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概论重点复习内容.
艺术概论复习资料

1.艺术起源的五种学说( 1 )艺术起源于“模仿”。
主要代表人是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和亚里士多德。
( 2 )艺术起源于“游戏”。
代表人是 18 世纪德国哲学家席勒和 19 世纪英国哲学家斯宾塞,称为“席勒一斯宾塞理论”。
( 3 )艺术起源于“表现”。
系统地以理论方式提出这种说法的应当首推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
( 4 )艺术起源于“巫术”。
代表人物是英国著名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
( 5 )艺术起源于“劳动”。
俄国普列汉诺夫在《没有地位的信》中,通过对原始音乐、原始歌舞、原始绘画的分析,以大量人种学、民族学、人类学和民俗学的文献证明,系统地论述了艺术的起源及其发展问题,并且得出了艺术发生于劳动的观点。
恩格斯指出,“首先是劳动,然后是语言和劳动一起,成为两个最主要的推动力,在它们的影响下,动物的脑髓就逐渐地变成了人的脑髓”。
2.你是怎样认识艺术起源的多元决定论的?艺术的产生经历了一个由实用到审美、以巫术为中介、以劳动为前提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
从根本上讲,艺术的起源最终应归结为人类的实践活动。
事实上,巫术在原始社会中同样是人类的一种实践活动。
归根结底,艺术的产生和发展来自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艺术是人类文化发展历史进程中的必然产物,艺术的起源应当是原始社会中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过程。
3.艺术发展的一般规律1 艺术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随着人类文化的发展,艺术不断地从非艺术走向专门艺术,从幼稚走向成熟艺术发展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不断进步的过程中,又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艺术与时代的密切联系还表现在艺术形式的变迁方面。
艺术与时代的密切联系还表现在与其社会盛衰的密切关系上艺术与时代的密切关系说明,一个时代的艺术是一个时代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2.艺术发展的不平衡性它主要表现在物质生产发展与艺术生产发展的不平衡。
艺术发展与社会历史发展的不平衡是多方面因素决定的,除了经济状态,还有意识形态,社会政治等因素艺术发展与社会历史发展的不平衡是客观存在的,但不是绝对的艺术发展发展的不平衡还有着地理,民族等因素艺术发展发展的不平衡在艺术内部突出的表现为不同艺术门类发展的不平衡3 继承与创新,吸收与借鉴对艺术发展有重要作用结合所学书法专业,谈谈你对“继承与创新是艺术发展的规律”的认识。
艺术概论考试重点(★)

艺术概论考试重点(★)第一篇:艺术概论考试重点概念解释1书法:是文字书写的艺术。
2.艺术典型:高度真实和高度概括的艺术现象。
3、艺术心理定势:艺术工作者在掌握了一定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艺术基础理论与艺术创作的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在长期进行艺术修养的过程中,头脑中逐渐形成稳定而又习惯成自然的艺术心理态势。
4艺术语言:各种艺术体裁用以塑造艺术形象,传达审美情感时所使用的材料和工具。
5曲艺:中国传统说唱表演艺术的总称,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形成了品种及其繁多的一个庞大的艺术门类。
6艺术作品的风格:艺术作品的因于内而符于外的风貌,是艺术作品在整体上呈现出的具有代表性的面貌。
7艺术灵感:久思不解的关键问题突然因一某事物的触发而在无意中产生一种顿悟。
简答题1简述舞蹈的主要特征答:○动作性,1.舞蹈动作必须具备规范性和技巧性。
2.有内涵。
3.要讲究形式美。
4.注重风格抒情性,与音乐的密切联系,1.舞蹈与音乐之间存在共同点2.舞蹈需要音乐的激发和强化3.2简述艺术家应当具备的修养答:舞蹈创作要对照音乐来进行。
○1.进步的世界观和深刻的见解。
2.广博的文化素养3.丰富的生活积累4.3简述艺术超常的艺术思维活动能力5.精湛的艺术技巧和表现才能○思潮及其特征答:艺术思潮指在一定社会思潮和哲学思潮影响下,在艺术领域中出现新的影响广泛的艺术思想和创作倾向的潮流。
特征:4、简述艺术门类的特征答:美术,1.新的艺术思想。
2.群体性潮流○1.造型性2.静止性音乐,1.音响的艺术2.抒情的艺术舞蹈,1.动作性2.抒情性3.与音乐的密切联戏剧,1.戏剧行动2.戏剧冲突摄影,1.纪实性2.光与影的艺术电视与电影,1.运动的画面语言2.声画结合3.时空转换的自由性4.追求逼真文学,1.形象塑造的间接性2.艺术表现的广泛性建筑与园林,1.空间与实体统一2.艺术与技术结合3.风格性与象征性5、简述什么是现代工业设计答:把造型艺术和工业产品结合起来,○6、简述艺术也就是使工业产品艺术化,也称现代设计或工业设计。
《艺术概论》复习考试资料

3.艺术制造的目的〔单项选择、推断〕★
艺术制造的目的,主要是完成它的审美价值,它要满足的是人们心灵的渴求和精神上的需要,它要唤醒的是人们超越美学贫困的自创力。
4.艺术具有稳定性、继承性的原因〔多项选择、推断〕★
艺术之所以被认为是具有相对稳定性、继承性、超越时空的独立自在的“艺术世界〃,除了它本身具有的审美价值、精神价值之外,艺术标志着一个民族、一个时代所拥有的那种珍贵的、独一无二的艺术制造力或者艺术生产力的水平。
注:
埃及的金字塔是东方法的冥想和心灵稳定不变的最正确例证。
印度的泰姬陵象征了爱情的纯洁和永恒。
我国的长城,表达了我们祖先的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民族性格和抵御外患、自立自强的民族精神,它的曲折起伏、连绵千里,造成了一种动感的美,如同凝固的复调音乐。
德国音乐家霍普德曼又说“音乐是流动的建筑〃。
法国雕塑家罗丹〔1840-1917〕说:伟大的艺术家,到处听见心灵答复他的心灵。
〔2〕综合艺术之二:戏剧•表演
①戏剧是历史悠久的表演艺术之一,也是有代表性的造型与非造型相协的综合艺术之一。戏剧最根本的感情符号是动作。道白,是戏剧动作的“精髓〃。
②戏剧表演艺术可分为三大体系:
其一,俄国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提出“从自我出发〃、“情绪记忆〃、“由意识到达下意识〃等主张,认为理想的境地是演员动情,动情到忘我、无我。
〔3〕综合艺术之三:建筑
①建筑,是三维、四维或多维空间里建筑、构成主体范式的艺术。建筑的主要特点:内部结构的空间性。建筑以各种形式将空间加以围拦和覆盖,
目的是为了圈定和爱护一个空间。建筑功能、用途分为:祭祀、纪念、民用、军用和家用五大类。
艺术概论复习重点

1、关于艺术本质的几种主要看法:1、客观精神说,这种观点认为艺术是“理念”或者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
(1)代表人物: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柏拉图认为:理式世界是第一性的,感性世界是第二性的,而艺术世界仅仅是第三性的。
(2)代表人物:德国古典美学家黑格尔、黑格尔思想核心:美就是理念的感性呈现,“理念“是内容。
”“感性显现”是表现形式,二者是统一的。
(3)中国南北朝时期,刘?的《文心雕龙》认为文是道的表现,道是文的本源。
宋代朱熹,“文”只不过是载“道”的简单工具,即“犹车之载物”。
2、主观精神说、这种观点认为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生命本体的冲动”1).代表人物:德国古典美学家康德认为:艺术纯粹是作家,艺术家们的天才创造物,这种“自由的艺术”丝毫不夹杂任何利害关系,不涉及任何目的。
康德的这种意志自由论成为后来的唯物主义的思想来源之一。
2)、德国哲学家尼采认为:人的主观意志是世界上万事万物的主宰,也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因。
3、模仿说或再现说、这种观点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发展到后来,更认为艺术是对“社会生活的再现”1).代表人物: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他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他首先肯定了现实世界的真实性,从而也肯定了“模仿”现实的艺术的真实性。
2)、俄国19世纪革命民主主义者车夫尼雪夫斯基认为艺术是对生活的“再现”是对客观现实的“再现”2、“艺术生产”理论究竟给艺术学研究提供了哪些启示?一、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的起源、性质和特点。
二、艺术生产理论阐明了两种生产的“不平衡关系”。
三、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系统的奥妙。
3、艺术特征:一、形象性1、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2、艺术形象是内容与形象的统一3、艺术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二、主体性1、艺术创作具有主体性的特点2、艺术作品具有主体性的特点3、艺术欣赏具有主体性的特点。
三、审美性:1、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2、艺术的审美性是真、善、美的结晶3、艺术的审美性是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统一4、艺术起源的五种说法:1.艺术起源于“模仿”2.艺术起源于“游戏”3.艺术起源于“表现”4。
艺术概论·复习重点

一、填空复习重点1. 艺术具有狭义(包括视、听艺术及综合艺术)、广义(狭义艺术+文学)、泛化(包括一切美的实用制品即实用艺术)等多种理解。
2. 艾布拉姆斯曾经将艺术活动的要素归结为艺术品、艺术家、宇宙、观赏者四个方面。
3. 中西古典艺术真实观的基本差异在于前者重神似,后者重形似;前者以主体真实为坐标系,后者以客观真实为坐标系。
当然,不要误以为西方艺术只追求现象的真实。
4. 审美有两种主要形态,即现实美(包括社会美、自然美)和艺术美。
比较而言,现实美带有分散性,艺术美具有集中性;现实美带有芜杂性,艺术美具有纯粹性;现实美带有易逝性,艺术美具有永久性;5. 勃兰兑斯认为,我们观察一切事物,有三种方式:实际的、理论的和审美的。
6. 康德将美分为纯粹美(自由美)、依存美(附庸美);鲍桑葵将美分为浅易美(流畅美)、艰奥美。
7. 针对艺术作品来说,我们要注意区分三种不同层次的美:第一,作品所描绘的对象之美(可简称为“象之美”);第二,作者表现对象的技艺之美(可简称为“技之美”);第三,表现之美(道之美、内容之美)。
8. 艺术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为形象性、情感性。
9. 克莱夫·贝尔把艺术称为有意味的形式。
10. 艺术的审美特征主要体现为艺术的形式美悦耳悦目;艺术的内容美悦心悦神。
11. 《尚书·尧典》云:“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陆机《文赋》云:“诗缘情而绮靡”。
12. 人所获得的身心愉悦可以从不同角度区分为:快感与美感;实践性满足与象征性满足;补偿性满足与宣泄性满足。
13. 艺术的功能可以概括为三种:审美认识功能,审美教育功能,审美娱乐功能。
14. 《论语》: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近之事父,迩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15. 对艺术功能的不同强调形成了艺术价值的不同取向,一种是自律论,强调艺术的审美功能;一种是工具论,强调艺术的认识与教化功能。
16. 对自律论与工具论造成的艺术价值差异,我们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分别对待。
艺术概论考试复习资料

艺术概论考试复习一.名词解释题(共八题每题4分)1、艺术概论研究的对象:艺术概论研究的对象是人类的艺术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原理、范畴、原则和方法等。
2、“艺术学之父”:19世纪末德国人康拉德·费德勒首次提出“美≠艺术”,强调艺术研究的独立性,因而人们称其为“艺术学之父”。
3、游戏发生说:这种说法是由十八世纪德国哲学家席勒和十九世纪英国哲学家斯宾塞提出来的,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所具有的游戏本能。
艺术与游戏之间有共同点:它们都是超功利的,不能满足人们实际的物质需要;都具有假定性;都能使人产生愉悦的情感。
该说法对艺术学研究具有一定意义。
4、书法艺术:是以线条的组合、变化来表现文字之美的艺术形式,它主要通过用笔、用墨、结构章法、线条组合等方式进行造型和表现主体的审美情操。
5、造型艺术: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颜料、纸张、泥石、木料等),通过塑造静态的视觉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与表现艺术家思想感情的一种再现性空间艺术,也是一种静态的视觉艺术。
6、实用艺术:所谓实用艺术,是指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的表现性空间艺术,主要包括建筑艺术、园林艺术、工艺美术等。
它具有物质生产与艺术创作相统一的特征,实用的、材料的、结构的特点与装饰的、美化的、观赏的特点交融在一起,既具有物质的实用功能,又具有精神的愉悦功能。
7、净化:是指接受者通过对于艺术作品的鉴赏和共鸣的产生,使情感得到陶冶、精神得到调节、人格得到提升的状态。
8、共鸣:是指在鉴赏过程中,鉴赏者为作品中的思想情感、理想愿望及人物命运所打动,从而形成的一种强烈的心灵感应状态。
不同时代、阶级、民族的鉴赏者,在鉴赏同一部艺术作品时可能会产生相同或相近的审美感受,也可以称作共鸣。
9、艺术作品的格调:格调是作品中表现出来的美学品格和思想情操,是艺术家艺术造诣、文化修养、审美理想和思想品格的总汇体现。
10、艺术语言:艺术语言是创造主体在特定艺术种类的创造活动中,运用独特的物质材料和媒介,按照审美法则,进行艺术表现的手段和方式。
艺术概论各章节考试重点总结

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1. 艺术之父:费德勒2. 我国最早在艺术学方面著作的是: 宗白华3. 艺术本质看法有:客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是理念或者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柏拉图 ); 主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生命本体的冲动”(康德,尼采)。
模 仿再现说4.艺术创作的主体: 艺术家。
客体:社会生活。
艺术的价值是艺术创作的 主体与客体相 互作用的结果。
5.—定时代艺术的发展总是在一定的 经济基础上形成的。
6.艺术生产理论的艺术系统: 艺术创作一艺术作品一艺术欣赏。
7.艺术的特征:A 形象性:a,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蒙娜丽莎,韩熙载夜宴图) ;b ,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罗丹《巴尔扎克》 ;C,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水浒人物,阿 Q 形象)。
B 主体性。
C 审美性:a 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泰山雄 ,华山 险,黄山奇,峨嵋秀);b,艺术的审美性是真.善.美的结晶(《清明上河图》,《吝啬鬼》); C,艺术的审美性是内容美与形式美的的统一(帕提农神庙体现“美就是和谐”的理念)(提示:形象性与审美性重点复习) 第二章,艺术的起源1.人类最早的艺术活动开始于: 上万年前的冰河时期。
2.艺术起源:a “模仿说”(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认为艺术是对自然的模仿) 。
b “游戏说”(最早康德,“希勒一斯宾赛理论,希勒《美育书简》 ),人的“游戏”是以使用工具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并具有了超越动物性的情感和想象等社会内容,成为一种具有 符号性的文化活动。
正是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得人类和动物界真正区分开来。
而艺术起 源于“游戏”的说法脱离了人类社会实践,所以仍然不能解开艺术诞生的真正奥秘。
c“表现说”:(美国美学家苏珊.朗阁提出符号说)。
d “巫术说”:(英国爱德华.泰勒在他 的《原始文化》提出;弗雷泽在他的《金枝》也提出)e “劳动说”:(希尔恩《艺术起源》; 普列汉诺夫《没有地址的信》)从艺术发生学的观点来看,生产劳动显然是艺术起源的根 本原因。
艺术概论复习重点

艺术概论复习重点一、艺术的实质:1.艺术的起源离不开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2.艺术的审美价值必然是主客体的有机统一;3.艺术生产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社鞥长,是一种自由自觉的创造性劳动,它是审美创造。
艺术生产意义,艺术必然是心与物的结合,主观与客观的结合,再现与表现的结合。
二、艺术的本质(科学论断):1.艺术来源于社会生活,是社会生活的反映;2.艺术反映全面的社会生活;3.艺术的本质是实践基础上审美主客体的统一。
三、艺术在社会中的位置:艺术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同时,艺术又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思想的社会关系)。
四、艺术的特征:1.形象性任何艺术都不能没有形象,没有形象,艺术也就不复存在了。
艺术形象的含义:⑴艺术作品中的具体的景象,事物;⑵透过这些景象、事物所显露或暗示的内部蕴含。
艺术形象的基本特征:a) 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b) 艺术形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任何艺术形象都离不开内容,也离不开形式,二者是有机统一的。
优秀的艺术作品,必然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完美的艺术形式,二者有机统一,才使其具有令人惊叹的感人魅力。
c) 艺术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最高条件)凡是成功的艺术形象,无不具有鲜明而独特的个性,同时又具有丰富而广泛的社会概括性。
正因为达到了个性与共性的统一,才使得这些艺术形象具有不朽的艺术生命力。
艺术典型:就是艺术家运用典型化的方法,创造出来的具有栩栩如生的鲜明个性并体现出普遍意义的典型形象。
艺术典型比起艺术形象来,又具有更强烈的个性和更广泛的共性。
艺术典型更加独特,也更加普遍,它是艺术形象的凝练与升华。
典型必定具有个性鲜明的艺术独创性,而且又能非常深刻的揭示出社会生活的本质和意义。
典型形象:就是具有鲜明突出的个性特征和高度概括性的艺术形象。
典型形象的特征:个性与共性的统一,个性是基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
典型形象是艺术作品成功的标志。
1.主体性a) 艺术创作具有主体性的特点;艺术创作离不开社会生活,更离不开创作主体,离不开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艺术概论》课程复习参考资料1.人类思维着的头脑用艺术的、宗教的、实践精神的和理论的四种方式。
2.为什么说艺术是意识形态,也是生产形态?a.艺术形态要求强烈的主体性b.艺术形态是对象化的存在c.艺术形态是美的形式构成3.我国大型声乐套曲《黄河大合唱》光未然词,冼星海曲4.战国时期就有《高山流水》的琴曲故事流行,琴谱流行于明朝。
5.高尔基曾说:“我所理解的‘美’是各种材料—也是声调、色彩和语言—的一种结合体,它赋予艺术家的创作—制造品—以一种能影响情感和理智的形式”。
6.卢卡契更加集中地强调:艺术创造、艺术作为精神产品本身,是实现美感的唯一合适形式。
7.昆腔是一种集南北曲之大成的戏曲声腔。
8.希腊神话传说奥林匹斯山九位女神是宙斯王和记忆女神的女儿。
9.我们根据物化结构的不同,把艺术形态划分为时间艺术、空间艺术、时空艺术。
10.艺术形态的划分有哪些?a.物化结构与艺术形态b.符号体系与艺术形态11.印象派画家莫奈的《卢昂大教堂》,凡·高《播种》12.巡回画派画家列维坦是19世纪末俄国最为出色的风景画家。
他说:“绘画应该朴实和忠于自然”。
又说“不仅需要眼看,而且要用内心去感觉自然,聆听自然的音乐,体验自然的幽静”。
《寂静的农舍》、《荒径》、《荒地》、《弗拉基米尔路》是其代表作。
13.列宾的代表作是《伏尔加河纤夫》14.美国当代“乡土写实主义”画家安德鲁·怀斯的代表作《克里斯蒂娜的世界》15.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是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
《晨》《暮》《昼》《夜》是米开朗基罗的代表作。
16.舞蹈的三个要素是:姿势,结构,动作。
17.舞蹈艺术的基本要素之一,“动作”本身由三种元素构成,就是空间、时间、力度三元素。
18.著名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舞剧有《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19.戏剧最基本的情感符号是动作。
20.戏剧表演艺术可分为三大体系:1)俄国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2)德国布莱希特独创“史诗剧”理论和“间离效果”说;3)中国梅兰芳的表演体系21.舞台幻觉的产生,和布洛的“心里距离说”有关。
22.“形式服从功能”是由美国建筑学家路易斯·沙利文提出的。
23.实用、坚固、令人愉快既美观,是最佳建筑的三要素。
24.当代富有世界影响力的华人建筑大师贝聿铭提出“分析性设计手法”25.古希腊的三种柱式:a.多利斯柱式b.爱奥尼亚柱式c.科林斯柱式26.艺术形态深层的主观因素组成的方式,以艺术家自我主体性为出发点,获得不同的实现,大体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方式:直接面向外在世界——通过外在世界展示内在世界第二种方式:直接面向内在世界——通过内在世界折射外在世界第三种方式:内在世界和外在世界的综合性显现。
27.18世纪德国哲学家谢林曾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德国音乐家霍普德曼又说“音乐是流动的建筑”。
28.法国的印象派作曲家德彪西的乐曲《亚麻色头发的少女》29.叔本华认为一切艺术都追求达到音乐状态。
30.中国文字的发展成熟分三期:纯图画期、图画佐文字期、纯文字期。
31.书法艺术四要素:用笔、结体、意态、风神。
32.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维也纳森林故事》33.忧伤、悲哀的爱情曲有贝多芬的《献给遥远的爱人》34.美国电影《魂断蓝桥》的插曲《友谊地久天长》35.法国作曲家比才的优秀歌剧《卡门》36.艺术家主题世界表达心灵思想的不同方式,我们可以叫做心灵思想的存在或者心灵思想的异在。
37.“啊,人类,只有你才有艺术!”德国伟大诗人席勒的诗句既是对艺术的由衷赞美,更是对拥有艺术的人类的由衷赞美。
38.制造工具是人类诞生的标志。
39.艺术的发生不是偶然的,它是未来满足人类的某种精神需要并由人自己创作的。
40.人类最早的美感是在工具的加工制作活动萌芽的。
41.艺术与劳动的密切联系甚至可以从语源学上得到支持。
42.“六艺”为:礼、乐、射、御、书、数。
43.马克思曾深刻的指出:“希腊神话不只是希腊艺术的武库,而且是它的土壤,这是希腊艺术的素材”。
44.“模仿说”: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对自然的模仿。
这时古希腊哲学家中流行的观点,也是最早的艺术发生学说。
赫拉克利特、德谟克利特、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支持这一看法。
45.“游戏说”:认为艺术起源于游戏。
这种学说最早可追溯到康德。
他认为自由是艺术活动的精髓,正是在这一点上,艺术与游戏相通。
席勒继承了康德的观点。
在不同的程度上赞同“游戏说”的还有萨利、阿伦、康拉德·朗格。
46.“巫术说”:认为艺术起源于原始氏族的巫术活动,这曾是西方有关艺术起源的最有影响的一种理论。
首创这一理论的是英国著名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
弗雷泽是这一理论的另一重要代表人物。
47.“表现说”: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表现和交流情感的需要。
持这一理论的人有较早的雪莱、列·托尔斯泰、维隆,现代以英国美学家乔治·克林伍德、美国美学家苏珊·朗格等为代表。
48.“潜意识”学说是弗洛伊德美学把艺术看作是个人潜意识的象征表现。
49.弗洛伊德的学生,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提出了“集体无意识”的感念。
50.希腊三大悲剧是人所创作的悲剧,大多取材于希腊神话。
埃斯库罗斯的代表《普罗米修斯》三部曲,索福克勒斯的代表作是《俄狄浦斯王》殴里庇德斯的代表作《美狄亚》都取材于希腊神话。
51.《送别》作者:李叔同52.“二十文章惊海内”指的是李叔同53.《卢昂大教堂》作者:莫奈54.希腊的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55.贝多芬的《第三交响曲》又名《英雄交响曲》P12856.格式塔心理学派代表鲁道夫·阿恩海姆认为世间万物都可以归结为某种“力的图式”。
P19057.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58.《贺拉斯》作者:高乃依P6359.《二泉映月》作者:华彦钧是根据对生活态度和对自身境遇的感叹创作的。
P8360.《茶女花》小说作者:小仲马,把它改编成同名歌剧的作者是威尔第。
P8361.《义勇军进行曲》词:田汉;曲:聂耳P15262.后印象主义三杰是:塞尚;高更;凡高;现代绘画之父是:塞尚P17063.“庖丁解牛”出自:《庄子·养生篇》。
P21064.“解衣般礴”出自:《庄子·外篇·田子方》。
P12665.“清滕白阳”指的是:徐渭和陈淳。
P9066.元四家: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P12767.清初四僧:朱耷(八大山);石涛(苦瓜和尚);髡残(石溪);渐江(宏仁)。
P9068.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阮咸P12669.扬州八怪:罗聘、李方膺、金龙、黄慎、李鱓、郑燮、高翔、汪士慎P9070.《文心雕龙》作者:刘勰。
P14271.说文同画竹“胸有成竹”的人是:苏轼。
P8772.风景画《孟特芳丹的回忆》作者:柯罗。
P9273.艺术精神的核心,可归结到:自然论P17674.敦煌、龙门、云冈、麦积山是我著名的石窟艺术,位于西北部的是敦煌、麦积山。
75.欧洲艺术史上第一次正面表现劳动者尊严的画作是库尔贝的《石工》。
P16276.中国17世纪的学者、美学家叶燮以他综合性的思维,提出关于艺术家独创性的“才、胆、识、力”的美学命题。
P21277.从审美感觉的角度来说,音乐被称之为听觉艺术;美术与音乐相对,被称之为视觉艺术。
P22478.艺术批评的范围极广,它对艺术作品的描述、阐释、鉴赏、分析和评价,作用于欣赏活动,从而促进社会性美育。
P237名词1.p113蒙太奇一词来自法文,是建筑学中的一个名词的译音,是装配和结构的意思,借用到影视中来就是实现画面、镜头、声音等电影元素的艺术组接,是影视艺术特有的重要表现手段,包括心理蒙太奇、隐喻蒙太奇、对比蒙太奇、叙述性蒙太奇、平行性蒙太奇、交叉蒙太奇、表现蒙太奇、连续蒙太奇、重复蒙太奇等种类。
蒙太奇以人们的联想和理解能力为依据,运用画面的分切与组合,能动的揭示对象的内在联系和意义。
2.P134匠气是指艺术作品中只有呆板、空洞的技法而缺乏情感灵魂的那种庸人习气,能工巧匠是否成为艺术家,其思想内涵起着决定性作用。
3.P184灵感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活动,它长期潜伏于艺术家潜意识之中。
在某种机缘下,“灵感”成为创造性高潮到来的信号,成为精神高度集中自由观照的闪光。
这时一种直觉式的顿悟,是一种突然发现的心灵奇迹。
我们承认“灵感”的存在,不等于把“灵感”绝对化以至否认理性活动在创作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4.p22心理距离说是一种解释美感的概念,它意指美感的产生,是来自于观赏者主观感知与艺术品之间的心理距离。
此概念由布洛提出,源自于20世纪初对美学的研究,之后也受到了国际贸易研究所援引。
5.p67三一律是法国古典主义戏剧(尤其是悲剧)必须遵守的创作法则。
其具体内容是:“要用一地、一天内完成的一个故事,从开头直到末尾维持着舞台充实。
”6.P76审美教育7.p87意象我们认为,“意象”是有“意”的形象和有“象”的意念的统一。
意指的是艺术家的思想感情和创作意图,象是具体生活中可以传达意的物象。
意象并不是意与象的简单结合。
而是二者经过艺术家的精神加工之后的产物。
8.p54巫术说是认为艺术起源于原始氏族的巫术活动,这曾是西方有关艺术起源的最有影响的一种理论。
首创这一理论的是英国著名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
弗雷泽是这一理论的另一重要代表人物。
9.p52模仿说10.p47劳动说11.p55表现说12.p33第四堵墙这是个著名的戏剧术语,是说舞台正面——面对观众的一面,“第四堵墙”——“存在——不存在”的原则。
13.再现论是表述艺术创作过程中,艺术家内部主观世界和外部客观世界相互关系的理论。
14.审美心象15.审美共鸣是分享着对方的情感,我们的心理状态与对象的“纯全内美和谐结构”同构,进入审美经验的高潮——心境共鸣。
简答1.p72艺术与道德的关系?艺术与道德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
这首先是因为艺术以人和人的生活作为自己描写和表现的对象,其中就包括人的道德品行。
而当描写和表现人的道德面貌时,艺术家又不免要做出自己的道德评价。
但是道德内容并非任何艺术作品中都必须具有的。
对艺术与道德的关系有两种截然对立的观点。
一种忽视艺术与道德的本质区别,认为善就是美,把艺术仅仅看做是道德教育的一种手段。
而另一种则是强调艺术与道德无关,认为二者不能并存,甚至互相否定。
2.艺术与宗教的关系?艺术与宗教在原始艺术中就紧紧联系在一起。
艺术与宗教确有相通之处,这就是能激发人的内心的强烈情感。
但是宗教和艺术在本质上却是异质的,而艺术则是人的自由本质的确证。
3.艺术与科学的关系?科学是人类探索自然和社会奥秘的手段,是求真的学问,它在许多方面与艺术截然不同。
艺术与科学的对象和目的不同,因此虽然二者都揭示真理,却不能互相取代,而是互相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