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探索——以《唐诗三百首》为例

合集下载

专题阅读——意象探究-《唐诗三百首》整本书阅读专题练习

专题阅读——意象探究-《唐诗三百首》整本书阅读专题练习

走近中华传统文化感受古典诗词魅力——《唐诗三百首》整本书阅读名著《唐诗三百首》专题阅读——意象探究第一节“月”的意象“月”这一意象是中国古典诗歌中使用频率最高且表达意义最广的意象之一,尤其是唐代最为明显,无论是情感内涵的丰富性,还是审美的独特性,唐诗中的月意象都表现得比较完满.这和中国传统审美特点,中国文化及唐朝的时代特点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也和历代诗人的积累有关.“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者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的一种艺术形象。

在诗歌中,作者笔下的意象,已经不是纯粹的客观事物,而是寄托诗人情感,构成诗歌意境的客观物象,是诗歌的基本单位"。

”在众多的诗歌意象中,含有月的意象的唐诗在《唐诗三百首》中共80首,占总诗集的27%。

李白是写月的高手,他的咏月诗,数量多,流传广。

有人做过统计,在流传至今的千余首诗中,有四百多首提到月亮;《唐诗三百首》收录李白诗33首,其中16首与月有关。

李白《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语出天然,神采飞扬。

还有,《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忆东山二首》:“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

”《把酒问月》:“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文字简约,极富感染力。

余光中在《寻李白》中概括李白的诗:“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文字朴实,情真意切,写出了游子对亲人、家乡的思念,至今为人们传诵。

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是尽人皆知的咏月名句。

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雄浑广阔,大美同享,乃千古之绝唱。

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一》:“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陈子昂《春夜别友人》:“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还有,岑参《敷水歌送窦渐入京》:“春去秋来不相待,水中月色长不改。

唐诗三百首名篇教案

唐诗三百首名篇教案

唐诗三百首名篇教案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通过对唐诗三百首名篇的学习,提高学生对古代文学的欣赏能力和理解水平。

教案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唐诗三百首名篇的背景、作者及主题。

2. 提高学生对唐诗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习唐诗三百首名篇的内容和作者。

2. 教学难点:理解古代文化背景和诗词的表达方式。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忆已学过的唐诗,激发学生对唐诗的兴趣,并提出学习唐诗三百首名篇的目标。

2. 学习主体(1)探究背景知识介绍唐诗三百首的历史背景、编选目的,使学生了解这些名篇的重要性和价值。

(2)学习名篇选读选择几首代表性的唐诗三百首名篇,逐首进行解读。

每首诗的解读分为以下几个步骤:a. 了解作者及其时代背景b. 分析诗的结构和表达方式c. 理解诗的意境和主题d. 欣赏诗的语言之美e. 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理解(3)课外拓展鼓励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唐诗进行研读,并展示给全班。

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和交流,增加学生对唐诗的了解和欣赏。

3. 课堂练习(1)课堂小测利用选择题、填空题等形式进行课堂测试,检验学生对唐诗三百首名篇的理解程度。

(2)创作小作文要求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唐诗,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感悟,写一篇感悟或赏析文章。

四、教学评价通过课堂小测和学生的小作文,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成果进行评价。

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回答问题的情况进行评价。

本教案的目标是通过对唐诗三百首名篇的学习,提高学生对古代文学的欣赏能力和理解水平。

通过学习名篇,学生能够了解唐代文化和诗词的表达方式,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教案分为导入、学习主体、课堂练习和教学评价四个部分。

在学习主体中,教师将选择几首典型的名篇进行解读,引导学生从作者背景、结构、意境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理解。

《唐诗三百首》教案:感受唐朝文学的辉煌与卓越

《唐诗三百首》教案:感受唐朝文学的辉煌与卓越

《唐诗三百首》教案:感受唐朝文学的辉煌与卓越。

一、唐朝文学的辉煌与卓越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

在这个时期内,文学和艺术呈现出了空前的繁荣。

唐朝时期的文学承袭了前朝的文化传统,又不断地吸收外来文化的影响,使得唐朝的文学成为了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唐诗是唐朝文学的代表性作品之一。

唐诗具有独特的风格和艺术价值。

唐诗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呈现出了高度的艺术性和文学性。

因此,唐诗被誉为“古今中外之最”。

唐代诗人对文学创作的要求非常高,他们在追求文学艺术的过程中,表现出了极大的诗意和境界。

唐诗的艺术价值得益于唐代诗人对诗歌表现力、形式、内容等方面的追求和探索。

唐诗的语言优美、情感真挚、艺术性强,具有深刻的内涵和广阔的意义。

二、教学唐诗三百首的方法教学唐诗三百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在教学中掌握一些方法,可以更好地让学生理解和感受唐朝文学的魅力。

我们应该注重课前导入。

在引入之前,老师可以对唐诗三百首进行简单介绍,让学生对唐诗产生一些初步的了解。

在引入唐诗三百首的时候,可以运用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

应该注重诗歌的背景介绍。

唐朝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繁荣的时期,唐诗三百首是由唐朝文学精华组成的一部杰作。

了解唐朝时期的社会背景、文化传统和历史事件可以更好地理解唐诗,同时也可以从中领略到唐朝文学的辉煌和卓越之处。

应该注重诗歌的朗诵和演绎。

通过朗诵唐诗,并根据诗意、境界等方面进行演绎,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唐诗的意义和艺术价值。

通过演绎,将唐诗的意境展现出来,让学生在感受唐朝文学的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朗诵和演绎能力。

应该注重课后延伸。

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阅读相关文学作品等方式,深入了解唐朝文学的繁荣和精华。

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创作诗歌,发挥自己的创作才能,感受唐诗的艺术魅力。

三、感受唐朝文学的辉煌与卓越唐诗三百首是中国古代诗歌的珍品,这些诗作不仅在艺术上有着极高的价值,在历史上也有着重要的地位。

初二语文唐诗三百首选读教案

初二语文唐诗三百首选读教案

初二语文唐诗三百首选读教案教案简介:本教案为初二语文教学中的一份教学辅助材料,旨在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唐诗三百首。

通过精选的唐诗作品,引导学生培养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并提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与欣赏能力。

教案内容分为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几个部分。

教学目标:1. 通过选读唐诗三百首,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兴趣和欣赏能力;2. 帮助学生理解并准确运用唐诗中的一些常用词汇、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3. 培养学生倾听、领悟和表达诗意的能力;4. 提升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与欣赏。

教学重点:1. 了解唐诗的背景和特点;2. 掌握并运用唐诗中常见的词汇、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3. 发展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欣赏能力;4. 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教学内容:1. 阅读唐诗三百首的选段;2. 分析唐诗选段的背景、意境和修辞手法;3. 学习并模仿唐诗中的表达方式;4. 进行诗歌欣赏和创作。

教学方法:1. 导入法:通过展示一幅唐诗相关的画作或播放一段唐诗音乐,激发学生对唐诗的兴趣;2. 讲授法:引导学生了解唐代文学的历史背景、特点和发展,介绍唐诗选读的重要性;3. 阅读法:组织学生阅读选定的唐诗选段,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意境和美感,理解其中的修辞手法;4. 分析法:分析唐诗选段的背景、词义和修辞手法,在师生互动中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5. 模仿法:让学生模仿唐诗的表达方式,进行创作和演讲,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批判思维。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展示一幅唐诗相关的画作,激发学生对唐诗的兴趣,引导他们畅想与诗词相关的情景。

2. 讲授(10分钟):介绍唐代文学的背景、特点和发展,解释为何要选读唐诗三百首,为学生打开了解唐诗的大门。

3. 阅读与分析(20分钟):分发选定的唐诗选段,让学生进行默读,并指导他们理解诗意和体会诗歌的美感。

然后,引导学生分析选段的背景、意境和修辞手法。

4. 模仿与创作(15分钟):让学生模仿唐诗选段的表达方式,进行创作和演讲。

唐诗三百首名篇赏析教案

唐诗三百首名篇赏析教案

唐诗三百首名篇赏析教案一、引言唐诗三百首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集中了唐代众多诗人的心血和智慧。

这些名篇于唐代诗坛大放异彩,不仅成为后人学习诗歌的重要教材,也是审美领域的瑰宝。

本教案旨在通过对唐诗三百首名篇的赏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些诗歌作品。

二、赏析方法1. 阅读理解:根据诗歌的字面意思进行解读,理解其表达的思想感情。

2. 语言技巧:分析诗句的修辞手法、语言艺术等,体会诗歌的表达方式。

3. 时代背景:了解唐代的社会、文化背景,帮助理解诗歌的真实内涵。

4. 诗歌形式:分析诗歌的韵律、格律,了解不同体裁的特点和规律。

三、赏析案例1. 《登鹳雀楼》- 王之涣阅读理解:诗人通过描绘登高远望的情景,表达人生的短暂和无常。

语言技巧:诗句中运用了对比、夸张等修辞手法,使其意境更加深远。

时代背景:唐代是盛世,社会发展迅速,这首诗表达了人们对繁华背后空虚的思考。

诗歌形式:《登鹳雀楼》是一首五言绝句,用韵律紧凑的表达方式突出了诗人的感受与思考。

2. 《静夜思》- 李白阅读理解:诗人在深夜中回忆故乡的山水,表达了思乡之情。

语言技巧: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寂寞的夜晚画面。

时代背景:唐代文人多有流落异地的经历,这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诗歌形式:《静夜思》是一首五言绝句,诗句简洁有力,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3. 《将进酒》- 李白阅读理解:诗人通过将自己与英雄相比,表达了追求自由豪放的人生态度。

语言技巧:运用夸张、对比等修辞手法,使诗歌富有激情和张力。

时代背景:唐代是一个开放自由的时代,这首诗体现了当时人们向往奔放生活的心态。

诗歌形式:《将进酒》是一首七绝乐府诗,节奏明快,富有旋律感。

4. 《白日依山尽》- 王之涣阅读理解:通过描绘黄河的宏伟景色,表达了时间的无情和人生的脆弱。

语言技巧: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突出了人与自然的对立和冲突。

时代背景:这首诗反映了唐代社会中人们对于自然界力量的敬畏和无奈。

《唐诗三百首》 说课稿

《唐诗三百首》 说课稿

《唐诗三百首》说课稿《<唐诗三百首> 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唐诗三百首》。

一、说教材《唐诗三百首》是一部流传广泛、影响深远的唐诗选集。

它汇集了唐代众多杰出诗人的经典作品,涵盖了各种题材和风格,是中华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这部选集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唐诗以其精炼的语言、丰富的意象、深刻的情感和多样的表现手法,展现了唐代社会的风貌和诗人的内心世界。

通过阅读《唐诗三百首》,学生能够领略到唐诗的魅力,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同时,它还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唐诗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道德观念和文化传统,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道德情操和爱国情怀具有积极的作用。

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也不容忽视。

它是语文课程中古代文学部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古代文学奠定了基础。

二、说学情本次授课的对象是_____年级的学生。

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和阅读能力,但对于唐诗的理解和欣赏还处于初步阶段。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以下困难:一是对唐诗的时代背景和诗人的生平经历了解不够,影响对诗歌内涵的理解;二是唐诗的语言较为精炼含蓄,学生在解读诗意时可能会有困难;三是对于唐诗中的一些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学生可能难以准确把握。

然而,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

如果能够引导他们正确地欣赏唐诗,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将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说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熟练背诵一定数量的唐诗,理解诗歌的大意,掌握基本的诗歌鉴赏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诵读、赏析、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水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唐诗的魅力,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四、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唐诗的意境和情感,掌握常见的诗歌鉴赏方法。

激趣味、明方法、勤探究、有成果——整本书阅读之《唐诗三百首》

激趣味、明方法、勤探究、有成果——整本书阅读之《唐诗三百首》

激趣味、明方法、勤探究、有成果——整本书阅读之《唐诗三百首》严小青【期刊名称】《《语文天地(高中版)》》【年(卷),期】2019(000)010【总页数】2页(P31-32)【作者】严小青【作者单位】四川省绵阳中学语文组 621000【正文语种】中文阅读《唐诗三百首》对于构建学生核心素养,尤其是审美鉴赏和创造以及文化理解与传承不无裨益。

但是该书诗歌篇目多,涉及古文知识多,如何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唐诗走进学生日常学习生活,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领悟唐诗鉴赏的基本方法,探究更深层次的专题,用学生学习成果促进阅读热情,实现能力的提升,是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多维激趣,调动学生参与热情根据阅读前的调查,对于唐诗感兴趣的学生不到班级总人数的一半。

不感兴趣的原因多是觉得读诗歌太费脑子,很多翻译都成问题,更谈不上领略意境美感。

为了解决阅读唐诗无兴趣的问题,根据本班学生特点设计以下学生参与内容。

1.唐诗有故事许多诗歌和诗人的背后都有或有趣或让人唏嘘的故事,不仅能有效激发趣味,还会起到知人论世的作用。

从实践看,这是最吸引学生去读唐诗的方法。

2.唐诗字画展这个活动的展开源于班上喜欢书法和绘画的学生,没有这两项特长的学生可借用外物做别具特色的粘贴画来表现所选唐诗的意境,只有学生自己阅读后走入了诗歌意境,才会通过此种形式表达出来。

3.唐诗来吟唱唐诗中的许多作品就是当时的流行歌曲。

电视节目《经典咏流传》的走红就源于唤醒了人们对于中华古文化的怀念。

学生要想把一首诗唱得有感染力,自然也一定会以阅读领悟诗歌主旨为先。

二、不同阶段阅读唐诗方法的有效指导兴趣只能把学生带入唐诗的门,能力的提升还需要正确的方法指导。

1.明确阅读目标发布阅读总纲,明确阅读需要达到的目标:掌握鉴赏诗歌的知识与技能;领悟诗歌意境,获得诗歌审美体验;探究唐诗专题,研究诗歌流派和诗歌折射的中华文化;扩展阅读,群文互见,形成独特丰厚的诗歌鉴赏深度体验。

2.指导自主阅读方法吴泓老师在整本书教学中提到,整本书阅读教学方略可分为课堂教学指导方略和自主阅读指导方略。

如何在“线上”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以《唐诗三百首》为例

如何在“线上”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以《唐诗三百首》为例

创新平台根据课程设置的安排,高二第二学期的教学重点是诗歌。

对此,我校高二语文备课组推荐学生阅读《唐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是清朝学者蘅塘退士选编的蒙学教材,比较适合高中生阅读,能起到“诗教”的作用。

学生坚持阅读《唐诗三百首》,能提高文化素养,增强文化自信。

然而,在居家学习期间,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唐诗三百首》时遇到了几个难题:一是唐诗距离学生的生活有些遥远,学生感觉阅读的难度比较大,学习的兴趣不浓。

二是该书收录的是诗歌,缺乏故事情节,学生难以坚持阅读。

每首诗之间既没有情节上的联系,也没有共同的主题,学生很难读完。

三是诗歌的数量比较多,受课时限制,教师往往没有时间将每一首诗歌都解读透彻。

四是学生居家学习,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学习效果难以保证。

如何在线上教学期间指导学生阅读《唐诗三百首》呢?经过思考,我们总结了以下方法:一是利用“线上讨论”软件,搭建交流平台,指导学生阅读整本书。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在学生居家学习期间,教师一般采用的是线上授课的方式。

根据线上课程的任务需求,笔者在众多软件中选择了“晓黑板”作为“线上讨论”软件。

“晓黑板”操作方便,界面清晰,教师可以在交流讨论界面发布语音、视频、文字任务。

学生在任务界面上传文字、语音等作业,其他学生可以在作业下面留言点评。

这个软件还有一个突出的优点——它既可以在手机端操作,也可以在电脑端操作,为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便利。

如何指导学生交流与分享,是整本书阅读教学的一个难点。

在学校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交流活动,直接与他们面对面交流。

而在线上开展交流活动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如学生不愿意参如何在“线上”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以《唐诗三百首》为例陈雪珍创新平台与,分享的过程耗时过长,成果展示不清晰等。

这些都会影响教学的效果,而线上讨论软件刚好能解决这些难题。

例如,在指导学生阅读“田园”专题的诗歌时,笔者安排学生通过“线上讨论”软件进行交流讨论。

初中语文唐诗三百首教学策略

初中语文唐诗三百首教学策略

初中语文唐诗三百首教学策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唐诗三百首是一项重要的内容。

通过学习这些经典的诗歌作品,学生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丰富词汇量,增强审美能力。

然而,由于内容的广泛性和深度,教师在讲授唐诗三百首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以便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些作品。

一、挖掘诗歌背后的文化内涵1.背景知识导入在教学开始前,可以通过引入相关的历史背景知识,让学生了解到唐代的社会背景、文化特点和时代精神。

例如,可以简要介绍唐朝的盛世和文化繁荣,向学生展示唐诗在中国文学史上的独特地位。

2.注重情感体验教师可以通过讲述诗歌背后的故事、诗人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引发学生对于作品的情感体验。

例如,通过讲述杜甫与李白的友谊与生死离别,以及他们各自面对困境时的不同情感表达,激发学生对于友情、人生意义等主题的思考和感悟。

3.赏析技巧培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诗歌的结构、韵律、修辞手法等方面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例如,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找出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并解释作者使用这些手法的意图。

二、互动体验式学习1.诗歌朗读和解读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读,要求学生在朗读时注意停顿、语调、节奏等表达技巧。

然后,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解读诗歌中的词语、句子的含义,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象和意义。

2.诗歌创作活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唐诗的创作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诗歌创作的过程。

可以从仿写入手,要求学生在掌握了诗歌的基本结构和修辞手法后,进行创作。

通过创作,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诗歌的艺术魅力,并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1.图片展示教师可以准备一些与唐诗相关的图片,如唐代的名胜古迹、古代诗人的肖像等,通过图片展示的方式,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唐诗的背景和作者的形象。

2.音频欣赏教师可以选取一些脍炙人口的唐诗,录制成音频,让学生通过听的方式感受诗歌的美妙之处。

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模仿音频中的朗读,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唐诗三百首》深度解析教案

《唐诗三百首》深度解析教案

《唐诗三百首》深度解析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课的教学设计,学生将能够:1.了解《唐诗三百首》的背景和重要性;2.掌握《唐诗三百首》中的一些经典作品及其创作背景;3.培养学生欣赏和理解古典诗歌的能力;4.启发学生发现古代文化的魅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唐诗三百首》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2.教学难点:解读《唐诗三百首》中的诗歌作品,理解其内涵和艺术特点。

三、教学准备1.准备多媒体设备,展示相关图片和音频;2.整理好《唐诗三百首》的文本资料;3.准备课堂活动所需的材料。

四、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5分钟)老师可以播放一段关于唐朝文化的视频片段,激发学生对唐诗的兴趣,让学生了解到唐诗在中国文化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2.引入《唐诗三百首》(10分钟)通过展示《唐诗三百首》的封面和简介,让学生了解到这是一部古代诗歌的经典之作。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部诗集如此重要?3.历史背景介绍(15分钟)通过多媒体展示,简要介绍唐朝的历史背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引导学生思考:唐诗的创作和流传与唐朝的繁荣有什么关系?4.经典作品欣赏(20分钟)选择几首《唐诗三百首》中的经典作品,展示其诗歌内容和艺术特点。

学生可以跟读,感受古人的情感表达和意境描绘。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5.诗歌解读活动(25分钟)将学生组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进行解读。

要求学生分析诗歌的意象、修辞手法、情感表达等方面,并结合史料和背景知识进行解读。

鼓励学生积极互动,交流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6.文化探究(15分钟)通过讨论与唐诗相关的文化现象和价值观,引导学生发现唐诗对于古代文化的重要影响。

可以讨论唐诗与美学、哲学等方面的关系,并与现代文化做对比,以启发学生对古代文化的理解和思考。

7.拓展延伸(10分钟)学生可以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唐诗三百首》之外的唐诗进行研读,并与同学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朗读或背诵这首诗歌,从而培养学生对古代诗歌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唐诗三百首文学形式教案

唐诗三百首文学形式教案

唐诗三百首文学形式教案本文将针对《唐诗三百首》这一文学作品,设计一份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唐诗的文学形式,并提升他们的欣赏与鉴赏能力。

教案将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引言、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及评价。

引言:唐诗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其中《唐诗三百首》更是代表了唐朝盛世时期的诗歌风采。

通过学习《唐诗三百首》,学生将能够领略古代文人的才华与情感,并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

目标:1. 理解不同的唐诗文学形式,如律诗、绝句、乐府等。

2. 能够分析和鉴赏唐诗的艺术特点和内涵。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撰写一首符合唐诗文学形式的诗歌。

教学内容:1. 文学形式:律诗、绝句、乐府。

2. 代表性作品:从《唐诗三百首》中挑选出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教学方法:1. 探究式教学: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和理解唐诗的文学形式。

2. 诗歌鉴赏:解读和分析唐诗,引导学生体会其中的意境和表达方式。

3. 诗歌创作:通过模仿和仿写的方式,激发学生对唐诗文学形式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引入(5分钟)介绍《唐诗三百首》这一古代文学作品的背景和意义,并引发学生对唐诗文学形式的思考。

二、文学形式探究(20分钟)1.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律诗、绝句和乐府的特点。

2. 回顾总结:每组派代表总结自己小组的讨论结果,教师加以点评和指导。

三、诗歌鉴赏(30分钟)1. 教师选取几首代表性的唐诗进行解读,并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文学形式、意境和修辞手法。

2. 学生自选一首唐诗,用自己的话来解读和鉴赏,并与同桌分享自己的观点。

四、诗歌创作(40分钟)1. 学生仿写:根据之前学习的唐诗文学形式,学生自选一个形式,进行诗歌的仿写。

教师提供范例和指导。

2. 学生分享:学生可以选择朗读自己的作品,并向同学分享创作的过程和心得。

五、课堂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鼓励学生继续阅读和欣赏唐诗。

评价:1. 学生诗歌创作的质量和创新度。

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探索

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探索

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探索
凤良喆
【期刊名称】《中学语文》
【年(卷),期】2022()6
【摘要】整本书阅读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形式,对培养学生的阅读知识,掌握阅读技巧,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因此,语文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认真探索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策略。

本文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对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方法及措施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论述。

【总页数】2页(P13-14)
【作者】凤良喆
【作者单位】安徽芜湖市南湖学校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探索\r——以《唐诗三百首》为例
2.对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3.初中整本书阅读教学实施中信息技术运用策略探索——以《汤姆·索亚历险记》整本书阅读教学为例
4.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尝试与探索——以《红星照耀中国》阅读为例
5.例谈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探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唐诗三百首初中语文教案

唐诗三百首初中语文教案

唐诗三百首初中语文教案一、教案简介本教案旨在通过讲解唐诗三百首,培养初中生对唐诗的欣赏能力和理解能力,提高其语文素养和审美情趣。

教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品味唐诗的艺术魅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唐诗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2. 学习并背诵部分优秀的唐诗;3. 掌握常见的唐诗鉴赏技巧,并能运用其方法解析诗歌;4. 培养学生对唐诗的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步骤1. 唐诗概述在本节课中,首先介绍唐诗的发展背景和特点,让学生对唐代文化有一个整体的了解;然后,简要介绍唐诗三百首的选编原则和代表诗人,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常见唐诗欣赏本节课从《静夜思》为例,指导学生欣赏并感受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表达,理解作者的创作动机和诗歌背后的文化内涵。

通过相关讲解和讨论,引导学生运用常见的鉴赏技巧进行分析和解读。

3. 唐诗背诵与创作本节课指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唐诗进行背诵,并要求学生理解诗歌中的词句,体会诗歌的语言美感。

同时,鼓励学生进行创作,模仿唐诗的形式和风格,写一篇自己的小诗。

4. 唐诗比赛与展览本节课组织学生参加唐诗比赛,并展示他们的作品。

比赛分为朗诵和创作两个环节,通过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在学校或班级展示学生的作品,促进学生相互学习和交流。

四、教学评价与反思本教案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实现了培养学生对唐诗的欣赏能力和理解能力的教学目标。

经过教学评价,大部分学生对唐诗的兴趣明显提高,对唐诗的理解和欣赏能力也有所提升。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有些学生在创作环节表现不够活跃,需要进一步引导和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

五、教学反馈与建议本教案中,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要注意设计合理的教学步骤和形式,确保学生能够充分参与和体验,提高教学效果。

此外,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他们对唐诗的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八年级语文诗词曲教案2:深入探究唐诗三百首

八年级语文诗词曲教案2:深入探究唐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作为中国古代诗歌的代表之一,一直以来备受推崇和赞美。

它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都是我们今天需要认真探究和深入思考的。

在当前的新课改中,唐诗三百首也成为了八年级语文的教学要点之一。

因此,本次教案就以「深入探究唐诗三百首」为主题,为八年级语文课程的教师提供一些授课的参考和借鉴。

一、教学目标通过诗词曲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感和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水平。

通过学习唐诗三百首,让学生了解唐代社会的文化、历史和人文背景,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唐诗三百首的阅读和解读唐诗三百首是我们国家的文化瑰宝,它是唐代文学的代表之一。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选取一些优秀的唐诗三百首进行阅读和解读,让学生感受其中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

例如:《静夜思》、《把酒问月》、《登高》、《将进酒》等。

通过对这些诗歌的解读,学生会更加深入地了解唐诗的优秀特点,例如:形象生动、富于思想性、婉约清新等。

2.唐诗三百首的赏析在阅读和解读完唐诗三百首之后,我们应该让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和赏析这些诗歌。

例如:唐诗三百首中有哪些经典之作?它们为什么成为经典?它们有哪些独特的文学价值和思想观点?通过对唐诗三百首的赏析,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古代文化和思想。

3.唐诗三百首的诗歌创作除了阅读和赏析唐诗三百首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诗歌创作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文学意识和创造力。

例如:通过让学生选取一首唐诗进行模仿和创作,让学生感受到唐诗的文学魅力和创作技巧。

同时,让学生了解文学创作的基本要素和技巧,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方法1.细读法在唐诗三百首的教学中,我们应该采用“细读法”的教学方法。

通过对每一首唐诗的细读和研究,让学生逐渐深入地了解唐诗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

2.模仿法在唐诗三百首的创作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模仿法”的教学方法。

让学生选取一首唐诗进行模仿和创作,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创新能力,还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唐诗的文学技巧和创作方法。

《诗海拾贝――《唐诗三百首》》教学设计(部级优课)

《诗海拾贝――《唐诗三百首》》教学设计(部级优课)

熟读唐诗三百首传颂中华儿女情粤教版必修三诗海拾珠——《唐诗三百首》整本书阅读展示课暨中华唐诗大会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唐诗三百首》是粤教版必修三第四单元的推荐阅读著作,该单元的目标是反复吟诵诗词、熟读背诵,能展开联想与想象,探究诗歌的意境,初步了解古典诗歌格律常识,欣赏诗词曲的语言美、音韵美,以提升自己的艺术品位。

该单元的“点击链接”部分向学生介绍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历程、突出特征和基本格律知识。

其后的“推荐阅读”部分则对《唐诗三百首》的体例、地位、作品主题、入选作者及其风格、推荐版本进行了简要介绍。

《唐诗三百首》是两百多年来最流行且家喻户晓的唐诗选本,其选诗范围相当广泛,收录了77家诗,共310首,几乎涵盖了各类作家、体裁、题材、风格的优秀作品,它是了解唐诗和唐朝社会风貌绝佳途径,还被称为“中小学生接触中国古典诗歌最好的入门书籍”。

二.学情分析学生经过之前学段的学习和高中必修一的古典诗歌单元的学习,已经基本了解了诗歌的基本常识。

又经过必修三古典诗歌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对王维、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刘禹锡和王昌龄等名家的经历及其诗作风格有更细致的探究,对山水田园诗、边塞诗、登临诗、咏史诗、古乐府、新乐府等不同体裁和题材的诗歌有了更系统的认识,对诗歌语言和格律有了更深入的体会。

在此过程中学生也逐渐掌握了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对唐诗的体悟能力渐有提高,对唐朝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已有了更多的了解。

但课本上能呈现的唐诗的数量十分有限,当时唐诗数量达五万余首,课本上的唐诗只是精读的选文,如想更加深入或更加广泛地了解唐诗和唐朝风貌,则需要大量地阅读其他唐诗作品,或精读以求深刻领悟或泛读以求全面领略。

多读唐诗不仅能让学生增加诗歌阅读的积累,还能提高学生自主阅读、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也可以让学生依照自己的兴趣自主阅读和探究,以此培养学生读唐诗的热爱、提升他们的艺术品位。

前期的《中国诗词大会》掀起了一股诗词热,学生在观看了节目之后参与诗词竞赛的热情较高,借鉴《中国诗词大会》的比赛形式举办唐诗大会能调动起学生读唐诗的积极性。

初中语文古诗词深度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索

初中语文古诗词深度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索

初中语文古诗词深度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索古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学语文教育中重要的内容之一。

通过对古诗词的深度阅读和探索,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三个方面进行实践探索。

一、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通过深入研读古诗词,帮助学生掌握古诗词的基本意义、情感表达和诗意构思,从而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阅读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

通过学习古诗词,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民族自尊心和文化自信心。

3. 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通过学习古诗词的表达方式和文学技巧,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二、教学内容1. 选取经典古诗词进行深度阅读。

教师可以从唐宋元明清各时期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古诗词,如《静夜思》、《登鹳雀楼》、《水调歌头》等,让学生感受古诗词的精髓和艺术魅力。

2. 分析诗词的意境和诗意构思。

通过分析古诗词的意境和诗意构思,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词作者的文化背景、思想感情和艺术追求,并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 探讨古诗词的词藻和修辞手法。

通过分析古诗词中的词藻描写和修辞手法,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词中的美学特点和表达技巧,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方法1. 集体朗读。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对古诗词进行集体朗读,让学生感受古诗词的纯粹音乐性和韵律美,提高学生的语感。

2. 配套解读。

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古诗词的配套解读材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意义和艺术特点。

3. 比较分析。

教师可以选择几首相似或主题相关的古诗词进行比较分析,让学生理解古诗词的异同之处,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思维。

4. 创作扩展。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模仿古诗词的写作方式和语言特点,进行创作扩展,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通过对古诗词深度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索,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诗词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整本书阅读教学因其系统化、整体性等特点而备受推崇,但如何将其落实到实际教学工作中却成了难题。

在明确整本书阅读的实际内涵以及如何选择合适书目后,教师应结合初中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以横纵轴教学模式,让学生分小组探讨学习,实现《唐诗三百首》的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使整本书教学从理念回归到教学,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升。

关键词: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唐诗三百首》小组合作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整本书阅读作为教育热点备受关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七年级到九年级的目标中要求“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新编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也加入了“名著导读”以及“课外古诗词诵读”的内容,作为课文的延伸与拓展,丰富了阅读素材,引导学生完成整本书阅读。

同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颁布,让我们认识到,高中语文课标已经将“整本书阅读”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以“任务群”的形式展现在我们面前。

初中语文的整本书教学,不仅对本学段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对高中乃至大学的学习都将产生重大影响。

一、何为整本书阅读在整本书阅读教学开始前,教师应先弄清楚何为整本书阅读。

回顾历史,其实早在1941年,叶圣陶先生就在《论中学国文课程标准的修订》中对“读整本的书”进行了阐释,即“把整本书作为主体,把单篇短章作为辅佐”,但却一直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直到21世纪,国家以及教育界人士才纷纷开始重视整本书阅读,时至今日,对整本书阅读的重视程度可谓达到历史新高。

在对整本书阅读的关注程度直线上升的同时,对“本书”也出现了不同的理解,一般分为以下三种。

第一就是整本的书,像《西游记》《童年》;第二种就是整本书部分篇目的整合,如在课内学习完《伊索寓言》中的《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后,可以继续学习《狐狸葡萄》《农夫和蛇》《狼来了》《北风与太阳》等经典篇目;三种就是同一位作家的主题性阅读,如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的名著导读就提到以“鲁迅的年”为专题,结合《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五会》《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文章对鲁迅的童年进行题探究。

在以提升语文核心素养为中心的教学活动中,应根据读本、学情的不同做出改变,不应拘泥于固定的义。

对于整本书教学而言,以上三种方法皆可在实际中灵活运用。

二、整本书阅读如何选择书对于书的选择,教师应从书的实用性、适用性以及执行性进行分析。

实用性方面,首先,整本书的选择应从本自身的内涵出发,研究该书是否能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否能帮助学生进行语言构建及积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以及美能力的提升。

简单来讲,就是先要确定这本书是不是“好书”。

其次,书的实用性还体现在它能否与其他学活动相联系。

一方面,教师应思考在整本书阅读该书是否能与各类考试如中考、高考相联系,在提升语文素养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另一方面,思考该书是否能与课内外教学相衔接,并相互作用。

在适用性方面,教师应主要考虑学情特点,即该本是否适合当前认知水平的学生进行学习,既不能太不能太简单,教师可以结合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论,让学生“跷跷脚就能够到”。

同时,教师还应考虑到班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探索———以《唐诗三百首》为例吉林师范大学文学院孙永健里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有哪些学生适合学习这本书,而哪些学生不太适合。

在可执行性方面,首先应考虑教师是否有能力驾驭这本书的教授以及引导全班学生进行学习,同时还要考虑教学时间、教学环境是否适合,教学设施是否完备等。

例如,在进行法布尔的《昆虫记》这类自然科学著作的整本书教学时,为使学生充分地理解昆虫习性,教师能否提供实验观察的场地、设施以及昆虫活体就变得十分重要了。

三、《唐诗三百首》适合初中语文整本书学习首先,《唐诗三百首》作为学习中国古典诗歌最好的入门书籍,它传承百年,经久不衰,在五万余首唐诗中精选了311首,可谓是古代唐诗的集萃,对初中学生学习中国古代文化、学习诗歌韵律美感以及构建爱国、思乡等情感体验都有重要作用。

同时,《唐诗三百首》几乎覆盖小学、初中及高中全部必修、选修以及课外古诗词诵读的唐诗(除《春江花月夜》以外),与教材以及中、高考的唐诗部分衔接紧密,并与新课改中注重传统诗文学习的精神相契合。

在适用性方面,《唐诗三百首》比较适合初中学生学习。

作为启蒙读本,《唐诗三百首》中的许多诗歌简单明了、易于学生学习理解,学生借助注释可以自学完成。

同时,初中生的认知水平以及理解能力能让他们比小学阶段学习时更能体会到诗歌的深刻内涵及其所包含的各类情感。

最后,根据《唐诗三百首》的编排特点,教师可以开展“每日一诗”的学习活动,通过长期学习培养学生的语感,使学生不断坚持,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可执行性方面,《唐诗三百首》比较简单,教师易于驾驭,对教学环境以及教学设施没有特殊要求。

由于《唐诗三百首》篇目众多,涉及的作者也都有各自的特点,教师可积极展开主题阅读或个性化阅读。

四、《唐诗三百首》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1.横纵轴教学模式整本书阅读改变了之前的篇章教学模式,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且整体性强。

因此,如何进行教学设计、合理规划教学时间、编排教学内容已成为整本书教学所面临的首要问题。

针对《唐诗三百首》的特点以及班级授课制的教学形式,教师应打破原有书中以五言古诗、七言古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以及乐府诗为体裁的分类依据,重新对内容进行整理编排,具体分类依据如下。

(1)符合教学要求,尤其要符合初中语文教学要求(下承小学古代诗歌教学,上启高中古代诗歌教学)。

教师在完成课内唐诗教学的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完成课外古诗词诵读以及其他相关诗歌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2)符合《唐诗三百首》整本书要求。

教师要选择其中具有代表性且内容占比较多的诗人及诗歌(其中共收录了77家诗,从多到少排序有杜甫38首诗、王维29首诗、李白27首诗、李商隐22首诗)。

(3)符合学生的阅读学习习惯。

教师要挑选学生熟悉且风格明显的诗人及诗歌。

根据以上分类依据,教师可以将全班分为五个学习小组,分别为“初唐组”“杜甫组”“王维组”“李白组”“李商隐组”,这五个学习小组即为学习的“横轴”。

教师在整本书教学时应注意教学顺序。

由于已经将《唐诗三百首》的原有体裁分类顺序打乱,因此教师应重新梳理教育逻辑顺序,既方便教学又方便学生学习,形成新的教学结构。

自古就有“文史不分家”的俗语,这说明语文教学与历史教学有许多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而在古代诗歌教学中这一点尤为明显。

唐代可分为初唐、盛唐、中唐以及晚唐四个历史时期,这四个历史时期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战争等影响下具有不同的时代特点。

教师根据不同的历史时期进行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唐代的历史发展状况和唐诗发展的历史,同时还能使学生深入不同的历史环境,理解当时诗人的所思所想所感。

由于唐代是我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名家辈出,因此,根据历史发展的脉络进行学习,能使学生将学习的诗歌进行整理和归纳,用历史这条线“串”起各个名家名篇的“珍珠”,使学生在脑中形成良好的知识体系,建构知识内容,这样不仅能将古代诗歌学习进行得“有骨有肉”,同时也有利于之后的高中、大学古代诗歌学习。

这样做打破了原有碎片化的篇章教学,真正实现了整本书系统化的教学目的。

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主要以历史发展顺序为纵轴,引导、主持各小组进行主题学习,并鼓励学生汇报分享学习成果,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学会小组合作学习,激发各小组之间的竞争意识,突出学生个性,在整本书教学过程中实现个性化阅读。

同时,为了能够更好地利用历史发展顺序引导课堂,教师可以参考《唐诗为镜照汗青》《唐诗的历史》等作品,从多个角度出发,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史实,走入唐诗。

2.课时分配课时分配应根据具体的教学时间而定,同时也要留给各小组充分的准备时间(如表1所示)。

教师可以提前分组,布置任务,让学生用1~2周时间进行统一的学习与汇报交流。

同时,也可以每周抽出一天进行主题学习,这样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时间进行交流、学习、查找资料、制作PPT等,同时教师也可以将这一天作为提醒或检查“每日一首诗”的节点,让学生养成读诗、学诗的好习惯。

表13.具体教学过程(1)总体概述总体概述的主要目的是给学生一个初步印象,使学生掌握所需的基础知识,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逐步进入整本书的学习。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三个方面进行学习。

第一,了解作品的背景知识及作者。

如《唐诗三百首》经历了《全唐诗》中的近五万首诗歌,删减到《唐诗别裁》中的近两千首诗,作者蘅塘退士(孙洙)有感于《千家诗》的选材标准不严、体裁不备而精选出311首经典诗歌,可谓“大浪淘沙始见金”。

第二,多角度解读作品。

一方面,可以从正反方面概述该作品的优缺点。

如《唐诗三百首》被认为是学习古代诗歌最好的入门书籍,是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唐诗普及读本,但它却有两个缺点:一是误选宋诗;二是好诗未入(如被誉为“孤篇压全唐”的《春江花月夜》并未被选入);另一方面,可以尝试从非文学视角解读作品。

从政治学、心理学、社会学的角度对《唐诗三百首》进行多角度解读。

第三,必备基础知识的讲解。

在开始前,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学习所需的必备知识进行统一讲解,为学生排除学习障碍。

如在开始学习《唐诗三百首》前,教师应为学生讲解古诗体裁分类及依据、律诗与绝句的特点以及诗歌的朗读方法等基础知识。

(2)分小组展示全班学生被分为五个小组后,应按照历史顺序小组汇报。

在小组学习过程中,教师应提出以下要求:①合理分组。

在尊重学生自愿分组的基础上,(男女)、性格(内外向)、组织管理能力以及对诗歌的认知程度为依据进行合理划分,使各组成员状况大体均衡②正确对待冲突。

在小组合作中,提倡以和谐为主,也要理性认识到冲突是无处不在的,这种冲突不是私恩怨的冲突,而是由于认知模式、兴趣爱好、基础知识方面的不同而造成的,学生要合理认识冲突,既不能因避冲突而摒弃每个人的个性解读,也不能激化冲突。

③激发团队意识以及学习兴趣。

现今,许多小组学习流于形式,主要原因是教师没有激习意识以及学习兴趣。

而整本书学习比原有的篇章更需要长时间的小组合作,因此,教师要激发学生的队意识与学习兴趣,在讲评的过程中不断激励强化这点,同时也可以采取三级管理模式(教师—课代表—小组组长),实时了解各小组的学习情况。

在明确小组合作学习要求后,教师应明确各小组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规定各必须完成的内容;另一方面,各小组个性展示的内容。

小组个性展示内容展现了每个小组的特点,集现了个性化阅读。

而规定各组必须完成的内容才是整书教学的重点,决定了每位学生整本书学习的质量。

其《唐诗三百首》的主要任务如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