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诵读欣赏《论语八则》教案 (新版)苏教版 .doc

合集下载

诵读欣赏:《论语》八则教案(苏教版七年级教案设计)共3篇

诵读欣赏:《论语》八则教案(苏教版七年级教案设计)共3篇

诵读欣赏:《论语》八则教案(苏教版七年级教案设计)共3篇诵读欣赏:《论语》八则教案(苏教版七年级教案设计)1《论语》是中国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

作为中学语文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深入了解《论语》的思想内涵和价值观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介绍苏教版七年级教案设计中的《论语》八则教案。

教案一:《论语·学而》此教案主要围绕《论语·学而》展开,通过读懂文本,分析文本,理解知识,了解思想,引导学生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开启学生的学习之路。

教案二:《论语·为政》此教案主要围绕《论语·为政》展开,通过解读文本引导学生理解孔子的政治思想,建立合理的国家管理制度,加强社会公平和人民福利方面的意义。

教案三:《论语·里仁》此教案主要围绕《论语·里仁》展开,通过理解仁道的思想内涵,引导学生探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鼓励学生找寻自己的内在动力和奋斗方向。

教案四:《论语·行有恒》此教案主要围绕《论语·行有恒》展开,通过感受恒心和毅力的力量,引导学生树立自信,培养坚定毅力,追求真理,实现自己的梦想。

教案五:《论语·中庸》此教案主要围绕《论语·中庸》展开,通过了解中庸的概念和意义,引导学生平衡自我,遵守规则,实现自我净化和自我提升。

教案六:《论语·生子》此教案主要围绕《论语·生子》展开,通过了解生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引导学生理解孔子对待子女教育的态度和思想,重视传承家族文化的重要性。

教案七:《论语·为学》此教案主要围绕《论语·为学》展开,通过了解为学的道理和方法,引导学生重视学习,建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提高学习效率。

教案八:《论语·卫灵公》此教案主要围绕《论语·卫灵公》展开,通过理解孔子谈笑风生的背后,引导学生摒弃虚浮,追求真诚,建立个人品格。

以上是苏教版七年级教案设计中的《论语》八则教案,每一篇教案都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深入解读《论语》及其内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诵读欣赏《论语八则》微型课教案 (新版)苏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诵读欣赏《论语八则》微型课教案 (新版)苏教版

《论语八则》微型课教案【学习目标】1.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说出语录的意义。

2.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并能融入学习态度、方法及品德的养成之中。

3.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

4.学习分类整理笔记的方法;积累成语、格言、警句。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影响几千年中国思想文化的书是什么?有可能出现各种回答。

老师分析后可揭示答案:是《论语》。

汉武帝时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它成了中国正统思想的代表……然后老师还介绍了《论语》的另两个“最”:中国两千年来最重要的课本,出成语最多的书。

(对初一学生来说,这是新鲜的,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检查复习(1)大家预习课文后一定会发现,每一则都有一个“子曰”。

谁知道“子曰”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子曰”呢?(2) 读准下列画线字的读音:愠罔殆谓哉焉诲三、整体感知、诵读(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一次,教师纠正学生朗读过程中语音和停顿方面的错误,学生齐读课文。

(2)抽二个学生朗读,众评。

注意引导学生注意文言文朗读的停顿和重音。

四、:文通句顺,字字落实。

学生结合书下注释自行学习,不会的字词,老师加以指导,将文中的每个字的意思都落实到位。

在字字落实的基础之上,让学生进行句子的翻译,做到文通句顺。

五、小组互动:本文内容主要包括哪两个方面?哪几条是说学习态度的?哪几条是说学习方法的?哪几条还谈到了道德修养的问题?课文在学习态度上强调什么?学习方法上又强调什么?六、结束语孔子是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的许多教育思想至今仍有积极意义。

我们在学习中应进行借鉴、参考,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很好的借鉴这些学习方法。

七、作业背诵课文并且课堂上讲解的内容整理到课堂笔记本上。

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诵读欣赏《论语》(第3课时)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诵读欣赏《论语》(第3课时)
3、《论语》中论述学与思的关系的两句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教研活动记录

讨论补充记录
板书
设计
教学反思
_________(朝代)鲁国陬邑人。我国古代伟大
的_______家、________家。他是_____家学派的创始人。
(3).《论语》是我国古代语录散文的典范,它的主要特点是:
①、 _ ②___________
(4).《论语》与___ 、论语>八则》主要讲的是学习的_________和________,其中有些词语已经成为成语,如:
教学过程
3、解释加线的字
1、温故而知新( )
2、思而不学则殆( )( )
3、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
5、诲人不倦( )
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兼词“于之”,在里面。
7、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4、翻译句子
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⑤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
⑥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
⑦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⑧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三、当堂练习,巩固新知。
1、《论语》中孔子借题发挥,教育弟子要勤学好问的名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论语》中“是以谓之文也”,“是”指代: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八则
时间
地点
七年级办
召集人
课题
《论语》八则
课时
3课时
(总第72课时)
科任教师
授课时间

七年级语文上册诵读欣赏《论语》八则导学案苏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诵读欣赏《论语》八则导学案苏教版

《论语》八则1.品读《论语》八则,熟读成诵。

2.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说出语录的意义。

3.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并能融入学习态度、方法及品德的形成之中。

●重点: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人。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

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论语》是先秦诸子散文之一,是一部语录体散文著作,由孔子的弟子和后学者记录孔子言行的著作。

《论语》集中体现了孔子在政治、伦理、哲学、教育等方面的思想,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之一。

2.给加点字注音。

不亦说.乎(yuè) 人不知而不愠.(yùn) 学而不思则罔.(wǎng)诲女.知之乎(rǔ) 是知.也(zhì) 思而不学则殆.(dài)不悱.不发(fěi) 默而识.之(zhì)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yú)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不亦说.乎(同“悦”,愉快,高兴)(2)人不知而不愠.(恼恨,怨恨)(3)可以.为师矣(凭借)(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迷惑而无所得)(精神疲倦而无所得)(5)是.知也(此,这。

指示代词)(6)默而识.之(记)(7)学而不厌.(满足)(8)举一隅不以三隅反.(类推)4.翻译下列句子。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复习旧的知识时,又领悟到新的东西,可以凭(这一点)做老师了。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认真学习,就会弄得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真知啊。

(4)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我选取他们的优点来学习,他们的缺点,如果自己也有,就改正。

(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却不能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诵读欣赏《论语八则》教案 (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诵读欣赏《论语八则》教案 (
教学内容
备课札记
教师活动内容、方式
学生活动方式
(诵读技巧点拨:这里所选的《论语》八则,主要是孔子关于为学的经典理论,诵读时要注意语言表达方式的不同:1、有语气词“乎”“矣”“也”“哉”的句子,可以稍带拖腔。2、句尾没有语气词的句子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应读得果断一些。3、循循善诱的孔子思想深厚,诵读时还要注意体会他的思想,不要读得太漂浮,没有回味的余地。)
3、文中常用成语积累。
(五)课外延伸
1、孔子名言集锦
(1)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3)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4)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5)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6)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7)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一、导入
半部《论语》治天下。 ——(宋朝宰相)赵普
二、走近孔子和《论语》
1、组织学生说说自己所知道的孔子和《论语》。
2、介绍儒家文化的重大影响。
二、诵读欣赏
(一)诵读
1、提示重点读音:
论语愠罔殆
默而识之 不悱不发 一隅
2、自由诵读,读准节奏
3、小组赛读
(二)翻译
1、结合注释,尝试独立翻译八则《论语》。
2、组内交流,解释疑难。
3、分组板书,准备展示。
4、小组展示,相互质疑、补充。
(三)合作任务
找出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译
介绍自己了解的知识或故事
自由诵读
独立学习
合作交流
展示评价
“而”的用法
教师活动内容、方式
学生活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请分类归纳。

诵读欣赏:《论语》八则教案(苏教版七年级教案设计)

诵读欣赏:《论语》八则教案(苏教版七年级教案设计)

诵读欣赏:《论语》八则教案(苏教版七年级教案设计)诵读欣赏:《论语》八则教案教学理念:把研究性学习和语文教学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学方法主要是采用引导、自学讨论法。

教学学目标:1.让学生走入《论语》,诵读文言经典,积累名句,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2.通过学生自悟、合作与探究相结合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把握选言含义,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思考为学与修身的相关问题,体验并追求理想的学习境界和高尚的人格品性。

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地诵读,并准确理解把握选文含义。

2、体验并追求理想的学习境界和高尚的人格品性。

教学过程课前预热:你了解我们的优秀祖先孔子生平?比一比,看谁了解得最多!一、用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的的至理名言导入新课。

二、明确本节课的三大学习内容“读品悟”三、读得顺畅。

自主朗读,熟悉课文。

要求:1、读得流畅响亮。

2、读得字正腔圆。

3、读得抑扬顿挫。

4、读得层次分明。

具体实施如下:A、生自由读。

B、抽一位同学来读。

C、请同学对刚才那位同学的朗读进行点评。

D、教师朗读课文。

E、学生评价教师的读法。

四、疏通文意。

1、(4人小组合作探究)学生自己利用页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

不懂之处作好记号,小组合作解疑。

2、翻译文言文的方法:留(保留)如地名、人名、年号等删(删除)补(增补)换(替换)调(调整语序)3、讲解文章(1)、孔子认为什么样的人可以认定是朋友?朋友相见最大的快乐是什么?(2)、什么是“温故而知新”,这里包含了什么样的学习问题?(3)、学和思哪一个更重要?谈谈你的理解。

(4)、为什么“敏而好学”和“不耻下问”就可以成就“文”?(5)、诚实对为学和做人是一样重要的吗?(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人不知而不愠”仅是个人修养方面的体现吗?(7)、孔子为什么强调学习要有主动性?五、整理《论语》八则中的名言警句(1)用于学习态度——不耻下问 / 三人行必有我师 / 学而不厌 / 敏而好学(2)用于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 /温故而知新 / 默而识之 / 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3)个人修养方面——人不知而不愠(4)生活交际方面——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六、质疑问难2、请学生任选一条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

语文:第五单元诵读欣赏教案(苏教版七年级上)

语文:第五单元诵读欣赏教案(苏教版七年级上)

第五单元诵读欣赏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诵读,理解《论语》八则的内容。

端正学习态度,掌握文中提到的学习方法。

2、感悟赏析,了解语录体散文的特点。

3、积累文言词语、成语、名言警句。

课前准备:1、搜集有关古人谈学习的成语、名言警句。

2、了解孔子及《论语》的有关常识。

教学方法:诵读欣赏法。

教学过程:1、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古人谈学习的成语、名言警句。

对“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温故知新”“不耻下问”“举一反三”等成语要求指出出处。

2、请学生谈谈孔子及《论语》等文化常识。

3、学生交流学习的重点、难点。

4、利用工具书给下列加点的字正音、释义。

(1)不亦说乎?(2)人不知而不愠(3)可以为师矣(4)学而不思则罔(5)思而不学则殆(6)诲女知之乎(7)不耻下问(8)默而识之(9)必有我师焉(10)不悱不发(11)举一隅不以三隅反5.诵读欣赏(1)齐读(2)教师针对齐读中出现的问题一一指正范读,领读(3)学生齐读;自读两遍;齐背一遍。

(4)指明学生诵读(5)教师指导美读;学生自告奋勇美读;学生乐读乐颂。

6.指明学生翻译,教师扼要分析,最后总结归纳。

7.背诵或默写比赛,评出优胜者。

8.作业:(1)积累重要的文言词语,成语,名言警句。

(2)翻译全文。

(3)请对《论语八则》中提到的学习方法,任选一则,谈谈自己的理解。

作文训练训练目标:掌握一般的说明顺序,能条理清晰地说明小制作。

学会正确地使用词语。

第一课时写作实践课课前准备:回顾以前做小制作所用的材料、步骤和方法,将这件作品带到学校来。

教学过程:1.教师明确本次作文的写作要求。

简单地介绍一件小制作,能条理清晰地说明制作的过程。

2.学生写作。

第二课时作文评改课课前准备:以四人为单位分组。

教学过程:1.教师明确评分标准。

(1)读了对方的作品,如果你觉得能以此指导自己完成制作,可以评为85分。

(2)虽有疑惑,但对动手制作影响不大,可评为75分。

(3)关键部分说不清,影响制作的顺利进行,可评为65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翻译:学习需要不断复习才能掌握。学了知识,按时复习,这是愉快的事。这里既有学习方法,也有学习态度。朋,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有志同道合 的人从远方来,在一起探讨问题,是一种乐趣。人家不了解,我却不怨恨,是君子的风格。这是讲个人修养问题。
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三、
1、这八则语录主要讲的是学习方法和态度。请同学们小组探究:哪几条是说学习方法?哪几条是说学习态度的?(学生互助完成、教师归纳)
明确: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默而识之学习态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而不厌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2、找出文中出现的成语:明确:不亦乐乎温故知新不耻下问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择善而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只读书而不肯动脑筋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读书,就会有疑惑。这里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也是讲学习方法的。”
4、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于说:“子路,教给你正确认识事物的道理吧。(那就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这段说的是对待事物的正确态度。
2、归纳而的使用方法
明确:“而”的基本用法有两类:
表示修饰关系 默而识之①表示顺接
表示并列关系敏而 好学学而不厌表示承接关系学而时习之②表示转折学而不思则罔人不知而不愠
四、课外拓展
1、还有哪些关于学习的名言?在科学上面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马克思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学贵质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宋·朱熹2、你还知道《论语》里其他的名句吗?子曰:“君子喻於义,小人喻於利。”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曰:“三军可夺师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这里说的是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
8;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孔子说:“(对待任何事业和学问)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这段主要讲学习的三个层次,只有以之为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
3、教师范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一次,教师纠正学生朗读过程中语音和停顿方面的错误,学生齐读课文。
(2)抽二个学生朗读, 众评。注意引导学生注意文言文朗读的停顿和重音。
三、交流互动
指导学习第1-4则弄懂每个字的含义,做到文通字顺,句句落 实。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 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019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诵读欣赏《论语八则》教案(新版)苏教版
教学内容
《论语八则》
教学目标
1.了解文言文的常识和方法
2.学习古人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3.理解课文词语和句子的含义教学方法
教学重点
掌握基本字词的含理解其中蕴涵的思想内容。。
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这一则是孔子的自述,讲的是学习态度和方法。要把学过的东西默默地记在心里,不断积累知识。“学而不厌”,讲的是好学精神,学无止境,从不感到满足。“诲人不倦”,讲的是教学态度,要热情地教导学生。孔于一生都是这样做的,所以他说:“对我来说,有什么呀?”表现了孔子的自信
四、总结全文。
孔子是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的许多教育思想 至今仍有积极意义。我们在学习中 应进行借鉴、参考,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很好的借鉴这些学习方法。
六、作业布置:
作 业设计
板书设计
(场地设计)
课后反思
指导: (1)第一则由老师示范性翻译:由个别的词义,到句意的直译和意译。
(2)每一则由教师讲解几个普遍性 难字词,然后学生自己试译,不明白的举手发问,由会的同学或老师答疑。
(3)分别请四位同学展示翻译的结果。
(4)师生共同评价,纠正。
四、小结
由学生谈谈学习了这4则明白了什么学习方面的道理.自由发言,不拘对错
教学准备
多媒体素材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通览全书。
请同学自由发言,说出一些自己知道的有关学习的格言或谚语来,大家一起交流。教师作总结,并点评。由此导入孔子关于学习的论述。
二、整体感知。
1.同学们根据课文的“阅读提示”,各自大声地朗读课文。
2、读准下列画线字的读音:
愠罔殆谓哉焉诲
五、作业:
( l)课后练习一、二题。(2)背诵全文。( 3)默写全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理解、翻译几段文言句子。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余下的课文。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二、授课。
5;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贡问道:“孔文子为什么叫“文”呢?”孔子说:“他聪敏而又爱好学刁,并且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因此用‘文’做他的谥号。”这里借回答于贡的问话,借题发挥,教育弟子要勤学好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