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见习基地管理规范
学校实习基地管理制度

学校实习基地管理制度引言实习是大学生接触社会的重要途径,也是大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为了规范学校实习基地的管理,保障学生的实习质量,学校制定了一套完善的实习基地管理制度。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学校实习基地的管理制度进行探讨。
1. 学校实习基地的选择学校在选择实习基地时应充分考虑实习场所的地理位置、行业背景、设施设备等因素。
首先,实习基地应该位于交通便利的地方,方便学生的出行。
其次,实习基地的行业背景应与学生专业相关,以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得到真正的经验。
最后,实习基地的设施设备要完善,能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实践条件。
2. 实习基地的评估与认证为了确保实习基地能够提供良好的实习条件,学校应建立一个评估与认证机制。
这一机制可以包括实地考察、问卷调查、评估报告等环节,以全面了解实习基地的实际情况。
评估与认证的目的是为了筛选出优质的实习基地,以保证学生的实习效果。
3. 实习基地的师资队伍实习基地的师资队伍是学生实习中重要的支撑力量。
学校应确保实习基地拥有一支具备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
这些教师应具备行业背景知识和教学经验,可以提供专业的指导和支持,帮助学生在实习中做好实际操作。
4. 实习基地的设施与资源实习基地的设施与资源直接关系到学生实习的质量。
学校应与实习基地协商,明确实习期间学生可以使用的设施和资源,并确保这些设施和资源的质量和数量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
这些设施和资源可以包括实验室、图书馆、计算机等。
5. 实习基地的安全与保障学校要确保学生在实习期间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首先,学校应考察实习基地的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确保学生在实习中不会发生危险事件。
其次,学校要为学生购买必要的保险,以保护学生的权益。
6. 实习基地的监督与指导学校应建立一套监督与指导机制,定期对实习基地进行检查和评估。
监督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实习基地能够按照规定提供良好的实习环境和条件。
指导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实习基地改进存在的问题,提高实习质量。
见习管理规定

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管理制度为进一步加强高校毕业生见习生的管理,提高学生专业技术素质,为用人单位输送“纪律严明,素质优良,品行端正”的初、中级专业技术人员,根据有关实习单位的规章制度,结合我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制度.一、上班制度1.高校见习生必须严格遵守实习公司的有关规章制度,进出实习单位必须出示有关证件,上班不迟到、不早退.2.高校见习生进入工作场地前按实习公司要求穿戴好服装、鞋帽等,做好一切准备工作,确保安全、文明生产.3.高校见习生不准擅自离开实习岗位,有事离岗需经班组长或师傅批准,返回岗位应向班组或师傅报告,同意后方可上岗.4.高校见习生必须听从师傅指导,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爱护设备,不乱动设备,不得无故损坏.如发现故障或异常现象,立即报告值班领导和师傅,未经允许,不得任意拆卸或启动设备,确保人身、设备的安全.5.爱护工具、量具,节约原材料、认真做好所在岗位的设备保养、做好高校见习生场地和工位的清洁卫生工作.6.在工作场所内,不准嘻闹、奔跑和大声叫喊,上班不准串岗,不准打瞌睡、干私活、看小说或参加非企业组织的其它活动.7.尊重公司领导和师傅,听从安排,服从分配,安心本职工作,虚心求教,刻苦钻研业务,提高操作技能,争取尽快达到顶岗作业的要求.8.严格遵守实习公司的保密制度,不得将技术或商业情报泄露,维护实习公司利益.二、考勤制度1.学员请假,均应提前提交请假申请单2、请假必须由本人亲自办理有关手续,请假或委托他人代理手续的视为无效.三、其他事宜:1、见习生在实习期间,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以及我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2、用人部门要加强对实习生的管理,特别要加强保密教育.未经允许,实习生不得将接触到的公司内部信息、资料向外泄漏.3、对违反公司有关规定、作风散漫、表现不好的实习生,部门可随时取消实习资格,并报行政部备案.4、除上班时间在我公司实习外,其他时间一切活动所发生的一切事情与本公司无关.5、见习结束后,有关部门对见习生在实习期间的表现用书面形式做出评价,并报人力资源部备案.对在见习期间表现突出的员工可考虑让其转为试用期员工.四、条件1.年龄在16~25岁、身体健康、品行端正、有就业愿望的高校毕业生2.应届大专毕业生3.符合公司见习职位要求的.。
就业见习基地管理制度

就业见习基地管理制度高校毕业生就业见基地管理制度为了积极参与临沂市高校毕业生见计划的实施,拓宽高端人才队伍、中低端人才队伍的培育渠道,特制订本管理制度,规范对见生的招募、培训、考核、录用,努力为社会培养具有一定技能的人员。
依据XXX等六部委《关于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见制度的通知》(国人部发〔2006〕17号)和XXX《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临政发【2009】25号)。
管理部门为集团公司成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见工作小组,集团人力资源部为见生归口管理部门,实行集团公司、下属子公司分级管理的模式。
工作小组定期召开就业见工作会议,规范管理,加强管理。
高校毕业生就业见工作小组的职责包括见生招募、甄别;见指导老师指派及管理;见生培训监督、考核和见补贴确定;职业见表格统计和费用申请;见生期中考核、期末鉴定;见基地的考核、年检。
招募条件为年龄在16~30岁、身体健康、品行端正、有就业愿望的应届大中专毕业生,且符合公司见职位要求。
见生来源包括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推荐;集团公司及分公司自行招募;员工推荐、介绍;上述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自荐联系。
见职位由集团公司经上级及见管理单位协商后确定。
见生应提供身份证、资格证书、学校介绍信、报名照片等见凭证,先填写《高校毕业生就业见申请表》,由见生和监护人亲自签字,经XXX、见部门甄别后,参加就业见,见期一般为2~6个月。
每年由各分公司推荐具有一定的政治素质、业务水平、操作技能,并能认真负责对见生传授技艺的优秀技术业务人员,报XXX审核批准后聘任为见生的专职指导老师。
被聘任指导老师,由XXX安排指导见生,并与见生签订协议。
指导老师按照集团公司统一指导见计划,根据本人实际工作情况实施带教指导。
学校就业见习管理制度

学校就业见习管理制度第一部分概述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就业见习和职业发展,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树立学校良好的就业见习品牌,制定并实施学校就业见习管理制度,依法、科学、规范地管理学校就业见习工作。
本制度适用于学校各类专业学生的就业见习工作。
第二部分见习基地管理1. 见习基地的申请与审批1.1 学校将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就业见习基地,见习基地应具备相关的生产经营管理条件,并提供合格的见习实习岗位。
1.2 学校组织相关部门对申请的就业见习基地进行评审审批,符合要求的基地将被纳入学校的就业见习基地库中。
2. 见习基地的管理与监督2.1 就业见习基地应当按照学校规定的见习内容和要求,指导学生进行见习工作。
2.2 学校将派遣专门的教师或指导员对见习基地进行定期的监督检查,并及时反馈见习情况,并对见习基地进行考核评价。
第三部分学生见习管理1. 见习计划及安排1.1 在学生就业见习前,学校将组织相关部门根据学生的专业和实际情况,制定见习计划,并进行安排。
1.2 学校将根据见习基地的要求,指导学生进行相关的见习工作,并协助解决在见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 见习期间的行为规范2.1 学生在见习期间应当遵守见习基地的规章制度,服从管理,认真完成见习任务。
2.2 学校将对学生见习期间的行为进行监督,若发现有违规行为,将按照规定进行处理。
3. 见习成果评价3.1 见习结束后,学校将组织相关部门对学生的见习成果进行评价,评定见习结果。
3.2 学校将根据评价结果,向学生发放相应的证明和记录,并将成绩反馈给见习基地进行考核。
第四部分就业见习管理效果评估1. 学校将组织相关部门对就业见习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包括见习基地的管理、见习计划的安排及学生的见习情况。
2. 学校将依据评估结果对制度进行调整与完善,以提高学生就业见习的管理效果。
第五部分效果评价学校将定期对就业见习管理制度进行评价,不断完善与提升,确保学生的就业见习工作得到有效管理和指导,促进学生的就业质量和就业成功率。
就业见习基地管理制度模板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的管理,提高见习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促进毕业生顺利就业,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结合本基地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基地接收的见习生、见习基地管理人员以及相关工作人员。
第三条本制度旨在规范见习基地的运作,确保见习生在见习期间的安全、健康和合法权益,同时提高见习基地的管理水平和社会效益。
第二章见习生管理第四条见习生选拔1. 符合国家规定的学历要求,离校两年内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
2. 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
3. 具备见习岗位所需的专业技能和基本素质。
第五条见习生培训1. 见习基地应根据见习生的专业背景和岗位需求,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
2. 培训内容应包括专业技能培训、职业素养培训、企业文化培训等。
第六条见习生考核1. 见习期间,见习基地应对见习生进行定期考核,考核内容包括专业技能、工作态度、团队协作等方面。
2. 考核结果作为见习生是否留用的依据。
第三章见习基地管理第七条见习基地设立1. 见习基地应具备独立的法人资格,内部管理规范。
2. 见习基地应具备一定的规模和经济效益,具有良好的社会信誉。
第八条见习基地职责1. 制定见习基地管理制度,明确见习生的权利和义务。
2. 配备专职或兼职的见习指导人员,负责见习生的日常管理和培训。
3. 为见习生提供安全、健康的见习环境。
4. 按月发放见习人员见习期间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基本生活补贴费,并办理人身意外伤害险。
第九条见习基地与高校合作1. 见习基地应与高校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见习生培养工作。
2. 定期邀请高校教师或专家对见习生进行指导。
第四章保障措施第十条政策支持1. 见习基地享受国家和地方相关政策扶持,包括税收优惠、社会保险补贴等。
2. 政府部门对见习基地进行指导和监督,确保见习基地规范运作。
第十一条安全保障1. 见习基地应制定安全管理制度,确保见习生的人身安全和健康。
2. 见习基地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大学生实习基地规章制度

大学生实习基地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大学生实习行为,提高实习质量,保障实习安全,制定本规章。
第二条大学生实习基地是指为大学生提供实习机会的单位或组织,是大学生实习的场所和平台。
第三条大学生实习基地要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保护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加强对大学生的管理和指导。
第四条大学生实习基地要明确实习目的和任务,提供实习条件和支持,组织实习活动。
第五条大学生实习基地要建立健全实习制度,明确实习规范,加强对实习情况的监督和评估。
第六条实习基地要做好实习活动的安全防范工作,确保实习学生的人身安全。
第二章实习安全管理第七条大学生实习基地要配备足够的安全设施和人员,保障实习活动的安全。
第八条大学生实习基地要制定实习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实习安全责任和措施。
第九条实习基地要对实习学生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实习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第十条实习基地要定期组织安全演练,熟悉应急处置程序,提高实习学生应急处理能力。
第十一条实习基地要建立实习安全档案,记录实习学生的安全情况和事件处理过程。
第三章实习管理第十二条大学生实习基地要明确实习计划和任务,确定实习学生的实习内容和要求。
第十三条实习基地要为实习学生提供必要的实习条件和支持,保障实习活动的顺利进行。
第十四条实习基地要建立实习导师制度,指派专门的导师负责实习学生的指导和监督。
第十五条实习基地要定期组织实习学生进行实习报告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第十六条实习基地要对实习学生的实习情况进行评估和考核,及时对实习学生进行奖惩。
第四章实习纪律第十七条大学生实习基地要制定实习纪律,明确实习规范和行为准则。
第十八条实习学生要服从实习基地的管理和指导,遵守实习纪律,认真完成实习任务。
第十九条实习基地要对违反实习纪律的实习学生进行处理,严肃处理严重违纪行为。
第二十条实习学生要保护实习基地的利益,不得擅自处理实习基地的财物和机密信息。
第二十一条实习学生要维护实习基地的形象和声誉,不得损害实习基地的利益和形象。
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管理暂行办法

浙江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提高高校毕业生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促进毕业生就业,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大众创业促进就业的意见》(浙政发〔2015〕21号)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就业见习,是指毕业1年内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根据本人意愿,到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以下简称见习基地)进行一定期限的实践训练,提升就业能力的就业准备活动。
见习期间,见习基地与进入见习基地的高校毕业生(以下简称见习人员)签订就业见习协议书,不建立劳动关系。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见习基地,是指依托有关单位建立的,经县级以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审核认定,为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提供实践训练岗位的场所。
第四条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的开展要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见习基地与见习人员实行双向选择。
第二章管理机构与职责第五条省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统筹管理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
主要职责为:(一)负责全省就业见习工作的总体规划、政策制定、协调指导和监督管理;(二)负责省级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示范基地(以下简称省级见习示范基地)的认定、考核、监督检查;(三)负责全省就业见习信息系统的完善和运行维护;(四)其他有关工作。
第六条各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根据省级要求,做好辖区内就业见习工作,主要职责为:(一)负责做好辖区内就业见习工作的总体规划、政策制定、协调指导和监督管理;(二)负责辖区内见习基地的设立申报和资格审核工作;(三)负责做好辖区内见习岗位审核公布、见习报名人员资格审核等工作;(四)负责做好辖区内见习基地相关补贴的申报、审核和拨付工作;(五)做好见习人员的跟踪服务和见习期满未留用见习人员的后续服务工作;(六)省级交办的其他有关工作。
第七条财政部门要配合本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做好就业见习相关工作,合理安排所需资金。
第八条见习基地承担就业见习的具体工作,主要职责是:(一)负责发布本单位适合高校毕业生的见习岗位,并接受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的审核、监督;(二)负责按照见习计划,接受见习人员报名,制定见习方案,确定指导老师,组织开展见习和就业培训活动,落实各项见习措施;(三)按规定为见习人员发放基本生活补助,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等综合商业保险或其他保险;(四)负责对见习人员进行考核,出具见习考核意见;(五)吸纳或推荐见习人员就业。
实习基地管理规定

实习基地管理规定近年来,实习成为大学生们提前走入社会的重要途径之一,实习基地的建设和管理也因此受到广泛关注。
为了确保实习经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实习基地管理规定的制定和遵守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介绍实习基地管理规定的必要性以及相关内容。
一、实习基地的设立和管理实习基地是为了提供学生实践和应用知识的场所,因此必须在合适的地点设立,并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进行管理。
首先,实习基地应该选择在行业领先企业或权威机构,以确保实习生能够接触到最先进的技术和经验。
同时,实习基地的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以便能够指导学生有效实习。
二、实习生的招募和管理在确定实习基地后,学校需要制定实习生的招募和管理规定。
招募方面,学校应该根据实习基地的需求和学生的专业方向,制定招募标准和程序,以确保实习生的素质和兴趣与实习岗位相符。
管理方面,学校应建立健全的实习生档案管理系统,并指派专人跟踪管理实习生的学习和工作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三、实习岗位的设置和任务分配实习岗位的设置应根据实习基地的业务范围和学生的专业需求进行规划。
学校和实习基地应充分沟通,了解实习基地的需要和学生的能力,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与实习任务相匹配,避免出现无法胜任的情况。
同时,实习任务的分配应符合学生的专业特长,既能展示他们的技能,也能拓宽他们的视野。
四、实习合同和责任分担为了明确双方的权利和责任,实习合同的签订成为必不可少的环节。
学校和实习基地应明确实习期限、薪酬待遇、保险责任等,确保实习期间的权益和责任得到保障。
同时,学校也应承担一定的责任,例如指导学生解决实习过程中的问题,及时反馈实习基地的要求等。
五、实习过程的监督和评估实习过程中的监督和评估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实习基地的改进都至关重要。
学校应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确保实习过程中的合理性和安全性,并且及时收集学生和实习基地的反馈信息进行分析和总结,为下一轮的实习做好准备。
六、实习基地评级和排名机制为了提高实习基地的质量和声誉,学校应建立评级和排名机制,对实习基地进行定期评估和公示。
公司就业见习基地管理规定

公司就业见习基地管理规定1 目的1.1 规范公司大中专应届毕业学年学生就业见习基地的管理工作。
1.2 加强人才储备,扩大选才范围,建立较为稳定的人才输送渠道,为实现人才资源优化配置创造条件。
2 适用范围2.1 适用于纳入“大中专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见习的人员。
2.2 见习人员招收范围:全日制普通大中专应届毕业学年学生。
3 职责3.1人力资源部3.1.1见习工作归口管理部门,负责与政府实施大中专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的部门机构对接开展相关工作。
3.1.2负责制定见习生招收计划,按计划招收见习生、发放生活补贴、签订见习协议。
3.2 生产部负责见习生公司级安全培训,按规定配置劳保用品。
3.3各单位3.3.1 负责见习生单位级安全培训,安排见习生的工作岗位,进行日常管理。
3.3.2 制定见习生师带徒培训计划并组织落实,同时组织开展师带徒考评及对见习生的月度考评。
4 相关管理规定4.1 见习生定位4.1.1 见习生性质:见习生不是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的正式职工。
公司与见习生签订见习协议,明确见习期的管理要求。
4.1.2 见习期3~6个月。
见习期满,公司按政府相关部门要求,为见习生出具《就业见习鉴定表》,作为其见习经历的证明。
4.1.3见习期满,见习生退出见习基地,除《就业见习鉴定表》外,公司另外对见习生进行鉴定。
若公司有需求,可从在该岗位见习的鉴定结果符合录用要求的见习生择优录用。
被录用人员需按公司的录入程序办理入职手续,纳入公司正式员工管理。
4.2 见习生日常管理4.2.1见习生须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遵纪守法,服从工作安排,按要求完成见习任务。
4.2.2 见习生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司解除与见习生签订的见习协议:4.2.2.1 累计旷工2天(含2天)以上的;4.2.2.2 迟到、早退、中途溜号3次(含3次)以上的;4.2.2.3 月出勤率<90%的;4.2.2.4 工作表现差,经教育不改或不服从工作安排的;4.2.2.5 由于见习生原因,造成公司经济损失3000元以上的,或有主观重大过失给造成公司严重损失的;4.2.2.6 有其他违法、违纪行为的;4.2.2.7 无故不能按时完成见习计划的;4.2.2.8 能力、素质与见习岗位要求差距较大的。
青年就业见习管理制度

青年就业见习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青年就业见习工作的管理,促进青年就业见习的有效实施,保障青年就业见习的权益,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对青年员工进行就业见习的管理。
第三条见习单位:指安排青年员工就业见习的各类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社会团体、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
第四条见习基地:指见习单位内专门用于安排青年员工进行就业见习的场所。
第五条见习负责人:指见习单位内负责青年员工就业见习工作的主要负责人。
第二章见习计划第六条每年底,各部门、各单位应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提出青年就业见习计划,报经主管部门审批。
第七条青年就业见习计划中应包括:见习人员总数、见习时间、见习内容、见习单位、见习基地等具体内容。
第八条主管部门应根据各部门、各单位的青年就业见习计划,统一安排、协调,确保见习工作的有序推进。
第九条青年员工通过就业见习期间表现优秀,可以转为正式员工,经过试用期考核后正式聘用。
第十条青年员工在就业见习期间,如遇突发情况需要暂停见习,应向所在见习单位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经审核同意后方可暂停。
第三章见习管理第十一条见习单位应为青年员工提供适合的见习场所和必要的见习设备。
第十二条见习负责人应对青年员工进行定期的见习指导和评价,并及时向主管部门汇报见习情况。
第十三条见习单位应加强对青年员工的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
第十四条见习单位应保障青年员工的合法权益,不得超时安排工作,保证他们的休息时间。
第四章见习考核第十五条见习单位应根据青年员工的表现,进行定期的见习考核,对考核合格者给予奖励,不合格者进行警告或者调整。
第十六条见习单位应结合考核结果,向主管部门提交见习结业报告,并评定青年员工的见习成绩。
第十七条青年员工在见习结束后,如表现优秀,可以根据绩效考核结果,决定是否转为正式员工。
第五章见习保障第十八条见习单位应为见习员工购买工伤保险和意外保险,确保他们的权益得到保障。
就业见习基地管理制度模板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就业见习基地的管理,提高见习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促进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设立在我单位的就业见习基地,包括但不限于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社会组织等。
第三条本制度旨在明确就业见习基地的管理职责、见习生的权益与义务,确保见习工作有序进行。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四条就业见习基地管理部门负责制定见习计划、组织实施见习工作、监督见习过程、评估见习成果等。
第五条就业见习基地管理部门应具备以下职责:1. 制定见习计划,明确见习内容、时间、考核标准等;2. 选择合适的见习岗位,确保见习内容与专业对口;3. 对见习生进行岗前培训,提高其岗位适应能力;4. 建立见习生档案,记录见习过程及成果;5. 监督见习生遵守单位规章制度,确保见习期间的安全;6. 定期组织见习生进行考核,评估见习成果;7. 做好见习基地的日常管理工作。
第三章见习生权益与义务第六条见习生享有以下权益:1. 接受见习单位提供的见习岗位,参与见习工作;2. 获得见习期间的基本生活补贴;3. 享有见习期间的人身安全保障;4. 参加见习单位组织的各类培训、活动;5. 对见习基地的管理提出意见和建议。
第七条见习生应履行以下义务:1. 遵守见习单位的规章制度,服从管理;2. 认真完成见习任务,努力提高专业技能;3. 积极参加见习单位组织的各类活动;4. 保守见习单位的商业秘密;5. 在见习期间,不得擅自离岗、离职。
第四章考核与评估第八条见习基地应定期对见习生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1. 见习生在岗位上的表现;2. 见习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3. 见习生的团队合作能力;4. 见习生的沟通协调能力。
第九条见习基地应建立评估机制,对见习成果进行综合评估,包括:1. 见习生在岗位上的表现;2. 见习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3. 见习生的职业素养;4. 见习生对见习基地的满意度。
第五章附则第十条本制度由就业见习基地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见习基地管理制度

XXXX管理集团有限公司见习基地管理制度一、目的为积极参与XX市就业见习基地计划的实施,贯彻集团公司建设好“XX市就业见习基地”这一育人平台的精神,拓宽高端人才队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培育渠道,规范见习人员的招募、培训、考核、录用,努力培养一批具有文化素养、专业知识、岗位技能等综合能力较高的优秀人才队伍,结合我集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集团及下属子公司(学校)所有见习人员,如有其他细则补充详见下属子公司(学校)规定。
三、管理部门集团公司成立见习工作小组,集团人力资源部为见习生归口管理部门,实行集团公司、下属子公司分级管理模式。
集团人力资源部同志任工作小组组长,下属各子公司人事部门负责人(学校人事负责人)为工作小组成员,定期召开就业见习工作会议,加强纪律管理,做到规范管理。
就业见习工作小组职责为:1、见习生招募、甄别、录用。
2、见习指导老师指派管理和带教安排。
3、见习生培训监督、考核和见习补贴费用申报。
4、见习表格统计和费用申请。
5、见习生期中考核、期末鉴定。
6、见习基地考核、年检。
四、见习人员适用录用条件1、毕业学年(指毕业前一年9月1日起至次年毕业时止)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含非全日制研究生,下同)、中职院校(含技工院校,下同)毕业生;2、离校2年内未就业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中职院校毕业生。
未就业指参加就业见习时处于未就业状态,当下未以企业职工身份参加社会保险;3、16-24岁持《就业创业证》的已登记失业青年。
五、见习人员渠道来源1、集团公司自行招募(人才网见习基地频道,人才网站招聘、校园双选会、人才交流会等)。
2、员工推荐、介绍。
3、见习手续:见习生应提供身份证、资格证书、报名照片、登录网站https://:9100/hr/ww/wwbaindex.html进行个人注册。
六、管理规定1、福利管理制度1.1按月足额发放元/月见习补助;且不低于XX市最低工资标准;1.2已录用见习人员于签订就业见习协议的5个工作日内购买且生效每人每月不低于15元或就业见习期内不低于30万元保额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1.3其他福利管理参照集团公司制度,并根据集团公司实际情况执行。
桂平就业见习管理制度

一、见习基地认定桂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对申请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的单位进行评审和认定。
经评审合格后,单位将获得桂平市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的资格。
二、见习对象1. 毕业学年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含非全日制研究生)和中职院校(含技工院校)毕业生;2. 离校2年内未就业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中职院校毕业生;3. 16-24岁持《就业创业证》的已登记失业青年。
三、见习岗位及名额根据桂平市就业见习基地的实际情况,确定见习岗位及名额,如综合文员、工程建设交易服务岗位、国有产权交易服务岗位等。
四、报名及选拔1. 报名时间:根据不同单位的具体公告,确定报名时间;2. 报名地点:桂平市相关单位或人才市场;3. 报名所需材料:身份证、学历证、近期免冠小2寸彩色照片等;4. 选拔方式:经初审,对符合招聘条件的人员进行面试,确定见习人员。
五、见习协议及补贴1. 见习单位与见习人员签订《桂平市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协议书》;2. 见习期一般为3-12个月,具体时长根据岗位需求及见习人员实际情况确定;3. 财政补贴:1500元/月;4. 生活补助:600元/月;5. 保险:购买15元/月人身意外伤害险。
六、见习期间管理1. 见习单位负责对见习人员进行岗位培训、技能提升和工作指导;2. 见习人员应遵守见习单位规章制度,按时完成工作任务;3. 见习期间,见习人员不得以企业职工身份参加社会保险。
七、见习期满后的就业服务1. 见习期满后,见习单位应向桂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报送见习人员就业情况;2. 桂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为见习人员提供就业指导、职业规划等服务,帮助其实现就业。
以上为桂平市就业见习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具体实施细节以各见习基地发布的公告为准。
就业见习基地管理制度

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管理制度第一条目的为积极参与临沂市高校毕业生见习计划的实施,为贯彻集团公司建设好“高校毕业生见习基地”这一育人平台的精神,拓宽高端人才队伍、中低端人才队伍的培育渠道,特制订本管理制度,规范对见习生的招募、培训、考核、录用,努力为社会培养具有一定技能的人员。
第二条依据根据国家人事部等六部委《关于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的通知》(国人部发〔2006〕17号)和临沂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临政发【2009】25号)。
第三条管理部门集团公司成立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小组,集团人力资源部部为见习生归口管理部门,实行集团公司、下属子公司分级管理的模式。
集团人力资源部李新胜同志任工作小组组长,黄修峰、李百昌任工作小组副组长,下属各分公司人事部门负责人为工作小组成员,定期召开就业见习工作会议,规范管理,加强管理。
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小组的职责为:1.见习生招募、甄别;2.见习指导老师指派及管理;3.见习生培训监督、考核和见习补贴确定;4.职业见习表格统计和费用申请;5.见习生期中考核、期末鉴定;6.见习基地的考核、年检。
第四条条件1.年龄在16~30岁、身体健康、品行端正、有就业愿望的高校毕业生2.应届大中专毕业生3.符合公司见习职位要求的。
第五条来源1.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推荐;2.集团公司及分公司自行招募的;3.员工推荐、介绍;4.上述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自荐联系。
第六条见习职位集团公司经上级及见习管理单位协商后确定第七条见习手续见习生应提供身份证、资格证书、学校介绍信、报名照片等见习凭证,先填写《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申请表》,由见习生和监护人亲自签字,经人力资源部、见习部门甄别后,参加就业见习,见习期一般为2~6个月。
第八条见习安排与要求1.每年由各分公司推荐具有一定的政治素质、业务水平、操作技能,并能认真负责对见习生传授技艺的优秀技术业务人员,报人力资源部审核批准后聘任为见习生的专职指导老师。
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管理办法

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省教育厅《江苏省贯彻落实〈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的实施方案》的通知(苏办发[2006]18号精神,为切实加强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的建设与管理,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以下简称省级见习基地,专指省人事厅批准设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
第三条省级见习基地是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的重要载体,对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的建设与管理起示范作用。
主要任务是:为毕业后两年内未就业的江苏籍全日制普通高校毕业生提供见习和就业培训,帮助他们提升工作技能和就业竞争力,促进供需见面,实现尽快就业。
第四条省级见习基地的建设与管理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体现公益、促进就业相结合的原则,实行见习基地自主申报、定期评估、优胜劣汰的动态管理机制。
第二章管理机构与职责第五条省人事厅在省人才流动服务中心设立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省级见习基地管理办公室,具体负责省级见习基地的日常管理与协调工作,主要职责为:(一负责制定全省省级见习基地就业见习总体方案并组织实施;(二负责省级见习基地的设立、管理、考核、监督检查;(三负责组织省级见习基地公益性就业见习供需交流活动;(四负责进入省级见习基地高校毕业生(以下简称见习人员见习资格的审核和《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合格证明》的发放;(五负责省级见习基地的经费管理;(六负责省人事厅授权的其他有关工作。
第六条各市、县(市人事部门所属人才服务机构(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根据省级见习基地管理办公室的要求,协助做好辖区内省级见习基地的相关管理工作,主要职责为:(一负责协助做好辖区内省级见习基地的管理、协调和监督检查工作;(二负责受理辖区内省级见习基地的设立申报和资格审核工作;(三负责做好辖区内省级见习基地见习岗位、见习报名人员资格审核和汇总、上报工作;(四负责组织辖区内省级见习基地和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参加省级见习基地管理办公室组织的公益性就业见习供需交流活动;(五负责为辖区内省级见习基地见习人员免费提供人事代理等服务;(六负责省级见习基地管理办公室委托的其他工作。
见习就业基地管理制度

见习就业基地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见习就业基地管理,规范见习工作,提升见习质量,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见习就业基地是指为提供学生实习实训机会,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进行见习活动的单位。
第三条见习就业基地管理应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倡导诚实守信、共同发展的理念。
第四条见习就业基地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提供见习机会的单位,包括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政府机构等。
第五条见习就业基地管理的具体内容包括见习报名、见习实施、见习评价等环节。
第六条见习就业基地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见习活动的正常进行。
第七条见习就业基地应当配备专门人员负责见习管理工作,确保见习活动的有效开展。
第八条见习就业基地应当积极配合学校,开展双向评价,推动见习活动的共同发展。
第二章见习就业基地的选择第九条见习就业基地应当具有一定的规模和实力,能够提供良好的实习实训条件。
第十条见习就业基地应当与学校签订见习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第十一条见习就业基地应当负责为见习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指导。
第十二条见习就业基地应当定期评估见习学生的表现,及时反馈意见和建议。
第十三条见习就业基地应当积极开展见习活动,为见习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第十四条见习就业基地应当建立健全的见习管理制度,确保见习活动的顺利进行。
第十五条见习就业基地应当配备专门人员负责见习管理,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
第三章见习就业基地的管理第十六条见习就业基地应当按照学校的要求,制定见习计划,明确见习内容和要求。
第十七条见习就业基地应当对见习学生进行培训,提高见习能力和职业素养。
第十八条见习就业基地应当定期组织见习活动,评估见习学生的表现。
第十九条见习就业基地应当及时反馈见习学生的表现,提供必要的建议和指导。
第二十条见习就业基地应当做好见习学生的管理工作,确保见习活动的顺利进行。
第二十一条见习就业基地应当重视见习学生的安全保障工作,确保见习活动的安全进行。
第四章见习就业基地的评价第二十二条见习就业基地应当按照学校和社会的要求,对见习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武汉大学生就业见习基地管理办法

武汉大学生就业见习基地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国务院、省、市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文件精神,进一步做好武汉大学生就业见习管理工作,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见习基地是指与武汉市人民政府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市毕办)签订协议,为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以下简称毕业生)提供就业见习的企事业单位。
就业见习是指组织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进入经认定的见习基地,在具体工作岗位上进行1至6个月的全日制见习。
第三条见习基地的主要任务是为毕业生提供各种就业培训,提高其职业素质、工作技能和就业能力,同时为用人单位选才用才创造条件,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
第二章组织管理与职责第四条市毕办作为全市就业见习工作的业务主管部门,负责全市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主要职责是:(一)制定完善就业见习相关政策;(二)负责见习基地的认定授牌工作;(三)负责见习基地的监督检查工作;(四)负责协调市财政拨付见习基地见习补贴资金工作。
第五条市人才服务中心具体承担日常工作,主要职责是:(一)制定和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年度计划;(二)负责受理见习基地的设立申报和资格审核工作;(三)做好见习基地的协调管理和服务工作;(四)收集整理上报全市就业见习工作情况和数据统计等相关信息;(五)负责见习基地申报见习补贴资金情况的审核工作,并按季度核实情况。
第六条见习基地的主要职责是:(一)见习基地应在武汉毕业生就业网()上公布年度见习需求计划信息,接受见习报名,组织安排毕业生进行就业见习;(二)与高校或见习毕业生个人签订《武汉大学生就业见习协议书》(附件3);(三)见习基地负责制定见习管理制度和见习方案,明确见习要求,确定见习岗位,指定见习培训指导老师,组织开展毕业生见习工作,提高见习效果;(四)为见习毕业生提供必要的工作、学习、生活条件和基本的生活补贴;(五)负责见习毕业生的日常管理以及毕业生见习期间的考核,见习结束后,出具《大学生就业见习证明》(附件4);(六)定期向市毕办和市人才服务中心通报就业见习基地情况和相关数据,并承诺通报情况和数据的真实性。
就业见习基地管理制度

就业见习基地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加强就业见习基地的管理,提高就业见习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就业见习基地是承担企业实践教学任务,为学生提供实践锻炼和技能培训的单位,是学校和企业、学生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第三条就业见习基地应当根据专业要求和实践教学计划,合理确定见习学生数量,并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开展见习工作。
第四条学校和就业见习基地依法履行见习合同,明确见习学生在基地的权利和义务,共同维护见习学生的合法权益。
第五条学校和就业见习基地应当建立健全见习基地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职责、工作流程和考核评估机制,不断提高见习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第二章见习基地的选定和评估第六条学校应当根据专业需求和教学计划,确定见习基地的范围和数量,建立见习基地库,并定期更新和调整。
第七条学校应当根据基地的性质、规模、实力和设施条件等,进行评估和排查,确定并选定合格的见习基地。
第八条就业见习基地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具有正规的注册资质和经营条件,具有良好的信誉和威望。
第九条就业见习基地应当具有良好的管理体系和完善的内部制度,能够为见习学生提供合适的实践环境和优质的技能培训。
第十条就业见习基地应当具有稳定的就业人员队伍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为见习学生提供导师指导和技术支持,提高见习效果。
第十一条学校应当定期对就业见习基地进行评估和监督,检查基地的工作情况和见习效果,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基地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第三章见习学生的选派和管理第十二条学校应当根据专业要求和教学计划,选派合适的见习学生到就业见习基地进行实践锻炼和技能培训。
第十三条见习学生应当认真学习和遵守见习基地的规章制度,服从基地导师的指导和管理,认真完成见习任务和学习计划。
第十四条见习学生应当按时按量完成见习任务和学习计划,认真记录见习工作和学习成果,对照教学目标和要求,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和学习成绩。
第十五条见习学生应当按照规定的见习时间和地点进行见习活动,如有特殊情况需要请假,应当提前向基地导师请假并报备学校。
就业见习基地管理规范

就业见习基地管理规范
1、遵守劳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2、明确见习岗位和职责、工作任务、考核量化标准;
3、根据岗位要求选择毕业生,并与服务中心和见习毕业生签订见习协议;
4、组织见习毕业生进行单位规章制度、岗位操作规程、安全生产常识等岗前培训;
5、将见习毕业生纳入正式员工管理,提供工作条件,在技能培训、评先评优等方面一视同仁,关心见习毕业生的成长进步;
6、加强见习毕业生日常管理,定期向服务中心提供见习毕业生工作表现情况,及时反映毕业生见习期间的进步和过失,为见习毕业生年度考核、期满鉴定提供依据;
7、积极为见习毕业生就业创造条件,见习期间我单位
和见习毕业生达成就业意向的,可适时签订劳动合同,建立正式用工关系。
就业见习基地管理办法

***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切实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的建设与管理,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以下简称见习基地),是指经县级以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下简称人社局)批准设立的见习基地。
第三条见习基地是我市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的重要载体,主要任务是为毕业后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提供见习和就业培训,帮助他们提升工作技能和就业竞争力,促进供需见面,实现尽快就业.第四条见习基地的建设与管理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体现公益、促进就业的原则.实行企事业单位自主申报、定期评估、优胜劣汰的动态管理机制。
第二章管理机构与职责第五条人社局统筹管理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包括:编制总体规划,确定目标任务,制定政策措施,认定见习基地,开展督查指导等。
就业服务管理局(以下简称就业局)负责组织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包括:受理、初审见习基地申请,对见习基地的工作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受理高校毕业生见习申请,为见习毕业生和见习基地搭建双向选择平台,提供相关服务;按规定为参加见习的高校毕业生落实相关政策;做好就业见习毕业生实名制管理和统计工作。
第六条见习基地担负就业见习的具体工作,主要职责为:(一)按照见习基地管理机构下达的就业见习计划,接受高校毕业生报名,制定见习方案,确定指导老师,组织开展见习和就业培训活动,落实各项见习措施;(二)负责本见习基地内见习高校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三)负责对见习情况进行考核,出具见习考核意见,协助发放《***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合格证明》;(四)优先接收见习合格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五)根据见习基地管理机构的意见,及时对见习方案、相关见习措施进行整改.第三章见习基地的申报与管理第七条见习基地的设置应当符合我市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的需要,根据见习基地建设发展的要求,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第八条见习基地应具备下列基本条件:(一) 有一定规模、管理规范,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和劳动保护条件,具有良好的社会信誉;(二)可提供一定数量、具有一定技术含量和业务内容的见习岗位,见习期满后留用高校毕业生比例不低于30%;(三)具有较强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指导师资力量,有系统完善的就业见习培训计划和考核制度,有规范的就业见习场所和设施;(四) 能够为参加见习的高校毕业生按政策提供生活补助;(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规定的其它事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就业见习基地管理规范
1、遵守劳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2、明确见习岗位和职责、工作任务、考核量化标准;
3、根据岗位要求选择毕业生,并与服务中心和见习毕业生签订见习协议;
4、组织见习毕业生进行单位规章制度、岗位操作规程、安全生产常识等岗前培训;
5、将见习毕业生纳入正式员工管理,提供工作条件,在技能培训、评先评优等方面一视同仁,关心见习毕业生的成长进步;
6、加强见习毕业生日常管理,定期向服务中心提供见习毕业生工作表现情况,及时反映毕业生见习期间的进步和过失,为见习毕业生年度考核、期满鉴定提供依据;
7、积极为见习毕业生就业创造条件,见习期间我单位和见习毕业生达成就业意向的,可适时签订劳动合同,建立正式用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