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课件》PPT 人教课标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地理高二第二学期区域地理复习课件世界气候 .ppt

形成了气候凉爽、降水较少的热带草原气候。
(3)巴塔哥尼亚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巴塔哥尼亚高原位于南美洲南部安第斯山脉的东侧,这里东西距 海均较近,且处于西风带范围内,却形成了温带大陆性气候,这 是因为该地处于山脉东侧的背风坡地带,受山地的阻挡,这里雨 水稀少,因而形成了温带大陆气候
(4)南北美洲西海岸各种气候: 这些气候的分布范围仅局限在沿岸地带,形成南北延伸、南北更 替的分布特点,这些气候区之所以南北延伸,是因为受高大的南 北走向的科迪勒拉山系阻挡,各气候不能向东深入,局限于沿海 一带,从而形成了上述分布特点。
海拔
4、青藏高原纬度较低,但气候寒冷
5、 摩尔曼斯克港位于北极圈以内,却是终
北大西洋
不冻港
暖流
例2 若下图中纬度数是北纬,则C、F、 G点地区各为什么气候?
C 温带海洋性气候 F 地中海气候 G温带季风气候
3读\读下下图图,,回回答答下列下问列题问:题:
(1(1))甲甲乙乙丙三三地地的的气气候候类类型型是是::甲地甲:地:地中海;气乙候;地乙:地:亚热带;季丙风地;气:候丙地温:带海洋。。气候
学习目标:掌握世界气候类型的特点、成因 及分布规律
学法指导:安静、快速、独立阅读地图册P33和 《三维设计》P16考点三的内容,10分钟内完成 下列问题。
1、热带气候类型包括那些气候类型,它们的特 点、成因和分布规律分别是什么?
2、亚热带气候类型包括那些气候类型,它们的 特点、成因和分布规律分别是什么?
只分布在北半球的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寒带针叶林 气候、苔原气候
大陆东岸独有的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大陆西岸独有的气候:
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3)巴塔哥尼亚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巴塔哥尼亚高原位于南美洲南部安第斯山脉的东侧,这里东西距 海均较近,且处于西风带范围内,却形成了温带大陆性气候,这 是因为该地处于山脉东侧的背风坡地带,受山地的阻挡,这里雨 水稀少,因而形成了温带大陆气候
(4)南北美洲西海岸各种气候: 这些气候的分布范围仅局限在沿岸地带,形成南北延伸、南北更 替的分布特点,这些气候区之所以南北延伸,是因为受高大的南 北走向的科迪勒拉山系阻挡,各气候不能向东深入,局限于沿海 一带,从而形成了上述分布特点。
海拔
4、青藏高原纬度较低,但气候寒冷
5、 摩尔曼斯克港位于北极圈以内,却是终
北大西洋
不冻港
暖流
例2 若下图中纬度数是北纬,则C、F、 G点地区各为什么气候?
C 温带海洋性气候 F 地中海气候 G温带季风气候
3读\读下下图图,,回回答答下列下问列题问:题:
(1(1))甲甲乙乙丙三三地地的的气气候候类类型型是是::甲地甲:地:地中海;气乙候;地乙:地:亚热带;季丙风地;气:候丙地温:带海洋。。气候
学习目标:掌握世界气候类型的特点、成因 及分布规律
学法指导:安静、快速、独立阅读地图册P33和 《三维设计》P16考点三的内容,10分钟内完成 下列问题。
1、热带气候类型包括那些气候类型,它们的特 点、成因和分布规律分别是什么?
2、亚热带气候类型包括那些气候类型,它们的 特点、成因和分布规律分别是什么?
只分布在北半球的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寒带针叶林 气候、苔原气候
大陆东岸独有的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大陆西岸独有的气候:
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学业水平考试复习----高中地理必修二--课件第一部分

高中地理必修二复习 (1)
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高-高-低 高-低-高
低-低-低
逐步过渡
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生产力的发展,不是出生率的明显降低。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②时期,人口数量最大 B.②到③时期,人口总数不断 减少 C.③到⑤期间,人口数量不断 减少 D.②到④期间,受人口数量影 响,经济发展水平不断下滑
城市的区位选择
——自然因素
阿伯丁
交通
分析 我国 城市 分布 与交 通的 关系
城市的区位选择
社会经济因素
宗教
麦加 几十 万人 朝觐
城市的区位选择
社会经济因素
城市的区位选择 影响城市区位的因素是不断变化的
军事、宗教 ----影响减弱 经济、政治、交通 ----始终起重大作用 科技、旅游 ----新增长的因素
城市体系
1、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
城市是区域的管理中心、服务中心
城市是区域经济的增长中心
2、城市体系 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有不同规模、不同等级、 功能上各具特色的城市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 形成的有机整体,称为城市体系
城市的服务范围 可以看作是接受 这个城市服务的 人口在空间上的 分布范围。一个 城市的服务范围 除了包括城市本 身,还包括这个 城市附近的小城 镇和广大的农村 地区。
交通通达度 距市中心远近
历史因素
基 础
经 主要因素
城市 影响住宅 地域 区分化
社
济
功能
会
因
分区
因
素
成因
素
社会地位 生活方式 宗教信仰
行政因素
经济因素:
地
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 租
①距市中心远近
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高-高-低 高-低-高
低-低-低
逐步过渡
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生产力的发展,不是出生率的明显降低。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②时期,人口数量最大 B.②到③时期,人口总数不断 减少 C.③到⑤期间,人口数量不断 减少 D.②到④期间,受人口数量影 响,经济发展水平不断下滑
城市的区位选择
——自然因素
阿伯丁
交通
分析 我国 城市 分布 与交 通的 关系
城市的区位选择
社会经济因素
宗教
麦加 几十 万人 朝觐
城市的区位选择
社会经济因素
城市的区位选择 影响城市区位的因素是不断变化的
军事、宗教 ----影响减弱 经济、政治、交通 ----始终起重大作用 科技、旅游 ----新增长的因素
城市体系
1、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
城市是区域的管理中心、服务中心
城市是区域经济的增长中心
2、城市体系 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有不同规模、不同等级、 功能上各具特色的城市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 形成的有机整体,称为城市体系
城市的服务范围 可以看作是接受 这个城市服务的 人口在空间上的 分布范围。一个 城市的服务范围 除了包括城市本 身,还包括这个 城市附近的小城 镇和广大的农村 地区。
交通通达度 距市中心远近
历史因素
基 础
经 主要因素
城市 影响住宅 地域 区分化
社
济
功能
会
因
分区
因
素
成因
素
社会地位 生活方式 宗教信仰
行政因素
经济因素:
地
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 租
①距市中心远近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课件:必修3-2

图4
4.下列关于广东省农业布局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c
A.北部——小麦种植业 B.东部——畜牧业 C.南部——水稻种植业 D.西部——水产养殖业 5.珠江三角洲形成“基塘”农业的有利条件是 A A.地势低平,河流众多,降水充沛 B.气候高温少雨 C.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D.具有肥沃的红壤
6.关于基塘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 A.糖厂、丝厂的工业污水容易污染农田和鱼塘 B.属于种植业和养殖业结合的混合农业,会加大农 民肥料和饲料的投入 C.属于节省肥料和饲料、减少污染物质的排放生态 农业 D.农产品商品率不高的自给型农业 7.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基塘农业生产发生巨大变化的 c 主要原因是 ( ) A.粮食需求量的大幅减少 B.全球气候变暖 C.城市化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 D.农业土壤肥力不断下降
1.图中 B 为美国田纳西河,其流域治理的核心是
A.土地资源的综合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发
c
B.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
C.河流的梯级开发
D.森林资源的综合开发
2.有关图中暖流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A.增温增湿 B.降温减湿 C .① 附近陆地形成大面积沙漠 D.从 ① 到 ② 航行的船舶速度减慢 3.有关美国农业生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D A.美国本土平原广阔,水热条件较好 B.农业机械化水平高 C,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显著 D.农业科技落后
B.改善能源工业结构
D.降低山西的环境污染
我自信, 我努力。 我成功!
12、我国内蒙古一些草原地区从“风吹草低见牛 羊”转变成“老鼠跑过露脊梁”的景象,这一变 化深刻地反映了( A) A.过度放牧,草场退化 B.鼠害猖獗 C.草场的季节变化 D.草场载畜量将 可继续增加 13.长江三峡工程的巨大综合效益是( C ) A.增加更多的旅游资源 B.解决流域内众多人口的就业 C.防洪、发电、航运、养殖和供水 D.解决流域内众多的生态问题
高二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复习必修三

不利于机械化的推广
生产规模小
商品率低
粮仓地位被取代
分析我国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 等商品粮基地下降的原因?
1、随着城市化、工业化以及交通的发展,大量耕地被 占用,使耕地面积减少。
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部分耕地转向蔬菜、花 卉和乳牛等经济作物生产,使耕地面积减少。
3、生态退耕,使耕地面积减少。
展 商业 系方便,商业贸易发达 联系不便,商业贸易
相对落后
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阅读图1.3,思考:长江中下游平原 的地理环境如何?
(1)开发早期,耕作农业发展缓慢
开发早期 改造自然能力低下 水系成了交通阻隔 土壤黏重、开垦困难
阻碍了农业的发展
(2)农业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农业生产得
花费时间 时效性 连续性
调查人员
多 差(慢) 差,不能全天 候观测
多
少 好(快) 好,能全天侯观测
少
调查成本 高
低
二、全球定位系统(GP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1.含义: 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定位、导航
的系统。
2.组成
3.基本原理
4.特点 5.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应用
二、遥感(RS:Remote Sensing )
1.概念:是人们在 航空器或航上天利器用
一定的
技,对术地装表备物体
进行
的远感距知。离
关键性装置: 传感器。
u传感器负责接收来自地面实物辐射或者是反射的地磁波,并以 图像胶片或数据磁带把数据记录下来,传送到地面接收站。
u传感器能够接收的电磁波波段有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微 波等。
——以松嫩平原和长江三角洲为例
人教版高中地理高二第二学期区域地理复习课件地图

经纬网地图
3.图例和注记
图例 注记
二、等高线地形图 1.等高线的基本特征
(1)同线等高:同一条等高线上的海拔高度相同,相邻两条等高线, 其高差也相同。 (2)等高距全图一致:等高距即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 度差。 图上所有标注高度均为海拔高度,单位为米。“0 米”表示海平 面,正值表示高出海平面,负值表示低于海平面。 (3)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 (4)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合,但有时也会看到重合,这说明该 处是陡崖。 (5)等高线与山脊线或山谷线垂直相交。山脊线为流域的分水线, 山谷线为河流的集水线。 (6)示坡线表示坡度降低的方向,用“”标记。如下图所示: 山顶周围的山坡、盆地周围的山坡、火山山坡。
气温:海拔每升高100m,气温降低0.60C。
三、地形剖面图的画法 1、先量出剖面线的长度,并在地 形图下方画一根长度与剖面线相等 的线(x轴方向)。 2、根据水平比例尺,合理确定垂 直比例尺。一般垂直比例尺为水平 比例尺的5~20倍。 3根据垂直比例尺画出适当的双y轴 高度,并标上海拔高度(等高线值)。 4、量出地形图中剖面线与各等高 线的交点及其相对位置。 5、在剖面图上标出剖面线与各等 高线的交点,根据各交点海拔高度 在剖面图上相应等高线上画一个点。 6、把各点连成光滑的曲线,在曲 线内画上阴影以示剖面起伏情况。 7、在剖面图的下方,标上水平比 例尺和垂直比例尺。
。。
(5)若该地区降暴雨时,甲、乙两村最可以发生泥石流 _____ (滑坡或泥石流) 乙 。 (6)甲、乙两村能看到丙村的是_____
当堂训练
一、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
(1) 海拔和相对高度
两点的相对高度:H相=H甲-H乙
某点到地平面的垂 直距离叫相对高度
甲
1500米
3.图例和注记
图例 注记
二、等高线地形图 1.等高线的基本特征
(1)同线等高:同一条等高线上的海拔高度相同,相邻两条等高线, 其高差也相同。 (2)等高距全图一致:等高距即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 度差。 图上所有标注高度均为海拔高度,单位为米。“0 米”表示海平 面,正值表示高出海平面,负值表示低于海平面。 (3)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 (4)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合,但有时也会看到重合,这说明该 处是陡崖。 (5)等高线与山脊线或山谷线垂直相交。山脊线为流域的分水线, 山谷线为河流的集水线。 (6)示坡线表示坡度降低的方向,用“”标记。如下图所示: 山顶周围的山坡、盆地周围的山坡、火山山坡。
气温:海拔每升高100m,气温降低0.60C。
三、地形剖面图的画法 1、先量出剖面线的长度,并在地 形图下方画一根长度与剖面线相等 的线(x轴方向)。 2、根据水平比例尺,合理确定垂 直比例尺。一般垂直比例尺为水平 比例尺的5~20倍。 3根据垂直比例尺画出适当的双y轴 高度,并标上海拔高度(等高线值)。 4、量出地形图中剖面线与各等高 线的交点及其相对位置。 5、在剖面图上标出剖面线与各等 高线的交点,根据各交点海拔高度 在剖面图上相应等高线上画一个点。 6、把各点连成光滑的曲线,在曲 线内画上阴影以示剖面起伏情况。 7、在剖面图的下方,标上水平比 例尺和垂直比例尺。
。。
(5)若该地区降暴雨时,甲、乙两村最可以发生泥石流 _____ (滑坡或泥石流) 乙 。 (6)甲、乙两村能看到丙村的是_____
当堂训练
一、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
(1) 海拔和相对高度
两点的相对高度:H相=H甲-H乙
某点到地平面的垂 直距离叫相对高度
甲
1500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知识点:
1、太阳能量来源于 核聚变反应 。 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直接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 (2)维持地表 温度,促进地球上的 水、 大气 运动和 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3)作为工业主要能源的 煤炭 、 石油 等矿物燃料来源于太阳能。
主要知识点
5、太阳大气层的结构,从里向外依次是 光球 层、色球层、日冕层。
高二地理学业水平测试
复习课件
高二地理备课组
必修1复习纲要
第一部分 宇宙中的地球 考试说明要求: 1、了解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说明地球在太 阳系中的位置。 2、知道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 行星,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和原因。
主要知识点: 1、天体的类型有 行星、恒星、星云、 流星、 彗星等。 2、宇宙中的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吸引 、相互 绕 转 ,形成天体系统。 3、请归纳天体系统的层次。
吸收
地
大 吸收 气 逆
面 长 波
辐 射
辐 射
太阳辐射
纬度
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的空气环 流
大气
主要知识点
冷热 水平
偏,南半球左偏。
• 9、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地球是一个不发 光、不透明的球体。
• 10、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地球的自转运 动。
主要知识点
• 11、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叫 晨昏线,它把 经过的纬线分割为昼弧和夜弧。
•
请用图示意昼夜半球、晨昏线、太阳光线。 (注:太阳光线应始终与晨昏线垂直)
12、地方时产生的原因:由于地球自西向东
8、地球是太阳系中特殊行星的原因是 存在生 命。
9、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外部条件:(1)太阳光照 稳定 ;
(2)八大行星 绕日公转 内部条件:
(1)日地距离适中 ,适宜的温 度(液态水) (2)体积质量适中,有适合生物呼吸的 大气 (3)自转公转周期适中
第二部分 太阳对地球 的影响
考试说明要求: 1、了解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2、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主要知识点
3、地球自转速度 (1)角速度约为 15°/小时,南北极角速度
为 0 ,地表其他各地角速度相同; (2)线速度由 赤道向两级 递减,南北极线
速度为 0 。 4、地球公转方向是 自西向东 ,逆时针方
向。请用图示意。
主要知识点
• 5、地球公转周期 • 真正周期是恒星年,为 365日 6时 9分 10
太阳直射点 二分二至
• 请用图示意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 移动的轨迹图,注出二分二至及日期。
夏至6月22日
春分3月21日 秋分9月23日
春分3月21日
冬至12月22日
夏至6月22日
主要知识点
秋分9月23日 冬至12月22日
春分3月21日
夏至冬至
春分秋分
主要知识点
变化 变化 四季 五带
主要知识点
秒; • 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周期是回归年,为
365日 5时 48 分46 秒。 • 6、地球公转轨道是椭圆轨道。太阳位于椭
圆的一个焦点上。请在第4题图中画出近日 点和远日点的位置,并标注出时间。
主要知识点
• 8、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 (1)产生 昼夜 现象; • (2)产生地方 时; • (3)水平运动物体产生偏移 ,北半球右
主要知识点
• 15、赤道平面指过赤道 并与地轴垂直的平面。 黄道平面指地球公转轨道平面。赤道平面与黄道 平面之间存在一个交角,叫做黄赤交角,目前为 23°26′ 。 请在下图中注出地轴、赤道平面、黄道平面、 黄赤交角并注出南北极点、黄赤交角的度数。
主要知识点
• 16、二分二至产生的原因 黄赤交角一定时间不变 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
13、区时的计算
(1)同在东时区或西时区的两地,时 区号数相减,东加西减。
例如:东八区为8点,东九区为 9 点, 东二区为 2 点。
(2)分别在东时区和西时区的两地, 时区号数相加,东加西减。
– 例如:东八区为20点,西五区为 7点。
14、我国统一采用“北京 时间”,即东 八 区的区时,东经120 °的地方时。
4、距离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是 月球 ,距离地球 最近的恒星是 太阳。 5、请用图示意太阳系中八大行星的名称和位置。
6、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 是 同向性、 近圆性、 共面性 。
7、八大行星按照结构特征可以分为 类地行星 (包括 水 、 金 、 地、火)、 巨行星(包括 木 、土 )、 远日行星(包括天王星、海王星 )。
春秋二分,太阳直射赤道,晨昏线等分所有纬 线,全球昼夜平分
主要知识点
北极圈及其北极圈以北地区 两侧
最长
最短
长
短
北回归线
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各地昼最 长,夜最短;北极圈内为极昼。南半球情形相反
主要知识点
整个南极圈 两极
最短
最长
短
长
南回归线
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各地昼最 短,夜最长;北极圈内为极夜。南半球情形相反
度。 2、理解黄赤交角的地理意义。 3、理解昼夜更替和地方时产生的原因,能
够进行简单的区时计算。 4、了解四季更替的现象,并理解其成因。
主要知识点
• 1、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北逆南 顺。 请用图示意。
•
•
地球侧视图
北半球图
南半球图
• 2、地球自转周期
• 真正周期是恒星日,为 23时56 分 4 秒;
主要知识点
较少
较长 较短
较大 较小
较多
第四部分 地球的圈层结构
考试说明要求: 知道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主要知识点
莫霍 地幔
地壳 地核 古登堡
主要知识点
莫霍
岩石
薄
莫霍
古登堡
软流
岩浆
外核 内核
高
地壳 上地幔顶部 软流
厚 上下
大 岩石
联系
水 制约
大气生物Leabharlann 自然地理主要知识点
水圈
水体
连续
不规则
生物
生存环境
岩石圈
大气
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部分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 动
考试说明要求: 1、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 2、理解大气保温作用的基本原理。 3、结合实例,说明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主要知识点
短波
地面 地面 地面 大气逆
长波
吸收
反射
散射
地面
地面
较少
大气 保温
大气
主要知识点
太
阳
短
波 辐 射
6、太阳活动最主要的标志是 黑子(出现在太 阳大气的 光球 层)、耀斑(出现在太阳大 气的色球层)。
7、太阳活动的平均周期是 11 年。 8、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干扰大气中的电离层,使地球上短波 通
讯受到影响,甚至 中断;
第三部分 地球的运动
考试说明要求: 1、知道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和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