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语语法
聋哑人哑语手势大全
聋哑人哑语手势大全哑语,又称为手语,是聋哑人交流的重要工具。
它通过手势、动作、表情和身体姿态来传达信息和表达思想感情。
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的哑语手势。
一、数字手势1、 1 伸出食指。
2、 2 伸出食指和中指。
3、 3 伸出食指、中指和无名指。
4、 4 伸出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
5、 5 伸出一只手的全部手指。
6、 6 伸出大拇指和小拇指。
7、 7 伸出大拇指、食指和中指,并拢在一起。
8、 8 伸出大拇指和食指,呈“L”形。
9、 9 伸出食指弯曲成勾状。
10、 10 两只手的食指交叉。
二、字母手势1、 A 伸出拇指和食指,拇指尖在食指尖的一侧,形成一个角度。
2、 B 伸出拇指和食指,拇指尖在食指尖的上方,两指并拢。
3、 C 弯曲食指,形成一个半圆。
4、 D 伸出拇指和食指,拇指尖在食指尖的下方,两指弯曲。
5、 E 伸出拇指、食指和中指,三指并排。
6、 F 伸出拇指和食指,拇指尖在食指尖的上方,食指弯曲。
7、 G 伸出拇指和小指,两指弯曲。
8、 H 伸出拇指和食指,两指垂直交叉。
9、 I 伸出食指。
10、 J 伸出拇指和弯曲的食指。
三、日常交流手势1、你好右手伸出食指,指向对方,点头示意。
2、谢谢右手伸出大拇指,弯曲两下。
3、对不起双手合十,放在胸前,点头鞠躬。
4、再见右手挥动。
5、早上好双手五指并拢,从身体一侧向上抬起,同时伸展身体。
6、晚上好双手五指并拢,从身体一侧向下移动,同时微微弯腰。
7、吃饭一手模拟拿筷子往嘴里送饭的动作。
8、喝水一手模拟拿杯子喝水的动作。
9、睡觉双手合掌,放在头的一侧,头歪向一侧。
10、高兴双手在胸前鼓掌,脸上露出笑容。
四、情感表达手势1、爱双手伸出拇指、食指和小指,掌心向前,从胸前向外推出。
2、生气双手握拳,在胸前快速挥动。
3、伤心双手捂住脸,低头。
4、害怕双手抱在胸前,身体微微颤抖。
5、惊讶双手张开,嘴巴张大,眼睛睁大。
五、地点和方位手势1、家双手搭成“屋顶”状。
常用手语及手势大全
常用手语及手势大全什么是手语和手势?手语的定义手语是一种通过手的动作和姿势来进行交流的语言。
它通常被聋人和听力障碍者用来代替口语进行沟通。
手势的定义手势是一种用手的动作和姿势来表达意思的非语言形式。
它可以用于增强口语交流或代替口语进行简单的沟通。
常用手语字母手语字母手语是一种用手的形状和姿势来表示字母的手势。
它常用于拼写单词或进行简单的交流。
以下是常用字母的手语示意图:1.A:将大拇指与食指伸直并靠拢,其他手指弯曲。
2.B:将大拇指与食指伸直并靠拢,其他手指弯曲,然后将食指弯曲。
3.C:将大拇指与中指伸直并靠拢,其他手指弯曲。
4.D:将大拇指与食指伸直并靠拢,其他手指弯曲,然后将中指弯曲。
5.E:将大拇指与中指伸直并靠拢,其他手指弯曲,然后将食指弯曲。
常用词汇手语除了字母手语,还有许多常用词汇的手语。
这些手语可以帮助聋人和听力障碍者进行日常交流。
以下是一些常用词汇的手语示意图:1.你好:将右手的掌心向上,轻轻向对方点头。
2.谢谢:将右手的掌心放在胸前,进行一个小的圆圈运动。
3.对不起:将右手的掌心放在胸前,然后向前推出。
4.请:将右手的掌心向上,轻轻摆动。
5.不:将右手的掌心向下,摇晃左右。
手势在不同文化中的意义手势的文化差异手势在不同的文化中可能有不同的意义。
例如,在西方文化中,竖起大拇指表示赞成或表扬,而在东方文化中,竖起大拇指则表示压制或嘲笑。
因此,在跨文化交流中,我们需要注意手势的使用,以避免产生误解或冒犯他人。
常见手势及其意义以下是一些常见手势及其在不同文化中的意义:1.竖起大拇指:在西方文化中表示赞成或表扬,在东方文化中表示压制或嘲笑。
2.比心手势:在西方文化中表示爱或喜欢,在东方文化中表示数字“2”。
3.OK手势:在西方文化中表示一切顺利,在某些文化中可能被视为侮辱性的手势。
4.V手势:在西方文化中表示胜利,在某些文化中表示数字“2”或具有侮辱性的意义。
手语和手势的应用领域手语的应用领域手语在以下领域得到广泛应用:1.教育:手语是聋人和听力障碍者的主要交流方式,因此在教育领域中广泛使用。
手语大全日常用语
手语大全日常用语1.你好:手握拳,拳心向上,然后说出“你好”。
2.再见:双手握拳,然后双手分别从脖子向上划去,口说“再见。
”3.谢谢:用右手做一个“L”形状,然后左右碰拳说“谢谢”,并摆出“这是不可多得的”的样子。
4.对不起:收双拳,向下拱,口敬礼,然后双手分别指着前方向,口说“对不起”。
5.祝你好运:手势用拳头代替心,然后双手向前推着,送出祝福,口说“祝你好运”。
6.恭喜:伸掌手,勾住大拇指,拍一下拇指头,带出高兴的表情,口说“恭喜”。
7.抱歉:双手平伸,掌心向上,掌心向内,用眼睛朝下,口说“抱歉”。
8.陪伴:双臂张开,双拳握住,然后双臂右拳抵住右肩,左拳抵住左肩,口说“陪伴”,做出始终伴你左右的样子。
9.节日快乐:双手做成花瓣状,双臂朝前推,并朝前摇摆,口说“节日快乐”,做出快乐的表情。
10.生日快乐:用右手前方比出一个“0”,口说“生日快乐”,加上附加动作,可以表示放花束、吹蜡烛等,体现深情和快乐。
11.坚持:用双拳头交叉拳握住,口说“坚持”,做出坚持的动作,作为信念和决心的表达方式。
12.愿望:将双手合拢放在胸口,然后向上抬头,仰视上天,敬礼的样子,口说“愿望”,表达对梦想的坚信和期盼。
手语大全日常用语,是指每天都要使用的日常会话,本次收集如下:1. 你好:手握拳,拳心向上,然后说出“你好”。
2. 再见:双手握拳,然后双手分别从脖子向上划去,口说“再见。
”3. 谢谢:用右手做一个“L”形状,然后左右碰拳说“谢谢”,并摆出“这是不可多得的”的样子。
4. 对不起:收双拳,向下拱,口敬礼,然后双手分别指着前方向,口说“对不起”。
5. 祝你好运:手势用拳头代替心,然后双手向前推着,送出祝福,口说“祝你好运”。
6. 恭喜:伸掌手,勾住大拇指,拍一下拇指头,带出高兴的表情,口说“恭喜”。
7. 抱歉:双手平伸,掌心向上,掌心向内,用眼睛朝下,口说“抱歉”。
8. 陪伴:双臂张开,双拳握住,然后双臂右拳抵住右肩,左拳抵住左肩,口说“陪伴”,做出始终伴你左右的样子。
手语语法知识点总结归纳
手语语法知识点总结归纳手语的语法知识包括手势的形状、位置、移动、方向、速度等方面。
下面将从这些方面来总结手语的语法知识点。
手势的形状在手语中,手势的形状是非常重要的,不同的手势形状可以表示不同的意思。
通常来说,手势的形状可以分为基本手势和词汇手势两种。
基本手势是手语中最基本的手势形状,它通常用来构建词汇手势。
基本手势可以是手指的位置、弯曲程度、手掌的方向等。
通过组合不同的基本手势,可以形成不同的词汇。
词汇手势则是具体的词汇表达,它是由基本手势组合而成的,可以表示具体的人物、物体、动作等。
词汇手势的形状非常丰富多样,需要学习者通过不断的练习和积累来掌握。
手势的位置在手语中,手势的位置也是非常重要的。
手势的位置可以是身体的不同部位,如头部、面部、胸部、腹部、手部等。
不同的手势位置可以表示不同的语法意义和句法结构。
例如,当手势放在头部时,通常表示人物的身份、性格特征、情感状态等;当手势放在面部时,通常表示动作的方式、程度、时间等;当手势放在胸部时,通常表示人物的心理活动、态度等;当手势放在腹部时,通常表示具体的动作、行为等。
手势的移动手语中,手势的移动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手势的移动可以是沿着特定的路径、方向进行,也可以是往返、旋转等。
不同的手势移动可以表示不同的动作、状态等。
例如,当手势沿着特定的路径、方向进行时,通常表示具体的行为、动作、情感等;当手势往返时,通常表示重复的动作、循环的过程等;当手势旋转时,通常表示动作的变化、程度的增减等。
手势的方向手语中,手势的方向也是非常重要的。
手势的方向可以是与身体的相对关系,也可以是指向特定位置、方向。
不同的手势方向可以表示不同的位置、关系等。
例如,当手势与身体的相对关系发生变化时,可以表示不同的动作、态度等;当手势指向特定位置、方向时,可以表示具体的地点、方位等。
手势的速度手语中,手势的速度也是非常重要的。
手势的速度可以是快速、缓慢,也可以是停顿、持续。
手语语法
手语语法手语的语法是讲单个手势的构成规则和多个手势联合起来表达意思的结构规则。
手语是靠眼睛看来接受信息,靠手和身体表情组合运动发出信息。
怎么看顺眼和好懂,怎么打舒服顺手,是有规律可循的,那就是手语语法规则。
很多聋人不知道或者讲不出手语语法,不是他们不懂,而是他们打的好,通过自然途径获得母语一样地自然地掌握手语的。
汉语语法是在掌握流利的汉语(积累大量手语词汇、经过大量手语对话实践,用手语表达像脱口而出一样熟练不用多想就打出来)后才学的,上小学或者中学才学汉语语法。
但是学习第二语言或外语时,才一边学习词汇一边学习语法。
好多语言表达方式时约定俗成的,习惯了的方式,甚至讲不出什么道理,反正就这样感觉对。
(靠自然天成的语感来判断表达是否合适,合乎习惯)。
每个手势表示一个概念,一个(或几个)意思。
单个手势的构成要素有:手形(如字母和数字的指式,I,V,E,U,Y,Q,L,J,X,// 1,2,3,5,6,7,8,9,10。
注意,字母和数字手形一样,没有和数字4手形相同的字母)手的移动(移动方式有:来回摆动,上下移动,不规则抖动、擦、抹、切、削、旋转、绕、敲,拍等)手的位置(手与身体的位置关系:在头上、脑门、太阳穴、脸、脖子、胸部,胸前,腹部、手、胳膊、肩膀、腿等等)手掌心的朝向(朝外,朝向自己身体,双手掌心相对或并列等)还有面部表情和身体的姿势(喜怒哀乐、皱眉,皱鼻子,眼睛睁开或眯成缝儿,各种口型)其中手形是手语词的核心元素,不可缺少。
手的位置、移动、掌心朝向是以手形为依托的。
面部表情和身体姿势起到语法/修辞作用。
高兴的表情、生气的表情表示不同的句子表达方式(肯定句、否定句、疑问句、反问句、设问句和感叹句),还有用肩膀侧转和视线交替变化,表示不同角色和不同角色之间对话。
手语短语或句子构成(先选2个常见的例子来讲)(1)宾语+动词式也就是“目标(宾语)”在前,“动作(动词)”在后的顺序。
(很像汉语中“把”字句的顺序)比如:球/扔(汉语意思是扔球,把球扔出去),先打“球”的手势,后把“球”的手势往外移动,成“扔”的动作,结果球没了,是扔出去了。
中国手语一百句图解文档
中国⼿语⼀百句图解⽂档第⼀课问候1.你(您)好。
你:⼀⼿⾷指指向对⽅。
好:⼀⼿握拳,向上伸出拇指。
2.早上好。
早上:⼀⼿四指与拇指相捏,⼿背向上横放胸前,缓缓向上抬起,五指逐渐张开,象征天⾊由暗转明。
3.你好吗?吗:右⼿⾷指书空“?”形。
表情是疑问式的。
眼睛看着对⽅,眉微扬,希望得到对⽅的回复。
4.很好,谢谢。
很:⼀⼿拇指指尖抵于⾷指跟部,向下⼀沉。
谢谢:⼀⼿伸出拇指,弯曲两下,表⽰向⼈感谢。
第⼆课介绍5.你叫什么名字?叫:⼀⼿拇指与四指作“└”形,虎⼝贴于嘴边,张开嘴,作喊叫状。
什么:双⼿伸开,掌⼼向下,然后翻转为掌⼼向上。
名字:⼀⼿⾷指沿另⼀⼿中、⽆名、⼩指尖向下划动(中指表⽰“姓”、⽆名、⼩指表⽰“名”)。
我:⼀⼿⾷指指⾃⼰。
王:⼀⼿中、⽆名、⼩指横伸与另⼀⼿⾷指搭成“王”字形。
⼩:⼀⼿拇指捏⼩指指尖。
红:⼀⼿打⼿指字母“H”的指式,并摸摸嘴唇。
嘴唇是红⾊的,以此表⽰“红”。
7.第⼀次来上海吗?第⼀次:(⼀)左⼿(向上)伸拇指;右⼿伸⾷指敲⼀下左⼿拇指尖。
(⼆)⼀⼿⾷指横伸。
(三)⼀⼿打⼿指字母“C”的指式。
来:⼀⼿掌⼼向下,由外向内挥动。
上海:双⼿握拳,⼩指⼀上⼀下互相勾住(原是英⽂字母“S”的双拼指式,上海⼈的习惯打法)。
8.我是志愿者,需要帮助吗?是:⼀⼿⾷、中指相搭,并点动⼀下。
志愿者:(⼀)⼿指字母“ZH”的指式。
(⼆)⼀⼿拇、⾷指分开,抵于左右嘴⾓。
(三)右⼿拇、⼩指捏成⼩圆圈贴于左胸部。
需要:(⼀)⼀⼿伸出拇、⾷指,指向胸前微微点动。
(⼆)同“要求”⼿势(⼀)。
帮助:双⼿掌⼼向外,拍动两下,表⽰给⼈援助、帮助。
家:双⼿搭成“^”形,如屋顶状。
住:⼀⼿掌⼼贴于头侧,头微倾,闭眼如睡觉状。
在:⼀⼿伸出拇、⼩指,坐于另⼀⼿掌⼼上。
哪⼉:⼀⼿⾷指指尖向外,作波纹状移动⼏下。
10.我家在上海乌鲁⽊齐路200号。
乌鲁⽊齐:(⼀)⼀⼿⾷、中指指尖分开,指向双眼,然后向下移并握拳伸出拇指(即美丽、好看)。
国家通用手语常用词表
国家通用手语常用词表
中国家通用手语常用词表
一、基本手势
1、礼让(礼貌):右手松开,手掌贴在右侧腰间,向左拱起,展
示“尊重”的态度。
2、友好:台围拥抱式礼貌:右手紧握左手拳头,示意友好及尊重。
3、低头:右手臂向上抬起,并从双手掌、肘、手腕共同来回摆动,从而表示对某事的尊重并接受。
4、尊敬:右手两手掌合十,低头礼貌表达尊重。
5、奉献:双手合拢,用心情表示心意。
6、拜拜:右手手掌向上,伸出食指和中指头,把手掌平放在头右
前面,以表示尊重。
7、停止:张大双臂,双掌向前挡住前方。
8、对抗:右手握拳,向前挥斥,表示对抗。
9、看:双手松开,右手掌指向看的方向,比如手指朝上表示看天空,手指朝楼上表示看楼上。
10、写:双手紧握笔,一手在笔尖,一手支撑笔杆。
二、动作手势
1、跑步:双手握拳,大步向前移动,两脚平行交叉跳动。
2、打架:双手叉腰,踢脚、拳势、摔相互进行抵抗。
3、蹦:双手伸展,双脚同时跳起,上身转向相同方向,同时下落,右手脚先收回。
4、爬:双腿蹲下,双手攀附水泥、竹竿爬行前进。
5、骑自行车:一只脚支撑车架,另一只脚踩下踏板骑行前进。
6、跳:脚步跳跃,右手向前跃跳,左手向后跃跳,右手再向前跳动。
7、坐下:张开双腿,双脚相互前进,右手握后座,左手握前座,
坐下。
8、蹲:右腿向后蹲下,左手支撑住右膝盖,右手搁腰座。
9、睡觉:屈膝弯曲,右手放在左膝盖右下方,左手放在右膝盖左上方,双臂向内环绕,休息睡眠。
10、看书:站立或坐立,双手合拢,左腿交叉短调,右腿交叉长调,坐靠书本,直视读书。
手语称谓笔记下
第三十三课食品(3)基本词:水(右手横伸,掌心向下,向一侧做波纹状移动)开水=开(双手平伸,五指张开微曲,指尖朝上,上下动几下。
)水(同上)汽水=汽(手指字母Q,指尖置于鼻孔处)水(同上)基本词:米米饭=米(拇指和食指相对,中间留有米粒大小距离)饭(吃饭的动作)爆米花=爆(爆炸迅速弹开五指)米(同上)花(开花的动作)花卷=花(开花的动作)卷(五指弯曲,向相反方向扭动,如做花卷的动作)基本词:肉(右手拇指和食指捏小鱼际部分)肉肠=肉(同上)肠(双手虚握成圆形,从中间向两侧移动)。
手语会话短句:1.他给孩子买爆米花和汽水。
2.中午,我吃的花卷和肉肠,喝的汽水。
3.晚上,我吃的肉沫,鸡蛋炒米饭。
第三十四课食品(4)不带基本词的词目:包子=做包子的动作饺子=捏合饺子的动作馄饨=右手食指在左手掌心中一抹,如抹上肉馅,左手随即握拳,如做馄饨的动作。
窝头=如做窝头的动作。
粽子=模仿捆粽子的动作。
元宵=双手掌心相贴,仿揉元宵的动作,右手拇指和食指捏成小圆圈,连续打两下。
西餐=左手如叉状,右手如餐刀状,右手在左手旁划一下,左手移到嘴边。
点心=左手横伸,掌心向上,右手拇指和食指捏成小圈置于左手掌心上,然后放到嘴边。
罐头=开罐头的动作。
咖啡=左手如握杯子状,右手打手指字母K,中指对准左手虎口做搅拌状。
手语会话短句:1.端午节,妈妈教我包粽子。
端午=阴历的五月初五,节=手指字母J贴在脑门上教=教师的教(双手五指撮合,在胸前晃动几下。
)2.他在西餐厅吃的点心和元宵。
厅(仿字)3.早饭,我爱吃窝头,油条和馄饨。
第三十五课食品(5)不带基本词的词目:酒=右手手指字母J放在嘴边,如喝酒状。
啤酒=啤(如啤酒的泡沫)酒(同上)冰淇淋=双手握拳抖动,然后双手成【】状,左手虚握成半圆形,右手食指和中指并拢,向嘴边移动。
冰棍儿(雪糕)=拿着冰棍,放在嘴边做吃冰棍状。
茶=向杯中放茶叶状。
盐=是咸的,手指字母X状,放在嘴边上下移动。
拇指食指和中指相互捏。
大家学手语100句
大家学手语(1)你好:(一)一手食指指向对方。
(二)伸出右手拇指。
早上好:一手拇指与四指相捏,手背向上横放胸前,缓缓向上抬起,五指逐渐张开,象征天色由暗转亮。
(2)你好吗?你好+疑问的表情(3)很好,谢谢。
很(十分、最):一手食指横伸,拇指指尖点食指跟部,向下一顿。
谢谢:伸出拇指,弯曲两下。
可根据实际情况定手指动作的方向。
(4)你叫什么名字?叫:右手在嘴边做喊叫状。
什么:双手平伸,掌心向下,然后变为掌心向上。
名字:左手中、无名、小指横伸,右手食指指尖自中指指尖向下划动。
(5)我叫刘德华。
很高兴认识你。
高兴:双手掌向上交替动几下,面带笑容。
认识:一手中、食指分开自眼部向前移动一下,一手食指在太阳穴点一下。
(6)你第一次来聋人学校吗?第一次:(一)左手伸拇指,右手伸食指,敲一下左手指尖。
(二)右手食指横伸。
(三)右手打字母“C”。
来:掌心向下挥动一下。
聋:右手食中指贴于右耳处,表示耳聋。
学校:(一)双手手掌平放做读书状。
(二)双手搭成房子状。
(7)我是志愿者。
是:右手食中指相叠,由上向下挥动一下。
志愿者:(一)一手打字母“zh”。
(二) 一手拇食指微曲,指尖朝下巴处点一下。
(三)右手拇食指捏成小圆圈贴于左胸部。
(8)你家在哪里?家:双手搭成房子。
在:左手横伸,右手打出字母“z”,由上而下移到左手掌心上。
哪里:一手伸食指,指尖实际方向指点两下。
(9)我家在北京?北京:右手伸食中指,自左肩部斜划向右腰部。
(10)你多大了?年龄(多大,几岁):(一)左手握拳,右手食指自左手关节处向下划一下。
(二)右手直立,掌心向内,五指分开,手指交替抖动几下。
(11)我十八岁了。
(12)你家有几口人?有:一手拇食指伸直,掌心向上,然后食指弯动两下。
几(多少):右手直立,掌心向内,五指分开,手指交替抖动几下。
(13)我家有五口人。
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和我。
和:双手掌心相对,向中间合拢。
(14)你们的学校真漂亮!(学校,漂亮!)(15)祝你旅途愉快!(祝旅途愉快!)祝:双手抱拳作揖状。
手语简单教程(图文)
词目:带 打法:一手握住另一手腕,由一侧向 另一侧移动。
词目:开 打法:双手并排,掌心向外,然后向 内翻掌并拉开,掌心向内。
词目:关 打法:双手伸掌,掌心向内,然后向 外翻掌,双手并拢,掌心向外
词目:放 打法:一手虚握,然后向前放开五指。
词目:盖(扣) 词目:接
打法:左手握成半圆形,虎口向上, 打法:双手指指尖相碰。
词目:用 打法:一手向前伸出小臂,五指先张开, 然后从前向后微移,并收拢五指,表示从 外界得到所需物品。以此引申为“用”“使 用”之意。
词目:痛 打法:一手拇、食、中指作半圆形,抵于 前额,模仿头痛状。
词目:躺 打法:一手伸出拇、小指,平放在另一手 掌心上,手背向下,同时头部朝拇指方向 倾斜,如睡觉状。
词目:徘徊 打法:一手拇、小指伸出,拇指朝上,左 右慢慢移动几下。
词目:压
词目:沿着
打法:左手食拇指;右手平伸,掌心向下, 打法:左手伸食指,指尖朝前不动;右手
用力将左手拇指往下按。
伸食顺着左手食指慢慢向前移动。
词目:阻拦 打法:(一)一手向前一推。(二)同“挡” 的手势(左手侧伸,指尖朝前;右手在左 手前由上而下一切。)
然后迅速向上提起。
词目:跑 打法:两手握拳放于腰两侧,并前后 摆动。
词目:踢
词目:坐
打法:左手拇、食指搭成圆圈,右手伸食、 打法:一手伸出拇、小指,坐于另一
中指朝着左手圆圈作踢球状。
手掌心上。
词目:来 打法:一手掌心向下,由外向内挥动。
词目:立(站) 词目:去(出)
打法:一手伸食、中指,指尖向下伸直, 打法:一手拇、小指伸直,由内向外移动。
词目:洗 打法:模拟洗的具体动作。
词目:搬 打法:双手并排,五指并拢,指尖向 下,从一侧向另一侧移动。
《手语语言学》
手语中的单纯手势
• • • • • 好 可以 朋友 美丽 帮助
有声语言中的复合词
• 复合动词 =名词、形容词 + 动词 • 耳鸣、心跳、地震
复合名词 =
名词 + 名词 or 形容词 + 名词 • 红花、黑板、白布、大豆
手语中的复合手势
• 丈夫 • 妻子 • 儿子 • 女儿 = = = = 结婚 结婚 男 + 女 + + 男 + 女 小孩 小孩
3. 手语语法 -方向
• 你看我 <—> 我看你 • 你帮助我<—>我帮助你
手语语法 – 否定
• 相信 <—> 不相信 • 喜欢 <—> 不喜欢
手语语法 – 语序
• 抛球 - 球,抛 • 不用写 - 写,不
手语语法 – 疑问
• 你吃饱了吗?
手语音韵学
• 手语的语形可分析为: 手形(hand shape) 动作(movement) 位置(location) 方向 (orientation) 非手指信号(non-manual signa )
• 1.语音(音韵学) 音节分为声调和音段
音段 声母 韵母 韵脚
韵头
语音 guang 语义“光” g–声母,-uang 韵母 (u是韵头 ang是韵脚) 当声母变成 h 时,语音就变成 huang 语义:“黄” 当韵母变成 eng 时,语音就变 成geng 语义:“耕”
常用手语及手势大全
常用手语及手势大全
1.所有:双手张开,手心向上伸出。
2.好:大拇指向上竖起来,其余手指握成拳头。
3.不好:大拇指向下指向下,其余手指握成拳头。
4.是的:两手手指交叉,食指与中指相叉;
5.否定:两手手指交叉,拇指与食指相叉;
6.没事:两手手指交叉,食指与中指、无名指相叉,拇指靠在手掌上。
7.爱:用手指如画一个大心。
8.飞吻:以嘴巴向对方吹吻,或者用食指画出心形。
9.非常感谢:两手手指张开,放在胸前,向前微微弯腰。
10.好久不见:两手握在一起,做“抱拳”的动作,眼睛逐渐向上看。
11.您好:右手肘部向上,手掌向外,左手喊声“您好”。
12.再见:右手向上,左手放在右手臂上。
13.抱抱:双手互相搂住,可以伴随着轻柔的拍背动作。
14.委屈:双手捂住眼睛,表示心里委屈。
15.快乐:一手捏着虚拟的香槟杯,用手指摆动,再做个“啪”的手势,表示庆祝快乐。
16.惊喜:两手张开,嘴巴大张,眼睛瞪大,表示惊讶和欣喜。
17.请进:一手放在心口处,另一手伸出请对方进入。
18.路过:一只手捏着拳头,表示经过这里。
19.向上:手臂伸直向上,手指向上指向天空。
20.向下:手臂伸直向下,手指向下指向地面。
手语语法知识点总结初中
手语语法知识点总结初中手语是一种通过手势、动作和空间来表示概念和意义的语言。
它是一种完整的语言系统,具有自己的语法规则和结构。
随着对手语的研究和使用的增加,人们对手语的语法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下面将总结手语的一些重要语法知识点。
手语中重要的语法知识点包括手势、面部表情、身体动作、空间、非手势要素和句法结构等。
手势手语中最基本的语法单元是手势。
手势可以表示数字、字母、词汇、短语、句子等。
每个手势都有自己的形状、方向、位置和移动轨迹。
手势的形状可以表示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等不同的词性。
手势的方向和位置可以表示单数、复数、主动、被动、否定、疑问等不同的语法功能。
面部表情手语中面部表情也是非常重要的语法要素。
面部表情可以表示情感、语气、语调、语境等。
它可以增强手势的表达力,丰富手语的含义。
面部表情和手势是密切相关的,它们共同构成了手语的语法系统。
身体动作除了手势和面部表情之外,手语中还需要身体动作来表示特定的动作或意义。
身体动作可以用来表示方向、距离、状态、人称、时间等信息。
它可以增强手语的表达力,使手语更加生动、形象和清晰。
空间手语中的空间也是一个重要的语法要素。
手语是一种三维的语言,它利用空间来表示不同的语法概念。
空间可以用来表示对象的位置、动作的方向、时间的顺序、关系的远近等信息。
手语中的空间也受到非手语要素的影响,比如肢体语言、环境条件等。
非手势要素除了手势之外,手语中还包括一些非手势的要素。
这些非手势的要素可以增强手语的表达力,丰富手语的含义。
比如眼神、头部动作、肢体语言、身体姿势等都可以用来表示情感、态度和语境等信息。
句法结构手语也有自己的句法结构。
手语的句法结构包括基本句型、从句、复合句等。
手语的句法结构和口语的句法结构有一些相似之处,比如主谓宾结构、名词短语、形容词短语、副词短语等。
但手语也有自己独特的句法结构,比如用空间来表示主语、宾语等。
总之,手语是一种非常丰富、灵活、生动的语言系统。
手语交流基本动作
手语交流基本动作
1. 嘿,你知道怎么用手语表示“你好”吗?就像我们见面打招呼一样自然,伸出右手,掌心向左,轻轻摆动几下,这就是“你好”啦!比如在聋哑学校门口,看到小朋友们,就可以这样跟他们打招呼哟!
2. 哇塞,“谢谢”的手语动作超简单呢!右手伸出拇指,弯曲几下,就好像在点头感谢一样。
当别人帮了你,你就可以用这个动作表示感谢呀,他们肯定能感受到你的真诚!
3. 嘿呀,“我爱你”的手语可是很浪漫的哟!先伸出右手,掌心朝向自己,然后弯曲食指和中指,就像一个小爱心。
在对爱人表达爱意的时候,用这个手语,那得多甜蜜呀!
4. 来,看看“再见”怎么表示,右手抬起,掌心向前,左右挥动,就像在说拜拜啦!和朋友们分别的时候,做这个动作,是不是很形象呢?
5. 哇哦,“是”的手语很直接呀,右手伸出食指,向上点一下。
别人问你问题,你觉得对,就可以用这个动作回应呢,多干脆!
6. 哎呀,“不是”的手语也不难哦,右手伸出食指,左右摇晃。
就像在说“不不不”,是不是很有趣呀!
7. 嘿,“我”的手语很简单呀,右手拍一下自己的胸口。
当你想说“我怎么样”的时候,就先做这个动作呀!
8. 哇,“家”的手语像在搭建一个小房子呢,双手横伸,掌心向下,搭成一个屋顶的样子。
说到家的时候,做这个动作,心里都暖暖的呢!
9. 嘿哟,“朋友”的手语很形象呢,双手横伸,掌心相对,然后互相拍一下。
和朋友在一起的时候,做这个动作,感觉更亲密啦!
10. 哇哈哈,“快乐”的手语让人看了就开心呀,双手横伸,掌心向上,在胸前同时向上移动两下。
当你感到快乐的时候,就用这个动作表达出来吧!。
手语语法知识点归纳总结
手语语法知识点归纳总结基本语法结构手语的基本语法结构包括句子构建、主语、宾语和谓语等要素。
手语句子的构建通常是主语-宾语-谓语的结构,而且手势的顺序也非常重要。
在手语中,可以通过不同的手势来表示不同的词性,比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等。
手势动作在手语中,手势动作通常是通过手部的动作、手势和姿势来表达的。
手语中的手势动作有其特定的顺序、位置和形状,这些要素都可以影响手势的含义。
此外,在手语中还有一些非手势动作的要素,比如头部、眼睛和身体的姿势。
双手动作在手语中,双手动作是指使用双手进行手势动作。
双手动作可以强调一些特定的含义,也可以增加语言的表达力。
在双手动作中,每只手都有其特定的角色和作用,需要在手势的语法结构中加以考虑。
句子结构手语句子的结构通常是由句法要素按照一定的顺序组合而成。
在手语中,句子的结构可以根据句法要素的不同组合形式多种多样,比如肯定句、否定句、疑问句等。
句子结构的不同组合形式也会影响句子的语义含义和逻辑关系。
时态和语态在手语中,时态和语态是指动作发生的时间和动作的执行者。
手语中的句子结构可以通过不同的手势来表示不同的时态和语态,比如过去时、现在时、将来时、被动语态等。
在手语中,时态和语态也可以通过手势的位置、运动和形状来表示。
指代词和代词在手语中,指代词和代词是用来指代句子中的主语、宾语和谓语等要素的。
手语中的指代词和代词通常是通过手势的位置、运动和形状来表示的。
在手语中,指代词和代词的使用也具有一定的语法规则和结构。
语气和语调在手语中,语气和语调是指句子的语气和情绪。
手语句子的语气和语调可以通过手势的位置、运动和形状来表示,比如表示激动、愤怒、开心、难过等。
在手语中,语气和语调的表达也需要考虑手势的语法结构和逻辑关系。
修辞手势在手语中,修辞手势是指通过手势的形式和动作来增强语言的表达力。
修辞手势可以通过手势的位置、运动和形状来表示,比如比喻、夸张、象征、描绘等。
在手语中,修辞手势的使用可以增加语言的丰富性和生动性。
手语有语法吗
手语有语法吗?
“手语里面习惯先把可以吸引人眼球的词语说出来,所以宾语会放在谓语前面,比如猫抓老鼠,应该打猫老鼠抓;还有名词也会放在量词前面,比如一杯可乐,应该打可乐一(杯),单位通常省略。
”——在百度里是这样说的。
其实我早就认识到手语语法是研究自然手语的瓶颈!就像汉语有语法,英语有语法,手语也是一门语言,当然有自己的语法。
现在很多人在打手语的时候,把手语词汇用汉语语法堆砌在一起,就认为是“手语”了,其实那是谬误,就如我们以前学习英语,把英语词汇用汉语堆砌在一起那样,贻笑大方啊!。
手语基础理论—手势语语法特征
(1)省略定语
定语是名词前边的表示领属、性质、 数量等等的修饰成分,名词、代词、形 容词、数量词都可以做定语。聋人手语 中常常省略这些修饰成分。
我买2(支)铅笔,1(块)橡皮
(3)省略虚词
我(在)食堂吃饭。 小玲(把)我(的)书还 给我(了)。
聋人手语中一般不打虚词,省略如在、把、 当、的、地、得、着、了等虚词在聋人手语 的交往过程中并没产生什么影响,但在听觉 障碍者学习汉语书面语时,听觉障碍者不会 将这些省略的虚词补充完整,从而影响句子 的完整性。
(4)省略状语
状语是在动词、形容词前边的表示 状态、程度、时间、处所等等的修饰成 分,形容词、副词、时问词、处所词都 可以做状语。聋人手语不习惯使用上面 表示修饰性的词语,往往省略。
你(仔细)看。 我们(尽情地)跳舞。
另外听觉障碍者在表达某一词汇, 需要修饰时,仅仅是手势动作变形,或 扩大、或缩小、或重复,以此来表达较 深的含义。如下面的几个词:
(3)修饰语倒置
先打出表示某件事物 或意愿的手势语词,然后 再打出支配者。
如: 饭吃我没有。 (我没有吃饭。) 家回我是。 (我是回家。)
Hale Waihona Puke (3)修饰语倒置用手势语词表示疑问 句时,先打出被疑问的事 物,而将表示疑问的词放 在句子末尾。
如:买药谁?(给谁买药?) 会议什么?(什么会议?)
二、省略
(我)药买。[汉语意思是“我买 药。”],听觉障碍者在表述时, 先打我要做的事物的名称“药”, 再打出相应的动作“买”。
战术手语语句
战术手语语句1、成人--------手臂向身旁伸出,手部抬起到胳膊高度,掌心向下。
2、小孩--------手臂向身旁伸出,手肘弯曲,掌心向下固定放在腰间。
3、女性嫌疑犯--掌心向着自己的胸膛,手指分开呈碗状,寓意是女性的胸部。
4、人质--------用手卡住自己的脖子,寓意是被劫持的人质。
5、指挥官------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排伸直,横放在另一手臂上。
6、手枪--------伸直大拇指及食指,互成90度,呈手枪姿势。
7、自动武器------手指弯曲成抓状,在胸膛前上下扫动,像弹奏吉它一样。
8、霰弹枪--------发信号的是手持霰弹枪的队员,只需用食指指指自己的武器便可。
9、门口---------用食指由下方向上,向左再向下,作出开口矩形的手势,代表门口的形状。
10.窗户--------用食指由下向上,向右,向下再向左作出一个闭合矩形的手势。
11.听到--------举起手臂,手指间紧闭,拇指和食指触及耳朵。
12.那里--------伸开手臂,用食指指向目标。
13.掩护我------把手举到头上,弯曲手肘,掌心盖住天灵盖。
14.放催泪弹----手指分开呈碗状,罩住面部的鼻子和嘴巴。
15.集合--------手腕作握拳状,高举到头顶上,食指垂直向上竖起,缓慢地作圆圈运动。
16.推进--------弯曲手肘部位,前臂指向地上,手指紧闭,从身后向前方摆动。
17.明白--------手腕举到面额高度并作握拳状,掌心向着发指令者。
18.发现狙击手--手指弯曲,像握着圆柱状物体放在眼前,如同狙击手通过瞄准镜进行观察一般。
19.赶快--------手部作握拳状态,然后弯曲手肘,举起手臂作上下运动。
20.看见--------掌心稍微弯曲并指向接受信息的队员,手指间紧闭,将手掌水平放置在前额上。
21.检查弹药------手执一个弹夹,举到头顶高度,缓慢地左右摆动。
22.靠拢------伸开手臂,手指间紧闭,然后向自己身躯的方向摆动。
手语交流学习基本的手语和身体语言
手语交流学习基本的手语和身体语言手语是一种通过手势、表情和身体动作进行交流的语言形式。
它广泛应用于聋哑人群体中,帮助他们与其他人进行有效的交流。
然而,手语交流不仅仅适用于聋哑人,对于所有人来说,学习一些基本的手语和身体语言可以成为提升沟通能力的工具。
本文将介绍一些基本的手语和身体语言,帮助读者在交流中更加灵活和有表达力。
一、基本的手语1. 手语的字母表:手语的字母表是基础中的基础。
掌握手语字母表可以帮助我们连拼单词、拼写名字,甚至进行简单的交流。
字母表的手势要准确清晰,手指的位置和方向非常重要。
2. 常用的问候和礼貌用语:学习一些问候和礼貌用语可以使我们在与他人交流时更加友好和亲切。
例如,“你好”、“谢谢”、“对不起”、“请”等。
掌握这些基本的手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展示出尊重和关心他人的态度。
3. 数字和计数:学习手语中的数字和计数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数量和时间。
掌握从1到10的手语可以满足大部分日常计数的需求。
二、身体语言1. 姿势和姿态:身体的姿势和姿态可以传达出我们的情感和意图。
例如,站立笔直表达自信和坚定,低头表示不安或尴尬。
在交流中,合适的姿势和姿态可以增强我们的表达力。
2. 眼神和微表情:眼神和微表情是身体语言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通过眼神的交流,我们可以传达出兴趣、好奇、震惊等不同的情绪。
微表情也能够表达出我们内心真实的情感,对于理解他人的感受非常重要。
3. 手势和动作:手势和动作是身体语言中最直接且明确的表达方式。
例如,挥手表示告别,竖起大拇指表示赞同,摇头表示不同意等。
学会正确运用手势和动作,可以使我们在交流中更加丰富和有趣。
三、实践和提升1. 练习和模仿:学习手语和身体语言,最重要的是进行实践和练习。
观察他人的手势和身体语言,模仿他们的动作,并与他人一同练习交流,可以帮助我们更加熟练地运用手语和身体语言。
2. 阅读和学习:除了实践外,阅读有关手语和身体语言的书籍和资料也是提升的一种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语语法
手语的语法是讲单个手势的构成规则和多个手势联合起来表达意思的结构规则。
手语是靠眼睛看来接受信息,靠手和身体表情组合运动发出信息。
怎么看顺眼和好懂,怎么打舒服顺手,是有规律可循的,那就是手语语法规则。
很多聋人不知道或者讲不出手语语法,不是他们不懂,而是他们打的好,通过自然途径获得母语一样地自然地掌握手语的。
汉语语法是在掌握流利的汉语(积累大量手语词汇、经过大量手语对话实践,用手语表达像脱口而出一样熟练不用多想就打出来)后才学的,上小学或者中学才学汉语语法。
但是学习第二语言或外语时,才一边学习词汇一边学习语法。
好多语言表达方式时约定俗成的,习惯了的方式,甚至讲不出什么道理,反正就这样感觉对。
(靠自然天成的语感来判断表达是否合适,合乎习惯)。
每个手势表示一个概念,一个(或几个)意思。
单个手势的构成要素有:
手形(如字母和数字的指式,I,V,E,U,Y,Q,L,J,X,// 1,2,3,5,6,7,8,9,10。
注意,字母和数字手形一样,没有和数字4手形相同的字母)
手的移动(移动方式有:来回摆动,上下移动,不规则抖动、擦、抹、切、削、旋转、绕、敲,拍等)
手的位置(手与身体的位置关系:在头上、脑门、太阳穴、脸、脖子、胸部,胸前,腹部、手、胳膊、肩膀、腿等等)
手掌心的朝向(朝外,朝向自己身体,双手掌心相对或并列等)
还有面部表情和身体的姿势(喜怒哀乐、皱眉,皱鼻子,眼睛睁开或眯成缝儿,各种口型)
其中手形是手语词的核心元素,不可缺少。
手的位置、移动、掌心朝向是以手形为依托的。
面部表情和身体姿势起到语法/修辞作用。
高兴的表情、生气的表情表示不同的句子表达方式(肯定句、否定句、疑问句、反问句、设问句和感叹句),还有用肩膀侧转和视线交替变化,表示不同角色和不同角色之间对话。
手语短语或句子构成(先选2个常见的例子来讲)
(1)宾语+动词式
也就是“目标(宾语)”在前,“动作(动词)”在后的顺序。
(很像汉语中“把”字句的顺序)
比如:球/扔(汉语意思是扔球,把球扔出去),先打“球”的手势,后把“球”的手势往外移动,成“扔”的动作,结果球没了,是扔出去了。
球/接(汉语意思是接住球,把球接住了),先打“球”的手势,然后移向自己胸口,球的手势没变,表示接住球了,手里还有球。
书/拿(汉语意思是把书拿过来,拿书来),先打“书”,指着一边,意思是那本书,瞄准目标,再伸手去拿。
(2)否定词常常在句子后面。
这里/跑/不行(汉语意思是这个地方不许跑步,这个地方不能跑步)。
先打出”跑“,知道主题词,讲什么事,接着打”不行“的手势。
重要的信息在最后,记得时间长一些。
说了长句子,好多人的短时记忆效果通常是记住最后和开头几个手势记得牢,中间的部分忘记得快。
第二节手语的语法特点
手语的语法特点是根据视觉认知规律产生的。
聋人在手语交流中,以符合视觉语言规律的语言结构为语法规则,形成了不同于汉语的语序和依赖可视的面部表情、肢体动作形成简明生动的语言表达方式。
这是手语——视觉语言的本质特征之一。
一、手语和汉语不同的语法特点
手语语法有不同于汉语语法的地方,聋人自然手语的语法是按照视觉语言规律形成的。
例如:符合视觉语言规律的手语语法“钱有我”、“生气别”,转换为汉语是“我有钱”、“别生气”。
聋人打手语的时候,或多或少有这种“颠倒语序”现象出现,这是因为作为一种视觉语言,聋人打手势时的顺序,是遵循实践在视觉中的时空发展过程来陈述的。
视觉必须在看到表述的主体和客体后,才能看出主体要对客体“干什么”。
好比我们看一部动画片《猫和老鼠》,在动画片上首先必须要有“老鼠”,然后出现“猫”朝“老鼠”这个既定的对象抓去的动作,我们看动画片的人才能理解这个动画演的是什么,这是视觉作用于大脑的必然方式。
这符合客观事物映入眼帘的逻辑规律,否则就让人费解。
二、名词代动词的现象
因为手势本身是以动态的情形存在的,所以在手语中有的名词同时也可以代替动词使用,这也是手语简洁明快的一个突出特点。
如手语中的名词“乒乓球”在手势的运动中,可以是“打乒乓球”;名词“篮球”可以是“打篮球”,“足球”、“自行车”也是同理。
打这一类手势的时候,动词是省略的。
三、方向性动词根据对方位置而变化
动词的手势一般要根据所要表达的主体和既定客体的位置而定。
如“帮助”、“打”的手势,必须要看对方的位置而定,还有“告诉”、“给予”等等都是根据对方的位置而变化的。
四、某些手势的反义有固定的打法
手语的视觉效应,形成了这样一个规律:“肯定词”前面不能再加“否定词”来表达否定的意思。
比如在口语中,“不”加“好”是“不好”的意思,但手语的“好”(伸大拇指)“不好”(伸小指)是有固定打法的。
即使在大拇指前加“不”,但视觉效果,最后映入眼中的还是这个大拇指,这就让人将这句话断开理解为“不,好”,产生歧义。
所以某些手势的反义是有固定打法的,比如不能在“服从”前面加“不”来表示“不服从”,不能在“知道”前面加“不”来表示“不知道”。
这不符合视觉语言的规律。
五、手语中“复数”的表现方式
手语中的“复数”是以“可视”方式表现出来的,如“森林”的打法就是一个又一个的树木重复打,“很多车”、“很多灯”、“很多书”等的打法,由于这些物体都是可以移动的,则在重复所打物体的形状时,手势稍微有些变化,同时增加了所要表达的物体排列方向。
六、量词、程度副词和助词的使用
1. 量词
手语作为视觉语言,是没有特定“量词”这个概念的。
一般在需要使用计量单位时,往往以所要表述物体的形状加上数字来表述。
如馒头3(个)、人10(位)、猫9(只)等,对“斤”这样的量词,则以数字配合模拟老式秤杆的形状打出。
手语的量词很少使用难以通过视觉理解“意思”的“个”、“位”、“只”、“支”、“条”等。
2. 程度副词
“非常”、“很(最)”、“更”等表示程度的副词,大多是配合表情或动作的变化来表达。
如形容“快”时,表情动作轻微,就是一般的“快”,表情动作重些,是“急速”。
一般来说,单独打“很”和“非常”的情况很少。
但是在“很”作为形容词的限定时,“很”一般放在被限定的形容词的后面,而不是像汉语那样放在形容词的前面。
如“很漂亮”,手语的顺序就是“漂亮”加“表情的变化”。
这也是受视觉语言规律限制的一种必然。
因为必须要有东西展示在眼前,视觉看见了这个东西,然后才能对这个东西下定义形容它怎样。
3. 助词
“着”、“了”、“过”等表示“时态”的手势,不能按照“字面意思”或者“仿字”方式打,一般情况下,聋人用手语交流时,表达“过去时”以“完了”这个手语作后缀。
“的”、“地”、“得”等,在视觉中没有特定的物化内容,手语中不打。
“啊”、“哦”、“呀”、“哎呀”等感叹词,对一些听不见语音的聋人朋友来说,这样的文字常常让他们感到莫名其妙。
在手语中,语气词很少表现在手势动作中,而大多由面部和肢体动作表现出来。
“不但”、“而且”、“既然”、“虽然”、“却”、“或者”、“何况”等词,在手语中很少使用,有的“关联词”体现在要连接的两个手势的表情或手势变化中。
七、疑问句、肯定句和否定句后置
这是手语作为视觉语言,遵循事件在视觉中的时空发展过程和接收语言信号的规律所决定的。
如:“我坐这可以?”“书我有。
”“花摘不行”。