本对于企业来说在任何时候都是不可忽视的,但如果从战略管理的角度来看,企业依靠新产品的开发与完善的售后服务,能够取得竞争优势,即使成本管理把目光过多地集中于为降低成本而降低成本上,没有很好地将成本管理与竞争优势联系起来,就可能使企业失去良好的发展战略,影响了竞争力的形成。
同时单纯依靠降低成本来提升企业的效益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中是不可取的。
(三)未能对竞争对手的成本状况进行必要的分析与研究。
在21世纪,每个企业都处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要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和取得竞争中的有利地位,必须通过分析自己与竞争对手相比的竞争态势来确定企业的竞争战略。
这就要求企业了解对手的成本情况,必须模拟计算竞争对手的成本。
但是传统成本管理只重视明显的成本因素,如材料费,人工费,财务费用和管理费用等,而忽视了隐含的成本因素,如市场开拓,内部结构的调整,企业规模,管理文化等,所以没有能够全面地揭示出企业成本的真正构成,这样的成本信息就不能破解地帮助企业进行成本控制。
二、战略成本管理的优越性
(一)战略成本管理目标可促进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
传统成本管理它主要是围绕企业成本最小化、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以最大限度地降低产品成本为其主要目标:具体表现为:
1、不断地增加产量,提高劳动生产率,主要采用加班、裁员等生产环节来节省单位产品的固定成本。
从而来降低产品的总体成本。
2、降低材料采购成本,严格控制材料等采购的买价,以及各种相关费用,用以此方法来获取较低的成本优势。
而战略(续致信网上一页内容)成本管理它的目标是从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出发,使所研究制定的战略成本能够在企业竞争中获得全局、长远的成本优势,战略成本管理是一种全方位的、全面的、全过程的成本管理,主要表现为:
1、战略成本管理它的目标开始于从企业竞争优势的培育、维持和提高的角度出发,重点关注企业的成本行为对企业竞争地位和竞争优势的影响,帮助决策者选择最佳的战略方案,借以促进战略管理目标。
2、注重成本管理效应的长期性,适度地、有针对性的增加某些成本,强调在企业内部营造一种有利于成本持续降低的环境,立足于企业发展的长期利益。
(二)战略成本管理的内容范围不断扩大,有利于目标的实现。
传统成本管理的内容比较窄,主要是围绕降低成本而展开的,主要包括:成本降低幅度的预测、成本降低计划的编制、标准成本制度的建立和成本的控制与分析评价等内容。
战略成本管理包括的内容相当广泛,主要包括:
1、战略性成本分析。
由企业价值链分析(价值链分析方法是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提出来的)。
价值这里是指买方愿意为企业提供给他们的产品所支付的价格,价值活动是企业所从事的物质上和技术上的各项活动。
价值链是一系列由各种纽带连接起来的相互依存的价值活动的集合。
具体地讲,价值链分析主要描述如何增强企业的产品或服务的实用性,控制从原材料供应商起一直到产品消费止这一过程的相关成本)、成本动因分析(包括结构性和执行性成本动因)和竞争优势分析构成。
2、目标成本管理。
首先以竞争同行的销售价为拟研制的新产品的相关内容,然后再按期望的销售数量决定利润目标,最后将预期制定利润目标即得产品的目标成本。
在预期产品品质机能、信用度及交货期不变的情况下下达拟定的目标成本。
3、产品生产周期成本管理。
产品生产周期成本是指从产品形成开发到提供顾客售后服务期间所发生的所有相关成本,包括研究发展、设计、生产、销售、分配和顾客服务等成本,将预期和实际成本加以比较,扩大控制成本的范围
(三)战略成本管理的运用,有利于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
战略成本管理更加注重对企业外部环境的研究,重点研究竞争对手的信息,掌握对手的相对成本。
传统成本管理主要以人工工时,人员工资以及原材料消费等为成本核算管理的对象,缺乏对环境的应变性,没有考虑风险对成本管理的重要影响等。
而战略成本管理则注重开放型、竞争型的市场环境,注重行业的价值链、企业本身的价值链和竞争对手的价值链分析,结合市场环境从成本动因出发考察成本管理。
此外,战略成本管理在提供价值信息的同时,还提供大量的非价值信息、譬如,质量、需求量、市场占有率等重要非价值信息。
三、战略成本管理运用应注意的问题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企业面临的竞争日趋激
烈,越来越多的企业被推入市场竞争的大海。
优胜劣汰是竞争的基本法则,企业要生存,求发展,就必须苦练内功,这便使得深化企业成本管理改革日益成为一个突出而又迫切的问题。
目前战略成本管理在我国刚刚起步,我国企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着重加强对企业的战略成本管理。
(一)重视成本管理的重点与企业竞争战略相协调。
长期以来,我国企业习惯于树典型,一些成功企业的经验往往在全国学习的口号中被别的企业不加分析地套用。
这一方面造成套用企业的工作被动,另一方面又使有效的管理经验失去了应有的魅力,究其根源,就是忽略了一种管理经验存在的条件和基础,把成本管理问题简单化、形式化。
实际上,采用不同竞争战略的企业,其成本管理的着重点应有所不同,成本管理要具有“权变”思想。
即在实施成本管理中突出重点,服从企业的竞争战略。
(二)不断拓展和完善企业成本管理的内容,注重价值链的开发和利用。
第一,在供应过程中要加强与上游价值链的联系,完善供应过程成本管理,搞好供应过程成本的核算与控制;第二,完善生产过程成本管理。
第三,在销售过程中要加强与下游价值链的联系,完善销售过程成本管理,研究销售批量、销售区域和运输方式等,以最小的劳动消耗销售更多的产品;第四,进行竞争对手的价值链和成本分析,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三)积极借鉴和吸收国外先进的一切经验和方法。
近年来,在英美日等发达国家,战略成本管理已成为企业加强成本管理、取得竞争优势的有力武器,但是在我国运用战略成本管理的企业却依然寥寥无几。
所以我们要学习外国一切先进的经验和方法,同时结合我国成本管理的好经验,二者相互融合,为我所用,不断地发展我国的战略成本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