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课件》PPT 人教课标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课件:2-2 城镇化 (56张)
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向第 二、第三产业转变
城镇化的表现形式
建设用地 规模扩大
乡村景观逐 渐转化为城
市景观
城镇人口占 总人口的比重
持续上升
衡量城镇化水平 的重要指标
劳动力从第 一产业向第二、
三产业逐渐 转移
人们生产 方式、生活方 式、等发生显
著变化
3、城镇化的动力机制
剩余农产品
社
农业发展
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
城市化的意义
项目 人口转化
意义
城市创造较多就业机会,大量吸收农村剩余人口,劳动力从第一 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
产业结构
城市化过程有效带动农村发展,利于改善地区产业结构。
工业
城市化有助于提高工业生产效率,工业化使城市化获得持续推进 的动力。
科技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信息化的推进,大城市成为主要的科技创新基 地和信息交流中心,进而提高区域的整体发展水平。
①中国城镇化水平低,速度快; ②英国城镇化水平高,速度慢,甚至出现了逆城市化 现象。
(2)简述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大量农村人口迁入城镇的原因。
①城乡经济发展差异明显,城镇有较多的就业机会, 更高的经济收入,更好的生活条件; ②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村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 ③我国户籍制度改革,放宽了农村人口落户城镇的限 制等。
起步时间 目前速度
城市化水平 城市人口比重
城镇化的表现形式
建设用地 规模扩大
乡村景观逐 渐转化为城
市景观
城镇人口占 总人口的比重
持续上升
衡量城镇化水平 的重要指标
劳动力从第 一产业向第二、
三产业逐渐 转移
人们生产 方式、生活方 式、等发生显
著变化
3、城镇化的动力机制
剩余农产品
社
农业发展
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
城市化的意义
项目 人口转化
意义
城市创造较多就业机会,大量吸收农村剩余人口,劳动力从第一 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
产业结构
城市化过程有效带动农村发展,利于改善地区产业结构。
工业
城市化有助于提高工业生产效率,工业化使城市化获得持续推进 的动力。
科技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信息化的推进,大城市成为主要的科技创新基 地和信息交流中心,进而提高区域的整体发展水平。
①中国城镇化水平低,速度快; ②英国城镇化水平高,速度慢,甚至出现了逆城市化 现象。
(2)简述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大量农村人口迁入城镇的原因。
①城乡经济发展差异明显,城镇有较多的就业机会, 更高的经济收入,更好的生活条件; ②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村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 ③我国户籍制度改革,放宽了农村人口落户城镇的限 制等。
起步时间 目前速度
城市化水平 城市人口比重
2022-2023学年高二区域地理复习课件+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济条件 ②长江与多条铁路和京杭运河交织成网,既
沟通了沿海与内地,又联系了南北。
二、黄河概况 有人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为中华文明的 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也有人说:黄河是一条害河
,它在历史上曾多次决口泛滥,给黄河流域人民带来
了深重的灾难。
黄河的发源地和注入的海洋
走进母亲河
巴颜喀拉山 脉
渤 海
怒江(萨尔温江) (缅甸)
澜沧江(湄公河)(缅、 泰、老、柬、越)
元江(红河)(越南)
(2)内流河——最终未流入海洋的河流(流入沙漠 或内陆湖泊);
内流区域——内流河的集水区域
内流区域
主要内流河: 塔里木河、弱水等
★外流区、内流区界线: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端)---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注意与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界线相似
干流起调节作用
下游:江阔水深、 江海相连、水流 缓、航运便利
长江的利用
• 巨大的水能;
1)集中在上游金沙江河段和三峡河段;
2)成因: 长江上游坡度,峡谷多,落差大,水流湍急;
气候湿润,降水多; 且沿途接纳了很多支流,水量大。 3)兴建水电站。(目前利用率不高,要求了解主要水电站)
• 水量——灌溉
长江中下游平原被称为“鱼米之乡”。 南水北调的水源地
长江干流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其中自源头至宜宾金沙江 段,长江从青藏高原奔腾而下,经横断山区的高山峡谷,陡然降落到 四川盆地,是长江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段(长江上游段落差达6000米 以上,占长江总落差90%)。
沟通了沿海与内地,又联系了南北。
二、黄河概况 有人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为中华文明的 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也有人说:黄河是一条害河
,它在历史上曾多次决口泛滥,给黄河流域人民带来
了深重的灾难。
黄河的发源地和注入的海洋
走进母亲河
巴颜喀拉山 脉
渤 海
怒江(萨尔温江) (缅甸)
澜沧江(湄公河)(缅、 泰、老、柬、越)
元江(红河)(越南)
(2)内流河——最终未流入海洋的河流(流入沙漠 或内陆湖泊);
内流区域——内流河的集水区域
内流区域
主要内流河: 塔里木河、弱水等
★外流区、内流区界线: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端)---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注意与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界线相似
干流起调节作用
下游:江阔水深、 江海相连、水流 缓、航运便利
长江的利用
• 巨大的水能;
1)集中在上游金沙江河段和三峡河段;
2)成因: 长江上游坡度,峡谷多,落差大,水流湍急;
气候湿润,降水多; 且沿途接纳了很多支流,水量大。 3)兴建水电站。(目前利用率不高,要求了解主要水电站)
• 水量——灌溉
长江中下游平原被称为“鱼米之乡”。 南水北调的水源地
长江干流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其中自源头至宜宾金沙江 段,长江从青藏高原奔腾而下,经横断山区的高山峡谷,陡然降落到 四川盆地,是长江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段(长江上游段落差达6000米 以上,占长江总落差90%)。
高二地理试卷分析PPT课件
排名 3 7 6 2 4 5 1
最高分 84 82 100 82 82 84 85 100
最低分 20 20 29 14 18 21 42 14
第5页/共27页
二、考试情况分析 2、具体试题分析
第6页/共27页
二、考试情况分析 2、具体试题分析
第7页/共27页
二、考试情况分析 2、具体试题分析
第14页/共27页
二、考试情况分析 2、具体试题分析
第15页/共27页
ຫໍສະໝຸດ Baidu
二、考试情况分析 2、具体试题分析
第16页/共27页
三、答题情况分析
根据地理各试题成绩统计,考试成绩暴露出考生基础薄弱、 能力欠缺的软肋,反映出地理教学尤其是教学中的主要问题。 经过各位同仁的讨论,综合一部分学生的谈话,总结分析学生 答题中主要存在下列问题:
第4页/共27页
二、考试情况分析 1、相关数据分析
高二第一学期第一次考试地理综合指标
班级名称总人数参加人数 平均分
文1
72
71
51.24
文2
69
66
44.82
文3
69
65
49.86
文4
73
73
54.16
文5
73
71
51.11
文6
68
68
50.72
第三章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课件)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2.意义:体现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3.影响因素 (1)比较优势的变化和政策的引导往往起着重要作用。 (2)从全球来看,技术创新是推动产业不断升级的根本原因。 (三)上海产业结构的变化 1.工业化初期,以轻纺工业为支柱产业。 2.20世纪50年代开始,轻重工业协调发展。 3.20世纪90年代以后,高新技术产业和金融服务业发展迅速。 4.今后,依托自身的经济实力和全球影响力,将逐步建设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 技创新中心和国际文化大都市。
城市为服务区的居民提供货物 位于人口稠密地区的城市服务范围相对较小;
和服务
反之,较大
可以带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一个地区的行政中心,或享有优惠发展政策的
经济发展及规划城市发展的规 城市,其发展速度快,城市规模大
模
典例剖析
近年来,苏州市沿江地带形成以冶金、能源、纺织、化工、粮油等基础产业为主的产业群体。下图中 的Ⅰ、Ⅱ、Ⅲ示意苏州市城市化、工业化发展走廊。读图,完成1~2题。
地区产业结构变化
(一)地区产业结构 1.概念: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不同类型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如以工业或者第二产业为主的产业 结构、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2.影响因素:资源禀赋、技术条件以及分工深化等。 3.意义:体现了经济发展水平。 (二)产业结构的升级 1.表现 (1)经济发展过程: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国民经济重心由第一产业转向第 二产业,进而转向第三产业。 (2)工业内部:由以轻纺工业为主上升到以重化工业为主;由以原材料为主上升到以加工组装为 主;由以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上升到以高附加值的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全册课件【完整版】
生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故丙区域符合。
4.下列关于甲模式类型及特点说法,正确的是( )
A.为传统型,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
B.为原始型,目前世界处于该人口增长模式
C.为现代型,其人口自然增长较快
D.为现代型,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
【答案】D
读甲、乙两国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变化曲线图(图1-1- 7),完成第 5 题。
农业革命之后,人口增长速度⑤_加__快___;工业革命之后,人口 ⑥迅__速__增__加__;20 世纪以来,是世界人口增长的⑦_快__速__时期。
(2)地区差异: a.发达国家:目前,欧洲、大洋洲和北美地区的发达国家, 人口增长缓慢。一些国家的人口数量还会逐渐减少,不少国家 采取了⑧____鼓__励__生__育____的政策。
数量少,增长 数量增多,增
极其缓慢
长速度加快
人们获取食物 能力低,抵御 疾病和灾害水 平差,人口死 亡率高
生产力水平提 高,食物供应 稳定可靠,死 亡率下降
工业革命以后
工业生产活动迅 速扩大和发展
数量继续增加, 增长速度更加迅 猛 生产力水平大大 提高,人们获得 充足的食物,完 善的医疗服务, 死亡率很低
1.下面结论错误的是(
欧洲 0.3 7
)
北美 0.7 3.3
拉丁美洲 2.2 5.5
大洋洲 1.2 0.3
第二章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复习课件)高二地理课件(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环境更干燥
吸水更多 不利于其它植被生长
植被防止水土流失的功能减弱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对下图所示区域的水土流失进行了大规模治理,重点实施了退耕
还林(草)等生物治理措施。
为治理水土流失实施退耕还林(草)措施
在年降水量大于400毫米的地区,林草植被得到较好恢复。
在年降水量小于400毫米的地区(地表1米以下一般存在含水量极低的干土层),人工连片
降水量少(低于400毫米),地下水位低, 树木生长所需水分不足。地表1米以下存
年降水量小于400毫米
在干土层,影响树木根系发育和下扎。风
背景材料 地表1米以下有干土层
大,易动摇树木根系。
地处黄土高原西北部 水土流失严重
树木生长所需水分不足
降水相对少
影响树木根系 发育和下扎 生长不良
多大风
枝叶稀疏 小老头树特点 长不大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对下图所示区域的水土流失进行了大规模治理,重点实施了退耕
还林(草)等生物治理措施。
为治理水土流失实施退耕还林(草)措施
在年降水量大于400毫米的地区,林草植被得到较好恢复。 降水量>400mm,效果好
在年降水量小于400毫米的地区(地表1米以下一般存在含水量极低的干土层),人工连片
黄土高原汾川河流域多年来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2013年7月,汾川河流域降水异常增
高二地理区域地理亚洲复习课件
亚洲的区域合作和一体化进程
区域合作
亚洲各国正在加强区域合作,共 同应对挑战,促进地区和平稳定
与发展繁荣。
一体化进程
亚洲一体化进程正在加速推进,包 括贸易、投资、基础设施等方面的 合作,旨在促进地区经济的互联互 通。
区域组织
亚洲各区域组织在推动区域合作和 一体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 东盟、上海合作组织等。
02
亚洲的各个分区地理
东亚地区
经济发达、人口密集
东亚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包括长城、 富士山、颐和园等著名景点。
东亚地区包括中国、日本、韩国、朝鲜和蒙古等国家, 是亚洲经济最发达和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之一。
东亚地区在全球化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与其他国家 和地区有着密切的经济和政治联系。
亚洲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01
02
03
环境污染
亚洲部分地区面临严重的 空气、水和土壤污染问题, 给居民健康和生态环境带 来威胁。
生态保护
亚洲各国正在加强生态保 护,推动绿色发展,促进 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气候变化
亚洲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 感区域之一,气候变化对 农业、水资源和沿海地区 的影响尤为突出。
中亚地区
01 02 03 04
内陆国家、能源丰富
中亚地区包括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 坦和土库曼斯坦等国家,是典型的内陆国家地区。
【高中地理期末复习课件】区域与区域发展 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核心突破
难点 3 区域分析方法
5、区域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包括区域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特 点、土地及矿产资源等对区域发展的有利及不利影响。
地理位置 气候条件 耕地条件
长江三角洲平原
松嫩平原
30°N-33°N附近,地处我国东部 44°N-48°N附近,地处我国东
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入海口 北地区的中部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 雨,雨热同期,冬季温和少雨, 较为温暖,河流无结冰期
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但大 陆性稍强;东面有山脉阻挡,降 水较少,温暖季节短,河流结冰 期长
核心突破
难点 2 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相互关系
典例剖析
√4.江苏省三大行政区域( ) A.具有明确的边界
江苏省可以划分为苏南、苏中和苏北三 B.边界具有过渡性质
大行政区域(如下图),三大区域在自然、 C.内部特征完全一致
社会经济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读图 D.区域间各方面均差异明显
Leabharlann Baidu完成下面小题。
解析:江苏省三大行政区域是以行政区为 基础的区域,区域之间的界限是明确的, A正确;行政区之间的界限不具有过渡性, B错误;江苏省三大行政区域内部特征具 有相似性,但是不会完全一致,C错误; 区域之间具有显著的差异性,但不是各方 面均差异明显,D错误。故选A。
高二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课件 河流地貌的发育
形成 ___冲__积__扇______不断扩大而彼此联合 而成 多个被废弃的___河__漫__滩______连接而 成 随着沉积物质的增加,堆积体向海洋 一侧扩展而成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6
三、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1.河流与聚落分布:越往河流的___中__下__游______,城市越密集;多数乡村 的分布也与河流有关。 2.河流的冲积平原为聚落的分布提供多方面的有利条件 (1)河流为聚落提供充足的生产、生活用水。 (2)河流作为___交__通__运__输__通__道______,可方便聚落的对外联系和运输。 (3)河流的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利于耕作,可为聚落提供丰富的 ___农__副__产__品____。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7.对冲积扇和三角洲地貌分布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冲积扇地貌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
②三角洲地貌仅分布在湿润、半湿润地区
③冲积扇地貌一般位于河流流出山口时
④三角洲地貌一般位于河流入海口附近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13
()
8.与冲积扇地貌相比,三角洲地貌所在地区
发育阶段
外力作用特点
河流地貌特点
初期
以向下和向_源__头_____ 河谷深而窄,谷壁陡峭,横剖面呈
第二章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单元复习课件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构筑防护体系:草地退化严重地区:利用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采用灌草相结合
的方式,适当人工补种植物,固沙防沙;在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严重地区:利用生 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
具体 措施
以地养地,自然恢复:选择部分自然条件较好的地方,人工种植高产 牧草,解决牲畜食草问题,从而使退化的草场通过休牧得以自然恢复。
5.下列关于黄河概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发源于青藏高原,注入东海 B.上游和中游水能资源丰富
C.中游航运便利被称为“黄金水道”
D.下游支流稀少的原因是气候干燥
6.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右图中①②两个自然原因分别是( )
A.土质疏松、过度放牧 B.气候干旱、过度垦荒
C.土质疏松、降水集中 D.修路采矿、垦荒造田
表现:土地退化、水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减少、自然灾害频发等
我国国情:面积大,类型多,分布广。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区、南方丘 陵区、西南山区、青藏高原及东部沿海水路交接地区。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
……
……
▋生态脆弱区
中国生态脆弱性评价
……
……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
▋自然资源与区域发展
自然资源是区域发展的物质基础。 在一定生产力水平下,自然资源丰富程度是区域发展的重要基础。一种重要能源或关
高中地理必修二复习课件
社会因素
文化、环境、安全等。
工业地域的形成
工业集聚
由于相同或相关工业企业在地理上的集中,形成 工业地域。
传统工业区
以传统工业为主,如钢铁、机械、纺织等,具有 较长的历史和较大的规模。
ABCD
工业分散
由于企业规模的扩大和区域市场的扩大,企业需 要分散到不同地区,形成工业地域。
新兴工业区
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如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 ,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以培育和采伐森林为主的农业地域,主要 分布在山区和丘陵地区,具有生态保护和 经济效益的双重作用。
以养殖水生生物为主的农业地域,主要分 布在湖泊、河流和近海地区,具有较高的 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04
CATALOGUE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工业的区位选择
自然因素
土地、水源、矿产资源、气候等。
经济因素
市场、劳动力、交通、政策等。
社会经济因素
市场、劳动力、技术、政 策等
综合分析
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综 合考虑自然和社会经济因 素,选择适合的农业类型 。
农业地域的形成
自然条件的影响
气候、地形、土壤等自然条件决定了农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方向 。
社会经济条件的推动
市场需求、交通运输、技术进步等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促使农 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
区域可持续发展
文化、环境、安全等。
工业地域的形成
工业集聚
由于相同或相关工业企业在地理上的集中,形成 工业地域。
传统工业区
以传统工业为主,如钢铁、机械、纺织等,具有 较长的历史和较大的规模。
ABCD
工业分散
由于企业规模的扩大和区域市场的扩大,企业需 要分散到不同地区,形成工业地域。
新兴工业区
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如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 ,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以培育和采伐森林为主的农业地域,主要 分布在山区和丘陵地区,具有生态保护和 经济效益的双重作用。
以养殖水生生物为主的农业地域,主要分 布在湖泊、河流和近海地区,具有较高的 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04
CATALOGUE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工业的区位选择
自然因素
土地、水源、矿产资源、气候等。
经济因素
市场、劳动力、交通、政策等。
社会经济因素
市场、劳动力、技术、政 策等
综合分析
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综 合考虑自然和社会经济因 素,选择适合的农业类型 。
农业地域的形成
自然条件的影响
气候、地形、土壤等自然条件决定了农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方向 。
社会经济条件的推动
市场需求、交通运输、技术进步等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促使农 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
区域可持续发展
2021-2022学年高二区域地理复习课件地图与等高线专题复习
⑦示坡线表示降坡方向 : 示坡线是与等高线垂直相交的 短 线,总是指向海拔较低的方向,有时也叫做降坡线。
3、等高线地形图的主要判读内容:
(局部小地形的判读)
山顶
山脊
山脊线 (即分水岭)
盆地或洼地
山谷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山谷线(即集水线)-河流
陡坡与缓坡
鞍部
峡谷
陡崖
等高线所能反映的微地貌 鞍部
山顶
山
陡
体
的
山谷
坡
不
同
部
6、等高线剖面图的画法
F最后一定注明水平比例尺、垂直比例尺 剖面图的绘制方法:
A做水平基线:将剖面线ab 及其控制点1-9照搬到作图 区域,要求等距;
AB
C
B做垂直的纵坐标:找出
剖面线上的极大值与极小 值,一般按1厘米表示一个 等高距在纵坐标上标高差
注单意几个关键点:起点、终点、 最位17高0:点、最低点、转折点 m
一般 面对地图,“上北 定向法:下南,左西右东”
5.地图 指向标 指向标的箭头指 方向 定向法:向 北 方 N
经 定纬向网法:经方方线向向指,示纬线南指北示 东西
北
西北
东北
西
东
西南
东南
南
6、图例和注记
图例:在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各种符号
高中新教材人教版地理课件 必修第二册 第二章第二节 城镇化 课件(51张PPT)
[典型例题]
“城市渠化”是指将城市内河河道取直,硬化河堤、河底,改造岸坡为直立 砌墙或混凝土墙,把天然河道变成人工明渠。我国各地在城镇化过程中均 存在不同程度的“城市渠化”现象,其主要作用是( )
A.改善城市供水条件 B.增加休憩娱乐场所 C.提升内河航运能力 D.增强排污排涝能力
答案:D 解析:城市的发展使得城市建筑地面越来越多、绿地越来越少,降水多 时会造成城市地表积水多,若排水不畅,会造成城市内涝。“城市渠化”通过 裁弯取直和硬化河堤、河底,改造岸坡为直立砌墙或混凝土墙,把原来蜿蜒 多变、流动缓慢的天然河道改造成为外形顺直、水流顺畅的人工明渠,以 达到稳定河势、加大过流能力、尽快排泄洪水的目的,能及时引流地表积 水到水渠中,增强排污排涝能力。本题结合城市中的河流这一地理背景,同 时考虑水循环,综合分析解决问题。
结合材料探究: 城市交通问题主要有哪些? 提示:交通拥堵,特别是上下班高峰期;交通事故频发;公共交通相对滞后; 停车场紧张等。
[归纳提升]
城镇化的不利影响及表现形式
不利影响 表现形式
环境质 量下降 城镇交 通问题 城镇住 宅问题
城镇社 会问题
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垃圾污染、噪声污染等环境问 题 交通拥堵,特别是上下班高峰期;交通事故频发;公共交通相对滞 后;停车场紧张等
地理信息系统依托其强大的数据管理、图层分析、制图等功能 ,为政府、企业等提供全方位的应用服务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2.2城镇化课件(共47张PPT)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二
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活动 了解我国的城镇化和区域差异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我国东部和 中西部城镇化水平差异较大的原 因。
东部城镇地区自然条件优越,交通 便利,经济发展水平高,第二、三 产业发展迅速,就业机会多,吸引 大量人口迁入。
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
【活动】了解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出警中的应用
3.110指挥中心要判定最 近的警车至事故地点的 道路是否畅通,还需要 利用哪些技术?如果存 在严重交通堵塞,110 指挥中心又该怎么办?
○ 摄像和视频传输技术 ○ 综合运用以上技术另
外找较近且有通行条 件的道路进行救援。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二
近30年来
城市化起步
工业革命推动城镇化进 程迅速
郊区城市化
郊区城镇化出现城镇规 模不断扩大出现城市群
逆城市化
逆城市化出现大城市中 心人口减少
再城市化
通过调整产业结构, 改善环境,实现在城 市化。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二
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
基础设 施完善
【问题探究】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化?
环境质 量下降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二
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
阿尔卑斯山下的乡村小镇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二
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活动 了解我国的城镇化和区域差异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我国东部和 中西部城镇化水平差异较大的原 因。
东部城镇地区自然条件优越,交通 便利,经济发展水平高,第二、三 产业发展迅速,就业机会多,吸引 大量人口迁入。
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
【活动】了解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出警中的应用
3.110指挥中心要判定最 近的警车至事故地点的 道路是否畅通,还需要 利用哪些技术?如果存 在严重交通堵塞,110 指挥中心又该怎么办?
○ 摄像和视频传输技术 ○ 综合运用以上技术另
外找较近且有通行条 件的道路进行救援。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二
近30年来
城市化起步
工业革命推动城镇化进 程迅速
郊区城市化
郊区城镇化出现城镇规 模不断扩大出现城市群
逆城市化
逆城市化出现大城市中 心人口减少
再城市化
通过调整产业结构, 改善环境,实现在城 市化。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二
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
基础设 施完善
【问题探究】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化?
环境质 量下降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二
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
阿尔卑斯山下的乡村小镇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二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太阳活动最主要的标志是 黑子(出现在太 阳大气的 光球 层)、耀斑(出现在太阳大 气的色球层)。
7、太阳活动的平均周期是 11 年。 8、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干扰大气中的电离层,使地球上短波 通
讯受到影响,甚至 中断;
第三部分 地球的运动
考试说明要求: 1、知道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和速
主要知识点
• 15、赤道平面指过赤道 并与地轴垂直的平面。 黄道平面指地球公转轨道平面。赤道平面与黄道 平面之间存在一个交角,叫做黄赤交角,目前为 23°26′ 。 请在下图中注出地轴、赤道平面、黄道平面、 黄赤交角并注出南北极点、黄赤交角的度数。
主要知识点
• 16、二分二至产生的原因 黄赤交角一定时间不变 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
高二地理学业水பைடு நூலகம்测试
复习课件
高二地理备课组
必修1复习纲要
第一部分 宇宙中的地球 考试说明要求: 1、了解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说明地球在太 阳系中的位置。 2、知道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 行星,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和原因。
主要知识点: 1、天体的类型有 行星、恒星、星云、 流星、 彗星等。 2、宇宙中的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吸引 、相互 绕 转 ,形成天体系统。 3、请归纳天体系统的层次。
不规则
生物
生存环境
岩石圈
大气
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部分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 动
考试说明要求: 1、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 2、理解大气保温作用的基本原理。 3、结合实例,说明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主要知识点
短波
地面 地面 地面 大气逆
长波
吸收
反射
散射
地面
地面
较少
大气 保温
大气
主要知识点
太
阳
短
波 辐 射
主要知识点
较少
较长 较短
较大 较小
较多
第四部分 地球的圈层结构
考试说明要求: 知道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主要知识点
莫霍 地幔
地壳 地核 古登堡
主要知识点
莫霍
岩石
薄
莫霍
古登堡
软流
岩浆
外核 内核
高
地壳 上地幔顶部 软流
厚 上下
大 岩石
联系
水 制约
大气
生物
自然地理
主要知识点
水圈
水体
连续
秒; • 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周期是回归年,为
365日 5时 48 分46 秒。 • 6、地球公转轨道是椭圆轨道。太阳位于椭
圆的一个焦点上。请在第4题图中画出近日 点和远日点的位置,并标注出时间。
主要知识点
• 8、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 (1)产生 昼夜 现象; • (2)产生地方 时; • (3)水平运动物体产生偏移 ,北半球右
度。 2、理解黄赤交角的地理意义。 3、理解昼夜更替和地方时产生的原因,能
够进行简单的区时计算。 4、了解四季更替的现象,并理解其成因。
主要知识点
• 1、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北逆南 顺。 请用图示意。
•
•
地球侧视图
北半球图
南半球图
• 2、地球自转周期
• 真正周期是恒星日,为 23时56 分 4 秒;
8、地球是太阳系中特殊行星的原因是 存在生 命。
9、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外部条件:(1)太阳光照 稳定 ;
(2)八大行星 绕日公转 内部条件:
(1)日地距离适中 ,适宜的温 度(液态水) (2)体积质量适中,有适合生物呼吸的 大气 (3)自转公转周期适中
第二部分 太阳对地球 的影响
考试说明要求: 1、了解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2、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4、距离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是 月球 ,距离地球 最近的恒星是 太阳。 5、请用图示意太阳系中八大行星的名称和位置。
6、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 是 同向性、 近圆性、 共面性 。
7、八大行星按照结构特征可以分为 类地行星 (包括 水 、 金 、 地、火)、 巨行星(包括 木 、土 )、 远日行星(包括天王星、海王星 )。
偏,南半球左偏。
• 9、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地球是一个不发 光、不透明的球体。
• 10、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地球的自转运 动。
主要知识点
• 11、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叫 晨昏线,它把 经过的纬线分割为昼弧和夜弧。
•
请用图示意昼夜半球、晨昏线、太阳光线。 (注:太阳光线应始终与晨昏线垂直)
12、地方时产生的原因:由于地球自西向东
吸收
地
大 吸收 气 逆
面 长 波
辐 射
辐 射
太阳辐射
纬度
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的空气环 流
大气
主要知识点
冷热 水平
太阳直射点 二分二至
• 请用图示意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 移动的轨迹图,注出二分二至及日期。
夏至6月22日
春分3月21日 秋分9月23日
春分3月21日
冬至12月22日
夏至6月22日
主要知识点
秋分9月23日 冬至12月22日
春分3月21日
夏至冬至
春分秋分
主要知识点
变化 变化 四季 五带
主要知识点
主要知识点
3、地球自转速度 (1)角速度约为 15°/小时,南北极角速度
为 0 ,地表其他各地角速度相同; (2)线速度由 赤道向两级 递减,南北极线
速度为 0 。 4、地球公转方向是 自西向东 ,逆时针方
向。请用图示意。
主要知识点
• 5、地球公转周期 • 真正周期是恒星年,为 365日 6时 9分 10
春秋二分,太阳直射赤道,晨昏线等分所有纬 线,全球昼夜平分
主要知识点
北极圈及其北极圈以北地区 两侧
最长
最短
长
短
北回归线
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各地昼最 长,夜最短;北极圈内为极昼。南半球情形相反
主要知识点
整个南极圈 两极
最短
最长
短
长
南回归线
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各地昼最 短,夜最长;北极圈内为极夜。南半球情形相反
13、区时的计算
(1)同在东时区或西时区的两地,时 区号数相减,东加西减。
例如:东八区为8点,东九区为 9 点, 东二区为 2 点。
(2)分别在东时区和西时区的两地, 时区号数相加,东加西减。
– 例如:东八区为20点,西五区为 7点。
14、我国统一采用“北京 时间”,即东 八 区的区时,东经120 °的地方时。
主要知识点:
1、太阳能量来源于 核聚变反应 。 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直接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 (2)维持地表 温度,促进地球上的 水、 大气 运动和 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3)作为工业主要能源的 煤炭 、 石油 等矿物燃料来源于太阳能。
主要知识点
5、太阳大气层的结构,从里向外依次是 光球 层、色球层、日冕层。
7、太阳活动的平均周期是 11 年。 8、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干扰大气中的电离层,使地球上短波 通
讯受到影响,甚至 中断;
第三部分 地球的运动
考试说明要求: 1、知道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和速
主要知识点
• 15、赤道平面指过赤道 并与地轴垂直的平面。 黄道平面指地球公转轨道平面。赤道平面与黄道 平面之间存在一个交角,叫做黄赤交角,目前为 23°26′ 。 请在下图中注出地轴、赤道平面、黄道平面、 黄赤交角并注出南北极点、黄赤交角的度数。
主要知识点
• 16、二分二至产生的原因 黄赤交角一定时间不变 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
高二地理学业水பைடு நூலகம்测试
复习课件
高二地理备课组
必修1复习纲要
第一部分 宇宙中的地球 考试说明要求: 1、了解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说明地球在太 阳系中的位置。 2、知道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 行星,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和原因。
主要知识点: 1、天体的类型有 行星、恒星、星云、 流星、 彗星等。 2、宇宙中的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吸引 、相互 绕 转 ,形成天体系统。 3、请归纳天体系统的层次。
不规则
生物
生存环境
岩石圈
大气
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部分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 动
考试说明要求: 1、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 2、理解大气保温作用的基本原理。 3、结合实例,说明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主要知识点
短波
地面 地面 地面 大气逆
长波
吸收
反射
散射
地面
地面
较少
大气 保温
大气
主要知识点
太
阳
短
波 辐 射
主要知识点
较少
较长 较短
较大 较小
较多
第四部分 地球的圈层结构
考试说明要求: 知道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主要知识点
莫霍 地幔
地壳 地核 古登堡
主要知识点
莫霍
岩石
薄
莫霍
古登堡
软流
岩浆
外核 内核
高
地壳 上地幔顶部 软流
厚 上下
大 岩石
联系
水 制约
大气
生物
自然地理
主要知识点
水圈
水体
连续
秒; • 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周期是回归年,为
365日 5时 48 分46 秒。 • 6、地球公转轨道是椭圆轨道。太阳位于椭
圆的一个焦点上。请在第4题图中画出近日 点和远日点的位置,并标注出时间。
主要知识点
• 8、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 (1)产生 昼夜 现象; • (2)产生地方 时; • (3)水平运动物体产生偏移 ,北半球右
度。 2、理解黄赤交角的地理意义。 3、理解昼夜更替和地方时产生的原因,能
够进行简单的区时计算。 4、了解四季更替的现象,并理解其成因。
主要知识点
• 1、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北逆南 顺。 请用图示意。
•
•
地球侧视图
北半球图
南半球图
• 2、地球自转周期
• 真正周期是恒星日,为 23时56 分 4 秒;
8、地球是太阳系中特殊行星的原因是 存在生 命。
9、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外部条件:(1)太阳光照 稳定 ;
(2)八大行星 绕日公转 内部条件:
(1)日地距离适中 ,适宜的温 度(液态水) (2)体积质量适中,有适合生物呼吸的 大气 (3)自转公转周期适中
第二部分 太阳对地球 的影响
考试说明要求: 1、了解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2、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4、距离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是 月球 ,距离地球 最近的恒星是 太阳。 5、请用图示意太阳系中八大行星的名称和位置。
6、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 是 同向性、 近圆性、 共面性 。
7、八大行星按照结构特征可以分为 类地行星 (包括 水 、 金 、 地、火)、 巨行星(包括 木 、土 )、 远日行星(包括天王星、海王星 )。
偏,南半球左偏。
• 9、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地球是一个不发 光、不透明的球体。
• 10、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地球的自转运 动。
主要知识点
• 11、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叫 晨昏线,它把 经过的纬线分割为昼弧和夜弧。
•
请用图示意昼夜半球、晨昏线、太阳光线。 (注:太阳光线应始终与晨昏线垂直)
12、地方时产生的原因:由于地球自西向东
吸收
地
大 吸收 气 逆
面 长 波
辐 射
辐 射
太阳辐射
纬度
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的空气环 流
大气
主要知识点
冷热 水平
太阳直射点 二分二至
• 请用图示意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 移动的轨迹图,注出二分二至及日期。
夏至6月22日
春分3月21日 秋分9月23日
春分3月21日
冬至12月22日
夏至6月22日
主要知识点
秋分9月23日 冬至12月22日
春分3月21日
夏至冬至
春分秋分
主要知识点
变化 变化 四季 五带
主要知识点
主要知识点
3、地球自转速度 (1)角速度约为 15°/小时,南北极角速度
为 0 ,地表其他各地角速度相同; (2)线速度由 赤道向两级 递减,南北极线
速度为 0 。 4、地球公转方向是 自西向东 ,逆时针方
向。请用图示意。
主要知识点
• 5、地球公转周期 • 真正周期是恒星年,为 365日 6时 9分 10
春秋二分,太阳直射赤道,晨昏线等分所有纬 线,全球昼夜平分
主要知识点
北极圈及其北极圈以北地区 两侧
最长
最短
长
短
北回归线
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各地昼最 长,夜最短;北极圈内为极昼。南半球情形相反
主要知识点
整个南极圈 两极
最短
最长
短
长
南回归线
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各地昼最 短,夜最长;北极圈内为极夜。南半球情形相反
13、区时的计算
(1)同在东时区或西时区的两地,时 区号数相减,东加西减。
例如:东八区为8点,东九区为 9 点, 东二区为 2 点。
(2)分别在东时区和西时区的两地, 时区号数相加,东加西减。
– 例如:东八区为20点,西五区为 7点。
14、我国统一采用“北京 时间”,即东 八 区的区时,东经120 °的地方时。
主要知识点:
1、太阳能量来源于 核聚变反应 。 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直接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 (2)维持地表 温度,促进地球上的 水、 大气 运动和 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3)作为工业主要能源的 煤炭 、 石油 等矿物燃料来源于太阳能。
主要知识点
5、太阳大气层的结构,从里向外依次是 光球 层、色球层、日冕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