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及对我国的借鉴
日本农业产业化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是农 协最 大 的赢 利部 门。 一些学 技术指 导到 医疗保健 , 无所 不包 、 无 出 :农 业 产 业 化 发 展 离 不 开 企 业 务 ) 所不 营 。这 种体 系有 利 于规模 细小 和 农 户 的 共 同参 与 ,两 者 力 量 过 者认 为 .正是 由于 日本农协 在农 村 的农户 实现 经 营规 模化 、 专业 化 , 但 分 悬 殊 会 影 响 到 最 终 的利 益 分 配 金 融领域 的垄 断地位 ,使其 获得 了 是也决 定 了农 协缺 乏竞争 、 自我调 格 局 ; 分 侧 重 一 方 的发 展 方 式 . 大量 的盈余 来填 补购 销 、生产 领域 过 否 日本 农协 就很难 发展 节能力 差的特点 。政 的 亏损 : 则 ,
本 农业产业 化有 了快速发展 .取得 光 ,探讨 其发展 的阶段性 和存在 的 直 营型和委托 型 。二是 以农村 经济 了与美 国相 当 的农业 增长率 .一举 社会政 治背景 ,并认 真思 考应采 取 合作组 织 ( 如农 协 ) 主体 的平 行一 为
跨 入农业 高效 国行列 。与 欧美发达 的路径 。
化 具有借鉴 意义 。
关键 词 : 日本 ; 业 化 ; 展 ; 示 产 发 启
农业 产业化 是农业 现代化 的必 作组织 的发展 多是雷声 大 、 雨点 小 . 其 扶 持 政 策 往 往 会 有 所 区 别 和 侧
由之路 .发达 国家农 业产业 化 的先 能长 时间存在并 发挥作用 的少 。学 重 。目前 , 农业 产业化 主要 有二大模 行 经验对 中 国农业 产业化 发展具有 习 国外 经验 ,不 仅要看 到其发挥 的 式 : 是 以工 商业 资本 ( 一 企业 ) 为主 借 鉴意义 。 第二次世界 大战 以后 , 作用 , 日 还要 站在历史 高度 , 用发展 眼 体 的垂直一体 化经营形 式 .又 包括
日本农业发展的主要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年是 8 O万户 ,户均养殖 24头 ,而到 20 年 ,养猪 的农户只有 09万户 ,户均养殖 55头。20 . 01 . 6 00 年 ,日本兼业户 占6% ,自给农户占2% ,专业户仅 占 1%。 5 3 2 4 合作经济发达。20 ,日 . 00年 本农协达到 15 个 , 6 06 7 %的农民加入 了农协 ,农 民生产的农产品 8%以上 ,是通过农协销售,9%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是由农协提供。 0 0 5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加剧。20 . 00年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 中, 5岁以上的超过 5% ,农业发展后 6 0
全市人口295万农业人口占85人均耕地i亩且多为坡地呈零星分布农业生产条件差人均耕地少生产规模小组织化程度底研究借鉴日本农业发展的经验尤其是山区农业发展的经验和做法对于加快安康农村经济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维普资讯
J un l f a gT ah r C l g o ra 0 k n ec e ol e A s e
LUQ蚰g H NL i 。C Xa u I i ,C E i ̄g M i ha q o
( ea . g l r, nn n i Dp r o  ̄u ue A kgU  ̄ q。A kn 75 0 ,Sa n i hn ) t fA t na g 2 00 h ax,C i a
A s at a a sa c u ty w t o r le o o u ep r fa a r ssrn T e c lvtd ae s b t c  ̄Jp ni o nr i p wef c n my b tt ato 鲫 毗 ei t  ̄ h u i e ra i r h u h o ta s l mal ,whl o p rf eeo o o r h g h v l f rd c o i I i v r o tn ant ee - i c r oa v c n myi n ui i 。tel e o po u t ni h出 t eyi r t ol r x e i s sn e i s s mp a t e h
日本农业六次产业化的实践经验与启示
了3 4 户 ,全 体 供 货 农 户 的 收 入 都
得 到 了 大 幅 度 的提 高 。 此 外 , 直 销 店 也 为 当 地 创 造 了 很 多 的就 业
把2 0 1 0 年 的1 万 亿 日元 的 六 次 产 业
一
体 化 模 式 。 把 农 业 中 的 原 料 生
该 模 式 是 以 专 业 农 户 为 主 的 农 业
生 产 者 为 经 营 主 体 , 在 振 兴 农 业 的基 础 上 ,通 过促 进 与消 费者 的
行 情 给 予 定 价 等 方 面 的 相 关 指
导 )。直 销 店收 取销 售 额 的 1 5 % ( 农产 品 )到2 0 % ( 加工 产 品 )
产 ,第 二 产 业 中 的 加 工 和 第 三 产
业 中的流 通 一体 化 , 以 “ 商 ” 为 中 心 开 展 的 农 工 商 联 动 发 展 。 这 是基于 “ 统合 ”的战 略理 念 , 以
交 流 或 城 乡 交 流 而 形 成 的 。 具 体 地 说 ,农 业 生 产 者 建 设 设 施 园
产 品进 行 品质 安全 检验 ,同时 以
自 己 的 主 体 性 , 即 把 由 第 二 产 业
和 第三 产 业所 剥 夺 的 附加价 值 ,
的 安 全 、 环 保 、 品 质 需 求 为 导 向 , 以 高 品 质 产 品 出 口 为 突 破 口, 向高 附加价 值 领域 开 拓 。 日
地活 用 农村 、山村 和 渔村 区域 的 资源 。 另 外 , 作 为 具体 的政 策 目 标 , 日本 政 府 设 定 了推 进 六 次 产 业 化 的 发 展 愿 景 。 即 中 期 目标 是
日本农协的发展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1 .农 业 专 业 合 作 经 济 组 织 发 展 市 场 化
日本 从 “ 明治 维 新 ” 后 走 上 资 本 主 义 道 路 ,农
业 市 场 化 比较 早 .农 产 品商 品 率 高 ,农 业 生 产 通过 社 会 化分 工 很早 就转 到 以盈 利 为 主 要 目 的 ,为 了抵 御 工 业 资 本 对 农 业 的 剥 削 ,农 场 主 自觉 、 自愿 地 组 成 合 作 社 ,这 是 早 期农 业 专业 合作 经 济 组 织 ,有 较 强 的 自觉 性 和 自愿 性 。 随
已 达 96 9 L日元 ,平 均 每 个 农 28 日元 , 7 , f _亿
组 合 员 人 均 l 万 日元 。 现 日本 农 有 35 4 5 7 个 基 层 农 协 、4 个 县 经 济 联 合 会 和 一 个 中 央 联 7 合 会 ,三 级 农 协 组 成 了 完 备 的 流 通 服 务 网 络 ,
大 量 小 农
经 营 将 难 以 为
继 ,甚 至 重 新
失 去 土 地 ,再
推 广
・ 务 服
— .
4 . 3—
维普资讯
2o_ 总 26 02 ( 7 4
世张 业
wodAr uu f geht l i e
次 沦 为佃 农 。二 是 保 障 农 产 品 供应 ,增加 农
因 此 ,农 协 具 有 很 强 的 生 命 力 ,在 日本 农 业
产 业 化 中 也 发 挥 着 巨 大 作 用 一 是 巩 固 土 地
改 革 成 果 ,保 护 自耕 农 利 益 农 围 绕 流 通
和 金 融 领 域 , 为 小 农 生 产 者 提 供 了 产 前 、 产
日本农业支持保护和金融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与借鉴
日本农业支持保护和金融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与借鉴作者:暂无来源:《农产品市场周刊》 2017年第40期日本农业支持保护政策演变日本是根据农业产业的弱质性较早对农业实行特殊保护的国家。
长期以来,日本政府根据农业产业自身特点和在经济发展中地位的变化以及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具体要求,因势利导,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农业保护制度和规则。
二战后到上世纪中叶的农业恢复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基本劳动力锐减,加上农业在战争期间遭受严重破坏,致使日本农业完全处于衰退境地。
因此,这一时期日本农业的主要任务是恢复生产、增加农产品供给,农业支持保护的政策目标是调整、保护和促进农业发展。
主要措施包括:1946 年进行“土地改革”,消灭寄生地主制度;1952 年制定了《农地法》,建立了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颁布了《粮食管理法》,对粮食实施直接统治;先后出台了《农业改良助长法》《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等,促进现代农业技术的开发和农业机械化的普及等。
通过上述措施,日本农业不仅很快恢复到战前水平,而且农业装备水平大为提高,新经营体制得到确立。
1960 年到1970 年的农业发展期。
进入20 世纪60 年代以后,日本经济进入长达18 年的高速增长期,日本农业开始向现代化方向迅速转变。
农业政策的基本目标也从解决粮食不足、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向解决粮食过剩、提高农民收入和农业生产力水平转变。
1961 年,日本制定了《农业基本法》,这标志着日本工业剩余开始回流农业,农业保护进入了新阶段。
《农业基本法》将农业现代化作为农业生产发展方向,把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缩小工农收入差别作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两大目标,通过有选择地扩大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农业经营者收入,缩小农业与其他产业部门间发展差异。
同年11 月,又出台了《农业现代化资金助成法》,用以辅助《农业基本法》目标实现。
实践表明,在《农业基本法》及相关法律带动下,日本农产品价格迅速提高,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农户收入持续增长,农业现代化技术不断改进,农产品竞争力逐渐增强。
日本农事组合法人农业生产模式对我国农业一体化发展的启示——以千叶县和乡园为例
一
、
农 事组 合法 人和 乡 园简 介
的综合 。和乡园坚持“ 生产 自律 、 健康 、 环保 、 和 谐” 的发展理念 , 从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出发 , 不断扩大经营范 围, 形成完善的农业产业一体化
农事组合法人须 由五人 以上 的生产者组合
[ 作者简介 ] 樊雅顿( 1 9 8 7 一 ) , 女, 山东济南人 , 汉族 , 管理 学硕 士研 究生 , 研 究方 向: 农业经济理论 与政策。
而成 , 会 员 多 为专业 农 家 , 其 中尤 其 以从事 花 卉 、
发展以及 日 本整体 经济的迅速崛起提供有力保 障。我 国人多地少 、 农业规模经营小 、 分散 , 不仅 与 日本具有相 同的农业资源约束条件 , 也具有相 同的文化渊源 , 如何实现我 国农业现代 化 , 相对 于欧美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 , 日 本 的经验最具参
洗、 摆放 、 包 装 和 运输 过程 中 常 见 的 微 生 物 的 危
和 乡 园的运作 模式是 “ 公司( 和乡株式 会 社 ) +
农事组合法人( 和乡园 ) + 农户” 产业一体化模式的
典 型示 范 。 和 乡园 内部 , 农 事组合 法人 和 乡园 日常
xl NJl ANG A TE F ARMs ECoNoMY
合 作 经 济
发展体系。和乡园种植基地 占地面积 1 0 0 0 0 平方 米, 具有代表 性的是旗 下的小见川农场 ; 株式会
社 和 乡 下 属 有 栽 培 管 理 中心 、 饲料 加 工 厂 、 冷 冻 加 工 中心 、 农 产 品 网上 购 买 中 心 、 农 产 品配 送 中 心、 农 产 品直 销 店 ( O T E N T O 和风 土 村 ) 、 海 外 事
日本农业经济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农业经济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1.日本农业经济发展特点日本农业自然资源稀缺,人均耕地不足0.05hm2,境内多山地和坡地,农业经历了由传统向现代化转变的漫长过程。
“二战”前,农业土地占有制度和农村产业结构都有细微改变,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地位较低。
“二战”后,日本国民经济高速增长,农业经济发生了相应变化。
农业劳动生产率迅猛增长,经济实力为农业机械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日本高度重视生化技术,广泛推广优良畜禽品种,同时大力发展农业人才教育,为本国农业经济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日本农业在长期发展中逐渐与本国国情特点相适应,农业经济发展特点突出表现为经营规模小,专业农户少,农业集约化水平高,单位耕地面积固定资本额大,农业基础设施好,农业生产向工业化发展等。
农户平均拥有农业固定资本额快速增长,重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农地改良,很多农村实现了田园化,土地生产率高,农产品质量好。
农户与产前、产后部门紧密联系,可以在生产方面得到有关机构的支持,日本从中央到町村建立了各种为农户生产生活服务的农业协同组合,促进农业实现现代化。
2.日本农业经济发展的做法日本农业发展的主要政策包括贸易保护政策、价格支持政策、财政支持政策等。
20世纪50年代初期,日本农业进口数量逐渐增多,政府采取保护农产品生产政策,将重要农产品指定为国家贸易项目,不实行自贸,限定农产品贸易项目,严格限制进口数量。
由于西欧国家农业生产率高,日本农业投入大,只能通过限制进口保护本国农业。
日本现行农品价格政策主要有管理价格制度、稳定价格制度、稳定价格基金制度等。
农产品价格制度弊端较多,但对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积极作用。
政府重视农业投资,各级财政用于农业支出的增速很快,用于农业直接投资的,主要是对农业基础设施进行建设,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等发放补助金,对不同种类主体费用负担比例作出明确规定。
对农林水产金融,日本以农协等系统金融机构和政府金融机构共同承担,国家地方公共团体融通资金,对民间金融机构借款实行系列政策性金融。
浅谈日本农业现代化经验及对我国农业的启示
先于其 他发 达 国家 , 居世界 第一 。与 日本 相邻 的中 国在农 业 经济 的客观 条件 方面 与 日本 存在 许多 相似 之处 : 史 上都 是 历 长期 的封建 小农 经 济 ; 气 候 上 两 国 都 以 温 带 季 风 气 候 为 在
主 , 作 物 品 种 类 似 ; 地 中 粮 食 作 物 特 别 是 水 稻 占 较 大 的 农 耕 比例 ; 是 人多地 少 的 国家 ; 理 条 件也 类 似 , 本 山地 、 都 地 3 1 丘 陵 较 多 。然 而 不 同 的 是 , 日本 就 是 在 这 种 经 济 条 件 基 础 上 实 现 了农 业现代 化 。因 此 , 鉴 日本 实 现农 业 现 代 化 的 经 验 , 借 对 于 党 的 十 七 大 提 出 的 建 设 中 国 特 色 的 农 业 现 代 化 具 有 重 要 的现 实意 义 。
农 村 经 济
浅谈 日本农业现 代化 经验 及对我 国农业 的 启示
季 小 平
( 宁省 农业 经济 学校 , 宁 锦 州 110 ) 辽 辽 2 0 1
摘要 : 国与 日本 在农 业经 济的客 观条 件 方面有 许 多相似 之 处 。借 鉴 日本 实现 农 业现 代 化 的 经验 , 于推 进 具有 中 中 对 国特 色的农 业现代 化 具有 重要 的现 实意 义 。借 鉴价 值较 大 的 , 一是 最大 限度地 将农 户 土地 经营规模 扩 大到 有 效使 用 现代 生产要 素 的最低 , 临界规 模 以上 , 是 工业和城 市扩散 以适 应 农 民兼 业和 促 进 农村 发展 , 是 充 分发 挥 农协 的组 二 三
一
上有全 国的农协 联合 会 , 下有 综合 农协 , 也有 专业 农 协 , 国 全 9 以 上 的 农 户 参 加 了农 协 。 日本 农 协 具 有 强 大 的 社 会 化 9 服务 功能 , 会 员 的 生产 经 营 、 活 等 服 务 几 乎 无 所 不 包 。 对 生 日本 农 协 不 以盈 利 为 目的 , 心 全 意 为 农 民 服 务 , 效 地 解 全 有 决 了单 家 独户所 解决 不 了和解 决 不 好 的 生产 经 营 和 生 活 问 题 , 分 散 的农户 与大 市 场 之 间架 起 了桥 梁 , 服 了家庭 小 在 克 规 模 经营 的局 限性 , 大地 提高 了农业 的经营效 率 。 极
日本农业发展模式对我国农业产业发展的启示
中 图分 类 号 :3 3 F 0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 章 编号 : 0 29 ( 00 0 0 9 0 1 8— 3 5 2 1 )5— 0 7— 4 0
收 稿 日期 :0 0— 5—1 21 0 5
业 产业 的发展 有所 启发 。
一
府 将 各 项 农 业 保 护 政 策 落 实 到 每 个 农 户 , 发 并 放 贷 款 。特 准 农 协 为 供 给 化 肥 、 药 、 机 具 以 农 农
大大 毫 连 学扑
及 粮 食 购 销 等 农 用 物 资 的 专 营 组 织 , 农 协 成 使 为政府农 村 经济 政策 的执 行机 构 , 为信 贷 、 成 保
业 的发 展 及 其 变革 中, 比较 明 确 显 示 出政 府 在 农 业 发 展 中 的 主 导 地 位 及 核 心 作 用 , 我 国农 业 发展 中政 对
府 的 管理 职 能 、 合 服 务 机 能及 对我 国农 业产 业 发 展 的 对 策 等 方 面 均具 有一 定 的 借 鉴 作 用 。 综
术 、 通 、 息 、 政 等 全 方 位 地 向农 户 提 供 一 流 信 财 系 列 的 服 务 , 起 了 商 品 化 、 业 化 、 代 化 的 建 专 现 集约 型家庭 农业 经 营模 式 , 较 短 的 时 间 内成 在 功地走 出了一条农 业现 代 化之路 , 此 , 望 日 对 希 本 农 业 的 发 展 经 验 及 面 临 的 改 革 问 题 对 我 国 农
基 金 项 目 : 宁省 社 科 联 项 目( 2 0 1 k j 0 ) 果 辽 9 0 8s t ̄一 7 成 lj
日本产业政策及对中国的启示
日本产业政策及对中国的启示产业政策是一个国家通过干预产业或部门间的资源配置、以及干预某一特定产业内部的组织结构,来影响该国经济发展的政策。
纵观全球,产业政策在日本的经济政策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从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0世纪80年代,日本在不同时期制定了不同的产业政策,明确各个时期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有效地推动了日本经济的复兴、发展、高速增长,引领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日本的产业政策愈来愈引起西方世界各国的重视,也对于当前阶段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一、日本实施的主要产业政策1、“倾斜生产方式”产业政策(1945-194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败的日本国民经济基本上陷入瘫痪状态,当时的首要任务是稳定经济、恢复生产,通过大力扶持基础工业部门,为其他产业部门的发展提供物资设备和能源的支持,带动其他行业恢复生产。
煤炭和钢铁是当时最为重要的基础产业部门,政府在这一时期主要采取了优先发展煤炭和钢铁两个部门的“倾斜生产方式”产业政策。
“倾斜生产方式”的主要内容:努力增加煤炭生产,并将其重点分配给钢铁部门,以增加钢材生产;然后又将钢材重点分配给煤炭部门,进而增加煤炭生产;以这两个基础工业部门相互促进、循环恢复和扩大生产规模为核心,为其他工矿业的恢复生产提供物质基础,再以此逐步推动电力、农业化肥、运输等其他基础工业部门的恢复,逐步带动整个工业以及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倾斜生产方式”的效果:国民经济得以恢复好转,重要基础工业部门产量明显增长,由此形成了基础雄厚、扎实发展的基础工业部门,为改变日本落后的经济水平和经济结构创造了物质前提条件,对下一阶段采取的产业政策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应当说是比较成功的产业政策。
2、“产业合理化”的产业政策(1950-1955年)1949年后日本经济重新出现了不稳定局面,“倾斜生产方式”宣告结束。
日本学术界通过展开“开发主义”和“贸易主义”以及“静态国际分工理论”和“动态国际分工理论”两场大争论,确立了“贸易立国”发展战略。
日本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及其经验与启示
日本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及其经验与启示戴媛媛内容提要农业产业是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继我国实行家庭承包制之后出现的又一次农业产业组织创新和经济体制创新.战后日本在农民家庭经营基础上, 成功地在短期内通过农业产业化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在此过程中,日本政府的推动作用,农协的组织保障以及"一村一品"模式的成功,对同样人多地少,以分散的小农生产为基础的我国探寻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关键词日本;农业产业化模式日本农业是典型的小农经济,耕地面积约 500 万公顷,户均耕地不足 1.2 公顷,经营单位较小,一般来讲这种农业很难融入社会化大市场.而日本却在小土地所有制的小农经济的基础上实现了农业产业化,提升了农业现代化水平. 1 在此过程中,政府的推动作用,农协的组织保障以及"一村一品"模式的成功,对同样人多地少,以分散的小农生产为基础的我国有很大的借鉴意义.一,日本农业产业化的主要经营模式1, 以工商业资本为主体的垂直一体化经营模式这种经营模式又细分为直营型,委托型两种模式.直营型即企业从农民手中购买土地,建立大型的养殖场和农产品加工厂,利用农业科技成果,进行产业化经营.但由于日本地价高,相比出售土地农民更愿自己经营,这种经营模式在日本的发展很受限制. 委托型即以农产品加工企业为龙头,通过订立合同,契约等形式,委托农户或农产主进行生产经营.龙头企业对生产品种,工艺及交货时间做出规定,农户按时保质保量为企业提供农产品.但日本人多地少,户均耕地规模不大,水田, 倾斜地多,地块狭小,因此不适合发展垂直一体化经营模式.2, 农协(市场)+基地的水平一体化经营模式日本的农业产业化更为普遍实行的是以农协为主体的水平一体化经营模式. 即排除工商业资本的干预,仅通过农业内部的组合来实现产业化.1 这种水平一体化主要是通过日本农协实现的.日本农协是依据 1947 年的日本农业协同组合法成立的.农协为农民服务,主要业务内容包括购销,信用,保险和共同设施利用各方面,并与农民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通过各级农协组织农民合理调整产业结构来建立生产基地, 农家所生产的产品通过农协输送到批发市场,由批发市场输送到消费者手中. 与其他实现了农业产业化的国家相比,日本农业产业化的经营模式具有以下三个特点:日本根据自身特点, 在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首先先实现水利化,生物化,化肥化, 然后再实现机械化;日本农业产业化的经营规模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中是最小的,农户的小规模经营在农业中占主体地位; 三是农户的兼业化与高龄化现象,随着日本经济现代化的发展,农村的大批青壮年劳动力纷纷流入城市从事工业生产或其他行业的服务,其专业农户不断减少, 兼业农户急剧增加,农业生产者以老人和妇女为主.二,日本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成功经验1, 日本政府运用经济,法律手段扶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日本这样一个典型的人多地少,资源禀赋极差的国家,能够从传统农业发展到高度产业化的农业,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政府采取有效的宏观政策,扶持和推动产业化的发展. 首先是通过财政金融手段,增加对农业的扶持,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上世纪 50 年代,日本政府对农业的财政投入已占国民经济投资的 20%左右,以后对农业的投资呈增长的趋势,目前已超过 40%. 2 投资的重点一是农业产品价格补贴(特别是大米) ;二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改善,主要以补助金和长期低息贷款的方式进行.日本政府财政支农的另一途径是对农产品价格的干预,即政府通过对农产品进行买卖影响市场供给,达到稳定农产品供给和价格的目的.其主要手段有两种:对大米,烟草等实行的直接价格管制;对其他农产品实行的间接管制.正是政府强有力的价格干预,保持了农产品的较高价格,保证了农民的合理收益和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在金融政策方面,政府主要采取优惠信贷投资.早在 20 世纪 50 —60 年代,日本政府就先后设立了"农林渔业公库资金""灾害 , 资金贷款""农业改良资金无息贷款"和"农业现代化资金贷款",为农业提供 , 长期低息或无息贷款,满足了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的资金需求. 同时,日本政府还运用法律手段,强化对农业产业化的扶持.正是通过逐步建立起来的高度法制化的轨道,日本才能长期保持对农业的巨大投入.日本政府根据农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先后制定了大量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法律.如 20 世纪 50 —60 年代,就先后制定和颁布了《农业改良促进法》 , 《耕地改良法》 , 《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主要作物种子法》《农业改良资金助成法》《农业协同组合 , , , 法》 , 《农业基本法》 , 《农业现代化资金助成法》 , 《农林渔业金融公库法》等法律.同时,日本政府还通过一系列的经济,行政手段来确保这些法律的贯彻和实施.完善的农业法律是日本政府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关键因素之一. 2, 农协的组织保障农协组织是根据法律,依照农民的意志建立起来的农民自己的组织.日本农协通过各项业务,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使农户分散,孤立的行为变成有组织的团体行为,提高了农户的组织化程度. 农协的营农指导员在产业化经营的产前,产中,产后都会为农户提供帮助: 产前按专业把农户组织起来,根据农协提供的信息以及农户的实际情况,帮助各农家编制生产与经营计划,并在取得信贷资金,开发引进低成本高收益的技术, 推广优良品种及制定合理的耕作制度等方面提供具体帮助;产中按规划供应农药,化肥及其他生产资料,并进行具体的技术指导;产后接受农户的委托,对农产品分级包装并运往市场. 4 此外,农协还提供农业经营委托服务,接受会员委托代为从事农田作业和农业经营管理,从收益中扣除必要的费用后,其余全部归委托人.这种农业经营委托服务,促进了农业经营的规模化和集约化,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要素利用的规模效益.有些农协还自办研究所,信息中心,使研究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 农协的主要业务还是购销服务,农民通过农协采购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销售农副产品,繁琐的事务由农协一手包办,集合了共同采购的成本优势,避免了分散销售的恶性压价,这种批量买卖的方式让农民在价格上得到实惠,增加了农民收入.此外,对于农户个人无力购置的大型设施,农协还提供共同利用设施的服务,比如为农业生产和销售服务的大型农用机械,农机具修理工厂,共用肥料配合设施,蔬菜育苗设施,农产品加工储藏设施等.因此,具有浓厚的政府机构性质的农协,是引领日本农业走向社会化,规模化的有力的组织保障.农协把市场与农户紧密联系起来,简化了市场交易关系,实现了交易的规模经营,降低了市场交易成本,提高了市场交易效率. 5 3, "一村一品"模式的成功开始与20世纪70年代的 "一村一品" 运动是日本农业产业化的成功模式. "一村一品"的宗旨就是以当地资源条件为基础,因地制宜,使每个村庄都拥有独具特色的拳头或精品产品,打入市场.充分发挥各地的比较优势,不断开发具有当地特色的优势产品,是"一村一品运动"的基本内涵. "一村一品" 运动起源于日本大分县, 而后在北海道, 岩手县等地广泛兴起. 日本地方政府,社会各界对各地发展特色经济给予了大力支持:大分县知事亲自倡导"一村一品"运动,并由农,林,渔,商,共,工,消费者团体,金融,文教,新闻,行政等各方代表组成推动"一村一品"运动协议会,协议会负责确定方针,制定计划,县政府组织建立研究机构, 进行技术指导, 并对地方名特产品开发拨发补助金.在日本地方政府的扶植下,日本乡镇的"一村一品"运动蓬勃兴起.通过"一村一品"运动,引进和开发新技术,研制各地区的名特产品,发展附加价值高的加工业,使各地区的工业,农林水产业,商业与旅游业得到协调发展,增强了落后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使其较快地脱贫致富.三,结论——对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启示1, 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纵观包括日本在内的农业发达国家, 农业现代化的进程都离不开政府的扶持和推动,农业本身的弱质性也决定了政府支持的必要性.战后, 日本在农业现代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分散的小农经济能够纳人到现代化的轨道上来, 主要是靠日本政府的全面干预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政策. 日本政府从立法, 组织, 资金, 价格,贸易等多方面采取一系列的政策措施, 支持和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其扶持农业发展的思路及政策措施, 对我国制定相关政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借鉴日本的经验,,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强化政府在我国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作用: ①建立健全农业立法,用法律法规保证政府依法调控农业②拓宽农业融资渠道, 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的扶持力度③加大政府对农业的投资力度④建立农产品价格保护机制.2, 加快建设农民合作组织在我国,随着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实施,单个农户成为基本的生产经营单位. 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分散的农户与大市场无法有效对接,合作经济组织的建立便成为解决这一"中介缺失"问题的关键.我国农村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尽管自 80 年代中期就开始发展,但关于合作社的法律却一直处于缺位状态,直至去年,才颁布了第一部《农业合作社法》 ,农民合作组织并未得到很好的发展. 日本农业发展的初始状况与我国相似,吸收和借鉴日本重视发展农协的成功经验,对推进我国产业化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首先,要建立真正以农民为主体的合作组织.日本农协之所以在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关键就在于日本农协是依照农民意愿建立,真正代表农民利益的合作经济组织.日本农协有关日常经营和运行的各项法规,从制度上保证了农协能够真正代表农民的利益.反观我国目前的农业组织,由农民自己组建的较少,很多组织在实际运作中较多地依赖于当地行政力量,龙头企业,工商业资本的介入,而这些力量的介入大多是为了利用和享受政府的有关优惠政策,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 6 农民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因此,应该认真借鉴日本农协的经验,积极推动属于农民自己的,真正为农民服务的农业组织的建立和发展. 其次,要拓宽我国农民合作组织的功能范围.从日本农协发展历史和组织结构可以看出, 它不仅仅是农业生产经营者的简单联合,还是具有行政属性的处于农民和政府之间的第三方机构,既是生产经营活动的组织者, 又是政府农业政策的执行者. 不仅是连接了农户与市场, 也是农民与政府之间的纽带与桥梁. 目前,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经营活动的范围还很狭窄,缺少管理手段和凝聚力.学习日本经验,我国在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过程中,应赋予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一定的管理权限,拓展其作用空间,通过加强农民合作组织的凝聚力,提高政府管理的效果. 3, 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化对照我国的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加工现状, 日本的 "一村一品" 运动不无启示. 我国当前的一个问题是各个地区发展缺乏长远计划, 往往是其他地区发展什么, 自己也盲目效仿, 不从本地实际出发, 致使地区经济结构趋同, 各地形不成特色经济. 在确定产业布局, 考察和确定产业项目等企业和农户个体力不能及的方面, 政府的作用不能缺位,同时要改变执政理念,为产业化推进提供全方位服务,积极鼓励产业化经济组织的发展.日本"一村一品"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在开发优势项目,选择和确定产业化项目,对其市场需求进行分析研究,以及产业布局协调发展方面积累的经验,值得我们总结和分析.以本地区资源特色为基础,充分考虑地区特点选择发展项目,发挥地区优势, 走出一条具有本地特色的发展之路是成功发展的关键.注释梁开竹: 《借鉴日本经验,推进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广州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2003 年第 1 期. 2 方志权,吴方卫: 《日本多功能性农业对建设我国都市农业的启示与借鉴》《生产力研究》 , 2007 年 24 期. 3 中国农业代表团《日本的农业政策改革及其启示》《中国农村经济》2000 年 12 期. , 4 胡小凤: 《美日农业产业化模式启示》《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 年 6 月号下. , 5 常青: 《构建山西农业产业化合作组织体系的启示——借鉴日本农协的经验》《陕西财经 , 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7 年 03 期. 》 6 常青《构建山西农业产业化合作组织体系的启示——借鉴日本农协的经验》《山西财经大 , 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7 年 9 月第十卷第 3 期》(作者为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 06 级硕士生责任编辑魏全平)。
日本农业产业化经验及启示
有较 大 的参 考价值 。
产 的发展 。基础 设施 建设投 资 由 国 农 用 拖拉 机 只有 7 0台 . 到 1 7 0 但 96 家 和地方两 级政府 承担 .其 中 9 % 年 , 猛 增 到 8 0 却 O万 台 .6年 中增 加 2
业” 户 . 农 往往 是文 化水平 和专 业技 民收入提 供多 种途 径 。 1本 的 “ 3 兼 垂 直一体 化经 营形式
( )以工 商 业 资本 为 主 体 的 的平 行 一体化 经营形 式 .包 括综合 一 农 协和专业农协 。 综合农协主要从事 以工商业 资本 为主体 的垂 直一 全面而广泛 的服务 . 专业农协则从事
Hale Waihona Puke 国土面积 中 ,被森林 覆 盖 的山地 面 在加 入世 界 贸易组 织 以前 , 日本政 主要采 取多 投劳 动多用 肥料 的方法 积 占 7 % .全 国人 均耕地 面积不 到 府采 取农产 品价 格补 贴政策 扶持 农 发 展农 业 .致 使土 地生 产率相 当 高 6 在入关 以后 . 由于受关 贸 总协 定 而劳动 生产 率极其 低下 。第 二次世 0 4 h 。 日本 以土地 广 泛 地分 散 业 ; . 6 m2 0 在小 农户 手里 的家庭 经 济为基 础 的 有关 农畜 产 品价 格 市场化 、贸 易 自 界大 战后 。 日本政府 一 反常态 , 大力
为 提 高农 业 产 业 化 经 营水 平 . 款 的方 式支 持农 业发展 。在 加工方 国为 9倍 . 国只有 l%。 美 l 机械 化作
改变农业 的落后状况 . 提高农业 的市 面 , 加工 企业 的建设投资 国家无偿投 业使 日本农 产 品 的成 本构成 产 生 了
日本发展六次产业对推进我国农村产业融合的启示
现代营销中旬刊XDYX 一、研究背景与目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农业产业化发展拓展升级的必经之路,是实现“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重要引擎,能有效挖掘农业多功能性,创新发展模式,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农民稳定增收。
我国与日本同处东亚地区,隔海相望,互为近邻。
日本发展六次产业极大地推进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将农业附加值留在农村,留给农民,有力促进了农民持续增收。
为此,本文从日本六次产业理论出发,总结其产生背景、发展模式、政策措施、取得成效及经验借鉴,探索适合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促进乡村产业振兴。
近年来,我国有很多专家学者对日本六次产业发展进行了研究。
何德功(2010)根据日本政府提出科技兴农、推动农业工业化发展的思路,分析了日本大型企业涉足农业的实践,认为农业工业化的道路有利于振兴农业。
孔祥智等(2015)认为,六次产业鼓励农业经营者从事多种经营,打破三大产业之间的分割状态,延伸产业链、拓展产业范围、加强产业集群及促进地区之间的合作,从而有效提升农村发展活力,有利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崔振东(2010)认为,构建农工商连携体系,有利于农产品附加值保留在农村。
姜长云(2015)认为,推行六次产业是符合日本国情与农情的现实产物,分析了日本与我国进行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异同。
二、日本六次产业的主要做法(一)六次产业的发展形态扎实推进“地产地销、一村一品”的发展方式,不断激发农业发展活力,提升农民收入,改善农村资源配置,将农产品附加值在本地内部消化。
六次产业发展形态主要有三大类,一是产地加工型,即对本地生产的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发展加工业。
二是产地直销型,即农林渔业从业者建立直销店,培育自有品牌,或通过相关组织进行销售。
三是休闲旅游型,即利用农业资源发展高附加值的乡村旅游,提供服务的同时获得更大的增值。
(二)六次产业的参与主体提升六次产业发展活力,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各类运营主体的茁壮成长,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日本观光旅游农业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观光旅游农业对我国的启示内容提要:日本农村地区根据本地实际大力发展观光农业(如建立葡萄与草莓观光农业园等)和渔业,取得了非常好的经济效益。
我国农民也应适应时代的发展,转变经营理念,实施多种经营或兼业经营,以满足广大市民日益多样化的生活需求(包括旅游需求)。
为此,有必要大力发展塑料大棚蔬菜和水果、花卉园艺业等,并向游客开放,同时在靠近城市的地方建立一定数量的市民农园与观光旅游农园,以满足人们的休闲需求。
关键词:观光农业;市民农园;观光农园;农业公园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与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农村劳动力不断进城打工,致使部分土地抛荒,粮食产量下降。
然而,城里打工,对于没有多少文化、又不懂技术的农民来说并非易事。
特别是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廉价的外国农产品将对我国农业造成巨大冲击。
因此,政府部门应尽早采取措施,引导农民实行转业或兼业经营,为他们开辟致富渠道,从资金和技术方面给予大力扶持,以避免入世后出现被动局面。
在日本曾出现过类似情况。
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随着日本经济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脱离土地进城成为工人,以致日本农村地区普遍出现了高龄化农业和过疏化的严峻局面。
日本政府为解决这一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提高农业的机械化、集约化水平。
在政府的引导和扶持下,日本农村地区的兼业化程度普遍提高。
许多农民兼营蔬菜、水果和花卉等,有的甚至转向经营园艺和畜牧水产等业;靠近城市的不少农民则充分地将现存的零星土地加以利用,如建造停车场和仓库等,通过出租房屋、店铺等来增加收入。
近年来,随着到农村旅游的市民日趋增多,经营观光农园的农户越来越多。
鉴于日本发展观光旅游农业的成功实践,以及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农业资源十分丰富而未被开发或开发得不够的状况,笔者拟就日本观光农业的形态与经营手段等作些探讨,以期能对有关方面有所启发。
一、观光旅游农业的形态与特征所谓观光旅游农业,是指具有保护环境、生态美化环境和观光旅游等功能的农业。
日本农协对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启示
日本农协对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启示论文摘要:日本农协是日本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根据本国人多地少、农户经营规模小的特定国情而独创的一套别具特色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
该体系在推动日本农业市场化、建立较完善的金融体系、促进农业的规模经营和产业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日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强有力的推动因素。
与日本相比,我国的农业现代化进程较为缓慢,主要原因是我国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育严重滞后,无法适应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因此我国应该充分借鉴日本农协的成功经验,在市场机制下重新构建新型农业组织体系,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组织,加快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关键词:日本农协;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产业化;现代化在日本工业高速发展时期,城乡差距迅速拉大,正是日本农协通过各项措施和卓有成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稳定了日本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促进日本从家庭式农业演变为集约化、社会化、商品化的现代农业,同样以家庭为基础实行东亚小规模经营的中日农业在农业初始状态及国情方面都有很大的相似性,因此日本农协的成功经验,对重构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解决我国工业化过程中的农业问题,加速实现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一、日本农协的特点日本农协全称为“日本农业协同组合”,是依据日本1947年颁布的《农业协同组合法》而建立起来的农民合作组织。
它是具有法人地位,不以盈利为目的,从事产、供、销一体化及其配套服务的一种农民自主的民间联合组织。
以“提高农业生产力,提高农民的社会经济地位,实现国民经济发展”为宗旨,“通过其从事的事业,为会员提供最大限度的服务”。
日本农协以其组织结构的严密性、农户参加的普通性和自由性、管理的民主性、经营事业的广泛性和功能发挥的有效性而成为世界各国农业合作的成功典范,是日本农业在小规模家庭经营条件下得以顺利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强有力推动因素。
1. 组织结构的系统性和严密性。
日本农协是自上而下地组织起来的一个全国性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了一整套严密的组织系统和机构。
日本农业现代化历程及对中国现代农业建设的启示
相关制度的完善和强化政 府对农业生产各方 面的支援 ,一些 涨 。这些 因素大大削弱了 日本 主要 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虽 部门逐步克服 “ 人多 地少”的天然劣势 ,创造了农业现代化 然 日本政府采取了一些 以工促农 ,强化对农业的财政支持 等 高速发展的奇迹 ;但 在大田作物部 门,由于生产 规模扩大有 措施 ,但这些并没有解决 日本农业的高成本和 国际竞争力衰 限 , 日本 一 直 没 有摆 脱 其 产 品 的 国 际 竞 争 力 和 自给 率 大 幅 下 退的局面 。 日本农产品的总体自给率大幅度下降。 降问题 的困扰 。 3 . 完善阶段
二战失败使 日本经济 受到严重影响 ,工业和城市经济损
伴随经济 的高速发展尤其是重工业 的发 展 ,日本农村劳
失惨重 ,大量退役 、归国人员返回落农村 。为了维护战后 困 动力 大量 外流 ,农业就业人 口大幅减少 ,农业现代化发展也 难 时期 的社 会稳定 ,政府一度 维持着战时遗 留下来的农产品 面临巨大 挑战。在这种情况下 ,为了实现农 业机械化和提高 价格统 制制 度 。但 日本经 济很 快恢 复 ,经过 2 0世纪 5 o年 农 业劳动 生产率 ,日本政 府结合本 国实 际 ,在 16一9 9年 9 l19 间 ,通 过 对 旧 的 农 地 法 、食 粮 法 等 法 律 进行 修 改 和 完 善 ,采 代 、6 o年 代 的经 济高 速发 展 , 日本 经 济 一 跃 发 展 成 为 仅 次 于
系列 促进 农业发展 的措施 。主要通过制定法令 和提高土地 展模式 ,农业 发展逐步产业化 、农村振兴逐 步加 强 、食品安 产 出率的途径增加单 位面积产 量和农业总产 量。这些措施逐 全体系逐步完善 ,成为农业现代化发展速度最 陕的国家之一 。
日本的六次产业发展及其对我国乡村振兴的启示
3、发展特色产业:根据各地区的自然资源和文化特色,发展具有区域特色 的产业,提高乡村经济的竞争力。例如,在风景优美的乡村地区发展旅游业,吸 引游客的同时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4、加强人才培养:提高农民的技能和素质,加强对农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培 养和引进,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
5、优化产业结构:在保证农业生产的基础上,推动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提升乡村经济的综合效益。例如,在乡村地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服务业等,提 高乡村经济的附加值。
乡村产业振兴与产业扶贫在发展过程中都面临着一些挑战。产业结构不合理、 资金和技术缺乏、市场销售渠道不畅等问题制约着二者的发展。为了应对这些挑 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一是因地制宜,根据当地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发展具 有地域特色的产业;二是加强农民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和就业技能; 三是加强政策支持,
为了实现产业融合和六次产业发展的目标,需要加强政策支持和引导。政府 可以出台相关政策措施,鼓励各类产业融合主体的培育和发展,推动技术创新和 人才培养。需要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农村营商环境,吸引更多的资本和 企业参与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产业融合和六次产业发展。
总之,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产业融合和六次产业发展是实现农村经济转型升级 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政策引导等手段,推动产 业间的有机融合和相互促进,可以实现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协同发展。 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文化传承,加强政策支持和引导,推 动产业融合和六次产业的健康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五、品牌建设与国际推广
日本次演示化产业注重品牌建设和国际推广。政府鼓励企业创建自主品牌, 并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国际推广。例如,日本的动漫、音乐、时尚、美食等产业在 全球范围内都享有盛誉。我国在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中,可以借鉴日本的国际推广 经验,加强我国文化产业的品牌建设,提高我国文化产业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日韩农业考察报告
日韩农业考察报告《日韩农业考察报告》一、引言本报告旨在对日本和韩国的农业发展情况进行考察和分析,以期了解两国农业发展的成就、挑战和经验,并对其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借鉴价值进行评估。
二、日本农业发展情况1. 农业发展历程日本农业发展经历了长期的演变过程。
近代以前,日本农业主要以稻米种植为主,是一个封闭的农村经济体系。
20世纪初,日本的农业开始进行现代化改革,引进了先进的农业科技和生产方式,提高了农业效率和产量。
2. 农业生产情况日本农业生产以稻米、蔬菜和水果为主要农产品。
稻米种植是日本农业的核心产业,日本的稻米产量和质量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日本还以其特色的蔬菜和水果种植,如西瓜、苹果、樱桃等,满足了国内外市场的需求。
3. 农业科技创新日本农业致力于农业科技创新,通过引入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例如,水稻机插机、温室种植和无人机等先进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三、韩国农业发展情况1.农业发展历程韩国农业发展也经历了较长的历史。
20世纪初,韩国农业仍然以传统的小农经济为主导,生产方式落后。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韩国的农业开始进行现代化改革,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模式。
2. 农业生产情况韩国农业以稻米、蔬菜和水果种植为主要农产品。
韩国的稻米产业在东北亚地区具有竞争力,其污染物状况和质量把关措施值得关注。
韩国还以高品质的蔬菜和水果种植而闻名,如辣椒、葡萄等。
3. 农业科技创新韩国致力于农业科技创新,通过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韩国农业科技创新主要集中在温室种植、生态农业和设施农业等方面,以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
四、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借鉴价值1.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在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应加强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质量。
2. 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在全球农产品市场竞争中,应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品牌效应,增强农业的市场竞争力。
【doc】日本“一村一品”运动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经验启示
日本“一村一品”运动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经验启示圜l圜l囵I囵一h日本"一村一品''运动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经验启示李仙子(中国人民银行延边州中心支行吉林延吉133000)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其根本途径就是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但我们尚缺乏足够的实践经验.在这方面,日本"一村一品"运动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成功经验,给我国发展农业产业化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一,日本"一村一品"运动促进农业产业化的主要做法(一)以开发农特产品为目标,培育各具优势的产业基地."一村一品"的基本目标就是开发,振兴农特产品,在培育农特产品上抓产地建设,培育名牌两大重点环节.在产地建设上,强调因地制宜建立产业基地,如牛产业基地,香菇产业基地等.(二)以突破"1.5次产业"为重点,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所谓"1.5次产业"是以农,林,牧,渔产品为原料所进行的工业生产活动.根据市场需求,对农产品进行较大规模的专业化加工,集中储运和销售;投资少,成本低,周期短,见效快,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三)以开发农产品市场为手段,促进产品的生产流通.在农产品的生产领域,农协针对农业经营中的问题制定相应对策,因地制宜实行适度规模经营,引进生产资金和优良品种,进行技术交流和技术培训等;在农产品流通领域,农协组织农户开展联合销售和购买,促进了种植,生产,销售的一体化.(四)以培养人才为动力,创建多主体的农民教育体系.造村运动的最终目标是"造人",要发掘生活在本地的年轻人的热情和积极性,培养出一大批既具有实践能力又能扎根于本地区的农民人才.日本创建了由政府,学校和民间力量共同构成的多主体农民教育体团宣全塾壅竺笪塑系,提供全方位的供给,有计划,分层次,有重点地开展农民职业技术教育.(五)以创设合理的融资制度为途径,提供农业低息贷款.日本农协信用系统以略高于普通银行利率的优惠利率吸引农民存款,并以优惠条件向农户发放贷款.另外,政府发放的政策性贷款和向农业部门投入的贷款资金和利息补贴资金,也通过各级农协的窗El发放给农户.二,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近几年,一些地方把农业产业化发展作为破解"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和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的战略选择,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也比较多.(一)龙头企业规模较小.经过近几年发展,农业龙头企业数量在增加,规模在提升,但受自然资源和生产规模的影响,"小而散","档次低"的问题突出,上规模上档次的少,带动力不强.(二)农产品开发深度不够.从目前情况看,一些地方绝大部分农产品加工企业仍然停留在精选,切片,粉碎,包装等初级加工,甚至销售原料的阶段,深加工产品,二次增值产品少,高科技产品,名牌产品更少.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不高,知名品牌不多,尚未实现优质特色农产品的深度转化增值.而且优势产业不够强,特色产业不够大,产品质量不够优,市场竞争力较弱.(三)龙头企业发展资金和人才短缺.目前,一些地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正处在较大企业加速发展上规模,小型企业全力实现生产能力的关键时期,急需注人大量资金和人才.但从实际情况看,龙头企业绝大多数是中小企业,有效资产不足,可抵押物少,难以从银行得到足够贷款;富有创业精神的现代企业管理及科技创新人才匮乏.(四)农业产业化发展机制不完善.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一些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关系仍较松散,尚未真正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一些龙头企业与乡村签订了农产品订单,但市场价格高时农民不积极履行订单,导致企业原材料短缺.特别是遇到严重自然灾害和疫情时,因风险保障机制没有建立起来,对企业和农户的影响更为突出. (五)银企信息不对称,银行贷款风险加大.多数农业龙头企业是民营企业,会计制度不健全,而且财务信息披露意识差,银行考察其真实的资信状况难度较大. 银行没有合适的渠道或缺乏有效的机制了解企业真实的财务信息,贷款所面临的道德风险问题也相对更加严重.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一些银行宁可不放贷,也不愿承担贷款风险.三,日本"一村一品"运动带来的三大启示(一)通过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破解"三农"难题.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发展支柱产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日本通过推进"一村一品"运动,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小生产与大市场,低水平的传统农业与现代市场消费,单一农业与二三产业之间的矛盾,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以及产前,产中和产后系列服务,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和农业向更高水平迈进.日本的"一村一品"运动,类似我国的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将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和农业,工业, 商业,生产,供应,销售,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融为一体,引导和帮助农户走专业化,规模化,商品化和企业化经营的道路,这样能够最大限度地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增长,是强化农户自身发展能力,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二)通过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拉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日本农业结构也是典型的超小型结构,农业经营以分散,细小的农户为单位.日本政府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引导和组织上,在宏观经济政策上进行引导,在经费上进行适当资助,在产品销售中帮助开展促销宣传,并为实现调控目标创造发展环境.借鉴日本经验,适应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和市场经济条件,加强政策引导,通过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进行农业产业化运作,带动农户实现规模化生产,促进主导优势产业的形成与发展,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这是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引导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为此,应在财政,税收和信贷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支持力度,促进农业产业化链条经济协调发展,降低市场风险,减少调整的盲目性,提高调整的自觉性和对经济规律的适应性.(三)通过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市场主体.在国际经济一体化时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解决分散农户适应市场,进入市场问题是促进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健康发展的重点和难点.具体来说,日本经验有三个方面值得借鉴:一是提高农民素质.日本地域狭小, 资源匮乏,但其核心技术总是居于世界前列.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日本注重通过培训提高公民素质.特别是对儿童的培养尽心尽力,从小让他们体验种田,畜牧业和简单的农产品加工.日本的经验表明,建设现代农业,公民素质要达到相应的水平.与引进新品种和先进设备等物的引进相比,引进先进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理念更重要.提高科技和管理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率,首先应从提高农民素质人手,从源头抓起,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对带头人的培养.二是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日本是小规模农业,但日本的农协在联结农户和整合资源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使看似分散的日本小农经营走上了产业化发展的轨道,成功地实现了现代化.借鉴日本经验,在我国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就要积极发展农民合作服务组织和行业性服务组织,着力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打造"龙头企业+中介服务组织+农户"等农业产业化链条,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实力.三是打造地方特色品牌.品牌是产品进人市场的通行证.日本的"一村一品"走过了用一户带多户,用一片带动一个村的路子.挖掘本地产品的品质与文化内涵,着力培植特性明显的品种,通过开拓销售渠道,开发配套相关产业群,有效提升产品层次和市场竞争能力的日本式打造农产品品牌的方式.借鉴日本经验,坚持民族的(特色的)即是世界的品牌理念,树立富含地方自然文化特色的产品品牌,采取以点带面,示范引路的方式,通过积极的销售运作,开拓市场,形成特色产品和特色产业集群,是提升我国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关键.(责任编辑:田丽)宣垒壁壅竺堡笪曼塑田。
日本都市农业发展对中国的借鉴与启示
亿 日 元 , 占 全 国 农 业 产 值 的
1 % ,都 市 农 业 的 发 展 取 得 了 8
市创建 优 良的生 态环境 ,具有休
闲观光 、旅 游 娱乐 及 教 育 等 生 态 、
业体 系 。
巨 大 成 就 ,纵 观 其 发 展 过 程 ,
日本都市农业 发展 与其经济 其 成 功经 验 如 下 :
实 现 社 会 、经 济 、生 态 统 一 和 谐 多世 纪 发 展 ,截 至 20 04年 底 日本
金项 目资 助 (9S 8 0 0 ) 0 JD 4 0 9 ,苏 州都 市 农 业 的
发展 现 状及 对 策研 究 作 者 简 介 :何 钢 (9 2 ) 17 一 ,男 , 安 徽 无
能 ,是 为 城 市 经 济 发 展 而 服 务 的 涨 ,农 户 经 营 面 临 困 境 ,部 分 农 涉农 经 济 产 业 。 日本 都 市 农 业 的 户 不 愿 过 早 出售 耕 地 ,而 是 种 植
基金 项 目 :江苏 省 教 育 厅 哲 学社 会科 学 基
发展满足 了多元化 、多层次 的都 水果 、蔬菜 、花卉 等 园艺 作 物 , 市消 费需 求 ,促 进 了经 济 增 长 , 城市高楼 大厦 问的耕 地经过 半个
都 市农业雏 形初步形 成 。第 二阶 值 占农业产值的 4 . 1 %,果树类 占 业 ,高度 开 放 的外 向服 务 型农 业 , 8
段 是 2 纪 6~ 0年 代 , 日本 政 1% ,花 卉 类 占 66 O世 08 7 . %。 因 位 置 紧 资 源节 约 高 效 利 用 的 现 代 化 农 业 府 制 定 了 《 菜 生 产 收 购 安 定 邻 城 市 ,能及 时 满 足 了 城 市 市 民 等 多 形 态 的现 代 都市 农 业 新 格局 。 蔬 法》、 比 发市 场法》 与 } 税 对 果 蔬 、花 卉 的多 层 次 、多 元 化 但 距 可 持 续 发 展 都 市 农 业 尚有 一 也方 定 距 离 ,借 鉴 E本 都 市 农 业 发 展 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技术经济 2000年第4期日本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及对我国的借鉴华南农业大学经贸学院 邹 帆 江 华 利用农业科技进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当今世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共同选择。
在国外,特别是在经济发达国家的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出现过许多被称为农业产业化的现象、过程,还有许多类似的提法,其主要内涵是指农工商综合体、农工商联合经营、农业一体化等。
农业一体化最先是在农业发达国家兴起,以后在发展中国家出现。
由于各国的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条件不同,因而其利用农业科技进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模式和绩效也不一样。
日本是我国的近邻,日本农业产业化面临的问题和我国相似,即人多地少,资源匮乏。
但日本在利用农业科技进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上,独具特色且收效显著,并有十分成功的经验值得我国借鉴。
一、日本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要模式 由于自然、历史、人口等具体条件及其经济特征的差异,与欧美国家相比,日本在利用农业科技进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方面有其自身的特点:一是经营规模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中是最小的,小农经济在农业中占据着统治地位;二是集约化程度高,单位耕地面积上的投工量与产值一般都高于欧美国家几倍甚至几十倍,而劳动生产率却明显低于欧美各国;三是日本根据自身的特点,首先实现水利化、生物化、化肥化,然后实行机械化;四是在农业用地构成中,以耕地为主,其中48%的耕地用于种植稻谷。
日本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可分为二大类:(一)以工商业资本为主体的垂直一体化经营形式 日本的这种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又可细分为两种具体形式,它们是:1.直营型。
即由大工商企业通过购买土地,建立大型的养猪场、养鸡场等,利用农业科技成果,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
由于日本的地价高涨,农民不愿出售土地,直接经营农业就不如农场主更有利,因而这种经营模式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2.委托型。
即由大工商企业通过合同形式委托农场主或农户进行经营。
大工商企业为农户规定使用的品种、农艺要求,农户在规定时间向大工商企业提供农副产品。
(二)农户合作组织 这是以农协为主体的平行一体化经营形式。
日本的农协包括综合农协和专业农协。
综合农协主要从事全面而广泛的服务,专业农协则从事本专业范围内的服务项目。
农协通过有机的组织和广泛的业务活动,同广大农户建立起各种形式的经济与社会联系,影响着农业生产、农村金融、农产品加工、销售、农资供应以及农民生活,控制着农村经济活动。
据统计,日本农民销售农产品的90%,购买生产资料的80%和生活资料的60%都是经过农协系统进行的。
另外,农协贷款一般占整个农业贷款的80%左右。
因此,日本政府可以通过农协贷款来调节日本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村的其他各项经济活动。
二、日本利用农业科技进步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要经验 由于日本在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方面与欧美等国有较大的差异性,因而它在农业科技成果的——26邹 帆等:日本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及对我国的借鉴运用方面也与欧美等国不太一样。
其主要经验是:(一)官民结合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日本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分为官办和民办两大部分。
官办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共分4级:第一级为中央级,由农林水产省做为行政执行组织单位。
第二级为都府级。
由各府农林水部负责具体工作。
第三级为县级,由各县的农政部或农业技术科负责。
第四级为基层级,即在县以下设置农业改良普及所,聘任农业和生活改良技术员来负责最基层的实际推广工作。
目前,日本官办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共有603个农业改良普及所,共有员工1.1万人。
日本民办的农业科技推广组织是日本的农业协同组合,简称农协。
目前,日本有3500多个综合农协和4000多个专业农协,每个农协平均有5—6个营农指导员,专门从事农业科技的推广与指导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日本官民结合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在中央一级是分立的,各自垂直与下面的基层组织联系,且服务对象也不一样(官办的服务对象是全体农民,民办的服务对象是所在农协的成员),但在地方上,官民两大推广体系的相融性和配合性却相当好,常常通过农协会来商讨和进行农业科技成果的合作推广,使农业技术迅速地成为生产力而提高了农业经营效益。
(二)适应经济发展的农业科研机构与措施 日本的农业科研机构可以分为三大类:(1)国家级的农业科研机构,它包括筑波科学城农业科研中心、农林水产省农业科研中心和农林水产省食品综合研究所。
(2)部分大学。
(3)地方级(都府县)的农业实验研究机构。
日本对这些科研机构采取的主要措施:一是不断增加用于基础研究和开拓性应用研究的经费,加强国家级研究机构和大学研究力量,并注意促进它们的密切合作。
二是改革农业科研的组织形式和合作方式,建立起产学研一体化的科研体制。
三是创办以实习和实验为主要内容的科学技术大学,培养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人才。
四是兴办科学技术实体,为农业企业提供各类技术和咨询。
(三)重视实践的农业教育体系与措施 日本的农业教育也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大学本科教育(包括硕士和博士培养),二是农业大学校教育(相当于我们的大专和中专),三是农业高等学校教育(相当于我国的农业职业中学)。
日本的这一农业教育体系十分重视实践性教育。
在宏观方面,日本强调教育为经济发展服务,强调产学研一体化,强调农业院校要与科研单位和生产单位相联系、渗透和融合。
具体的措施是:(1)根据经济发展变化的需要和农民家庭生活变化的需要来设置专业和课程。
(2)根据社会公德标准,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把发展商品生产和育人紧密结合在一起。
在微观方面,日本强调教育要理论联系实际,要强化实践性教学。
具体的措施是:(1)学生是各农业院校实习农场的主体劳动者,农场的各项生产任务均由学生经过实习来完成,学生的生产实习和课堂教育学时比例在1:1以上。
(2)学生要参加所学专业生产实践的全过程,要掌握所学专业主要农事活动的基本操作技能,以便学到过硬本领。
(四)较充足的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经费 有资料表明,日本在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方面投入巨大,经费较充足。
在农业教育经费方面,例如仅香川大学农学部1997年的办学经费就达60亿日元(不含教职工工资,下同),而在校生人数只有200人;香川县立农业大学的办学经费为2.6亿日元,在校生为135人;香川县立农业经营高等学校的办学经费为1.1亿日元,在校生为322人。
较充足的教育经费,为日本培养高质量的农业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办学条件。
在农业科研经费方面,日本也在逐年增长。
1998年政府的农业科研经费预算为619亿日元,占整个农业预算的2.3%;“大农业”的科研经费预算为772亿日元,占大农业预算的2.2%。
目前,日本政府每年安排的农业科研经费约占国内农业生产总值的0.7%左右。
在农业推广经费方面,日本政府1998年安排的经费是356亿日元,约占农业预算的1.4%左右。
目前,日本政府每年安排的农业推广经费约占国内——36 农业技术经济 2000年第4期农业生产总值的0.5%左右。
较充足的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经费,有力地促进了日本农业科技进步的研究与推广,促进了日本农业产业化发展。
三、日本农业产业化经营对我国的启示 我国与日本同是属于土地等基础农业资源十分稀缺的国家,故我国的农业产业化也应与日本一样走以科技进步为主的发展之路,以突破资源(特别是土地、水等资源)的刚性约束和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效益。
故从日本的经验看,我国运用科学技术发展农业产业化应抓好重要环节有:(一)建立政府与民办相结合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即政府在保证每年增加对农业科技投入的基础上积极鼓励和支持各乡镇(村)自办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组织或专业技术农协,并聘请专职或兼职技术人员参与农业技术服务或推广,并对其中作出重要贡献或取得明显成效者予以奖励。
特别值得提倡的是,应明确好专业服务分工。
如政府兴办的各级农业技术机构的服务对象主要应是农村种养大户,规模经营农户或专业户,为其解决产前、产后的重大技术难题。
而各乡镇(村)民办的技术服务组织则应是面向分散经营农户,随时为其提供技术指导和咨询。
这样,官民结合、各有择重,使农业技术普及与推广能覆盖全部农户和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效益。
(二)抓好各类农科机构的职能配置 日本的三大类农业科技机构,不仅经费充足,实力雄厚,而且分工明确,配合默契。
如各大学的农业技术研究部门在政府和各财团、公司的支持下,主要从事有关基础理论及方法的研究,而政府所属的农业科研机构则是择重于搞应用研究(包括中间试验),各地方农业改良综合所的主要任务就是将技术应用到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去。
这样使技术风险主要由政府承担,并且也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产业化”各链条环环相扣,形成了一种协作式聚合效应。
故我国也应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采用农业科研、推广,分工、协作相结合的办法。
即各级政府在政策、经费等方面大力支持各农业高校从事农业基础理论和方法研究。
而各级农业科学院、所的主要任务应是搞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各基层农技站所与专业农民协会则负责技术的推广、普及。
这样,使政府主要承担技术风险和改变目前我国各农业高校、农科院所各自为阵,争相搞有利可图的中下游应用开发而不重视上游的基础理论研究的局面。
从而有利于形成推动农业产业化的技术链条网络和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效率。
(三)发展实用型农业教育 农业科技成果的开发与应用均需大量的人才,其中与农户直接打交道的实用型人才尤为重要。
但在我国传统的农业教育体系中,对实用型人才的培养重视不够,以致形成每年成千上万的大学生、研究生毕业生走出校门,而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却青黄不接的断层局面。
为此,学习日本经验、积极发展实用型农业教育、培养能在农村基层充分发挥作用的科技人员已是当务之急。
具体做法有:其一,在农业高校中,加强实践环节的训练,提高农业生产实践课程的比重,并将学生掌握所学专业的主要农事活动的操作技能作为重要的考核标准,使学生能更好地胜任农业技术推广的实际工作;其二,各级政府和农业产业化企业,应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各级技术推广站所和专业农协的技术人员进行培训、考核,使其能更新知识,更好地为农服务;其三,在农民中(特别是青年农民中)培养技术骨干,如由县、乡镇政府出资送他们到农业院校进修,用师傅带徒弟的办法由基层农技人员向他们传授技术,并对经考核合格者发给农业技师证书等等,以提高他们学习与掌握农业技术知识的积极性和使农业实用型人才队伍不断壮大,进而推动农业产业化、现代化进程。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