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药基本用药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科常用中成药
• • • • 通便灵胶囊 组成:番泻叶、当归、肉苁蓉。 功效:泻热导滞,润肠通便。 适应症:热结大肠,症见长期卧床便秘,一时性 腹胀便秘,老年性习惯性便秘。
内科常用中成药
• 五、祛湿利尿类 • 祛湿利尿类成药主要以祛除湿邪,通利小便的药 物为主所组成。适用于水湿所致的一类疾病。 • (一)热结膀胱 • 三金片 • 组成:金樱根、菝葜、羊开口、金沙藤、积雪草 • 功效:清热解毒,利湿通淋,益肾。 • 适应症:用于下焦湿热、热淋,小便短赤,淋沥 涩痛;急慢性肾盂肾炎、膀胱炎、尿路感染见上 述证候者;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肾虚湿热下注 证。
内科常用中成药
• 2.牛黄解毒丸 • 组成:人工牛黄、雄黄、石膏、冰片、大黄、黄 芩、桔梗、甘草。 • 功效:清热解毒。 • 适应症:肺胃火旺、实热内结;用于头晕目赤, 咽干咳嗽,风火牙痛,大便秘结,牙龈肿痛,口 舌生疮,目赤肿痛等。
内科常用中成药
• 3.龙胆泻肝丸 • 组成:龙胆 柴胡 黄芩 栀子(炒)泽泻 木通 车前 子(盐炒)当归(酒炒)地黄 炙甘草 • 功效:泻肝胆实火,利小便。 • 适应症:肝胆实火所引起:头晕目眩、目赤口苦、 胁痛、耳脓耳肿;肝胆湿热下注所致的小便淋浊、 阴肿阴痒等症。
内科常用中成药
(二)风热感冒 (1)银翘解毒丸 • 组成:金银花、连翘、荆芥穗、薄荷、淡豆豉、 牛蒡子、桔梗、淡竹叶、甘草 • 功效:辛凉解表、清热解毒 • 适应症:风热感冒,发热头痛,咳嗽口干、咽喉 肿痛等症。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
内科常用中成药
(2)双黄连口服液 组成:金银花、黄芩、连翘 • 功效:辛凉解表、清热解毒 • 适应症:用于外感风热引起的发热:咳嗽、咽痛.
五、中成药治疗基本方法
• (一)汗法 • 1.辛温发汗 • 2.辛凉发汗 (二)吐法 催吐、涌吐 (三)下法(泻下、攻下) 1.寒下 2.温下
中成药治疗基本方法
• • • • • • • • 3.峻下 4.润下 (四)和法 1.和解表里 2.调和脾胃 (五)温法 1.温中散寒 2.回阳救逆
中成药治疗基本方法
第二章 内科常用中成药
• 二、止咳类 • 咳嗽:由于外邪犯肺或脏腑功能失调,病及于肺,导致肺失宣肃,肺 气上逆所引起。咳嗽分为外感、内伤两大类。 • 外感咳嗽为六淫外邪侵袭肺系;内伤咳嗽为脏腑功能失调,内邪干肺。 • 风寒咳嗽 主证+治疗+成药 • 外感咳嗽 风热咳嗽 主证+治疗+成药 • 燥热咳嗽 主证+治疗+成药 咳嗽 肺火咳嗽 主证+治疗+成药 • 痰湿咳嗽 主证+治疗+成药 • 肺虚咳嗽 • 内伤咳嗽 肺气虚 主证+治疗+成药 • (肺虚咳嗽) 肺阴虚 主证+治疗+成药
内科常用中成药
• 六、祛风湿药 • 祛风湿类成药是以祛风通络,散寒胜湿的药物为主所成。 适用于风寒湿邪引起的肌肉、关节等痹痛疾患。 • 1.追风透骨片 • 组成:制川乌、香附(制)、川芎、麻黄、制草乌、秦艽、 当归、赤小豆、羌活、赤芍、细辛、制天南星、白芷、甘 草、白术(炒)、没药(制)、乳香(制)、地龙、茯苓、 桂枝、天麻、甘松、防风、朱砂。 • 功效:祛风散寒,活血通络,消肿止痛 • 适应症:用于风寒湿痹,痹阻经脉,关节肿痛,肢体麻木。
二、中成药的方剂组成和变化
• (一)组成原则 • 1.主药 针对病因或疾病的本质或主证其主要治疗 作用的药物。 • 2.辅药 配合主药加强疗效的药物。 • 3.佐药 主要是协助主药治疗兼证,或制约方剂当 中毒性、烈性药物的副作用,或协同主、辅药发 挥治疗作用的药物。 • 4.使药 即引经药
中成药的方剂组成和变化
内科常用中成药
• 2.羚羊清肺丸 • 组成:浙贝母,桑白皮(蜜炙),前胡,麦冬, 天冬,天花粉,生地黄,玄参,石斛,桔梗,枇 杷叶(蜜炙),苦杏仁(炒),金果榄,金银花, 大青叶,桅子,黄芩,板蓝根,牡丹皮,薄荷, 甘草,熟大黄,陈皮,羚羊角粉。 • 功效:疏风清热,润肺化痰 • 适应症:外感风热,或时邪犯肺引起的咳嗽。症 见咳嗽痰黄,咽喉肿痛,甚则鼻出血咳血,并伴 有恶风发热,头痛,四肢酸懒等风热表证。
内科常用中成药
• 2.蜜炼川贝枇杷膏 • 组成:北沙参、薄荷脑、陈皮、川贝母、桔梗、 款冬花、枇杷叶、水半夏、五味子、杏仁水 • 功效:清热润肺,止咳化痰。 • 适应症:肺燥之咳嗽,痰多,胸闷,咽喉痛痒, 声音沙哑。
内科常用中成药
• (三)肺火咳嗽 • 1.清肺抑火丸 • 组成:黄芩、栀子、知母、浙贝母、黄柏、苦参、 桔梗、前胡、天花粉、大黄。 • 功效:清肺止咳,化痰通便 • 适应症:用于肺热咳嗽,痰黄稠黏,口干咽痛, 大便干燥。
• • • • • • • • 3.温经散寒 (六)清法 1.清热泻火 2.清热解毒 3.清热润燥 4.滋阴清热 5.清热凉血 6.清热开窍
中成药治疗基本方法
• • • • • • • • • (七)补法 1.补气 2.补血 3.滋阴 4.助阳 (八)消法 1.消积导滞 2.消坚化积 3.行气活血
• (二)组成变化 • 通过药物增减,改变其配伍关系,达到效用的改 变 • 通过主辅药物剂量的改变,改变其配伍关系,达 到效用的改变。
三、中成药的常用剂型
• 丸剂、散剂、颗粒剂、片剂、煎膏剂、糖浆剂、 合剂(包括口服液)、滴丸剂、胶囊剂、注射剂
四、中成药的用法和用量
• • • • • • (一)中成药的用法 1.内服药 2.外用药 (二)中成药的用量 1.按常规量服用 2.小儿用量适当减少。
内科常用中成药
• 3.急支糖浆 • 组成:鱼腥草、金荞麦、四季青、麻黄、紫菀、 前胡、枳壳、甘草。 • 功效:清热化痰,宣肺止咳。 • 适应症:毒热蕴肺之咳喘。症见发热,咽喉肿痛, 咳嗽气喘,痰多易咳。
内科常用中成药
• 4.复方鲜竹沥液 • 组成:鲜竹沥 鱼腥草 生半夏 生姜 枇杷叶 桔梗 薄 荷油 • 功效:清热,化痰,止咳 • 适应症:痰热蕴肺证。症见咳嗽,痰黄质黏,咽 喉不适。
内科常用中成药
• 1.风寒感冒 • (1)感冒清颗粒 • 组成:荆芥穗、薄荷、防风、wk.baidu.com胡、苏叶、葛根、 桔梗、苦杏仁、白芷、苦地丁、芦根 • 功效:疏风散寒,解表清热 • 适应症:用于风寒感冒,头痛发热,恶寒身痛, 鼻流清涕,咳嗽咽干。
内科常用中成药
(2)正柴胡饮颗粒 • 组成:柴胡、防风、生姜、陈皮、赤芍、甘草 • 功效:发散风寒,解热止痛 • 适应症:用于外感风寒初起:发热恶寒,无汗、 头痛、鼻塞、喷嚏、咽痒咳嗽、四肢酸痛等症。 适用于流行感冒初起,轻度上呼吸道感染等疾患。
中成药的命名与分类
• • • • • 6.按成药颜色而命名以表示药物的颜色 7.按成药剂量而命名以显示药物服用剂量 8.按生产厂家或产地而命名以注明生产或产地 9.按发明人姓氏或假托古人而命名 10.按原载书籍或文献而命名以反映方剂的出处
中成药的命名与分类
• • • • • (二)中成药的分类 1.按中成药功用分类 2.按治疗病证分类 3.按中成药剂型分类 4.按中成药名称笔画顺序分类
内科常用中成药
• (二)水肿 • 肾炎康复片 • 组成:西洋参、人参、地黄、杜仲(炒)、山药、 白花蛇舌草、黑豆、土茯苓、益母草、丹参、泽 泻、白茅根、桔梗。 • 功效:益气养阴,补肾健脾,清除余毒。 • 适应症:主治慢性肾小球肾炎,属于气阴两虚, 脾肾不足,毒热末清证者,表现为神疲乏力,腰 酸腿软,面浮脚肿,头晕耳鸣; 蛋白尿,血尿等。
内科常用中成药
• • • • • (四)痰湿咳嗽 1.二陈丸 组成:半夏、陈皮、茯苓、甘草。 功效: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适应症:湿痰咳嗽。症见咳嗽,痰多白黏,胸脘 痞闷,恶心呕吐,舌苔白腻,脉滑。
内科常用中成药
• 2.止咳橘红口服液 • 组成:化橘红、陈皮、法半夏、茯苓、款冬花、 甘草、瓜萎皮、紫菀、麦冬、知母、桔梗、地黄、 石膏、苦杏仁(去皮炒)、紫苏子(炒)。 • 功效:清肺、止咳、化痰 • 适应症:痰热阻肺咳嗽痰多。症见咳嗽痰多,易 咳出,胸满气短,咽干喉痒。
内科常用中成药
• 七、醒脑通脉类 • 本类药物为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所设,主要用于治疗中风、 高血压、高血脂等病症。 • (一)中风 • 1.牛黄清心丸
中成药基本用药知识
施小敏 德阳市第二人民医院
学习目标
• 1.掌握常用中成药的配伍、原则及主(君)药、 辅(臣)药、佐药、使药在方剂配伍中作用。 • 2.了解中成药常用剂型(丸剂、散剂、颗粒剂、 膏剂、片剂、胶囊剂、口服液、注射剂)及其主 要特点。
第一章 中成药的基本知识 一、中成药的命名与分类
(一)中成药的命名 1.按功用而命名体现药物的基本作用 2.按病证而命名体现主治病证 3.按处方组成主要药物而命名标明方剂的主要组 成 • 4.按治疗主要对象而用以表明方剂的药物数目 • 5.按处方药物的味数而命名方剂的药物数目 • • • •
内科常用中成药
• (一)风寒咳嗽 • 通宣理肺丸 • 组成:紫苏叶、前胡、桔梗、苦杏仁、麻黄、甘草、 陈皮、半夏(制)、茯苓、枳壳(炒)、黄芩。 • 功效:解表散寒,宣肺止嗽。 • 适应症:外感风寒之咳嗽。症见
内科常用中成药
• 燥热咳嗽 • 1.养阴清肺丸 • 组成:地黄、玄参、麦冬、白芍、川贝母、牡丹 皮、薄荷、甘草 • 功效:养阴润燥,清肺利咽 • 适应症:燥热伤肺或阴虚肺热之咳嗽。症见:干 咳无痰,或痰黏不易咳出,咽喉干痛,口燥鼻干, 甚则痰中带血,咳引胸痛,便秘,尿赤。
内科常用中成药
• 2.小活络丸 • 组成:胆南星、制川乌、制草乌、地龙、乳香(制)、没 药(制) • 功效:祛风活络,行血止痛。 • 适应症:由风寒湿留滞经络引起肢体经脉拘挛疼痛;或经 络间有湿痰、瘀血,而见肌肉关节作痛;或痹症日久,手 足肌肉麻木不仁等症。
内科常用中成药
• 3.尪痹颗粒 • 组成:地黄 熟地黄 续断 附子(制) 独活 骨碎补 桂枝 淫羊藿 防风 威灵仙 皂刺 羊骨 白芍 狗脊(制) 知母 伸筋草 红花 • 功效: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通经络。 • 适应症:用于久痹体虚,关节疼痛,局部肿大、僵硬畸形, 屈伸不利及类风湿性关节炎见有上述证候者。
内科常用中成药
• 四、泻下通便类 • 泻下通便类成药是以泻下或润下药物为主组成, 适用于大便秘结的疾患。 • 热结便秘 气滞便秘 便秘 血虚便秘 • 阳虚便秘
内科常用中成药
• 1.麻仁润肠丸 • 组成:火麻仁、苦杏仁(去皮炒)、大黄、木香、陈 皮、白芍。 • 功效:润肠通便。 • 适应症:肠胃积热,肠燥便秘。症见脘腹胀满, 大便秘结。
内科常用中成药
• 三、清热降火类 • 清热解火类成药主要以寒凉性质药物为主所组成, 具有清热泻火等作用,适用于各种热证、火证。
内科常用中成药
• 1.牛黄上清丸 • 组成:牛黄、薄荷、菊花、荆芥穗、白芷、川芎、 栀子、黄连、黄柏、黄芩、大黄、连翘、赤芍、 当归、地黄、桔梗、甘草、石膏、冰片。 • 功效:清热泻火,散风止痛。 • 适应症:用于热毒内盛、风火上攻所致的头痛眩 晕、目赤耳鸣、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牙龈肿痛、 大便燥结。
中成药治疗基本方法
• 4.消散水肿 • 5.理气消痰,软坚散结
第二章 内科常用中成药
• 一、解表类 • 解表类成药是以辛散解表的药物为主组成,具有 发散风寒或疏散风热等作用,是用于各类感冒疾 病。 • 1.风寒感冒 主证+治疗+成药 • 2.风热感冒 主证+治疗+成药 • 3.时行感冒 主证+治疗+成药 • 4.暑湿感冒 主证+治疗+成药 • 5.体虚感冒 主证+治疗+成药
内科常用中成药
(三)时行感冒 清热解毒口服液 • 组成:生石膏、金银花、玄参、生地黄、连翘、 栀子、地丁、黄芩、龙胆草、板蓝根、知母、麦 冬 • 功效:清热解毒 • 适应症:时行感冒。用于症见突然恶寒,高热, 周身酸痛,咳嗽、咽痛等。
内科常用中成药
(四)暑湿感冒 霍香正气丸 组成:广藿香、紫苏叶、白芷、白术、陈皮、法半 夏、厚朴、茯苓、桔梗、甘草、大腹皮、大枣、 生姜 • 功效:解表和中。理气化浊 • 适应症:常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邪,寒热头痛, 胸膈满闷,恶心呕吐,肠鸣泄泻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